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院士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迫切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9月24日从“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国际智慧医疗高峰论坛”了解到,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联合承办。10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院士以及150位国内外专家汇聚北京,共同围绕智慧医疗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展开研讨,为推动“智慧医疗”和“健康中国”计划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国际健康产业大会2019年年会9月21—23日在山东烟台皇冠假日酒店召开。大会以“重新定义健康产业”为主题,涉及了医疗康复、医疗3D打印、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国际健康产业论坛围绕“健康管理”、“主动健康”、“医养结合”、“科技健康”等15个专题展开深入讨论,积极探索健康产业新途径新模式。
今年89岁的张默道已经从医66年,这些年她经历了医疗行业从缺医少药,到电子化、高科技设备等应有尽有的智慧医疗时代。“我是个医生,我只会看病,所以特别珍惜时光,我也知道今后的日子不多了,在最后的日子里,我就想做自己这辈子最喜欢也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病。”张默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医生的天职阐释得淋漓尽致。她把自己活成了一盏灯,照亮无数患者生命之路的同时,也在默默坚守初心,在医者仁心的大道上,完成自己一辈子的使命。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为泉州市中医院近日升级“银医”自助就医系统解决方案。据介绍,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结合泉州市中医院运营情况,通过对整个银医自助系统的框架升级,引入互联网支付渠道,在以往自助端只能接受刷卡服务的基础上,通过自助终端,提供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扫码支付应用;支持对接微信、支付宝及其他第三方支付等系统,实现扫码支付业务的安全交易管理。只更好践行“医疗为民、医疗便民、医疗惠民”的服务理念。
因此肿瘤患者的人数相对的也比较多一些,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不论是临床研究还是诊疗水平,都与现今的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存在,而产生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目前我国国内的临床数据的利用水平较低。因为思维方式的落后,以及研究工具的缺陷,就导致了数据样本的采集非常的困难,其次就是对于临床数据,现如今我国的技术还不能够进行深入的挖掘。
2019世界华人医师年会暨中国智慧医疗高峰论坛9月20日-22日在青岛举行。本次年会围绕“让医学插上智慧的翅膀”的会议主题,深入探讨智慧医疗领域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交流,携手全球华人医师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大会为期三天,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华人医师代表齐聚,深入探讨智慧医疗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健康医疗智慧互联”广州互联网+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院士专家交流会9月20日举行。交流会现场,孙玉院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玉兵教授分别以“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议”、“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前景”为主题做了报告。
随着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创新、融合,为“智慧医疗”的实质性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近年来火热的人工智能也让医生接诊更有效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的品质。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围绕“AI+医疗”的构想、设计、产品、解决方案一一呈现,如果说这些理念和技术的普及还存在于未来的话,那么3D打印人体组织、手术机器人等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地成熟应用。“数字化技术+医疗”“AI+医疗”“智慧医疗”,近年来已成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
近日宕昌县医院上线“互联网+智慧医疗”系统,“银医通”自助服务系统的顺利上线,实现电子健康卡发放、二代身份证签约、预约挂号、缴费等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看病排队时间长、检查时间长,看病问诊短的“三长一短”问题,标志着宕昌县医疗迈入“掌上智慧时代”。
目前平安重点关注三类疾病领域,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和心衰等;呼吸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等;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肾病。平安希望未来花两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三个领域把端到端的能力建设得更完整。在5G浪潮的引导下,平安集团抓住时代与政策的风口,平安智慧医疗真正落实惠民、利民的政策服务民生。
随着科技发展,远程医疗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新时代新技术为新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借助大数据和超级算法,“AI医生”(人工智能医生)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为群众就医带来了更多便利,为疾病诊断提供支持。这是记者从近日在长沙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与会专家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诊断、临床决策、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管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精通各种领域的“AI医生”会变为现实。
据介绍,得益于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传统超声设备借助远程超声系统和智能机械手臂,将成为医生们的“千里眼”,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超声图像和数据,实现远程扫查、异地响应、辅助诊断等。智慧医疗实现了专家“分身有术”。
当前,重庆也正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进智慧医疗建设。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重庆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汇聚了3315万份的个人健康数据,建成了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全员人口家庭信息和基础资源四大数据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化建设布局初步建成。远程医疗服务覆盖重庆市90%的区县,其中有13个区县建成了区域影像会诊中心,远程心电系统覆盖了38个区县;部分医院与市外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教学医院与基层社区建立了进修培训与带教合作关系,疑难重症病人可通过绿色通道转到大医院,康复病人也能无缝对接基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