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物联网高速发展,RFID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当中,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发展。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想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运用RFID技术,企业能够更好地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完善整体的管理水平。
PragmatIC是超低成本柔性电子的专业制造商,该公司报道其柔性集成电路(flexible integrated circuits,英文缩写FlexICs)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000万个。
由深圳物联传媒发起的“2019中国RFID行业(苏州)酒会”于3月13日晚(17:30-20:00)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酒会活动为深圳源明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明杰科技”)独家赞助。
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作为信息技术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将成为比互联网更大的一次技术革新,这已经成为共识。截至2017年末,作为物联网的重要依托技术之一,RFID技术已经在服装、零售、航空、仓储、金融等各个独立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成熟及产品的规模化应用,RFID芯片等硬件成本不断下降,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日趋成熟,国家不断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包括RFID标签等的产业应用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投入力度。
重庆互联网即将跨入IPv6时代。2月20日,记者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获悉,重庆将加快推进IPv6部署和应用,开展基于IPv6的工业互联网和应用改造试点示范,引导更多用户与流量向IPv6迁移。今年的目标,是要使IPv6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达到33%。
记者13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获悉,该院所属中国航天科工网络信息总体部经过深入探索和研究,已提出基于网间网协议交换中心的IPv6规模部署方案,可为IPv4过渡到IPv6“搭桥”,实现互联网络上“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互通。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牵头发起的“雪人计划”已在全球架设25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根服务器架设,其中中国部署4台,打破了中国过去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
6月6日是世界IPv6启动七周年纪念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产业联盟”)在京发布第二期《支撑中国IPv6规模部署—中国IPv6业务端到端贯通用户体验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广泛深入应用,IPv4地址枯竭的危机不再是‘狼来了’的玩笑。”1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阎保平代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IPv4地址的匮乏,启用IPv6地址,推动IPv6网络的应用,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日公布《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强化地址管理。统筹IPv6地址申请、分配、备案等管理工作,严格落实IPv6网络地址编码规划方案,协同推进IPv6部署与网络实名制。
5月18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19数字化“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表示,在推进5G的同时,全球已经开始研究6G,“在芬兰进行了相关的研究,6G能够达到100G/秒,到2030年的时候,6G应当能得到部署。”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能有效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有限、多种设备连入互联网障碍等问题。
4月16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2019年IPv6网络就绪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今年年末三个主要目标,第一,获得IPv6地址的LTE终端比例达到90%,获得IPv6地址的固定宽带终端比例达到40%。第二,LTE网络IPv6活跃连接数达到8亿。其中,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达到1.6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达到4.8亿,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达到1.6亿。第三,完成全部13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IPv6改造。
1、中办、国务院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到2018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到2020年末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到2025年末,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同时构筑IPv6环境下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用5到10年时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