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容的因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有三个。这些因素都通过影响在给定电场力(两极板间的电压)下会形成多少电场通量(极板间电子的相对差异)来决定电容的大小:
极板面积: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极板面积越大,电容越大;极板面积越小,电容越小。
解释:较大的极板面积意味着在给定的电场力(极板间的电压)下,会有更多的电场通量(极板上聚集的电荷量)

极板间距: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极板间距越大,电容越小;极板间距越小,电容越大。
解释:较小的间距会产生更强的电场力(电容两端的电压除以极板间距),这使得在给定电压下,极板上会聚集更多的电荷,从而形成更大的电场通量。

电容材料: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电容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大,电容越大;介电常数越小,电容越小。
解释:虽然这很难解释,但某些材料在给定的电场力下对电场通量的阻碍较小。介电常数较大的材料允许更多的电场通量(阻碍较小),因此在任何给定的电场力(施加的电压)下,能够聚集更多的电荷。

“相对”介电常数是指材料的介电常数相对于纯真空的介电常数而言。数值越大,表明该材料的介电常数越高。例如,玻璃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这意味着其介电常数是纯真空的七倍,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允许建立的电场通量是真空的七倍。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也称为“介电常数”):
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近似计算任何一对分离导体之间的电容:
通过改变任何决定电容值的物理因素,可以使电容成为可变电容而非固定电容。在电容的构造中,一个相对容易改变的因素是极板面积,更准确地说,是极板的重叠面积。
以下照片展示了一个使用交错的金属极板和空气间隙作为电介质材料的可变电容的例子:
当旋转轴旋转时,各组极板相互重叠的程度会随之变化,从而改变可以建立集中的电场的有效极板面积。这种电容的电容值处于皮法级范围,在无线电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