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进军硅谷补短板 收购大量软件初创公司

    [导读]三星去年的研发开支为108亿美元,但为手机开发自有软件的努力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三星电子公司正加快寻求收购机会,并采取措施扩大其在硅谷的影响力,以尝试克服其主要弱点:软件。这家韩国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上市速度快且价格低廉,对消费者极具吸引力,使其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但为了在日益被苹果、谷歌和微软等精通软件的厂商主导的移动设备市场取得蓬勃发展,三星打算凭己之力成为软件巨擘。微软在上个月刚刚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知情人士表示,今年早些时候,三星参与了以色列手机地图服务公司Waze Ltd.的收购竞价。7月份,谷歌最终以约1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aze,目前该交易正在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审查。据一位知情人士称,在收购谈判开始前,三星曾与Waze有过接洽,希望进行大笔投资并建立合作关系。从三星员工提供的信息及《华尔街日报》审阅过的一份内部文件来看,三星已经准备在硅谷收购大量软件初创企业,尤其是游戏、手机搜索、社交媒体和地图相关服务方面的企业。这份文件是三星公司负责软件方面行动的媒体解决方案中心(Media Solutions Center)今年2月准备的一份有关兼并收购的演示报告,其中阐述了公司在每个领域扩张的理由,并列出了潜在的收购和投资的目标。这份文件显示,三星对Unity Technologies和Green Throttle Games Inc.等初创企业进行了评估。前者是旧金山一家游戏平台开发商,后者是加州 克拉拉(Santa Clara)一家制造游戏手柄和移动设备与电视连接软件的公司。三星还考虑了游戏行业的先锋企业Atari Inc.,三星原本可以利用这家公司在手机上提供Asteroids和Pong等经典游戏。Atari今年拒绝了数家公司对其游戏组合产品的初步竞价要约,后来按照破产申请的要求将其部分资产进行了拍卖。三星还对西雅图的Glympse予以了密切关注。这是一家为用户提供地理位置分享服务的公司,三星表示这项服务可以与手机自带的日历和联系人功能进行整合,从而在竞争对手中脱颍而出。据知情人士称,三星最早于2012年初与Glympse接洽,并提出了股权投资的设想,但商讨目前还在进行中。上个月,Glympse为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推出了一款应用。在这份文件中,三星还将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手机搜索引擎Everything.me作为潜在目标。此外还在考虑视频聊天应用Rounds,开发这一应用的Rounds公司也是一家以色列的初创企业,这一应用将可以帮助三星与苹果的FaceTime和谷歌的Hangouts竞争。三星拒绝就其收购计划予以置评,但其所自称的“对硅谷文化的欢迎”已经不是秘密。近几个月,总部位于韩国水原(Suwon)的三星公司开始在硅谷启动离苹果公司不远的一处大型研发中心的建设,并开设了一个覆盖加州帕洛阿尔托(Palo Alto)和曼哈顿切尔西(Chelsea)社区的软件创业公司加速器。加速器将为初创企业进行早期投资,特别是为三星产品开发软件的开发商。三星拨出了11亿美元用于在美国进行初创企业的早期投资及风险投资,同时也在挖美国竞争对手的软件工程师。本月晚些时候三星将在旧金山一家酒店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开发商大会,这是创建专为三星产品量身打造的应用程序“生态环境”的重要一步。负责运作软件创业公司加速器的三星开放创新中心(Open Innovation Center)的负责人大卫·尤恩(David Eun)说:“正在硅谷发生的事情对三星来说非常激动人心。”积极闯入竞争对手后院的做法对三星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因为这是一个历来高度集中管理且避开外部交易的公司。对自给自足的侧重根深蒂固,因此三星约90%的产品都是在自己的工厂中生产。私下里,三星公司高管并不认为最近的转变是对其长期战略的背离,而是与自身本已充实的研发努力相辅相成。三星去年的研发开支为108亿美元,6.7万名员工全力以赴助力三星保持在全球电视、半导体和家用电器市场的优势。不过迄今为止,为三星手机开发热门自有软件的努力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手机业务占三星营业利润的三分之二。在三星最近的努力中,有一款废置的手机操作系统、一款难以获得关注的移动聊天服务软件,手势和眼球操纵技术的市场反应也比较冷淡。2009年11月,三星推出了开源手机操作系统Bada,希望该系统可以与谷歌的安卓(Android)相较量。但由于用户界面不友好,与其他设备的同步也很差,Bada并未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今年早些时候,三星放弃了Bada,把精力投在了一款名叫Tizen的新型操作系统上。硅谷再次扮演了关键的角色:Tizen是三星与英特尔(Intel Corp.)合作开发的。三星目前尚未发布Tize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如果三星的新款操作系统受到欢迎,那么就可以缓解公司对安卓的依赖。三星绝大多数手机都采用安卓系统,包括其最新的智能手表。面对包括联想集团(Lenovo Group Ltd.)、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小米公司(Xiaomi Inc.)在内的中国硬件制造商的竞争,开创性地开发出一款自有的“必备”软件应用还可以提高三星的地位。三季度,由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以及广告费用的增加,三星手机业务的运营利润率从前一季度的19.8%下降到了17.7%。与此同时,谷歌2011年与摩托罗拉移动公司(Motorola Mobility)的联姻,以及上个月微软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收购,都意味着三星将面临来自苹果等在软硬件方面均有强大实力的公司的更大的竞争。三星在软件方面的成功谁也不能保证。与苹果、谷歌和微软不同,这家韩国电子巨头并没有在软件方面取得成就的历史。相反,三星在硬件领域可谓轻车熟路,在这个领域,效率、灵活性和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收购为进入软件领域开路并不比逐步打造其软件方面的能力容易。尽管手头有近500亿美元的现金,但三星过去曾经在收购交易上栽过跟头。硅谷有人说,就连现在,三星也都只是对一系列潜在交易进行了调查,但很少敲定成交。[!--empirenews.page--]这种谨慎的原因之一是三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AST Research Inc.的收购,这次收购经历对公司高管的影响依然很大。总部位于加州尔湾(Irvine)的AST当时是世界第五大电脑制造商。三星以8.4亿美元的价格分两部分对其进行了收购,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企图打入美国个人电脑市场。由于遭受沉重损失,三星最终放弃了对AST的收购。迄今为止这依然是三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三星员工表示,到现在董事长办公室对大型收购交易依然保持谨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AST收购。三星近期的收购交易规模都较小,并且集中于能帮助三星手机有别于其他搭载安卓平台产品的软件开发商身上。去年5月,为了对苹果iTunes平台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三星收购了加州帕洛阿尔托手机软件开发商mSpot,希望创建一个一站式媒体平台,让用户可从三星手机上试听和下载音乐。在这个过程中,三星希望不光能与iTunes抗衡,还希望能与其他在线音乐流媒体服务较量,比如瑞典的Spotify AB和加州奥克兰(Oakland)的Pandora Media Inc.。今年早些时候,三星为mSpot安排了新办公室,计划在2013年底将其员工规模扩充一倍。不过此后三星开发起初名为Samsung Music Hub的相关产品的努力进展得并不顺利。

    半导体 三星 软件 ST AD

  • MT6592八核处理器大揭秘:配四核Mali GPU

    从目前传出的消息来看,联发科打算在下个月20日左右发布MT6592八核处理器,而现在已经有消息人士率先给出了这款处理器的详细资料。从曝光的资料图来看,MT6592采用了28nm HPM制程(移动高能低功耗工艺),内置八个A7核心(主频1.7GHz-2GHz、L2缓存提升到1MB),而GPU则是4核心的Mali-450 MP4(主频700MHz),支持LP DDR2 533MHz/DDR3 666MHz内存和1300万像素独立ISP摄像头。此外,该处理器还支持1920×1080像素分辨率屏幕,整合了多模Rel.8/HSPA+调制解调器和Wi-Fi、蓝牙、GPS以及FM,并且支持1080P 30fps视频录制(增HEVC和VP9新格式)。除了MT6592外,联发科还准备了MT6588(L2缓存512KB),而它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四核版本(主频1.7GHz),同样基于28nm工艺制程,GPU依然是Mali-450 MP4,不过主频降至600MHz,也支持DDR3 666MHz内存1080p屏幕。从之前MT6592(1.7GHz)的安兔兔跑分成绩来看,其性能并不是很突出。

    半导体 处理器 四核 GPU MT

  • Gartner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激增53%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上午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上周预计,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增长53%,而台式机和笔记本出货量则会下滑11%。目前崛起的一批超移动设备的实质是采用平板电脑外形的PC,它们有助于抵消其他PC产品的下滑趋势,但作用并不明显。根据Gartner的数据,如果将超移动设备包含在内,整个PC市场仍将在2013年下滑8.4%。这一消息正值苹果公司发布新一代iPad Air和iPad mini之际,而微软也将在同一天销售Surface RT2和Surface Pro2,起价分别为449和899美元。Gartner预计,Android平板电脑将在2013年首次超越iPad,二者出货量分别为9150万台和8960万台,市场份额分别为49.6%和48.6%。Gartnter表示,Windows平板电脑今年的出货量只能超过300万台,份额约为1.7%。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按照单一厂商的产品来看,iPad仍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市场份额,第二季度达到32%。三星以18%的份额位居其次,三星的产品主要采用Android移动平台。小平板还是大手机?Gartner和其他分析机构都发现,平板电脑出现了强劲的小型化趋势。在对美国和另外7个国家或地区的2.15万名消费者进行的调查中,有47%的受访者拥有8英寸或更小尺寸的平板电脑。Gartner分析师卡罗丽娜·米拉内斯(Carolina Milanesi)说:“延续了我们去年看到的趋势,小尺寸平板电脑预计将成为今年圣诞购物季的主角,而长期在圣诞购物季受宠的智能手机则会失去魅力。”Gartner预计,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亿部,较2012年增长3.7%。如果将台式机、笔记本、超移动设备、平板电脑和手机都统计在内,Android的占比高达38%,Windows则因为传统PC的销量下滑仅以4.3%的份额位居第二。搭载iOS的设备位居第三,份额为1.2%。各种设备的总出货量将于2013年达到23亿台。按照设备类型来看,Gartner预计台式机和笔记本今年的出货量为3.03亿台,超移动设备为1850万台,平板电脑为1.84亿台,手机为18亿部。Gartner预计,Windows将于2014年恢复增长,在当年3.64亿台的设备总量中占比达到10%。智能手表米拉内斯预计,尽管各大厂商越来越重视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穿戴式电脑,但这类设备今后几年内仍将充当手机的附属产品。Gartner认为,大约只有不到1%的消费者会将手机更换成穿戴式设备与平板电脑的组合。“从短期来看,我们预计消费者将把穿戴式设备视作一个锦上添花,而非必不可少的产品,因此智能手机仍将是我们全天候的忠实伴侣。”米拉内斯说。

    半导体 移动设备 平板电脑 IPAD GARTNER

  • SAP CFO否认收购黑莓传闻 称与商业战略不符

    北京时间10月27日,据外国媒体报道,德国企业软件集团SAP首席财务官(CFO)维尔勒·布兰迪特(Werner Brandt)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SAP无意竞购正面临困境的黑莓。布兰迪特对媒体表示:“黑莓与我们的商业战略并不相符,而且SAP本身已经供应移动解决方案,因而不有必要再在此领域进行补充。”在过去的近几年中,黑莓已经被苹果的iPhone和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诸多智能手机所超越,在这样的困境之下,黑莓开始寻求出售自己。据知情人士透露,SAP并非对黑莓一点兴趣都没有。实际上,SAP以及思科和谷歌都曾与黑莓进行过讨论,以完全收购黑莓或收购黑莓部分资产。近日还有消息称,黑莓公司的几位联合创始人也考虑竞购黑莓。此外,上个月,加拿大财团费尔法克斯(Fairfax)主导的财团也有意收购黑莓,暂时报价为每股9美元。另外还有消息称,有意收购黑莓的还包括苹果前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和来自中国的联想集团。

    半导体 苹果 iPhone 黑莓 SAP

  • 三星电子三季度盈利增25.6% 手机增长成主因

    韩国三星电子25日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25.6%,再创历史新高。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较为便宜的Galaxy智能手机销售增长以及内存芯片业务利润强劲。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三星电子的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8.24万亿韩元(约合77.6亿美元)。该公司之前的净利润最高纪录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创下的7.77万亿韩元。分析人士指出,三星在中国、南非和东欧等新兴市场的廉价智能手机销售增长,抵消了高端手机需求疲弱以及电视机利润率降低的影响。在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三星电子从存储芯片业务的周期性上升中寻得契机。当季的存储芯片业务营业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上升近一倍。芯片业务为三星电子贡献了约五分之一的营业利润。此外,三星电子当季销售额增长13.2%至5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增长26%至10.16万亿韩元,但增幅较第二财季的47.5%降低近一半。

    半导体 智能手机 三星电子 存储芯片

  • 光盘将成历史?苹果去光驱化几近完成

    光驱气数已尽,或者说光驱正在发出临死前的哀鸣。不过,并不是在PC设备,而是在苹果的Mac系列产品。上周,苹果推出了配备Retina视网膜显示屏的MacBook Pro,以及全新的Mac Pro。在上周的发布会上,苹果并未对普通版MacBook Pro产品进行升级,而该产品也是苹果目前唯一仍配有光驱的产品。事实上,苹果取消了15英寸规格MacBook Pro,将非视网膜屏幕MacBook Pro产品线缩减至单一的13英寸规格。苹果以往也是以类似方式对公司产品线进行削减,这通常也是产品下线的的征兆。而所有的一切都源于2008年MacBook Air的推出。该产品移除了光驱和多个接口,将产品厚度从MacBook Pro的一英寸缩窄至半英寸。不过,MacBook Air较高的售价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转而去购买苹果其他价格稍低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但是,更薄、更强大,价格更低的MacBook Air上市,其最终替代了苹果的塑料外壳MacBook系列产品,成为苹果入门级笔记本电脑产品。回溯至2008年,苹果其实是在赌博。要知道,MacBook Air上市整整三年后,苹果才推出了Mac应用商店,为笔记本电脑产品提供自有或其他公司开发的软件。MacBook Air上市两年后,一些主要第三方企业,比如Adobe和微软,才推出云订阅服务。甚至是如今在全球拥有超过4000万订阅用户的Netflix流媒体服务,当时也仍处于研发初期阶段。不过,苹果还是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比如,在OS X操作系统中加入新功能,并面向PC推出一套组件,让MacBook Air的用户利用Wi-Fi读取其他电脑上正在运行的光驱。另外,苹果还推出了一款售价79美元的独立外置光驱,以及Mac OS X 系统的USB恢复盘。之后苹果推出了网络下载形式的OS X系统副本,来替代该恢复盘。不过,第一个将光驱从设备中移除的并不是苹果。只是,苹果此举正值众多PC厂商进行DVD光驱升级之时。对于苹果来说,其通过iTunes销售电影和电视节目所获得营收可以说是水涨船高,光驱的存在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另外,高清DVD和蓝光之争直到MacBook Air在2008年上市一个月后才结束。一些配有上述类型光驱的笔记本电脑,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光驱对笔记本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因此该类型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就跟着上涨。这样看来,移除光驱的好处似乎很明显。MacBook Air甩掉了光驱,机身整体变得更纤薄。去年,苹果新款iMac可以堪称是一次革命性创新。通过移除光驱,采用新的生产工艺,这款曾经如同一个大盒子般的设备,“变苗条了”,其边缘薄至仅 5 毫米,体积与前代产品相比减少达 40% 之多,其边缘厚度可以媲美最新款MacBook Air。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新款Mac Pro上。苹果称,新款Mac Pro的体积是上一代的1/8。Mac Pro的在体积上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移除了光驱,还在于苹果对其他组件进行了调整,比如将硬盘改为闪存。苹果还重新设计了散热系统,通过底部通风口向上牵引气流,以吸收热量并将其从顶部带出。就像第一代MacBook Air上市时那样,所有这些都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新款Mac Pro的起售价是2999美元,高配版售价达3999美元。新款Mac Pro可以说展示了苹果从2008年开始的一个方向,在所有新款产品中提供未来的可扩展性。对于计算机领域来说,这不是件新鲜事,但是对于苹果所走的路来说,却是有些限制。比如,Firewire 800和ExpressCard接口通常只会在较为高端的产品中出现,在消费级设备中是没有的。不过,2011年这样的情况改变了,因为苹果开始使用Thunderbolt接口。Thunderbolt是苹果与英特尔(Intel)合作开发的产品,该技术主要用于连接PC和其他设备,融合了PCI Express数据传输技术和DisplayPort显示技术。苹果后来利用Thunderbolt接口开发出了一款姐妹产品,Thunderbolt Display液晶显示器。 现在,速度更快的Thunderbolt 2将要开始应用于Mac Pro 和MacBook Pro产品中。因此,光驱虽然已消失,但Thunderbolt则在Mac产品中得以壮大。而众PC厂商们还停留在USB 3.0的时代。事后证明,移除光驱固然痛苦,但产品体积却得以缩减,这其实也从侧面对苹果产生了帮助。产品和包装体积变小,让苹果能够一次发出更多的产品。比如iPhone,据彭博社报道,现在苹果一次送出的iPhone产品数量,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60%。一次空运的价格是24.2万美元,因此,单次出货数量的增加会带来很大差别。接下来苹果面临的问题是,还有哪些产品可以把体积削减?iPhone和iPad等产品让人们知道,键盘或者鼠标这种基础设备可以在一个大屏幕上成功再造。或许苹果的电脑产品也会出现一次质的飞跃。

    半导体 苹果 光盘 光驱 MACBOOK

  • 广东联通发布会邀请函曝光 “G”字悬念将揭晓

    新浪科技讯 10月26日,广东联通官方微博再爆猛料,虽配图片核心信息仍打上马赛克保持神秘,但“邀请函”、“发布会”、“G”的字眼一眼穿透,显然与之前网络热议的“G”字内涵有直接联系。G到底代表神秘?广东联通官方还未出面解释,而这一“秘密”或许将在接下来的这场发布会上揭晓。前期,网络流传配有“速度不够快怎么办,流量不够用怎么办?以及一个大大的G和2013.10.28字眼”的图片;随后,爱奇艺、音悦台、悦TV等各大手机客户端启动界面也纷纷挂出“2013.10.28”解谜预告。由此看来,发布会的时间确定是10月28日无疑,“G”字谜题答案即将揭晓。下一个信息社会有多精彩?下一个数据使得会是怎样?下一代流量有多大?在广东联通报告的邀请函上,这3大问句成为亮点。那么,G到底有什么内涵?众多网友还在纷纷猜想。但至今广东联通官方尚未作出任何回应。21日网曝的悬疑图,就有专家从流量和速度方面进行猜想;随后爱奇艺、音悦台、悦TV等隐晦表态,让网友从前期到底是更快的网速还是更多的流量等猜测直接定位到流量产品方面。有专家猜测,广东联通这一这神秘举动或与接下来的流量产品创新有重大关系。的确,从资费到具体应用,流量经营一直是运营商转型的重要课题。广东联通联合腾讯公司在今年夏天强势推出的微信沃卡已在业界引起巨大浪潮,这是世界上首次运营商与OTT合作的破冰之举。除此之外,联通在网速上的多次升级,也为广东联通在流量上的经营奠定基础。目前,联通已建成全球最大的WCDMA 3G网络,3G基站已达到33.1万个,覆盖我国所有城市,而且全国所有3G基站都开通了HSPA+ 21M网络服务,3G网络下行速率全面升级到21Mbps,高于目前行业平均水平。今年5月份,广东联通宣布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八大城市全面开通HSPA+64QAM双载波,网络速度提升至42Mb/s,使珠三角率先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网速高达42Mb/s的城市集群。而且有传,联通计划将于2013年把全省核心城区网速提到42Mbit/s。如此推测,广东联通或许是在谋划推出更多关于大流量的新型服务和产品。伴随着手机终端移动用户持续提升,以及联通3G用户迅速增长,依托于目前42M快速网络,联通为满足用户更多流量的体验或将成为现实,也许就在10月28日为大家揭晓,这一场“G”字谜大猜想,终于要掀开神秘的面纱。

    半导体 联通 TV 3G网络 3G基站

  • 诺基亚高管:汽车将是未来一个高增长领域

    10月26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表示,其未来可能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以外的地方,声称汽车是诺基亚的一个高增长领域。尽管诺基亚主要以手机而闻名,诺基亚已经进入汽车领域,其“Here Maps”地图应用目前已经用于许多汽车导航系统中。诺基亚负责位置与商务的执行副总裁迈克尔·哈尔布赫(Michael Halbherr)表示,汽车行业可能是诺基亚未来的生存之地。他说,汽车是诺基亚的一个高增长领域。哈尔布赫本周在阿布扎比市召开的“诺基亚世界”大会上说,我们能够把许多服务引进到汽车。我们确实认为汽车是我们诺基亚的一个增长领域。哈尔布赫证实,“Here Maps”地图软件是诺基亚全面进入车内系统领域的核心。他说,我们内部一直在谈论车内系统。“Here Maps”将为所有的接触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车内系统)提供统一的平台。展望汽车领域增长的可能性,哈尔布赫说,当你观察目前车内导航系统应用率的时候,这个应用率已经达到20%至25%。随着我们进入到高级的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车内系统的应用率会完全提高。在为驾驶员和汽车厂商提供导航选择的同时,诺基亚还会考察高级的车内系统的其它方面以便在汽车行业寻求增长。哈尔布赫说,我们管理大城市的交通和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领域,增长率可达20%至25%,甚至可达100%。

    半导体 诺基亚 汽车 平板电脑 PS

  • 三星第三季净利润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5日上午消息,由于低价Galaxy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加之存储芯片价格上涨,三星电子今天发布了好于预期的第三季度业绩。不计少数权益,三星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8.05万亿韩元(约合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42万亿韩元增长25%。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该公司当季净利润为7.94万亿韩元。低价智能手机在中国、拉美和东欧等新兴市场的销量抵消了高端产品需求停滞、新iPhone的竞争以及电视机利润率萎缩产生的影响。另外,SK海力士中国工厂上月的火灾导致的供货紧张促使存储芯片价格飙升,而三星上月也开始借助Galaxy Gear智能手机探索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需求。韩国投资公司CIMB分析师Lee Do Hoon说:“三星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例如Galaxy S和Note系列设备,但人们或许忽视了这并非该公司的全貌。他们还在借助低价产品获取更高的营收。”三星股价昨天微涨0.5%,至144.9万韩元,该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4.8%,而韩国Kospi指数则上涨2.5%。三星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0.2万亿韩元,高于10月4日预计的10.1万亿韩元。该公司当季实现营收59.1万亿韩元,高于之前预测的59万亿韩元。智能手机据证券公司IBK Securities分析师Lee Seung Woo估计,三星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环比增长14%,达到8600万部。Galaxy S4销量则可能从第二季度的2000万部降至1700万部。苹果公司的新iPhone上月上市首个周末便实现了900万部的创纪录销量,而且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同步发售。“苹果与三星的智能手机大战目前仍在关注高端市场。”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执行总监尼尔·茅斯顿(Neil Mawston)说,“苹果公司感受到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于是推出了价格稍低的iPhone 5c,以应对三星的威胁。”曲面手机三星推出的新设备同时着眼于高端和低端消费者。本月,三星首款搭载曲面显示屏的智能手机Galaxy Round也将与上月发布的Galaxy Note 3巨屏手机和Galaxy Gear智能手表一同上市销售。茅斯顿认为,三星今后面临的两大挑战是在中国和美国保持手机市场的领导地位。“中国品牌都很看重在本土市场的增长,而苹果公司则在拼命夺回美国本土的头把交椅。”他说。移动业务为三星贡献了三分之二的利润,该部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6.7万亿韩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63万亿韩元。芯片价格作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三星还受益于SK海力士无锡工厂着火引发的价格飙升。根据亚洲最大零部件市场集邦科技的数据,DDR3 2GB DRAM芯片昨天的基准价为2.13美元,而SK海力士工厂9月4日着火时的基准价为1.60美元。“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加大PC DRAM产能,但依然供不应求。”韩国投资公司KTB Investment & Securities在10月17日的报告中说,“由于供应短缺,DRAM芯片价格还将一直上涨到年底。”根据电子产品拆解网站iFixit的报告,新iPhone 5s使用的A7处理器也是由三星生产的。巴克莱的报告显示,三星处理器还被用于其他iPhone以及iPad和iPad mini。三星芯片部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2.06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1.02万亿韩元翻了一番。消费电子负责生产电视机和家电的三星消费电子业务第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3500亿韩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000亿韩元。全球各大电视机制造商都面临着疲软的需求,尤其是在中国。而激烈的竞争也令价格加速下滑。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 8月22日发布的报告,今年的全球液晶电视机出货量可能下滑0.7%,至2.051亿台,最终数据可能低至2.02亿台。三星显示面板部门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800亿韩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17万亿韩元。

    半导体 iPhone 智能手机 SK海力士 三星

  • 定制版Android将引领未来市场?

    三星或许是全球最大的Android设备厂商,不过在过去几年,该公司下大力气,要为自己的设备创造一个独有的软件体验。现在,三星通过定制化用户界面和可代替应用,掩盖了Android系统原本的样子,并对操作系统增加了大量的独特功能(有时也是多余功能)。三星将于下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首届年度开发者大会表明,该公司十分看重软件,将其视为自我突出的一个方法。除了为Android系统开发应用,三星还希望开发者们特别为自己的硬件设备开发产品。三星此举或许会让三星的客户受益,但是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Android生态系统的碎片化。三星媒体娱乐中心高级副总裁柯蒂斯·佐佐木(Curtis Sasaki)在致开发者们的公开信中表示,公司“致力于加速Android应用开发”。他在接受访问时也一直在强调着一点。佐佐木表示,“很多开发者们去应用商店,看到那里有80万项、100万项应用,他们要如何在众多产品中做到出类拔萃?他们如何将自己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如何为众人熟知?”他相信,在三星的架构之上开发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他表示,“三星一直在大力推进产品的创新。如果开发者们能够充分利用三星的创新成果,他们就可以与他人显着区分开来,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利用我们的产品,创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佐佐木称,Twitter为三星Galaxy Note 10.1推出的全新平板特有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应用就是Twitter专为三星平台所特别开发的产品。他表示,“你现在可以利用平板手写笔写微博,而且该产品还支持多窗口操作。因为我们现在拥有非常出色的硬件来为平台提供支持,我们可以做到一些其他设备无法实现的了不起的事情。利用多任务处理和多窗口操作来建立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这就是一个体现。”当然,这样的体验对三星和其客户来说或许意义重大,但是其他Android平板电脑用户却仍然得继续在平板上使用放大版的智能手机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如今的Android市场,三星可谓是举足轻重,要知道,Twitter本可以开发一款全硬件兼容的平板应用,而不是专为三星开发一款完整的应用程序。佐佐木在采访中一再表示,要为三星的设备建立独有的差异化体验。鉴于目前三星在Android市场的统治地位,这样的想法也合情合理。佐佐木认为,正是三星这样的地位,才吸引了更多开发者的注意。他表示,“我认为,用户们有一个期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与投资对等的最佳体验。”佐佐木希望,三星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平板电脑使用体验。他表示,“作为销量最高的Android设备厂商,我们拥有很好的机遇,利用我们在硬件和软件开发方面的能力,为用户提供这样的体验。” 12 责任编辑:Fgirl来源:腾讯科技 分享到:

    半导体 Android 平板电脑 TWITTER ANDROID系统

  • 互联网智能电视战局分析:遮天蔽日

    讯:对于国内彩电行业来说,三季度是传统的新品促销季,从来都是硝烟弥漫的。可是今年三季度的硝烟,“遮天蔽日”。互联网智能电视,一个被彩电行业当做噱头炒了好些年的概念,有些让人意外地引燃了整个行业的战火。乐视、小米排兵布阵,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介入,而TCL、创维、康佳以及海信、长虹、海尔等传统彩电厂商,或合纵连横或独自应战。很短的时间里,各家推出的互联网智能电视不下10款,相互之间猜疑、防备、攻讦、突袭,短兵相接,呈现出一番乱战的局面。战况传统豪强与新势力肉搏9月2日,康佳携手京东商城推出旗下首个纯线上品牌KKTV,55英寸卖6666元,39英寸卖3333元;9月3日,TCL与百度旗下的视频网站爱奇艺合作发布“TV+”,TCL董事长李东生和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一起站台;9月5日,小米推出小米电视;9月10日,创维联合阿里巴巴发布“酷开”;10月10日,乐视发布50英寸超级电视,卖2499元。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传统彩电豪强TCL、创维、康佳,互联网硬件新势力乐视、小米,互联网三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悉数上阵,摆开架势,近身肉搏,好不热闹。当然热闹的背后肯定也少不了猜疑防备、互喷口水。早在今年7月初,创维总裁杨东文代表一直被挑衅的传统彩电品牌回应乐视,指出后者做电视的软肋包括品牌、物流和售后。9月10日,创维与阿里巴巴的发布会上,创维高管又炮轰小米,称小米电视用的是两年之前的旧技术,与专业彩电厂商相比,小米电视的差距是“石器时代”与“工业文明”。而在阿里巴巴与创维所谓的联盟内部,也是摩擦不断。7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阿里智能TV操作系统,并称长虹、创维、康佳等加入其智能TV生态联盟,但是随后长虹、创维、康佳三家纷纷出面否认。而9月10日发布的酷开,也没有搭载阿里巴巴的操作系统,而是创维的天赐系统。在新兴势力内部,也是杯葛不清。TCL与爱奇艺抢在小米之前发布TV+,发布会上爱奇艺一位高管暗指小米,没有互联网视频资源做不出互联网电视。而在小米之后发布50英寸超级电视的乐视则把150台工程机的开售时间定在10月15日中午12点,正好是小米电视的开售时间,形同打擂。各家之间缠斗不止,呈现出一片混战的局面。 123456 责任编辑:Mandy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半导体 互联网 创维 阿里巴巴 智能电视

  • 高通高管:微软Surface 2不能与诺基亚平板相媲美

    腾讯科技诺基亚推出首款平板电脑使其成为微软的竞争对手。不过,至少有一家诺基亚的合作伙伴认为,微软的产品根本不能与诺基亚的平板展开竞争。本周早些时候,诺基亚推出了首款平板电脑Lumia 2520,也是目前市面上第二款搭载Windows RT的平板电脑。另一款运行该系统的平板电脑则是微软的Surface 2。现阶段,微软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收购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因此,诺基亚此项产品的发布将两者置于异常尴尬的境地。不过,芯片制造商高通的高管们认为,诺基亚的平板较Surface 2相比,不论是处理器速度、图像显示、还是视频播放、无线连接均占有明显的优势。高通负责应用处理器产品管理的高级副总裁拉吉 塔鲁利(Raj Talluri)表示:“Lumia 2520性能出色。它比Surface 2要高出一个级别。即使不尽然,它也比Surface 2大得多,快得多,而且能耗更低”。由于诺基亚的芯片由高通制造,而Surface 2的芯片由Nvidia提供,因此塔鲁利的评论可能有失公允。不过,仅仅从运行速度和反应来看,Lumia 2520的性能确实胜出Surface 2一筹。处理器方面,微软平板采用的是1.7GHz的英伟达Tegra 4四核处理器,而诺基亚平板采用的是2.2GHz高通Snapdragon 800。国外科技资讯网站CNET此前评论称,Lumia 2520在运行游戏应用上性能更突出。高通的高管称,微软Surface 2平板采用Nvidia芯片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过,他们同时认为,微软应该为能够收购研发出如此优秀平板产品的公司而感到兴奋。微软和Nvidia拒绝就此置评。两者的平板电脑到底谁更胜一筹,还得消费者最终来投票。不过,截至目前,选择Windows RT平板电脑产品的用户少而又少。Windows RT是第一款基于能耗更低的类手机芯片所研发的操作系统,而提供这类处理器的公司有高通和Nvidia。令Windows与此类处理器兼容是微软向移动市场迈进的尝试。然而,与Windows 8相比,Windows RT有一些巨大的缺陷,比如其不能兼容iTunes等许多应用。因此,鲜有公司会推出搭载Windows RT的产品,戴尔、三星、松下以及惠普均已放弃了Windows RT产品计划。

    半导体 诺基亚 微软 平板 SURFACE

  • 触控面板供大于求 触控芯片厂利大于弊

    讯:触控面板笼罩在供过于求阴霾,不过,业者认为,这对触控芯片厂将是利多于弊。触控面板市场近年变化剧烈,去年底触控面板还处于供应吃紧热况,只是随着TPK及欧菲光等台湾及中国大陆厂商新产能纷纷大量开出,加上终端市场需求不如预期,触控面板市场随即面临产能过剩压力。另外,包括金属网格(Metal mesh)及奈米银等多种材质触控方案也陆续推出,使得触控面板市场战局更加混乱。中国大陆手机触控芯片龙头厂敦泰董事长胡正大表示,明年随着内嵌式(on cell)触控面板蓬勃发展,面板厂产能纷纷转进生产触控面板,恐将导致触控面板市场供过于求。另有业者说,其实目前触控面板市场已是产能过剩,产品价格面临沉重跌价压力;触控面板每寸报价自过去的3.5美元,下看2美元。尽管触控面板市场面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惨跌的修正期,触控芯片业者认为,触控面板厂在新产能开出后,将积极去化产能,随着触控面板产品价格急遽滑落,触控笔记型电脑价格竞争力,将可大幅提升。业者表示,今年触控笔记型电脑渗透率将仅约10%,预期明年渗透率可望攀高到20%至30%水准,市场规模将可倍增。业者指出,明年第2季触控面板产品价格可望落底,跌价速度将趋缓;触控芯片方面,因量产经验是客户采购重要考量因素,笔记型电脑触控芯片产品跌价空间将相对有限。综合市场及产品价格变化等因素,业者认为,触控面板市场供过于求,对笔记型电脑触控芯片厂将是利多于弊。笔记型电脑触控芯片龙头义隆电目前已出货所有非苹果(Apple)笔记型电脑品牌厂,挟丰富量产经验优势,义隆电明年市占率可望进一步扩增,呈大者恒大发展。手机触控芯片市场方面,业者表示,市场竞争情况将较笔记型电脑市场更加激烈,随着晨星及联发科转投资的汇顶逐步打开市场,将打破过去敦泰在中国大陆市场独大的局面。业者指出,手机触控芯片市场将存在较多样化规格产品,除快速服务外,产品价格也是厂商胜出的关键;预料价格竞争将较笔记型电脑触控芯片市场相对激烈。

    半导体 芯片厂 电脑 触控面板 面板市场

  • 贴标机PCB抄板求创新

    在中国“世界工厂”发展的如火如荼时,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也顺势而生。其中,贴标机作为现代包装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半自动化的设计,到后来全自动化设计,再到现在人性化的自动化。这三个过程正好体现了当代PCB抄板技术在其中发挥的循环渐进作用。从模仿到自动化 贴标机PCB抄板求创新PCB抄板概念解析PCB抄板也常被称为电路板抄板、PCB克隆、PCB逆向设计等,它是在已经有电子产品实物的前提下,利用各种反向研究手段反推出产品PCB文件、BOM清单、SCH原理图等全套技术资料,然后利用这些资料对产品技术原理进行完整解析和应用研究,并通过PCB制板打样、电路板焊接、组装、调试等工序来实现电子产品仿制克隆的过程。 抄板中的二次创新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只是一味地照抄国外的技术或产品,而是融合国外先进的技术与国内传统的工艺,开发出适合我国特色工厂生产模式的贴标机。这也常被称为二次开发、二次创新或PCB改板,它是在PCB抄板后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和改进研究,可以短时间内实现各类型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升级,也能够在此基础上为产品增加新的功能或者进行功能特征的重新PCB设计,这样具备新功能的产品将以最快的速度和全新的姿态亮相,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能赢得市场先机。 抄板创新为贴标机解决危机针对当前贴标机不断向自动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贴标机厂家发展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商品包装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价格战持续不断、国外贴标机抢占市场等等。PCB抄板的灵活变通、物美价廉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下述情况:当客户在选择贴标机设计方案时,押错了宝,出现了市面上相似或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制造商再重新开发将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电子产品讲究的就是“快”,那么怎么办呢?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与PCB抄板商合作。虽然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自主创新和PCB抄板是鲜花和牛粪的对比,其实他们也是相互滋润着在成长,也正因为有了PCB抄板技术才为中国众多后起之秀开启了新道路! 责任编辑:Fgirl来源:赛迪网 分享到:

    半导体 电子 电路板 PCB设计 PCB抄板

  • 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基地落青岛

    石墨烯,不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还非常牢固坚硬,被喻为“黑金子”。日前,青岛高新区与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岛赛瑞达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青岛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共建协议》。据悉,协议签订后,参与单位将共同为青岛市编制石墨烯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发展战略,根据青岛市的产业结构特征,规划绿色、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石墨烯产业链发展方向,重点在青岛开展石墨烯产业在海洋工程的应用及推广,并以青岛赛瑞达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共建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石墨烯工艺和产品检测技术中心。石墨烯基地落户高新区石墨烯产业作为将引领新一代工业技术革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纳电子器件、光子传感器、基因电子测序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很多科研院所对石墨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都有突破性进展,国家也已经启动《国家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青岛市作为全国石墨资源三大主要产地之一,占全国石墨矿产储量的22%,石墨烯产业在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高新区已引进石墨烯领域的龙头企业青岛赛瑞达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近期已完成主体工程,计划2013年底投产。酝酿建立石墨烯产业园青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委托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制定《青岛高新区石墨烯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确定高新区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制定研发、孵化、规模化生产等阶段的鼓励扶持政策。同时,青岛高新区将联合产业联盟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以青岛赛瑞达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启动建设“青岛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主要包括工程研发中心、孵化器、石墨烯工艺和产品检测技术中心,并着手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强劲的石墨烯企业,用4~5年时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突出海洋特色的石墨烯产业园,确保青岛市在新一轮材料产业发展机遇中的领先地位。博士团队领衔尖端研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引进。近日,青岛工研院与美国普渡大学归国博士萧晓月就“超薄石墨烯导热膜”项目达成引进意向,该项目将落户工研院。萧晓月是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核心发起人之一、常务理事,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专家,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项。青岛工研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萧晓月博士团队的石墨烯工艺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生产技术,完成了15微米和10微米的石墨烯导热膜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无环境污染,成本低。产品市场定位明确,在手机、家电、显示屏等散热市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迅速占领国内外高端石墨烯导热膜市场,5年内将实现销售额亿元以上。该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对我国石墨烯膜的导电导热领域及石墨烯材料的推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带动整个石墨烯行业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引进标志着我市在石墨烯新兴产业领域高端项目和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市在发展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赢得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引领我市石墨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Mandy来源:青岛科技日报 分享到:

    半导体 传感器 石墨烯 检测技术 微米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