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系统安全领域,内核漏洞一直是攻击者觊觎的目标。内核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掌控着整个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进程管理,一旦被攻击者利用漏洞获取控制权,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增强内核的安全性,现代操作系统引入了多种防护机制,其中KASLR(Kernel 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内核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SMAP(Supervisor Mode Access Prevention,管理程序模式访问保护)和SMEP(Supervisor Mode Execution Prevention,管理程序模式执行保护)是重要的硬件辅助防护手段。然而,攻击者也在不断研究绕过这些防护机制的方法。本文将深入剖析KASLR绕过技术以及SMAP/SMEP硬件防护机制,并探讨相应的防御策略。
RISC-V作为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ISA),正以其简洁、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硬件与软件协同创新的浪潮。Linux作为开源操作系统的代表,在RISC-V生态的构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将Linux适配到自研的RISC-V芯片上,需要深入了解芯片的启动流程,并掌握向Linux主线内核提交补丁的方法,以推动RISC-V生态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