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黑莓董事会拒绝分拆公司 不符利益关系人利益

    消息人士周五透露,加拿大智能手机制造商黑莓并不相信分拆符合公司当前的最佳利益,即便是微软、苹果以及联想集团对收购公司的部分资产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黑莓董事会此前拒绝了数家科技公司要求收购黑莓部分资产的提议,原因是分拆并不符合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持股人在内的所有利益关系人的利益。消 息人士透露,微软和苹果均对收购黑莓的知识产权和专利表达出了兴趣。2011年,微软、苹果曾与另外三家公司组建财团共同收购了破产的加拿大电信设备制造 商北电网络的专利。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3/1109/01383955488.jpg_w600.jpg路透社此前曾报道称,黑莓还曾与思科、谷歌、联想集团、以及其他一些公司,就整体出售公司的问题进行过谈判。截至目前,黑莓发言人对公司董事会的审议意见未置可否。目前也不清楚在长达三个月的战略选择评估中,黑莓董事会否决了什么样的提议。苹果、微软及其他科技公司均对此报道未予置评。黑莓周一宣布,该公司已经放弃了作价出售的计划,而是将向主要股东枫信金融控股(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发售1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与此同时,黑莓还将罢黜现任首席执行官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并任命现年58岁的程守宗担任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黑莓的做法,令投资人不知所措,导致公司股价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暴跌16%。消息人士透露,黑莓董事会认为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够解决公司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从而给转型提供最佳机遇。黑莓收到的绝大多数方案,均是分拆公司,这并不符合所有股东的利益。该消息还称,黑莓董事会考虑过分拆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因为分拆部分的业务,可能会给黑莓带来负债,其中包括对供应商做出的承诺等。黑莓的资产包括设备、网络资产、软件以及专利等。消息人士透露,因为黑莓的部分上述资产缠绕在一起,如果分拆公司,会使其它的资产失去价值。此外,黑莓董事会还担心涉及到外国公司的收购,可能会引起加拿大政府的详查,从而导致整个收购进程被延长,这将令黑莓很难阻止客户的损失。今年10月,加拿大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埃及电信企业对曼尼托巴电信服务公司(Manitoba Telecom Services)旗下Allstream光纤网络的收购。加拿大工业部长詹姆斯·摩尔(James Moore)在当时曾表示,Allstream的国家光纤网络为加拿大政府、商业用户提供了重要的电信服务。消息人士透露,黑莓董事会不分拆公司的决定,反映出了当前的现状,但并不排除公司在未来进行分拆。不过未来的提议,可能会继续以当前的标准进行权衡。2008年,加拿大最高法院推翻了一家下级法院关于BCE的出售未充分考虑债券持有者权益的裁决。加拿大最高法院当时裁定,在进行交易是,公司董事会必须考虑所有利益关系人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持股股东。股东包括了员工、客户、供应商及持股股东。有消息还称,在黑莓“询价程序”(go-shop)截止日之前,由高通、私募公司Cerberus和黑莓两位联合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和道格·弗瑞恩(Doug Fregin)--组成的财团,曾对收购黑莓表达出兴趣。但是黑莓董事会拒绝了该财团的收购意愿,原因是该财团的收购仅为试验性的,缺乏资金承诺。消息人士透露,这并不意味着黑莓董事会未来将不再接受其他公司的收购要约。

    半导体 黑莓 苹果 微软 光纤网络

  • IC China2013开启中国创客“后乔布斯时代”

    2013年11月8日,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组委会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向行业各界人士、媒体介绍将于2013年11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举办的2013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徐小田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陈雯海副总经理、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蒋守雷秘书长等领导与嘉宾出席发布会。发布会上蒋守雷秘书长介绍了上海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上海地区企业参展情况,陈雯海副总经理介绍了IC China2013展会亮点,徐小田执行副理事长则就中国半导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介绍。IC China2013开启中国创客“后乔布斯时代” 37年前,21岁的年轻创客乔布斯在自家的车库里与26岁的创客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以个性化的设计开辟了个人电脑新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各类开源软硬件的兴起,大批拥有技术和创意的本土工程师加入创客大军,他们将掀起产业变革的大潮,谁又能保证他们当中不会出现像乔布斯这样的人才呢?在将于2013年11月1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IC China)上,除了延续往届的高峰论坛和专业技术研讨会外,主办方特别推出面向广大创客群体的创客联展专区,以展示、沙龙和论坛形式助力开启中国创客的“后乔布斯时代”。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IC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因此电子设计的重心已经从电路设计转移到创意的实现,目前很多半导体公司为适应这个趋势推出了大量开源硬件平台,如中国版BB Black、树莓派和Arduino平台等等,这也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群体---创客,“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热爱分享和动手,利用现有开源软硬件平台将创意产品化的人,在国外,大量创客利用这些开源软硬件平台实现了创意, 例如著名的3D打印机Makerbot就是在Arduino平台上实现,在中国,创客运动已经兴起,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有大量创客在活动,“创客”作为日益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力”正在全国各地崭露头角,并将改变未来的电子产品开发和运营模式。由于中国有大量的创意群体和成熟的产业链布局,未来十年,中国必将成为创客运动的主要基地,IC China2013瞄准创客大潮,与致力于本土创新设计提升的电子创新网携手在IC China2013上独辟创客联展专区,组织在电子软硬件领域的创客人士和公司到现场展示他们的软硬件开源平台和创客成果,并举办以“嵌入式名人秀”、“创客与投资”为主题的论坛活动,致力于推动全国创客交流,推动本土创新设计。 本届ICChina2013首开创客联展,瞄准了创客这个未来产业趋势,在本届创客联展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的领军创客组织以及支持创客供应商将展示大量创客成果和开源硬件平台,例如RS components就首次在中国展示了Arduino Robot智能小车,而中国自主开源操作系统RT-Threads也将展出相应的作品,IC China2013创客联展的特点是把软硬件结合起来,并通过论坛和沙龙活动打造一个给创客们交流的平台,创客联展将成为未来IC China上的一个持续亮点,主办方还将与电子创新网(www.eetrend.com )的持续合作,未来还将举办创客大赛活动,推动中国创客运动的发展。图2 Arduino Robot智能小车更多精彩创客展示,请莅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创客联展专区了解。

    半导体 乔布斯 创客 IC CHINA

  • 国内准4G用户或破10万 四大因素影响用户迁移

    4G市场暗潮涌动。虽然眼下4G牌照还未发放,但据媒体报道,上海、成都、江苏、青岛等地均已经开始预约4G用户,中移动(52.1, -0.09, -0.17%)实际预约用户预计已过10万。3G时代失势的中移动,显然急于借4G一雪前耻。然而,无论是抢跑的中移动,还是布局相对缓慢的中电信和中联通,在4G布局方面都正在或必将面临着一些困难。中移动方面,无“牌”经营、试验套餐被指责、体验终端与优秀4G应用匮乏都成为其推广4G过程中的遇到的尴尬问题。更为重要的是,4G时代,三大运营商都将面临同一个问题——多网协同的带来的网络运维压力。种种因素决定了国内4G的规模化之路注定困难重重。中移动抢跑4G遭遇重重尴尬国内三大运营商中,中移动是4G最积极的拥护者,大规模建网、大手笔招标、大范围试商用、大张旗鼓做宣传、大胆推试用套餐,如今,4G预约用户破十万,中移动的努力也算是初见成效。目前中移动4G可谓花开遍地。数据显示,仅广州地区,TD-LTE体验超过了5万。截至10月,广东移动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共开通了8100个TD-LTE站点,基本实现两市主城区的连续覆盖。广东移动计划将此基础上新增建设2万个4G基站,覆盖广东全省各地市。浙江方面,早在今年2月份,浙江移动官方数据:仅在杭州,目前TD-LTE用户超过8600户,日均流量已超过180M/户,每日TD-LTE总流量已超过 1500G,相当于下载250多部高清电视剧。在温州,TD-LTE用户超过1400户,目前日均TD-LTE流量已突破200G。虽然浙江方面目前无最新数据,但据业内人士估计,浙江4G预约用户数据和广东不差上下。除此之外,上海、成都、江苏、青岛等地的4G推广也在低调进行中。不过,先吃螃蟹的中移动也面临着不少尴尬。首先,目前工信部尚未发牌,中移动就4G展开的种种推广活动实质上都是无证经营,实施过程中也难免束手束脚。其次,中移动推出的4G套餐经常被指不适用。譬如,中国移动青岛公司4G试商用的资费共推出50元、80元和120元三种套餐,每月分别包2GB、4GB、8GB流量。对此,电信分析师曾韬认为,中国移动现在公布的4G流量套餐不适合多数用户,他预测以G为单位的4G业务套餐将至少需要到2017年才可能被广泛使用。在凤凰科技10月中旬推出的“您认为中移动的4G流量套餐是否适用”的调查中,有约55.5%的网友表示不适用。第三,体验终端与优秀应用匮乏。终端是网络的载体,没有良好的终端和应用,4G网络再好,也只是镜花水月。当前国内4G终端寥寥无几,优秀的高流量应用也不多,这都成为中移动前期推广活动中的制约因素。4G时代运营商网络运维承压4G融合组网已成必然。据媒体报道称,关于4G牌照工信部已基本确定发放形式,将先对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50.69, 0.08, 0.16%)、中国联通(15.25, 0.08, 0.53%)同时发放TD-LTE的4G牌照,另一制式LTE FDD的4G牌照将延后发放。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双牌照已成必然。如此一来,多网协同将成为摆在三大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面前的一道极为复杂的难题。问题一:2G、3G、4G与Wlan多张网络建设意味着巨额投入。目前双牌照基本已成定局,也就是说,三大运营商都将需要同时组建2G、3G、4G(TDD与FDD)以及WLan多张网络。毫无疑问,多网协同将带来巨大的网络建设与维护成本投入。目前,运营商的3G业务才刚刚进入回报期,再面临巨额的4G网络运维成本,运营商的经营状况无疑将雪上加霜,行业投资回报率也会被迅速拉低。问题二:TDD和FDD的比例如何实现最优?虽然有可能三大运营商都进行TDD/FDD融合组网,但考虑到网络平滑过渡以及前期投入建设等因素,中移动毫无疑问将以TDD网络为重点,而中联通和中电信则将以国际上主流的FDD网络为主。如此情况下,两张网络的建网设计、方式以及融合如何实现最优,也将成为三大运营商面临的重大考验。问题三:多张网络之间能否实现无缝切换。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至9月,3G移动电话总数达到3.6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30.5%。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尚有近七成的2G用户。一旦4G开始大规模推广,运营商就必须保证2G、3G、4G、Wlan网络下用户的使用体验,届时,实现多张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也成为一大难题,一旦处理不好,将造成用户投诉大量上升,运营商形象受损的后果。4G规模化需先解决四大难题4G从商用到规模化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坎坷路要走。用户的迁移,不只是简单的网络覆盖问题,也不只是简单的资费问题,而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错综复杂的问题。首先,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公开资料显示,2013上半年中国手机用户人均月流量消费为123M,中移动2012年人均ARPU值68元,其中流量费10元,人均月流量约100M。这组数据与中移动推出动辄以G为单位的4G套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充分说明,目前国内用户尚未养成大规模流量消费的习惯。用户不买账,网速再快都是空谈。其次,终端与应用问题要解决。终端和应用是影响用户消费习惯的两大重要因素,没有配套的终端与应用,4G网络就成了一个没有演员和道具的空台子。因此,4G推广过程中,运营商必须联合终端厂商以及应用开发商,为用户提供价格适宜、性能优良的终端以及更丰富的应用软件,逐渐引导用户养成使用数据业务的习惯。第三,4G未至,3G先行。对用户而言,从3G过渡到4G相比从2G到4G显得更顺利成章,因此,在4G试验及推广初期,运营商还应不断引导用户完成从2G到3G的转网过程。目前,国内3G用户占比刚过三成,2G用户的转网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一旦3G实现大范围普及,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有了更深的体验,再迁移到4G就显得水到渠成了。此外,4G资费门槛的确定与套餐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资费如果定得太高,用户不买账;如果定得太低,运营商自身利润将受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资费门槛,设计更多个性化的套餐,并深度探索多样化的流量变现模式,都考验着运营商的智慧。总之,唯有一切齐备,政府敲响发牌锣鼓后,运营商才能演出一场精彩的4G大戏。

    半导体 终端 4G TD-LTE FDD

  • 电信“轻视”TD遭质疑

    京华时报讯(记者古晓宇)昨天记者了解到,国内“TD三老”之一的电信行业专家李进良公开撰文批评中国电信(50.69, 0.08, 0.16%)的4G建网方案,认为中国电信以FDD-LTE为主、TD-LTE为辅的招标模式将导致严重问题。对此,中国电信也表示其做法符合工信部的要求。电信混合标准建网目前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商用的4G网络制式主要有FDD-LTE和TD-LTE两种,其中FDD为国际市场的主流标准,而TD则为我国主导提出的4G标准。为了推动TD-LTE的发展,工信部在发放4G牌照时会首先发放TD-LTE牌照,并要求三家国内运营商都建造自己的TD-LTE网络。不过,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15.25, 0.08, 0.53%)而言,无论从产业链的成熟度还是先有网络的升级角度,FDD-LTE都是对其最有利的选择。因此,这两家运营商都选择了TD-LTE和FDD-LTE混合组网,并且在份额上以FDD-LTE为主。从中国电信公布的第一期4G招标方案来看,TD-LTE的比例不足30%。专家炮轰电信方案电信的这一建网思路也招来了一直在大力推动TD发展的李进良的批评。李进良认为,中国电信的招标模式,在国家尚未发牌分配FDD-LTE频段的情况下,对市场将造成严重误导,打乱了国内TD-LTE规模商用的节奏。他分析称,这一做法将带来的主要危害在于:联通效仿电信招标模式,弱化TD-LTE需求;使得中国移动也开展FDD-LTE网络试验;TD-LTE将与主流LTE网络发展相脱离以及造成TDD频谱资源浪费。“‘TD-LTE统一华夏’的局面将被事实所颠覆。”李进良如此指出。据了解,李进良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多年来他一直呼吁在国内大力发展TD技术和产业。2005年,他因运营商秘密大规模建设WCDMA网而向国家领导人上书,使得运营商拆除了当年建好的WCDMA网;2008年,为了TD产业发展的问题,他与另外两位专家丁守谦、金履忠联合再次向国家领导人上书,这一事件也被业界称为“三老上书”。■电信回应符合工信部要求对于李进良的说法,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这只能代表他个人的观点,而中国电信所有的活动都符合工信部的要求。“如果工信部不认可,肯定早就叫停我们的招标了。”中国电信相关人士称。据记者了解,TDBLTE 占30%左右的比例也确实是工信部能够接受的份额,之后中国联通公布的4G一期招标中也大致占这样的份额。

    半导体 电信 中国电信 TD-LTE FDD-LTE

  • 旺宏10月营收,月减3.8%

    旺宏电子(2337)2013年10月合并营收为22.86亿元,较9月合并营收23.78亿元减少3.8%,较2012年同期23.76亿元减少3.8%。2013年1月至10月,旺宏合并营收为186.3亿元,较2012年同期207.65亿元减少10.3%。旺宏受制于折旧费用居于高档,压缩毛利率,加上第四季逐步进入淡季,营运仍有压力;预估单月合并营收要超越25亿元才较有机会获利。公司展望明年下半年具有挑战获利的机会。

    半导体 电子

  • ALCATEL在英国发售“最廉价手机” 仅5英镑

    现代高档智能手机利润巨大,是业界必争之地,不过TCL通讯公司旗下的法国品牌ALCATEL反其道而行。据香港《文汇报》11月8日报道,该公司日前推出“1010”型号手机,售价仅5英镑(约合49元人民币),堪称全球最便宜手机。报道称,“1010”具有正常手机的基本通讯功能,但不能使用应用程序或玩游戏。该手机仅重59克,比苹果公司的iPhone 5S轻一半,有黑、紫和红3色可供选择,并配备内置MP3播放器、3MB内存和无线FM收音机。目前,它在英国超市集团Asda发售,只可选用当地电讯商T-Mobile网络。王之璞

    半导体 通讯 iPhone TE

  • 中国无线改名酷派集团 分析指似有大动作

    中国无线(02369)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移动电话,早前公司公布将名称更改为「Coolpad Group Limited酷派集团有限公司」,让投资更清楚其业务性质。其实中国无线旗下品牌“酷派”于中国已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酷派于中国内地的市场占有率以11%位居第三位,仅次于三星以及联想品牌。另一方面,公司近期与数家银行订立为数不少的融资协议,例如在今年3月已向建设银行(00939)订立一份综合金融服务协议,未来三年内向宇龙深圳授出6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融资,在11月初也与中国银行(03988)订立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向宇龙深圳授出最多人民币80亿元的融资。由此可见中国无线易名酷派集团,不单可提升公司的形象,也反映公司有一连串发展大计,投资者可予以关注。《南方都市报》从工信部获悉,国内4G牌照最快将于本月下旬获批,同时亦有电讯营运商透露,按照市场流传,发牌具体时间应是12月18日。4G市场商用化进入最后倒数阶段,公司和中移动(00939)、联通(00762)和中电信(00728)等电讯商关系友好,上半年约90%酷派品牌销售均来自3大三大电讯商,将尤其受惠4G发展就终端设备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无线于今年上半年已发布首款LTE 4G手机酷派8920,近期亦正式推出中移动4G手机酷派8735。今年公司将会陆续推出5款4G新品,提升未来盈利能力。业绩理想可憧憬中国无线截至今年6月底止六个月中期业绩纯利为2.13亿元,按年增39.6%,较市场预期好,整体毛利增68.5%至12.54亿元,而毛利率亦升1个百分比至13%。业绩理想,近年公司亦积极发展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由2011年的0.74%升至2012年的8.78%,其比率未来有望继续扩大,藉此分散风险。现价为预测市盈率13.12倍,建议现价买入,目标价为3.25元,跌破保力加通道底(2.75元)止蚀。

    半导体 无线 联通 酷派 4G手机

  • 中国智能手机群雄争霸:进入土洋对决新时代

    《新财经》记者 饶霞飞智能手机的火热程度出乎很多人的想象。4.5亿部!这是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对2014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测数据。7000多亿元!这是IDC预计的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其预测数据是7405亿元。巨大的市场必然引发激烈的争战,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三星[微博]、苹果为代表的国际品牌手机厂商长驱直入,争先进入中国市场掘金;国内品牌也不甘落后,联想、中兴、小米、华为、酷派等手机厂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商机。激战之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从过去的“洋品牌只手遮天”演化成了现在的“土洋对决”。而智能手机的竞争重点,也从早前的硬件比拼发展到现在用户体验的较量。在这场智能手机争霸战中,诺基亚[微博]、摩托罗拉[微博]等品牌败走麦城,三星、苹果、联想、小米也未必能笑到最后。当4G来临,如何才能在智能手机领域引领风骚,是每家智能手机厂商共同的期待,也是共同的担忧。如何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是智能手机制胜的法宝。颠覆的市场格局中国市场在智能手机普及化的道路上发展非常迅猛,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市场。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8%至8810万部,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增速居全球第二。随着国内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大国际品牌手机厂商争先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品牌也迅速得以成长,使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2013年第三季度是一个狂欢的季节,智能手机市场也跟随节奏,掀起狂欢高潮。9月是智能手机发布新品的集中月,苹果公司推出了备受瞩目的新一代iPhone,其中iPhone 5S在中国市场更是销售火爆;三星电子旗下大屏智能手机系列Galaxy Note的第三代产品也与国内消费者见面了。国内厂商方面,小米3、魅族MX3、酷派大观4、OPPO N1、HTC Butterfly S等新品的面世都让消费者目不暇接。在智能手机厂商中,三星无疑是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尝到甜头的厂商,其销量和流量均超越苹果。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查的结果显示,仅在2013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便销售了1530万部智能手机,占市场总销售量的19.4%,创下在中国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是三星的记录。而自2012年第一季度起,三星电子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居首,且市场份额有望突破20%。与三星手机销量不断攀升相比,苹果则难以挽回在中国的颓势。继苹果质量保障与服务问题在华引发消费者不满后,苹果在中国市场持续遭受重创。2013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环比下滑4.8%,仅以340万部的销量位列第七。国产智能机型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与日俱增,国产品牌集体高端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为7711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01.9%,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三星、联想、酷派,市场份额分别为18.2%、11.1%、9.8%;第四、五、六名则分别是中兴、华为、小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产手机包揽了国内市场的第二至第六位,但大部分是通过中低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中国深圳市移动通信联合会等机构就市场现状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报告》显示,在每7部3000元以上的高档智能手机当中,只有两部手机是中国的本土品牌,而其余的5部手机均为三星Galaxy S4等国际品牌,国内厂商依然难以撼动国际品牌的高端市场地位。智能手机的高增长并不表示这个市场对所有厂商都是机遇,从近年来的市场数据看出,市场的基本格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智能手机行业一些无法适应市场变幻的强势公司迅速凋零。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发货量曾在2008年高达40.2%,远远领先于三星、苹果等公司,而2012年的市场资料显示,曾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市场份额已仅为同期苹果市场份额的1/4。同样没落的还有摩托罗拉和黑莓[微博]。2000年,摩托罗拉手机占国内手机市场销售额超1/3,到2008年智能手机开始风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巨额亏损,份额下滑至10%左右;直至2012年5月谷歌[微博]完成收购摩托罗拉时,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占比仅为3.3%。比硬件还是比用户体验6年前,iPhone和首款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先后问世,此后智能手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并成为了最具创新活力的行业之一。短短几年,手机处理器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甚至八核;主频从几百兆到2赫兹;屏幕从2英寸发展到了5英寸甚至更大。从价格战到配置比拼,各大厂商在智能手机这个战场拼得头破血流。同时,网络演进、硬件更迭、应用开发与移动计算趋势也成为了行业极为关注的重要话?题。到底如何才能在品牌林立、种类繁多的智能手机领域突围?简单的硬件堆砌和参数竞争越来越无法满足更多手机厂商差异化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发展,代表着产品价值和用户体验革新的“智能手机2.0”时代应运而生。当然,硬件配置依然是各大厂商追逐的主要指标。从2013年9月份推出的机型发布会就能发现,各大手机厂商在CPU内核、屏幕材质分辨率、机身厚度、摄像头像素等硬件参数上进行比拼,其宣传点依旧离不开手机的硬件配置,连一向兼顾硬软配置的苹果也开始宣传5S内核的64位,甚至三星也声称要开始研制64位的内核。在硬件配置之外,“可见价值”与“产品体验”逐渐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最重要因素。美国高通[微博]公司执行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Matt Grob认为:“在智能手机2.0时代,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从硬件配置变成了用户体验。”在Matt Grob看来,随着市场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可见价值与产品体验对用户最重要。前者包括品牌、价格、外观设计、UI(用户界面)等,后者包括多媒体效果、操控流畅性、娱乐、安全、无缝快速的网络连接、处理速度及功耗等。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在基本性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各大厂商纷纷寻求自身的差异化特色。在手机差异化特色方面,三星主打自己的人性化体验,最新的旗舰Note3还配合Gear手表进行操作;在解锁方式上,苹果新发布的iPhone5s新增的指纹传感器为手机添加了一种新的解锁方式,更能够在提升效率和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非常实用的作用;小米3领先发布搭载骁龙800-8974AB处理器,让消费者体验了迄今为止最快的手机。[!--empirenews.page--]OPPO旗下发布的N1搭载了全球首创的260度摄像头、背部触控以及主打深度定制的Color OS,也同样颇为业界关注;酷派9月份推出的酷派大观4,也出现了全球首款搭载英伟达Tegra 4处理器、全新的智能手表配件等亮点;步步高(12.20, -0.57, -4.46%)vivo系列则以音乐智能手机为卖点,从影音方面切入,放大消费者对于娱乐影音功能的需求;雷军[微博]的小米公司则是以MIUI系统为基础,在高配置的小米手机[微博]上进行一周一次的系统更新,让用户选择功能的增添。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微博]在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直言:“根据用户需求来实现MIUI系统更新,而不是由技术人员或老板决定系统如何操作,这就是小米用户体验的独特性所在。”增强手机差异化体验的手机配件也开始爆发。索尼的Z1就配备了两款手机外接镜头QX10和QX100;来自于三星的GalaxyGear智能手表,能够和三星Galaxy手机配合使用,还支持第三方应用;OPPO旗下发布的N1除了拍摄镜头的可旋转差异化之外,更配置了一个被称为“小肥皂”的Oclick,配合手机进行操作,方便用户使用。配件的存在无疑为用户更好地体验手机提供了差异化特色,打造了兼具趣味性和易用性的产品服务形态。软件及售后服务的完善也增加了产品体验感受。如三星建立的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中心,为三星的联网产品提供符合当地市场的软件及服务。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副总裁黄伽卫认为:“三星目前成功的很大原因是三星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发展到现在,下一步很关键的就是软件及服务。”4G时代的挑战智能手机激烈的竞争局面还将加剧,这一压力和挑战来自4G牌照的发放。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参观企业展台时,曾对腾讯科技明确表示,4G牌照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放。“4G大门的打开,给智能手机众厂商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对手机厂商也是一场严重的考验。”业内分析师李建明对记者表示,4G竞争将触发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下一步推进智能手机发展的是什么?最大的关键点就是LTE(3GPP长期演进技术)。”中国移动[微博]终端公司副总经理唐剑峰表示,智能手机4G时代的来临,将给用户带来非凡的体验。“LTE的高速、永远在线,可以使视频业务和可视通信得到快速发展。可视通信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带来多媒体在压缩、编码方面的技术更新和改进。LTE还能够让云计算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帮助。”“当下及未来,4G将为智能终端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移动体验,并且改变数据消费的方式。”高通公司的技术专家认为,手机是否支持多模多频,网页浏览是不是快,功耗是不是低,图形处理是不是炫目,这些都将成为4G手机用户真正关注的焦点。中兴通讯[微博](14.83, -0.59, -3.83%)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则认为,任何硬件上的改进,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更舒畅的使用体验。“与3G手机相比,4G手机不会有太多的区别,都需要有更好的显示屏,更强大的电池续航能力,更快、更顺畅的使用体?验。”相比3G时代的智能手机,4G手机在天线设计、支持频段、芯片方案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应技术门槛也有所提升,这也成为一些国产品牌无法回避的难题。在已经规模商用4G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三星、苹果、LG等国际品牌已经有了多款成熟的4G手机问世,技术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更快地在中国市场推出4G产品;而对于“中华酷联”这样的国内领军品牌来说,4G手机也不是问题,他们的4G手机也已经发布或发布在即。因此当中国的4G时代真正到来,这些拥有技术积累和储备的厂商将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反观那些技术积累较差的中小厂商,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推出有竞争力的4G产品,于是,市场的淘汰赛很可能就在那时启幕。

    半导体 手机市场 智能手机 硬件

  • 联发科技发布802.11ac路由器的双核网络芯片

    11月8日消息,无线通讯及数字多媒体IC设计厂商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推出面向802.11ac高端路由器的全新双核网络芯片MT7621。MT7621集成了联发科技全球领先的网络及存储硬件加速器,支持HNAT、HQoS、SAMBA 及VPN等功能,可满足高端路由器市场、802.11ac千兆高速网络以及高清视频下载备份的需求。MT7621内置强大的MIPS? 1004KEc?双核CPU(工作频率均为880MHz),集成了5端口 10/100/1000 Mbps 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及一个rGMII接口,支持USB 3.0、 USB 2.0、SD-XC、NAND 和eMMC等多种存储接口规格,并可通过第三个PCIe接口转接出两个SATA 3.0接口。 802.11ac网卡及802.11n网卡通过高速PCIe接口的连接,成为802.11ac 双频路由器,以Gbps级别的局域网带宽,传输高画质影音及大量数据下载备份。此外,MT7621还集成了全球领先的 2Gbps IPv4/6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QoS功能(Quality of Service)、SAMBA及虚拟专用网络(VPN)硬件加速器,使得MT7621可以满足高速802.11ac、LTE cat4/5、edge、无线热点、VPN、访问控制、家庭安全网关、NFC路由器 (MT6605) 、1-bay 或2-bay SATA NAS等多种应用需求。音频接口包含I2S,PCM和S/PDIF接口,可应用于 VoIP 路由和无线音箱。此外,针对有线电视网络、xPON、xDSL、机顶盒(STB)和宽带网关等应用,MT7621还可提供100% iNIC模式的WiFi分流,令这些平台无需升级CPU即可享受到802.11ac所带来的绝佳网络体验。采用联发科技的低功耗工艺,MT7621功耗仅为业界同类产品的一半。联发科技为MT7621提供了包括SDK及开源OpenWRT在内的软件支持。基于Linux平台所开发的 SDK 4.2 包含了 802.11ac、 IPv6 和 Win8 的认证,同时提供VPN上层软件、音频及触控屏的驱动支持。L7 QoS 能够与片内硬件加速器 HNAT/HQoS完美协同, 为互联网路由与SMB路由提供Auto QoS功能。共进电子无线应用事业部总经理朱余浩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产品研发和制造商,共进电子一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联发科技路由器SoC一向具有很好的性能与扩展性,为家用与互联网路由器市场提供了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与联发科技的合作将有利于我们继续保持在全球WiFi路由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的领先优势。”联发科技无线联通事业部总经理蔡守仁表示:“我们看到,在客户对于高速WiFi新技术的强大需求的推动下,802.11ac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802.11 a/b/g/n技术。联发科技的工程师们已经在AP SoC的技术创新与高度集成方面树立了多个里程碑,此次推出的MT7621无疑是他们在这一领域创造的又一座新的高峰。除了提供802.11ac路由平台,MT7621还可以与其它STB 结合成双平台的介质网关,为客户带来全新的高速无线影音服务。我们非常高兴共进电子能够选用联发科技的MT7620/MT7621,推出性能卓越的802.11ac智能路由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极速传输与高速存储体验。”MT7621 Demo版本搭载有联发科技全新PCIe WiFi芯片及NFC芯片,成为全球第一个运用NFC Touch技术加速WPS连线时间, 提升用户使用配对及点对点传输功能体验的方案。MT7612E是全球第一款内置2x2 802.11ac PA的芯片,MT7602E则集成了2x2 802.11n PA, 且具备LDPC及传输波束成型的功能,MT6605是NFC控制器芯片。MT7621硬件产品及软件参考设计将于本月开始量产。

    半导体 路由器 联发科技 双核 网络芯片

  • 联发科MT6592八核处理器体验

    随着目前智能机市场四核机的不断普及,现在的消费者可以说已经适应了这个全民四核机的时代,当然还有一些喜欢玩机的发烧友,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传说中 的八核处理器。继三星发布基于ARM big.LITTLE架的“4+4核”Exynos 5420后,有关联发科要推出真八核处理器的消息也被炒得沸沸扬扬。就在今年第三季度,联发科官方终于对外正式确认将会推出真八核解决方案,并对 MT6592的优势等做出介绍,这也意味着首个真八核智能手机处理器正式亮相。时间进入11月份,距离联发科真八核处理器MT6592的发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而就在今天,联发科在789艺术中心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内举办了真八核抢先体验会,会上展示真八核创新的ClearMotion技术以及它强劲的运算能力,真八核变身Smartbook提供大家现场体验。体验会上展示了联发科最新研发的真八核处理器MT6592,正如之前所流传的那样,联发科MT6592采用28nm HPM Cortex-A7架构八核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到1.7-2GHz。而图形处理方面则是采用ARM Mali 450 GPU,主频达到700MHz,可支持Full-HD 60fps流畅使用体验。体验会上展示了联发科最新研发的真八核处理器MT6592,正如之前所流传的那样,联发科MT6592采用28nm HPM Cortex-A7架构八核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到1.7-2GHz。而图形处理方面则是采用ARM Mali 450 GPU,主频达到700MHz,可支持Full-HD 60fps流畅使用体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发科推出的MT6592八核处理器的总体功耗将大大降低。它是全球第一个支持Full-HD H.265以及Google VP9解码的处理器新品,可以它让我们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加载网络上的高清视频。在现场产品体验区,我们可以现场了解有关MT6592的一些新特性。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它的多媒体特性了,它是全球第一个支持Full-HD H.265以及Google VP9解码的处理器新品,可以它让我们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加载网络上的高清视频。不仅如此,在视频方面,MT6952还支持数字电视级别的ClearMotion技术,可以吧15/24/30fps自动倍频至60fps视频播放。不仅如此,在视频方面,MT6952还支持数字电视级别的ClearMotion技术,可以吧15/24/30fps自动倍频至60fps视频播放。另外,真八核处理器MT6592拥有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插上专用的屏幕和键盘之后,MT6592设备就会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一部分,非常简洁方便。当然了,作为一颗八核处理器,多任务处理能力自然是它最强的看家本领,在现场我们也有幸体验到它的真正实力。在视频浏览界面,我们可以看到MT6592手机可以支持多个视频预览,性能非常强大。

    半导体 联发科 ARM 处理器 MT

  • 行业评论:百度战略投资百分之百的三大利好

    近日,百度战略投资移动终端服务商百分之百得到业界普遍看好。多位行业人士发表评论认为,此举将带来三大利好:一是增加了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筹码,未来将能够更加深入硬件产业链,完善移动布局;二是百分之百傍上了一棵“大树”,其在手机行业的影响力也将增强;三是两者的深度合作开创了互联网企业与硬件渠道厂商联姻的新模式,为国内互联网手机行业跨界合作开拓了全新领域,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有利于加深百度移动云布局此次“双百”联姻被不少业内人士看作百度深度切入移动互联网市场、打通软硬件隔阂的战略部署。资深IT评论人洪波表示,小米的成功,让百度意识到低成本的安卓手机领域需求依然很大,“百度在云领域的投入非常大,但是这种云优势并没用更好地让用户体验到,也就是接地气的作用尚未凸显,因此其需要一个更好的终端来承载云服务。”互联网专家曹悦平认为,通过投资百分之百,百度给自身云业务找到一个渠道与硬件的出口。“百度自己不做手机,但绑紧一个硬件商兼渠道商,可以对自己云生态与软件能力形成补充。”道景咨询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认为该合作不仅加深了百度云平台的建设,对百度整体移动战略也有积极作用。他指出:“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百度依靠云ROM输出技术能力,与厂商广泛合作,起到孵化市场、教育用户的作用,对于推动百度移动搜索、LBS、个人云等产品走向普及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业务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百度移动云‘入口+生态’战略已经逐渐清晰、丰满起来。”有利于加强百分之百行业影响力对于百分之百来说,尽管其品牌影响力在整个市场还比较薄弱,但是百分之百已经有了坚实的产业链基础,并和多家互联网企业有过成功合作经验。而就在百度宣布战略入股百分之百公司不到一小时后,两家公司合作推出的100+V5手机,在京东的第四轮抢购再次售罄。事实上,百分之百公司独创的“小额直供模式”,不但解决了中小手机店面供货难的问题,同时也因为消除了层层代理环节,以最优惠的价格把手机带给广大消费者,积极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小城市甚至偏远乡镇的普及。艾媒咨询CEO张毅分析指出,预计到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智能手机厂商或将迎来一大波调整潮,这或许也是百分之百靠上百度这棵“大树”的原因之一。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百分之百主要是想搭建更好的互联网销售渠道,百度战略投资无疑满足了这一需求,正好填补了搭建销售渠道所需的资金、平台及互联网相应的服务支持。”有利于推动互联网手机行业向前发展目前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并未饱和,换句话说,互联网手机之争才刚刚开始。百度此次战略投资百分之百公司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加强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与硬件厂商和B2B渠道的结合,发挥百度云的技术优势及百分之百的硬件及渠道优势,完善移动云生态。对此,盛拓传媒旗下手机论坛创始人沈峰评论道,百度与百分之百的投资合作相信会给手机业界带来很多惊喜,百分之百有了充足的资金及雄厚的技术支持,再加上百度的品牌影响力,势必为国产手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资深手机达人冯展俊也表示,百分之百作为小额直供模式的引领者,一直是聚焦在终端直供领域。百度此次的战略投资,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而通过O2O+B2B服务的融合模式实现渠道更扁平,达到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的生态系统。相信这一投资或成为百度在手机领域进行战略投资的成功案例,将引发手机业界新一轮的热议话题。返回比特网首页>>

    半导体 移动互联网 软件 智能手机 LBS

  • 联发科技ISSCC论文入选再创新高

    国内IC设计龙头联发科(2454)今天宣布,今年共有八篇技术论文获「IEEE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Circuits Conference,简称ISSCC)入选殊荣。联发科指出,这项纪录不仅为台湾第一,更创半导体产业新高,再次证明该公司于前瞻技术研发的领先地位。此外,董事长蔡明介亦受邀于2014年ISSCC年度论坛发表专题演讲。蔡明介这次将在ISSCC演讲专题为「云端2.0:移动终端和通讯之趋势与挑战」,将专注未来云端2.0时代半导体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他表示,联发科积极投入创新技术研发,并持续将台湾的研发成果推上世界技术顶尖殿堂,此次多篇论文的获选,代表着对于推动半导体技术突破的肯定。

    半导体 IEEE 联发科 联发科技 ISSCC

  • 全球20大半导体 联发科今年抢进

    【陈建彰╱台北报导】研调机构IC Insights预估,2013年全球前20大半导体排名出现变动,联发科(2454)受惠于智慧型手机晶片出货热络,今年营收将达45.15亿美元(约1330亿元台币),挤入前20大半导体厂之列,排名第16,且今年预估营收成长率高达34%,为前20大中仅次于海力士,表现亮丽。根据IC Insights预估,英特尔(intel)今年营收将达483.21亿美元(约1兆4240亿台币),虽较去年衰退2%,仍稳居全球半导体龙头,至于三星(SAMSUNG)、台积电(2330)分居2、3名,联发科主要竞争对手、手机晶片大厂高通(Qualcomm)位居第4。联发科今年受惠于中低阶智慧型手机需求热络,带动手机晶片出货同步攀升,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之前才在法说会上释出本季淡季不淡讯息,预估营收将较第3季持平或衰退5%,10月营收更一举改写历史新高纪录,成为今年营运最亮丽的台湾半导体厂。英特尔稳居产业龙头IC Insights指出,联发科今年营收将达45.15亿美元,跃居全球第16大半导体厂,营收年增率达34%,仅次于海力士的44%,在前20大半导体厂中成长率排第2。谢清江预估,今年联发科智慧型手机晶片出货将超过2亿套,明年中国智慧手机市场可持续成长,外销出口到其他新兴市场也会同步攀升,外资则看好,在新兴市场的中低阶智慧型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下,配合8核心晶片明年首季陆续放量,联发科明年智慧手机晶片出货可挑战3亿套,延续成长热度。联发科第3季每股纯益6.28元,前3季为14.08元,以联发科财测预估第4季每股纯益介于5.31~6.49元,预料获利数字可望向财测高标靠拢,推估今年每股纯益将超过20元。

    半导体 半导体 晶片 联发科 INSIGHT

  • 苹果借iPhone 5s/5c“组合拳” 跻身中国市场前五

    每经记者 齐文婷 发自深圳昨日(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调研公司Canaly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的第三季度,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2%,市场份额约为6%,位居第五。在iPhone 5s和iPhone 5c“组合拳”战略的助推夏,排位上升一名。目前,三星继续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度其市场份额达21%;联想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3%;酷派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11%;华为位居第四,市场份额9%;小米第六,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两倍以上;中兴第七,市场份额降至5%。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第四的华为市场占有率达9%,已与苹果拉开了一定安全距离,而第六的小米和第七的中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超过5%和5%,且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两倍以上,可谓后生可畏。因此,目前苹果第五的宝座或难以向上突破,压力不小。Canalys中国研究主管尼克尔.彭表示,iPhone出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苹果在9月份推出了新一代产品iPhone 5s和iPhone 5c。“新一代iPhone对出货量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帮助苹果赢得了市场份额,同时排名也升至第五位。”对于苹果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将面临严峻挑战。根据苹果公司2013财年第四财季(2013年7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营收为37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75.12亿美元,同比则下滑9%。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57.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4.27亿美元增长6%;来自于iPhone的营收为195.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6.45亿美元增长17%。瑞穗证券分析师Marvin Lo表示,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高价位,使其难以在这个全球订户量最多的移动市场上竞争。鉴于两款新iPhone的价格差距并不大,发达市场的客户也更青睐iPhone 5S。本月,中国电信将16G版iPhone 5C报价下调了人民币700元,至3788元。此外,记者注意到,iPhone 5C的水货价格目前已经低至3000元,这样的价格无疑将对市场产生吸引力。对此,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苹果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国产手机的冲击,但不会影响其在中国的市场地位。“目前苹果在中国市场销售疲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户的换机欲望不强,已经购买了iPhone 5的用户难以被5s吸引;二是中高端用户偏爱大屏手机,而苹果目前的产品线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从供应链传出的消息,苹果下一代产品可能会推出两款大屏手机,届时无疑会对现有格局造成冲击。此外,随着中国移动4G网络的日趋成熟,也将带动iPhone 5s的销售。”

    半导体 iPhone 智能手机 小米 苹果

  • 埃洛普拟转变微软战略:Office或登各移动平台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9日凌晨消息,据彭博社网站周五报道,三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称,微软(37.78, 0.28, 0.75%)CEO候选人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正考虑打破数十年以来的传统,把微软的公司战略重点放在让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程序广泛登陆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其中包括由苹果(520.56, 8.07, 1.57%)公司和谷歌(1016.03, 8.08, 0.80%)生产的移动设备。匿名消息人士透露,埃洛普很可能将转变微软此前的战略,也就是利用这些软件来促进PC和移动设备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微软的大多数软件一直都与Windows系统绑定运行。在即将离任的现任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以及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领导下,微软让基于Windows系统并绑定运行Office应用的PC变成了行业标准,并藉此成为全球最大软件提供商。但是,由于微软没能推出足以吸引消费者的Windows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此在移动市场上没能占据多大份额。此外,由于微软拒绝让Office软件兼容苹果公司iOS设备和Android设备,因此其移动平台软件使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借鉴经验消息人士称,在为微软规划广泛的战略大纲时,埃洛普利用了他在多年时间里担任诺基亚(7.65, 0.11, 1.46%)CEO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他还正在借鉴此前担任微软Office部门高管的经验;在当时,他曾推动微软对Office部门进行了加强,并找到了出售Office软件的新方法。微软正在转变公司战略,从以软件为重心转向以硬件和服务为中心。今年8月,鲍尔默称其将在一年内退休,促使微软开始寻找继任人选。此前曾有消息人士透露,埃洛普和福特汽车CEO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等外部候选人正处于跟微软进行面谈的程序中,微软内部的三名候选人也是如此,这三位候选人分别是首席战略官托尼·贝茨(Tony Bates)、云计算和企业业务主管萨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和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重返微软在9月同意以72亿美元的价格将诺基亚旗下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以后,埃洛普将重新加盟微软。在宣布这一出售交易时,他已辞去诺基亚CEO职务,并称其将担任微软旗下一个新建设备部门的负责人,负责Surface平板电脑和Xobx游戏机等硬件业务。两名消息人士透露,埃洛普有关上述战略转变计划的假想是,通过最大化Office销售量而非利用其提高Windows设备销量的方式,微软将可创造出更多价值。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此前作出的预测,今年的PC出货量将会下滑11%。诺基亚发言人道格·道森(Doug Dawson)拒绝就此消息置评。微软发言人弗兰克·肖(Frank Shaw)则表示:“我们很欣赏彭博社突然改写小说的作法,并盼望能看到下一季。”在截至6月30日的上一财年,微软Windows部门的营收为19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包括Office及其他企业软件产品在内的部门的全年销售额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而在当前财年中,微软放弃了这种报告结构,改为基于设备和消费者及企业软件来报告业绩。(唐风)

    半导体 软件 移动平台 OFFICE 微软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