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射频小馆

在射频世界里,示波器如同一位魔法师,将复杂的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图形,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电路中的信号特性。本文将带您走进示波器的世界,探索其基本原理、信号测量类型以及使用技巧。
一、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通过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绘制出相应的波形图。其核心部件包括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触发电路和显示系统等。垂直放大器负责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其在荧光屏上呈现合适的高度;水平放大器则负责控制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速度,以显示信号的频率和周期。触发电路则确保示波器在正确的时刻开始扫描,以获得稳定的波形显示。

二、示波器可以测量的信号类型
示波器具有广泛的信号测量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直流信号:示波器可以准确地显示直流信号的幅值和偏移,帮助工程师了解电路中的直流成分。
交流信号:对于周期性变化的交流信号,示波器可以显示其频率、幅值、相位等特性,帮助分析电路中的交流成分。
脉冲信号:示波器能够捕捉短暂的脉冲信号,显示其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脉宽等特性,对于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的分析至关重要。
正弦信号:正弦信号是一种常见的周期性信号,示波器可以显示其频率、幅值、相位等特性,帮助分析电路中的正弦波形。
方波信号:方波信号在数字电路中广泛存在,示波器可以显示其频率、占空比等特性。
脉宽调制信号:脉宽调制信号在通信和控制系统中有广泛应用,示波器可以显示其脉宽、调制深度等特性。

三、示波器常用功能

当使用示波器进行各种测量和分析时,以下是对您所提供内容的整理:
1. 测量电压、电压差和时间间隔
电压测量:示波器可以直接显示电压波形的高度,结合“V/div”的指示值,可以换算出电压值。
电压差测量:同时显示两个或多个信号,通过直接观察或测量功能,可以比较不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
时间间隔测量:使用示波器的光标或测量功能,可以测量两个事件(如波形上的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 测量重复信号的频率
频率测量:通过测量信号的周期时间T,然后应用公式f=1/T,可以计算出信号的频率。
李沙育图形法:当信号频率与参考频率成整数倍时,利用示波器可以形成稳定的李沙育图形,从而辅助频率测量。
3. 比较信号并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信号比较:示波器的多通道功能可以同时显示两个或多个信号,方便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征比较:可以观察一个波形上的特定特征(如峰值、过零点)与另一个波形上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判断先后关系。
4. 捕捉瞬变、故障等特别的行为
瞬变捕捉:通过示波器的高采样率和存储功能,可以捕捉和记录信号中的瞬变行为。
故障分析:结合触发设置和存储功能,示波器可以帮助分析信号中的故障或异常行为。
5. 测量波形的直流和交流部分
直流测量: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地”位置,可以测量波形的直流部分。
交流测量: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AC”位置,示波器将只显示输入波形的交流成分。
6. 测量波形的各种特性
波形特性:示波器可以测量波形的多种特性,包括峰对峰电压、均方根电压、周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
7. 检查信号噪声及修改电路的影响
噪声分析: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的波形,可以分析信号上的噪声情况。
电路影响:修改电路或电缆后,再次观察信号波形,分析修改如何影响信号的噪声水平。
8. 寻找电路中的失真
直观比较:通过直接比较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可以寻找电路中的失真。
数学差异:使用示波器的功能将输入和输出波形相减,并观察得到的数学差异,以更精确地检测失真。

四、示波器的关键参数与使用技巧

带宽:
定义:示波器能够准确显示被测试信号的范围(以频率表示)。
测量单位:赫兹(Hz)。
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带宽,示波器将无法准确再现真实的信号。
通道:
定义:示波器可以同时显示的信号数量。
常见数量:通常使用的为4通道。
采样率:
定义:示波器每秒可采集的样本数量。
建议:选择采样率至少比带宽大2.5倍的示波器,但最好为带宽的3倍以上。
存储深度:
定义:示波器可以存储的样本数量。
重要性:对于捕获长时间或复杂波形很重要。
波形捕获率:
定义:示波器采集和更新波形显示的速率。
重要性:虽然肉眼无法察觉到变化,但高捕获率对于捕获偶发事件或快速变化的信号至关重要。
探头类型:
有源探头:
供电:需要通过电源对探头内部的有源器件供电。
应用:适用于高频信号量测。
无源探头:
供电:不需要使用电源。
应用:在探测带宽小于600 MHz的信号时很有用。
电流探头:
功能:用来测量流经电路的电流。
特点:通常体积较大,且带宽有限(100 MHz)。
总结:在选择示波器时,需要考虑带宽、通道数、采样率、存储深度和波形捕获率等关键参数。同时,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类型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读取信息示例(引用得捷电子)

  • 信号与波形
就示波器而言,“信号”一词是指可能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其中一个区别是信号是否具有周期性。周期性意味着信号在不同的间隔内重复地取相同的一组值。正弦波是周期性波形的一个例子。让我们来看看它的一些特征:
正弦波

非正弦波形
A - 方波B - 脉冲波C - 三角波D - 斜波(也叫锯齿波)E - 整流正弦波F - 平方根波(振幅与波周期开始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 屏幕格线
最原始的测量技术是使用屏幕上的格线和计算格数。举例: TeledyneHDO4104A
下图显示了五个周期的正弦波

正弦波轨迹在垂直方向上覆盖六格,乘以每格 50 毫伏 (mV) 的垂直比例系数(见通道 1 描述符方框),即可算出正弦波振幅为 300 mV(峰峰值)。同样,正弦波的周期覆盖了两个水平的栅格,时基描述符方框中的每格为 100 纳秒 (ns),因而周期为200 ns。

下面还有一个有用的表格,列出了 Teledyne LeCroy HDO 系列示波器的标准参数。该表格对测量参数提供了很好的定义,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Amplitude/振幅 双峰信号的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差,如果不是双峰信号,则为最大值 - 最小值
Area/面积 波形下方的面积
Base/基底 双峰波形中较低最可能状态的值
Delay/延时 触发与 50% 振幅处第一边沿之间的时间
Δ period@level 波形中每个周期的相邻周期偏差(周期之间的周期抖动)
Δ time@level 两个波形之间的可选电平之间的时间
Duty cycle/占空比 宽度占周期的百分比
Duty@level 选定电平处的占空比抖动
Edges@level 波形中的边沿数
Fall time/下降时间 下降沿从 90% 到 10% 的持续时间
Fall 80 - 20% 下降沿从 80% 到 20% 的持续时间
Frequency/频率 信号中 50% 电平处的每个周期的频率
Freq@level 波形中每个周期的特定电平和斜率处的频率
Maximum/最大值 测量波形的最高点
Mean/平均值 输入信号中的所有数据值的平均值
Minimum/最小值 测量波形的最低点
Overshoot−/负过冲 下降沿之后的过冲量,以振幅的百分比表示
Overshoot+/正过冲 上升沿之后的过冲量,以振幅的百分比表示
Peak to peak/峰峰值 波形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
Period/周期 所测量周期性信号的周期,以 50% 电平之间的时间表示
Period@level 波形中每个周期的特定电平和斜率的周期
Phase/相位 两个选定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Rise/上升 上升沿从 10% 到 90% 的持续时间
Rise 20 - 80% 上升沿从 20% 到 80% 的持续时间
RMS 数据的均方根值
Skew/偏移 clock1 边沿的时间减去最近的 clock2 边沿的时间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 光标之间数据的标准差
Time@level 在指定电平下从触发到边沿的时间
Top/基顶 两种最可能状态中的较高者,较低者为基底
Width +/正脉宽 50% 交叉处的正脉冲宽度
Width -/负脉宽 50% 交叉处的负脉冲宽度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