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险优惠 牵动自动驾驶接受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资料显示,由于全球每年有将近124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因此也同时呼吁全球汽车制造业者能够研发出更具安全性的交通工具,而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则可谓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案之一,通过车载电脑的控制,进一步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不过,真的要驾驶人彻底解放双手,将驾驶权全权移交给车载电脑控制,恐怕不是短期之内就可让所有驾驶人接受。但自动驾驶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率的确是不可争的事实,或许从降低汽车保险金额这件事着手,能够有效提高驾驶人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度。现今汽车安全装置可分为主动式安全与被动式安全,自动驾驶是属于主动式,以Google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时,除了会使用到摄影机、雷达感测器、雷射之外,并且也会一并分析解读先前驾驶人于手动驾驶模式所记录到的讯息资料库。为了即时扫瞄汽车周遭环境,感测器扮演的是汽车眼睛的角色,能够进一步瞭解车况、交通信号灯、保持车距以及即时准确回报行车相关资讯功能,进而保障用路人行车安全。即便自动驾驶不管是在交通安全或是舒适度上都能够给予驾驶者相当程度的帮助,然而,根据市场调查资料显示,仍仅有20%比例的受访者能够接受自动驾驶。不过当受访者回答『若驾驶自动驾驶车则可节省80%保险金,您是否愿意接受自动驾驶呢?』这则题目时,则有超过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接受自动驾驶,更有超过5成以上受访者由原先的不能接受转向回答可以考虑看看。不管受访者是否因为保险金的多寡而对于自动驾驶有不同的接受度,但对保险公司而言,自动驾驶的低事故率的确能够降低因交通事故而理赔的金额,驾驶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惠何乐而不为!虽然自动驾驶能够大幅降低人为事故发生率,但并不代表完全零事故发生率,当自动驾驶汽车导致事故时,应由谁来承担责任,以及如何设计规划车上电脑系统系统程式架构,好在紧急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得安全与免责、法律究责相关问题逐渐浮上台面,而这些问题都急需法律的规范与定义。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要驾驶人交出驾驶权,舍弃驰乘汽车的速度感并非难事,驾驶人在意的还是跟自己荷包深度有关。

    半导体 自动驾驶 车载电脑 感测器 交通信号灯

  • NEC发表公共场所群众行为分析技术,可即时发现意外状况

    虽然现在重点公共场所几乎都设有监视摄影机,但只要群众增加至百人以上的规模时,就很难发挥监视系统防患于未然的功能。NEC发表的新技术,宣称可以透过即分析群众行为,即时找出可能的意外状况。 日本NEC周四(11/7)发表世界首创的群众行为分析技术,无须一一辨识监视摄影机内每个人的动作,就能从群众影像中迅速侦测到人群内是否发生异常行为,有助于早期发现可疑份子或意外事故。 在尖峰时间的大型车站、活动会场等人群混杂的环境中,若涌入超出空间可容纳的人群时,常因过于拥挤而造成集体跌倒等意外事故,而且拥挤的人群也容易被当成犯罪目标或恐怖攻击对象。虽然现在重点公共场所几乎都设有监视摄影机,但只要群众增加至百人以上的规模时,就很难发挥监视系统防患于未然的功能。 意外发生时群众的行为也会跟着变化,NEC的新技术就是以此为概念,正确捕捉群众变化发生来源,并分析其原因。实际运用时,监视系统会事先依据现场状态模拟一系列的人群走动与行动模式图,将其套用在即时监视影像,再以NEC独自研发的程式演算法加以比对、分析,即可确实掌握拥挤空间内的群众状况,找出人群中动作不自然的人。 另外,人群走动方向发生剧烈变化、少数人与群体的走动方向不一致、人跌倒受伤时周围自然聚集的人墙等现象,也可用来判断现场是否出现意外状况。进一步将这些现象数值化后,还能针对数字变化推测意外的规模大小。 此技术预定11/14在NEC集团于东京国际论坛会议中心举办的C&C USER FORUM & iEXPO2013中进行技术展示。(编译/张岚霆)

    半导体 影像 监视系统 NEC FOR

  • 科学家开发新型激光通讯技术:每秒传输40G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高速通讯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激光通讯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可以通过光纤系统高速而准确地传输数据,速度达到每秒40G,这是这一领域美国目前的最高速度纪录。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工程团队。从左到右:博士后研究员谭飞,研究生吴孟凯以及米歇尔·刘,前面是这项技术的研制负责人,米尔顿·冯教授。冯教授领衔的团队开发的新技术达到了每秒40G的传输速度,这是美国境内的最高纪录取得这一成果的研究组成员由米尔顿·冯(Milton Feng)教授领衔,他是该校的“尼克·霍洛尼亚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其它成员还有博士后研究员谭飞(Fei Tan),以及研究生吴孟凯(音译:Mong-Kai Wu)以及米歇尔·刘(Michael Liu)。研究组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光子学技术通讯》杂志上刊出了他们的有关研究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向着千万亿次乃至更高的级别迈进,处理器速度已经超越了传输速度,这就在应用领域产生了一个技术瓶颈,阻碍了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尝试过拨号上网看流媒体视频的人都有所体会,再快的处理器也不能提高文件加载速度。而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当今,在服务器之间有大量的信息进行交互。一种激光器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可以用来在光纤网络中高速传输数据。其相比传统电缆系统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传输更大的数据量。冯教授表示:“VCSEL是目前业界的标准。今天所有的光学接口都在使用这项技术。全世界在这方面的竞争主要是想办法提升其速度和效率。而我们此次实现了美国境内的最高传输速度。”那么这一传输速度有多快呢?作为比较,家庭高速网络的速度可以达到大约每秒100M,而冯教授的团队达成的速度是每秒40G,也就是前者速度的400倍。由于其体积很小,这种VCSEL装置还拥有很高的能源效率——其相比传统的电线要节能100倍。但与此同时其传输数据的精确性也非常高,在长达1小时的运行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任何错误。高速准确的数据传输是打造个性化医药,云计算以及许多其它应用的关键所在。举例来说,为了利用超级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来服务定制化医疗,那么首先就需要从患者那里采集医学数据。但这些数据本身是没有什么用的,它首先需要进行分析。于是这些数据必须被从实验室发送到计算机设施,随后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再将其转发至病人的主治医生那里,从而帮助制定诊疗计划。冯教授表示:“如果你不能传输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将是无用的。如果你不能传输数据,那么你所产生的都是垃圾,因此数据传输技术至关重要。高速数据传输将帮助远程计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更好的发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能以多快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此次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组使用的VCSELs设备在室温下工作,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将是想办法让这一设备能够适应未来在数据中心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冯教授相信,最终研究人员将能够将基于VCSEL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至每秒60G,但在那之后,由于材料自身的局限性,提升的空间将非常有限。但他本人并不担忧在接近VCSEL技术极限之后的情况,因为早在2004年,冯教授便已经与霍洛尼亚克教授一同开发了一种不需要VCSEL设备的新方法:晶体管激光器。

    半导体 光通讯 激光 传输数据 VCSEL

  • Nvidia CEO:我们仍会继续投资Shield项目

    近日,Nvidia CEO黄仁勋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表示,公司不会放弃Shield项目,他们仍将继续对其进行投资。黄仁勋说道,“我们的开发为培养和发展Android游戏市场搭建了平台。而想要实现为Android生态系统圈带来优秀游戏的目标则需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目标。”黄仁勋认为,出现越来越多的复杂Android游戏会激发他们研发出更强大的处理器。不过,黄仁勋似乎并不愿意谈起Shield在市场中的表现,看来销量应该不是很。。

    半导体 NVIDIA Android CE SHIELD

  • Nvidia CEO:Android是数十年内“最具破坏性”的操作系统

    英伟达总裁、CEO、兼联合创始人黄仁勋(Hen-Hsun Huang)是个Android系统的超级大粉丝。其在周四发表了该公司2014财年3季度财报后,向分析师和记者们做出了明确的表示:"Android是数十年内最具破坏性的操作系统。不只是智能手机,Android还出现在了平板电脑、机顶盒、游戏系统、以及一体机等平台上,比如惠普的Slate 21"。不出所料,因为Slate 21所采用的正是Nvidia的四核Tegra 4平台(收入较前一季度增长了一倍多),并且帮助Nvidia达到(并且略微超出)了分析师们的预期(尽管GPU业务受到了主流PC销量下滑的影响)。Tegra的成功与Android密不可分,而黄仁勋对Google的操作系统亦是满怀热情:"Android可能已经是我们所见过的最通用的操作系统了,而云端表现亦有不错的'加分'。相信有一天,当你打开它的时候,会发现相当好用,并且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都已经准备好了"。说到Tegra 4,自然会让人们联想到该公司自家的Shield掌上游戏系统——因为它也采用了Android平台。黄仁勋表示,Android将在未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游戏平台,因此我们要打造这么一款设备。不过Shield不会是Nvidia的一大收入来源,因为该公司对此的投资是"适度"的,期望也是"温和"的。当被问及Tegra的销售预期时,他毫不含糊地回答道,这将成为该公司2014年最大的增长动力。但这并不是说Nvidia的GPU业务重心会发生倾斜。Nvidia投资者关系副总裁Rob Csongor亦高度赞扬了流行的PC游戏,而该公司新款GeForce GTX 780 Ti显卡等高端装备仍将继续为PC市场带来平衡的表现。至于该公司的Tesla高性能计算(HPC)加速器产品线、以及Quadro系列专业级GPU产品线的收入,也都创下了新高。黄仁勋在一份声明中提到:"在越来越多的市场上,视觉计算变得更加重要,这为GPU的需求敞开了大门"。其预测,该公司2014财年4季度的营收将持平于10.5亿美元,上下浮动2个百分点。[编译自:TheRegister]

    半导体 NVIDIA 操作系统 Android CE

  • 富士通开发出CPU级光互联硅光子芯片

    富士通公司近期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用于CPU级光互联的硅光子集成发送器,能够实现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可望用于高性能超级计算机上。据了解,富士通硅发送器主要集成了光源和调制器,经过验证可以在25~60℃范围内获取10Gbps的调制信号,并将耗电量降低至原来的二分之一。尺寸、温度控制和功耗是芯片级互连面临的难题。富士通还表示将开放硅接收器,并将硅发送器与接收器集成,形成光收发一体的硅集成。据了解,目前在硅光子集成芯片开发领域,日本与美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和公司走在了前面。日本已经有硅光子集成产品应用于超级计算机。

    半导体 CPU 富士通 光子 光子芯片

  • 仍是1999元!联通版小米3发布时间确认

    TD版小米3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关于联通版的小米3上市时间一直拖到了年后。不过,今天雷总发布微博称,联通版的小米3预计12月中旬上市,并且支持802.11ac网络协议。今天凌晨雷军说,WIFI 2.4GHz频段目前非常拥堵,这一两年新开5GHz频段。目前小米2A、小米3、小米电视、新小米盒子已经支持双频段,但是需要支持双频的路由器配合,需要换上双频路由器。今天上午还表示Wi-Fi最新标准802.11ac比n快三倍,小米3联通版会率先支持,预计十二月中旬上市。我估计未来很多设备都会支持ac,建议大家直接上ac路由器!”Wi-Fi目前有两个标准分别是802.11ac和802.11N,新的标准802.11ac频段为5GHz跟双频段的802.11N 5GHz意义不一样,小米3将率先支持。联通版小米先将采用2.3GHz的高通骁龙MSM8974AB四核处理器搭配2GB LPDDR3内存。内建索尼1300万像素堆栈式摄像头,加2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支持1080P高清视频拍摄,电池容量为3050mAh。

    半导体 频段 联通 小米 802.11AC

  • 德国宣布太阳能上网电价补贴每月递减1.4%

    德国日前宣布,上网电价补贴递减率为每月1.4%。联邦网络管理局监管为期十二个月的安装项目。如果新的安装量超过设定的目标,上网电价补贴减少率将提高,超过标准的1%的月度水平。该最新改变在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超过十二个月配额559MW后被触发。十一月,超过1MW的安装项目将每千瓦时获得0.0974欧元(0.1316美元),10kW以下的系统每千瓦时获得0.1407欧元(0.1901美元)。一月,这些数字将分别为每千瓦时0.0947欧元(0.1280美元)和0.1368欧元(0.1849美元)。从2013年十一月至2014年一月调整后的上网电价补贴费率的完整列表可以点击此处查看。

    半导体 太阳能 触发 装机容量 网络管理

  • 安卓4.4 KitKat能助其摆脱卡顿?

    讯:Android 4.4 KitKat被认为是谷歌对安卓碎片化的终结。而KitKat的一个杀手锏则是用ART替代Dalvik虚拟机,这或许能让安卓的流畅度提升。效果有待时间验证,但谷歌现在已值得赞扬,因为其开始重视低端市场了。与 iOS 相比,Android 的用户体验有个相对糟糕的开始。在很长的时间里,界面一直丑小鸭,卡顿也是挥不去的痛。不过,在 Google 的全力推动,以及硬件厂商的响应下,Android 还是跨越各种阻碍,逐渐壮大起来了。在此过程中,Google 也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它逐渐从一个只重视数据的公司,转变为一个重视设计和用户体验的公司。从 Android 4.0 开始,Android 拥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和应用设计指导。与此同时,Google 也在着手解决卡顿问题。Android 4.1 的“黄油计划”,Android 4.3 的 TRIM 支持,都显着提高了系统运行的顺畅度,而 Android 4.4 的“Project Svelte”提升了内存管理,使得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在硬件配置低端的设备上。不过,要解决应用卡顿,还是要针对核心问题下手,就是应用运行环境。Dalvik VM 效率并不是最高的。从 Android 4.4 开始,Google 开发者引进了新的 Android 运行环境 ART(意思就是 Android Runtime。Android 官方页面的介绍中,也将其称作新的虚拟机),以替代旧的 Dalvik VM。它现在是实验选项,系统默认的运行环境仍然是 Dalvik。ART 会为 Android 带来怎样的改变?AndroidPolice 网站对此进行了分析。ART 的机制与 Dalvik 不同。在 Dalvik 下,应用每次运行的时候,字节码都需要通过即时编译器转换为机器码,这会拖慢应用的运行效率,而在 ART 环境中,应用在第一次安装的时候,字节码就会预先编译成机器码,使其成为真正的本地应用。这个过程叫做预编译(AOT,Ahead-Of-Time)。这样的话,应用的启动和执行都会变得更加快速。根据一些基准测试,新的运行环境能够使大多数应用的执行时间减半。这意味着,CPU 消耗大、运行时间长的应用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而一般的应用也能更加流畅,比如动画效果更顺畅,触控反馈更加即时。在多核处理器的设备上,多数情况下只需激活少量的核心,或者能够更好的利用 ARM 的 big.LITTLE 架构。另外,它将会显着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以及系统的性能。预编译也会带来一些缺点。一方面,机器码占用的存储空间更大。字节码变为机器码之后,可能会增加 10%-20%,不过在应用包中,可执行的代码常常只是一部分。比如最新的 Google+ APK 是 28.3 MB,但是代码只有 6.9 MB。另一方面,应用的安装时间会变长。至于延长多少时间,取决于应用本身,一些复杂的应用如 Facebook 和 Google+ 会让你等待更长时间。总的来说,ART 的优点还是远远超越其缺点的。毕竟,影响用户体验的要素中,电池续航和应用顺畅运行更为重要。我们仍然不知道 ART 何时能够替代 Dalvik,不过 AndroidPolice 网站说,Google 已经秘密开发了两年之久。Android 摆脱卡顿的希望,看来就是它了。 责任编辑:Tinxu来源:爱范儿 分享到:

    半导体 Android 安卓 GOOGLE VI

  • Cortex-A15架构解析:它为什么这么强

    Cortex-A15架构解析:它为什么这么强,今年的新手机趋势无异是全面向四核靠拢,不过同样是四核,在实际的性能上其实是千差万别。例如针对入门级主流市场的四核手机普遍采用的都是Cortex-A7以及Cortex-A9级别的CPU内核,这类内核性能、成本以及发热都会今年的新手机趋势无异是全面向四核靠拢,不过同样是四核,在实际的性能上其实是千差万别。例如针对入门级主流市场的四核手机普遍采用的都是Cortex-A7以及Cortex-A9 级别的CPU内核,这类内核性能、成本以及发热都会较低,因此在入门市场上大行其道。而在高端智能手机中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去年就已经崭露头角的高通Krait系列架构四核外,ARM正统的Cortex-A15也开始走上了四核手机的舞台,例如三星的Exynos5 Octa、NVIDIA 的Tegra 4。Cortex-A15是ARMCortex-A家族中目前最强劲的CPU内核架构,发布时间为2010年,德州仪器是最早(2011年)投产基于该架构处理器(型号为OMAP5)的授权厂商。和ARM的Cortex-A7、Cortex-A9等微架构相比,Cortex-A15有很大的不同。A15和A9同样具备乱序执行,但是Cortex-A15具备(两倍)的指令发射端口和执行资源,指令解码能力也要高出50%,动态分支预测能力更强(采用了多层级分支表缓存),指令拾取带宽更强(128bit vs 64bit),这些都能让A15的流水线执行具备更高的效率。除此以外,A15采用了VFPv4浮点单元设计,能执行FMA指令以及硬件除法指令,相较而言A9的峰值向量浮点性能基本上只有A15的一半。不过在现实中,A15 的对手应该是高通自行设计的 ARMv7A 兼容处理器架构 Krait。高通对 Krait 的架构细节透露并不是很多,大致上就是 3个指令解码端口(和 A15 一样)、7个指令发射端口(A15 是8个)、4个发射端口(A15 是8个),具备4KB+4KB的单周期时延L0Cache设计。如果采用老掉牙的Dhrystone DMIPS/MHz作为性能衡量指标,Krait 是3.3,A9是2.5,而A15则是3.5,从纸面上看Krait的确非常适合作为A15的对手。不过Dhrystone的缺点是显而易见,它是完全可以塞进CPU的L1 cache里执行,这就意味着无法以此对L2cache(A15是一体化设计,Krait是分离式设计,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少内存交换导致的大量时延)、乱序执行的硬件效率/复杂性、内存子系统单元(A15的内存单元可以实现在一定条件下预执行一条加载指令,而Krait能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尚不清楚)等诸多体系架构区别对实际性能的影响作出有价值评估。当然,ARM采用的DMIPS指标实际上并非28年前的那个Dhrystone,而是来自EEBMC Coremark(其实 Coremark就是前者的改善版本,主要是为了减少预优化、对测试有比较严格的规则),但是CoreMark同样可以塞进现今大多数处理器的L1cache里,Dhrystone不能反映现今移动设备真实应用的问题在这里依然存在。由于应用环境日趋复杂,要正确评估一个移动设备处理器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现在的移动设备跑的网页浏览、三维游戏、音视频、人工智能等都不可能可以完全塞进L1Cache里,因为这些应用牵涉到大量的数据处理。这时候,人们在台式机性能评估上学到的经验和测试办法就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采用了。对CPU测试来说,最合理的测试方式是采用多种计算规模的真实应用源代码以本机代码进行编译再进行测试,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的计算单元、内存单元都得以充分考验,测试结果最具参考价值。能够获得业界(计算机工业、学术科研)官方认可的CPU测试当属SPEC.org的SPECCPU,它就是采用源代码方式,让测试人员可以编译为本机代码来测试,许多处理器在研发伊始就采用SPEC CPU作为最重要的性能评估指标。SPEC CPU的最新版本为CPU2006,但是CPU2006针对的是当前的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处理器应用环境,内存容量(CPU2006支持多线程测试,因此要求的内存容量相当高,8线程处理器用16GB内存也是有点勉强)和自身存储空间(未编译时就要数GB空间,编译后就要占用1xGB了)要求都较高,因此采用CPU2006对目前的移动设备来说是不太现实的。SPECCPU是每隔几年就更新一次,在CPU2006之前的旧版本为CPU2000,它的speed整数性能测试完全可以在1GB级别的移动设备上运行,在以前甚至有一些CPU2000的测试被移植到GPU上做加速性能测试。ARM阵营极少公布SPECCPU测试结果,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过去的不少时间里,ARM针对的设备大都只有几百兆内存空间,塞进操作系统后,留给程序运行的空间就更少,此外由于省电先决的考量ARM处理器的性能其实真的不怎么样。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年ARM阵营里的NVIDIA在发布Tegra 4的时候公布了CPU2000INT的测试结果:在1.9GHz频率设定的NVIDIA参考平台里,Tegra 4的SPEC PU2000int_base 为1168。这个测试结果相当于2003年第四季度 SPEC.org上公布的AMD K8 Sledgehammer 2GHz测试结果。NVIDIA还进行了在小米手机2(采用高通 Snapdragon S4 Pro 即 APQ80641.7GHz)上的CPU2000测试,并且根据高通公布的S800相对S600在IPC(每周期指令)和频率上的变化幅度而估算出来的S800的CPU2000测试结果:从图表来看,S600的CPUINT2000_base测试结果相当于Tegra4的一半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Cortex-A15相对Krait系处理器的真实应用差别。需要指出的是,双方的测试平台本身也是有一些影响的,例如小米手机2执行这个测试的时候,CPU频率是否存在降频现象,NVIDIA对此没有说明。一般来说,像APQ8064在四核全速运行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由于过热而导致频率从最高的1.7GHz开始下降。当然,NVIDIA在这里公布的是speed模式下的CPU2000INT测试结果,这个模式下是单线程的测试,只有一个CPU内核会被使用。比较遗憾的是高通对这个测试结果尚未提出异议(据说高通对于处理器性能的孰高孰低并不十分看重,他们戏称是卖基带送CPU),而CPU2000的配置对一般人来说是相当复杂的事情,所以这个测试暂时没有第三方使用同样的平台测试佐证。[!--empirenews.page--]威盛电子在发布Nano X2处理器的时候曾经公布过一份文件,里面也有采用CPU2000对Nano X2 1.2+GHz和AtomD525进行测试,其中gcc编译器出来的CPU2000 INT成绩分别为799和582,采用Intel编译器出来的成绩分别是955和725。NVIDIA的Tegra4的CPU属于ARMv7A指令集,因此编译器很可能是armcc或者gcc,NVIDIA新近收购的PGI是一家老牌编译器厂商,也许它能提供内部测试版给NVIDIA,只是PGI过往从未发布过ARM系编译器。资讯版权声明 :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可以立即删。关键字 : 15Cortex-A架构

    半导体 NVIDIA CPU A15 CORTEX-A

  • Imagination 发布 PowerVR 绘图 SDK 的重要更新版本

    Imagination发布PowerVR绘图SDK的重要更新版本,ImaginationTechnologies(IMG.L)今天宣布,该公司领先业界的PowerVR绘图SDK(软件开发套件)最新3.2版即将正式上市。新版本的发布将与2013年Imagination开发者大会(idc2013)一起登场,这是专为移动开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IMG.L)今天宣布,该公司领先业界的 PowerVR 绘图 SDK (软件开发套件) 最新 3.2版即将正式上市。新版本的发布将与 2013 年 Imagination 开发者大会 (idc2013)一起登场,这是专为移动开发人员社区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可协助他们利用 PowerVR 绘图 SDK 中包含的工具和公共程序,来将 PowerVR平台的性能发挥到极致。Imagination 生态系统资深市场营销经理 Bryce Johnstone 表示:“在 Imagination,我们专注于为试图用PowerVRGPU 和 MIPS CPU 开发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提供最佳的跨平台分析与除错公共程序。新发布的PowerVR 绘图 SDK中新增的功能、范例与文件将能提供独特与宝贵的资源,使我们的绘图开发环境成为移动绘图应用开发的领先解决方案。”PowerVR 绘图 SDK v3.2 包括可凸显 PowerVR Series5XT GPU 先进功能的 OpenGL ES 2.0延伸功能范例,以及可显示 3D 纹理和高效、即时反射与折射的 OpenGL ES 3.0 范例。PVRTrace也已更新,可支持利用多线程和/或视窗进行渲染的应用程序的录制和播放功能。此外,PVRTrace 现在拥有一个静态呼叫分析 (static callanalysis) 特性,能自动找出错误的应用程序界面 (API) 和潜在的性能问题,来协助开发人员节省宝贵时间。PVRTune 新增的强大功能包括PowerVR Series6 GPU 的增强分析功能、OpenCL 支持和API 时序资料,可让开发人员能更妥善地分析其应用程序。2013 年 Imagination 开发者大会 (idc2013)idc2013 是Imagination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举办的一系列研讨会与交流活动,Imagination 的工程专家将借此机会介绍PowerVRGraphics SDK 的新特性,并提供可协助客户发挥最高性能的指导与看法,以增强游戏、用户界面 (UI) 和应用程序的绘图用户体验。Johnstone 补充说:“为了确保开发人员能充分发挥我们的硬件 IP与软件工具,我们将展开一系列的全球活动,让我们的开发人员社区能因此直接取得底层处理器架构的详细信息,并了解这些信息对撰写程序码的影响。”资讯版权声明 :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可以立即删。关键字 : Imagination绘图SDK版本PowerVR重要更新发布

    半导体 应用程序 SDK IMAGINATION POWERVR

  • Mentor Graphics Hypervisor可为多核处理器带来高性能和安全性 实现多操作系统的整合

    MentorGraphicsHypervisor可为多核处理器带来高性能和安全性实现多操作系统的整合,Eda-china.com讯MentorGraphics公司今天宣布,推出针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车载资讯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数字仪表而开发的新版Mentor®EmbeddedHypervisor产品。MentorEmbeddedHypervisor是针对嵌入式应用Mentor Graphics公司今天宣布,推出针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车载资讯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数字仪表而开发的新版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产品。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是针对嵌入式应用程序和智能连接设备而特别研发的占用内存小的Type 1型虚拟机产品。借助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研发人员可将应用程序集成和整合到多核处理器上,并利用ARM® TrustZone®技术,开发出高性能系统。通过使用Linux,可以利用开源生态系统,同时重复利用现有的私有软件,并积极保护知识产权,可提高新系统的开发速度。借助新版的Hypervisor产品,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便可拥有独一无二的系统设计能力,可开发出整合Linux、AUTOSAR,实时系统、裸机系统和子系统的系统产品。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支持兼容Yocto项目的Mentor嵌入式Linux®、符合GENIVI标准的Mentor嵌入式汽车技术平台,未来还将支持Android系统,Mentor Volcano AUTOSAR软件,以及Nucleus® RTOS。Mentor公司将继续跟踪并采用包括Yocto项目和GENIVI在内的最新技术和标准。Robert Bosch汽车多媒体有限公司副总裁、工程业务部AI(汽车导航和信息娱乐系统)主管Andree Zahir博士认为,“Mentor公司对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等技术的持续投资,不但使汽车供应商能够对即将成为现实的多核SoC进行利用,而且既增强了单一硬件设备的功能和连接性,又使关键功能保持了独立和分离。”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既可支持ARM TrustZone,也可支持对内存、加密块、键盘/显示器等基于硬件进行分区的资源有要求的应用程序,创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安全操作环境。其特点是有一个灵活的设备模型,支持虚拟设备接入,或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提供直接设备接入,并可为不同的系统之间的通信提供多种机制。“基于ARM Cortex®-A处理器的特性,嵌入式虚拟平台可以实现对不同的工作量进行分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ARM处理器部嵌入式软件与安全主管Keith Clarke说。“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研发过程中一直关注安全性,它可帮助系统设计师进行功能整合,提高服务价值,缩小嵌入式设备的规模、重量功耗和成本。”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的架构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可在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上运行,支持非对称多处理(AMP)、对称多处理(SMP)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系统。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和芯片供应商提供的最新SoC的有机结合,可作为集成式解决方案加快新兴硬件平台的研发速度。“TI的高性能多核Jacinto平台很好地满足了信息娱乐系统和数字仪表对丰富和动态图形界面的需求。”德州仪器公司音频与娱乐系统部总经理Matt Watson说。“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将和Mentor公司的AUTOSAR以及基于Linux的汽车软件专业技术一道,使汽车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能够充分利用Jacinto 6等高级平台的优势,将娱乐、数字仪表和远程信息处理功能集中到一个集成式SoC上。”借助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嵌入式系统,研发人员可:· 在单一多核计算平台上集成多种功能,减少测试和调试时间· 对对称和非对称多处理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系统(AMP/SMP)加以利用· 打造具有最高特权级别的安全的高性能嵌入式系统· 利用ARM TrustZone安全系统架构,保证单一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安全启动和安全PIN访问等操作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对设备和内存进行分区,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敏感资源“Mentor Embedded Hypervisor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开发人员可借其进行功能整合,从而满足当今复杂且具有高度连接性的设备的各种要求。”Mentor Graphics公司嵌入式软件部运行解决方案总经理Scot Morrison说。“内置的安全功能为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提供了保证,而集运行时、工具和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则可使客户实现产品差异化,并在各自的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资讯版权声明 :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可以立即删。关键字 : Hypervisor安全性整合娱乐信息操作系统车载处理器系统

    半导体 操作系统 多核处理器 MENTOR GRAPHICS

  • 富士通曝光CPU级光互联硅光子芯片

    富士通公司近期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用于CPU级光互联的硅光子集成发送器,能够实现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可望用于高性能超级计算机上。据了解,富士通硅发送器主要集成了光源和调制器,经过验证可以在25~60℃范围内获取10Gbps的调制信号,并将耗电量降低至原来的二分之一。尺寸、温度控制和功耗是芯片级互连面临的难题。富士通还表示将开放硅接收器,并将硅发送器与接收器集成,形成光收发一体的硅集成。据了解,目前在硅光子集成芯片开发领域,日本与美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和公司走在了前面。日本已经有硅光子集成产品应用于超级计算机。 责任编辑:janck来源:服务器在线 分享到:

    半导体 CPU 富士通 光子 光子芯片

  • 长春应化所在金属C-H键活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C-H键活化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C-H的直接官能团化反应由于其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巨大的挑战性,一直以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属催活化C-H键的反应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催化反应历程,揭示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进而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启动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和吉林省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长春应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忠明研究小组与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赵品晶教授课题组合作,在Rh(I)催化的C-H键活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经Rh(I)脱羧反应的芳环分子内1,3-迁移反应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相关工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 Am. Chem. Soc.上。在此工作之前,有相关文献报道了1,4-和1,5-迁移反应并确定了反应机理,实现这两类迁移反应主要得益于反应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含金属五元和六元杂环中间体。而理论计算表明金属-氢1,3-迁移反应很难发生,因为形成四元杂环所需的活化能很高。氘代实验表明该1,3-迁移反应是通过活化sp3C-H键的两步1,4-迁移反应来实现的。 长春应化所在金属C-H键活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1/t20131108_3969706.shtml

    半导体 SoC 金属 中科院 HTML

  • 伦琴发现“X射线”118年 穿筋识骨造福天下众生

    1656年11月8日,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哈雷诞辰。1678年星表发表后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哈雷编纂了大量彗星的观测记录,并且是第一个全力以赴地从事彗星轨道计算的人。1705年发表《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阐述了从1337年到1698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他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大彗星,具有十分相似的轨 道,由此推断这是同一彗星,每隔75~76年回归一次,并且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回归。这颗彗星果然如期而至。后来人们便称它为哈雷彗星。1895年11月8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在维尔茨堡首次发现 X射线。第二年在维也纳公布这一消息时,轰动全世界。1977年11月8日,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个数字制卫星通信地面站胜利建成并顺利开通,使用它来接收卫星双通道彩色电视节目,图像清晰,伴音良好。它的建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卫星通信 我国的卫星通信干线主要用于中央、各大区局、省局、开放城市和边远城市之间的通信。它是国家通信骨干网的重要补充和备份。(中国科技网)新闻来源:http://science.kexue.com/2013/1108/35988.html

    半导体 卫星通信 轨道 X射线 COM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