• 中关村救市 中发等电子市场免商户租金

    信报讯(记者张薇)昨天,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中关村七大电子市场的上千家商户将获得免除租金的优惠政策,免租期最长的达到了一个月。据悉,这是中关村在非典暴发后出台的又一项救市的重大举措。   获得免除资金优惠政策的这七家电子市场分别是海龙、硅谷、中发、知春、中海、国投科海和海兴起点等。据统计,这七家电子市场此次被免除掉的租金总额约为1600万元,这 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建成以来,在电子产品贸易行业中从未有过的事情。   非典在北京暴发后,从4月中旬开始,中关村海龙、太平洋、硅谷等各大电子市场的客流量明显减少,4月24日一天的客流量只有平时的20%,而4月底的客流量则降低到平时的5%左右。为了帮助中关村的中小电子企业克服由于非典带来的经营困难,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筹备组进行紧急协商,决定共同减免商户的租金,与商户们一起共渡难关。

    半导体 电子市场

  • 部分地区泡沫已经出现:中国“造芯运动”预警

    2003年,中国开始了规模空前的造芯运动。   以上海为例,2000-2003年芯片的累计投资已达84.78亿美元,这几乎是前10年的总和。一时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都雄心勃勃地宣称要打造中国硅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城市当初的豪言壮语已渐渐远去,北京、上海相继爆出芯片项目停滞甚至下马的新闻。   尽管有许多城市在对芯片的追逐中失落而去,但却始终不乏后继者,如今这个名单上又多了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名字,尽管即便是上海,也还没有把芯片打造成一座金山。   一个城市能否建成芯片基地,所需的条件是多方面的,简而言之,人才、资金、自然环境构成了产业形成的三要素。   相比之下,北京的人才优势得天独厚,而深圳为了吸引更多设计人才,开辟了芯片设计公司的孵化器,通过共用设备和平台降低芯片设计的资金门槛。最近,上海也获得了芯片技术核心企业ARM的知识产权“代理资格”,这使芯片设计的技术门槛也大幅降低。   资金更不殆言,一条生产线动辄以几亿美元计。   最后,由于芯片生产要消耗大量水和能源,且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一个城市如果本身的环境负担就很沉重,能否负担芯片厂就很成问题。   从芯片生产的整个链条上看,制造代工基地必然牵动着上游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以及下游的委托客户,而且规模效应明显。越大的生产线效益越好,技术服务公司和订单也越多。   从国内来看,在这场竞争中逐渐真正成型的目前来看只有三个地带: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带;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带;三是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带。从这三个产业带来看:目前的产业链都要相对完善,客户相对充足,设计人才资源、产业环境也比较好。比较来看,上海在芯片产业拥有整体优势,芯片制造厂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内发展最快的地区;北京依靠的是人才优势,其芯片设计方面优势,从设计出中国自己的CUP就可见一斑;而深圳的贸易优势则相对更加明显。   但即便是在这三个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芯片制造带间,也不乏激烈的竞争存在,这就是著名的“S+1”和“B+1”政策。   由此可见,中国可以发展芯片制造的地区都是那些经济最发达地区。于是,如果有另外的城市可以吸引到芯片项目,那么它们对于投资的优惠政策肯定比上述三个城市更为优厚。   当业界对于某些毫无技术和群聚效应的城市上马芯片项目表示忧虑的时候,如果把高技术高投入的芯片项目与政府业绩联系起来,一切也很容易理解。如记者了解,中国大多数芯片项目都是政府主导型的,没有政府在土地、贷款和税收上的优惠,中国的芯片投资很可能是另外一幅景象。   那么,如果中国造芯运动已经出现泡沫的话,这种政府主导型也应该得到反思。

    半导体 芯片制造 芯片设计 芯片技术 芯片生产

  • 美公司研发出容量高达10GB的碳纳米管存储器

    新浪科技讯 美国东部时间6月17日(北京时间6月18日)消息,目前,基于碳纳米管的计算机存储器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由美国马萨诸塞州Nantero公司新研制的计算机存储器可以用100多亿个碳纳米管进行信息的存储,并从理论上可以进行10GB数据的处理。使计算机运算速度更快,表现得更加出色。   Nantero公司的执行总裁格雷格-施梅尔德(Greg Schmergel)称,碳纳米管随机存取存储器(NRAM)能更好地控制数据,使数据运算变得安全稳定。即使计算机电源被切断,NRAM存储器的数据也不会丢失。同时,该存储器可以很快地导入数据并进行运算。从纳米管技术目前的开发和应用可以看出,NRAM存储器要比当前非永久性存储器(RAM)要快得多。我们确信由碳碳纳米管制造工艺生产的计算机存储器会有很大的优势。这个创造性的突破也可以使纳米管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   碳纳米管制造技术的出现,的确是存储器制造技术的一个新里程碑。但是,这种技术目前潜在一个问题:在制造过程中很难区分纳米管的类型。制造过程中必须要区分导性和半导性纳米管。如果实现不了这种技术分类,那么,碳纳米管还不如其它芯片制造工艺。有关分析家预测,Nantero公司开始使用纳米管生产集成芯片,这只是碳电子技术应用的开端。纳米管随机存取存储器(NRAM)的记忆存储能力在18个月内会以0.4GB的速度发展。在未来三年中,纳米管制造工艺将日益完善并在存储器市场将占有一席之地。(明月编译)

    半导体 存储器 碳纳米管 RAM GB

  • 可编程世界2003论坛即将在亚太地区举行

    赛灵思公司(Xilinx, Inc. ) 今天宣布, Programmable World 2003论坛定于2003年6月20日至8月14日在亚太区举行。该会议由IBM、安捷伦、德州仪器公司、Cadence和其它业界领导厂商赞助。 此会议面向观众免费,在每个城市举办一天,工程师们将会接受深入的培训,了解和掌握将为今天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技术和设计方法。     作为今年业界最大型的技术论坛, Programmable World 2003将于6月20日在韩国汉城开幕举办,然后将分别于8月12日在中国上海市和8月14日在台湾新竹市举办。  亚太区的论坛活动是在北美和欧洲15个城市举办的全球性会议活动的一部分。  去年,有8000多名工程师参加了Programmable World 2003论坛。 欲了解全面活动信息,请访问网站:www.xilinx.com/pw2003/asiapac,该站点将从7月1日起接受在线登记。     “ Programmable World 2003旨在帮助工程师方便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可编程解决方案设计方法。”赛灵思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Wim Roelandts说,“通过这一活动,客户可以同时在多家行业领导厂商的帮助下深入了解多种技术,如高速处理、可编程逻辑、数字信号处理、高速连接和设计工具。”     Programmable World 2003将于8月12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并于8月14日在新竹国宾饭店(Ambassador Hotel)举办。 2003年秋季将会举办更多实用技术研讨活动。     此次会议的众多技术性会议和实际设计演示活动,将覆盖以下方面的内容:   解决系统连接面临的挑战 利用处理器核心优化系统性能和成本 在现有系统中集成新的处理器架构的设计方法 下一代数字信号处理 解决高度集成系统不断增长的验证挑战 升级现有系统获得更大带宽     在这次会议后,赛灵思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在今年秋季,将会继续提供免费的详细技术研讨会,为工程师提供可极大改变传统应用设计方式的关键技术和领先的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进入系统设计的新时代。

    半导体 编程 BSP WORLD PROGRAMMABLE

  • 上海半导体业今年新增投资逾25亿美元

    本报讯(记者丁波) 上海“芯”正在被注入源源动力:全球龙头企业———台积电6月正式落户松江,首期投资8.98亿美元;中芯国际追加投资4亿美元,月产能今年已提高30%以上……市集成电路协会负责人告诉说,仅今年上海芯片制造业新增投资就在25亿美元以上,芯片代工企业增加到11家,已建和在建生产线共18条,其中10条为8英寸生产线,占全国的70%以上,上海已在全国芯片代工领域树立龙头地位!     芯片虽小,作用巨大,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大脑”,芯片产业成为IT产业的龙头。专家介绍,现阶段,我国国内市场日益扩大、全球IT市场也开始走出低谷,因而,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上海在整个IT产业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极其有利的位置。   中国大陆巨大市场和成本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芯片巨头的眼光,上海,以其城市魅力、优良环境和相应扶持政策,“筑巢引凤”,争取到大量境内外芯片巨头落户。世界第一的台积电公司很早就提出到大陆设厂。为了使其落户松江,松江区政府在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积极扶持,创造良好的落脚环境,6月终于签定投资协议,首期投资8.98亿美元,从事8英寸芯片生产。台积电入沪后,将带来国际一流的芯片代工生产技术,也能使上海芯片企业在管理方法上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热情在境外芯片巨头中传递,今年上半年,茂基投资5亿美元、汉晟投资4亿美元、优特投资1亿美元、一条条新的芯片生产线在上海奠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芯国际、华虹NEC等中坚企业充满活力,生产工艺改造和提升步伐加快。为满足精度更高的IT产品“心脏”,中芯国际已经开发并完善0.15微米芯片制造技术,今年又与英飞凌、尔必达、东芝等企业达成代工协议,三家企业分别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制造技术转移给中芯国际,使其客户群和技术平台大大扩容,今年5月,中芯国际一厂被国际权威《半导体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在经历前期低谷后,华虹NEC正全面调整经营策略,从生产单一的DRAM芯片,转向代加工各类芯片,目前,华虹NEC的产能已经提高到每月2万片。   有关专家告诉说,加工制造企业的聚集,更让上游的芯片设计和下游的芯片封装、检测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动力,目前,爱普生、扬智等芯片设计公司,逐渐扩大了上海研究中心的规模,设计水准达到0.18微米以下;而华虹集成电路、复旦微电子、交大创奇等本土设计企业开始崛起,“交通一卡通”、“社保卡”等成熟产品经过了市场检验,这表明:整个上海的芯片产业从设计、制造到封装逐步融合,一个成熟的芯片产业链开始形成,这必将使上海IT产业得到大脑支持,沪产芯片也将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半导体 中芯国际 华虹 芯片产业

  • 东信为转型付出代价 上市后首次亏损2.1亿

    【eNews消息】记者今日获悉,东信2002年利润发生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净利润亏损达2.1亿。据东信董事会称,公司此次亏损原因是“为业务转型付出了沉重代价”。   2002年是东方通信的业务转型年,东信成功实施了“经营形式、业务内容、营销模式  ”三大转型,即:从合作经营转向自主经营为主导,从移动系统业务转向终端产品业务为主导,从代理品牌转向自主品牌营销为主导。然而,由于东信的自主手机业务起步难以补偿移动系统业务骤降的重大损失,2002年公司利润不可避免出现了很大的亏损。   据记者了解,2002年东信实现销售收入82.2亿元,其中:终端产品自主销售收入26.1亿元,合资公司手机产销量接近1000万台大关,自主品牌手机生产212万台,销售188万台,分别比上年增长3.2倍和4.7倍;但移动系统销售收入却比去年下降84%,严重拖累了公司发展。因此,2002年东信主营业务利润达10.89亿元,同比上年下降8.1%,净利润亏损达2.1亿元。   出现亏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受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投资规模减少的影响,系统产品业绩大副下滑,利润较去年下降3.1亿元;为适应业务转型,东信加大手机产品研发和自主品牌推广的投入,扩大营销规模及服务网络建设,导致相关费用增长;部分子公司经营恶化,造成投资收益下降;手机销售体制僵化,零售末端促销形成瓶颈,导致年终实现目标低于预期,影响总体利润。   不过,尽管出现重大亏损,东信的转型工作还是做得卓有成效的。尤其是东信出资成立上海飞讯公司,开拓CDMA手机销售的新局面,并且积极寻求其他投资渠道,在前些时候成功从SK引来投资2423万元人民币。双方成立的新公司将专注于为中国手机用户提供更多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SK新闻发言人也曾向记者表示,称东信的亏损并不会影响到SK与其子公司飞讯的合作。   另外,东信品牌的手机也在以每月一款新品的速度问世,并赢得了国产手机年末市场占有率第三名、彩屏手机整体市场占有率第三名的业绩。   面对2003年,东信管理层早已成竹在胸,将会继续把握住业务转型最关键的这一年,并决心扭亏为盈。东信2003年的经营战略是“强化业务发展为主导,加快营销转型为主道,拓展自主品牌为主角”。看来,东信的这三张牌将在今年负担起扭亏为盈的重担。而在这三张牌里,营销转型显然是重中之重。据有关人士透露,东信将在2003年加快整合终端产业链业务资源,优化终端产品销售运做模式,成立终端产品营销专业公司,期望以此来提升销售实力。

    半导体 移动系统 终端 扭亏为盈 BSP

  • 中国企业家如何评价SARS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6月12日发布有965位企业经营者参与的“‘非典’对企业经营影响快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典”波及经济中的大多数行业,第三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大;企业的国内外市场和生产经营各环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相对比较平稳;“非典”影响可望是短期的,企业经营者预期第三季度形势将趋于好转,对我国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在抗击非典中所采取的措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普遍认为这些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企业经营者呼吁全社会增强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及时了解“非典”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掌握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好地贯彻中央“两手抓”的方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近期进行了“‘非典’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影响快速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于2003年5月30日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截止6月10日,通过传真、邮寄共回收有效问卷965份,有效回收率为48.3%(详见报告)。          “非典”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快速问卷调查报告          为及时了解“非典”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掌握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好地贯彻中央“两手抓”的方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近期进行了“‘非典’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影响快速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于2003年5月30日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截止6月10日,通过传真、邮寄共回收有效问卷965份,有效回收率为48.3%。调查样本主要分布在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从调查企业地区分布看,受“非典”影响较大的北京、广东及华北其他地区(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别占8.1%、4.8%和13.9%,除北京、广东、天津、河北之外的东部其他地区占38.3%,除山西、内蒙古之外的中西部其他地区占34.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15.1%、56.6%和28.2%。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35%,非国有企业占65%。调查对象的职务为董事长的占31.8%,总经理占47.9%,厂长占13.5%其他职务占6.8%(见表1、2)。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典”波及经济中的大多数行业,第三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大;企业的国内外市场和生产经营各环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相对比较平稳;“非典”影响可望是短期的,企业经营者预期第三季度形势将趋于好转,对我国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在抗击非典中所采取的措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普遍认为这些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企业经营者呼吁全社会增强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实现全年增长目标谨慎乐观,部分行业受冲击较大          本次调查涉及了企业经营者对所管理的企业、所在行业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受“非典”影响程度的判断,和对今年能否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看法。     关于“非典”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54%的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40%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大”,认为“影响很大”和“没有影响”的分别占3.4%和2.3%(见表3)。          基于这一判断,企业经营者对今年我国实现7%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4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可以实现”既定目标,比认为“无法实现”的多40个百分点,另有4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实现目标“有一定难度”(见表4)。          关于“非典”对行业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受“非典”冲击比较明显,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的比重分别为83%、79%和67%。其中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认为“影响很大”的比重分别达到41%和32%。     冶金业和房地产业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比较缓和,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的比重分别为29%和28%。     42%的制造业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所受的负面影响“较大”,8%认为“影响很大”。其中纺织、食品和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冲击较大,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的比重分别达到“79%、63%和61%。而石化、冶金、电子等行业所受的负面影响则相对较小(见表5)。     关于“非典”对本企业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的与认为“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的大体上各占一半。其中认为“影响较大”的比重为37%,认为“影响很大”的为14%。     从不同地区看,作为“非典”重灾区的北京、广东所受冲击相对较大,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的比重分别为64%和5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不同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的比重为56%,明显高于大型企业(45%)和中型企业(49%)(见表6)。               由于受“非典”影响,部分企业对实现原定企业年度增长目标信心不足。调查结果显示,3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可以实现”企业原定的年度增长目标,44%的企业认为“有一定难度”,17%的企业认为“无法实现”(见表7)。               二、企业生产经营受到阶段性影响,投资状况比较平稳,预期三季度形势将趋于好转          为了解“非典”对企业影响的具体层面,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以及企业国内外市场受到的影响(见表21)。     关于“非典”对企业国内外市场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6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典”对其国内市场影响“不利”,其中9%认为“非常不利”;7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典”对其国际市场“不利”,其中19%认为非常不利。由此可见,“非典”给企业国际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程度大于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程度(见表8、表9)。               关于“非典”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与正常情况相比,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下滑。不过,企业经营者对第三季度的形势判断趋于乐观。由此表明,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典”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阶段性的。     从订货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企业订货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26%认为明显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5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订货状况将趋于好转,13%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40个百分点(见表10)。     从生产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5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企业生产(服务)量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19%认为明显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4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生产形势将趋于好转,10%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39个百分点(见表11)。               从销售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6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企业产品(服务)销售量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25%认为明显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5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销售形势将趋于好转,13%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39个百分点(见表12)。          从出口情况看,据对有出口业务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出口量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28%认为明显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3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出口形势将趋于好转,14%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24个百分点(见表13)。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对恢复国内市场的预期比恢复国际市场的预期更为乐观,这一结果说明了企业经营者认为“非典”对企业国际市场的不利影响的程度比对国内市场影响程度大的判断。          从采购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5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企业采购量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15%认为明显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4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这种采购量低于正常水平的状况将趋于好转,9%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32个百分点(见表14)。          本次调查还涉及了“非典”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及盈利情况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比正常情况增加,其中14%认为明显增加;65%认为盈利情况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29%认为明显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3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这种成本高于正常水平的状况将趋于好转,14%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20个百分点;44%认为盈利下滑的形势将得以扭转,18%认为形势会恶化,前者比后者多26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重灾区北京、广东企业的盈利状况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显示,77%的北京企业和70%的广东企业认为二季度以来盈利情况比正常情况减少,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12和5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盈利受影响较大的是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纺织和轻工业,其盈利比正常情况减少的企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3%、81%、78%和73%,其中66%的社会服务业企业、50%的交通运输业和49%的纺织业的盈利状况明显减少(见表15、16)。                “非典”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大小,关系到这场灾难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纵深程度。调查结果显示,3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正常情况减少,其中11%认为明显减少;同时,有2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投资比正常情况增加。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2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投资形势将趋于好转,6%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21个百分点(见表17)。由此可见,相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企业的投资行为受“非典”的影响较小,这从另一角度说明“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可望是短期的。               三、生产经营秩序可望恢复正常,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为了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同时正确判断“非典”对企业影响的范围和深度,本次调查涉及了“非典”给企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位列首位的问题是“商务谈判交流活动明显减少”,认同此项选择的企业经营者的比重为78%;其次是“企业产品(服务)销售渠道受阻”,选择比重为58%;此外影响企业较大的两个问题是“相关部门正常服务业务受限”和“企业严格防范措施影响效率”,选择比重分别是37%和27%。     调查同时发现,将“原材料不能正常供应到位”和“对未来形势发展难以判断影响企业决策”作为主要问题的企业经营者比重分别为22%和25%。此外,8%的企业经营者将“员工心理恐慌”列为“非典”带来的主要问题,4%的企业经营者提出了“其他”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货款回笼难度加大”、“物流成本增加”、“市场消费不振、产品价格下跌”等问题(见表18)。          本次调查在了解“非典”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的同时,也涉及到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7%的企业经营者反映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从业人员比正常情况减少,36%反映雇佣农民工减少。对于第三季度的形势,1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就业形势将趋于好转,4%认为形势将恶化,前者比后者多15个百分点(见表19、20)。调查结果表明,在近年来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非典”的出现增加了减轻这一压力的难度。                         四、政府措施得力,期望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本次调查在问卷中还设计了“您对政府应对非典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开放问题,共有419位企业经营者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在抗击非典中所采取的措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普遍认为这些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     企业经营者在希望继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非典”的蔓延,杜绝疫情反复现象发生的同时,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过度防范也要引起注意,并呼吁全社会增强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此,企业经营者提出了不少建议,包括继续实施对部分受“非典”冲击行业的减免税收政策并扩大优惠面、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适当放松银根、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等。     企业经营者还建议要加大公共卫生支出,提高全民公共卫生素质;尽快建立健全全国性公共卫生安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中国网 2003年6月13日

    半导体 交通运输 SAR RS BSP

  • 我国8种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今年有望世界第一

    本报讯 日本电子产业协会近日发表了一篇有关2003年电子产品报告,报告显示,在12个主要电子产品中,中国在8个领域市场占有率有望居世界第一位。   这些产品包括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台式PC、汽车音响、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携带终端机(PDA)等。   2000年,中国有两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增加到5个;今年则有望增加到8个。今年,被称为“电子王国”的日本,只有数码相机和卫星航拍装置两个品种有望居世界第一位。新加坡(硬盘)和印尼(VCR)分别有一个品种位居第一。

    半导体 电子 卫星 DVD PDA

  • 美国福禄克公司捐赠北京抗击非典

    美国福禄克公司近日通过卫生部向北京市政府捐赠10台手持红外线测温仪及集团全体员工个人捐款人民币约3万元人民币,用以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非典”疫情。     美国福禄克公司赞助的这种红外测温仪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有两个优势,可以更好地用在防病的第一线: 这种测温仪不象口腔体温计或红外内耳测温仪,在测量时不接触被测物体的表面,所以它们与被测物体没有任何接触

    半导体 福禄克 温度计 体温计 BSP

  • Cable Modem厂商采用TI小区网关解决方案

    日前,德州仪器公司 (TI) 宣布基于 DOCSIS™ 与无线 LAN 技术的小区网关 (RG) 解决方案即将隆重上市,领先宽带零售供应商包括 NETGEAR、SMC 以及东芝等将开始零售。该平台可为消费者提供极富魅力的高端产品功能集,有望营造一个以消费者为推动力的线缆调制解调器升级市场环境,并能吸引更多希望在家中实现宽带连接的新用户。     RG 解决方案采用 TI 的 TurboDOX™ 带宽加速软件,符合 DOCSIS 2.0 标准,预计将以极受用户欢迎的低价位全面上市。TurboDOX 是一种用于线缆调制解调器的软件包,它通过显著提高文件传输协议 (FTP) 、点对点、文件共享服务以及图片与媒体服务器上载等流行应用的下载速度,可增强基于 DOCSIS 与Euro-DOCSIS™ 调制解调器用户方的体验。该解决方案还包括致力于提供高级安全性、路由及托管服务功能的领先 RG 供应商的第三方软件。     NETGEAR 公司的网关产品经理 David James 说:“零售客户要求网络解决方案需具有经济高效性、轻松易用性、功能丰富等特性,并且通过 DOCSIS 认证以及可与所有领先线缆因特网服务供应商兼容。我们期待借助于 TI 的小区网关解决方案及其 TurboDOX 带宽加速软件使我们的平台在当今市场上的所有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     SMC 的宽带连接产品经理 Kelaine Hamilton 说:“SMC Networks 公司已为高性能、易用型家用与商用连接产品设立了高标准。TI 高度灵活的 RG 解决方案及其 TurboDOX 带宽加速软件使 SMC 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宽带连接解决方案。我们的新型 SMC8013WG 充分利用了 TI 在速度、灵活性及标准兼容性等方面的出色优势,使其成为零售线缆调制解调器市场众望所归的产品。”     此外,TI 与 Ashley Laurent 及 Jungo 这两家第三方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也使制造商能够向TI 解决方案添加灵活的 RG 与 CableHome 功能性。Ashley Laurent 与 Jungo 均对其软件进行了精心设计,以便通过标准应用编程接口 (API) 对 TI 的 DOCSIS 代码进行补充。

    半导体 MODEM BSP CABLE

  • 普天集团老大变老二 欧阳忠谋整合暂时受挫

    2002年排名电子信息百强之首的中国普天集团,销售额达642亿,利润高达26.4亿。   2003年,普天以营业额602亿元排名海尔集团之后,屈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第二。   2002年,整个普天集团的利润为10.9亿,只达到前一年的58.7%,除了中国普天间接控股的宁波波导(600130.SH)以及首信等业绩表现不俗外,普天麾下各大上市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上海邮通(600680.SH)在主营收入增加55.11%的同时,净利润下降48.70%;南京普天(200468.SH)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6.95%,主营业务利润降低17.87%,当期亏损5893万元;饱受国内光缆市场竞争之苦的成都普天光缆(1202.HK),去年亏损1.137亿;尚为普天巨龙控制的太光电信(000555.SZ),去年亏损4116万并被ST。   作为普天旗舰之一的东方通信(600776.SH),前年尚有2.07亿利润,但2002年的业绩急转直下,出现2.0594亿亏损。   普天转型的典型文本   2002年,普天集团对下属进行全面整合,普天企业集体转型,东方通信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   现状和历史一度形成鲜明对比。曾几何时,东信凭借摩托罗拉基站驰骋大半个中国运营商市场,而手机经销商则昼夜排队守候于东信大厦门口,等候东信工厂下线的摩托罗拉模拟手机到货。   2002年,东信努力地实现着三大转型,从依赖国外合作伙伴转向自主经营为主;从系统业务(基站、交换机等系统运营商设备)转向手机终端业务为主;从系统的直销转向手机的代理销售。   系统销售曾为支撑东信业绩的中流砥柱,2001年上半年,东信还获得了中国联通CDMA一期大约21亿人民币的供货合同,但是2002年,东信在系统业务几乎毫无建树。东信的系统销售收入较2001年下降27亿元,缩水84%。系统业务的萎缩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东信的预期。系统业务下滑主要受跨国公司业务重组延误之累。中国加入WTO后对跨国公司的准入限制逐渐减少,摩托罗拉中国战略几经调整,曾以政策资源为交换而与跨国公司合作紧密的东信,如今不得不自力更生。   系统业务发展不利,业务重心从系统转向手机成了东信必然的抉择。自2002年年初的每月近30万台手机的销量起步,东信一口气推出12款自主品牌手机,在当年年底一度达到每月近百万台的销量。经过全年的努力,东信2002年手机总体销量(包括代理摩托罗拉手机)近1000万台,比2001年增长近50%,其中自主品牌手机的销量增长4.7倍,并一度进入国产手机销量排名前三。   但是由于2002年手机市场本身的竞争加剧,各大手机商的销售、市场费用均成倍增加,手机的营销成本已远高于2001年,东信的广告宣传费用和终端营销网络建设费用成倍增加。另外,由于2002年下半年国内手机价格战屡屡爆发,东信的手机价格也不断下调,致使手机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年报显示,2002年东信的手机业务毛利增加2.5亿,而相关费用也增加了2.8亿元。   2002年年底,在东信手机经过百日冲刺后,手机业务依然未能力挽狂澜,全年利润比前年同期下降199%,并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02年东方通信年报认为,东信为业务转型付出了沉重代价。   另外,有东信人士认为,普天集团的全面整合也牵扯了东信的精力。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的总裁欧阳忠谋在去年提出要将集团摊开的五指收成拳头,全面整合集团资源,此举被业界称为“削藩”。东方通信CI被要求全部更换,为此原定的市场推广活动被拖延,东信曾推出一款手机新品,整套推广方案三易其稿,时间往后拖了一两个月。此外,很多原定广告临时被撤掉。由于普天集团筹备上市工作,东信一些业务骨干也被抽调到上市工作组进行配合,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普天系整体滑坡   和东信一样,普天系普遍遭遇了三大难题。   首先,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无法回避的。2002年,全球通信业不振,世界各大通信设备公司均将中国作为最后的伊甸园,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而国内运营商受南北分拆之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较前年有大幅度萎缩,信息产业部统计的相关数据是比2001年减少20%。受此影响,不少普天系企业处于产品订单不足的状态。   有普天内部人士承认,2002年普天的工作重心倾向于内治,全面整合集团资源,强化管理、统一品牌等,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普天企业经营活动之外的负担。2002年全年,普天旗下企业数度为中介机构介入,从审计评估到管理咨询,所有事务安排均向加快整合上市步伐的行政性命令倾斜,而这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多有影响。2002年年底,普天向企业主要分布区域派驻首席代表,跨越企业建制实施监控,并对同一区域内普天企业多有辖制。   据波导方面的消息,2002年有普天高层数次考察波导,以商议品牌整合和海外上市事宜。但是另一方的信息显示,作为普天集团直接掌控的下属子公司,普天则直接制定了取消子品牌的最后期限,强而有力的“削藩”日程,使得首信、东信等子品牌的自行推广一度处于消极状态,普天系部分企业感觉到发展方向的不明朗。   而普天企业利润普遍滑坡的另一重要原因,来自对外合作项目的调整和终止,中国加入WTO后对跨国公司的准入限制逐渐减少,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纷纷调整,曾以政策资源为交换而与跨国公司合作紧密的普天众企业,如今不得不转向自主经营。   早在前年,摩托罗拉整合其合资公司和独资公司,东信率先开始朝全面自主经营方向转型。   2002年5月22日,缘于朗讯的全球制造战略调整,捷普电子公司从上海邮通手中买走了朗讯科技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同时,上海邮通还转让了上海朗讯科技传输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朗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合资公司的所有股权。在与朗讯合资三年中,上海邮通平均每年从合资公司处获得2857万元收益,2001年,该投资收益一度占据上海邮通当年利润的71%,但是调整后的相关收益却消失殆尽。   而去年,由于市场不景气和美国康宁、日本住友等合作伙伴的策略调整,成都普天光缆的中康和中住两家光缆合资公司分别亏损了7761万元和8189万元。   今年4月,诺基亚合并其在中国4家合资企业为一家合资公司,与普天首信合资的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也在整合之列,尽管普天首信将和东莞南信、上海联和投资和北京航星机器等参与合资公司设立并成为股东,但原本以诺基亚产品生产、销售为重的首信也不得不面临转型。   经营策略和产业重心的调整,给普天企业经营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由于受CDMA手机营销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南京普天王芝公司2002年亏损1903万元。   中国普天出资2169万,控股54%的上海普天友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产销PHS小灵通手机。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小灵通终端市场已有UT斯达康、中兴通讯等巨头激烈竞争,上海普天友通的后期介入前途堪忧。   普天整合上市推迟   波导、首信、东信、巨龙等40多家公司一起共同支撑普天这个庞大的集团,其中包括16家直属工厂、6家上市公司、超过20家合资联营企业以及十多家全资子公司。去年,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的总裁欧阳忠谋讲到近两年来首要工作是:强势整合普天,进入世界500强。   普天的前身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相当于行业总公司,是典型计划经济的产物,并没有形成普天整体的力量。普天二级企业50多个,三级企业100多个,整个集团在2002年年底之前统一商标,打出普天品牌。其中暂时保留波导、鸿雁等知名品牌;少数有一定知名度的下属企业采用复合品牌,如东信将采用普天东信品牌、首信采用普天首信品牌;其他都直接打普天品牌。   对于从去年始全面实施的“削藩”,欧阳忠谋曾对媒体坦言,“什么时候中国普天集团内部所有二级企业能够取消独立法人资格,那么什么时候中国普天就强大了。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对于整合的决心,欧阳忠谋当时公开表露的态度相当坚决:“对普天来说,内部整合是基础,不仅是打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集团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任何阻力都阻挡不住,必须这样做,不能打折扣。只有这样,下一步才能够考虑普天的全球战略。”至于2005年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普天要做的就是在整合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   欧阳忠谋全力实施品牌整合,但谋求海外集体上市的计划,在最关键时刻却表现不佳。   普天的上市计划早在2002年年初就已经展开,据媒体披露,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被确定为中国普天重组和海外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和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将和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联手共同完成普天集团海外上市融资工作。   2003年4月,有消息证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普天集团延缓港、美上市到今年第四季,集资金额介乎5亿至6亿美元之间,比去年预计募集的资金几乎少了一半。

    半导体 波导 光缆 朗讯

  • 台湾IT电子业将重新启动投资中国大陆步伐

    中新社香港六月六日电 台北消息∶鉴于大陆SARS疫情趋缓,加上第三季景气复苏在望,台湾IT电子业在大陆的投资布局逐渐恢复正常,其中大众电脑预计投资一千万美元成立广茂电子公司,技嘉将加码五百万美元投资宁波,微星也将在昆山设立大型研发中心。   鉴于IT电子业即将脱离“五穷六绝”的传统淡季,台湾个人电脑与主机板大厂均预估,第三季景气可望逐步反弹,加上大陆SARS疫情渐受控制,台IT电子业于华南及华东的 投资也逐渐恢复。   大众电脑集团表示,配合集团业务接单成长,将加码在广东投资一千万美元成立广茂电子,生产印刷电路板。技嘉则将加码赴宁波投资五百万美元,扩增主机板与系统产品生产线;微星也将在下半年在昆山、深圳投资扩厂,在昆山设立大型研发中心。   目前微星昆山厂员工人数已达一千人,到年底将扩充至三、四千人,昆山研发中心规模更将达七百人。微星董事长徐祥表示,去年微星在台湾产能比重约达六成,不过随着大陆昆山新厂产能开出,预计下半年微星大陆制造的比重将突破五成,首度超越台湾。

    半导体 研发中心 电子 电脑 SAR

  • 朗讯追加5千万美元投资 全球战略凸显中国地位

    晨报讯(记者张旭光)昨天,朗讯科技公司正式宣布将在中国增加约5000万美元投资,以加强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力量。据透露,这笔巨款将主要用于在中国本土雇用更多“高水准的工程师与专业人才”。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同时也意味着“跨国公司在华抢人才”的态势仍在加剧。   贝尔实验室一直是朗讯最强大的研发后盾,此次增资将极大地扩充贝尔实验室在中国 部分的研发实力。目前,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设有八家地区办事处、两个贝尔实验室分部、四家研发中心、多家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员工总数约3000名。   据悉,朗讯此次增加的投入将集中支持开发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 动电信系统(WCDMA)等3G扩频移 动通信技术的研发项目。由于中国正加紧进行第三代通讯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朗讯此举无疑是要增加其在未来中国通讯市场的竞争筹码。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IT巨人朗讯一直在与低迷的市场环境抗争,并推行了强硬的成本缩减计划,如裁员、裁减业务线、压缩投资等。但在中国,5000万美元的投入却让我们看到了朗讯的另一种强硬,看到了跨国巨头在抵御危机时的进退之道。守住新兴市场,也就守住了未来,即便在最困难的情况中,朗讯也会重振雄风,而中国市场,显然在朗讯的未来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半导体 WCDMA 电信 工程师 朗讯

  • 国家半导体推出 Solutions.National.com 网站

    国家半导体公司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号:NSM) 推出一个名为 Solutions.National.com 的全新网站。这个互动网站拥有业内最齐备的 WEBENCH Ô 4.0 设计工具软件,用户可以免费利用这套设计软件挑选最合适的芯片产品以及搜寻所需的设计资料,以便大幅缩短产品推出市场的时间。美国国家半导体也同时宣布该公司的全套 WEBENCH 4.0 设计工具还添加了多个专为开发高电压电源供应器而设的开关稳压器设计方案,这个新贡献是业内的一项创举。      Solutions.National.com 是一个容易使用的互动式网上设计支持系统,可以缩短为应用方案寻找合适产品的时间。这个网站储存了三十种彩色编码结构框图,适用于八类产品市场的各种不同的应用方案,其中包括汽车电子系统、宽带通信、显示器、工业用设备、医疗仪器、个人/ 消费电子产品、电源管理及无线通信系统。     系统设计工程师可以通过浏览指示图选用这个网站所提供的三十个系统解决方案进行设计,挑选建议采用的集成电路,利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WEBENCH 设计工具进行网上热分析或电子特性模拟测试以及订购产品样品,而且订购的产品保证可在一两天内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    以医院的病人监视系统为例来说,系统设计工程师只要接入Solutions.National.com 网站便可迅速查看系统的设计初稿。只要在屏幕上的选项栏点击一下,画面便会出现一栏产品选择指南,列出一系列最适合这个应用方案采用的各款美国国家半导体产品。这个产品选择指南采用 iPhrase 技术,可以完全由用户自己配置。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如供电电压、封装类型、管脚数目、价格以及 300 多种电子特性挑选适用的产品。     此外,美国国家半导体有全套各系列低压降稳压器的产品目录供客户参考。这套产品目录登录了五百多款全新的芯片,使 WEBENCH 设计工具网页的资料更为齐备。每一款建议选用的全新低压降芯片都附有一段简短的介绍,其中包括建议采用的最理想的热能管理系统、散热器或散热扇,以供用户参考。

    半导体 国家半导体 NATIONAL COM SOLUTIONS

  • 全国约400城市开通“小灵通”总用户1500万左右

    中新网6月8日电 据通信信息报报道,目前,中国电信“小灵通”用户数已经有约1200万,再加上网通集团公司,总用户约为1500万左右,两家运营商在全国约400个城市开放了 业务。   中国电信集团总工韦乐平认为,,“小灵通”作为一种无线市话技术有一定的用户群和发展空间,在话务量上会对现有的蜂窝移 动通信造成一定的分流,但不会形成明显的冲击,两者可以也应该共存。   中国电信之所以大力发展“小灵通”,据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电信是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规定将“小灵通”业务定义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一直是在这一范畴内发展的。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对“小灵通”的发展规模是有控制的。正如周德强总经理所言,集团公司对“小灵通”业务不作统一要求,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自主决定做与不做。

    半导体 通信 中国电信 控制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