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ke Global认为,当无源RFID应用于易耗品或寿命较长的设备等低成本物品时,可以避免出现标签电池更换不便的情况。同时,BLE功能可以实时提供移动资产和个人位置的信息,无需部署进一步的阅读器基础设备。该公司CEO Polina Braunstein表示,此次收购还促使公司开发了生活护理领域的业务。据悉,Quake Global总部设在圣地亚哥,为建筑、工业、物流运输和医疗保健市场提供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不断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随之而来的实际场景需求也不断推动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
富士通半导体,正是业界知名的FRAM方案提供商之一。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富士通电子元器件(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总监冯逸新告诉笔者:“富士通FRAM的优势总结起来就是一组数据:10兆次、20年、37亿颗!10兆次代表了富士通FRAM产品本身性能优异的高读写耐久度,20年则是富士通专注FRAM、成功量产与不断创新的宝贵经验,37亿颗表示了量产以来的累计出货量。毫无疑问,富士通FRAM正在广泛赋能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
都说在江湖上混得有“两把刷子”。RFID可不一般,不仅是个物联网“杠把子”,还怀揣“四把刷子”:标签、天线、读写器以及应用软件。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Team,更是物联网江湖中几乎为人人所知的一项识别技术——RFID,原名无线射频识别,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完成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识别目标与数据交换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RFID耳标主要是对牛羊的饲养、运输、屠宰等过程进行跟踪监控,防疫溯源。不少初入智慧牧场行业的用户挑选牛耳标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不知道应该选择GPS耳标还是RFID耳标,关于GPS定位GPS耳标与RFID耳标对比:
时至今日,RFID的技术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人们研发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技术不断发展,并且相关产品也走入我们的生活,并开始广泛应用。尽管我国标签印刷技术迅速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缩小,某些技术指标甚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标签印后加工技术却并未受到行业广泛重视,速度上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
两年前,斯道拉恩索决定开始开发自己的标签,并将其嵌入到包装中;现在,它将这些标签作为生态标签出售供品牌和零售商使用,以帮助他们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需求。Maijala解释道,“我们是RFID标签行业的新进入者,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为此,公司将标签直接出售给服务机构(the service bureau),服务机构随后使用这些品牌的ECO标签生产支持RFID的价格标签。
根据Technomic的C-Store市场简报透露,有67%的顾客将燃油列为造访C-store的主要原因,而58%的顾客则认为时间不足是他们不进入该便利店的原因。2018年,饮料收入占C-store餐饮服务销售额的56%,而餐饮服务预计在2019年将增长4.1%,因此,零售商必须找出更多吸引顾客进店的办法——无感支付就是其中一种策略。近五分之一的零售商表示,他们计划使用移动预购功能和店内自助购物触摸屏等技术来节省顾客的购物时间。借助无感支付之后,预购、自助触摸屏以及扫描支付可以缩短更多购物时间。
RFID是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指定目标并进行相关数据读写,无需建立物理上的接触,以达到自动识别与跟踪物品的目的。RFID因其群读能力、远距离读取能力、抗污染能力与耐久性、穿透性、高安全性、高数据容量、可重复使用等特性而不能轻易被其他技术所替代。目前RFID技术在金融、证卡、票据、图书、门禁管理、畜牧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已有成熟的应用,并在电力、服装、航空、物流、交通、包装等方面进行广泛地试点应用。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而柔性电子器件具有类皮肤特性的特征:超薄、柔性、可延展。在能源、医疗、通信等领域,都拥有广阔前景。近日,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黄显所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该研究可搭载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等,未来有望成为柔性电子产业和植入医疗器械的革命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尖端科学》。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太阳直射之下,车内温度会迅速攀升,尤其是夏天,攀升速度更是惊人。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气温35度时,封闭轿车的车厢在太阳下15分钟后会达到60摄氏度。我国也有人做过类似的测试,在实时气温32度的情况下,10分钟车内气温升至接近40度,20分钟之后,升至48度。而医学研究表明,41度左右是一般人承受的极限温度。在这样的温度下,人体的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脏器及代谢系统都会丧失。尤其是孩童,身体发热速度更快,短时间内就可能丧失生命。
随着传感器大会的落幕,它作为一个有效的行业交流平台,不仅可以使得企业之间进行良好的技术交流,也可以为未来该产业的发展进程继续迈出坚实重要的一步,以为建设千亿级国家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带来先行利好,毕竟这一市场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完善而大有“用武之地”。11月11日,为期三天的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顺利闭幕,在一定程度上赚足了人们的目光。
为进一步展示企业技术研发、转化和产业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领域沟通交流,推动技术进步,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于今天起,首次举办国际性技术开放日活动--2019 SITRI DAY。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技术展示和交流平台,2019 SITRI DAY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打造“研发转化新模式、创新创业新载体”的功能定位,为产业界不断开放思想、探索创新、合作共赢提供了舞台。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所和产业界的4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了解,同时也帮助大家掌握了很多前沿科技发展,拓展了交流的渠道,受益良多,意义重大。
由于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信息安全需求也与日俱增。JDI 为满足市场需求,将应用现有的显示器技术在日本爱知县东浦工厂生产指纹传感器。据日刊工业新闻周二报道,正经营重建中的日本显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预计在 2019 年内展开智能手机的指纹传感器生产。同时,为减少对智能手机液晶面板的过度依赖,JDI也计划将指纹传感器与 OLED 面板定位为公司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