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车联网毫无疑问是整个展会关注的焦点。不仅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更有华为、中国移动、福特、博泰等传统车企、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商、车联网平台服务商、车/路通信运营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进行了行业生态展示。但是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交通安全呢?在汽车领域,以C-V2X为代表的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是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新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也是汽车行业未来的风口,正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重视。
9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汽集团、中国移动、华为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宣布,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项目将于明年在上海嘉定落地。在大会上,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上汽呼吁建立广泛的高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交流合作平台,沟通分享基础性的技术成果和产品经验,研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共同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式创新的公共平台和生态体系。
我国的智慧时代开启于2010年底,国家把发展物联网写入“十二五”规划,拉开了城市智能化、智慧化的大幕。最早曾于2008年,IBM提出过智慧地球的概念,就是说把新一代的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全球的医院、学校、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路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计算和连接,使世界更加全面地互联互通、融为一体,从而使我们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并获得更智慧的洞察。
在新一轮央地合作中,运营商运用5G等通信新技术,让更多智慧应用落地上海。自工信部正式颁发5G牌照以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先后在上海宣布5G网络首发,上海已成为全国5G发展最领先的城市之一。
随着\"互联网智慧交通\"项目的不断实施,各地收集了大量的交通方面的大数据信息。通过对交通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人们高效便捷地出行,也有助于管理部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慧、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
广州上线了地铁刷脸过闸的黑科技,广州塔的地铁站开始采用刷脸入闸和刷脸支付地铁费用的方式,有望大大缓解该站点的交通客流。乘客只需在地铁专用APP或小程序上注册并上传人脸,在人脸识别闸机头前刷了一下脸就能过闸。据称,人脸识别速度可以控制在300毫秒内,让乘客快速通过,大大提升乘客出入地铁站的效率,减少排队情况。
四川移动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成都签订《共建5G智慧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建5G智慧交通。
2019岭南大数据国际论坛9月7日在珠海横琴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下午的论坛中,还迎来了三场针对 5G 相关应用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讨论的主题分别为 “5G 智慧城市”、“5G 智慧交通”、“5G 智慧园区”,雷锋网也在现场聆听了讨论。在 “5G 智慧交通” 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产业界、学界和投资界的6位嘉宾针对智慧交通的概念界定、无人驾驶技术、车路协同、5G 赋能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从机动车保有量、驾驶员人数以及客货营运量来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交通大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从1000万辆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4亿辆。如此快速增长带来了一些交通问题,首先是我国交通事故多发,且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其次是交通拥堵,最后是排放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的机动车PM2.5排放量接近整个城市排放量的一半。
广州地铁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穗腾OS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操作系统,由广州地铁与腾讯公司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推出,是支撑数字化轨道交通、无人化运营管理、智能化运维控制、场景化应用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目前,在智慧交通行业,第一环——数字化采集体系,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检测感知设备,非地磁莫属。地感线圈由于施工维护麻烦、使用寿命短等原因已经不适应当前需求,地磁设备的出现,为智慧交通基础设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NB-IoT即窄带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双模地磁的推出,又将智慧交通基础检测设备的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于无锡举办,在同期举办的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展览展示会上,上海博泰将全新的车联网智慧测试车辆“开进”了展会现场,由博泰自主研发的V2X车载车联网系统首次亮相。基于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技术,可以实现北斗高精度亚米级定位能力、高精度陀螺仪惯导技术、高精度辅助定位技术以及车道级精细安全辅助驾驶应用等技术。除了5G、无人机等概念受到瞩目外,以车联网为核心的智慧交通在今年同样成为热门话题。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物联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车行业无疑将成为率先受益的领域之一。
在科技迅速发展,药物不断研发之下,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没有得到控制?
智慧医疗英文简称WIT120,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3G-4G-5G时代的迭代与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在医疗行业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运用互联网+应用平台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救治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发展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智慧医疗已步入黄金期,将会助力我国大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
医疗资源“先天不足”的深圳用10年时间,将深化医改与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紧密结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改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为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坚定不移推动医改落地见效、惠及人民群众提供了坚实指导。10年辛勤耕耘,全面深化医改结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