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国产手机,我们真的呼唤原创设计

      对很多生活在二三小城市甚至更小规模乡镇的人来说,买手机的首选之地,仍然是家旁边那个叫手机城的地方。习惯了互联网购买手机的年轻一代,在这里会见识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景象。你会发现,刚刚走出三星的专卖店,就又走进了一家“三星的专卖店”,因为一部部手机,不仅外观,就连 UI 都和三星的 TouchWiz 界面一模一样。你会听到,有大爷在柜台前询问导购员小伙子“这三手机都一样,为啥个小的反而最贵呢?”别诧异,他只是看到一堆三段式灰色背壳的手机,在好奇为什么一个叫 iPhone5s 的手机能价值他几个月的工资。的确,在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公开渠道”的市场当中,充斥着大量以国际品牌设计为“设计”,或者说毫无设计的国产手机。这当中,不乏华为、中兴这些国产手机巨擘,甚至像 OPPO 这样一项以高品质设计着称的品牌,也不时能看到拿来主义的痕迹。煮机网刚刚收到一台送测手机,如果把 Logo 隐去,你绝对会以为自己提前看到了三星 Galaxy Note4 的真容,从正面轮廓,到背面的摄像头凸起,再到周边的电镀边框,没有人会相信这都是巧合。如果说硬件上的模仿是大屏手机设计不易的无奈的话,那么 UI 的雷同只能说明是厂商有意为之。君不见,自从三星 S4 那张经典的气球辅以“心意合一”的壁纸问世之后,气球、热气球、各种四字成语就成了国产手机桌面的标配。就算花 100 万找到一张小米默认壁纸的代价有点高,拍一张没有气球的风景照真的那么难吗?在与厂商相关负责人员谈及这一问题是,对方也并不讳言:“因为这样的手机好卖”。这样的手机为什么好卖,恰恰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当整个公开渠道里充斥着这样毫无设计的机型的时候,当无设计的机型可以拉低成本,给渠道销售商更高返点的时候,招来无数人撕破嗓子呐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状况下,究竟是因为人们喜欢买模仿设计的手机在先,还是厂商强卖这些手机在先已经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法辨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模仿设计”和“国产手机”已经入鸡、蛋一般,彼此咬合,难分难舍。在一份广为流传的中兴内部文件中我们可以知道,除互联网渠道和运营商渠道之外的公开渠道,本身就是让手机厂商爱恨交织的矛盾所在。公开渠道一方面仍是出货量占比最大的销售途径,过半的手机销量要经此产生。另一方面也是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当中,受新兴渠道冲击较大。这种困境催生两条出路,要么制造精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要么压缩成本,省自己的钱留待来年再花。在 2012 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展馆里,时任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对台下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说:“我们的品牌不是最强的,但希望我们的产品是最强的。”这里的“最强”,除了性能,笔者觉得当然也包含设计。可惜,两年过去了,强如旗舰 P7,华为仍未能完全拜托 iPhone4 开创的三明治结构的影子,更不要说中低端一水用了好几年模具的大屏机型了。厂商们台上喊着要做精品,台下却在抄袭模仿上煞费苦心。模仿的暴利,足以把人麻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05 年前后,正是国产手机如日中天的时候,但一轮轮价格战的硝退散,没有人选择靠设计突围,而是纷纷走上了山寨大厂的邪途,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消费者在国产机上熟悉了大厂商的操作习惯,然后一股脑投入了懂设计的厂商的怀抱。这般惨痛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唤起人们对设计的重视吗?不重视设计,不重视积累,产生了大量同质化的手机产品,降低品质的同时,也只能跟在国际手机品牌的背后,分享他们盛宴后的残渣。当这个行业的创新被扼杀,当这个行业的利润被绞干,稍遇风暴,就是灭顶之灾。当潮水退去,我们看不到谁在裸泳,只能看到谁因为无力躲闪,而暴死礁石之上。作为消费者,我们呼唤原创设计的精品,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卓尔不群。作为媒体,我们呼唤原创设计的精品,因为我们希望这个产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半导体 国产手机 三星 华为 中兴

  • 中国4G手机市场苹果失老大地位 酷派登顶

      市场研究公司赛诺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5月份,在国内4G手机市场中,苹果终于让出了第一的宝座,国产品牌酷派则力压三星登顶。赛诺的报告显示,今年5月,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名为酷派,达23.1%;三星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8.8%;苹果公司第三,市场份额为15.7%。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分别为联想、OPPO、天语、华为、中兴、海信、步步高。排名前十的厂商中,只有两家国外品牌,且市场份额在5月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三星下滑近6.20%,而苹果下滑幅度则高达12.40%,这使得苹果公司跌落4G老大地位。

    半导体 手机市场 苹果 酷派 4G手机

  • takee全息手机即将发布 应用平台率先开放

      提到全息技术,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的各种科幻到难以想象的“通话”功能,那种模拟的3D立体成像技术再加上实时互动的场景,成为后来很多科幻电影中“标配”的场景。不过这项听起来十分科幻的技术,现在却有了实实在在的应用体现。6月17日,亿思达集团钛客科技在北京召开“takee全息手机及全息应用开放平台”媒体见面会。即便对手机圈的人来的说,“全息手机”也是一个足够新奇的概念。相对于全息手机,现有市面上的手机都可以称为2D手机。因为全息手机可以让你从各个角度都能感受到浮在屏幕上的全息效果。全息手机是采用计算全息显示技术的一种创新型手持终端。它首先通过追踪人眼的视角位置,然后基于全息图像数据模型,根据人眼的视角位置,计算出实际的全息图像,再通过特殊的指向性显示屏幕将左右眼的立体图像精准投射到人眼视网膜中,从而使人眼产生和实际环境完全感觉一样的视觉效果。例如全息手机显示一个魔方,你可以转动眼睛视角看到魔方的各个侧面,如同显示生活中你转着魔方观看一样。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全息技术和前一阵子很火的3D显示有什么区别?现场的主题演讲对此做出了解释,3D技术无论是不是裸眼观看,都对视角有着严格的限制,很多观看过3D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稍微挪动一点角度,3D的显示就会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重影。而全息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从全方位的视角进行立体的展现,也就是说当你移动视角的时候,并不会由此引发影像的变化,应该说是更接近于观看真实景物的感觉。另外据现场演讲解释,另一个观看上的差别,就是全息技术不会产生裸眼3D一般的眩晕感,因为它的显示投射针对左右眼,并且更加精准,所以不会有观看上的不适感。但据我们了解,全息技术目前还有一项弱点尚未克服,由于其技术是建立在对人眼扫描的基础上,因此暂时只能支持一个人观看手机,多人同时使用时由于扫描到的人眼太多,因此将不会有最佳观看效果,这是受限于目前全息技术的捕捉原理的。而在内容方面,初期主打3D游戏的全息转化,在会后的专访环节,其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3D游戏本身就具备了全息的内容和数据,只是以往的显示技术不具备全息效果,而在全息手机上,3D游戏的转化不成问题,只是将原本就具备的全方位数据进行全息化的显示,因此初期会以游戏作为内容方面的突破。与此同时,钛客科技也推出“全息应用开放平台”并在全球同步招募全息应用合作伙伴,构建全息手机完整的产业生态环境,原理上来说,我们应该可以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全息应用能够在这款手机上发挥效果,不过这个平台以及公布的SDK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参与开发尚不得而知。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现场并没有看到全息手机的实物,因此无法感受到所描述的全息效果,据悉7月17日钛客科技将召开正式的产品发布会,希望到时候能在现场看到真机。

    半导体 显示技术 显示屏 SDK

  • 这款廉价智能手机要出名了

      6月17日消息,德国网络安全企业G Data称,其发现由中国生产的廉价Android智能手机天星N9500预装了恶意软件,这一软件能够追踪手机用户并能实现远程操控设备。G Data表示,该公司是在这款手机的谷歌应用商店中发现了木马病毒Usupay.D。据G Data称,其是在接到用户对该款手机的多次投诉后进行相关测试的。所测试的手机为新购天星N9500。在测试过程中,该公司发现Usupay.D向位于中国的服务器发送手机识别和配置数据。G Data说,该软件可以实现对手机的远程操控,例如转动摄像头,但同时表示,在对手机进行测试时,并没有证据表明该软件已经对这款手机实现了这一操作。此外,G Data表示,向位于中国的服务器发送数据并不一定表明针对该手机的攻击者来自中国。Usupay.D最初由俄罗斯杀毒软件厂商卡巴斯基于2013年3月发现。G Data称,这是首次在手机中发现该恶意软件。天星N9500是一款外形类似三星Galaxy S4的低价智能机,显示屏为5英寸,搭载800万像素摄像头,使用四核处理器,其生产地为中国深圳,在亚马逊英国网站上的起售价为85英镑,约合人民币897元。目前,G Data试图联系其生产商,但未能得到回应。另外,亚马逊和谷歌也未能立即对此报道进行置评。

    半导体 软件 智能手机 亚马逊 PAY

  • 将推智能手机的亚马逊,要如何吸引用户?

      据TNW报道,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残酷,淘汰了很多跟不上节奏的公司,也让很多老牌科技巨头看起来像刚成立的新创公司。虽然该市场竞争激烈和残酷,但亚马逊正在做好准备打入该市场。亚马逊预计在周三推出传闻已久的智能手机,从该公司发布的预告视频判断,3D显示器只是一个设想。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向准备参加此次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机构发放了一本书《Mr. Pine’s Purple House》。该书讲述的是如何通过强调紫色作用来实现与众不同。这本书的注释甚至都有一段描上了紫色。虽然视频中的设备是黑色的,但紫色版手机也可能会发布。3D显示器几乎肯定还在想象中。这种显示器远非创新,因为市场上已经有了这种手机,如果彩色外壳可以成为卖点,iPhone5c早就脱销了。这些特色都不足以让亚马逊在智能手机世界造成影响。紫色外壳和3D显示器都很容易被模仿,智能手机的卖点最重要的是不能模仿。相反,亚马逊有一些超越像素和彩色外壳的地方,有数亿用户的庞大在线零售店。杰夫·贝索斯在硬件上一直对业务模式有着前瞻性的考虑。他们愿意为了吸引客户而牺牲利润。Kindle销售带来的不是硬件收入,而是电子书收入。Kindle Fire和Fire TV也一样。如果你是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你就更可能购买亚马逊的产品和服务。有了智能手机,客户将把这种生态系统带到任何地方。IHS的电信电子高级分析师维恩·拉姆(Wayne Lam)预计,亚马逊将以与三星和苹果完全不同的观点进入市场,“他们做的是货币化每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而不是销售硬件和软件。”亚马逊吸引人们的一种方式可以是补贴数据流量。亚马逊可能提供低价流量包月服务,但访问其网站越多可以享受更多的流量。如果是Prime会员,则可以提供更优惠价格或更多流量。这样,亚马逊提高了销售额,而用户获得更多流量。即使该公司不推出流量补贴,依然可以利用服务如Instant Watch和Prime Music的免流量来吸引用户。流量补贴计划并非新鲜事物,AT&T在今年的CES展就推出了赞助流量计划,公司可为自己的客户付费以访问他们的服务。亚马逊在这上面可以更进一步,以说服客户将他们所有服务装入口袋。这对想向任何人销售任何产品的公司是巨大的机会。在游戏方面亚马逊的智能手机可能晚到了,甚至可以说很晚了。该公司需要做些改变,如支持谷歌Play店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应用店,这样才能真正值得购买。亚马逊要打败三星和苹果不大可能,但如果Prime会员都购买了其智能手机,那该公司就赢了。

    半导体 智能手机 显示器 亚马逊 3D显示

  • 360即将发布智能摄像头“家庭卫士”,京东首发149元

      360即将发布名为“360家庭卫士”的智能摄像头,主打家庭远程监控功能。根据泄漏的宣传照显示,360家庭卫士在京东首发价格仅为149元,是市面上最便宜的智能摄像头。目前中国知名的智能摄像头有来自百度的小度i耳目和来自联想的看家宝。创业团队则有雷科技所报道的远程卫士等。小度i耳目售价388元,联想看家宝售价高于1000元,6月17日预约销售的第二代售价在699元。家庭卫士是360面向家庭推出的第二款硬件。第一款为360安全路由器,同样是以99元的价格做价格屠夫。此外,360还拥有360儿童安全卫士、360防丢卫士、360 4G版随身WIFI和360智键等系列硬件产品线。知情人士透露,360家庭卫士为与东方网力合作的产品。东方网力位于北京,是专注安防系统平台的上市公司。官网显示其主营业务主要是公安、交通、海关等政府部门的视频监控应用。在美国智能监控摄像头Dropcam将被Google收购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不少新玩家正在加入家庭安防智能摄像头行列。而家庭监控市场要想取得突破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们对安全隐私的担忧、如何解决线上监控报警与线下安保服务的结合以及价格。360作为全球知名的安全厂商,通过与东方网力这样的传统视频监控厂商的合作以及超低的价格,瞄准的正是家庭监控市场的三大瓶颈。360家庭安全卫士的加入或将让这个市场更加快速地成熟。

    半导体 视频监控 硬件 联想 智能摄像头

  • 申请FDD牌照?中移动玩4G的又一步妙棋

      一直以来,只要提到FDD牌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联通和电信两家运营商。自从去年工信部发放TD-LTE牌照后,由于缺乏资金加之技术限制,联通电信在4G竞争中节节败退,用户数也是不断减少。前不久,网络上一篇名为《联通紧跟电信陷用户增长危机,缘于无FDD牌照》的文章更把市场竞争失衡的矛头直指FDD牌照的缺失。文章认为,由于只发移动最需要的TD-LTE牌照,联通和电信只能眼睁睁看着移动用户一骑绝尘,自身却增长乏力。正因为如此,联通电信有关人士不断在各种场合呼吁早日发放FDD牌照,有关FDD牌照的新闻里也不乏联通电信的身影。令人没想到的是,一直以来TD-LTE的坚定支持者移动突然转变了态度,公开表达了自己对FDD牌照的兴趣。在上周结束的2014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移动总裁李跃向媒体公开宣布,移动也在申请FDD-LTE牌照,在拿到牌照后肯定会进行FDD-LTE网络建设。移动也要申请FDD牌照!这条消息迅速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不少人认为,如果移动也上马FDD-LTE,联通电信将会遭遇灭顶之灾。也有不少移动员工对这些人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既然联通电信可以申请FDD牌照,移动为什么不可以?一时间,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火药味十分浓重。为什么在FDD牌照的问题上大家观点迥异呢?为什么一直支持TD-LTE的移动又会突然对FDD-LTE抛出橄榄枝呢?要想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得从TD-LTE说起:1、将TD-LTE与FDD-LTE对立本身就是伪命题“不希望TD-LTE只由个别运营商运营,而希望和FDD LTE一样成为全球多数运营商选择;不希望TD-LTE只有少数设备厂商支持,而希望形成多厂商的有效竞争格局;不希望TD-LTE在中国只有一家运营,而希望国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二;不希望TD-LTE成本成为发展瓶颈,而希望形成全球规模,降低运营风险。”从两年前中移动某副总提出“五个希望五个不希望”,到大量在TD-SCDMA,TD-LTE领域投资较大的厂商和相关人士不断呼吁对TD-LTE的政策倾斜,再到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公开呼吁中国三大运营商全部只上TD-LTE,TD-LTE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一次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认为,为了扶持自主知识产权,三大运营商就应该只上TD-LTE。“如果中国移动手里有张WCDMA牌照,TD-SCDMA就走不到今天。只有中国形成‘单一的’TD-LTE市场,如此才能加速推动TD-LTE产业成熟。”正是这样有意无意的引导,直接导致了TD-LTE和FDD-LTE的对立,仿佛要想做好TD-LTE,就不应该使用FDD-LTE。那么,TD-LTE到底是不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呢?实际上,在全球合作日趋紧密的今天,任何一个通信标准都不可能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可以独立研发的。无论是3G还是4G,亦或是将来的5G,都是在标准化组织3GPP、3GPP2的框架下实现的,TD-LTE自然也不例外。在TD-LTE标准设计之初,中移动就多次要求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时至今日,TD-LTE与FDD-LTE超过90%以上的专利都是通用的。既然FDD-LTE不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那么与之相似度高达90%的TD-LTE当然更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样看来,以扶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义将TD-LTE与FDD-LTE对立起来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作为TD-LTE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中移动自然深知这一点。2、两张牌照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既然TD-LTE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那么为了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只做TD-LTE就显得没有必要。从技术的角度看,无论是TD-LTE还是FDD-LTE,由于相似度高达90%,其实差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既然如此,那么有了TD-LTE牌照的中移动,为什么还需要申请FDD-LTE牌照呢?我们知道,FDD-LTE之所以会远远领先于TD-LTE,不是因为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因为FDD-LTE早在2010年就被全球许多运营商所使用。时至今日,FDD-LTE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采用的国家和地区,还是终端品种、芯片种类都远远优于TD-LTE。通信行业信奉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技术的先进与否并不重要,产业链的好坏才是决定一项技术成败的关键。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CDMA,虽然从技术的角度远远先进于GSM标准,但是由于推出的时间较晚以及高通的专利政策不当,CDMA在全球的发展远远落后于GSM标准。正因为如此,FDD-LTE强大的产业链,就成为中移动申请FDD-LTE牌照的关键。由于FDD-LTE已经在全球范围广泛推广,大量厂家投入其中,拉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带动了FDD-LTE手机的发展。假如中移动申请到FDD牌照,那么中移动可以迅速获得FDD产业链强大的支持,推出成本更加低廉,种类更加丰富的FDD终端。不仅如此,手握FDD和TDD两张牌照,中移动不仅可以获得政策支持,同时还可以在激烈的4G竞争中占据优势,使竞争对手难以凭借FDD牌照翻身。3、推动国际化在国内通信市场取得胜利之后,移动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国际化。在3G时代,由于其获得的是全世界独家的TD-SCDMA牌照,中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无法融入国际市场。为了推动TD产业链的发展,中移动不仅要耗费巨资推动多模芯片的发展,还得不遗余力推动自有品牌3G/4G手机的发展。即使拼命宣传“国际主流,快人一步”,但是仅仅依靠TD-LTE,移动还是有些心虚。在获得FDD牌照后,中移动可以凭借早已推出的自有品牌手机发力国际市场,利用五模十频芯片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利用三模芯片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要。同时利用FDD与TDD融合的优势,推动TD-LTE的国际化。小结在联通和电信尚未获得FDD牌照的时候,移动凭借着TD-LTE早已在国内4G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积极申请FDD牌照,不仅可以打破竞争对手的幻想,巩固自己竞争的优势,同时还会对TD-LTE国际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虽然竞争对手未必乐意,不过从中移动“五个希望五个不希望”开始,移动早已通过一步步妙棋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开。现在万事俱备,只看FDD牌照的发放时间了。

    半导体 移动 4G TD-LTE FDD

  • 解密亚马逊智能手机背后的神秘团队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日亚马逊将发布一款智能手机,这对在线零售商来说是个巨大的赌注,但与此同时也是对亚马逊秘密的硅谷硬件部门Lab126的产品经理和硬件黑客的一次正名。1600多人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声称就职于Lab126。几个月前,亚马逊投资者提出了合理的要求,想要知道这些收入不菲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以及亚马逊位于西雅图和坎布里奇的办公室里那些开发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职员们——究竟在做些什么。今年对于Lab126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亚马逊于4月发布了FireTV流媒体电视机顶盒,并获得了大量好评,且在亚马逊的主页上进行了持续的促销推广。与此同时,公司开始发布全新家用购物装置AmazonDash,这使得亚马逊旗下的生鲜购物网站AmazonFresh的用户可以扫描日常物品的条码并将它们添加至在线购物清单里。而今天的新品发布将使得2014年成为Lab126自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于2004年创立这一小组以来最多产的一年。很多亚马逊的观察者正努力解释为什么在线零售商和云服务提供商最初会涉及制造硬件这样冒险的事情。他们其实问错了问题,而Lab126所提出的问题恰恰相反:为什么不呢?贝佐斯以亚马逊的创造性为豪,加上他自身固执的拒绝放弃哪怕一寸科技前景给其它公司,贝佐斯成立了Lab126,不断推动它发展主流硬件设备,以及一系列所谓的“科研项目”,其中很多还尚未问世。例如Lab126里的一支科研小组正在研究一款能够将电脑图像投射到任何表面的设备。而另一支小组则在研发一款无线扬声器,能够对任何语音指令做出回应。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项目。Lab126一名内部人员透露还有一款类似Square的信用卡读取器,用以推动亚马逊刚起步的支付业务,此外还有新版本的超薄Kindle Paperwhite,名为冰酒(Ice Wine)。智能手机项目是Lab126中发展最为持久的项目之一,在过去数月里对多名Lab126的员工进行的匿名访谈暗示了这一项目起始于2009年。项目的灵感之一来自于着名的Wii黑客约翰尼·李(Johnny Chung Lee)的视频,后者现为谷歌公司的一名雇员。他在视频中演示了通过逆转任天堂的Wii的传感器位置,你可以创造一个显示屏追踪用户头部并展示随着用户同步移动的图片,并在无需特殊眼镜的前提下有效的创造了3D显示屏。亚马逊的智能手机项目从这里起步,它曾经的代号为草鸮(Tyto),以一种猫头鹰的类属为名。伴随这一项目的还有一款无3D效果的低成本智能手机设计,代号为角鸮(Otus),也是一种猫头鹰的类属。对于那些多年关注亚马逊公司的用户来说,亚马逊以掠食性鸟类的名字命名智能手机项目并非稀奇之事。然而,草鸮的研发一直面临各种技术性和组织性的挑战,包括获得合适的照相机以产生稳定的3D效果,同时控制手机听筒的成本——同时还要调查为什么智能手机用户需要这样的特征。Lab126的员工表示这个智能手机小组重组了好几次,领导层发生了变化,员工流动率也非常高。

    半导体 智能手机 解密 亚马逊 LAB

  • 华为中兴在美首推自主品牌手机 提升认知度

      据fiercewireless网站6月12日报道,国内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开展并不顺利,此前只能通过当地运营商销售手机。不过,这两家业界巨头日前均在美国市场发布了自主品牌产品,这对于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及在美市场寻求更大突破具有重大意义。华为日前在美国市场推出旗下高端机型Ascend Mate 2,这是华为在美推出的第一款未打上当地运营商标识的智能手机,也是第一款未预装运营商定制服务的产品。此外,华为还将通过其全新在线商城销售这款产品。该款4G手机为无锁版,支持AT&T和T-Mobile两家运营商网络,售价为299美元(约合人民币1856元)。华为于今年1月的CES大展上发布了Ascend Mate 2,并决心将这款新机打入美国市场。Ascend Mate 2配备一块6.1英寸大屏幕,运行安卓4.3操作系统,搭载主频为1.6GHz的骁龙400四核处理器。这款手机的一大亮点在于可以支持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网络制式,包括HSPA、CDMA、TD-SCDMA以及LTE(包括TDD及FDD)。此外,Ascend Mate 2的其他一些功能也非常独特,比如其支持反向充电功能,即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为其他移动设备充电;与另一台手机配对后,可以实现遥控拍照等等。该机的核心卖点之一,是其配备了一块3900mAh超大容量电池。在高端智能手机续航能力普遍较弱的今天,Ascend Mate 2的续航表现可以说非常抢眼。除了在美国市场推出自主品牌新机,华为还宣布,将任命许志强为华为美国终端公司总裁。许志强此前负责华为在中东欧和北欧地区的移动设备业务,曾与沃达丰、西班牙Telefónica、德国Deutsche Telekom 以及法国Orange等多家欧洲运营商有过成功合作。尽管华为已经成功打入欧洲市场,但是许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在当地市场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并让当地运营商接受华为品牌。为了打开欧洲市场,华为成为欧洲足球队赞助商,并开展了其他一系列品牌活动。许志强表示,经过长期以来种种努力,华为在欧洲市场发布自主品牌新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在美国,由于三星和苹果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当地市场被这两大巨头牢牢占据。华为则试图采取不同的策略打开美国市场。许志强表示,华为认为营销活动的成本其实还是由消费者买单,而消费者并不应当承担这笔费用。因此,华为将主要通过数字与社交媒体以及一些在线活动,打造华为品牌知名度。许志强表示,随着美国运营商逐渐放弃传统的购机补贴模式,通过在线商城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手机将有更大的前景。因此未来华为在美的销售渠道将包括直接销售以及与运营商合作销售两种渠道。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华为是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2013年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5200万部,略低于预期的6000万部。华为预计其2014年全球手机发货量将达到8000万部。国内另一大手机厂商中兴也与美国运营商U.S. Cellular达成合作,将推出高性价比机型Grand S Pro,两年期合约价为9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21元)。Grand S Pro运行安卓4.3操作系统,搭载主频为2.3GHz的骁龙800处理器,配备一颗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并支持LTE网络制式。中兴美国区CEO程立新表示,Grand S Pro证明低价也可以买到高性能手机。Grand S Pro体现了中兴的价值观,即为消费者提供远超于成本的低价、优质的选择。Grand S Pro配备一块5英寸720p显示屏,搭载杜比数字+环绕声技术。值得一提的是,Grand S Pro提供了一些专业相机才具有的功能,比如测光和对焦分离功能,非常实用。此外,Grand S Pro还允许用户将常用应用添加至锁屏界面,以实现快速开启。中兴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美国推出更多新品。

    半导体 CE 华为 中兴

  • 传iPhone 6配氙气闪灯 采用弧形触控屏

      iPhone 6的曝光现在是根本停不下来,就在林志颖晒出的iPhone 6被苹果员工确认为真品之后,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网站也再次泄露了iPhone 6的模型,并且证实该机确实配有弧形触控屏。同时根据微博上最新披露的消息称,iPhone 6为摄像头所配备的是氙气闪光灯,在夜间拍照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或配氙气闪灯经常关注iPhone 6报道的朋友或许都会为一件事情而感觉迷惑,这便是曝光的iPhone 6摄像头所配的闪光灯为何会从过去的两枚更改为单灯设计,甚至有不少人据此认为这些iPhone 6模型并不真实可靠。不过,根据知情人士在微博上披露的最新消息称,过去的双色温LED闪灯没有出现在iPhone 6之上,根本原因是由于该机采用的是氙气闪光灯,这意味着在夜晚的拍照效果会有更好的表现。当然,目前尚不清楚这则消息的真实性,但却也是当前iPhone 6闪灯配置最合理的解释。因为在多数人看来, 如果iPhone 6仍使用LED闪灯的话,那么由过去双灯改为单灯设计,则无疑是一种倒退。而如果是采用的是全新氙气闪光灯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见到单粒闪光灯的设计,则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弧形触控屏除此之外,日本和韩国网站泄露的iPhone 6尽管也是模型,甚至在机身背面也没有苹果的Logo,但通过与HTC One M8和iPhone 5s的对比,还是能够让我们对该机的体积大小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此次出现的iPhone 6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便是确实采用了弧形触控屏设计,其屏幕的边缘看上起都有明显的弧度处理,而且曲率也与其他品牌手机有所不同。只是现在有关iPhone 6的触控屏分辨率则存在多种说法。比如目前比较普遍的传闻是两个版本的显示屏分辨率都为1704×960像素,其中4.7英寸版本的像素密度为416ppi,而5.5英寸版本则为356ppi。不过,也有香港网站的消息称,下一代iPhone将配备视网膜或是2K分辨率的显示屏。确有蓝宝石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此前传出的iPhone 6蓝宝石触控屏的说法,来自富士康工厂的爆料称,iPhone 6确实有配备蓝宝石屏幕的版本,但并不是所有的机型都会使用,并且刚刚才开始生产。尽管消息的真实性无法确认,但至少与此前KGI证券分析师郭明池的说法比较吻合,在过去提交的报告中郭明池披露称,由于蓝宝石产能有限的缘故,5.5英寸版本iPhone 6仅有64GB版本会搭载蓝宝石Touch ID表面。有些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确切消息显示苹果是否会同时推出4.7英寸和5.5英寸版本,但如果5.5英寸版本iPhone 6已经开始生产的话,那么则意味着该版本应该不会延迟至年底才会推出。

    半导体 iPhone 模型 触控屏 闪光灯

  • 挖角联想团队 郭台铭宣战小米

      大陆手机市场最近战云密布,由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研发、制造的“富可视”(InFocus)手机即将在大陆推出,在该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亲自督军下,鸿海早已备妥资金与库存,并与阿里巴巴连手,准备在旗下的“天猫”即将到来的“年中促”活动中大展身手,目标正是锁定大陆当红的小米手机,宣战意味十分浓厚。知情人士指出,为了打响这场战役,郭台铭不惜到处招兵买马,除了用高薪将联想集团大半个电商团队挖角过来外,还邀请到拥有20年手机营销经验、前索尼易立信台湾总经理叶顺发加入阵营,志在必得的企图心十分明显。破坏性价格 PK红米事实上,原本的富可视品牌仅是美国一家投影机品牌,在此之前并无任何手机业务。但在鸿海与富可视成立了合资公司后,郭台铭成了富可视的幕后大老板,而为富可视操盘的也全都是来自鸿海团队。由于郭台铭对富可视品牌极为重视,为了深耕大陆市场,他要求富可视团队要加速适应大陆网络市场特性,除了成立富连网公司,同时也重金挖角联想电商团队,全权包办富可视运营、策划、市场推广等核心业务。知情人士指出,鸿海此次推出的富可视品牌手机可谓来势汹汹,根据鸿海集团的规画,该品牌手机以“破坏性”的价格直指小米手机,产品的各项功能与参数更是直接PK红米手机,再以比红米优惠的价格出货,因此,不仅“高性价比”将是富可视手机的主力要求,备货量更是可观。连手阿里 天猫做战场更令小米备感压力的是,鸿海为加强通路实力,此次选择与阿里巴巴合作,由于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目前已是大陆最大的品牌商和零售平台,鸿海旗下的富连网公司将与天猫直接对接,希望藉由天猫,将包括富可视在内的旗下产品深入大陆市场。知情人士表示,鸿海将在天猫即将到来的“年中促”活动里,拿出相当规模的资金和库存,向小米、华为等大陆本土品牌的手机宣战。知情人士透露,近年来,鸿海急于寻求转型并走出代工“紫禁城”,富可视手机的成败将是关键一战,若是富可视手机成功的话,未来鸿海还会力推富可视的LED液晶电视,再藉由布局4G通讯领域,一步步达成鸿海转型的目标。

    半导体 鸿海 联想 小米 郭台铭

  • 欧盟与韩国达成合作协议 5G网络或将提前到来

      根据欧盟与韩国达成的一项技术研发合作协议来看,普通消费者使用5G移动网络的时间会比预期得更早。欧盟委员会副总裁内莉克罗(Neelie Kroes)称:“一旦数字社会建成,5G将会成为数字经济新的生命线。这是政府当局的公共部门首次以这种方式展开合作,在私营行业的支持下,这将加快5G标准化的进程。”克罗在Twitter上公布了欧盟与韩国达成合作协议的消息。推广5G技术是为了构建一个高速连网社会。欧盟委员会认为5G技术将为消费者的手机带来光纤般的速度,用户们可能只需要6秒的时间就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你是否不相信,请看这张信息图:欧盟与韩国合作看似有些奇怪,其实不然。韩国是三星的大本营,而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仅次于苹果。因此,虽然欧盟只代表了很少一部分5G市场需求,但是韩国则有望通过三星将5G技术提供给全球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这项协议将加快5G技术的全球标准化进程,让不同的公司得以共享研究成果。据声明称,欧盟主要几个移动市场的运营商和厂商比如德国电信、Orange和爱立信将与韩国5G论坛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消费者们可能会比之前预期的时间更早用上5G技术。欧盟委员会预计5G技术将在2020年至2030年间进入大众市场,但在2024年之前,消费者们仍然会选择利用智能眼镜来传输高清视频。

    半导体 进程 5G网络 5G技术 三星

  • 艾维披露苹果秘闻:新产品将采用全新材料

      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最近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这在苹果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艾维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苹果公司内部的一些秘闻,包括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的管理风格、公司尚未发布的新产品将采用的材料以及他身兼软硬件设计主管的感受等等。我们从艾维接受采访时谈到的内容中总结出以下9个要点:1、小团队仍然是打造完美设计的关键苹果总是因其产品的工业设计而引以为豪。艾维说,他相信只有小团队才能打造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艾维说:“你总是会看到很多个小团队在一起合作的情况。创新的团队规模都很小,专攻某个领域。这些创新团队的其中一项基本特征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些个人特质和品质从未发生过改变。”艾维说:“在进行合作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会以职务或组织结构去看待我们的同事。这是一种自由与合作的气氛,而不是那种自上而下传达思想的结构模式。”2、生产与设计融合在一起艾维还谈到了苹果双管齐下的设计理念,在开发新产品时将生产与设计融合在一起。他说:“生产并不是一个附加在设计之后的必然工序。”他说:“这是乔布斯留下了的传统做法。这种理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苹果的企业文化之中,苹果非常清楚地理解了设计、开发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外形、材料和工艺以巧妙的方式融合为一体。”3、蒂姆库克是乔布斯远景规划的一部分在过去的15到20年里,艾维一直是苹果产品的灵魂人物,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库克也是如此。他是被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作为其接班人计划的一部分而被纳入其中的。艾维说:“乔布斯建立了一套价值观,他建立的偏见和观念完全被继承下来,这是他跟苹果公司里的少数人一起建立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完全是凭运气。但是蒂姆也是那个团队的一员,而且在过去的15到20年里一直都是如此。”在将笔记本电脑的材料由塑料换成金属的过程中,库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苹果在1997年率先发布的金属外壳的PowerBook为日后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和预期奠定了基调,这一设计一直延续到今天的MacBook Pro和Air。艾维说:“我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还在生产塑料材质的便携式电脑,史蒂夫、蒂姆和我坐下来讨论,我们达成了一项共识,那就是我们想生产出一种超薄和超轻的便携式电脑。”4、苹果正在为新产品测试新材料与所有的技术公司一样,苹果也一直在开发与以前的产品全然不同的新产品,而且其中的很多产品可能永远也不会公开发布。虽然艾维并未透露太多的细节,但他暗示公司正在开发的某些新产品将采用苹果从未使用过的新材料。艾维说:“我想我愿意透露一点关于未来的产品的资料,它们所用的材料是我们以前从来都没有使用过的。到现在为止,这些项目已经进行了数年的时间了。在开辟新领域和使用新材料上面,蒂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还不清楚艾维的话是否暗示着市场期待已经的苹果智能手表很快就会上市并且使用某些全新的材料。5、艾维领导软件设计艾维以前只负责苹果产品的硬件设计,现在则同时负责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的设计。他对软件设计做了不少的改动,以致于业内人士将苹果最新版iPhone和iPad所用的软件称为“艾维的iOS 7”,但是据艾维说,其实变化的幅度并没有分析师们所说的那么大。他说:“用户界面就是一个软件子集,我在这方面只提供一些领导和研究方向上的指导。核心创新团队的规模非常小,但也非常紧密。这里面当然有一些变化,但是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6、 专注是成功的关键艾维说:“我从乔布斯身上学到的其中一项宝贵经验是专注。我们专注于什么?产品!”与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相比,苹果生产的产品并不多,尤其是在移动领域。现在苹果在移动设备领域只有4款产品:iPhone 5S、iPhone 5C、iPad Air和iPad mini;而其他厂商比如三星在移动设备领域都有十多款产品。艾维解释说:“你进入工作室的真正原因就是尽你所能开发出最好的产品,这就是一切,与之相比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7、作为经理人的库克乔布斯在2011年病休时,库克接掌了苹果的帅印。他最擅长的是供应链管理,因此有人认为苹果的企业文化可能会随之而发生变化。乔布斯以专注于细节和以铁腕手段管理公司而闻名。据艾维说,库克执行了一条类似的纪律。艾维说:“我们平均每周开三次碰头会。有时是在库克的办公室,有时是在设计工作室这边。”他说:“与库克共事了20年之后,我最佩服他的一点是,他会选择默默思索的方式去试图了解他对某个事物的观感。他很有耐性,一点也不着急。我想这正说明了他知道那件事的重要性。”8、 耐性是苹果努力争取保持的美德从表面上看,苹果表现出一种很酷、很沉着、泰然自若的样子,它只在合适的时间发布已经准备好的产品。但是苹果内部就不是那么平静了,保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艾维说:“要想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耐心是很难的。这对乔布斯很难,对蒂姆亦如是。在开发产品的任何时候,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产品上总是很难做到的。”9、苹果仍然无惧挑战苹果以前发布过很多分析师一开始并不看好的产品,分析师们声称那些产品一点新意都没有。艾维对此已经习惯了。他说:“坦白说,我并不认为事情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开发iPhone的时候,人们就是那样的感觉。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iPhone,iPod也是如此,iPad可能被他们看作是放大版的iPod。”艾维也乐于迎接推广边界的挑战,他并不害怕失败,至少在开发新产品时是这样。艾维说:“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你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有时你可能必须打个电话,有时你可能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是在对抗物理定律,而后者是我们不可能改变的。”他总结说:“后见之明的好处是我们只谈论确实有用的东西。”[!--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苹果 乔布斯 库克 新材料

  • 苹果首席设计师:库克领导下的苹果并未改变

    自2011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以来,难免会有很多人拿他和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作比较。虽然库克可能永远不会像乔布斯那样被大家当做苹果的“核心和灵魂”,但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y Ive)坚称,苹果并没有突然变成一个迫切需要打肉毒素针的衰老呆滞的明星,它没有什么变化。乔纳森·艾维日前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在被问及库克接受苹果后对苹果的设计过程和对创新的持续推动的影响时,他表示:“老实说,我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史蒂夫建立了一套价值体系,并确立了当务之急的关注点以及完全经久不衰的基调。”许多业内人士或许会发现这是完全可信的。尽管匿名消息人士向《纽约时报》表示传说中的iWatch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但这并不是说在库克的领导下,仅仅为了满足分析师们的猜想,苹果就突然大量推出了智能手表或是混合型笔记本-平板电脑。虽然人们可能会不停地念叨一些新品、新事物,但苹果更愿意在该公司对某款产品感到满意时再发布它,而不是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不必要的产品。艾维解释道,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耐心。乔纳森·艾维说道:“公司内部的员工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时感觉与过去研发iPhone时的方式完全相同。”显然,库克与乔布斯一样有耐心等待创新。艾维表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有耐心是非常困难的。这对史蒂夫来说很难,对蒂姆而言也很难。”《纽约时报》概述中提出,库克并不像乔布斯那样亲自参与到产品设计的工作中。特别是在iWatch项目上,据“参与了该项目”的匿名人士库克向《纽约时报》表示,库克几乎并不参与该产品设计的细节工作。相反,库克将许多这类职责授权给了艾维及其行政内阁的其他成员。《纽约时报》中还提到了来自一位27岁的开发人员传道者扎德·泽路夫(Chad Zeluff)对名为OrcaMD的医疗应用的观察评论。泽路夫说道:“乔布斯就像是列侬(Lennon),而库克就像是林戈(Ringo)。”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泽路夫听过《Back Off Boogaloo》,或任何林戈创建的All-Starr Band乐队的作品,那么他可能会发现库克的产品比这些音乐作品稍多了些微妙和创造性。

    半导体 苹果 乔布斯 库克 MIDDOT

  • 华为海思“核芯”麒麟920能否动摇全球芯片市场?

    讯:谈到智能手机芯片,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国公司高通。不过,现今,中国一家芯片厂商也吸引了市场的注意。华为旗下芯片公司海思于上周正式发布了“核芯”麒麟Kirin920芯片。该产品支持4K超高清视频全解码、支持LTECat6标准等,而这些功能都被认为是业界领先水平。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移动芯片市场的崛起?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尚早,不过该消息起码是中国IT业界,特别是中国比较落后的芯片制造行业的一个福音。一直以来,中国的芯片市场都严重依赖进口,因此,芯片也已成为中国进口国外最大金额的商品之一。(石油、芯片、铁矿石、液晶面板多年来是中国进口额位列前四的单项商品。)由于石油和铁矿石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寻求突破,因此,芯片和LCD面板便优先成为“中国智造”最渴望突破的关键领域。近几年来,由于京东方和TCL这两家面板厂商的不断创新,国产替代已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作为数字信息产品的“心脏”,芯片仍旧大量依靠进口。据海关局数据表示,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去年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达到了2322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超过当年石油进口额的2196亿美元;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额则连续四年扩大,至1441亿美元。如此看来,要想降低芯片的进口量,中国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媒体也引用深圳半导体产品协会副秘书长李明俊的话表示,中国大部分的芯片厂商目前仍只能生产中低端芯片。 12下一页>>

    半导体 芯片市场 全球芯片 麒麟 华为海思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