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CU市场战火再燃 IC厂商主打差异牌

    【导读】MCU市场战火再燃 IC厂商主打差异牌     众所周知,微控制器(MCU)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所有嵌入式系统的心脏。随着其应用领域愈加广泛,众多MCU资深专家对其仍旧一往情深,也使得MCU成为最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半导体产品代表之一。而其在速度、外设和存储功能上实现大幅提升已是老生常谈的趋势,如何秀出MCU新魅力成为供应商的重要命题。近日MCU供应商不约而同地纷纷“飘然思不群”推广新的MCU产品,MCU市场将掀起新的竞争波澜。     Atmel:立足8位MCU 向16位MCU扩张     虽然8位MCU市场增势趋缓,但Atmel(爱特梅尔)来了一个“一箭双雕”之计,推出了最新的8位AVRXMEGA系列,它以基于8位的MCU架构,把Atmel在8位市场的应用增加到了16位市场,尤其是在未来的一些新兴应用中。     Atmel公司AVR产品市场总监IngarFredriksen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根据近年来对AVR产品进行的调查显示,市场对于MCU主要存在着十大需求:更多内部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内核速度更快、DMA(直接内存访问)控制器、更高分辨率的ADC(模数转换器)及DAC(数模转换器)、更多定时器/计时器、更快速的ADC、更大的程序存储器、更多的通信模块、中断控制器。而现有的许多器件无法完全达到这些目标。而Atmel此次推出的AVRXMEGA系列,以上功能可以达到完整体现。“XMEGA采用了第二代picoPower技术,是唯一能真正在1.6V工作电压下运行的8位闪存微控制器,在掉电模式下的耗电量仅为100nA。”IngarFredriksen强调。此外,它还具有快速12位模拟功能、DMA控制器、创新的事件系统以及加密引擎,且无须占用CPU(中央处理单元)资源,从而能够大幅降低功耗并提高系统性能,其优越性能使得它可以涵盖16位MCU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XMEGA还备有一个支持高级加密标准(AES)和数据加密标准(DES)的硬件加密引擎。该加密引擎可将加密后的数据通信速度从10Kbps提高到2Mbps,效率优于软件方案,是适合长时间电池供电应用如高速公路收费应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和ZigBee(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设备的高带宽加密数据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兼容性和可移植性方面,8位AVRMCU面向高级编程语言(如C语言)设计,这种AVRMCU具有单周期操作功能,并有32个工作寄存器连接到运算逻辑单元,因而较其他MCU的效率更高。“AVRMCU与原有的产品megaAVR和tinyAVR相同,用户可复用现有的开发工具和软硬件设计,这有助于节省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IngarFredriksen指出。     为何Atmel对8位MCU仍然“矢志不渝”?Atmel公司AVR产品市场总监IngarFredriksen表示,8位、16位MCU市场占MCU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也在不断增长。Atmel侧重于8位MCU市场,因为现有市场上竞争者大都采用原来的架构,达不到AVR性能。AVR在8位MCU领域不断创新,在市场上保持持续成长,而XMPEG的加入将使其市场版图从8位扩充到16位。     SiliconLabs:最低电压MCU专注可更换电池产品     SiliconLabs(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业界首款操作电压最低到0.9V的8位微控制器,使便携式产品首次能从一颗电池取得所需电源,这可协助厂商发展出真正的单电池系统解决方案。SiliconLabs副总裁暨总经理DerrellCoker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C8051F9xx系列特别适合可更换电池的产品。例如无线感测网络、烟雾警示器、便携式医疗装置、遥控器、计算机外设和便携式音频装置,使它们体积更小和电池使用时间更久,还能通过单电池和双电池模式降低系统总成本。他继续介绍说,在中国目前已经有几家客户基于C8051F9xx开发产品,包括便携式医疗装置和高级玩具。     在许多操作范围从0.9V到3.6V的低耗电应用里,微控制器多数时间都在休眠模式,并会定时唤醒撷取资料。C8051F9xx利用创新的设计技术将典型休眠模式电流减少到50nA以下。这款微控制器可于2微秒内从低耗电休眠模式回到CPU(中央处理器)处理速度高达25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的正常操作模式,并立即开始测量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出,这能将微控制器执行测量和算法的时间减到最少。为了节省正常操作模式下的电池耗电,C8051F9xx的省电架构能将操作模式电流减少到170μA/MHz。     C8051F9xx产品线不仅拥有高效能和低耗电,还在很小的封装中提供了前所未见的丰富功能。C8051F9xx系列是最先将64Kb闪存和4KbRAM(随机存储器)内存整合至4mm×4mm封装的微控制器,提供更多内存给数据记录等常见应用。这个最新的低电压、低耗电微控制器产品线还包含1个10位模数转换器(ADC)和能够快速唤醒的电压参考;1个计时模块以及多种不同的内部振荡器选项,提供一套真正的系统单芯片解决方案。SiliconLabs利用标准低耗电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技术实现这种前所未见的功能整合度,协助客户减少外部元器件数目和节省用料成本。     此外,SiliconLabs提供工具来协助设计和加速上市时间。SiliconLabs的低成本专业开发套件就提供整合开发环境(IDE)、目标板、线材和电源供应等所有元器件,使工程师立刻就能展开系统设计。     DerrellCoker还表示,未来SiliconLabs还会开发闪存更小的MCU,去满足更低要求产品的需求。除持续着重于 8位MCU市场之外,未来SiliconLabs还将致力于32位MCU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开拓。     瑞萨:新内核强调继承性     MCU核在传统的8051和ARM(Ad-vancedRISCMachines)架构之外,一些厂商也在以自有架构来“行走江湖”。近日MCU占其销售额35%的瑞萨宣布推出最新的16位MCU内核—“RX”系列产品以及面向高端市场的“SH2和SH2A”核,以期将其MCU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3%扩大到30%,特别是扩大成长迅速的海外市场及汽车电子市场的占有率。     RX满足市场五大需求[!--empirenews.page--]     选择16位和32位出击,瑞萨有现实的考虑。瑞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技术中心总经理常清璞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8位MCU市场增长趋缓,而16位和32位MCU市场保持快速增长,16位MCU年增长率达5.3%,32位更是达到9.6%。他还指出,如今MCU市场需求在发生着变化:一是控制在变得复杂且高速化的同时,还要求低功耗;二是要求产品的继承性,以充分运用现有产品的设计资源缩短开发周期;三是随着系统的进化,程序在不断增加,但要控制成本。因而对MCU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更高性能化;二是更低功耗;三是进一步提高代码效率;四是对现有产品的继承性;五是更高集成度。他还强调,在这些挑战中,对现有产品的继承性至关重要,瑞萨在16位和32位MCU市场居于领先地位,如此大的客户群,如果继承性没有做好,将不只是失去客户的问题,客户也会损失他们的知识积累。     因而,新一代CISC(复杂指令集)RX的开发继承了瑞萨原有的16位H8/M16C系列,其原有的H8/M16C系列16位MCU在市场独占鳌头。此次RX通过采用90纳米技术,通过突破性的架构如16个32位存储器,以及新的指令集等达到兼顾编码效率和性能的最佳选择。它可实现200MHz工作频率,实现1.25MHz以上的处理性能;0.03mA/MHz的低功耗电流;闪存容量可提升4倍,达到4Mb,满足了市场对MCU的五项要求。RX族产品主要面向个人电脑/办公自动化/网络化设备、数字消费类、工业领域以及汽车电子领域。常清璞介绍,RX核系列将兵分两路:一路可开发高速、高性能系统,面向32位MCU市场;二路以高速低功耗为着力点,以16位MCU为主。     SH2与SH2A发力高端     而针对高端32位MCU市场瑞萨祭出的另一个利器是基于其在高端市场占优势地位的SuperH核开发的SH2及增强型SH2A核。常清璞指出,随着汽车电子、工业及消费电子对MCU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MCU提供高速高效的运算操作及提高系统的实时特性,这就需要增加片内存储器的容量、提高芯片的运行速度、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二是需更短的中断响应时间。针对此瑞萨推出了SH2及增强型SH2A核,SH2与SH2A可实现DSP(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增强型SH2A核工作频率现可达到200MHz,未来将达400MHz,它使用了超标量结构实现极高吞吐量,添加了新的指令集减小代码尺寸。常清璞告诉记者,从处理性能来说,SuperH比 RX要高,RX每秒是1.25MHz,SuperH是2MHz,在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如汽车导航、图形显示应用等,SuperH比较适合。而从代码效率来讲,RX应该比SuperH要好,代码效率可能意味着系统成本,对于一些控制应用,RX可能更适合,将根据客户具体需求来选择。     而SuperH今后还将集成USB(高速串行总线)、CAN(控制器局域网络)及大容量闪存及双核架构的系列。瑞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客户事业部高级应用工程师吴频吉表示,随着汽车更高性能的发展如车身综合控制、发动机控制,需要SuperH不断地往上发展,比如说双核、四核技术,以及大容量的闪存。因单核处理器随着主频的提高功耗大大增加,呈指数型增长;而双核、多核处理器的功耗则只是线性增长,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还保持低功耗,使系统运行更稳定;同时其多层总线结构可以使系统保持各项性能平衡。SuperH双核的应用将主要侧重在汽车控制系统和工业控制领域。     2007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超过25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0%,未来几年这一市场规模仍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常清璞表示,将通过四大战略保持并扩大在中国MCU领域的领先优势:首先,进一步拓展高端、中端、低端产品阵容;其次,通过SuperH实现在中国高端领域市场的飞跃;第三,在中端领域投入RX;第四,在低端领域通过Tiny系列继续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记者观点     MCU三大发展动向值得关注     孙子兵法提到:“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反观MCU厂商的策略,尽管有所不同,但均在延续其固有优势之外,着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从而独树一帜,将“胜者先胜”的策略淋漓尽致地展现。从中亦可看出MCU市场值得关注的发展动向:     一是不同位数产品市场表现差异明显,16位和32位产品市场增长快速,8位增长速度进一步趋于平稳。但厂商开发的策略仍然是根植于自身优势领域来发扬光大,并努力提高不同位数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使之更容易向下或向上拓展。未来几年,这一趋势将愈加明显。     二是多核开发新潮流。MCU供应商为了提供更高性能的产品,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功耗挑战。目前,随着市场的发展,单纯通过提高时钟速率提升性能的方式,将带来极大的功耗问题。此外,对MCU厂商来说,未来在汽车应用中对系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发动机管理、安全系统、导航系统等,在这些系统中往往会使用多核MCU技术。为此,各厂商正努力以新的方式寻求突破,当前市场主流的方法即采取多核处理器架构。如ARM公司发布了其新款Cortex-A9处理器系列;MIPS公司推出新型RISC(精简指令集)的32位MPU(微处理单元)内核;瑞萨的SuperH双核或四核处理器等。     三是新兴应用成为领先企业追逐热点。越来越多的MCU领先企业,在持续巩固原有应用领域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多地将发展重点放在新兴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领域的车载娱乐、车身电子、发动机控制等;工业领域的马达控制产品;安防领域的家庭安全控制产品以及便携式医疗电子等领域。未来几年上述新兴应用领域将有望成为MCU企业重要的业绩增长来源。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8位MCU新品在低功耗、性能以及更小尺寸等方面不断突破,帮助其不断开拓新的应用,SiliconLabs首款操作电压最低到0.9V的微控制器受到市场追捧就是例证。

    半导体 MCU IC厂商 BSP SUPER

  • 英特尔上海IDF拉开序幕 中国市场再引全球关注

    【导读】英特尔上海IDF拉开序幕 中国市场再引全球关注 图1:IDF现场   图2:IDF现场 以下是记者在上海IDF现场发来的报道:    --------------------------------------------------------------------------------    方中华:方正科技将引领国产笔记本品牌二次革命      今日上午,方正科技董事长方中华在英特尔上海IDF上表示,方正科技将进一步加强与英特尔的合作,并引领国产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潮流。              方中华指出,20年前,国产PC产业几乎是从零开始,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品牌,以性价比打败了国外品牌,赢得了中国市场胜利。        而如今,随着市场的开放,民族企业也感到新的压力。长期以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被国外巨头所“垄断”。但是以方正为代表的PC厂商,将引领笔记本电脑的第二次革命。        方中华指出,目前,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红火兴旺,去年国内市场笔记本销量已经超过台式PC,今年有望达到千万台规模,笔记本电脑环比增长达到了30%。        方中华透露,方正将在产品、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此次方正在IDF带来了节能、环保、高清等特性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这是方正科技与英特尔联合实验室推出的新品。        方中华强调,方正科技将坚持走产业整合、融合、联合的道路,与英特尔等业内领导厂商一起共同推动国产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发展。    --------------------------------------------------------------------------------    杨叙:英特尔与方正科技等中国笔记本品牌肩并肩              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在会上指出,英特尔IDF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合作伙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一起展示创新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        谈到与方正科技的合作,杨叙指出,近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探讨国产笔记本电脑发展的前景问题。        “方正科技不但在探索和思考,已经开始行动。今天发布的节能、环保、高清为主卖点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就是英特尔和方正科技联合创新的结果。”        杨叙指出,“英特尔将在今后的10年、20年,以及更长时间,与方正科技为代表的国产笔记本电脑品牌肩并肩,共同推动国产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发展。”    --------------------------------------------------------------------------------    方正科技IDF大秀绿色创新 9寸笔记本年内亮相       方正科技今天上海透露,将在今年推出9英寸的笔记本电脑。但是方正方面并未透露,这款笔记本电脑是否针对华硕的易PC。        在IDF上,方正科技发布了以“创新绿色风暴”的系列笔记本电脑产品,产品以绿色、节能、环保、高清等为卖点。   --------------------------------------------------------------------------------  杨叙:英特尔发展的40年是创新的40年      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将在技术前瞻日上致欢迎词并介绍英特尔中国的战略举措。      杨叙指出,今年是英特尔公司40周年,从1968年到2008年的40年,是英特尔创新的40年。  杨叙在会上回顾了英特尔五代领导人的事迹。他指出,“摩尔创造了摩尔定律,为半导体芯片产业提供了发展方向。我本人更佩服的是格鲁夫,他一个化学科学家,大家知道的是他的管理才能。而现任董事长欧德宁先生,把很好地把英特尔先进技术与市场连接起来。”  --------------------------------------------------------------------------------  英特尔杨叙IDF上忆苦思甜:最怀念中关村盒饭      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在会上指出,今年是英特尔公司40周年,从1968年到2008年的40年,是英特尔创新的40年。  杨叙同时指出,英特尔与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了20多年,“我本人加入英特尔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与中国本土的OEM厂商合作。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中关村联想的发源地,以及中关村电脑市场旁边盒饭的味道。”  --------------------------------------------------------------------------------  英特尔上海IDF揭开序幕 杨叙现身技术前瞻日活动      上午,英特尔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将在技术前瞻日上致欢迎词并介绍英特尔中国的战略举措。            在上午的日程中,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CTO贾斯汀将介绍英特尔全球研发体系及中国研发中心概况。            另外,英特尔方面还会介绍英特尔投资的最新战略。

    半导体 英特尔 笔记本电脑 PC BSP

  • AMD陷入困境 推出多款新品再战Intel

    【导读】AMD陷入困境 推出多款新品再战Intel     在2007年经历产品跳票、市场份额和记忆占有 率(mind-share)下滑后,许多业界大腕开始不看好AMD。尽管AMD陷入了困境,在过去的一年半中,英特尔的表现可谓强劲,推出了四内核芯片,转向了45纳米工艺,产品开发计划也远远领先于AMD。      最近,AMD显示出了一些“生命的迹象”,本月早些时候推出了一款显示芯片,上周推出了多款台式机处理器。首批基于巴塞罗那处理器的系统将于4月份上市销售,AMD还推出了能耗为65瓦的四内核台式机芯片和一款三内核台式机芯片,AMD又恢复了活力。      InStat的分析师麦克瑞格表示,二大处理器巨头之间竞争的恢复对于整个产业有百利而无一弊.他说,AMD重新恢复竞争力是件好事,它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问题。      但是,尽管AMD加快了步调,英特尔也不会停滞不前,等着AMD超越自己。在约二周前,英特尔的官员宣布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六内核处理器。代号为Dunnington的这款六内核芯片集成有19亿只晶体管、16MB三级缓存,采用英特尔的45纳米工艺制造。英特尔宣布它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采用45纳米工艺生产四内核Nehalem芯片。英特尔今年年底还将推出65纳米工艺的四内核Tukwila芯片。

    半导体 内核 Intel AMD BSP

  • 飞兆半导体的绿色FPSTM e-SeriesTM产品荣获《电子产品世界》编辑推荐奖

    【导读】飞兆半导体的绿色FPSTM e-SeriesTM产品荣获《电子产品世界》编辑推荐奖      高能效的飞兆功率开关 (绿色FPS™) 获得模拟/混合IC市场应用奖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荣获《电子产品世界》颁发声望卓著的2007模拟/混合IC编辑推荐奖。飞兆半导体的绿色FPS e-Series产品在竞争极为激烈的“模拟/混合IC市场应用”类别中脱颖而出,清楚表明了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就。       飞兆半导体客户经理孙煜珉称:“数以万计装有电源的电子产品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增加这些电源的效率及引进能降低待机功耗的技术,半导体供货商便可在节能方便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飞兆半导体的绿色FPS e-Series产品对提高25W以下电源设计的效率及降低其待机功耗非常重要。对于获得《电子产品世界》颁发这个奖项,印证了我们的绿色FPS e-Series产品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方向正确,我们深感欣喜。”     飞兆半导体的绿色FPS e-Series产品可为DVD播放器、机顶盒、LCD显示器和其它25W及更低的电源设计提供高能效和高系统可靠性。这些绿色FPS产品以飞兆半导体专有的谷底导通(valley switching) 技术为基础,与传统的硬开关转换器拓扑相比,能够提高功率转换效率1%,并降低EMI的量可达5dB。利用先进的间歇工作模式,绿色FPS e-Series器件可把无负载情况下的待机功耗降至0.2W以下,从而满足待机功耗规范的要求 (即在0.5W负载下低于1W)。     绿色FPS e-Series的主要特性包括:     - 通过最低电压开关实现高效率,并采用先进的待机间歇工作模式以降低功耗     - 通过变频控制和固有频率调制降低EMI     - 带有包含多种保护功能的电路以提高可靠性。这些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 (OVP)、过载保护 (OLP)、异常过流保护 (AOCP) 和过温关断保护 (TSD) 等     - 在大幅的负载和输入电压变化下,工作频率只有少量变化     - 集成固定振荡器、欠压锁定 (UVLO)、优化的不控时间和栅极导通/关断驱动器,以及用于环路补偿的温度补偿精密电流源     - 采用节省空间的8脚DIP和8脚LSOP封装     孙煜珉总结道:“获得这个奖项进一步巩固了飞兆半导体作为功率专家 The Power Franchise® 的领导地位,绿色 FPS e-Series 是高度集成的器件,结合了完全达到额定雪崩值 SenseFET、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 (PWM) IC 和多种保护功能,有助于客户简化设计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看到飞兆半导体团队的努力得到中国领先的电子行业杂志认可,我们感到十分鼓舞。”     这个奖项经已于早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活动中心举行的颁奖典礼上颁发。

    半导体 电子 飞兆半导体 SERIES FPSTM

  • 模拟市场总体展望乐观 预计08年全球市场增长10%

    【导读】模拟市场总体展望乐观 预计08年全球市场增长10%     根据Databeans公司日前发布的预测,2007年模拟半导体市场下滑1%后,预计2008年将增长10%,市场规模达到400亿美元以上。      此后,预计模拟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2013年到达690亿美元,未来五年里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无线产品需求继续推动模拟市场增长,模拟功率产品收入也将健康增长。据称,这些领域共占2007年整体模拟市场40%以上的份额。      2007年模拟市场下跌1%,从2006年的369亿美元跌至2007年的365亿美元,表现拖累整体芯片市场。2007年与2006年相比,十家最大的供应商维持不变。德州仪器(TI)保持其市场领导地位,其后为意法半导体(ST)和英飞凌(Infineon),两家公司都取得了明显增长。ADI、美信(Maxim)和瑞萨科技(Renesas)也出现显著增长。在排名方面唯一的改变是美信超过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从第8位升至第7位。      恩智浦(NXP)仍然在模拟无线领域处于市场领导位置,但是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争夺无线市场份额的战争愈演愈烈。      在标准线性产品中,数字转换器和放大器产品类别的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18%和11%。专用模拟产品(Application-specific analog product)与2006年相比下滑6%,不过汽车专用器件领域表现抢眼,市场规模从36亿美元培育成为44亿美元,增长了21%。尽管2006年到2007年收入下滑,消费电子和计算机领域依然对总体模拟市场贡献良多,两类产品合计占超过18%的市场份额。      电子产品需求旺盛,带来专用模拟产品和标准线性产品的高需求,预计模拟市场总体展望积极乐观。模拟产品出货量增长迅猛,也有望弥补平均销售价格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整体模拟产品销售收入将出现增长。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模拟 意法半导体 BSP

  • 飞兆半导体在苏州设立区域性订单履行中心

    【导读】飞兆半导体在苏州设立区域性订单履行中心     独特的物流解决方案为本土客户提供更卓越的付运服务效率     全球领先的供应商 —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专门提供可提升能效的高性能产品,现已在苏州物流中心设立了区域性履行中心 (regional fulfillment center)。这个自由贸易区物流中心能够配合中国海关的要求,让飞兆半导体可以直接为中国的客户供货。该区域性履行中心能减少整体的运输燃料需求,因而有效缩短付运周期,建立更环保和更高能效的供应链。     飞兆半导体供应链管理高级副总裁 Robin Goodwin 称:“对飞兆半导体而言,新设立的物流中心标志着一个绝佳商机的开端,让我们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更高质的履行服务。我们现在能够从中国厂房直接向本土客户付运产品,不必像以前那样先出口再往回付运。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以更短的付运时间和大幅提升的付运能力来为中国的客户服务。”     飞兆半导体的完全保税仓库占地1,000平方米,具有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而且库存与交易,以及飞兆半导体制造设施的运作、付运和材料都彼此隔开,便于向中国本土乃至全球客户进行付运。除了管理飞兆半导体直属工厂的产品付运之外,这个中心还能够管理分包商的运作;而且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能够通过这个新的履行中心直接付运给本土和全球的客户。

    半导体 飞兆半导体 CENTER FAIRCHILD BSP

  • 意法半导体(ST)实施股票回购计划

    【导读】意法半导体(ST)实施股票回购计划     意法半导体今天宣布回购3000万股普通股票的计划已获得公司监事会授权。     ST计划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合的价格在开放市场或通过私下协商交易回收公司已发行的普通股票。回购股票将被公司作为库藏股持有,用于满足将来的员工限制型股票计划的要求。股票回购资金来自目前未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 ST BSP

  • 2月芯片销售下滑4.9%,但收益比上年迅猛增长

    【导读】2月芯片销售下滑4.9%,但收益比上年迅猛增长     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报告,2008年2月全球芯片销售的三月活动平均值为20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符合产业的正常季节性特色。然而,该数字比2008年1月份的三月平均值下滑4.9%,当时的销售额为214.8亿美元。      SIA总裁George Scalise表示,“DRAM价格继续下滑,掩盖了2月份全球芯片销售增强的情况。排除内存产品,全球半导体销售与上年同期相比几乎增长10%。尽管DRAM单元出货量增长43%,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下滑40%。”      与上年同期数字相比,DRAM平均销售价格(ASP)急剧下滑60%。所有半导体产品整体单元出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6%,Scalise表示这显示终端市场强劲。Scalise说,“尽管美国经济开始减缓,在美国之外市场继续推动半导体需求增长。”      SIA引用来自JPMorgan和Gartner的报告,显示国际市场中PC和手机销售强劲。“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市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PC市场。包括东欧、非洲和南美洲在内的其余市场,已经与2007年在美国销售的单元数字相同,预计在2008年将在PC单元销售方面超过美国市场。”      该协会表示,国际市场中手机增长更加大,尤其在亚太地区。根据JPMorgan,2008年亚太地区手机出货量达5.4亿部,比美国市场销售的1.616亿部超过三倍。      Scalise着重强调,“能源价格高企和美国住房市场疲软,无可置疑减少了美国消费者个人开支。虽然美国消费者开支下降会对海外电子制造商造成影响,但其它地区市场中电子产品销售迅速增长,继续为半导体制造商创造机会。”

    半导体 DRAM 芯片 SE BSP

  • 中国六类主要消费电子产品07年市场表现与展望

    【导读】中国六类主要消费电子产品07年市场表现与展望     六类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离子电视和摄像机。据GfK中国估计,2007年这六类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总额为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38%。      移动电话,市场宠儿      移动电话是中国市场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2007年中国移动电话销额超过1710亿元,占六类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总额的49%。      移动电话市场的最大特点是高低通吃:既有数千甚至上万的高端机型(当然还有数万元的奢侈机型),也有仅几百元的低端机型。因此,移动电话的销售遍及了中国市场的各个角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人人都是移动电话的消费者。      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销额增速超过20%,也就是说,中国移动电话市场的销额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中国移动电话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已经从耐用消费品向快速消费品转变,数月内换购手机,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购买习惯(中国传统耐用消费品消费习惯是不坏不换),手机已经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转变成一种炫耀、时尚、多用途的产品。这就是中国移动电话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原因。      液晶电视,飞奔黑马      液晶电视,是中国市场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电子产品。2007年,液晶电视国内销额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      中国液晶电视市场,2003年高速启动,2005年井喷式增长,2006年以后,持续高速增长,可以有许多理由解释液晶电视高速增长的原因(如,技术成熟、成本趋低、售价急降、居民收入增长以及消费需求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生产厂家、销售渠道、大众媒体、普通消费者,大家追捧液晶电视(很多是盲目的追捧),“众人拾柴火焰高”,使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市场潮流。      2008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市场销量达到1300万台,销额将接近1000亿元。但是,增长速度将放缓,从100%的增速,下跌到50%左右。      便携电脑,走入民用      所谓“走入民用”,是指从商用走向民用。便携电脑,或称笔记本电脑,是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另一大热点,从市场规模上看,它已经与液晶电视市场非常接近。2007年,笔记本电脑国内销量850万台(与液晶电视销量相当)、销额675亿元(液晶电视为763亿元),销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3%。      笔记本电脑之所以走入民用,价格趋低是最主要的因素。据GfK中国对110个城市市场的零售监测结果,8000元以下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已经接近70%的市场份额,而且5000~6000元价格段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价格段。这就是说,价格趋低是笔记本电脑进入民用市场,而民用市场的启动是笔记本电脑市场高速成长的主要动因。      2008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市场销量有望接近1100万台,仍然是最受关注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之一。      数码相机,量增值稳      “量增值稳”指数码相机销量高速增长,而销额较为稳定。2007年,中国数码相机国内销量为980万部,远远超过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销量。但由于价位明显低于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2007年均价为2255元/部),数码相机国内市场销额仅为220亿元。与上年相比,数码相机销量增长27%,但其销额增长只有3%,增长远低于销量,价格急剧下降是根本原因。另外,价格急剧下降,也是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销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8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销量将突破1100万部,仍处于高速增长的势头,除了价格因素之外,人们旅游需求的增长,以及数码相机时尚化,是驱动数码相机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因。      等离子电视,反弹回升      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等离子电视就进入了市场的冬天,市场销量基本停留在50~60万台、60~80亿元的水平上,与液晶电视市场的高速增长势头相比,有天壤之别。      等离子电视产品性能决不输给液晶电视,至少说这两种产品在性能上各有千秋,甚至在某些方面,等离子电视的性能要大大优于液晶电视。但是,它却在与液晶电视的较量之中败下阵来。可见产品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市场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      如前所述,液晶电视市场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动因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而等离子电视败走麦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被人们过分冷落了。然而,正当大家“唱衰”等离子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2007年3季度,LG电子的32英寸等离子面板在中国问世了,此时,正是液晶电视面板供不应求,供应价格上扬,液晶电视企业步履艰难的时刻。于是,海尔、长虹、海信等企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等离子,随后更多的企业也开始生产和销售32英寸等离子电视。      2008年,等离子电视将出现反弹态势,据GfK中国预测,其销量将达到甚至超过150万台。      数码摄像,期待黎明      之所以说“数码摄像,期待黎明”,是因为与其它消费电子产品相比,摄像机市场不温不火。近几年来,中国的摄像机市场一直徘徊在销量100万台、销额50亿元的水平。在本文所论的六类消费电子产品中,摄像机的规模是最小的,也基本处于零增长的态势。      从市场价格上看,摄像机也不断下跌:2007年,摄像机均价为5104元/台,比2004年的6021元/台,下跌了15%。但是,价格的下跌并没有刺激摄像机市场的增长。分析原因:一是消费者对摄像机的使用程度比较低,还没有形成难以离舍的使用状态;二是摄像机的文件转换还未达到非常易用的程度,有一定的不便利性;三是市场上摄像机的品牌还比较少,降低了市场热度;四是数码相机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对制约了摄像机市场的成长。  [!--empirenews.page--]    2008年,中国的摄像机市场还不会有大幅度的好转,市场保持平稳。中国摄像机市场的未来,有待于提高消费者对它们的使用程度。希望生产厂商真正地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摄像机,并在培育消费者使用上下功夫。

    半导体 摄像机 液晶电视 消费电子产品 BSP

  • 07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增长14%,中国增长率居首

    【导读】07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增长14%,中国增长率居首     07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比上年增长14%,达到420亿美元。与仅比上年增长3%的半导体市场形成鲜明对照,增长幅度更高。原因在于“除半导体元件需求扩大外,多种气体及硅的供不应求,尖端封装技术的采用也在扩大”(美国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高级主管Dan Tracy)。      按领域来看,晶圆工艺(前工序)材料比上年增长17%,达到250亿美元;封装(后工序)材料同比增长9%,达到170亿美元。地区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日本居首,台湾排第二,“其他地区”排第三,次序与06年相同。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方面,中国大陆排在第一位(37%),继之后是韩国(25.5%)和台湾(16.5%)。      此外,SEMI预测08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将比上年增长11%。

    半导体 元件 半导体材料 SEMI BSP

  • 半导体市场需求走软,08年预期增长率仅2.4%

    【导读】半导体市场需求走软,08年预期增长率仅2.4%     据市场研究机构In-Stat表示,2008年半导体市场因需求走软,产业营收仅预计增长2.4%至2,619亿美元。      消费性电子应用区域约有5.9%的增长。而自从2000年增长比例就开始走下坡的计算机应用部分,虽然仍会是市场主力,但预估到2012年占市场比例将下滑至41.8%,远低于1990年代5成以上的水平。      In-Stat研究总监暨首席分析师Jim McGregor表示,现在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也加入了DRAM内存价格下跌漩涡中。这明显是半导体产业中计算机应用产品方面增长减缓的原因。  In-Stat预估2009年半导体产业营收增长7.4%,2010年及2011年则分别为9.7%和11.6%。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计算机 ST BSP

  • 三星调低盈利预测 归咎于芯片市场疲软

    【导读】三星调低盈利预测 归咎于芯片市场疲软     三星(Samsung)周五调低了年度销售预测,并将其归咎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和半导体市场的疲软。基于市场对平板显示器、高端手机的需求和“已崩溃的”存储器芯片市场可能改善,一月份三星曾计划今年获得15%以上的销售增长。      “我们今年的全球销售额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以上,”三星CEO Yun Jong-yong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他还补充今年的利润预计将比去年高,因为公司专注四大核心业务:半导体、手机、LCD面板和电视机。三星还声称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根据Gartner的数据,三星是全球第二大手机产商,占据13%的市场份额。在手机市场,诺基亚为世界第一大产商,占据40%的市场份额,摩托罗拉世界第三,市场份额是12%。      三星的预测缩水只是手机生产商感受动荡不安的全球经济的压力的最新表现。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十天前也降低了季度预测,三菱(Mitsubishi)在三月初声明该公司将完全撤出手机市场。      上个财年,三星公布获得了7%的销售增长,去年总营收为63.18万亿韩元(636亿美元),其中净利润7.43万亿韩元(74.8亿美元)。      三星公司拥有多种产业,但该公司表示半导体业务所受影响最大,并且半导体市场的疲软可能降低其平板显示和手机业务的利润。三星表示,“原本估计DRAM芯片价格今年会出现回升,但现在仍不景气,没有半点恢复的迹象。”

    半导体 手机市场 三星 芯片市场 BSP

  • 3G产业链上值得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

    【导读】3G产业链上值得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     3G已经来到了,而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对其的感冒程度也各有不同,业内普遍认为在牌照正式发放后,和3G相关的资产最终会被并入上市公司。       中国移动(0941.HK)            上市地点:香港联交所            3G商机:此次TD的试商用由中国移动的母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主导,和上市公司中国移动暂无直接关系,但业内普遍认为在牌照正式发放后,和3G相关的资产最终会被并入上市公司。          2007年业绩简介:2007年,中国移动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势头远远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2007年,中国移动营业额达到3570亿元人民币,增长20.9%。其中,净利润达到了871亿元人民币,增长31.9%,远超出分析师预期的831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12月,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超过3.6亿户,增长22.6%。          中兴通讯(0763.HK) (000063.SZ)          上市地点:香港联交所、深交所          3G商机:作为国内两大龙头电信设备企业,中兴通讯在TD-SCDMA、CDMA2000和WCDMA三种制式的网络设备和终端上都有所涉及,更是此次TD招标的最大赢家之一。          2007年业绩简介:在海外市场销售强劲的推动下,中兴2007年净利润增长63%,截至去年12月的12个月净利润为人民币12.5亿元,高于2006年的人民币7.67亿元,收入从上年的人民币232.1亿元增长50%,至人民币347.8亿元。          *ST大唐(600198.SH)          上市地点:上交所          3G商机:身为TD旗手的大唐集团在中国的3G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此前中国移动接近270亿元的TD订单大唐获得27.5%的份额,仅次于中兴通讯。而大唐电信作为大唐集团的上市公司,亦将或多或少地会因为TD的进程受益。          2007年业绩简介:由于公司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亏损,大唐电信自2007年4月30日起,被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大唐”。 2007年,大唐一直在为扭亏而努力。通过一笔大额的仲裁款,大唐电信最终起死回生实现保壳。          华友世纪(Nasdaq:HRAY)          上市地点:纳斯达克          3G商机: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无线音乐业务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华友世纪等SP也有望获得新的商机。华友世纪曾签约歌手张靓颖,并先后收购了飞乐唱片、华谊兄弟音乐公司60%和51%的股份。          2007年业绩简介:尽管全年净亏损4170万美元,但华友世纪的亏损额中有将近3040万美元是一次性账面处理,并不影响实质性的运营,且该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的SP业务已经有所回升,3G将为它带来进一步的商机。          海信电器(600060.SH)          上市地点:上交所          3G商机:海信已经获得了由信息产业部颁发首批TD-SCDMA手机入网许可证和发改委颁发的3G手机生产许可证。在第一轮6万台的3G手机招标中,海信以1.05万部的中标数量排名第二。          2007年业绩简介: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海信电器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一直颇为稳健。其2006年全年营收118亿元,净利润1.25元,公司预计2007年全年利润将增长50%左右。

    半导体 中国移动 海信 3G BSP

  • 中国移动正式宣布4月1日启动TD-SCDMA商用测试并放号

    【导读】中国移动正式宣布4月1日启动TD-SCDMA商用测试并放号     3月28日上午,中国移动召开媒体见面会。在会上中国移动宣布,将于4月1日起,在其所承建的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座奥运城市正式启动国产3G(即TD-SCDMA)的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      据信产部透露,信产部已经联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起草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此管理规定对短信息服务和管理进行了系统规范,将明确禁止发送违法内容和违规发送垃圾短信行为,目前已在报批程序中。      此次测试将从4月1日开始,中国移动首批邀请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客户参与TD终端、网络、业务等全方位测试,并免费提供价值2000~4000元的测试终端和数据卡。中国移动还为每位测试用户赠送价值800元的话费补贴。      中国移动表示,本次TD试商用阶段将采用157号段,试商用期间国产3G手机基本月租费为50元/月,本地基本通话费主叫4角/被叫免费;国内长途通话费0.07元/6秒。中国移动此次正式商用测试的TD-SCDMA网络资费水平低于目前G网水平。中国移动准备了28元、58元以及88元3种TD资费套餐,对应主叫时长(含可视电话)为150分钟、350分钟和600分钟,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这可以说是3G网络在中国的首次“商用”,但由于牌照尚未发放,用户规模和商用地域也很有限,所以只能算是预商用。      目前TD手机供货量总体还比较小,中国移动采购的6万部TD手机将提供给8个奥运城市。中国的TD产业链涉及到芯片、设备、终端、业务、运营等各个环节,产业的发展特别需要终端厂商、设备厂商等多方的共同推动。中国移动积极呼吁TD产业链各方应通过共同努力,加大资源投入,以推动TD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另据TD产业联盟消息,目前已有11款手机和4款上网卡已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第二批TD入网许可证,有资格参加中国移动的第二批招标,还有20多家厂商的手机在排队进行入网检测。

    半导体 TD-SCDMA 中国移动 终端 BSP

  • 预测:今年首季全球芯片过度库存现象有所缓解

    【导读】预测:今年首季全球芯片过度库存现象有所缓解     著名市场调查公司iSuppli公司日前预测,由于07年12月需求疲软,芯片供应商减少了半导体生产量,客户库存得到降低,08年第一季度全球过剩的半导体库存将降至29亿美元,比2007年第4季度的34亿美元下降14.6%,之前07年第4季度库存也减少了21%。       iSuppli表示,虽然第一季度过剩库存预计有所下跌,但芯片库存总量水平可能会再次攀升,而半导体供应商自身库存水平高,加上担忧市场环境,库存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回升。如果终端需求形势恶化,而订单蜂拥而来,那么供应商将被迫增加库存。虽然PC供应链依然关注微处理器的库存和需求,但英特尔公司和AMD之间的价格战已经放缓,让市场消除了许多不确定性。       iSuppli指出,2月结束时DRAM库存稍微增加,预计整个3月份内存平均出售价格(ASP)保持下滑。不过DRAM平均销售价格可望在第2季度触底。NAND闪存需求低于预期,低价格让英特尔减少其第一季度财务预期。该公司计划在3月结束时注销过度NAND库存。疲软消费趋势造成买家削减08年NAND订单水平,最值得注意的例子是苹果公司。       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的报告指出,08年2月全球芯片销售的三月活动平均值为20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符合产业的正常季节性特色。但这一数字比08年1月份的三月平均值下滑4.9%,当时的销售额为214.8亿美元。DRAM价格继续下滑,掩盖了2月份全球芯片销售增强的情况。排除内存产品,全球半导体销售与上年同期相比几乎增长10%。尽管DRAM单元出货量增长43%,但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下滑40%。       与上年同期数字相比,DRAM平均销售价格急剧下滑60%。所有半导体产品整体单元出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尽管美国经济开始减缓,在美国之外市场继续推动半导体需求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市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PC市场。包括东欧、非洲和南美洲在内的其余市场,已经与2007年在美国销售的单元数字相同,预计在2008年将在PC单元销售方面超过美国市场。国际市场中手机增长更加大,尤其在亚太地区。根据JPMorgan,2008年亚太地区手机出货量达5.4亿部,比美国市场销售的1.616亿部超过三倍。       统计显示,半导体供应商目前承担着供应链中的多数过剩库存,因此它们的制造努力直接影响着供应链中的过剩库存。芯片供应商手中的多数过剩库存,是为了满足预期中的需求。芯片客户继续压低库存水平,只在必要时才购买芯片。芯片客户保持谨慎,使得芯片供应商对于当前市场情况所知甚少,供应商为其客户准备了大量过剩库存,这些公司只有到最后才知道自己建立的库存是否是白费功夫。       由于芯片客户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看法保持谨慎,市场可见度保持在低位。这导致供应商看不清楚2008年上半年的订单前景。虽然有些面向手机和PC市场的半导体供应商暗示他们的客户让其了解了下一季度的订单情况,但总体可见度仍然不佳。

    半导体 DRAM 全球芯片 ISUPPLI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