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日前,2016年华为麒麟秋季沟通会的邀请函曝光,10月19日全新的麒麟芯片(预计会命名为麒麟960)就将正式登场。华为在邀请函中做了不少暗示。譬如眼睛图案可能代表视频ISP的升级;而盾牌意味着安全性能方面的提升;鞋图案

日前,2016年华为麒麟秋季沟通会的邀请函曝光,10月19日全新的麒麟芯片(预计会命名为麒麟960)就将正式登场。

华为在邀请函中做了不少暗示。譬如眼睛图案可能代表视频ISP的升级;而盾牌意味着安全性能方面的提升;鞋图案暗示处理器速度更快;闪电图案表示更快的充电速度;而耳朵图案则或许与HiFi音质升级有关。

其实,早在前几个月就有人曝光过麒麟960的规格,更快的A73核心,更高级别的LTE Cat.12基带都算是亮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手机竞争的白热化,苹果、三星LG等国外厂商开始定制自己的处理器,国内华为、中兴、小米也在搞自家的SOC,而时至今日,华为麒麟一代代进步风生水起,而小米和中兴却只闻脚步声,不见故人来。这是为什么呢?

一、从笑柄到成功非一朝一夕之功

现在,人们对华为自家的芯片有了不错的认可度。性能方面,麒麟系列虽然跑小米御用的安兔兔比不上高通骁龙820,但是实际使用的反应速度不差。在苹果喜欢的Geekbench4测试中,华为麒麟还能压骁龙一头。

在功耗测试中麒麟表现也不错。在国外知名网站Gsmarena的测试中,只有4000mAH电池容量的情况下,华为Mate8的持续上网时间排名不错(排名第一是是6020mah的金立M5)。

信号方面,华为更是传统强项。

综合看,华为麒麟表现不错。而就在两年前,华为麒麟芯片还是业界的笑柄,被讽刺为万年K3V2,华为是如何逆袭的?这要从头说起。

华为做处理器非常早,华为K3是iPhone出现前针对WM手机的解决方案。国内其他手机厂商根本没有芯片意识的时候,华为已经制造处理器。华为终端真正的转型是大约在2011年前后,华为一方面把海思在其他领域的研发成果移植到手机,研发K3V2,一边设计高端产品,研发P1和D1,最终在巴塞罗那首发了四核智能手机D1。

这个时期,华为的K3V2虽然抢了四核的先,但是工艺落后,图形核心另类,没有完成基带芯片与应用处理器的整合,实际体验是比较糟糕的。还无法与当时三星、高通的产品相提并论。

这个时期,海思的研发进度也比较慢,对方更新了一代产品,海思还是K3V2,华为也被讽刺为万年K3V2。

而华为这个时候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产品线上不用高通或者三星的处理器,坚持用自己的K3V2,这个决定打击了华为产品的竞争力,但是给海思以最大的支持。(其实支持的有点过,当时顶级型号用高通也可以理解)

海思在被嘲讽了两年之后,之后拿出来整合基带与应用处理器的麒麟910,华为的坚持初见成效。

海思真正追上主流是麒麟920,当时MTK、高通、海思旗舰产品性能基本打平。海思的升级版本麒麟925配合Mate7大获成功。

这个时候,麒麟系列已经对手机SOC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对于SOC的CPU,GPU,ISP,音频,基带的取舍有了认识,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部分都作了深度优化,ISP技术积累不够就去找数码相机厂商Altek。

麒麟930是一个过渡产品,而到了麒麟950,华为已经认识到在公版核心下,竞争取决于工艺资源的争夺,华为提前与台积电合作,早早拿到了16nm的资源,保证了麒麟950的高性能,低功耗和早上市。华为Mate8又取得了成功。

即将发布的麒麟960还是ARM公版,但是从宣传看,华为应该在ISP、安全性、电源管理、音频方面更进了一步。而且可能又会抢在MTK之前量产,在市场上继续占据先机。

所以,华为麒麟系列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失败中交学费,在产品的实际反馈中不断更新认识,认清规律,不断优化的结果。

麒麟960未来跑安兔兔可能依然不如下一代的骁龙830,但是在各种综合体验上,麒麟960不会逊色。

二、为何小米与中兴难以跟随

我们回顾一下华为手机和麒麟芯片的成长。华为起步时,麒麟芯片仅仅是华为手机部分型号的选择,而在麒麟成熟时,恰恰是华为手机上量,成为全国销量第一,世界销量第三的时候。

做芯片首先要有规模,规模大成本低,订制芯片相比外购才有利可图。否则自制芯片太贵,得不偿失。

小米准备要自制芯片的时候,小米已经达到巅峰。小米投资了大唐旗下联芯的马甲公司,准备自制芯片。

联芯本来就是最低端的解决方案,性能比较差不说,客户范围也比较窄,一线品牌鲜有采用。小米要在联芯的基础上自己研发芯片,就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量用自己的芯片。

而恰恰这个时候整个手机市场转向。2015年后市场进入换机市场,机器越换越高,小米手机开始走下坡路。如果小米做超低价的产品,未必就能卖得好。

而没有量,就无法平摊高昂的研发制造成本。自制的芯片性能弱价格高,还不如直接买MTK和高通的成品。小米的芯片基本胎死腹中。

中兴介入的时机更晚,中兴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前期风光了一阵,随后就落后了。中兴的产品进步太慢,用了几年才达到业界一流水平,而此时智能手机已经进入综合实力的比拼。中兴线上无法与小米,魅族,乐视相比,线下渠道远不如OPPO,vivo,金立和华为。

中兴的量无法与华为、小米相比,这种情况下,自己研发芯片自然是劳民伤财,芯片即使能做出来,成本也会高的可怕,不如直接采购外购的成品。

自制芯片技术艰难,成本高昂,又没有足量的量来获取收益,所以小米和中兴的芯片只闻脚步声,不见故人来。

三、未来还需更进一步

目前,华为麒麟芯片虽然不错,但是距离苹果的A10依然差距巨大。

华为目前的水平还是用公版核心,华为产品的性能取决于ARM公版的水平,GPU核心取决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品。

而华为的竞争对手,高通、三星、苹果都有自己研发CPU核心,高通还有自己的GPU核心。华为麒麟芯片要达到顶级,还需要更进一步。

其实,业界并不是没有高性能核心的研发,nVIDIA很早就自己研发ARM指令集的发核心架构,中国的“火星”处理器也是在ARM指令集的基础上自研核心。

GPU方面,nVIDIA一直很有实力,只是它现在放弃了智能手机市场去做了车载市场而已。

工艺方面,台积电距离英特尔还有一点差距。

华为的梦想是超越苹果,三星,高通。

而要做到这一步,华为需要在多个领域补课。

核心架构方面,华为需要自己研发或者与其他厂商合作,研发出超越公版的高效核心;GPU方面,华为可以与nVIDIA合作出最强的移动GPU;工艺方面,华为可以争取业界最强的英特尔工艺资源。

华为手机的梦想是追赶苹果、三星,而华为手机的梦要实现,首先需要华为麒麟追上苹果、三星。麒麟960虽有进步,但是距离苹果依然差距巨大,华为未来还需更进一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