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汽车芯片仍处于紧缺状态,而且,短缺物料已从常规车用芯片延伸至IGBT等电动车增量芯片;而就在产业链加大力度解决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时,已有部分企业在规划更先进制程工艺的车规级芯片,如芯擎科技、恩智浦、高通、英伟达等,陆续发布7nm、5nm制程芯片。那么,车用芯片向先进制程工艺发展是否已经成为主流?
日前,华为麒麟980、巴龙5000、鲲鹏920、昇腾310等多颗自研芯片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今天,Intel官方宣布,将与联发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其代工服务部门(IFS)为联发科提供代工服务。
自从苹果放弃与Intel合作、开启M系列自研处理器之路后,Intel一直尝试赢回苹果的芳心,结果却是徒劳,苹果已经去掉了Intel的最后一丝痕迹。
基带芯片是指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的芯片。具体地说,就是发射时,把语音或其他数据信号编码成用来发射的基带码;接收时,把收到的基带码解码为语音或其他数据信号,它主要完成通信终端的信息处理功能。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报告称,在28nm量产十年后,目前台积电 28nm 芯片仍拥有可观的收益。台积电、联华电子和中芯国际正在进一步扩大 28nm 产能。2021 年,28nm 晶圆代工总营收超过 72 亿美元(约486.72 亿元人民币),其中台积电的28nm晶圆代工营收占据了全球约75%的份额,达54.11亿美元。
如今,半导体行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2020年年中到2021年年底,全球半导体行业在高景气周期中狂奔,缺芯成为跨年度的热词。但另一方面,市场也在担忧半导体景气度下滑,资本疯狂涌入后是否会令芯片周期快速反转至过剩状态。
国产半导体发展在矛盾的市场环境中踩下了油门。近年半导体国产替代浪潮刺激着大量玩家蜂拥而入,从半导体材料、设备一路蔓延到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及封测,都回响着国产替代的口号,前景一片大好。
这几年人们对于芯片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尤其是高精度的纳米级芯片。目前,已知的手机芯片可以做到4纳米的量产,就比如最近新发布的高通骁龙8+以及10月份要带来的苹果A16仿生芯片,都是4纳米制作工艺,它们统一的特点就是性能强大。
每年的夏、秋都是富士康招工的黄金时间,其中最大原因就是为秋季苹果iPhone新品做准备。
7月25日上午,三星在韩国首尔南部的华城举办典礼,宣布首批3nm芯片正式出货。
汽车芯片是成品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当于汽车的大脑。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芯片在成品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汽车各组成部分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目前,汽车行业对汽车芯片关注度持续增加,汽车芯片供应对汽车行业发展和汽车营销起到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更加显著。
随着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的提速,汽车信息化水平空前提升,芯片应用快速增加。最早,车上的设备全部是机械式的;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汽车的一些控制系统开始了从机械化到电子化的转换。目前,汽车芯片已经广泛应用在动力系统、车身、座舱、底盘和安全等诸多领域。而汽车芯片与计算、消费电子芯片不同的是,汽车芯片很少单独亮相,都是内嵌在各大功能单元中,而且多数场合是核心。
司法所地方
全球芯片短缺,也称为半导体短缺,似乎已经悄悄影响到世界上的每个人,尽管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硅芯片,从手机和电脑到厨房用具,甚至汽车。而且所有这些技术都变得越来越先进,因此最好的处理器不会只为最新的游戏 PC 保留。
这一次,台积电真的被美、日“坑”了美国、日本都曾邀请台积电到台湾投资,以发展半导体工业。美国有5nm芯片厂,日本有28nm到22nm的芯片厂。
随着我国“碳双 减”征程的全面开启,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加快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步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汽车力量。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度增长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产业化技术逐渐成熟、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使用环境基本完善、消费者体验持续优化等,同时也得益于政府保产业链供应链举措、汽车促消费政策及油价波动性攀升等短期因素影响。下一步,需采取有效精准措施,多管齐下,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适应潜在消费者需求,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为汽车促消费和稳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7月19日讯从近期中科蓝讯、恒玄科技、炬芯科技的二级市场走势和预披露财务数据来看,今年音频SoC芯片厂商正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和股价回撤。
7月19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在多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相继启动芯片项目后,字节跳动也计划自主设计芯片。字节跳动发言人表示,由于无法找到能够满足需求的供应商,该公司计划针对特定用途设计自用芯片。
7月14日消息,业内人士郭明錤爆料,台积电负责代工高通公司2023年和2024年的5G旗舰芯片,而且是高通的独家供应商,这对两家公司来说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