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市与湖南湘江新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来了,来了!”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在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城市开放道路上(梅溪湖路与麓景路相交的“十”字路口),一辆智慧公交徐徐开来。只见转弯、过红绿灯、避让占道车等,每项操作都是一气呵成,丝毫不受旁边其他社会车辆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并根据国家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和总体部署,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场智能综合交通科普“盛宴”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上演,交通领域专家院士以及东南大学等9所在宁高校学子们聚集一堂,共同交流和深入探讨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发展,推动交通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真正惠及广大公众。
据湖北省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范湖路路口口,利用智慧路口控制系统改造后,路口南西北三个进口饱和度平均降低13%,排队长度平均降低12.7%,有效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保证了路口畅通。近年来,湖北武汉交警结合实际工作打破传统壁垒,用创新推动机制变革,建设了一套具备智慧感知,智慧控制,智慧诱导的智慧路口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智能交通体系和传统交通组织优化有机融合,实现了路口路段通行效率“分钟级”优化、实时引导分流,避免拥堵。2019年以来,该路口无拥堵类报警。
相信关注英特尔的朋友都知道,英特尔一直中交兴路等优秀产业伙伴有着合作的优良历史。英特尔携手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星航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基于英特尔Quark处理器的端到端商用车车联网终端,三方联手共同推动车联网行业再次升级啦。本次商用车联网系统的发布是继2014年中交兴路-英特尔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关键成果。
在刚刚落幕的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车联网毫无疑问是整个展会关注的焦点。不仅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更有华为、中国移动、福特、博泰等传统车企、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商、车联网平台服务商、车/路通信运营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进行了行业生态展示。但是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交通安全呢?在汽车领域,以C-V2X为代表的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是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新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也是汽车行业未来的风口,正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重视。
9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汽集团、中国移动、华为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宣布,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项目将于明年在上海嘉定落地。在大会上,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上汽呼吁建立广泛的高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交流合作平台,沟通分享基础性的技术成果和产品经验,研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共同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式创新的公共平台和生态体系。
我国的智慧时代开启于2010年底,国家把发展物联网写入“十二五”规划,拉开了城市智能化、智慧化的大幕。最早曾于2008年,IBM提出过智慧地球的概念,就是说把新一代的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全球的医院、学校、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路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计算和连接,使世界更加全面地互联互通、融为一体,从而使我们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并获得更智慧的洞察。
在新一轮央地合作中,运营商运用5G等通信新技术,让更多智慧应用落地上海。自工信部正式颁发5G牌照以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先后在上海宣布5G网络首发,上海已成为全国5G发展最领先的城市之一。
随着\"互联网智慧交通\"项目的不断实施,各地收集了大量的交通方面的大数据信息。通过对交通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人们高效便捷地出行,也有助于管理部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慧、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
广州上线了地铁刷脸过闸的黑科技,广州塔的地铁站开始采用刷脸入闸和刷脸支付地铁费用的方式,有望大大缓解该站点的交通客流。乘客只需在地铁专用APP或小程序上注册并上传人脸,在人脸识别闸机头前刷了一下脸就能过闸。据称,人脸识别速度可以控制在300毫秒内,让乘客快速通过,大大提升乘客出入地铁站的效率,减少排队情况。
四川移动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成都签订《共建5G智慧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建5G智慧交通。
2019岭南大数据国际论坛9月7日在珠海横琴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下午的论坛中,还迎来了三场针对 5G 相关应用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讨论的主题分别为 “5G 智慧城市”、“5G 智慧交通”、“5G 智慧园区”,雷锋网也在现场聆听了讨论。在 “5G 智慧交通” 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产业界、学界和投资界的6位嘉宾针对智慧交通的概念界定、无人驾驶技术、车路协同、5G 赋能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从机动车保有量、驾驶员人数以及客货营运量来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交通大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从1000万辆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4亿辆。如此快速增长带来了一些交通问题,首先是我国交通事故多发,且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其次是交通拥堵,最后是排放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的机动车PM2.5排放量接近整个城市排放量的一半。
广州地铁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穗腾OS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操作系统,由广州地铁与腾讯公司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推出,是支撑数字化轨道交通、无人化运营管理、智能化运维控制、场景化应用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目前,在智慧交通行业,第一环——数字化采集体系,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检测感知设备,非地磁莫属。地感线圈由于施工维护麻烦、使用寿命短等原因已经不适应当前需求,地磁设备的出现,为智慧交通基础设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NB-IoT即窄带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双模地磁的推出,又将智慧交通基础检测设备的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