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射频小馆

了解这些经典射频变压器如何实现宽带阻抗变换。 传输线变压器的宽带能力使其在射频应用中非常有用。这些变压器有多种配置,取决于所用传输线的类型、数量和排列方式。本系列前面的文章探讨了Guanella 1:1和Guanella 1:4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这两种经典电路最早由Gustav Guanella在1944年提出。

15年后,C. L. Ruthroff的一篇论文向世界介绍了一类新的宽带传输线变压器。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简化分析,初步了解Ruthroff变压器——包括平衡-不平衡和不平衡-不平衡两种类型。

Ruthroff 1:4不平衡-不平衡变压器 图1展示了一个我们已经熟悉的配置——包含两条传输线的Guanella 1:4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当不需要平衡-不平衡转换功能时,我们可以重新排列一个双股线圈,以提供1:4的阻抗变换比。图2描绘了这个电路,被称为Ruthroff 1:4不平衡-不平衡变压器。你可能也会看到它被称为Ruthroff 1:4“unun”,这与我们将“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缩写为“balun”的方式相呼应。我——像许多人一样——觉得“unun”这个词不优雅且不美观,所以选择不使用它。

图2. Ruthroff 1:4不平衡-不平衡变压器。

使用前一篇文章介绍的集总电感法,让我们来分析这个电路。

假设通过上绕组的电流为I1,其上的电压降为V1。由于变压器作用,下绕组两端也会有V1的电压差,且该绕组中有I1的电流按所示方向流动。因此,通过负载的电流等于2I1。

由于下绕组与负载并联,负载两端的电压(Vout)也等于V1。输入端的电压可以通过将上绕组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相加轻松确定,从而得出:

对于负载电阻(RL),欧姆定律定义了V1和I1之间的另一种关系:现在,我们利用方程2,将输入电阻(Rin)用V1和I1表示,并对其进行简化:

等效输入电阻是负载电阻的四倍。为了更快地分析上述电路,请记住以下几点:

输入电压等于两个绕组电压降的总和(Vin = V1 + V2)。 由于变压器的作用,两个电压降相等(V1 = V2)。 输出电压等于其中一个绕组的电压降(Vout = V1 = V2)。 因此,输入电压是输出电压的两倍(Vin = Vout + Vout = 2Vout)。 一个无损耗的网络将电压改变两倍,会产生1:4的阻抗变换比。 与Guanella配置一样,Ruthroff变压器不提供直流隔离。在这两种变压器类型中,在奇模激励下,理想情况下会在磁芯材料中产生零净磁通。这显著减少了磁芯的频率依赖性滞回损耗,这通常是变压器带宽上限的决定因素。

图3展示了一种Ruthroff电路的同轴实现。请注意,同轴线通常会加载铁氧体磁珠,尽管这些在图中没有显示。

图3. Ruthroff 1:4不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同轴实现。 为了使漏感最小,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短。这可能需要将线路弯曲以使连接点靠近。另外请注意,在Ruthroff变压器中,线路的特性阻抗(Z₀)等于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几何平均值:图4展示了Ruthroff 1:4平衡-不平衡变压器。与不平衡到不平衡变压器一样,它是围绕单个双线线圈构建的。由于变压器的作用,两个绕组上再次出现相同的电压。通过将绕组的适当端子接地,在负载电阻端子处产生相反极性的电压。换句话说,节点A和B具有相同的电压,但极性相反。

图4. Ruthroff 1:4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再次,由于变压器的作用,相同的电压出现在两个绕组上。通过将绕组的适当端子接地,在负载电阻端子处会产生极性相反的电压。换句话说,节点A和B具有相同的电压但极性相反。

从电路图中很容易看出,输入电压等于一个绕组上的电压降(Vin = V1),而负载上的电压为Vout = 2V1。因此,该电路将输入电压加倍,产生1:4的阻抗变换比。由于负载两端均未接地,输出为平衡信号。

接下来 与Guanella变压器相比,Ruthroff配置提供了相对较低的带宽。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更深入地分析这些电路,进一步讨论这一点。我们还将研究一些简单的修改,这些修改在应用后可以提高Ruthroff变压器的带宽。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