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现阶段在国内炙手可热的苹果iPhone手机,均由国内的富士康科技企业进行代工生产,同样出自硅谷的电动车品牌Tesla特斯拉似乎也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计划“效仿”苹果。记者了解到,特斯拉计划与国内一家零部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该企业名为“长信科技”是一家涉及开发和生产大尺寸触摸屏的厂商,时下特斯拉汽车也装配有17英寸高分辨率触摸屏,用以取代传统内饰的中控按键。未来特斯拉与长信科技很有可能就车用触摸显示屏领域进行合作,对此网通社从长信科技官方获悉:“特斯拉汽车计划11月到访我公司洽谈合作业务”。有着苹果在华代工的先例,中国代工生产已经成为特斯拉大幅削减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特斯拉旗下的在售车型ModelS,采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模式,通过企业所指定的标准,让合作供应商按照要求进行生产,从而通过高性价比的方式完成组装。其中锂电池、电动转向、变速箱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便是由全球十余家零部件企业供应,包括松下、ZF、博格华纳、达索系统等。此次,特斯拉汽车将与国内零部件企业沟通相关事宜,长信科技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为特斯拉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长信科技目前已是国内电容屏模具的龙头企业,在国际领域该企业还与美国英特尔公司合作开发新型触控产品,双方开发的产品也应用于一体机和超级笔记本电脑上。此外,长信科技所生产的多款大尺寸触摸屏产品还通过了微软认证。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特斯拉汽车今年在华注册中文品牌名称“拓速乐”,同时在华建设首家销售直营店,该店也即将在年底正式开业,目前已接受国内消费者的预订。被称为汽车业“苹果”的特斯拉,颠覆了众多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模式,无论是销售、供应商或是驾驶理念。这个出自硅谷的豪华电动汽车品牌,有着众多与“苹果”相关的品牌模式,长信科技能否成为特斯拉的富士康,真的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Mandy来源:网通社 分享到:
讯:面对沿海地区人力成本的上涨,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正逐步将生产线往大陆转移。重庆、成都、郑州相继被富士康相中,而最近一次,富士康选择了人力成本最为低廉的贵州。10月21日,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一期项目在贵阳市贵安新区开工。这个项目从签订协议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预计明年6月实现试生产。按照初期规划,该项目到2016年将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并在未来2到3年内为贵州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今年7月第一次来到贵阳时感叹说,贵州崭新的机场、发达的高速公路以及西南铁路枢纽的地位让他对贵州印象深刻,并表示投资贵州的时机已经到来。而更为低廉的人力成本,或许是富士康投资贵州的最直接动力。贵州省在今年9月上调后的最低月工资为1030元,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作为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利润率正不断下滑,2012年已降至3%,寻求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为一种选择。富士康甚至计划把工厂迁往印度尼西亚,那里的人工费比深圳市低了近30%。落子贵州9月5日晚间,一辆列车从贵阳火车站缓缓驶出,目的地是山东烟台。车上运载着富士康贵州工厂的首批1600名员工,他们将在富士康烟台厂区接受6个月至1年左右的相关技能培训,然后再返回贵州工厂工作。在此之前,富士康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于7月20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贵安新区投资建设第四代产业园,并命名为《北斗七星、富贵安康专案》。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云端网络科技等方面,并由电子信息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国际数据中心、养生乐活产业园、户外体育园、数位内容创意园、富贵安康生态小镇等七大项目组成,预计到2016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2018年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实现试生产。郭台铭表示,多年前,到贵州投资曾成为富士康集团的备选方案,“但经管理团队考察、调研后,觉得条件还不成熟,主要受了交通不便的制约。”郭台铭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贵州在航空、公路、铁路等方面发展很快,整个团队对在贵州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确实严重阻碍了贵州的经济发展。在每年全国GDP榜单中,贵州一直处于最后梯队。2012年,贵州省GDP为6802亿元,在全国位列倒数第六。 123 责任编辑:Mandy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1日消息,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销售与市场事业部总经理唐克锐(Thomas M.Kilroy)到访中国,介绍了英特尔业务进展、营销策略,以及对产业现状和中国生态系统方面的看法。在回答凤凰科技记者关于如何看待英特尔代工ARM芯片的问题时,唐克锐表示,代工ARM芯片并不新奇,这只是英特尔制造业务的一部分。昨日,据《福布斯》报道,英特尔的合作伙伴、美国电子行业公司Altera公司宣布,从明年开始,英特尔将会为该公司代工制造ARM架构的64位处理器。针对这一消息,唐克锐表示,这其实不是一个新闻,并不新奇。业界都希望利用英特尔先进的制造能力,来制造产品。英特尔拥有多样化的业务,也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代工合作伙伴的ARM处理器只是英特尔制造业务的一部分。在移动芯片领域,唐克锐还表示,联想K900产品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相关进展。此外,唐克锐还介绍了英特尔的产品策略,并表示对中国生态系统厂商,尤其是深圳等地的中小企业合作伙伴给予更多的支持。(李珣)
本报讯 (记者杨杉、刘新宇)松下加速“去电视化”进程。昨日,本报记者从松下电器获悉,公司将于2013年12月停止生产等离子面板。此外,公司还将于2014年3月底停止销售家用等离子电视和商用等离子面板相关产品。等离子面板需求下滑昨日,有外媒报道称,松下等离子面板生产子公司拟在2014年3月底前通过自愿离职的方式裁员250人,并拟在2014年3月底就退出等离子面板生产。记者就上述消息向松下电器进行咨询,对方回应称,将于2013年12月停止生产等离子面板,其位于日本尼崎市的3家工厂将于2014年3月停止运作。对于停产原因,松下电器表示是由于对等离子面板的需求下滑,此项业务难以为继。此外,公司还将于2014年3月底停止销售家用等离子电视和商用等离子面板相关产品,例如交互式等离子显示器。昨日,松下公司还公布了2013上半财年财报。财报显示,因人事费用削减及太阳能电池等业务表现良好,净利润为盈利169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5亿元)。该数字创下松下上半财年历史同期新高。松下2012年上半财年的净亏损额达到了6851亿日元。加速“去电视化”外媒报道还称,松下出售等离子电视工厂所得资金将充实汽车和住宅关联事业,等离子事业员工将转岗他职,以加速松下“去电视化”进程。无独有偶,记者昨日获悉,在松下环境系统株式会社(简称PESES)发布的未来战略中,松下称将重点推广家庭整体IAQ(室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PESES是松下集团旗下四大公司之一。松下环境系统株式会社社长吉村表示,IAQ产品“今后海外销售比例将从44%上升到超过50%。”
大智慧(7.15,-0.32,-4.28%)阿思达克通讯社10月29日讯,三星[微博]电子(005930.KS)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实现营收约556.9亿美元(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约76亿美元(8.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5%,再次创出新高。季度报表数据可以看出,芯片业务三季度意外成为业绩增长主要拉动力。存储芯片业务“意外”领涨第三季度三星芯片业务利润2.06万亿韩元,去年同期数据则为1.0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达到101.96%。SKHynix无锡工厂火灾成为芯片业务领涨的“意外”诱因。此前,另一大存储芯片厂商SKHynix无锡工厂大火造成全球范围内DRAM芯片供应持续紧张,市场预测无锡工厂停工对全球PCDRAM出货量影响在14%左右。DRAM芯片价格一路飙升,根据集邦报价显示,主流的DDR32GbDRAM达到每颗2.3美元水平、4GbDRAM每颗最高报价达到4.5美元,达到近三年来新高。价格飙升带来了利润率持续增长,SKHynix及三星此前均进行产能调整,将部分NANDFlash产能转移至DRAM生产。据IHS统计,DRAM芯片2013年Q2总体利润率达到27%,比Q1统计数据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了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而三星三季报数据显示,其芯片部门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1.7%大幅上升至21.1%。由于SKHynix无锡工厂恢复产能时间仍不确定,DRAM涨价预期依然强烈。HSBC首尔证券研究部门分析师RickySeo发表研报预测,DRAM合同价格未来仍将上涨,其预测10月底4GBDRAM合同价格将达到33至34美元,远高于9月底30美元的合同价格。而价格的持续提升将继续推高DRAM产品利润率水平。国内关注DRAM芯片领域人士表示,各OEM大厂仍在扫货DRAM芯片以防十一月出现无货可买的状况,供需状况进一步走向不平衡状况。手机相关业务增长,旗舰机预期销量看跌除存储芯片外,三星手机芯片领域也有相应增长,由于苹果iPhone、iPad等产品使用的A系列芯片均由三星生产,苹果移动产品的销量增长一定程度带动三星芯片业务增长。使用A7芯片的iPhone5S首周900万部的销量虽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三星智能机产品市场份额,但却带动了三星芯片业务的增长。三季报数据显示,三星移动部门的利润占三星整体利润的70%,达到6.7万亿韩元,去年同期数据为5.6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虽然移动部门盈利持续增长,但韩国IBKSecurities研报预计,三星旗舰机型GalaxyS4销量则可能从第二季度的2000万部降至1700万部。虽然旗舰机看跌,但三季度低价智能机拉动了移动业务增长。第三季度,三星低价智能手机在中国、拉美和东欧等新兴市场的销量不减,并提升了整体的出货量。据IBKSecurities预计,三星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环比增长14%,达到8600万部。有手机零售商表示,从零售数量看,并未感觉三星旗舰系列有大幅市场下滑,但苹果iPhone5S产品的销量确超出产品发布前预期。
去年 Google 就曾为 Nexus 4 和 Nexus 10 推出过无线充电垫,换到今年,新旗舰 Nexus 5 和 Nexus 7 也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这款产品应该会于今天在 Google Play 中上架,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价格。那和之前的产品相比它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是形状变成了方形,除此之外它还俱有磁性,可以和同样有磁性的手机或平板吸附在一起。理论上讲它支持所有符合 Qi 标准的设备,等拿到后我们应该会为大家带来更多资讯,各位敬请期待吧。
不管你喜不喜欢乐视,这家“土豪”互联网公司继乐视TV后很快又有新故事可讲了。腾讯科技获悉,乐视对推出自有手机品牌正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接近乐视的人士透露,乐视已经在招聘手机研发人员组建团队,该项目的负责人则是刚刚打造了乐视TV的乐视致新高级副总裁梁军。梁军对手机行业并不陌生。其加盟乐视之前曾任联想移动副总裁,负责联想智能手机的产品开发,可谓熟门熟路。这一背景不免也让人猜测,乐视是否在组建乐视TV团队时即有进一步开发手机产品的计划。乐视官方目前对手机项目仍讳莫如深,一位该公司内部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目前乐视确实有做手机的长远规划,但具体时间表和模式并未确定。和乐视关系较为密切的人士则表示,乐视可能将复制小米模式,推出类似红米的低价手机,不过距离正式产品推出还有较长时间。过去两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狂飙运动刺激许多新玩家参与掘金,比如阿里、奇虎360以及盛大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均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产品,但或惨淡收场或表现欠佳,只有雷军领衔的小米一枝独秀创造了百亿美元估值的神话。惨痛的教训表明,要复制小米式的手机品牌成功并不能简单套用“互联网+手机”公式。相反,这极为考验一支团队的综合能力:技术、营销、渠道以及对用户需求和心理的细致揣摩。甚至有人认为,小米的成功很难复制,这不仅仅在于上述因素,还在于时机——2010年组建团队2011年推出第一代手机的小米精确踏准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点,后来者再也难以享受如此丰厚的市场红利。就在不久前,假设有人要把乐视设定为小米手机的强有力挑战者,或许会遭遇到非议。这家上市起就因“反常识”而屡被质疑的公司,以擅长“故事包装”推动股价上涨而闻名——从超级电视概念到最近收购花儿影视,乐视的市值一年来翻了近三倍,目前已超过300亿人民币。当然,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乐视无意中受益于中国股市对“概念”的狂热追捧,还是其主动“运作”迎合的结果,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总而言之,在很多质疑者眼中,乐视并非一家“正经”做产品的公司。但最近乐视TV的表现可能令这一定见有所改观。10月份乐视最新推出的50寸超级电视甫一亮相即引发关注,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并非其各种技术参数,而是仅2499元的价格。“两倍性能,一半价格”,这个超具诱惑力的口号不由让人想起小米早期火爆的原因:小米手机1999元的价格以及超出大多数同期手机的性能使其迅速脱颖而出。高性价比,是征服大多数消费者的有力武器,而乐视无疑掌握了它,随后预售的火爆表现也印证了这款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显然,现在还难以对乐视TV全面乐观,但如果要给小米手机挑选一个现实和潜在的对手,乐视已经表现出某种潜质。常识而论,乐视在互联网电视业务刚刚起步不久的情况下,短期内迅速推出另一个战略级产品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其还沉在水面之下的手机项目值得关注的意义恰恰在于,市场对出现一个小米挑战者的期待,以及是否有另一种路径和模式来挑战小米。寻找新增长点10月28日,乐视交出了一份表现不错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当季乐视网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122.42%;净利润6761万元,同比增长55.72%。在视频行业整合加剧,巨头通过并购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的背景下,位列二线视频阵营的乐视越来越需要新增长点。从去年开始,乐视就意识到仅依靠视频业务的自然增长很难再刺激市场,新的推动力是乐视TV和乐视手机。为什么要做手机?回到乐视的业务层面,只有做手机才能完善其自有生态链。此前,乐视CEO贾跃亭向媒体阐释了自己心目中的乐视生态:构建一个从上游内容生产,到平台式集纳,到CDN传输,再到终端设备覆盖和外部应用输入的完整生态,即所谓“内容+平台+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乐视网营销副总裁谭婧颖在最近的一次移动互联网营销峰会中演讲时表示,乐视生态不光是PC加上移动端,如果通过五屏的方式将覆盖14亿的用户,多屏或者跨屏信息消费的习惯能够更有效地覆盖到更多的用户人群。她强调未来“五屏”覆盖的可能性,希望乐视的内容覆盖到电影、电视、PC、平板、和手机端。梁军则认为:“建立生态圈让内容和服务产生边际效应,可反向拉动硬件的增长。”审视乐视的布局,目前已经有乐视网、云视频平台、乐视影业、超级电视及乐视盒子、智能电视操作系统LetvUI,智能电视应用市场LeTVStore等各种布阵,唯独还缺少手机。相比很多企业采用硬件厂商和内容企业合作模式,乐视更喜欢自己做一款产品。在贾跃亭看来,硬软合作是“同床异梦,因为利益出发点不一样”,他更欣赏苹果的生态系统模式:自主研发,将硬件、软件、内容、核心应用进行融合,由此打造一条封闭的产业链。乐视之所以做手机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相对于智能电视这个待开发市场,手机市场已经是成熟市场,而且智能手机的换代潮未来数年内都将持续。此外,通过手机获取用户以及流量并藉此变现,显然比智能电视更容易一些。小米模式+联想经验据腾讯科技了解,乐视内部对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十分推崇,这从乐视TV让人极为眼熟的营销手法上即可窥一斑,特别是小米手机推而广之的“粉丝经济”模式,一直是乐视研究的重点之一。小米模式的核心之一是通过互联网培养粉丝,并利用反复强调性价比的方式来吸引用户,积累口碑建立品牌;在销售中,通过炒作、预售、抢购等形式进行饥饿营销吸引用户;在商业模式上,不以硬件盈利为目的,通过软件来盈利。过去一年,乐视TV正乐此不疲地复制这套模式,这无疑也为未来的乐视手机做好了预演。不过,乐视并非全盘复制小米,两者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乐视进入手机市场的路径与小米并不相同,这可能也将决定后续乐视商业模式思路的不同。小米最早先通过MIUI建立系统平台,然后发布小米手机,在第二代手机成熟之后才开始尝试小米盒子,进而在今年推出小米电视,进军家庭娱乐。乐视起家是内容提供商,在终端设备的推进上其也是稳扎稳打,先是乐视盒子、今年又推出乐视电视,再下一步才是手机,基于内容的“多屏战略”思路明显,而且乐视此前在电视和盒子上的经验积累可以传导给乐视手机。未来乐视手机的销售模式很可能也与小米有所区别。与小米团队多来自互联网公司不同,乐视团队很多来自传统PC企业,他们对早年PC企业如何渗透三四线城市有更为深入的体会。腾讯科技最近在与乐视高管接触时,就明显感受到他们对如何结合联想成功模式在进行思考,而出身联想的梁军对此无疑最有发言权。[!--empirenews.page--]至于供应链和代工生产,乐视和富士康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此前,乐视和富士康达成合作,乐视TV超级电视以及互联网机顶盒产品由富士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富士康承诺不再为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相关终端制造。对于乐视来说,相比和小米在电视上的PK,手机项目显然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悬念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揭开,仍是未知数。
腾讯科技 悦潼 11月1日编译谷歌今天正式宣布推出新版旗舰式手机Nexus 5,此款手机搭载该公司自己的最新操作系统KitKat Android,这款操作系统也是针对全球用户设计,谷歌旨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制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因不同版本软件引发的碎片化现象。Nexus 5依然LG造,最低售价349美元谷歌Android、Chrome和应用业务高级副总裁桑达尔·皮采(Sundar Pichai)今天在旧金山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Nexus 5由LG制造,售价在349美元至399美元,具体价格将取决于存储容量。皮采还称,KitKat能够进行更好的搜索,而且安全性能和显示屏幕尺寸都有了较大改进,另外在低端手机上也能够便捷操作。目前,低端手机在印度、印度尼亚西和巴西等新兴市场上仍非常畅销。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地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查看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寻找娱乐内容,谷歌也开始加大措施,来向全球用户推广Android设备。Nexus 5将是搭载Android 4.4(KitKat)系统的首款设备,除此之外,谷歌未来几周内还将陆续推出搭载此系统的Nexus 7和Nexus 10等手机。Nexus 5目前共有两款颜色,一款是黑色,一款是白色。其中16GB LTE的售价为349美元;而32GB LTE模式的Nexus 5售价为399美元。Nexus 5还配置了一些独特的功能,还配备了一款无线充电器,显示屏大小为4.95英寸,分辨率高达1920×1080像素,配置了2.26 Ghz的高通Snapdragon 800中央处理器(CPU),前置摄像头为1.3MP,后置摄像头为8.0MP。 另外,该手机GPU为Adreno 330,运行速度达450 Mhz。 Nexus 5电池为2300毫安,预计谈话续航时长达17小时,WiFi使用续航时长约为8.5小时。最新版Android 4.4发布,兼容廉价低端智能手机Android系统命名采用首字母排序,新一代是以K开头“KitKat”,上一代则是“Jelly Bean”(腾讯科技配图)谷歌还同步发布了代号为“KitKat”的最新版Android 4.4操作系统,旨在让更多的智能手机用户接触到该公司不断进化的网络服务菜单,如声控导航搜索服务等。桑达尔·皮采(Sundar Pichai)在当日旧金山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最新版的Android 4.4 KitKat操作系统能够在廉价、低端智能手机,以及最先进的设备上运行。皮采说,“现在你们将拥有一款能够在各种版本的Android智能手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皮采同时还强调,向新兴市场出售的智能手机,通常搭载着老版本的Android,这类操作系统缺少许多的主要功能。推出KitKat,能够帮助谷歌让更多的用户进入到其有利可图的网络服务当中。此举也能够让Android操作系统更吸引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此前,Android设备“分裂”的本性曾让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感到心灰意冷。产业分析师预计,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目前已在全球80%的智能手机上运行。不过大量的Android设备仍采用的是旧版本的操作系统,这类操作系统并不兼容许多的新功能。BGC Partners分析师科林·吉利斯(Colin Gillis)表示,大量的应用开发者仍首先为苹果的iPhone和iPad开发应用。他说,“谷歌希望用户使用自己的服务,KitKat能够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根据10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29%的Android智能手机依然在使用代号为“姜饼”(Gingerbread)的操作系统。这款操作系统发布于2010年12月,依然使用着老版本的浏览器,且不支持语音助手Google Now功能。KitKat通过多种方式把谷歌搜索技术直接整合到了手机当中。手机的通讯录准许用户查找熟人的电话号码,以及本地商户,如餐厅和干洗店的信息。谷歌同时还展示了KitKat的一些新功能,如准许智能手机用户通过网络搜索和安装在手机内的应用内进行搜索,查询相关的信息。举例来说,当搜索巧克力饼干食谱时,搜索结果会包括来自手机应用中一款烹饪应用的结果。
赵楠当阿里、腾讯将重头转向移动时,京东仍然在PC战场攻城略地,对于仍在捍卫“老二”地位的京东来说,还要拿多少成本去应对未来?目前的京东,正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面对腾讯、苏宁的追击,在主战场PC领域不敢懈怠,仍需积极拓展市场份额以应对“追兵”者的增速。另一方面,在较大的市场份额下,阿里的资本帝国已瞄向移动,这个被视为下一个用户流量的主战场,而京东的追赶者腾讯也早已有了微信这个移动“门神”。而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腾讯电商未来会否凭借微信在移动的流量优势“弯道超车”,也将拷问着京东以及京东CEO刘强东。当京东在PC战场应对苏宁、腾讯的直面竞争时,苏宁、腾讯以及阿里已在移动领域展开布局。“今年双11,阿里最大的亮点在移动”,一名阿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阿里会将大量地促销资源导入阿里旗下的手机应用微淘产品。而微淘由手机淘宝的团队孵化而来。目前,手机淘宝累计用户下载达3亿以上,平均每用户每日停留时间达30分钟。艾瑞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天猫在国内B2C电商交易规模占比达50.8%,而京东为17.1%。之后三名分别为腾讯、苏宁和亚马逊,占比分别为5.6%、5%和2.2%。阿里布局移动有其自身的考虑。与京东不同,阿里的模式本身就是广告中介平台,通过搭建流量生态,将线下卖家、买家资源“摆”到网上,于是有了B2B、淘宝。而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未来最主要的流量来源将会从PC转向手机。移动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阿里最大的对手已由京东转成了腾讯。如果说,阿里与京东是不同电商模式之间的竞争,以及用户对电商服务偏好转移的竞争;那么腾讯对阿里的威胁,是出于未来流量的压迫,而用户流量是阿里构建一切商业模式最核心的组成基础。目前已能看到的是,有大量的淘宝平台卖家在腾讯的微信上获取流量,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现状,淘宝最大的外部流量未来可能受制于腾讯。阿里对腾讯的恐慌,也同样敲打着京东。京东从卖货开始,通过品类和地域扩张不断冲击规模,通过投入物流满足更好的购物体验以寻求与阿里业务的差异化,但要突破自营的规模瓶颈不能不发展平台业务,也由此,京东走向了自身与淘宝的融合模式。借助微信在移动领域的入口优势,腾讯电商会否“弯道超车”?今年8月,一封京东内部邮件透露了来自京东最高层对微信的忌惮,宣布京东所有员工不得在工作期间将工作内容在微信上发送。此外,京东也取消了与腾讯财付通的合作。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注册用户分别为8亿和2亿,摒弃支付宝和财付通,京东的增量用户获取也会受到影响。而暂停合作,京东却缺少腾讯、阿里在移动领域和网络支付上的资源。尽管目前京东的移动流量较去年提升4倍,占京东整体流量的25%,但京东依然缺乏在移动端与腾讯、阿里抗衡的产品。也许,“京东会通过收购来弥补其在移动和支付体系上的不足”,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在支付上,京东已经收购了网银在线,手握支付牌照;而在移动端,京东也不排除通过收购来展开布局。但在时间的争夺上,京东显然会花费一笔较大的成本。京东在应对“追兵”上也遇到了尴尬。尽管京东仍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但京东的毛利率承受能力也在逐步降低。一方面是,多数投行判断京东可能将在明年上市,过低的毛利率不太有利于京东在今年年底实现盈利。另一方面是,京东的大量资金仍质押在物流建设上,要进行大型的价格战的储备,在现有资金上腾挪的空间相对苏宁、腾讯并不大,而只能通过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来将成本转嫁给供应商,而这种局面并不长期有利于京东与苏宁、腾讯在供应商资源上的竞争。而今年以来,天猫、苏宁、腾讯电商在家电领域频繁发力,通过低价策略瞄准京东的家电品类进行冲杀。一名腾讯电商公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腾讯电商的策略很简单,盯住京东,只要腾讯电商的家电比京东贵,腾讯就敢赔。一个事件是,苹果公司今年并没有将新兴产品iPad Air授予京东首发,而与腾讯电商旗下易迅网、苏宁进行了签约。有知情人士称,苹果公司对京东延缓账期的行为较不满意。
腾讯科技 林靖东 11月1日编译谷歌(微博)的下一代Android系统即Android KitKat很快就要发布了。虽然谷歌高管没有宣布具体的发布日期,但据一直关注该产品的业内人士称,KitKat面世的日子不远了。据说第一款搭载Android KitKat系统的产品将会是Nexus 5智能手机,目前已经有一些媒体发布了疑似Nexus 5的屏幕截图。这款系统到底有哪些新功能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谷歌提供给Android设备厂商的一份保密文件中看出些端倪。以下就是那份保密文件中提到的内容:单一版本的Android统领一切?谷歌一直在努力解决Android系统在与苹果竞争时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即碎片化的问题。据统计,目前运行最新版Android系统即Jelly Bean系统的Android设备所占的比例还不到一半。相比之下,接近三分之二的苹果设备已经用上了最新版的iOS软件。Android碎片化问题令Android应用开发商们非常头疼,因为那会让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服务推广到所有的Android设备上。早期版本的Android系统相对更适用于内存较大的高端设备,因此,低端手机厂商有时只能使用旧版本的Android。那份关于KitKat的机密文件清楚地写道,除了三星Galaxy系列和HTC的某些高端智能手机之外,谷歌希望它的新软件也能在低端手机上运行。文件显示,KitKat可以优化每一个重要组件的内存使用,并且提供了许多工具来帮助开发商为每一款入门级手机开发对内存需求较低的应用程序。谷歌一直在想办法让最新版Android系统兼容低端智能手机,因为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低端智能手机的需求非常大,市场前景也很广阔。据知情人士称,这次谷歌在与低内存设备厂商合作时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它的这些努力能否奏效。在很多国家,无线运营商们在为现有Android设备提供软件升级方面做得并不好。自豪地戴着它KitKat系统同时还表明谷歌在为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兴起而做准备。据那份文件称,KitKat将支持三种类型的感应器:磁力计、步测器和计步器。这些功能可能会出现在谷歌生产的Android智能手表中,也可能被应用于谷歌眼镜和其他合作伙伴开发的新产品中。追踪用户健康状况的Android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将从中获益不小,因为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动作感应器添加到它们的产品中。支持这些感应器对Android还有另一个好处:这将有助于它绘制更多室内地图,比如商场和机场内的地图。在室内环境中,GPS和WiFi感应器通常并不能很准确地标记出用户所在的位置。它还有助于改善用户使用谷歌地图服务时的指向功能。为近场通讯提供助力利用KitKat,开发商就可以开发出让手机模仿购物卡、积分卡、会员卡和乘车卡等各种实体卡的新服务。但是目前还不清楚这一变化是否会激发该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谷歌一直是近场通讯技术的强力支持者。这种技术可以让人们利用手机来完成支付,但它尚未得到应用开发商们的普遍支持,苹果iPhone也还没有采用这项技术。专门开发基于近场通讯技术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商Creating Revolutions的首席执行官艾因那尔罗森伯格(Einar Rosenberg)称,在Android平台上,近场通讯技术未能得到普及发展的部分原因是开发商们在尚未获得无线运营商许可的情况下无法开发出能够模仿实体卡功能的应用软件。那是因为运营商们控制着手机中的一个名为“保密元件”的组件,里面保存着卡片持有人的个人资料。据KitKat的宣传资料称,开发商们以后不用将用户的个人资料保存在保密元件之中,也能开发出模仿实体卡的功能。罗森伯格称,关于该功能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用户的个人资料妥善地保存下来,同时又不能被黑客篡改或窃取。控制电视谷歌希望Android设备也能具备遥控器的功能。在下一代Android平台上,开发商们就能开发出能够控制电视的应用程序。三星和HTC的某些设备已经配备了内置红外线发射器,而且它们都委托一家名为Peel的公司开发一款能够控制电视的应用程序。更重要的是,KitKat可以为开发商们提供一项重要的帮助,让他们不用为不同的硬件厂商编写不同的应用程序,因为以后应用程序会有一种标准的模式,来激活红外线发射器。蓝牙增强谷歌希望Android应用程序可以与各种蓝牙设备互动。那些设备包括游戏机控制器、键盘和车载娱乐系统等。KitKat系统将支持Bluetooth HID over GATT和Bluetooth Message Access Profile,从而让Android系统能够适用于更多的设备。关于KitKat的新功能还有很多,但是由于许多功能太偏技术,因此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市面上有很多能够在运动时测量心跳的产品,当中包括有手表、胸带、手带等等。但没有一种相对较全面,以及可在进行沉闷乏味的运动时给予娱乐的产品。贴心的 iRiver 与 Valencell 联手,将 PeformTek 生物感应技术带到蓝牙耳机上!iRiver On 运动蓝牙耳机是采用颈筛式设计使耳机不会因跑步时轻易轻脱,耳机只有45g 重,十分轻巧,非常适合女士使用!准确量度你的心跳iRiverOn 采用 Valencell PerformTek 精密生物识别技术,用家只要将手机中的蓝牙与 iRiver On 连接再戴上耳机,透过耳机上的传感器,将由耳骨感应到的准确运动及健身数据,例如代谢率和心肺功能值 (VO2 Max) 显示于智能手机的iRiverOn 程式上。除此以外,在手机应用程式内亦能监察到心跳率、速度、运动距离、有氧适能水平和消耗的卡路里等等。▲ 还可以检测到你所处的位置和海拔高度,这个传感器利用红外线和速度量度器来检测血液流动情况和身体活动状况,另外 iRiver On 还附加音乐播放及应接来电功能!蓝芽连接iRiver On 是用蓝牙连接各种手机,再配合应用程式便可以使用到心跳及多种纪录运动数据功能,程式的操作介面亦都十分简易明白,用家不需要担心在运动前需用长时间来设定。耳机配有内置电池,只需充电2.5小时,就可以用长达5小时,对各种长时间的运动训练也不成问题。iRiver on 规格:连接方式:蓝牙3.0主要功能:手机通话,音乐播放,记录心率、耗氧量、速度、时间、距离、GPS路线等支援系统:iOS 5.0或以上,Android电池:内置 2200mAh 聚合物锂电池电池续航:待机约180小时,音乐播放大约7小时,音乐播放+运动约5小时充电时间:约2.5小时重量:45g售价:HK$1,688查询:3188 0767 (ECT)
三星Galaxy Gear元器件交易网讯 10月31日消息,外媒媒体日前刊发了一篇评论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文章《三星Galaxy Gear是一个失败,这是原因》(Samsung’s Galaxy Gear is a flop, here’s why)。文章认为,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过多的借鉴过去的东西,而没有引领未来,不具有创新性,且价格昂贵,所以它是一个败笔。并且,文中看好谷歌即将推出的智能手表,认为它有可能是智能手表成功的典范。原文翻译如下:某天一种新奇的必需小玩意将会诞生。它将会出现在每张圣诞礼物列表上。歌星将会把它的名字写入歌词,商店将为之而明争暗斗针锋相对。当前,三星Galaxy Gear不堪担当此任。有关它的评论不温不火,并且有报道称这款智能手表在百思买的退货率超过30%。三星借助花哨的广告将这款产品吹捧的天花乱坠,本质上是虚构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演员戴着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最终看上去像迪克-特雷西或者神探迪克,非常巧妙!但是,这有个大问题。成功的创新不是复制过去或者从老节目中获取灵感,(《杰森一家》中的飞行汽车和食物药品,曾记否?)而是去创新你非常期待,并且还没有出现但应该存在的事物。这款手表被描述称庞大且笨重的。它没有一个令人惊叫的元素。“使用Galaxy Gear智能手表就像拥有一个只会扔垃圾的女仆:代价昂贵但受益颇少,”一个评论员写道。如果你认为听到别人用手机打电话感觉很吵,想象一下打电话时开免提,这是用Galaxy Gear通话的唯一方式。三星坦承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我们承认我们的Gear缺少特色,”一位公司官员如实说。在智能手表上还有不少潜力待开发。但是,这款Galaxy Gear戴在你的手腕上就像一条数字型马其诺防线,它从过去借鉴太多而不是引领未来。创业公司Clef的联合创始人和CEO 布伦南-伯恩(Brennen byrne)曾写过一篇有关智能的文章,认为当计算机能预测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将从本质上消失,所以和他们互动不是必须的。想象在等待公交车或火车时——低头看你的手表——瞬间知道你的下一班车何时到达。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是你会为三星支付300美元以便在手表上查看天气,而不是通过兜里掏出的智能手机?据报道,谷歌近期将发布一款智能手表。这款手表可能成为成功的范例——在你询问之前它就试图提供有用的信息。现在说谁将会做出最好的智能手表还为时过早。预计,苹果也将加入这场争斗。三星出师未捷,不过这并不意外着战争的结束。
【IT时代周刊点评】红衣大炮又呛声:跟风做智能手表的中国企业都是在找死!原因有二:一,智能手表的本质就是"耍酷",但实际上中国企业都没有制造潮流的能力;二,卖硬件没利润。不得不说,终于有人说人话了。最近有一个趋势很热,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可穿戴设备"。谷歌推出了一个GoogleGlass,现在苹果现在又要出手表,一下子弄得整个行业都很激动。于是,大家都在说,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新的趋势,是一个新的潮流,是行业发展的未来。你说可穿戴设备是不是机会?用正确的废话来讲,它一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上网设备从PC到Pad到手机,它们都是智能设备,都能够和互联网、和云端的数据发生交互,越来越多的设备将互联在一起,互联网将无处不在,我觉得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即使这是趋势,那这里面一定就有你的机会吗?我看到很多公司在可穿戴设备上存在两个误区:第一,在美国,一个东西卖99美金,这是一个挺便宜的价格。但是,换算成人民币,这就是600元,在中国就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你在中国要做一个"可穿戴"的智能设备,我认为那必须要满足中国最广大的草根用户的实际需求,价格得是他们能接受的价格。今天不少公司模仿苹果要做手表,我给的建议都很直接。今天很多男人戴表不是看时间,更多是为了彰显身份,或者当作一种装饰品,或者追赶一种潮流。所以,现在手表只剩下一个功能,就是潮流。但是,实话说,中国的企业不管大小,不管是不是高科技企业,都不具备制造市场的元素,不具备引领潮流的能力。你不可能做出一款手表出来,就达到百达翡丽的高度,也不可能像苹果一样引领潮流。中国企业做手表,一定是功能导向的,不管什么东西,觉得好就往里头加,短信、日历、天气预报、微博、微信什么的,肯定都少不了。但你手表的盘面很小,电池的续航能力又不够,你在手表上查看个什么东西,还不如从兜里掏出手机直接用更方便。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便利性上,手表都没有手机更具有竞争力。所以,我觉得,智能手表除了戴着装酷,没有太多作用。所以,有些可穿戴设备看起来是机遇,但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实际上是陷阱,它会让你花很多的精力和金钱,但是消费者不会为它买单。你要做也可以,首先要问自己,你到底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用户凭什么买你的产品?第二个误区,有些小公司做一个智能硬件,认为增加了功能,就增加了附加值,就可以谋取高额利润了。错了,今天互联网带来的最大颠覆,就是在未来五年,它会改变硬件的整个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前一段时间,在电视产业,大家已经看到了,互联网的这帮疯子冲进来,50寸的电视卖2999元,60寸的电视卖3999元。吸引人们买这些电视的,是互联网功能吗?不是,人们是买的是它的价格。为什么会有这个价格呢?因为按照互联网发展的轨迹,硬件会按照成本价来销售,而通过互联网的服务来获得规模性收入和利润。卖硬件是没有利润的。硬件趋向于零利润,甚至免费的趋势,早被Kevin Kelly预言了。他在《技术想要免费》的文章里说:"在未来(至少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所制造的一切几乎都将免费:冰箱、滑雪板、激光投影机、服装等等。实现的前提,是这些东西融合在网络节点中,作为网络服务的载体。"(责任编辑/贾茹)
【赛迪网讯】10月31日消息,在今年6月果壳电子在国内发布第一款智能手表之后,三星和索尼也以智能手表切入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诺基亚、谷歌、HTC、苹果、小米纷纷暗示将推出智能手表。根据Berg Insight公司的报告显示,2013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为800万台,预计到2017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将会突破6400万台,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果壳CEO顾晓斌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图1:果壳GEAK Watch智能手表“我们确实低估了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热情。”顾晓斌谈到,在GEAK Watch发布之初,果壳一度为产能不足所困扰,“面对突如其来的订单,我们连夜扩充了几条生产线,为赶上首发,工程加班已成常态。前不久GEAK Watch销量破十万台,标志着智能手表市场开始走向成熟。”Insight分析师Johan Svanberg称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迅猛,主要原因归结于“低功耗无线连接,传感器技术,大数据,云服务,语音用户界面和移动计算能力共同形成的完美风暴,注定引发未来的移动终端革命。”Svanberg在预测报告中表示目前佩戴在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是其中的发展主力军,海外市场上Pebble智能手表已经取得成功,国内市场上果壳GEAK Watch销量也破十万台,未来智能手表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虽然Svanberg也表示“目前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实现的功能还是比较单一,大量的运算还是基于智能手机并来充当通知中心的功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该行业正朝着胜利迈进。”
三星电子最先发布智能手表,吹响了这场“竞赛”的哨声。而回头看看智能手机市场,不管是韩国还是世界都处于饱和状态,想要在原来的市场里再有大作为已经很难。所以众厂商纷纷转眼于智能手表市场。虽然业界普遍认为会由IT厂商主导这一市场,但出乎意料的是运动服装厂商也加入了这一市场。手腕上的战争今年智能手表市场大规模成长的开端始于去年九月初,世界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FA2013”,三星电子正是公开了“galaxy gear”,本月25日,这款产品在全球58个国家同步推出。虽然首次亮相的时候至今,国内外媒体的赞扬和批评就一直不断,但是它在扩充智能手机的使用度来看,仍然反映良好。此产品有1.63英寸(41.4毫米)的显示屏和一个190万像素的摄像头。利用声控可以很容易的接听电话,设置时间表和闹钟,查询天气,并且短讯以及电邮的到达也会通过手表推送。服饰厂商虎视眈眈 时尚界加入智能手表设备竞争 图片:Galaxy gear索尼在15日宣布要进入只能手表市场。去年6月发布的“smart watch 2”将在美国推出。该产品作为旧产品的升级版,市场价格定为200美元。这比起三星公司300元的galaxy gear,便宜100美元。该款手表配合第三方Android智能手机使用,待机时间长为3-4天。谷歌、苹果也宣布即将公开自己的智能手表产品。谷歌预计在31日宣布装载Android操作系统(OS)的智能手表“Nexus watch”。这款产品搭载谷歌的语音识别服务。谷歌的Nexus一直专注于延长电池寿命,本次产品与机会搭载Android4.4版本的操作系统。苹果也在加速“iwatch”推出。苹果最近任命巴宝莉首席执行官安吉拉?亚伦担任执行副总裁,负责分销和网上商店。去年七月,任命伊夫圣洛朗CEO保罗?德奈福作为特殊项目负责人。从这些人事动作上不难看出,苹果推出的“iwatch”智能手表会兼备科技与时尚两大特征。虎视眈眈的的运动服饰商运动服饰厂商也加入了热闹的智能手表市场。继耐克公司的“fuel band”之后,阿迪达斯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然而,比起IT届主导的智能手表,这些运动服饰厂商的产品更像是一个医疗监控版本的智能手表。这些手表都有智能记录运动情况的功能。阿迪达斯在本月16日推出了一款搭载GPS,蓝牙,无线网络模块的智能手表,11月1日这款产品就会上市销售。价格为399美元。阿迪达斯智能手表可以追踪个人运动情况。并提供运动建议和个性化的锻炼计划,还有26英里的“马拉松”模式。手表在佩戴情况下可以检测心脏速率,也可通过蓝牙来同步手机中的音乐。▲ 耐克公司的fuel band耐克最近推出的智能手带“fuel band SE”已经公布。其去年的产品“fuel band”带有防水和蓝牙4.0功能,会根据用户设定的运动目标,逐渐充满能量棒。运动信息会通过智能手机程序与其他设备同步,从而在各种各设备中检测自己的运动量,这些数据还可以放在网上与朋友们进行竞赛。但这款产品只支持ISO系统。伴随着IT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以及运动服装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这一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根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智能手表今年50万台的出货量明年会增长10倍,达到500万台。对于这一预测,业内人士指出“智能手表市场相对年轻,市场行业走向还需要继续关注”,同时,他还表示,“电池续航太短的问题哈没有解决,如何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还会继续困扰我们。”( 武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