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科技的快速进步,智能家居逐渐从构想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近段时间,据外媒报道,美国的高科技巨头包括谷歌,苹果、三星、亚马逊、ZigBee、恩智浦等16家涉足智能家居的公司宣布将共同开发一套基于IP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标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家居如今正逐渐走入消费者的视野,而华为HiLink智能家居产品一直以来都是让人放心、舒心的,今天小编就帮着大家整理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智能家电,用这些来开启你智能生活的第一步再合适不过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科技巨头的发展成为全球十大公司中的核心,科技公司占据七席,苹果和微软的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科技巨头将数字化转型带入了不同的行业,并促进了变革和产业升级,例如使用云+ AI来帮助传统的数字化转型。
2019年11月27日,在杭州正式举行了2019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物聚产业 智联未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慧聪智能家居网共同主办。会上,鸿雁电器摘得“2019十大智能家居品牌”荣誉。
科技正在改变这个世界,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思维方式更迭换代,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目前每年去世人口约为890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还会增加,用于墓葬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生态安葬、网上祭奠、二维码墓碑这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型祭奠方式,可以说是很好地响应了如今殡葬行业节地生态的需要,满足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需要,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国人对传统火葬、土葬等殡葬形式的一次革新。
在刚刚拉开帷幕的2020北美CES展上,奔驰发布了一款全新车型——Vision Avtr。根据奔驰官方信息显示,这款车的设计灵感源自阿凡达,它是一款能够代表奔驰未来设计趋向的产品。奔驰Vision Avtr还自带生物识别系统,当驾乘者把手放在扶手箱位置的感应装置上后,这套系统可以检测出驾乘者的脉搏等信息,再搭配上车内的面部识别系统,可以全面评估驾乘者的健康及心理状况,从而令人机交互系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诉求。而梅赛德斯官方表示,这种生物识别系统在未来也将会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辅助和人机交互功能上去。
现今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等,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Juniper Research 新的研究报告《移动支付认证:2019-2024年生物识别,监管和预测》发现,面部识别硬件(例如iPhone上的Face ID)将成为智能手机生物识别硬件中增长最快的组件,出货量将在 2024 年达到 8 亿多,而 2019 年估计为 9600 万个。
随着技术迭代,人们对隐私安全的要求提高,虹膜识别普及化也是不意外的。目前已有三个国家印度、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将虹膜作为国民身份证的标志,印度会给每个人分配编号采集虹膜,已有约 10 亿的采集规模。三星方面也在Note7、S8、S8+系列产品上搭载了虹膜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因此生物识别认证技术较传统认证技术存在较大的优势。2019年金融街街区环境进行了整体提升,街头绿地布置了33万余株景观花卉,为街区增加了靓丽色彩。并且优化了街区的交通体系,增加了商业网点。还选取了4条不同里程、不同路线,舒适、便捷的特色线路建设健康步道,全长约18公里,沿途设智能打卡杆、健身小屋、智能座椅、智能售卖机等设施。
在我国,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在内的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刑法保护为主到公法与私法并重”的发展历程。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首次将窃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收集、使用、保管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承担的义务及法律责任作出了具体规定。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不仅明确地界定了个人信息的含义,把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的范畴,同时还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保管和使用进行了更详细、全面的规范。
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件、ATM卡等)和身份标识知识(如用户名和密码)但由于主要借助体外物,一旦证明身份的标识物品和标识知识被盗或遗忘,其身份就容易被他人冒充或取代。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NEC在台湾成立分公司30多年,是台湾金融业的关键技术伙伴角色。“台湾银行业包含存提放汇、银行卡这些核心银行业务解决方案,很多都是NEC提供的,甚至包含分行端末系统的账号机、柜员系统也是”NEC金融解决方案业务群群副总经理黄凯说,台湾银行法制最初是沿袭日本的银行制度,因此在协助台湾金融业构建核心系统上,日商具备一定的适用性优势,在系统设计上也可以由既有解决方案直接转移,不需经过太多的调校、设置。针对发展数字金融延伸出来的高端安全保障需求,NEC的策略是针对生物识别技术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目前,NEC已经连续5年拿下美国NIST评测第一,击败了美国、俄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国家的49家公司,其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在每秒内完成2.3亿次的比对,准确度高达99.33%。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身份验证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加强,从最初的人工比对,发展到以指纹、人脸、虹膜等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大规模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无密码时代渐行渐近。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标签识别技术,是货物跟踪最佳的手段。它优于条码识别技术之处在于——RFID可以动态地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识别距离较大。同时因为电子标签识别功能的唯一性,所以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上跟踪货物,进而简化商品追踪的各个环节,实时获得所需的库存可见性,从而改进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