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的半导体投资去向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进阶之路三步走。
半导体产业已经是高科技的制高点,各大国家及地区都在积极扩张自己的半导体实力,其中半导体制造产能是重点。在这个领域,国内的芯片产能今年有望超越日本,进入世界前三。
有人找货找到哭,有人备货备到吐……
一家荷兰公司出售的大型机器已成为决策者的关键杠杆——这也从侧面说明任何国家在半导体技术方面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供应链的希望是多么不切实际。
华为事件发生之后,海思未来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难题,即便还是能够设计出最先进的芯片,可是没有办法产出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正非对此也是非常无奈的。
本周光刻机板块49只股票中,有39只出现了大涨,平均涨幅为7.58%。其中,板块内的永太科技更是大涨了161%。
近一段时间,芯片连续霸屏 A 股,不少目光更是聚焦在了第三代半导体身上。实际上,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被纳入 " 十四五 " 规划后,半导体发展就成为今年的关键词。一级市场上,创投机构纷纷加码。
7月8日-10日,以 “智联世界·众智成城” 为主题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即将在上海隆重召开。华为将承办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届时,华为将展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铁人三项”包括超级全栈算法、超级数据湖、超级计算和传感器硬件。
今年以来受持续蔓延的“缺芯潮”影响,整个世界半导体供应链都面临紧张局面。相关资料显示,本轮“缺芯潮”或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这也就意味着与半导体芯片紧密相关的整个智能产业都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之内受到影响,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车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2020年,整个半导体行业都遭到了严峻的影响,芯片的产量在不断的下降,而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却是在不断的上涨,全球多家车企被迫暂停工厂生产,陷入了集体“芯荒”。
7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最新产销数据,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下降4.8%和5.3%,同比下降16.5%和12.4%。实际上,今年5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就已出现了环比和同比微跌,而6月的产销量则进一步回落。
在芯片研发费时费力费钱的的背景下,任何玩家都不能轻视自研模式可能带来的反噬风险。
2021年2月初,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华为最强音:只要与消费者有关的产品,都被称之为终端,华为绝不会放弃终端业务。
2021年以来,芯片初创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已经历经7轮,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6月10日,15亿美元的C7轮融资完成——一家创业公司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多轮融资,实属少见。
在如今现代化时代中,如果能够掌握芯片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当然,芯片技术并没有那么容易掌握,也不是一件简单事。这不,腾讯回应进军芯片行业,宣布招聘多个芯片研发岗位,一起去看看。
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台积电到日本建厂的计划愈发“明朗”。在7月15日的财报分析会上,台积电正式回应道,正在对建厂的事情进行相关的评估,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芯片技术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光刻机等相关设备。在芯片设计领域,华为海思代表着国内最高技术,其设计的麒麟芯片已经进入世界前三,能够和高通骁龙、苹果A系列芯片相媲美,但其实也只是刚刚开始“去美国化”。
近年来,英特尔的霸主地位开始摇摇欲坠,前有“宿敌”AMD不断抢夺市场,后有新兴对手苹果、亚马逊自研芯片,要知道,英特尔14nm芯片打磨了足足5年,10nm芯片又拖延了3年,现在自研的7nm芯片一度被传陷入“难产”境地。
当下,数字化升级成为诸多行业领域重要发展趋势,作为核心的技术驱动力,AIoT技术的深度赋能加快了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步伐。AIoT推动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不过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很大程度上也还依赖AIoT技术本身的升级迭代,算法、算力、数据的持续演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