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地图获用户肯定 谷歌丢失2300万用户

    网易科技讯 1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mScore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苹果地图应用并不完善,且产品初期发布甚至堪称灾难,但谷歌地图仍旧在美国市场损失了约2300万用户。虽然苹果地图在2012年9月发布之时饱受用户批评,但最终该产品仍旧获得了iPhone和iPad用户的采用。相反,谷歌虽然在iOS平台上推出了独立的地图应用,但因缺乏语音导航功能,而在美国市场逐步损失近2300万用户。这对谷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该公司地图应用在去年9月时曾拥有8100万用户。苹果在iOS 6系统中首次集成的自主地图应用曾存在大量数据错误。譬如爱尔兰国家一个名为“Airfield”的地区,被苹果地图误认为是一个飞机场。此外,帕丁顿车站从地图上无故消失,而赫尔辛基火车站则突然成为了公园。大量错误最终导致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不得不作出公开道歉。但时至今日,comScore今年9月的数据显示,现有大约3500万的iPhone用户在使用苹果地图,而谷歌地图在iPhone和Android两个平台的总用户为5870万。根据计算,iPhone用户中仍有约600万在使用谷歌地图。而这其中还包括了200万无法升级至iOS 6或更新版本系统的用户。以上数据也说明,谷歌自去年12月在iOS平台上推出独立版本地图应用的举措仅赢得了少量用户的欢迎。“谷歌在北美市场上丢失了非常非常重要的数据访问渠道。”英国研究机构CCS Insight移动分析师本·伍德(Ben Wood)表示,“苹果很固执,它没有放弃开发自主地图的决心,尽管曾经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会是一场拉锯战。”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地图数据目前尚未得知,但预计会与美国市场情况类似。(卢鑫)

    半导体 苹果 iOS iPhone 谷歌地图

  • 社交应用该怎样融入穿戴设备

    最近,Facebook在加州门罗帕克总部举办了一次黑客马拉松编程大赛。比赛中Facebook与Google、Jawbone、Fitbit、Recon和Pebble等公司合作,探索将Facebook服务与这些公司的硬件产品结合,从而开发出全新实用的可穿戴技术。根据Facebook特别项目组产品经理艾瑞克?曾(Erick Tseng)的说法,可穿戴技术对于Facebook来说非常有趣。因为Facebook开发图谱中出现了很多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此次比赛对于Facebook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些数据,搞清楚该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为了这次比赛,Facebook精心挑选了10位开发者,并指定每个人分别将Facebook的一项技术与Jawbone、Fitbit、Pebble、Recon和Google Glass等硬件设备整合。比赛开始的六周来,出现了很多种形式和目的的产品。没有令人感到意外,其中大多数都和健身数据追踪有关。不过新奇的创意也是有的。其中一位参赛者将3D印刷与Pebble智能手表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类似电子宠物的EmojiPet。用户可以通过在Facebook发帖对EmojiPetjinx进行喂食。一个很可爱的玩具,但不是非常实用。另一对开发者开发了一个名叫Pigeon(鸽子)的应用,它的原理与打车应用Uber类似,不过Pigeon是一个跑腿应用,可以用来雇人运送包裹和物品。这个应用使用了Facebook的Stripe支付系统,然后与Recon Jet眼镜的显示屏整合,向Pigeon的跑腿者提供实时的导航信息。Pigeon非常实用,但它与可穿戴设备的整合有点徒有其表,因为它并没有真正依赖Recon的抬头显示。手机和导航仪就可以获得类似的功能。还有好几个应用利用了Pebble手表的加速计数据,将现实世界中与新朋友的交流(比如碰拳头或握手)转变成Facebook网站上的好友请求和涂鸦墙帖子。这个应用的好处是明显的,因为新认识一个人隔天可能就会忘了他的名字,但是这些应用需要两个人都穿戴相同的设备才能起作用。此次比赛中最独特的应用应该是Check OK。它是一个平台,从Fitbit Flex或Jawbone Up那里抽取数据,为用户目前的健康状况建构出一个数据蓝图,并且它还根据用户在Facebook上的活动判断出用户的情绪状况,再与这些数据整合。完成这些工作后,Check OK还会帮助用户寻找药物,并且在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情况下通知用户的医生。用户的医生可以在出现重大问题前改变处方。不过想通过Facebook获得用户准确的情绪状况有点难。Check OK在使用上还存在限制。虽然此次的黑客马拉松编程大赛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创意,但显然开发者们还在努力想真正理解和全面挖掘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现在应用涉及最多的还是健身方面。普及率不高限制了可穿戴设备的社交潜力。参赛者不止一次地提到,通过API获取原始数据更有利于创新,但现在这些可穿戴设备提供的都是有限或者经过筛选的数据。不过好消息是,跟Facebook一样,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仍在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在评估开发者如何更好的对这些设备进行开发。艾瑞克?曾表示:“可穿戴领域当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继续让这些设备变得更实用”。不过虽然Facebook认为整合社交功能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增加价值,但具体怎么去做还没有准确答案。(柯山)

    半导体 可穿戴设备 穿戴设备 GE FACEBOOK

  • 高通AP拟整合Rx芯片 共同做大“无线充电”

    德州仪器(TI)无线充电晶片霸主地位正遭受应用处理器厂商(AP)威胁。随着高通(Qualcomm)先后宣布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与电力事业联盟(PMA)后,该公司将无线充电接收器(Rx)整合至处理器的企图心已愈来愈明显,一旦相关产品推出,势将对德州仪器在无线充电晶片的市占率造成不小冲击。Kitty点评:这厢是德州仪器、飞思卡尔、IDT等无线充电芯片厂商,那厢是高通、MTK等手机应用处理器厂商,果真要博弈起来,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接收端芯片若被整合进AP处理器,无疑将加速无线充电的普及速度,这大概是所有无线充电业者更希望看到的。接收端的普及才能带动发射端更大的市场。目前,无线充电标准之争仍然存在,由最初的两大阵营(即国际无线充电联盟WPC和由三星与高通创立的无线充电联盟A4WP)增至三大阵营(电力事业联盟PMA),电磁感应、磁共振等无线充电技术各执一方。采用哪种标准,同为三家联盟会员的高通,也许还在掂量。目前来看,WPC的Qi标准较为通用,PMA风头正劲,A4WP则一直未有产品推出。不防先以Qi标准开始,同为A4WP牵头企业的三星目前亦采用Qi标准,一旦处理器整合无线充电的技术成熟,未来也可能支持多模,标准是否统一将不再是整合的关键。无线充电的发展步伐已经越来越快,呈现多样化,以手机为例,除了制作不同的无线充电手机外壳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手机,或者将接收端内嵌于手机背盖上等做法之外,类似Dongle这样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也走向市场。只要将钥匙扣大小的接收器插入手机充电口即可。无论是芯片端争市场,还是市场端争产品,这股无线充电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势必促成无线充电成本的下降,以更利于无线充电向好发展,其成为手机标配应是大势所趋。谁也不可能一家独大,越来越多的参与方将共同做大这块美味的蛋糕。

    半导体 芯片 无线充电 QI标准

  • 多晶硅末日后 未来路在何方?

    经历了糟糕的2012年后,2013年多晶硅市场的前景是否会好一些?马克?奥斯本(MarkOsborne)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一年前,《SolarBusinessFocus》创刊之际,我们提供了关于光伏多晶硅产业详尽的最新消息,以及产能过剩正在对该行业及下游市场产生的影响。本文启用供应商和市场分析师最新的分析,旨在对2013年这一至关重要并极端动态的市场进行深入分析。2012年分析概要日前证实,一年前提供的关于多晶硅行业定价和业务动态的预测相当具有预见性。由于大规模产能过剩,2011年现货价格已下滑60%,2012年第一季度现货价格徘徊在每千克三十美元左右。预计价格会进一步大幅下跌,到年底达每千克二十美元的谷底。第四季度现货价格确实达到这一水平;然而,在十二月稳定之前价格却大幅下跌至每千克十五美元左右。由于生产成本高于现货价格,预计进行大规模重组的小型生产商远超过一百家,主要集中在中国,正如德国的列车时刻表一样毋庸置疑。由于主流企业关闭设施支持了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成本削减,他们定期修订多晶硅供应合约定价,并持续减少现货市场的库存。然而,许多主要的组件制造商的成本下降速度仍低于售价的下滑。然而,如果多晶硅价格没有下滑,那么已经可悲的负利润将会更糟。多晶硅末日2012年十二月,中国市场行业报告指出,中国约90%的多晶硅生产商已经停产或退出该行业,较前一年的50%大幅提高。尽管现货市场价格不高于成本水平,但是据悉仅有包括保利协鑫、大全和亚洲硅业在内的少数生产商继续生产。直接结果是,由于平均销售价格较上一年下滑约61%,2012年多晶硅进口量提高26%。中国最大的生产商保利协鑫报告,较2012年第二季度12998吨,第三季度产量大幅下跌至7631吨。保利协鑫报告,随着产量下滑,多晶硅出货量也有所下滑,第三季度出货量仅为657吨,而第二季度达5971吨。在几年积极的产能建设后,保利协鑫额定产量达65000吨,有望成为市场领导者,其成本与国外公司相比也更具竞争力。2013年一月,在撰写本文之际,保利协鑫预警,其预计2012年全年将承受“重大亏损”,上半年亏损已达3.3亿港币。赛维LDK的年产量总计达1.7万吨,在今年下半年关闭所有多晶硅生产。该公司此前表示,正在实施技术升级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管理层对于何时重新启动生产却含糊其辞,并不排除直至2013年下半年才启动重新。大全新能源,一家新的相对较小的参与者,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最近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将季度同比下滑近50%,并且由于其规模限制了生产成本的竞争力,无法以低价获利。在撰稿同时,RenewableEnergyCorporationASA(REC)还表示,其将停止西门子太阳能级多晶硅在其美国华盛顿州摩西湖多晶硅一厂的生产,据悉该工厂的年产量仅为2400吨。然而,REC强调,其Butte工厂的粒状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维持运营,并预计2013年生产20000吨的多晶硅。一月,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商HemlockSemiconductor援引未解决的贸易争端,尤其是与中国之间的争端,作为解雇约四百名员工决议背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降低多晶硅产量并延迟其田纳西州新工厂的投产。尽管尚未提供具体吨数,但是该公司计划削减产量。当新工厂于2013年投产时,Hemlock旨在将产能将提高到每年约4.6万吨。韩国生产商OCI制定的拓展计划日前也暂停,而德国生产商瓦克(Wacker)也将延迟其目前正在美国建设的新设施的生产。英国小型硅片供应商PVCrystalox毫无意外地宣布,将永久关闭其位于德国的多晶硅工厂,前一年该工厂曾经历停产。多晶硅后末日去年多晶硅市场正确预测光伏安装量增长将放缓,增长率约为20%成为常态,而前几年增长率较高。这将影响多晶硅需求,预计该趋势将在2013至2014年持续下去。BernreuterResearch初步估计表明,全球多晶硅产量事实上在2012年跌至约23.5万吨,较2011年25.5万吨的输出量下滑约8%。BernreuterResearch负责人兼全球多晶硅市场报告《2012年太阳能多晶硅生产名录》(The2012Who’sWhoofSolarSiliconProduction)作者JohannesBernreuter表:“鉴于大量库存及薄膜组件的供应,这23.5万吨足够2012年全球新安装的33至34GW光伏装机容量。”预计2013年光伏安装量的提高将导致今年多晶硅产量提高。Bernreuter预计,2013年产量提高约6.5%。该市场研究公司预计,2013年光伏安装量可能达35GW至37GW,推动多晶硅需求复兴,可以推动多晶硅现货价格到2013年底达每千克20至25美元。尽管历史上重要的市场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但是预计其将衰落,中国、美国和日本等新兴市场预计将收拾该残局。最新的预测可以极大缓解苦苦挣扎的多晶硅行业,由于这些价格可以使主要的生产商获利,而较小的参与者将继续挣扎或干脆继续关闭工厂。大规模的库存过剩将终止,并且工厂利用率的提高也将为该产业提供较低但是重要的利润率。乌云若隐若现Bernreuter表示,在中国政府开始调查美国、欧洲和韩国进口的多晶硅正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的投诉后,日前关于中国将对国外多晶硅征收高达50%的进口关税谣言四起。这样的申诉日前得到主要生产商HemlockSemiconductor和瓦克的反驳。尽管Bernreuter相信,多晶硅需求提高以及潜在的进口关税对中国该挣扎的产业帮助将不大,但是中国苦苦挣扎的多晶硅生产商仍推动进口关税。Bernreuter指出:“大多(中国)制造商的制造成本仍太高,而他们的产品质量太低。我们设想针对中国客户的许多国外多晶硅出货量将转到台湾硅片制造商手中,然后作为硅片或太阳能电池进口到中国大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继倾销申诉之后,中国组件生产商已经被迫从台湾采购太阳能电池,以应对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征收的关税。关注产能过剩尽管企业降低产量,关闭工厂并退出该产业,但是新入行者却不断涌现。QatarSolarTechnologies等公司日前获得融资,以建设价值十亿美元的多晶硅工厂,旨在于中东建立起光伏产业,并成为国际原料供应商。如果多晶硅价格反弹并稳定在每千克二十五美元左右的水平,2014年光伏安装量的增长将为该行业提供拓展暂停的并网装机容量的信心,特别是来自瓦克、Hemlock和OCI等主要的供应商。大全和赛维LDK等小型参与者正在投资升级工厂,以将生产成本降低至他们能够盈利的每千克二十美元左右的水平。GTAdvancedTechnology等专业设备供应商仍预计,2013年疲软的收入目标中最大比例来自多晶硅部门。GTAT管理层在其最近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其预计2013年收入为五亿至六亿美元。然而,预计光伏部门销售额仅占1%。预计2013年多晶硅部门销售额将占42%。主要的参与者日前也努力使成本降低至每千克十二美元至十美元范围,这强烈暗示着他们是在为保持市场份额而战。恐惧因素是如果供求恢复到平衡水平,公司将急于提高暂停的额外产量,从而危害价格恢复。未来技术变革根据技术发展周期,预计到2014年,光伏组件制造商将扩大单晶硅和特别是n型硅片的使用比例,以达到更高的转换效率。厚度140微米以下的硅片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极有可能提高对于较高纯度多晶硅的需求,并且由于高纯度多晶硅难以实现高产量,可能使较小的参与者退出市场。在过去两年末日式发展之后,预计多晶硅部门将按下复原按钮,在2013年为缓慢复苏作出大步改进。从长远来看,光伏安装量的持续增长及对成本削减的持续关注应该会改善多晶硅行业的环境,后末日时期至少会持续到2016年。然而,提前预测一年以上的发展困难重,这种做法应该被避免,只有勇敢向前才是可取的做法。

    半导体 硅片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CK

  • 紫光收购锐迪科 或面临被否风险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晚间消息,中国无线系统芯片及射频芯片制造商锐迪科微电子公司今日宣布,已与清华紫光集团达成初步协议,后者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8.50美元的报价收购锐迪科,较之前18美元的报价提升了0.5美元,收购总价约9.1亿美元。不过新浪财经今日独家获悉,就在今日有同处上海的第三家公司向锐迪科发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20美元的收购要约,目前尚未收到锐迪科方面的反馈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紫光集团已与锐迪科达成收购协议,但此次并购仍面临被发改委否决的风险。此前浦东新区政府旗下的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浦东科投)在9月27日首先发出收购要约,并给出每份ADS15.50美元的收购报价,该公司表示计划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来为此项交易筹集资金。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浦东科投已先于紫光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小路条(所谓小路条指发改委对于跨境收购的初步核准文件,具有6个月的排他期,发改委最终核准文件被称为大路条),显然浦东科投的并购已获得发改委的首肯,而紫光集团的突然杀入带有插足嫌疑,让此次并购存在不确定风险。紫光集团之前对另外一家中概股展讯通信(30.48, -0.01, -0.03%)的收购即将完成,此次再购锐迪科可谓“连下两城”。锐迪科微电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计企业,致力于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和系统芯片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包括GSM基带、多制式射频收发器芯片、多制式射频功放芯片、蓝牙、无线、调频收音组合芯片、机顶盒调谐器、数字及模拟电视芯片、对讲机收发器和卫星电视高频头等。(王霄发自上海)

    半导体 微电子 紫光 系统芯片 GSM

  • 分析师称中国移动将在2014年上半年发售iPhone

    网易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加拿大投行BMO Capital的分析师吉斯-巴克曼(Keith Bachman)近日表示,中国移动会在2014年上半年,而非今年年底发售移动版iPhone,预计全年销量在1000万部至1500万部之间。有关苹果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消息流传已经有数年之久。作为中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未能和苹果签订iPhone销售协议,为该设备提供相关服务,这一定程度上是由技术条件所限。不过有报道称,两家公司离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已经越来越近。今年8月,有报道称中国移动与苹果持续进行洽谈,投资研究公司Wedge Partners近期则预测,中国移动将在今年11月发布移动版iPhone。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移动用户总数已经突破7.4亿,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运营商。不过其在中国的两大竞争对手中国联通(China Unicom)和中国电信(China Tlecom)都已经在销售iPhone了。加拿大投行BMO Capital分析师吉斯-巴克曼表示,中国移动的4G LTE网络建设对于iPhone需求至关重要。巴克曼表示:“目前中国移动的LTE基站数量非常有限。”他暗示中国移动将在2014年上半年发售iPhone,而非今年年底。与其他分析师相比,他对于中国移动版iPhone销量的预测也相对低一些。“考虑到苹果iPhone相对中国市场高昂的售价,对于中国移动TD-LTE网络质量的顾虑,中国移动对于Wi-Fi而非蜂窝数据的依赖以及低端Android手机在中国的成功,我们预计移动版iPhone 2014年的销量在1000万部至1500万部左右。” (西风)

    半导体 中国移动 API CHINA iPhone

  • TCL创投旗下敦泰科技在台IPO

    TCL创投投资的亚洲第一大触控芯片厂商—F-敦泰(5280.TW)11月8日在中国台湾地区挂牌上市,IPO承销价为新台币250元/股(约合51.4元人民币),当日开盘一度大涨38%,不仅带动触控IC设计股义隆 (2458.TW) 、禾瑞亚 (3556.TW) 同步上扬外,股价还一度超越F-晨星 (3697.TW )。目前,敦泰科技所生产的触控IC中国手机市场市占率约50%,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20%。敦泰也是继苹果iPhone后,全球第一家实现In-cell量产的触控芯片厂。目前敦泰拥有全球最完整触控IC产品线,支持所有从高阶到低阶的生产技术。TCL创投总裁袁冰表示,TCL创投是2009年创立,并没有享受到第一批创业板中小板的超常利润,但投资团队大多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背景,更能理解产业的运作和周期,坚持价值投资。敦泰科技是继百勤油服今年在港上市以来年内又一个TCL创投投资的在境外市场上市的项目。今年3月6日,TCL创投投资的添利百勤油田服务有限公司(百勤油服,02178.HK)顺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以接近招股价上限的3.28港元发售2.875亿股,香港市场超额认购达33倍。TCL创投是TCL集团全资持有的创业投资公司,从创立之初的第一支基金到现在管理9支基金,并累计投资项目40余个,涉及新材料、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传媒、生物科技、医疗设备、文化信息等新兴行业。其中已有多个项目通过不同渠道退出,上市项目分布在国内主板、创业板及香港、台湾等地。其最初组建的几支基金都已进入回收期。

    半导体 泰科 IP TCL 触控IC

  • TD-LTE芯片展望 多模要求为市场前期均价带来支撑

    DIGITMES Research观察TD-LTE晶片功效、型态发展,目前有单纯基频晶片(Base Band;BB)、单纯射频晶片(Radio Frequency;RF)、基频与射频合一晶片、基频与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整合的系统单晶片(System on a Chip;SoC)、软体数据(Soft Modem)型基频晶片等,但以单纯基频为出货大宗。虽以基频晶片为出货大宗,然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将于2014年正式商业营运TD-LTE服务,中国移动开立出五模十频的TD-LTE晶片要求,由于高规门槛,多数大陆晶片业者无法满足,除华为(Huawei)集团旗下的海思半导体(HiSilicon)外,能合乎五模要求的业者多为大陆以外的海外业者,包含高通(Qualcomm)、迈威尔(Marvell)、联发科(MTK)等。在中国移动为大宗买家,同时大陆外海外晶片业者为出货主占下,将在初期对整体TD-LTE晶片市场的均价产生支撑。然长期而言,大陆晶片业者将逐步强化规格,并试图以低价切入市场,原主占的业者将被迫降价因应,或转往更高整合度的市场发展,如基频与应用处理器整合的系统单晶片。全球TD-LTE晶片市场推估(不含手机、平板电脑)

    半导体 晶片 芯片 多模 TD-LTE

  • ICT新视界:英特尔眼中的华为

    英特尔内部有个特别的团队。“对华为来说,它代表了英特尔公司;对英特尔来说,它又代表了华为。”英特尔公司华为全球业务总监方粤生描述说。现在,除了传统电脑业务,这个团队的业务范围几乎涉猎两家公司的所有ICT产品技术。有人问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英特尔和华为的合作有什么特点,他回答说:“华为和英特尔都是在以产品、技术创立的文化中不断发展,双方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现在,双方都受到ICT产业中最大的潮流——IT(信息技术)和CT(通信技术)融合的影响。在这个融合大潮中,英特尔强调对计算技术的创新,因为融合需要更强的计算力。而华为则于2011年做出重大决策——调整公司业务架构,设立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3大部门,开拓运营商市场之外的新蓝海。在过去10多年中,双方的合作从最初的通信领域扩展到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现在,双方把共同的目标放在了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机会上。“中国技术生态系统”很多人不会想到,10多年前,除了通信设备外,华为也开始与英特尔探讨服务器业务的合作。当时在英特尔服务器事业部的方粤生曾和来自公司亚太区及美国总部的同事,在华为做调研,这段经历令他记忆犹新。“我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这家公司的技术相当厉害,在整个亚洲数一数二。”方粤生回忆说,“其实华为看得很远,当时已经看到若干年后,通用计算领域的许多产品和技术,将和传统网络和通信技术融合,于是开始做产品、技术和人才上的积累。”在之后的10多年间,华为服务器业务有积累,也有挫折,经历了起起伏伏,直到两年多前企业业务BG成立之后,服务器才变成“大张旗鼓、全面铺开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和华为的合作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见证者之一,方粤生体会到,伙伴之间的合作深度能达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出招人”和“接招人”匹配的能力。7年前,方粤生与国际、国内服务器厂商都打过交道。“那时,美国那些服务器企业与你谈论的,是很高深的芯片和主板设计技术;但国内企业和你谈论的,还主要集中在系统层面,像散热、电源管理、整机尺寸等等”。但在最近几年,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像华为,它与英特尔的合作已经深入到芯片层级。最近英特尔在讨论一个新的概念——中国技术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原本考虑比较多的是平板和手机领域,方粤生说,其实还可以有网络和服务器生态系统,本地企业已经在很多方面进入全球领先状态。全球战略合作英特尔和华为合作深度的提升也体现在企业的战略层面。去年,在华为云计算大会(HCC)期间,英特尔和华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建立IT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大家看到的合作只是冰山一角。”方粤生说,“它源自后台每天都在发生的产品和技术合作。”方粤生认为,目前双方在服务器上已取得阶段性胜利。4路、8路服务器已经推出,16路和32路服务器还在研发当中,当然也是“采用了下一代甚至更前沿的技术”。在去年HCC期间华为发布的FusionCube一体机,在一个半米高的空间内,把计算、存储、网络都融合到一个机框中。在一体机的研发过程中,双方除了硬件的合作外,英特尔还为华为推出的开源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提供技术上的帮助。软件定义网络SDN是当前网络业界的一大热点。“华为在SDN和NSV(网络功能虚拟化)方面业界领先。”方粤生说,“我们与他们在这方面的碰撞和交流很有意义。”在国内电信运营商以及沃达丰等海外电信运营商的SDN项目中,英特尔作为第三方,与运营商和华为都展开合作。华为SDN的软硬件开发,借助了英特尔DPDK等工具和一些硬件平台。在华为目前正布局的高性能计算市场,也借助了英特尔相关软硬件工具。“在今年HCC大会上将有相关产品发布。这是华为介入的新市场。”方粤生透露说。现在,双方的互动很频繁。EVP(执行副总裁)对EVP、架构师对架构师、设计师对设计师,各层次的沟通很多。不久之前,双方管理层刚就未来客户端到底是用平板还是超级本,应用场景和所需的软件做了一次交流。“除了大家看到的合作,背后的交流和碰撞,有非常高的价值。”方粤生说。华为3大特色在与华为频繁的合作中,方粤生总结出令他印象深刻的华为3大特色——技术能力强、苦干精神和进取文化。“我观察到,华为的技术人才很多,水平很高。”方粤生说,“华为能把这么多能人聚集在一起,非常不容易。”华为人的苦干精神也令人印象深刻。方粤生有时到华为深圳总部开会,晚上六七点,他和华为的合作伙伴走出办公室去食堂,起初,眼前的景象会把他吓一跳。“滚滚人流,都工作到那个时间,都去吃饭,饭后还有很多人回来继续工作。”他说,“在硅谷,我也见识过晚上许多公司有人加班的情况,但不会有那么多人。想想看,今天华为能取得成就,是有道理的。”很多书籍和报道都曾提到华为的“狼性文化”,英特尔对此的描述是“Aggressive”,意思是进取心。“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前端市场,华为都不轻言放弃。他们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和机会,把这事做成,这让我感受很深。”方粤生说。面向未来的项目合作不过,华为在企业级市场还需要时间。华为过往20年的经验,都是如何面对运营商或者互联网巨头那样超大型的直销客户,如何快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但企业市场,充斥着各种量级的客户。方粤生形容,华为原来面对的状况是,一个大客户买5000台设备,但现在,则是1000个客户,每个买5台设备。“你怎么面对这1000个客户,做出适合他们的产品,怎么与分销、集成合作伙伴合作,这些,华为还需要时间。”他说。不久之前,方粤生与英特尔欧洲同事探讨,在欧洲怎么帮助华为推广市场。“那里,华为还要面临更多困难,像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但我相信,华为一定能做成”。现在,英特尔和华为正在展开面向未来3年的项目合作。“我们今天与华为有很多具体项目,像微服务器、模块化的计算中心等,为两年后的市场需求共同打造一些东西”。在软件方面,英特尔还在与华为一起,夯实华为的一些解决方案,如开源云操作系统、存储解决方案等。 来源:ICT新视界

    半导体 华为 英特尔 ICT

  • 华为携手三吉电子在工博会亮相创新eLTE解决方案

    CTI论坛(ctiforum)11月11日消息(记者 曲宁):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近日携手合作伙伴三吉电子在2013中国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亮相其自主创新的eLTE解决方案,与全球客户和业内人士分享先进的行业专网通信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针对行业特殊需求而研发,紧密契合行业内各类专有业务,帮助工业制造业不断提高其运营水平和运营效率。华为eLTE解决方案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开发,集语音集群、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于一张LTE网络中,可为政府、交通、能源、电力等行业提供专业通信解决方案。此次展出的华为eLTE解决方案有如下三大亮点:1)业界首家通过工信部权威鉴定: 2013年4月2日,eLTE解决方案通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会鉴定。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eLTE解决方案提供了从芯片、终端到系统侧全套解决方案,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上实现系统性突破。eLTE解决方案是我国TD-LTE技术在行业专用网络应用的成功范例,对推进我国宽带集群技术发展并扩至全球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效益。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海内外多个城市成熟商用。2)便捷的移动指挥调度中心:华为公司秉承“被集成”战略,此次展出的便携式移动指挥调度中心由合作伙伴三吉电子提供。三吉电子把华为eLTE解决方案的调度系统集成到一个轻便的箱子中,通过IP接口和华为eLTE的CPE(用户驻地设备)相连,从而使得调度系统能在移动状态下接入LTE网络,实现调度平台移动化,大大提升调度平台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展览期间,装载有高清摄像头的巡逻车沿展馆附近道路巡回路测,把沿路采集的视频通过车载eLTE CPE实时回传到三吉便携式调度平台,视频清晰流畅,效果直观震撼,吸引了大批参展客户驻足观看并交流咨询。三吉电子提供的已集成华为eLTE的便携式指挥调度中心3)行业化,系列化,匹配各种业务场景: 在政府及公共事业行业,可提供应急通信语音调度,可视化视频调度,应急通信车等业务,有效协调多部门共同工作,显著提升应急调度效率,打造便捷的移动通信指挥调度中心;在油气和电力行业,可承载行业内特有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接入业务,譬如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配电网自动化、远程抄表等,助力企业轻松处理海量的大数据;在地铁行业,可提供PIS(旅客信息系统)、车厢无线视频监控、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承载、列车调度等业务,提供双向的、连续的、高可靠的无线传输通道,保证列车在高速移动条件下业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满足地铁客户的运营要求。eLTE解决方案展台现场人头攒动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11月5日-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欲了解本届工博会上华为展示的eLTE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enterprise.huawei.com/cn/solutions/lte-trunking/ewbb-lte-trunking/index.htm关于三吉电子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是经上海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是国家级火炬计划和重点计划项目的实施单位。公司从事专业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指挥系统的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应用与工程。拥有在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通信系统等方面丰富的经验。华为公司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100%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坚持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坚持围绕客户需求的持续创新,通过全球专注敬业的15万名华为人,致力于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最大的价值,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目前,华为的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

    半导体 华为 电子 指挥调度 LTE

  • 华为网盘强势进驻Vmall第一电影手机

    华为是世界500强公司,近年来在个人与家庭及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投入巨大并取得长足发展,当前华为手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三,深受用户喜爱。同时,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始终努力创新,不断地带给用户更震撼更惊艳的用户体验。近期,华为在手机终端及终端服务方面相继出现重大举措。11月5日, 华为网盘强势来袭,以“光大不够,光速来袭”为主题,掀起全民测速活动高潮,大手笔拿出华为网盘年费VIP、全球最薄的自拍神器华为p6手机、华为E5无线路由器及炫酷智能穿戴设备ibody健康追踪器等作为活动大礼,向用户表达服务诚意。感兴趣的网友可自行搜索华为网盘,官网有测速赢P6手机的活动入口。11月8日,Vmall第一电影手机惊艳登场,这是我国第一款预装好莱坞影业公司授权应用的智能手机,将为广大的中国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方便快捷的观影模式。11月9日,华为网盘开启新的活动,用户只要搜索到报道华为网盘的新闻即可免费延长一个月的vip,并且可以抽取大量华为迷你无线路由器等实用礼品。详情可查看华为网盘官方微博。11月10日,华为网盘官方微博正式告知用户,双11当日,华为网盘火热进行的测速活动将迎来高潮,11日当天以四倍的数量送出“光大不够,光速来袭”主题活动的高价值礼品,海量豪礼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华为网盘极快的上传下载速度也让活动大放异彩。11月11日,华为商城盛宴,全场5折起,并可抢购Vmall第一电影手机。据悉,VMALL第一电影手机选择旗舰机型ascend mate作为搭载平台, 搭载了目前华为手机中最快的K3V2四核1.5GHz处理器,能达到极致影音的效果,并拥有华为网盘提供的16T的超大云空间,远超竞品,可以极大满足民众对资料备份及内容分享的需求。在VMALL第一电影手机强大功能的背后,离不开华为强大的技术底蕴,这点上与华为网盘不谋而合,依靠世界500强华为母体实力,继承了华为一贯务实的作风,彰显出强大的云存储和云计算实力与超然自信。据知情人透露,华为网盘强大的云播放与云下载功能即将对外发布,如此大手笔活动,如此充满诚意的服务,加上强大的技术能力,都让笔者暗赞不已。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目前极度关注用户体验的华为网盘势必会赢得越来越多的用户。笔者相信,华为手机与华为网盘云服务将会带给用户越来越多的惊喜,让我们屏息以待!

    半导体 华为 华为手机 VIP

  • 少年们渐渐远离Facebook 转战手机社交平台

    Facebook(46.2, -1.33, -2.80%)最新公布的财报指出,青少年用户的活跃度越来越低。那少年们去哪里活跃了呢?答案是手机聊天软件。2009年,第一批手机聊天软件问世时,各大电信商纷纷抱怨自己的业务会受到威胁,而事实证明电信商的抱怨不是“无病呻吟”一一2012年,全球电信企业短信收入损失高达230亿美元。今天,全球各地智能手机用户都安装了手机聊天软件, 而它们的地区独霸现象也比较明显一一Pinger在美国占很大的份额,WhatsApp 和LINE分别独霸欧洲和日本,而微信在中国“独领风骚”。随着手机聊天软件的发展,它们对Facebook等社交网络也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据《Mobile Marketing》杂志介绍,诞生于2009年的手机聊天软件WhatsApp目前用户已经超过3.5亿。而电信服务公司Tyntec调查指出,英国一半的iPhone 用户都安装了该app;巴西90%、俄罗斯75%、西班牙95%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使用该app。而WhatsApp用户的平均年龄小于25岁。那么手机聊天软件的魔力在哪里呢?第一,它给用户提供了相对私密的聊天平台。在 Facebook上和你对话的人很可能是你不大认识的,但在app上和你聊天的人基本上都是你手机通讯录上的联系人。一句话,手机app聊天能让用户体会到更强的现场感和亲密感。二十出头的英国姑娘Natalie West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她平时发消息和照片主要靠WhatsApp。West曾经是Facebook的忠实用户,但现在使用Facebook的频率已经大大减少。她表示自己不希望“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在干嘛”,而WhatsApp给她提供的是跟私人聊天的氛围。MobileYouth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78%的青少年组织聚会时使用的是手机聊天软件。第二,强大的图片传输功能。MobileYouth认为手机聊天工具的盛行和自拍照的流行有关。用户在手机上发布自拍照,要比在Facebook上发布相对更安全。另外,手机用户可以手动设置接受人的名单。这样的好处在哪里呢?你的老板以及和你不相干的人看不到你的囧相。 MobileYouth另外统计,英国14-17岁的青年中,有一半使用 Instagram (Instagram :文字图片传输apps,该公司目前已经被Facebook 收购)。另外一款照片传播工具Snapchat也受到越来越多手机用户的青睐。Snapchat的用户可以手动设置照片的流通时段,接受者只能在特定的时段查看照片,照片一旦过了发送者限定的时段就会被自动隐藏。Snapchat这项功能可以很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Snapchat目前活跃用户超过1.5亿,而该公司的估值已经在20-40亿美元之间。第三,手机聊天app的娱乐功能。手机聊天软件开发商越来越重视产品娱乐功能的开发一一用户在聊天的同时可以贴图、分享音乐、邀请朋友一起玩游戏。目前,除了WhatsApp之外,韩国的 KakaoTalk,中国的微信及日本的 LINE也都在开发软件的游戏功能。 而聊天工具的游戏功能成了软件公司新的“摇钱树”。以LINE为例,2013年第一季度,LINE公司游戏销售额超过2900万美元,占总销售额的一半左右。韩国KakaoTalk软件开发商开发了100多个游戏供用户娱乐。2013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游戏销售额高达3.11亿美元。美国的Tango和加拿大的Kik邀请职业的游戏工程师来扩充聊天工具的娱乐功能,它们将游戏总收入的50%分给开发商,30%分给谷歌(1010.59, -5.44, -0.54%)和苹果(519.05, -1.51, -0.29%)商店。Tango还与 Spotify合作开发音乐共享的服务。Spotify 两年前联手Facebook开发了音乐共享功能。Spotify 战略发展部副主席Tom Hsieh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手机聊天工具的增长空间巨大。他还表示会与其他的软件商合作。他说:“目前为止,手机聊天软件中还没有真正独霸的巨头。”而WhatsApp依然坚持只做聊天功能。它的创始人Jan Koum 认为开发娱乐功能可能会影响WhatsApp的基本功能发展。WhatsApp业务经理Neeraj Arora表示,该公司不会像Facebook一样什么都向抓,他们注重的是软件的交流功能。2008年,Facebook首次开发了个人用户分享网页的功能,赢得用户的热捧。WhatsApp公司试图将Facebook当初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手机模式上。今天,WhatsApp用户在该平台上分享的歌曲数量已经超过了他们在Facebook上分享量的50%。那么手机聊天软件未来又是什么?目前,只有腾讯(411.2, 9.80, 2.44%, 实时行情)的总裁刘炽平曾公开透露过发展国际业务的想法,而另外一些软件商表示,希望以后能被互联网巨头(比如谷歌等公司)收购。当然,一个公司能否生存主要看它的吸金能力:WhatsApp 主要依靠用户支付的年费; Pinger 主要靠广告收入; 微信、LINE、Kakao和 Kik靠贴图和游戏盈利。

    半导体 电信 FACEBOOK SAP

  • PCCW 与华为合作,VoLTE 网络年底前就绪

    虽然我们年多前已经看到过利用 LTE 作通话用途的 VoLTE(Voice over LTE,也就是利用 LTE 作通话)示范,但香港方面却鲜有相关的消息发布。不过要来的始终要来,今天 PCCW 方面就宣布,其和华为合作的 VoLTE 网络,已经完成技术测试,将于本年年底推出相关服务。据他们所说,两家公司是在本年年初开始,在其 LTE 网络上引入 IMS(IP 多媒体子系统)以实现 VoLTE 通话的。也就是说,完成建设后不论是通话还是上网,在 PCCW 都可以全部经过 LTE 网络完成,那么万一政府真的要收回 3G 频谱,PCCW 使用者就不用担心通话受影响了 -- 担心收不到 LTE 网络的话,PCCW 也表明,其 VoLTE 服务推出后,也会是首家应用 eSRVCC(enhance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技术,实现语音通话在 3G / LTE 间无缝转换的网络商。对了,既然 PCCW 和 3 香港当初是合作以 Genius Brand 名义一同使用华为技术方案,那么理论上 3 香港也应该很快可以提供相同服务了吧?

    半导体 华为 PC VOLTE

  • 国产手机吹响高端市场号角 品牌利润大关仍严峻

    本报记者 方茜近年来,国产手机一改往日“山寨”形象,不论是从外观设计还是芯片架构的选取,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在4G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手机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日前,中华酷联”等国产手机主力厂商纷纷向高端市场进军,接连推出子品牌产品,更有甚者,最高者报价超过4000元大关,直逼三星苹果,一改人们对国产手机浮沉中低端的印象。不过,国产手机的现实还是有些严峻。目前,系统、芯片等核心方面大都依靠国外厂商,这也使得国产手机厂商的品牌利润与三星苹果等国外厂商存在一定的差距。国产手机吹响高端市场号角随着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保持的高速增长,2012年总出货量超过12亿部;与此同时,中国智能终端市场也被引爆,2012年全国智能终端出货量达到2.58亿部,智能终端已超过功能机,成为手机市场上绝对的主流。而近日国产手机纷纷吹响进军高端市场的号角成为一大看点。这次众厂商的入口不约而同指向“子品牌”。继小米M3之后,一款同样标榜物值价优的国产手机——大可乐2S于前不久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联想日前宣布面向全球市场推出高端智能手机子品牌Lenovo VIBE,同时发布了该品牌首款VIBE X智能手机。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国产手机的高端突围行动中,时尚成了关键词。联想VIBE X独家研发了美颜功能,可一键实现“美白+磨皮+瘦脸+大眼”四大功能,一键变美,对于最爱拍一族的人们,这一招很接地气。另外,中兴通讯“双拳出击”,先推子品牌努比亚Nubia,再携手NBA力推Grand、Memo两大子品牌系列机型;华为力推Ascend子品牌系列,Ascend P6销售破百万部。酷派发力大观系列,新一代高端旗舰机型大观4售价上摸4000元区间。如此琳琅面目的高端手机,有业内分析师就表示,国产手机的弯道超车机会来了。首先,4G时代通信行业迎来新洗礼,所有品牌重回同一起跑线;其次,智能手机技术门槛消失,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待配置和功能;并且,国产手机的主流厂家转型决心很大。微创新言论潮此起彼伏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智能手机无疑是最红的一类。无论是苹果、三星的双雄争霸,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强力反攻,亦或是国产手机的抢班夺权,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智能手机行业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改变。在国内市场上,以酷派和三星为例:尽管从数量来看,一家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一家是国内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酷派与三星尚不具可比性。但在CDMA市场上,它们却一直针尖对麦芒,这种对峙格局延续了多年。分析人士指出,国产手机之所以有能力在中高端市场向苹果、三星叫板,主要得益于国产手机厂商从芯片、研发、设计到测试、制造、宣传等各个环节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也引起了媒体对整个国产手机微创新言论潮的此起彼伏。不可否认今年以来国产手机所取展现的生命力足够强大,所展示的新面庞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业内人士认为,很多人之前拒绝国产手机,是因为他们觉得用国产手机会有失身份,甚至会被人嘲笑,而通过国产品牌几年的努力,现在逐渐扭转国人的这种偏见,用国产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表现直接体现在市场份额的变化上。不过,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表示,“中国手机市场竞争之激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面临激烈的竞争,大多厂商依靠硬件战和价格战来争夺市场。品牌利润门槛待解尽管国产手机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过,在用户体验、感知方面与用户预期存在差距,用户满意度水平整体偏低,不同品牌之间差异较大。有评论人士指出,纯粹比拼手机硬件配置的时代正走向终结,现今成了体验为王的时代。国产手机或许时迎来爆发,但即将进入4G洗牌期的国产手机厂商品牌利润面临大考。在市场成熟期,品牌某种程度上将划定手机企业的生死线,并提供持续发展的利润空间。八月份的中国移动TD-LTE终端招标就引起业内得极大争议,普遍认为中标厂商过少,总共57家厂商参与招标,最终只有16家中标,不少厂商为此不平。4G牌照年内发放已成定局,市场淘汰赛很可能随之而来。业界普遍预计,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会是4G手机的爆发年,将在高端市场上掀起新一轮换机潮,对于3G时代在高端市场失声的国内厂商来说,则是不容错过的跻身第一梯队机会。因此,品牌利润的门槛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要知道,全球智能手机业已步入技术革新放缓、门槛降低的成熟期,大量企业蜂拥而至,可随之而来的是手机款式数量成倍增长,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品牌对于每一个力图生存的厂商都十分重要。目前,智能手机仍处于价值为王的时代,性价比是制胜关键,但这不代表国产厂商需要继续依靠低价来进行竞争。国产手机可以通过提升品牌和质量,扩大产品溢价空间。这样,在维持手机性价比优势的同时,才能使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

    半导体 三星 国产手机 智能手机 苹果

  • NVIDIA官方放话 Tegra 4i手机明年Q1问世

    年初发布的Tegra 4在吊足了大家胃口之后终于在国内的中兴、小米等厂商的手机上面出现了,至于稍候几乎同期发布的Tegra 4i就更加显得销声匿迹了。不过这周NVIDIA官方终于放出点儿消息,搭载Tegra 4i处理器的手机最终将于明年第一季度问世,但要等到第二季度才能够真正出货。虽然在常规规格上面Tegra 4i相比Tegra4要低不少,不过优势在于前者内在整合了支持LTE/HSPA+的i500 LTE基带芯片,原生支持LTE Cat3;也是NVIDIA所采用的可支持再编程的软Modem。AP方面Tegra 4i基于ARM最新最具效能的Cortex A9-R4架构,而非Tegra 4的Cortex A15架构,主频达到2.3GHz;GPU核心从Tegra 4的72个缩减到了60个;而且自身整合了NVIDIA i500 LTE芯片,芯片尺寸比Tegra 4小一半。“4+1”的结构仍然具备单独的省电核心,使其具备效能与省电均衡的特性。

    半导体 NVIDIA LTE TEGRA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