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大会正式发布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华为成为被表扬的14家单位之一。那么华为到底做了什么,华为芯片又做了什么呢?
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节目透露一个让整个中国半导体人都为之汗颜的消息:中国每年在小小的芯片上所花费的钱远远超过很多大宗商品。一直以来,我国在芯片上的投入数额都是超级巨大,但是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要实现未来10年国产芯片50%或者70%的自给率,必须借用国际资源与外部市场。我国企业在海外继续谨慎寻求并购标的的同时,重点应寻求与国际芯片巨头的合作。若能与国外芯片龙头企业形成资本或技术联盟,就完全能绕开他国政府的技术转让限制。
根据最新信息来看,搭载高通骁龙835芯片的手机最快将于3月份上市,首批终端厂商将包括小米、三星、LG等,后续高通还将布局骁龙660、骁龙626、骁龙427等芯片,随着高通愈发多元化的布局,目前美国巴伦周刊也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高通今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达到 65% 的比重。
台股“双王”──市值王台积电及股王大立光12日同步举行法说会,由于两家均为苹果供应链重要成员,两家释出的展望,攸关台股后市表现,市场除聚焦台积电对今年半导体景气展望,法人也关切大立光首季iPhone 7订单、新厂进度及双镜头最新发展。
高通是在CES 2017展上唯一发表10纳米处理器芯片的通讯大厂。对于竞争对手的10纳米产品高通重炮回击称:联发科、海思的10纳米芯片和高通的Snapdragon 835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上,谈不上是竞争对手...
虽然摩尔定律即将走向终结,但半导体制程工艺推进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停下过。台积电和三星作为ARM芯片代工阵营的领军企业,双方你追我赶大打制程战,已将制程工艺推进至10nm,而高通联发科等我们所熟知的IC设计厂商都已宣布推出10nm手机芯片,可以预见2017年的手机芯片将是10nm的天下。
只要出现麒麟处理器,那么必定会有很多人纠结于其使用的是ARM的公版架构,或者用之作为麒麟处理器的弱点进行攻击。那么,在笔者看来,拿采用ARM公版架构来否认麒麟处理器或者否认麒麟处理器的进步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理智的。
软银在收购后的一大动作是要强化进军服务器市场,而这首个大客户就是阿里巴巴,软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而提供定制化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可能就是华为海思。软银花费了322亿美元大手笔收购ARM,这较其股价溢价超过四
日前,2016年华为麒麟秋季沟通会的邀请函曝光,10月19日全新的麒麟芯片(预计会命名为麒麟960)就将正式登场。华为在邀请函中做了不少暗示。譬如眼睛图案可能代表视频ISP的升级;而盾牌意味着安全性能方面的提升;鞋图案
华为海思女总裁何庭波说,相比CEO,她更喜欢被称为工程师。她,是华为海思和终端芯片的引路人。在很多研发人眼中,她是一位魅力总裁,但相比CEO,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20年的她,更喜欢另一个称呼——工程师
通骁龙820、三星Exynos 8890这两大旗舰级移动处理器同时采用了自主设计的64位CPU架构。高通是自主设计CPU的老手,当年的Krait横兴天下无敌手,三星则是第一次玩自己的CPU架构,结果表现丝毫不比高通逊色...
2016年上半年,有13家半导体公司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而前二十大门槛为18.6亿美元。联发科以39.3亿美元排名第11,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位。
大陆IC设计厂大量采用14/16纳米先进制程投片,海思就已大量导入16纳米,而且已开始与台积电合作,明年上半年就要采用10纳米,闳康与海思已有多年合作经验,如今传出将在10/7纳米继续合作,对闳康将有明显加分。
华为将海思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不过由于海思麒麟去年底推出的麒麟950并无足够的竞争优势,在麒麟960即将上市之前选择与高通合作应该才是它推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最好办法。
华为潜入无人机领域,今年或许就能买到基于华为海思 Hisilicon 芯片的无人机产品了。这些无人机产品所采用的海思芯片,不是在手机上用的“麒麟”系列,而是改造自安防摄像头里用的芯片。很多人不知道,华为
智能手机行业今年杀到红眼,终端厂商的日子不好过,上游供应链的联发科、展讯、海思等芯片厂商也同样面临困境,他们过得不舒服,TSMC也得感冒了,因为日子紧巴的情况下芯片厂商就更不愿意选择高价的制程工艺了。TSMC已经在考虑降低16/20nm先进工艺的合约价格以拉拢客户,这对芯片厂商来说也是个好事。
在欧美科技公司在技术上对中国大陆严格封锁的大背景下,AMD为何来中国大陆合资?合资公司是否合法享有X86授权?
编者按:在欧美科技公司在技术上对中国大陆严格封锁的大背景下,AMD为何来中国大陆合资?合资公司是否合法享有X86授权?
光器件及芯片是光通信企业最核心的技术竞争力,尤其以光通信芯片为最。而我国光器件及芯片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 端领域,在10G以上速率的有源器件和100G光模块等高端领域也才逐渐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