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威盛在北京正式发布威盛中国芯品牌标识,进一步深化威盛中国芯战略,完善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现场揭幕了威盛中国芯品牌标识,从即日起这一标识将被用于中国大陆市场威盛的CPU产品和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将在CES上推出代号为Sandy Bridge的酷睿系列芯片。Sandy Bridge增添了GPU、视频处理等功能,改进使用PC的视觉体验。欧德宁称,Sandy Bridge芯片将被应用在数百种不同价位的笔记本和台
【导读】日商大和证券亚洲科技产业研究部主管陈慧明指出,第一季每月出货已可达5,000片,分别由Altera与Xilinx(各占50%)吃下;此外,备受外资圈期待的苹果A5 CPU订单,也可望重回台积电怀抱。陈慧明表示,目前市场
【导读】消息恰好在新创公司Calxeda公布计划推出四核ARM Cortex-A9服务器片上系统(SoC)之后宣布。Calxeda的片上系统连DRAM在内功耗只有5W。 摘要: 消息恰好在新创公司Calxeda公布计划推出四核ARM Cortex-A9服务
【导读】移动支付SoC领域,长期由国外大公司如英飞凌、ATMEL、瑞萨、ST、三星等把持,国内厂商占据的份额很少,这是因为在安全移动支付、智能卡等应用领域,对芯片的安全性和算法性能、功耗有着极高的需求。而国民技
【导读】就在CPU核战争打得不可开交时,一直保持沉默的美国博通公司也开始加入这场战争,并且搞了一个打擦边球的新概念四核:2核A9 CPU+2核VPU。 摘要: 就在CPU核战争打得不可开交时,一直保持沉默的美国博通公
【导读】最大的一个好消息是,在大家疲惫地、疯狂地追赶了一年的手机CPU核之后,2013年可以暂时歇歇,消停一年了;手机厂商可以去真正地创造用户体验了;品牌的价值会全方位体现而不仅看它是几核的CPU了。 摘要:
【导读】近日,由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24核“复芯”处理器被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2013年会正式录用,并将于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年会上面向全球发布。 摘要: 近日,由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24核“复芯”
【导读】昨天是“第十八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即展览会”(IIC China)开幕第一天,孙昌旭主持的“智能手机与平板论坛”全天火爆,而最后的园桌讨论将全天的主题推向高潮。预期中的,大家将焦点放在了手机CPU的核竞争上
【导读】集成电路(IC)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
【导读】我国集成电路(IC)设计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要: 我国集成电路(IC)设计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关键字: IC,芯片,CPU,存储器 2012年:突破百亿美元,增长9%,世界第三 我国集成电路(IC)设计业取得了巨大成
【导读】“尽管IC设计业的发展成就巨大,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D)主任邱善勤指出,“除了通用CPU、存储器、高性能模拟产品、可编程逻辑等技术差距较大的产品类别,国
【导读】随着便携产品(如手机、平板以及音箱等)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快速增加,听音乐、通话以及录音等功能频繁使用,优越的音效体验也日益受关注。 摘要: 随着便携产品(如手机、平板以及音箱等)在人们生活中使
英特尔总裁雷内·詹姆斯于6月3日发表主题演讲,发布了采用14nm工艺的新一代CPU(开发代码为Broadwell)的低电压版“酷睿M”处理器等。Broadwell是现行酷睿处理器(开发代码为Haswell)的后续型号,通过
摘要:ARM公司以及ARM芯片的现状和发展,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ARM芯片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具有多芯核结构的ARM芯片。列举了目前的主要ARM芯片供应商,其产品以及应用领域。举
6月3日消息,台北电脑展(Computex 2014)今日在台北召开。英特尔总裁詹睿妮(Renee James)在主题演讲环节发布了英特尔首款4GHz处理器—酷睿i7和i5“K”系列产品。酷睿K系列是英特尔首次提供基频达4GHz的四核处理器
全球处理器架构龙头安谋(ARM)昨(2)日宣布,将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成立中央处理器(CPU)研发中心,锁定穿戴式与物联网市场商机,有助联发科、台积电等业者扩大抢食相关商机。这是安谋全球旗下第四座、亚洲首座研发
ARM宣布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成立新的 CPU 设计中心,这是ARM首座设于亚洲的 CPU 设计中心,主要负责ARM Cortex-M 处理器系列产品的设计、验证与开发,锁定物联网(IoT)、穿戴式装置与嵌入式应用市场。ARM执行长Simon S
与51或者其他系列的单片机相比,PIC 单片机的中断机制有其特殊之处,针对我们一些初学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疑惑,我在此做一个个人总结,不当的地方,请站友们指正。 先摘引三个对PIC中断理解的回帖,然后我再对中断
摘要:在μC/OS-II内核中,各个不同的任务使用独立的堆栈空间,堆栈的大小按每个任务所需要的最大堆栈深度来定义,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堆栈空间浪费。本文叙述如何在RTOS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