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的缩写,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实现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
传真机是应用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把文件、图表、照片等静止图像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以记录形式进行复制的通信设备。
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数据通信系统中的端设备或端系统,简称DTE。它可以是一个数据源(数据的发生者),也可以是一个数据宿(数据的接受者),或者两者都是。
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有用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的一种技术方法。
Modem的传输协议包括调制协议(Modulation Protocols)、差错控制协议(Error Control Protocols)、数据压缩协议(Data Compression Protocols)和文件传输协议。调制协议前面已经介绍,介绍其余的三种传输协议。
一般人的语音频率范围是300—3400Hz,为了进行话音信号在普通的电话系统中传输,在线路上给它分配一定的带宽,国际标准取4KHz为一个标准话路所占用的频带宽度。
调制解调器,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缩写 ,一种计算机硬件,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模拟信号,而这些模拟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这一简单过程完成了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
20世纪90年代,刚有互联网的时候,老百姓上网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是拨号上网。只要用户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一个外置或内置的调制解调器(Modem)和一根电话线,再向本地ISP供应商申请自己的账号,或购买上网卡,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然后通过拨打ISP的接入号连接到Internet上。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定义: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一种常用旧式电话系统。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话网。
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为了强调IP技术的重要性,业界的主要公司之一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主张称为IP-NGN.
终接网(terminating network),又称“终端网”是指在一次呼叫中,直接连接到被叫用户的网络。终端网主要是用来提供终端服务(Terminal Services),这里的终端服务是指Windows 2000 Server产品系列中提供的一种技术,用以在一个远端的Windows 2000 Server产品系列上执行应用程序或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防火墙技术是通过有机结合各类用于安全管理与筛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帮助计算机网络于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以保护用户资料与信息安全性的一种技术。防火墙技术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计算机网络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数据传输等问题,其中处理措施包括隔离与保护,同时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当中的各项操作实施记录与检测,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保障用户资料与信息的完整性,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使用体验。
MD5信息摘要算法(英语: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1996年后该算法被证实存在弱点,可以被加以破解,对于需要高度安全性的数据,专家一般建议改用其他算法,如SHA-2。2004年,证实MD5算法无法防止碰撞(collision),因此不适用于安全性认证,如SSL公开密钥认证或是数字签名等用途。
点到点协议PPP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广域网协议,跨过同步和异步电路实现路由器到路由器(router-to-router)和主机到网络(host-to-network)的点到点连接。PPP协议提供了一整套方案来解决链路建立、维护、拆除、上层协议协商、认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