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供电企业对配电测控功能的新要求,本文以PHILIPS公司的LPC2220FBM144芯片为核心,充分运用ARM7强大的运算能力,给出了新一代配电综合测控仪的研制方法。实际使用证明,其采用的算法和实现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海上搜救服务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采用先进的搜索系统是提高搜救行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搜索系统采用雷达或者光电成像系统,因为光图像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在能见度理想的情况下,观测距离可达20~40km,但它的缺点就是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良好的天气及日照条件。而红外图像传感器具有穿透烟、雾、霾、雪等能力,可弥补这一不足,因此采用红外、可见光成像和DSP图像处理系统构成的光电搜索系统。
本文描述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串口上网程序,如果需要可靠的通信,增加吞吐量,可在用户空间添加适当的网络控制协议,也可增加数据压缩算法。
电子研发工程师最常采用的EMI/EMC防范措施不外乎是屏蔽、滤波、接地和布线,但是随着电子系统的集成化,在考虑成本、质量、功能,又要兼顾产品推出速度的要求下,工程师们必须在设计初始阶段就展开EMI/EMC预测分析和设计,避免在研发后期发生问题,采取挽救修补措施的被动控制方法,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介绍在产品设计之初,控制EMI/EMC所应考虑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采用以34970A作为测量仪器主机,并在仪器后面板内插入Agilent 34901模块组成的多路电阻自动测量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人工操作过程繁琐,难免引入人工读数等因素造成的偏差及难以保证测量质量的问题,从图2多路电阻自动测量程序前面板测量结果来看,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人性化设计,完全满足某实验中对多路电阻自动测量要求。
对于器件的非标准使用(如MAX2140接收器的热插拔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为了成功实现器件的非标准使用,必须在Maxim支持和同意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认真的设计和合理的测试。
无线运营商通过提供增强数据服务来提高单位用户平均收益(ARPU),这同时推动了对宽带的需求,导致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体验的要求也促使底层网络体系结构进行变革。窄带2G GSM、IS-95系统等以语音为中心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基于WCDMA的HSDPA和HSUPA系统,峰值数据速率达到了10Mbps。今后的3GPP长期发展规范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和多载波码分复用接入(MC-CDMA)等新的射频技术,这些技术是实现100 Mbps以上吞吐量的关键。WiMAX等其他OFDM宽带无线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传输速率已经超过了70 Mbps。
在完成了软硬件设计之后,即可对于本设计的电路板进行调试,以实现其显示功能。目前,本系统与上位机的级联调试还在进行之中。此外,考虑到触摸屏使用的日益广泛,本系统在电路设计中还考虑了与带触摸屏控制器(ADS7843)的显示模块DV320240F的接口,以便于今后根据需要增加触摸功能。
所有公路车辆都对能源效率有更高的需求。对于常规汽车电池系统而言,在只有电池需要充电的时候才为其及时充电是非常重要的。
提升小波变换不仅具有传统小波多分辨率的优点,而且简化了运算,便于硬件实现,因此在数字图像编码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的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中,采用9/7、5/3提升小波变换作为编码算法,其中5/3小波变换是一种可逆的整数变换,可以实现无损或有损的图像压缩。在通用的DSP芯片上实现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与易维护性。用这种方式灵活性强,完全能满足各种处理需求。
本设计采用双CMOS摄像头模拟人眼获取图像。以FPGA为核心设计了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接口,其图像数据可直接输出到TTL接口的液晶屏显示。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LVDS接口的液晶屏,只需修改FPGA的I/O属性即可,无需液晶屏厂家提供驱动电路板,实现了立体液晶显示图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最小化设计,目前已成功运用于实时图像的立体液晶显示。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扩展性强,生产成本低。此外,该系统只需对FPGA进行重新编程即可用于其他多路视频采集、处理及显示方案。
凌力尔特公司最新的一组电源监控器 (包含三款器件)是6输入电压监视器,对当今那些需要进行准确电源监视的多电压系统提供了一种理想选择。LTC2930、LTC2931和LTC2932能够在?40℃至125℃的温度范围内保持1.5%的门限准确度。被监视电源电压的组合由单个引脚来设定。每款器件均提供了16种门限电压组合,从而满足了几乎所有多电压系统的要求。其具有的可编程性免除了针对不同门限电压组合来认证、采购和库存独特器件的需要。
目前,便携式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半导体产业前进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便携式产品种类也日益繁多,MP3、MP4、PMP、UMPC、PND、MID、移动电视终端等便携式新品不断涌现,同时便携式功能日益强大,不但能提供音频、视频播放等娱乐功能,还能提供导航、上网、商务等功能,在便携式产品日新月异的同时,一个个疑问也开始困扰便携式设计工程师:未来便携式产品会融合吗?如何融合?融合哪些功能?如何应对便携式产品的电源管理挑战?2008年7月17~18日,在深圳创意时代主办的“PDPM2008——第四届便携式产品设计与电源管理技术研讨会”上,来自In-Stat China 、3M、飞兆、英飞凌、精工、爱国者、中电器材、华恒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就便携式产品设计五大悬疑进行了探讨。
测试表明本系统完全满足了网络通信系统所具备的各项功能,它将DSP的强大运算处理能力和Internet联系起来,使得DSP系统不再是“信息孤岛”,能够方便的与网络上的其他设备进行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展DSP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SJTAG技术应用于ATCA架构中,根据ATCA架构的特点,将JTAG技术充分发挥,克服了普通ATCA测试/升级方法速度慢、风险大,存在测试/升级盲区,AMC子卡升级方式单一,主控板无法升级等缺点,将全框都纳入了可现场测试/升级的范畴。通过对AMC子卡升级方式的灵活改进,完善二级桥片和菊花链的兼容模式,不需要被测单板上任何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甚至可以应用于出场大批量的升级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