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变压器于2014年5月22日发布了光伏发电用逆变器(PCS)和升压变压器新产品的概要。大规模光伏发电用逆变器新产品的名称是“高效率无空调逆变器”,转换效率高达98.8%,为业内最高级别。该产品采用新的冷却方式和耐盐密封结构,与过去空调方式的逆变器相比可节省能源,降低成本。采用的是耐候性强的不锈钢密闭机壳。针对光伏发电用途优化了设计的升压变压器新产品“光伏逆变器(共享型)”配备了抑制励磁涌流的功能,其作用是防止连接的系统的电压下降,该升压变压器还能兼作辅助变压器,因此有助于缩短工期,减少设置空间,削减成本。来源:日经BP社
美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商SunPower与AE-AMDRenewableEnergy(西班牙AMDAenergia与南非Alt-ETechnologies合资公司)近日联合宣称位于南非两座共计33兆瓦的地面安装太阳能项目竣工。两个项目均位于北开普省(NorthernCapeProvince),由SunPower负责建造。22兆瓦的Herbert项目与11兆瓦的Greefspan项目均为南非政府“独立电力生产商采购规划”的一部分。整个项目共配有138000片太阳能电池板。据悉,两座电站由AE-AMDRenewableEnergy及其合作伙伴(包含南非OldMutualInvestment集团管理的IDEASFund)共同持有,生产的电力将出售给南非公用事业公司Eskom。来源:Solarzoom
北京时间6月3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出反补贴初裁。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这是美方在2012年11月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已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税的情况下,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并试图征收高额税,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该负责人指出,今年年初美方无视事实及法律依据,适用相互矛盾的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同一光伏产品再次启动调查并做出高税率初裁裁决。美方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的做法,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保护色彩十分明显,势必使中美光伏贸易纠纷再度升级。该负责人表示,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不能解决美光伏产业自身发展问题,希望美方审慎处理此次调查,尽快终止调查程序,为促进全球光伏产业创造良好竞争环境。中方也将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并保留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来源:中国证券网
苹果周一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对此发表分析文章称,当前行业内的智能家居技术标准不 一,苹果很难借助HomeKit实现设备间统一通信标准。而且,很多创业公司已经试图成为智能家居软件和硬件的中心,苹果需要借助其在电子产品行业内的影 响力为分化的行业带去通用标准。以下是文章全文:苹果正进军一个新的重要领域:智能家居。在周一举行的WWDC大会上,苹果宣布将推出HomeKit,该平台允许恒温器和门锁等“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连接至iPhone和iPad。HomeKit属于iOS 8的一部分,后者预计将在今年秋天面向消费者发布。尽管苹果不自主生产智能家居硬件,但是该公司希望HomeKit成为设备连接中心,因为这些设备单独运行不能很好地帮助用户控制家居设备。苹果并未详细阐述HomeKit的工作原理,但是该公司表示将使用一个“通用协议”帮助设备间的彼此通信,安全地连接至iPhone或iPad。HomeKit如何工作呢?苹果给出了一个例子:如果用户告诉虚拟语音助手Siri想要睡觉了,那么用户的手机就会调暗灯光,锁上门,设定恒温器等。实现这一点并非易事。如今,众多智能家居技术使用的是不同标准,甚至是不同的无线协议。包括SmartThings、Revolv在内的众多创业公司已经开始销售硬件和软件平台,以尝试连接至所有设备,但是他们难以获得所有用户。苹果在消费电子品领域内的重要影响力可能会为智能家居这个分化行业带去一些通用标准,特别是首次设备购买用户。
转自台湾经济日报的消息,全球处理器架构龙头ARM(ARM)昨(2)日宣布,将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成立中央处理器(CPU)研发中心,锁定穿戴式与物联网市场商机,有助联发科、台积电等业者扩大抢食相关商机。这是ARM全球旗下第四座、亚洲首座研发中心,预计今年底开幕,初期团队规模约四、五十人,规划逐步拉高至上百人。ARM曾评估在大陆、以色列和台湾等地设立研发中心,最后由台湾脱颖而出,但ARM并未透露投资金额。业界认为,台湾在全球芯片设计、制造等领域已是领先群,但在处理器架构相关能力仍不足,此次ARM来台设立CPU研发中心,补齐台湾在移动装置产业链最重要的一块拼图。ARM在全球移动装置应用处理器市占超过95%,地位如同PC产业中的英特尔,协助苹果、高通、博通、英伟达、超微等指标客户在移动装置取得领先地位。ARM昨天抢在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前,由营销长暨市场开发执行副总裁德鲁(Ian Drew)亲自来台释出将在竹科成立CPU研发中心的消息,国内半导体业者普遍按赞,预期此举将大幅提升台湾在移动智能装置战力,有助联发科、台积电等业者扩大抢食穿戴式与物联网商机。ARM执行长席格斯(Simon Segars)表示,台湾邻近ARM重要的半导体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并且拥有高素质的在地工程人才;这座新的设计中心将着重在ARMCortex-M处理器开发。德鲁表示,物联网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词汇,市场中已有非常多的装置具配上网能力,包括汽车、马达、洗衣机、穿戴装置和医疗设备等。过去称作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经营模式不再于制造处理器,而是贩售矽智财核心(IP core),取得其授权的IC设计公司可依其设计,制做微控制器和CPU。ARM架构的特点为低功耗,因此较为省电,非常适用在移动通信领域,客户端涵盖苹果和全球手机芯片大厂高通、联发科、英伟达等。
转自台湾经济日报的消息,全球手机芯片龙头高通高级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王翔昨(2)日表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将带动强劲换机潮,创造另一波智能机高峰,未来三年智能机市场都将维持高成长。他预言,明年市面上将有八成以上新机都是4G,市场也会出现人民币千元(约新台币4,900元)的4G平板电脑,市场呈现蓬勃发展。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今(3)日开展,王翔昨天提早来台为高通造势。他表示,智能机的成本愈来愈低,已接近传统的功能手机,但功能会愈来愈强,未来几年智能机市场仍会强劲成长。王翔认为,每个新技术都会催生换机潮,最新的潮流是4G ,将为智能机带来另一波高峰。由于处理器的能力非常强,加上4G的传输速度快,会催生互联网很多应用,并让这个产业持续发展。高通打造的4G处理器一上市,就直入人民币千元的价格带,成为4G手机普及化重要推手。王翔以大陆为例指出,去年消费者花人民币1,000元买3G手机,今年同样花人民币1,000元可以买到4G手机,明年终端产品价格还会下降。他认为,大陆市场明年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智能机绝大部分都会是4G手机,人民币299或399元的极低端手机才会是3G的市场,可能只剩一、两成。王翔指出,大陆现在有十多亿人使用移动服务,依换机率25%计算,成长性还是很好,智能机市场可在三年内维持高成长。台积电也看好智能手机后市,上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预估值由12.45亿支增至12.5亿支,但预期平板热度减退,尤其大陆市场全年预估仅达1.2亿台,销售成长已“慢下来”。
全球最大的面板商LG display(简称LGD)日前表示,将在美国圣迭哥即将举办的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显示周(SID 2014)上展示包括突破性OLED面板等未来显示技术。包括全尺寸曲面超高清OLED 和LCD电视面板、高清it和移动面板、商用显示面板等前沿产品。全系列曲面产品是现场的焦点。此次,LGD展出了从65到105英寸、涵盖OLED和LCD的全线曲面电视阵容,包括65、105英寸IPS屏幕超高清曲面LCD 电视,55、65、77英寸超高清曲面OLED电视。LGD超高清曲面LCD 电视能保证即使从电视侧面观看也无色彩失真现象。所有的超高清曲面面板均配备LGD旗舰级FPR 3D技术,提供比全高清(full hd)清晰度高4倍的动态3d图像,使观看者实现影院级的体验。除了大尺寸,LGD在移动终端将推出的quad hd 面板高于普通高清(1280×720)4倍清晰度、像素密度达到491ppi的quad hd(2560×1440)产品,与普通显示器相比,颜色和对比度、清晰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带来显着的画质提升。另外,超高分辨率的34英寸wqhd显示器和13.3英寸quad hd笔记本电脑用显示器等产品。LGD还将推出全球首款最大尺寸的98英寸超高清液晶电子白板。它比高清级投影仪式电子白板清晰8倍以上,并具有高亮度,日光下也能清晰观看。它的另一个优势是尺寸大,可以在教室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清晰的画面。除此之外,LGD还将展示47英寸透明显示器、视频艺术墙和47英寸的户外显示屏等前瞻性创新商用显示产品。47英寸透明显示器的透明度高出现有量产产品3倍,透光率达到17%;视频艺术墙则由四个具有全球最窄边框(仅3.5mm)的55英寸面板构成。为更好向业界显示OLED面板在显示技术商的优势,LGD将从6月1日到7日在 sid 2014上发表6个关于OLED面板技术的演讲 ,并发表包括“大尺寸OLED电视的先进技术”、“商用柔性 AMOLED的发展”以及“大尺寸超高清OLED 电视面板设计与补偿方法的技术发展”3篇特邀论文。“通过我们在展会现场展示的一系列前沿OLED新品和会议论文中表现出的OLED专业水平,我相信LG display将会向世界再次证明:OLED将引领下一代显示器市场。”LG display的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吕相德副社长表示:“用IPS、FPR 3D、OLED 技术等书写‘世界首例’显示器历史的LG display,将继续努力创新,保持全球领导地位。”
传 Samsung Sony 松下将停止OLED电视研发,又听闻 Sony 松下JDI三方欲成立OLED合资公司集体抱暖,在民间高歌OLED电视将取代LCD时,业界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不可否认,OLED有着LCD液晶所无法企及的优势,柔性萤幕、超薄厚度、更高的色域与对比度都是OLED的亮点。但如今的科技界从来不是技术为王,而是适者生存,就连画质更胜一筹的等离子都败在液晶的营销攻势下,难保OLED不会成为下一个等离子。 OLED优势不再,LCD奋起直追只要是唱衰OLED的,必定会拿量产与良品率来说事,但那都是吹毛求疵,任何新技术都会经历从小众到普及的上升阶段。真正迫在眉睫的不是OLED本身,而是奋起直追的LCD。液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与历练,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衍生出3D、4K等标准来提供更优秀的观感体验。反观OLED,曾经妄想让CRT直接过渡到自发光电视的 Sony ,在基础研究迟迟未能突破后直到2007年才推出首款OLED电视,而且价格高达20万日元,面板尺寸也只有11英寸。即便 Sony 、松下、LG也陆续发表了自家的4K OLED电视试作品,但商业化依然遥遥无期。相反,4K液晶电视已经在全球开始崭露头角,价格也越来越亲民。而且OLED本有的画面、柔性与超薄优势正逐渐消退,采用量子点技术增强色彩表现的液晶面板与OLED分庭抗礼,基于IGZO技术也可以制造出柔性、超薄、省??电的LCD萤幕。虽然OLED技术也在发展,但LCD的追赶速度似乎更快,OLED唯一剩下的只有自发光特性了。 叫好不叫座,多家厂商考虑退出正因为液晶的发展势头依旧迅猛,令众多原本看好OLED前景的厂商纷纷倒戈,就连一向态度积极的 Samsung ,也被传出停止OLED电视的研发工作。投入大、产出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任谁都不愿意干。此前据NPDGroup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仅为5000台,而实际销量可能还不到4000台。OLED是个相当烧钱的领域,巨大投入换来的是不成熟的工艺与低迷的销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视巨头继续投奔液晶了。而且OLED如今所处的时代,与当年LCD所面临的完全不同。CRT由于体积原因,无法做大最薄,这就给了液晶可乘之机。无论CRT还是等离子,它们都不是死于技术,而是败给了液晶在大中小面板各个领域的全制霸。电视可以不用液晶,但手表、计算器、遥控器等都是液晶的忠实主顾。并不是地球上每块萤幕都应追求画质或是超薄,那么OLED的优势又何以体现呢?价廉物美的液晶早已渗透到显示行业的各个缝隙,对于厂商来说这就是利润的来源。不赚钱的技术即便再好,也会被厂商所封存。当年等离子只剩下松下苦苦支撑,以至最终黯然收场,这幅光景难道不是与之前高歌猛进、如今却又陷入低谷的OLED相类似吗?OLED何去何从?转战中小面板时代不同了,OLED要想彻底打败LCD,成为名符其实的“下一代显示技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人们不应只看到OLED的好,而忽略了LCD近几年的努力。退一万步,即便OLED在未来两三年内能够实现量产,液晶电视也早已普及4K,向更高的8K标准及其他技术迈进。那么OLED的出路究竟在哪?答案或许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中小型面板。大尺寸OLED面板厂商中, Sony 的策略仍然是默默耕耘广播级OLED监视器,而LG虽然开始出货OLED电视面板并卖给友商,但产量依旧有限。反观中小尺寸面板, Samsung 的AMOLED萤幕已搭载在手机、平板电脑上, Sony 产0.7英寸720p OLED面板则应用在了 Sony 3D头戴显示器与相机EVF等领域,这些设备往往追求更高的画质与省电的特性,且尺寸较小易于量产,倒也成为OLED主攻的对象。从“小”做起,逐步撕开液晶的缺口展开突围,OLED能否成功决定了它的命运。至少消费者不会希望OLED成为下一个等离子,但厂商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据新华社电为了掌握大容量存储器新技术,增强与韩国三星等公司的竞争能力,日本东芝和佳能两家公司决定联合研发高性能3D闪存,力争在2016年投入量产。3D闪存是下一代闪存技术,相对于2D闪存技术,3D闪存把存储单元垂直叠加,可大幅提高存储器容量,但对制造工艺要求更高。2013年,三星推出一款128GB的3D闪存芯片,成为首家量产3D闪存的公司。据东芝公司官方网站披露,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对能够存储大量数据的存储器的需求将急剧增加。为了在产业竞争中与韩国三星等公司抗衡,东芝决定与佳能公司合作,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联合研发。东芝生产3D闪存的新工厂预计将于2015年夏季竣工,计划从2016年开始批量生产3D闪存。
转自台湾新电子的消息,多模无线充电芯片战火引爆。继联发科于全球移动通讯大会(MWC)上发布首款多模无线充电芯片后,博通(Broadcom)日前也宣布推出可同时支援三大无线充电标准的无线充电方案,并进一步将充电功率提升至7.5瓦,向联发科隔空叫阵。博通移动装置平台部门产品行销总监Reinier Van der Lee表示,博通的无线充电技术能协助设备制造商,开发同时支援多种标准技术的无线充电接收端(Rx),减轻消费者对市场上多种标准并呈的混淆感,并让采用磁共振方案的Rezence标准能尽快成为无线充电市场主流技术。Van der Lee认为,磁共振最终将成为无线充电市场的主流方案,不过在此之前,多模的解决方案将是重要的过渡技术。博通不单只提供多模无线充电芯片,而是全套的解决方案;除了可交互操作的无线充电芯片之外,还包括成熟的移动无线连结技术,以及以WICED(Wireless Internet Connectivity for Embedded Devices)平台开发的智能充电板(Charging Pad),可大幅简化开发过程,并为市场建立一个健全、可交互操作的无线充电生态系统。据了解,当待充物接触到充电发射端(Tx)时,博通的多模无线充电电源管理单元(PMU)可自动辨识此为A4WP、PMA或是WPC标准,然后再对待充物进行充电;事实上,该款解决方案是透过内建的频率侦测机制达到辨识功能。由于WPC的Qi标准运行于100~200kHz,PMA的磁共振技术系运行于200~300kHz,而A4WP的Rezence标准则运行于6.78MHz,因此该芯片可藉由侦测Tx端运行的频段为何,来辨识Rx该采用何种无线充电标准介面并与Tx沟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三大标准阵营现有的技术都仅支援5瓦(W)的低功率方案,而博通BCM59350多模无线充电芯片则将充电功率提升至7.5瓦,较联发科先前公布的MT3188最大可提供7瓦的功率值,略胜一筹,较劲意味十足。目前博通BCM59350方案正在送样阶段,预计今年第二季结束前将正式量产。市场研究机构IHS电源供应与储存元件部门分析师Ryan Sanderson表示,未来5年内,市场对于无线充电的需求将会呈现爆炸性成长;预估支援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年出货量,在2014年将达到五千万个,至2018年更将一举冲破九亿个,而届时Tx加Rx的市场规模则会达到85亿美元。
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两个市场领域。此举被认为是继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对社会资本开放市场之后,能源行业垄断环节又一次向民资敞开“胸怀”。有能源行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内分布式能源发电市场正稳步拓展,但并网环节卡壳现象普遍存在。此番放开并网工程建设,对分布式发电的“神经中枢”智能化并网系统环节引进社会资本“活水”,意味着过去几年起步艰难的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细分行业将进入商业化春天。据估算,国内智能微电网系统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激活“神经中枢”据国网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国网“全面开放”两个领域,即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可以投资、建设和运营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等分布式电源的上网设施,以及电动汽车的快充、慢充、换电等各类充换电设施。按照国家电网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国网覆盖范围内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达128万千瓦。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模达121万千瓦。这也意味此次放开民资进入的并网工程环节将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电网对于分布式发电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但目前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始终无法实质性启动,其一大症结仍然出在并网这个分布式光伏系统运行的“神经中枢”上。现在国内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数项目发电量用不完,多余电量却由于存在一系列障碍而无法返售给电网。“影响分布式发电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在于发电量能否顺利售出,而电网目前确实仍有一些技术和体制性制约因素,业界一直期待在此方面能有所突破”。结合国外经验,业界纷纷倡议以建设智能微电网来实现光伏发电在一定规模的局域网内双向流动。据徐征介绍,微电网平时与大电网并联,通过自备的储能系统,可以在用电高峰时向大电网输电,用电低谷时从大电网购电。换句话说,微电网既能独立于大电网又可随时无冲击性地接入大电网,既能保证大电网安全运行,又可实现分布式项目发电量的输出。近年来,政策方对于微电网日趋重视。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计划建设30个微网示范工程。尽管如此,由于相关政策中明确规定,电网企业拥有建设和运营供电网络的排他性。因此尽管备受业界重视,但电网以外的企业想投建微网存在制度障碍。徐征指出,此次电网明确提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分布式并网工程,则是对未来国内微网建设的一大利好。“今后国内众多工业园区几家写字楼之间就可组成一个微网系统,其工程量和技术难度相对于大电网建设要小很多,甚至一个小区的电工队就可以完成,这其中的市场潜力巨大”。微网市场有望崛起而在市场分析人士眼里,如果此次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分布式能源并网工程,未来全面引入智能微电网概念,国内分布式能源行业将崛起千亿级的智能微电网市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截至2013年底,全球微电网供应商收入达到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2.13亿元)。但在中国,由于受成本高企等因素制约,这一市场仍处于空白。有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向记者解释,去年9月份国家划定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规模超过1.8GW。如果这些示范区全面启动智能微电网建设,按照目前1万元/千瓦的微电网综合造价投资水平测算,其潜在市场规模可达180亿元。而按照国家电网的估算,此次放开的分布式能源并网工程及充电站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且这两个市场将以年均130亿元的规模增长。这意味着仅分布式能源并网这一项到2020年市场规模就可达1000亿元以上。近年来在政策力推下,国内一些微电网示范项目商业化运行已取得突破。据记者了解,国内首个兆瓦级分布式光伏智能微电网系统广东珠海东澳岛太阳能电站运营三年来,在政府取消补贴的情况下,居民用电价格大幅降低,电站年获利润突破200万元。不少上市公司已看准其中的商机,纷纷以自主研发技术切入智能微电网市场蓝海。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太阳能展上,许继集团展出了光伏电站及智能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在“十二五”规划的30个微电网试点工程中,国家电网就揽下了其中18个,这无疑将让其系统内的许继电器、国电南瑞等公司集中受益。在国网系统外,另一些公司也开始耕耘微电网领域。今年4月,中天科技公告称,公司将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孤岛型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课题,项目投资2109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90万元。上述分析师预计,随着智能微网商业化起航,四方股份、积成电子等众多A股公司有望受益。配套措施有待细化国家电网在宣布向社会资本放开分布式能源并网及充电站的同时强调,此举是在2013年2月出台《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基础上推动国内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又一力举。但从目前业界对此呼声的反馈情况来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网及相关政策主导部门在此方面仍需进一步出台细化措施。徐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未来社会资本参与分布式能源并网工程建设及运营,如果全面引入微电网建设,其在并网技术标准及配套设施建设问题上如何与电网自身建设运营享有对等服务机制仍有待确定。此外,目前一个供电区域内只能有一个供电营业机构,这对智能微电网发展造成了限制。基于此,需要电网企业在并网工程建设运营开放的同时,从机制上推进供电机构多元化。而在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张雪松看来,微网目前在国内外都还处于实验室和工程示范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挑战。这不仅涉及电网部门,更需要相关政策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例如,由于太阳能发电存在峰谷差异,要推进智能微电网系统规模化运营,需要政策方出台分时电价刺激政策。而这一政策如何与现行的分布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相互融合,均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来源:中国证券报
5月29日,英利集团与上海赛领资本管理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保定举办。根据协议,赛领资本与英利将在上海合作建立一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该基金将专注于国内太阳能下游项目投资,基金的初始规模约为10亿元,基金主要将通过多种方式投资英利在国内开发的光伏电站项目。据介绍,上海赛领资本管理公司是赛领国际投资基金旗下上海赛领资本投资基金的管理人。赛领国际投资基金是中国首家大型跨国人民币私募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和其它有影响力的国内企业共同发起设立,首期募集规模为120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涉及直接私募投资或通过子基金进行投资。记者了解到,随着光伏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日趋商业化,太阳能电力的成本、面板使用寿命和回报率也相当透明。这类项目的风险较低,回报稳定。在欧美国家,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资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光伏电站项目的融资当中。从长远来看,在光伏电站的商业开发市场上,最终会投资并持有光伏电站资产的也将主要是追求稳定回报的长期资本。英利主动与赛领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基金为打通这些长期资本流入我国光伏电站市场的渠道和解决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融资难的问题提供的借鉴经验。英利集团表示,英利与赛领资本签约合作,强强联合,为英利实现向光伏下游电站建设领域进军的战略目标,增加了一份重要的保证,相信双方合作一定能够实现双赢。同时英利牵手赛领资本,为促进保定的金融创新、拓展金融平台发展以及为我市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据悉,2012年以来,英利转战光伏下游电站建设领域,由单纯的组件制造商向综合能源提供商转型,规划到2017年建设15-17GW光伏电站。目前,英利在全国范围积极开发电站项目,已在河北、新疆、云南等10多个省储备了约1吉瓦项目。其中,英利计划在2014年完成400到600兆瓦。目前,英利已在境外储备了约200兆瓦电站项目,预计在2014年完成30到50兆瓦。来源:艾莱光伏网
逆变器市场最严酷的寒冬已过,价格也开始回温。在欣喜的背后,设备企业又不得不思考如何推动未来逆变器市场的发展,对于逆变器厂商而言,进行技术创新无疑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方法。虽然光伏产业寒冬已过,但国内市场仍处于比较困难时期。由于国家加快光伏建设需求,电站建设成本、价格都控制得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很多企业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导致技术落后,产品没有竞争力,将来光伏制造企业更难发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当前光伏逆变器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缺少创新能力。国内光伏市场的崛起是必可逆转的事实,也是必经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打破恶性循环,在这场“博弈”中取胜,将是众多光伏逆变器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事实上,国内一些逆变器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融资、开发下游电站、引进高新人才等手段,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未来,随着国内太阳能装机容量提升,逆变器市场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对生产厂商的技术研发水平、产品生产实力等方面都将提出极高要求。因此,缺乏自主研发技术,以购买原器件按图组装为主的中小逆变器生产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难以获得持续发展。而注重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具有深厚技术研发能力的主流厂商,凭借各方面所拥有的综合优势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有专家认为,企业要下定决心,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再困难也要挤出钱来做研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要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政府层面也应鼓励支持做好研发,一方面制定政策、完善环境、培育市场,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支持力度。尤其是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团队,积极通过实践验证创新的产品。来源:中国电力报
SAN FRANCISCO — As mobile devices have become the video-watching "first screen," for more consumers, the gadgets have revealed a glaring weakness: They can't reliably display HD content on their high-resolution screens without video artifacts.Large-screen living-room HDTVs are equipped with a video post-processing IC designed to enhance images, but mobile devices come with no such processing pipelines today. They frequently produce images with motion blur and judder.Pixelworksis the first chip vendor to address this issue. It has developed a small, hardwired mobile video display processor that sits between a mobile SoC and the mobile device's panel. The co-processor uses MIPI for input and small eDP for output.
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灯泡会不会让你挑花了眼?面对“骨灰级”的白炽灯、最具“文艺范”的节能灯和有着灯泡界“高富帅”之称的LED灯,能清楚地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同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吗?哪一种又更适合社会能源环境以及生活使用场景。三灯“小传”1. 白炽灯概念: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它以成本低,显色性好的特点,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灯。发明时间:1879年,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款灯具。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所以称为白炽灯。应用领域:当前重点是宾馆和家庭两类场所。市场份额:白炽灯近几年已经逐渐“隐退”。虽然它在价格上有明显优势,仍有销售,但市场份额已急剧下降,大多沦为居室装修阶段的临时用灯。2. 节能灯概念:节能灯,又称为省电灯泡、电子灯泡、紧凑型荧光灯及一体式荧光灯,是指将荧光灯与镇流器(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发明时间:1978年诞生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工作原理:节能灯实际上就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节能灯点燃时首先经过电子镇流器给灯管灯丝加热,灯丝开端发射电子(由于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充装在灯管内的氩原子,氩原子碰撞后取得了能量又撞击内部的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灯管内构成等离子态。应用领域:居室照明、办公照明、工业照明、酒店、商场等场所。市场份额:节能灯是消费者平常运用最广泛的白炽灯交换产物。但目前节能灯受到价格因素、市场推广、购买习惯等因素影响,普及程度并不高。以目前国家进行财政补贴的节能灯为例,普及率只在百分之二十左右。3. LED灯概念:LED灯又叫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发明时间:LED灯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工作原理: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半导体晶片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中间通常是1至5个周期的量子阱。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和空穴就会被推向量子阱,在量子阱内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应用领域:专卖店和大型商场、娱乐场所、美容院照明;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场所的气氛照明;博物馆、美术陈列馆等专业场所的照明;商业性剧场、电视演播厅舞蹈和摄影的舞台照明;旅馆、酒店、宾馆照明;旅馆、酒店、宾馆照明;展览会、时装表演照明;展览会、时装表演照明。市场份额:LED照明市场已进入渗透率15%的高速增长区间。以龙头企业为例,2014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将达2倍以上,行业平均增速亦能翻番。三灯“大战”一、“命运”之争1、白炽灯——寿命为1000小时优点:制造方便,成本低,启动快,线路简单,光源小、具有种类极多的灯罩形式,并配有轻便灯架、顶棚和墙上的安装用具和隐蔽装置、通用性大,彩色品种多、具有定向、散射、漫射等多种形式、能用于加强物体立体感、白炽灯的色光最接近于太阳光色。缺点:不环保是最大的缺点,使用白炽灯的时候有95%的电能都耗费在了加热上,只有5%的电能才是真正转换成我们能见的光。发光效率低、发热温度高,热蒸发快、寿命较短 (1000小时)、红外线成份高、易受震动影响、色温低,带黄色。2、节能灯——寿命为6000小时以上优点:能量转换率比较白炽灯高很多,节约电能,也可以说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寿命长。缺点:价格比较高还有节能灯灯管不小心破裂汞挥发,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3、LED灯——寿命为20000个小时以上优点:LED灯具高效节能,一千小时仅耗几度电;灯具超长寿命,半导体芯片发光,无灯丝,无玻璃泡,不怕震动,不易破碎;光线中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不产生辐射;不含汞和氙等有害元素,利于回收,而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直流驱动,无频闪,可保护视力;安全系数高;市场潜力大,可用于边远山区及野外照明等缺电、少电场所等。缺点:LED灯具在交流电驱动下和普通白炽灯一样会有频闪现象,而普通节能灯没有频闪现象。频闪会使眼睛容易疲劳;每个led灯泡的光线过亮,会强烈刺激眼睛,不可直视,哪怕短时间,而普通节能灯相对要柔和些;照射角度有限制,一般只能照射120°,而普通节能灯几乎可照射360°;照射房间的亮度并不比节能灯出色,因为LED只在直视的狭小角度内有高亮度,而偏离该角度后光线迅速减弱。二、“省钱之道”[!--empirenews.page--]经调查发现,市场上这三款灯灯泡价格从3元到50元不等,其中白炽灯额定功率100瓦;节能灯额定功率20瓦,相当于100瓦白炽灯的亮度;而LED灯额定功率为9瓦,对应的白炽灯亮度为100瓦。市场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将灯泡连接在220V电压的灯座上,会测得白炽灯电流为0.412A,实测功率为92.56w;节能灯电流为0.1365安,实测功率为18.65瓦;LED灯电流为0.04579安,实测功率为9.337瓦。从上述数据看,白炽灯实测功率远远高于其他两款灯的功率,由此可见其耗电最高。虽然LED灯价格贵,但从耗电量和灯泡使用寿命来算,LED灯的寿命一般为20000小时以上,节能灯寿命一般为6000小时以上,而白炽灯寿命一般只有1000小时。在耗电量上,以连续工作1000小时为标准计算:1、白炽灯耗电量: 92.56w×1000h=92560w/h=92.56度2、节能灯耗电量:18.65w×1000h=18560 w/h=18.65度3、LED灯耗电量:9.337w×1000h=9337 w/h=9.337度以居民电费0.5元计算,使用1000小时所需费用:白炽灯:92.56×0.5= 46.28元节能灯:18.65×0.5= 9.325元LED灯:9.337×0.5= 4.67元如此看来,使用LED灯是最划算的。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