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小贝 4月19日编译耐克将停止在可穿戴硬件设备市场的探索,并且认为只有软件在耐克的科技前景中拥有未来。消息人士透露,这家体育用品公司本周解雇了FuelBand智能健身腕带研发团队的大多数员工。这意味着该公司将停止FuelBand业务,包括计划在今年秋季发布的更轻薄的新款FuelBand。“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国际化企业,我们会根据业务优先顺序不断整合资源。”耐克发言人布莱恩·斯特朗(Brian Strong)通过一份电子邮件表示,“随着我们的数字体育业务重要性提升,我们预计会对团队内部进行调整,并且会出现小规模裁员。但我们不会就单个的员工问题发表评论。”耐克FuelBand硬件团队共有70余人,这也是该公司以科技为中心、有200余名员工的数字体育部门的一部分。耐克FuelBand硬件团队有30余名员工在香港办公,其他员工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的公司总部办公。耐克已经在周四将裁员通知下达到FuelBand硬件部门。耐克数字体育硬件团队专注于工业设计、生产运营、电子和机械硬件工程、软件界面设计等业务,旗下产品不仅包括FuelBand智能腕带,还包括Nike+手表等体育周边产品。大多数员工被裁这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在该硬件团队的70余名员工当中,约有55人,相当于70%到80%将被迫离职,其中一些员工可以留在耐克直到5月份。目前还不清楚会有多少员工被耐克其他部门聘用,负责互联网软件的耐克数字科技团队未受影响。消息人士称,耐克原计划最早在今年秋天发布新款FuelBand智能腕带,这款产品更加轻薄,但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取消,而且数字体育部门下属的所有硬件产品项目似乎都已经被搁置起来。然而,耐克暂时不会停止销售FuelBand SE第二代产品,这个消息得到了耐克公司的证实。“Nike+ FuelBand SE仍然是我们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继续改进Nike+ FuelBand应用,推出全新METALUXE颜色版本,我们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销售和支持Nike+ FuelBand SE产品。”布莱恩·斯特朗表示。事实上,早在一周前匿名社交网站Secret上面就出现了耐克FuelBand硬件团队裁员的消息。这篇贴子称:“耐克的混蛋高管将会在FuelBand和其他Nike+产品研发团队进行裁员,这主要是因为高管们严重疏忽、浪费资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重心转向软件去年11月推出FuelBand SE之后,耐克就曾经对可穿戴硬件市场进行过认真的讨论。分析人士认为,退出硬件、整合资源、专注于健身和运动软件,长远来看这个战略转型会给公司带来利好。腕部健身追踪设备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智能手机传感器的不断改进,耐克的数字应用生态系统Nike+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换句话说,可穿戴硬件设备并非耐克主要业务,尤其是苹果和谷歌(微博)等公司也计划加入这一市场,耐克继续参与硬件竞争已经逐渐失去意义。就在上周,耐克宣布启动位于旧金山的Fuel实验室。这个从加速器项目衍生而来的测试实验室将成为耐克旗下一系列创新研发部门的其中之一,其他公司可以通过该实验室设计硬件产品,并整合到耐克NikeFuel测量工具。从根本上讲,这将成为FuelBand后续产品的孵化器,只要它们接入Nike+系统。耐克计划在今年秋天公开Nike+应用程序接口(API)。随着耐克将可穿戴市场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软件,它也避免了日益激烈的硬件市场竞争,尤其是苹果可能会发布的iWatch智能手表,以及搭载谷歌最近推出的Android Wear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的设备。与苹果合作随着苹果加入竞争,耐克也有了潜在的合作伙伴。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曾经佩戴着耐克FuelBand腕带出席2012年10月的iPad Mini发布会,而且他还是耐克董事会成员。这种关系已经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帮助耐克早在2006年就凭借Nike+iPod运动鞋传感套装进入了可穿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耐克与苹果的合作关系肯定不成问题。“苹果身处硬件行业,耐克身处体育行业。我认为苹果不会把耐克看作竞争对手,反而苹果硬件会给耐克软件提供支持。”Stifel Nicolaus公司分析师吉姆·杜菲(Jim Duffy)表示,“只要支持耐克的应用,耐克会很高兴地让苹果来销售这些硬件。”“对于耐克而言,与业内领先的科技公司合作并非新鲜事。”耐克发言人斯特朗说,“自2006年推出Nike+ Running以来,我们就一直与苹果合作研发产品,自那以来耐克打造了包括Nike+ Training Club、Nike+ FuelBand和Nike+ Move在内的一系列iOS应用。”当然,下一次库克手腕上戴的很有可能就是苹果自己的可穿戴设备,这款设备能否搭载耐克软件将成为耐克在可穿戴领域的下一个关键点。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导读】据IHS公司的一份中国研究专题报告,继2012年萎缩之后,随着能效要求与设备升级推动嵌入及自动应用对于MCU芯片的需求增长,中国微控制器(MCU)市场显有回升。 在2013年,中国MCU市场的营业收入达到31亿美元,比2012年的29亿美元增长7.7%。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从2013年开始至少会连续五年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将达到45亿美元。 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ADI公司给予MCU市场很高的重视,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MCU产品和优质服务。ADI公司精密ADC产品线产品应用经理魏科先生受邀对目前国内MCU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以评论,并分享ADI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 魏科 ADI公司精密ADC产品线产品应用经理 1. 中国市场在MCU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你认为中国MCU市场需求有何特点? 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在工业、汽车、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发展尤为惹人注目,低成本、更大众化的MCU/DSP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音响、辅助驾驶、电机控制、智能监控、生物识别、生命维持和救护等各个领域。以上这些领域或将成为拉动中国MCU/DSP市场产品增长的驱动力。 2. MCU厂商必须在功耗、性能、集成度、尺寸、成本等方面全面衡量,低功耗是MCU开发的一个发展方向,有厂商就提出nW级低功耗MCU的概念。贵公司在低功耗MCU产品开发上有哪些新的进展?在低功耗设计上有何优势? 低功耗应用是ADI公司在SOC领域的发展方向。ADI公司推出的解决方案具有突出的低功耗特性,同时具有业界领先的模拟前端性能。 ADuCM360是完全集成的3.9 kSPS、24位数据采集系统,在单芯片上集成双核高性能多通道Σ-Δ型模数转换器(ADC)、32位ARM Cortex-M3处理器和Flash/EE存储器。在有线和电池供电应用中,ADuCM360设计为与外部精密传感器直接连接。ADuCM361集成了ADuCM360的全部功能,不过它仅有一个24位Σ-Δ ADC (ADC1)。 ADuCM360/ADuCM361专为要求低功耗工作的电池供电应用而设计。微控制器内核可配置为普通工作模式,功耗290 μA/MHz(包括flash/ SRAM IDD)。在两个ADC均打开(输入缓冲器关闭)、PGA增益为4、一个SPI端口打开和所有定时器均打开时,系统总电流消耗可以达到1 mA。 3. 现在处理器核大部分是ARM的天下,您觉得MCU核的后进入者还有机会吗?如果后进入者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和提升? 以ADI自身产品为例,ADI自主架构的处理器总的来说还是DSP。Blackfin处理器除了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外,还可以执行任务调度等MCU的功能。因此,ADI自有架构的Blackfin处理器适合于数字信号处理为主,控制为辅的应用;而ARM, MIPS等架构的MCU适合于控制为主的应用。 目前, ARM作为业内开放的处理器核心,其在芯片设计生态环境营造、软硬件开发资源的丰富性和复用性、加速项目设计周期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ARM架构开发MCU产品,尤其是32位MCU产品,已经成为MCU产品领域的主流趋势。但是总体看来,未来多元化MCU架构将是市场发展的主流。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解决方案不断出现,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高性能、低成本都是厂商追求的最终目标,确保这些方案都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变得更加关键。
微软对诺基亚手机部门的收购似乎已经拖了一些时间了,国外媒体报道中最终敲定完成收购的时间就在4月份,虽然先前也说了最终敲定3月份之类的消息,时间却一再拖后。在诺基亚致用户的信中,诺基亚表示本次交易将在本月完成。对于那些平常都一直在关注诺基亚的同学来说,诺基亚手机部门的收购应该也算是好事一桩,虽然手机业务不再归属于诺基亚大本部,但诺基亚银行账户上多出的71.7亿美元也令其有足够的现金维持稳定,并扩张剩余的资产。微软现如今已经掌控住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微软骤然多了32000名员工,当然这其中也算上了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对于微软未来会如何充分利用这份新资产,可能每个人都会好奇。但考虑到诺基亚是Windows Phone阵营中市场份额最多的品牌,微软对诺基亚手机部门的收购就显得相当合理了,这也是保护Windows Phone市场的好办法。另外应该还会有更多的人在意,微软会怎么处理Nokia X这样的产品。诺基亚手机业务加入微软之后,诺基亚的手机进入的新部门叫做Microsoft Mobile(微软移动)。而Lumia这个品牌现在确实就掌握在了微软手中,在此之后,Lumia设备的发布速度是否会有变更也得看微软怎么想了——诺基亚先前将Lumia不同设备铺开组成不同市场定位的策略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有成效的,虽然生效过程显得比较缓慢。在收购将近完成之际,微软还有很多整合工作需要完成,而且这绝对不是个轻松的任务。要不然微软对诺基亚的收购最终只会沦为类似谷歌和摩托罗拉的关系,最后是不得善终的。
HTC的相机科研人员透露他们正在研发能够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光学变焦技术.在一次采访中他们表示研究人员将在12至18个月内在光学变焦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表示HTC将在未来的18至24个月内拥有生产出达到DSLR相机水平的智能手机拍照系统.在谈到智能手机正在吞噬相机厂商的市场时,HTC表示这一市场可以有两种产品和谐共存,此外相机厂商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HTC还表示他们的One M8本可以支持4K高清摄像,然而HTC感觉这一技术还过于前卫,同时表示4K质量的图像可以通过一块800万像素传感器来实现.
据彭博社报道,前三星CMO Paul Golden刚刚加盟了HTC。2008年至2012年间,Golden曾任三星公司CMO职务。在Golden的LinkedIn主页上,他对自己的描述为:“创建并且启动了获得巨大成功的Galaxy产品”。报道称,Golden先期与HTC签订了一份为期为3个月的合同,其直接汇报对象为HTC主席王雪红。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营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不幸的是,这也是HTC一直以来最大的短板。对比三星来看,HTC的产品本身其实并非无法与三星相抗衡,但是三星正是凭借着其巨大的营销优势,不断的吸引着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安卓手机生产商。今年早些时候,王雪红曾表示:“说实话,我们以前并不认为营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现在意识到了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此次请来营销专家Golden,或许标志着HTC将会开始重视营销,重新杀回市场挑战三星。
网易科技讯 4月18日消息,腾讯入股京东的福利即将兑现。内部人士透露,微信将给京东一级入口,该入口将和“朋友圈”的入口并列,出现在“发现”这个主入口当中,而不是之前“我的银行卡”下面的三级入口。微信平台中,朋友圈可以算是使用率最高的入口,而之前除了微信功能外,只有“游戏”在该入口。之前腾讯入股的大众点评、嘀嘀打车都依然还是在银行卡栏目下的三级入口。消息称,入口具体植入的时间应该在京东今年618大促之前,不过最后接入微信的格式和提示语还没有最后的消息。除此之外,财新网有消息称C2C拍拍微店也将从订阅号升级为不折叠的服务号,和“腾讯新闻“类似。同时,京东微店也将直接接入平台帐户和后台信息,京东将通过微信服务号追踪订单管理、维权等功能。其实在PC版QQ中,JD已经与腾讯游戏、音乐、安全管家出现在下面并列的位置。在移动端完全接入之后,京东将实现全部接入腾讯。京东在QQ面板上的入口截图这会直接给京东带来大量的流量,因为微信朋友圈、QQ都是目前最主要的流量来源之一。在享受腾讯一级入口待遇后,京东获取新用户的成本有望下降,从而对毛利率的提升有不小的帮助。这还是源自3月的那次入股,腾讯以2.14亿美元和旗下的电商资产换来京东15%股份,而其中更为值钱的,是腾讯的五年不竞争承诺和期限内一级入口的独家合作。有分析计算认为,腾讯的一级入口价值超过10亿美元。同时,在一级入口和订阅号升级的同时,京东将和微信在支付上进行合作。由此来看,腾讯对京东的入股也将直接给京东带来回报,这样就不难怀疑为何京东在接受投资后,就把自己公司的股指从80.3亿美元提高到157亿美元了。(王锦)
英国登上光伏发电列车的时间较晚,但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将有望赶上西班牙。巴克说:“六年内达到20千兆瓦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一切取决于行业降低成本的能力。目前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不会通过巨额补贴来实现这一目标,也不会允许太阳能板不受控制地遍布英国大地,像风力发电那样。”推动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恰逢风电行业连日来遭到大批保守党议员的猛烈抨击,他们正在向首相卡梅伦施压,要求他承诺推迟新建风电站项目,甚至拆除一些业已存在但居民抗议最强烈的发电站。巴克指出,光伏发电的发展空间是在屋顶,相信到2015年底,装有太阳能板的家庭数量将从目前的50万增加到100万。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在《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发出了全球首个完全由碳基材料制成的等离子激光器。该技术有望在提高运行速度的同时,彻底改变电子产品的外形。未来,如名片般轻薄柔软的手机甚至能被直接印制在衣服上。等离子激光器的大名叫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米激光器(spaser),实际上是一种高效的纳米光源。它能够通过自由电子的振动发出光束,而不像传统激光器那样需要电磁波和占用巨大的空间。传统激光器的运行需要放大光子,而等离子激光器则是通过放大表面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运用能够使其突破传统激光器的限制,速度更快、体积更小,让超高分辨率成像和微型光学电路成为现实。有研究称,这种电路比目前最快的硅基电路还要快上百倍。负责此项研究的莫纳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系统工程学院(ECSE)博士盖鲁帕辛哈称,与半导体等离子激光器相比,碳基等离子激光器还将提供更多优势。盖鲁帕辛哈说:“目前传统的等离子激光器大部分由金、银等金属纳米颗粒和半导体量子点制成,而我们的设备则由石墨烯谐振器和碳纳米管增益元件组成。使用碳意味着,这种激光器的效率更高、更柔软便携,能够在高温下工作,并且更加环保。根据这些特性,未来有望制造出能够直接印制在衣服上的微型手机。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纳米天线、电导体和波导上进行了测试。”物理学家组织网发表在4月17日的一篇文章称,这项新研究还首次证实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之间可以交互并通过光进行能量传递。这种基于光的传导,速度极快还非常节能,特别适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因为具有极其卓越的机械、电气和光学性能,而且还是优良的热稳定材料,能够承受高温,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能够完全胜任很多高效、轻量级的应用。以该技术为基础的高速芯片可以被用来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基于晶体管的装置,如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等。新技术能够轻易突破硅基材料目前所面临的小型化和带宽瓶颈。盖鲁帕辛哈说,除了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外,这种激光器还有望在癌症的放射疗法上获得应用,结合纳米标记技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产生的高强度电场能将癌细胞各个击破,而不伤及健康细胞。此外,在分子检测和高灵敏度生物医学测试上该技术也能一显身手。(来源:科技日报 王小龙)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工业4.0」(Industry 4.0)在德国国内也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了通过蒸汽机和水力实现工厂机械化的大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电力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并建立了分工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利用电子技术等使生产设备迅速迈向自动化。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德国充满了强烈的危机感。已开发国家中,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保持在20%以上的只有德国和日本等几个国家。美国和英国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走上脱工业化道路。不过,近几年,德国企业的大规模投资也开始转向海外。比如,戴姆勒把小型车生产中心转移到了匈牙利,宝马决定增强美国工厂产能。德国不仅人工费高,能源价格的上涨也十分明显。作为欧洲强国的德国对此也头疼不已。「关于传统制造业,被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企业赶超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不会被亚洲企业赶超的其他道路」,德国机械工业联盟(VDMA)对「4.0」的目的做了这样的说明。「4.0」还面向外国企业打开大门,吸引瑞士大型重电机厂商ABB等加入。德国贸易投资振兴机构表示「希望拥有技术实力的日本企业也加入进来」,因此另一目的是借此吸收外资,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原本就在设计和工程领域具有优势的德国,现在又要重新定义制造业的应有形态,以攻占潜在增长市场。日本制造业再不能再这样无所作为了」,一位日本机械厂商德国子公司的社长语气凝重地说。另一个制造业大国——日本虽然也通过IT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这些举措大多局限于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内部。而德国则是大型企业跨行业联手、在德国所有产业领域推进改革,这种尝试对日本也很有启示作用。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4月18日专稿(蒋均牧)“中国市场对于我们极为重要,是全球事业的关键支柱。”株式会社东芝(Toshiba)旗下东芝半导体&存储产品公司技术营销部总经理兼技术营销总监吉本健表示,这家以“引领创新(Leading Innovation)”为行动理念的半导体厂商始终致力于将最新技术成果引入中国。2014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东芝半导体以“智慧与科技的双赢,尽在东芝智能社区”为主题,围绕移动终端(Mobile)、家用电器(Home Appliance)、汽车电子(Automotive)、存储(Memory & Storage)、工业(Industrial)五大应用领域,全面展示最新半导体技术及解决方案。Gartner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东芝营收1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6.3%,排名全球半导体厂商第六。在日系半导体产业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着领导者地位。东芝半导体&存储产品公司技术营销部总经理兼技术营销总监吉本健(左2)等高管接受C114采访领先技术服务中国市场在东芝半导体的发展规划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尤其当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乏力之际,中国市场却以20-30%的增长率高速成长。东芝半导体下辖有三大产品事业部、五大产品类,包括混合信号IC、逻辑LSI、存储器件/存储产品、图像IC、分立器件等。开发出的最新技术不少会最先在中国市场推广,比如FlashAir第二代产品首批发售的国家中就有中国。事实上东芝在中国还设有一个软件技术公司,专门为向中国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存在。东芝半导体正聚焦于互联设备和相关周边器件的智能化,本届展会上重点展示的解决方案就包括TransferJet USB/TransferJet MicroUSB和Array Sensor,吉本健表示。TransferJet是一种高速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3厘米内最高560Mbps的传输速率,相比Wi-Fi所需时间更少且不存在联网终端数量瓶颈。TransferJet USB/TransferJet MicroUSB是基于该技术的可以简单、高速传送数据的适配器,可以在两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之间瞬间传送多媒体内容,将于今年夏季在中国上市。CMOS图像传感器是将光转换为电气信号的电子元器件。智能手机的趋势之一就是机身越来越薄,高像素摄像头会影响到机身厚度,东芝的Array Sensor搭载两个50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通过信号处理实现相当于1300万像素的拍摄效果,但厚度却比1300万像素的单芯片更薄;在拍摄后,还可以进行再次对焦、晕映、删除,是业内首发的一款产品。东芝半导体与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均有广泛合作,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加入到智能终端生态系统中并有所发展,除了最新技术以外,它的产能亦逐渐向中国倾斜。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半导体&存储产品市场统括部总监高桥俊和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半导体需求正随着销量增长,针对这些客户东芝一直跟踪其需求,在车载、可穿戴等领域亦将有所投入。智能社区最核心技术驱动者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例如人口增长、资源匮乏、健康问题以及环境日益恶化等。“智能社区”是东芝集团提出的解决办法,亦是向全社会传递的一种态度与理念。吉本健称,智能社区涉及大数据/云存储、智能化的传感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许多基础课题,东芝半导体在整个体系中将扮演核心技术驱动者,亦会在智能社区的推动中觅得商业机会。东芝半导体的技术创新实力在2014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移动终端方面,这家世界顶尖半导体厂商展示了包含无线通信、CMOS图像传感器、桥接芯片以及分立器件在内的系列产品。其中,业界领先的有TransferJet、NFC等近场通信技术以及Bluetooth、Wi-Fi和无线充电等一系列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环境的解决方案。在面向家用电器的应用中,东芝半导体展示了白光LED“LETTERAS”照明解决方案、面向家电产品的低功耗和静音化电机控制技术、使用了图像识别技术的监控摄像头方案等,用于家庭内无线连接的920MHz模块,用更加智能的技术来保护环境。这些解决方案不仅代表了当前各自相关应用的最先进技术,更已在中国拥有成功应用实例。作为老牌的汽车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东芝半导体展示了让驾驶更加安全和安心的车用电机控制技术、全高清HD图像调整技术等解决方案,实现系统小型化、轻量化的氮化硅散热材料。东芝是全球最大的存储产品供应商之一,在该领域展示了采用NAND闪存的e·MMCTM、SD存储卡、USB存储器、SSD、混合驱动、HDD等能满足从音乐及视频数据到面向云存储的庞大数据等多种需求的大容量存储产品,以及带无线LAN功能的SDHC存储卡“FlashAir”。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能确保消费者在高安全等级环境中存储和分发高清动画等媒体内容的“SeeQVault”技术的世界首款MicroSDHC存储卡。在面向工业电子的应用方向中,它展示了广泛的分立器件产品线、面向电铁/电力转换/工业用变频器的大型IGBT模块、使用新型材料的化合物半导体SiC和GaN等实现高效和高性能的产品、世界最长画面质量最高的热印刷头,以及搭载高效MCU比以往传感器性能更佳的编码器IC。 作者:蒋均牧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据Gartner称,2013年整个全球半导体收入达到3150亿美元,相比2012年增长5%。在2013年,前25大半导体厂商的总体收入增长6.9%。这个结果要明显好于市场剩余部分,后者的收入增幅仅0.9%,部分是由于内存厂商集中于顶级厂商排名中。2013年内存市场增幅为23.5%。Gartner研究副总裁Andrew Norwood表示:“在经过2013年较为疲软的开端之后,第四季度区域稳定之前,第二和第三季度期间收入增幅有所增强。内存,尤其是DRAM,领导着收入的增长;不是由于强劲的需求,而是将定价推高的供应增长疲软。事实上,今年整个市场面临着很多需求上的不利因素,PC机生产量降低9.9%,智能手机市场呈现饱和迹象,低价多功能的入门级和中端智能手机型号开始增长。”英特尔连续第二年收入收缩,销售额下滑1%,主要因为PC销售减少所导致(见表一)。不过英特尔仍然连续第22年稳居第一位置,占有市场份额15.4%。2013年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收入排行(单位:百万美元)Gartner:2013年DRAM内存领跑半导体市场三星连续第12年保持第二位置,自从2002年至今三星的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三星包括DRAM和NAND闪存在内的内存业务收入增强抢眼。高通名列第三,其半导体业务增长30.6%,而这主要是由于它在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以及LTE基频处理器方面的领导地位实现的。高通的表现仍然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移动站调制解调器出货量在2013年增长了21%。海力士排名第四,,收入增长了40.8%,是前25大厂商中有机增幅最高的,这也使得海力士收入跻身前五大厂商行列。美光则借助对尔必达的收入实现了前25大厂商中最高的收入增幅。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大成报记者吉雄世/高雄报导】经济部工业局为协助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更加茁壮,委由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执行「半导体设备暨零组件产业发展计划」,结合台湾半导体设备厂商制造技术及金属中心研究能量,将成果推向国际。在金属中心及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办,及驻俄代表处的协助下,组成「俄罗斯产业电子科技经贸考察团」,带领台湾电子半导体产业计28家厂商43人于4月12日至20日至俄罗斯参加「2014年俄罗斯国际电子展(EXPO ELECTRONICA)」,并于日前在国立莫斯科大学科学园区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举行「台北-莫斯科电子半导体产业与技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中莫斯科大学副校长Khokhlov院士亲临现场致意,并已有多家台俄厂商进行合作洽谈,会场气氛十分热络。俄罗斯方面除莫斯科大学园区多家厂商外,尚有Bauman 科技大学育成中心、SkOLkovo及Ostec等俄罗斯知名公司与单位参加。此外,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与莫斯科大学科学园区也同时签属合作协议(MOU),希望可藉此一合作平台的运作,更加促进台俄光电与半导体科技经贸的交流及发展。莫斯科大学科学园区是由已建校250余年的莫斯科大学于1992年所创立,宗旨是在发展莫斯科地区的网通、电信、资讯等高科技产业,区内计有140家公司,且有5家为俄国前50大科技公司,该区每年创造之产值约新台币60亿。2009年俄罗斯总统颁布联邦法令,使莫斯科大学与联邦教育部位阶平行,莫大拥有全国一半以上高等研究资源,可独立进行产业实用化。本次与金属中心签订MOU后,台俄产业及团体将有更多机会互访、参展及召开座谈会,预计可藉此对台俄间的半导体及零组件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合作的新契机。图:金属中心与莫斯科大学科学园区代表签订MOU,由左至右为金属中心吴春森处长、驻俄代表处科技组吴石乙组长、莫斯科大学科技园区CEO Oleg.V Movsesyan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现代人每天面对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据台湾“中央社”4月17日报道,国际市场研究机构明略行公司(Millward Brown)的一份调查指出,菲律宾平均每人每天花将近9小时紧盯电子屏幕,全球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三。资料图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明略行2014年《广告反应:多屏幕世界的营销》调查报告显示,菲律宾人每天用99分钟看电视、174分钟看智能手机、143分钟看手提电脑,还有115分钟看平板电脑,等于8小时又51分钟。也就是说,扣掉睡觉的8个小时,菲律宾人只有7个小时让眼睛休息或做其他事情。据报道,菲律宾人看电子屏幕的总时数,只比排名第一的印尼少了9分钟。作为亚洲第二大平板电脑市场,菲律宾人玩平板电脑的时数,更是高居全球之冠。据报道,除印尼与菲律宾之外,观看电子屏幕总时数前10名的国家依序为:中国、巴西、越南、美国、尼日利亚、哥伦比亚、泰国和沙特阿拉伯;倒数前三名为意大利、法国和日本。调查也发现,全球民众眼盯多屏幕的总时数,平均每人不到7小时,而智能手机现已是最普遍的单屏幕媒介,民众观看的时数比电视还高出8个百分点(35%对27%)。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外资联昌证券出具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大陆智慧机市场。第一季在消化3G机款库存,加上市场观望即将推出的4G机,导致首季手机出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5%,至1亿支,但预计本季在大陆本土品牌4G手机的推出,将恢复动能,预计今年大陆整体销量仍可达到4.57亿支,年增35%。外资联昌指出,根据中国大陆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今年首季手机出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5%,至1亿支,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则年减9.8%至8900万支,但预计中国大陆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将在第2季恢复动能,并下半年加速成长,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本土品牌4G手机的推出。联昌证券表示,今年第一季中国大陆智慧型手机销售疲软,主因为中国大陆手机厂针对3G机进行库存消化,以便为4G推出做准备,且大多数消费者都在等待新的4G智慧型手机,加上白牌低阶智慧型手机正迅速失宠,因为消费者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整体仍看好今年大陆智慧型手机市场,预计今年大陆整体销量仍可达到4.57亿支,年增35%,首选酷派和通达。联昌证券进一步表示,中国大陆大多数的智慧型手机零组件制造商,包括通达、飞毛腿等正在制定新的4G机大量订单,预估酷派和TCL的出货仍然会成长;先前酷派透露今年有智慧型手机出货目标订在6000万支;TCL通讯则指出,今年首季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年增跃升2.3倍至630万支。
nubia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4.23,该来的,总会来”,配图中也没有给出太多的信息。很有可能是nubia在为其巨屏新旗舰nubia X6的上市进行造势宣传,nubia X6可能会在4月23日正式开卖,此外,一直有传的nubia将推出老机型新UI的推送更新的消息不断,所以此次nubia也很有可能提供最新的nubia UI 2.0。nubia X6采用6.4英寸1080P分辨率屏幕,分为3个版本,其中,售价2999元版本搭载32GB ROM,2GB RAM 高通8974AB处理器;3499元版本搭载64GB ROM,2GB RAM,高通8974AB处理器;3999元版本则搭载128GB ROM、3GB RAM、高通8974AC处理器,此外,nubia X6前后均采用1300万像素摄像头。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