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碁再现高管变动:CFO何一华辞职胡竞英接任

    胡竞英新浪科技讯 4月3日上午消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宏碁昨日晚间宣布,公司临时董事会通过了首席财务官(CFO)何一华递交的辞职申请,同时宣布招揽前纬来电视网总经理兼副董事长胡竞英为新的CFO,并兼任宏碁发言人,新的任命将于5月1日起生效。过去一段时间,宏碁人事变动频繁,董事长施振荣昨天上午出席茶会时表示,公司的高层调整已经告一段落,未来不会有再有大的变动。而昨日晚间,宏碁便又一次宣布了高层变动。施振荣表示,针对近期的一系列高管变动,宏碁团队已做好妥善的接班规划并做好传承,不会影响大局。他强调,自己每做一件事,第一件事就会考虑传承的问题,这样才能生生不息。据宏碁介绍,胡竞英拥有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贝瑞大学电脑硕士双学位,并具有美国、香港两地的会计师从业执照。胡竞英曾任纬来电视总经理兼副董事长、香港亚洲电视行政总裁、金牌大风音乐文化集团总裁,并曾担任和信超媒体独立董事多年。宏碁方面表示,胡竞英在亚洲区的文创领域拥有等富的经验,与宏碁目前要转型到以服务为导向的理念相符。公司希望胡竞英的专业会计背景、广泛的人脉以及大胆创新的多元化思想,能为宏碁注入新的血液。

    半导体 电脑

  • 用上20nm的A8,iPhone 6为何依旧一天一充

    Macrumors 援引台湾工商时报的消息。iPhone 6 上的 A8 处理器正在由台积电制造,制程为20nm。供应链业者指出,iPhone 6 采用的 A8 处理器,已经开始在台积电南科 Fab14 厂以 20 奈米投片,逐月拉高产能,下半年单月投片量将上看 3 万片,搭配 A8 的电源管理 IC 由德商戴乐格( Dialog )负责设计,晶圆代工订单由台积电及世界先进拿下。目前 Samsung 是否吃下订单存在两种说法。来自 WSJ的说法是 ,TSMC 拿下 70% 订单,Samsung 拿剩下的。另一说则是 Samsung 20nm 产线不太靠谱,良率达不到大量流片的要求。苹果把 A8 的需求全部转嫁到 TSMC 上了。如果是后者,除非高通跟 intel 联盟,或者另一大代工厂 Global Foundry 嗑药了,否则今年 20nm 的高通芯片只有等到下半年很晚才有,而且量远不如 Apple 这般大。总而言之,今年 Apple 用上 20nm 的 A8 是板上钉钉了。苹果再一次用硬件碾压已经发布的众 Android 旗舰机( 8 核 32 位 20nm 的猎户座依旧有差距 )。说苹果不飙硬件的可以闭嘴了。作为 iPhone 6 的必然购买者,我不得不问一句:会省电么?能两天一充了么?已经看到 iPhone 6 原型机的人描述,真机极其薄。几乎跟 iPod touch (5th gen。) 相似。iPod touch (5th gen。) 的厚度是 6.1 mm,重量 88g 。另一信源是爆料人,Sonny Dickson 在 twitter 上描述,iPhone 6 只有 5.58 mm。于是几乎可以肯定,制程带来的功耗、散热优势,Apple 并不会拿来提升续航 —— 而是拿来提升手感,外观。Apple 依旧认为,达到一天一充的标准后,Apple 更应该追求外观上的惊艳和手感上的超常规体验 。这才是我熟知的 Apple 。三位大佬的合作依旧犀利,Jony 负责描绘梦境中的产品,Dan Riccio 负责让其落地,Jeff Williams 让其在可控成本内流转并规模化。这样说可能过于单薄,我再举个例子。iPad air。相比 iPad 4,IGZO 材质的面板有更好的功耗表现 —— 于是苹果终于不忍受 iPad 系列那粗边框,渣手感。借着这次机会彻底将 iPad 系列做薄、做小、做轻。简言之,苹果就是外观党党魁。任何技术的提升,Ive 爵士第一考虑的就是,如何让产品更好看。(用 Apple 的官话说是:“让产品更加的赏心悦目”。)所以,极大可能 9 月发布的 iPhone 又给 Android 厂商出了一题:2014年,谁能将旗舰机厚度做进 7mm 以内?

    半导体 苹果 iPhone IPAD APPLE

  • 吐槽智能手机上那些不爽的事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度过了那个下个软件需要注册机的时代,也不必为了内存是不是双通道而纠结,更不会去为了一个新电影去找字幕,互联网时代把事情变得简单了。而我们只要手机在手,就不会不安,似乎手中的智能手机完全能搞定一切。但是,烦恼真的少了吗,真的少了吗?OK,就让我们来数数智能手机带来的新烦恼吧。日子还在,流量没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为长途和漫游发愁,而开始为流量担心。虽然苹果手机可以设置在WiFi环境下更新系统,但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像1000种死法一样,让你的流量瞬间消失。比如有一次,我的iPad更新了,而它正在用我手机提供的热点,憨厚的iPad以为那是家里的WiFi,就更新了系统,我的流量在月初就光了。虽然之后手机卫士提示我流量没了,联通也发了20多天的流量提示短信,但我很奇怪,为啥我几分钟用了50MB、100MB流量时候他们不出来提醒下。日子没了,流量还在就跟人生和钱的关系一样,当我们到月底时候,发现还有400MB、500MB的剩余流量的时候,那不比超额400MB、500MB流量轻松多少,一样的痛苦不堪。到底是我们流量包买多了?还是这月太忙了?我们在叹息这几百MB流量的时候,也很纠结下月是不是还选这么多流量。入职时的冲动,和领导互相关注一般在入职的时候,人的戒备心是十分低的,认为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其实这时候也是最危险的。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有可能和领导互相关注。于是,你朋友圈的左搂右抱,纸醉金迷,自然也入了领导的眼中,这到底是不是工作的节奏啊。同理,被父母关注也是一样的纠结。最后的办法,也许只有再开一个私人则小号,而把这个号舍弃为大面上的工作账号了。什么,还有朋友圈黑名单,小心被发现,领导是可以问同事的……先占点便宜,支付时无信号前一段时间打车补贴很火,而咱们也小小占了一些便宜,比如补贴13元的时候,可以放心的打一个的了。但是,有时候占便宜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比如当你要结账的时候,发现死活也没信号,无论支付宝钱包,还是微信支付,都成了一场幻影。抓耳挠腮之后,我们只能乖乖掏出现金……也许真正的手机钱包,是我们掏出手机,直接NFC一碰搞定了,而不必说“师傅,您再等一等”……明知骚扰电话还接虽然智能手机可以提示骚扰电话,但这并不一定能阻止骚扰的发生,因为人们有时候总会有好奇心,去接一下这个电话,生怕因为识别错误漏掉好友的联系,而接起电话时,出现的果然还是这样的声音:“先生,你想学外语吗…先生,你想装修吗…先生,你想买房吗”。我们在失去仪态的暴怒之后,仍然会对下一个标示为骚扰电话的来电纠结一番。明知无用还更新每天看到市场上介绍,又有几个新的软件需要更新了,一看是从5.3更新到5.3.1,难道厂商真的以为我们用WiFi更新,就可以没事瞎起版本吗。一般来说,5.3版本是一个大版本,而5.3.1则是这个版本一些bug的修改,但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推出5.3.2,这就让人忍无可了。明知道没啥用,为什么还要诱惑我们更新!明知不是真的还看有时我们新加入了一个微信群,会很好奇,哇,这个群里这么多美女,看来是个优质(幼稚)群。于是我们纷纷和很多美女加为好友,并且经常在其朋友圈下面点赞。我们会发现,这些MM随便手机拍一张照片,就显得如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她们都用美图秀秀什么的,虽然不是歪瓜裂枣,但也未必就是大家公认的美女。虽然如此,朋友圈的晒图和点赞还在继续着。明知没用还不敢退很多时候我,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被热心的人邀请加入了一个什么什么微信群,惊喜之外,我们发现,这群里的人很多人都很专业啊,不错不错,增加见闻。但随后,我们会发现这个群里活跃分子总是这几个,然后就是群主为了维护虚假繁荣,不停的东拉西扯一些话题。但是,当我们想退出的时候,则要三思了,退群了群主会不会不高兴,惹人生气,干脆还是屏蔽吧。但这种群日积月累,后来打开微信就很多这类积累群在那里显示着聊天的条数了,了然无趣。心无旁骛低头族我们曾经在老一些的电影中看到,如果一个人轻视你,可以边看着报纸,边听你的介绍,或者边伏案看书,边与你交谈。现在这类人也比比皆是,只不过人家已经不再用报纸,而是一心一意的刷着手机,你分明可以看到他有节奏的划着屏幕,犹如在宁静的小湖上划桨,一下,一下,从微博,到微信,到新闻,到一些杂七杂八的,总之他们不会和你目光交流。好吧,如果我也掏出手机,我们一起看着手机交谈,也许是更轻松融洽愉悦的吧。技术更新又成白痴当我们都期待着4G,号称非4G手机不换的时候,可能我们又变成了一个菜鸟。比如,之前我就不是很了解回落这个词,后来听到一些介绍,了解4G是数据网络,当接听电话的时候,必须回落到2G或者3G,接完电话后再切换到4G,很是麻烦。后来,我又知道了苹果用的CSFB,或者三星用的SGTLE,好吧,我承认我又菜鸟了,但我也明白过来,至少有些4G手机如果你一接电话,你玩的网络游戏就掉线了……还有什么你们都没告诉我们的?耗费健康who care如果说以上烦恼还是很多我们可以自己排解的话,那么长时间看液晶屏幕,尤其是手机屏幕对人眼的伤害,则是实打实存在,但也是大家都忽视的。我们知道,白光LED大都是由蓝光激发,而蓝光是至盲的光谱,看多了自然不好。可见光中的短波蓝光,波长短,能量高,可直达眼底的视网膜上。这样长时间微量“照射”后,我们就会出现眼干、眼涩等初期症状,后期的症状就不说了,主要会在老年时期体现,想想都可怕。好吧,如果说手机能带来很多乐趣,那自然也会带来很多麻烦。还在研究手机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不要太在意那些App了,网速了,流量了,如果遇到稀有的大晴天,就出去走走吧。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那种霸气情怀,不要太在意,也只是一种宣传广告语罢鸟。

    半导体 Wi-Fi 智能手机 微信 蓝光

  • Apple Bidding for Chip Maker Renesas SP Drivers:Reports

    Apple is reportedly negotiating to buy Renesas SP Drivers, a Japanese company that makes the semiconductors used in its iPhone screens. Renasas Electronics Corp. decided to sell its 55% stake in Renesas SP Drivers as part of a restructuring effort in which it will leave the LCD business altogether, the Japanese news service Nikkei Asian Review reported Feb. 1. Renasas SP Drivers is the world’s largest seller of small- and midsize driver chips for LCDs, including those used by all three manufacturers of display screens for the iPhone. Today, Renasas Electronics confirmed to Reuters that it was in talks about selling its stake in Renesas SP Drivers, but it did not offer further details. Apple declined to comment. Two days after the the Nikkei Asian Review report, Renasas SP Drivers issued a terse, non-denial statement: "There were media reports regarding Renesas SP Driver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certain media. The reports were not based on Renesas’s announcement and Renesas SP Drivers’ announcement and they cannot be confirmed or regarded as fact at this time." Today, Renesas SP Drivers issued an identical response. Apple’s interest in Renasas SP Drivers would be to further consolidate control over quality and cost in its supply chain as the smartphone market gets more crowded. Rather than sourcing from several companies, as it usually does, Apple was caught having only one supplier for its iPhone LCD driver chips, according to Nikkei. It isn’t clear if Apple’s motivation for such a deal would be to keep from losing control of the supplier to a possible competitor or to take control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ts iPhone displays. LCD driver chips are the key component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a display’s qua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displays account for about 10% of total energy use. Apple has offered Renesas Electronics $479 million for its 55% stake, according to Nikkei Asian Review, which estimates the LCD driver subsidiary’s annual income at $577 million with a profit margin of 10%. Apple’s most likely competitors for this deal would be Sharp, which owns a quarter of Renesas SP Drivers, and the Taiwanese chipmaking consortium Powerchip, which holds 20%. The market for small and midsized driver chips for LCDs is expanding as smartphone sales rise, according to Nikkei Asian Review. Renesas SP Drivers holds the largest marketshare (about 30%), but close competition with Korean and Chinese companies has driven prices down. Despite profit expectations of close to 10% for the SP driver unit, Renasas Electronics is selling it to focus on its core business of automotive and industrial chips and restructure its way out of losses it has suffered since the 2010 merger of Renasas Technology Corp. and NEC’s semiconductor business. Since the merger, the company has shed more than 11,000 workers, according to Japan Times. The publicity drove Renesas Electronics shares up 10% Wednesday but didn’t please all the experts. Hideyuki Ishiguro, an investment analyst at Okasan Securities, told Nikkei Asian Review that, even after shedding many of its peripheral businesses to focus on car and industrial chips, Renasas Electronics has a lot to lose if it gets rid of a company in as pivotal a position as Renasas SP Drivers. "It’s one of their core technologies," Ishiguro said. "I think it’s actually too good to sell."

    半导体 FOR APPLE CHIP DRIVERS

  • 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厂资本支出排行榜

    市调机构ICInsights发表全球半导体厂今年资本支出预估调查,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等3大厂仍是全球主要投资者,且3大厂今年资本支出就占全球资本支出总额的51.8%强。业界认为,先进制程的投资快速飙升,预估至10奈米世代时,可能只有前3大厂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资。据统计,去年全球半导体厂资本支出总额达574.3亿美元,前10大厂占比达80%,至于前3大厂占比则高达55.5%,大者恒大的态势十分明确。今年全球半导体厂资本支出将达622.3亿元,年增率达8%,其中前10大厂占比再攀升至81%,前3大厂占比虽然降至51.8%,但仍然维持过半。由前10大厂资本支出变化来看,去年仅有台积电、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东芝、中芯等4家业者资本支出较前年增加,但今年除了三星之外,其余9家业者资本支出均高过去年水准,其中以新帝的资本支出年增率约达86%最高,主要是与东芝合资的NANDFlash厂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且3DNAND也将开始加快研发脚步。美光去年并购日本DRAM厂尔必达后,今年为了加速转进20奈米世代,并提高NANDFlash产能,所以预估今年资本支出将达30.5亿美元、年增率高达58%,是成长率第2高的业者。业界人士认为,今年虽然有9家业者的资本支出超过10亿美元规模,但前3大厂与其它业者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如三星及英特尔资本支出今年仍超过110亿美元,台积电则略低于100亿美元,几乎是第10名中芯的年度支出的10倍以上。当然前3大厂之所以会投入如此庞大资金,一来是为了提高产能,二来则是因为先进制程的微缩投资花费愈来愈高,如20奈米晶圆厂投资金额高达70亿美元,制程研发投资高达15亿美元,已经不是一般半导体厂玩得起的游戏。业界认为,明年全球半导体厂将进入3D架构记忆体及电晶体新时代,但记忆体制程微缩带来的成本效益已然有效,业者投资金额不太可能再放大,至于逻辑IC因进入14/16奈米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世代,需要比20奈米投入更高资金进行扩产及研发,2017年进入10奈米世代后,看来只有三星、英特尔、台积电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资。

    半导体 半导体 三星 英特尔 台积电

  • 广州工商抽检LED球泡灯企业 半数不合格

    2013年,广州市工商局委托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对在广州市流通领域销售的节能灯(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LED球泡灯商品质量进行了抽样检验。结果显示,尚进LED球泡灯(节能型6W)、索日2U电子节能灯菊系列(超亮)等标称品牌商品榜上有名。节能灯共抽取了15家生产企业生产的16款样品,经检验,5款样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11款样品被判定为监督总体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8.75%。有2款商品的标志没有标注电流信息,不符合标准要求。有2款商品的机械强度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有2款商品潮湿处理后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不符合要求。有11款商品的能效标识不符合CEL-005实施规则要求。有1款商品谐波电流限值不符合标准要求。LED球泡灯共抽取了18家生产企业生产的30款样品,经检验,15款样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15款样品被判定为监督总体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0%。有12款商品的标志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有7款商品潮湿处理后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不符合要求。有2款商品的机械强度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广州市工商局表示,已对不合格商品的销售者依据《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同时督促全市销售者做好相同生产者相同规格(款)不合格商品的下架退市工作,对于拒不履行退市的销售者将依法予以查处。

    半导体 LED 照明 球泡灯 绝缘电阻

  • LED蓝宝石需求旺,Rubicon强弹15%

    LED上游材料蓝宝石基板供应商Rubicon Technology, Inc.过去一个月来出现涨多拉回格局、3月份总计下挫了12.55%还跌破季线。不过,Rubicon在4月份的第一天终于出现跌深反弹、大涨近15%。The Street、StreetInsider 1日报导,J.P.摩根分析师Paul Coster发表研究报告将Rubicon的投资评等由“中立”调高至“加码”,目标价也从原本的12美元上修至14美元。该证券指出,在LED需求增温、智慧型手机与可穿戴装置也需采用蓝宝石保护盖的带动下,预期蓝宝石晶棒、晶圆以及特殊学元件的销售状况应该会相当强劲。J.P.摩根表示,虽然苹果(Apple Inc.)蓝宝石材料供应商极特先进科技(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GTAT)、南韩LED蓝宝石晶棒厂Sapphire Technology Co., Ltd. (STC)似乎较有能力取得智慧型手机的蓝宝石保护盖和镜片订单,但Rubicon应该能接手一些上述两家业者来不及处理的需求。J.P.摩根决定略微上调Rubicon的获利预估值,预期2015年的每股盈余有望达0.70美元。费城半导体指数成分股Rubicon 1日闻讯大涨14.97%,收12.98美元,创3月21日以来收盘新高,涨幅居30支成分股之冠。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1日也上涨1.94%,收17.38美元。

    半导体 LED IC ADVANCED TECHNOLOGIES

  • 东山精密研发一款 “新型LED封装产品”

    4月1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近日成功研发一款 “新型LED封装产品”,结合了传统照明与LED照明技术,有利于LED照明产品的大力推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现正在申请发明专利。新产品以三安光电所产高亮度芯片为基础,使用新型封装工艺,保证新产品具备光效高、发光均匀等优势。经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新产品的光效达到245.8lm/W,是截止目前公司开发的最高光效产品。此外,该新产品应用于球泡灯、蜡烛灯等照明产品。该新产品将于近期投放市场,预期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产品优势,增强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半导体 可持续发展 照明技术 LED封装 LED照明

  • 国家能源局适度提高电价化解项目开发难

    自去年底政策发布以来,业界一直对“2014年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要达到8GW”的目标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不过,在日前召开的“Intersolar China 2014”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透露的最新信息有可能扭转这一尴尬局面。他介绍,国家能源局目前正在讨论研究分布式发电支持政策的调整,而其中将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有望享受标杆电价”的内容。基于政策将逐步解决分布式的阻碍,今年实现8GW的分布式装机规模可期。此外,业界对于分布式如何发展的讨论也正如火如荼,其中,一则颇受赞同的方案是“适度提高电价”,即对火电、光伏、风电等发电成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电价,以及提高新能源电价附加,进一步拉大工业峰谷电价差和时段电价差。分布式待解难题据了解,企业层面并非不支持分布式发展,且普遍认可分布式是光伏应用的主流,只是,囿于分布式光伏在开发、融资等方面尚存的诸多待解难题,业界认为,要完成占今年新增光伏装机总量近60%的分布式装机任务,实属不易。王斯成坦言,分布式光伏存在并网难、融资难等困难,推行阻力较大。其中,在并网方面,电网公司对分布式光伏支持力度依然欠缺。并网时,有电力公司要求将区域内的分布式电站集中后并网,增加了电站投资方的成本和并网难度。而这有悖于其特征,分布式电站本应实现多点并网。在融资方面,由于开发商存在交易风险,电站项目难以融资。在目前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由投资方出资建设电站,用电方使用光伏发电,享受折扣电价。用电方将电费直接交付给光伏企业。但是,用电方容易发生电费拖欠情况。而电费为电站未来收益的主要来源。电站项目未来现金流无从保障,也就难以获得融资。此外,计划的针对分布式光伏的地方融资平台还没有一个省建立起来。3月27日,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向记者总结,“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人而言,他需要经济效益,需要清楚地看到一个可计算、可预估的投资回报率,才会愿意参与进来。但事实上,分布式仍面临终端用户消纳的不确定性、电站完工后产权的风险性、终端用户消纳的持续能力等问题,而这都有可能影响投资收益”。考虑适度提高电价王斯成介绍,我国2013年实现新增光伏并网装机11.3GW,实现光伏离网装机500MW,合计11.8GW。也就是说,去年新增分布式装机仅占以地面电站为主的并网装机量的4.4%,占总光伏装机4.2%。在此基础上,管理层为2014年新增分布式设定的8GW目标,是去年新增量的16倍。“为什么更多人愿意投资大型地面电站,而对分布式犹豫不决?”在李仙德看来,“主要是前者所发之电全部并网收掉,按发电量结算,非常清晰,投报率也能计算。如果分布式采用同样的电网全部收纳,再通过电网类似水库的调节能力输配掉,银行看到清晰的财务收益模型,就愿意融资给你,资金问题也解决了”。而针对上文提及的“适度提高电价”方案,李仙德向记者介绍,“这其实是在借鉴德国的做法。因为中国的电价只是将新能源电价附加作为很小一部分,象征意义的,大家考虑是否可以适度调高这部分附加,进一步拉大工业峰谷电价差和时段电价差”。做出这一改变的理由是,“新能源是大家的事,是全民共同承担的责任,”李仙德表示,“为什么我们已经可以预见2030年、2050年的电价,却不能现在施用这个电价呢?如果这样,屋顶用户也会对光伏电力更加积极”。除了分布式,关于银行给予民企、国企不同的待遇,李仙德也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比如在开发下游电站方面,国企央企能较容易获得项目贷款, 资本成本又远低于市场正常值,低息免息的这一差距就硬生生人为地把进入门槛拉高了,让一些专业优质的民营企业一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甚至根本没有参与的资格”。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无关。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对文中观点、陈述判断持中立态度。所载内容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半导体 电网 新能源 分布式光伏 光伏装机

  • 全球光伏产业回顾与展望:亚洲核心论

    2013年的光伏产业经历了很多拐点,并将进一步强化了亚洲在光伏供应链上的制造重心地位。但其他新兴市场,如一些拉美国家对亚洲的制造业地位提出挑战,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亚洲光伏制造地位仍充满挑战。2013年前十位光伏组件供应商据NPD Solarbuzz调查,2013年前十位光伏组件供应商排名显示,仅有一家总部在亚洲之外的企业——CdTe薄膜领军企业福思第一太阳能——凭借组件出货量跻身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福思第一太阳能最大的生产基地却位于马来西亚。总部同样位于美国的SunPower公司曾出现在2012年的榜单上,但今年却无缘前十。SunPower大部分主要生产工厂均位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NPD Solarbuzz指出,昱辉和京瓷两家公司在2013年的排行榜内取代了尚德电力和SunPower两家。排名前十位的供应商在2013年内的光伏组件出货总量超过了18GW,同比2012年增长了40%,2013年全球光伏需求量增长了20%至36GW,跻身排行榜的企业均实现了吉瓦级别的产能和供应出货量,据该市场调研公司表示,这种情况还属首次。英利绿色能源成为首个年度供应量超过3GW的组件供应商,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市场主导地位。天合光能成为2013年内第二大组件供应商,呈现“两强”局面。天合光能的组件出货量同比2012年增长了60%,公司为2014年制定了较为激进的目标,以为其在2014年稳定排行榜做好准备。两家在2013年内的总出货量达5.8GW。在过去的18个月内(从2012年年中至2013年末),这两家领军企业将所占的市场份额由2012年第二季度的12%提高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的近15%。“英利和天合光能在过去18个月内均制定了较为激进的出货量策略。”NPD 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博士表示,“随着全球光伏产业将重点放在降低成本和控制支持上,在市场份额上出现了明晰的机遇。这两家公司精准地抓住了这一机遇推动资本化,他们现在已然准备好成为首个多吉瓦级组件供应商,并推动下一轮终端市场的强劲增长。”2013年前十名电池制造商排行榜的情况也大体相同,前三位电池制造商(中国)的电池出货总量占到了15%,每个电池制造商在年度内的产量均超过了2GW,这也是首次有电池生产商实现2GW以上的电池年产量。其他地区企业正在赶超英利与天合光能并不是唯一奋勇直前的企业。晶科能源与昱辉阳光也在过去两年内积攒起了强有力的市场动力,并在2013年排行榜的名次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晶科能源和昱辉阳光在2013年内均在组件供应量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以极为接近的出货量水平分别位居排行榜的第五、六位。晶科能源在2013年首次跻身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排行榜前十位,取代了此前榜单中的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作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地位在2013年内同样大幅提升,排在仅次于英利绿色能源的第二位,并同时在组件制造商榜单中占据第十位。韩华新能源位列榜单的第八位。与晶澳太阳能企业均在2013年首次实现1GW以上的年度组件出货量。日本、中国台湾市场复苏自2012年开始实施极具吸引力的上网电价补贴计划后,日本市场的光伏需求引领着日本光伏市场在2013年内实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并为多个本土企业的业绩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包括夏普、京瓷、松下和Solar Frontier等企业。夏普太阳能在2013年的组件制造商排行榜中上升至第三名,为公司业绩反转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而就在几年前,夏普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曾以惊人的速度下跌。在宣布关闭其位于英国和美国的组件制造厂后,该公司将其生产业务回缩至日本,同时通过大力实施其在未来几年内将50%的生产业务外包的策略,夏普正重新获得其成本竞争力。夏普也凭此成为当下光伏产业中推进“精简工厂”业务模式的领军企业之一。京瓷同样也受益于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并在2013年NPD Solarbuzz的榜单上位居第九。尽管Solar Frontier与松下并未进入2013年的前十位榜单,但据该市场调研公司表示,两家企业均凭借高于自身2012年的出货量跻身全球同类企业前二十位。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复苏,新日光等供应商在2013年内从低开工率中恢复,并迎来了不断上涨的市场需求。凭借其去年与DelSolar公司进行的合并,新日光在2013年的电池企业排行榜中相较于其2012年的名次提高了三位。另一家台湾太阳能电池供应商昱晶能源在2013年排行榜上的名次同样较2012年有所提升。2014年全球光伏趋势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预期值被不断地调高,2014年光伏产业预计将延续2013年的强劲复苏趋势。NPD Solarbuzz在2013年底更新了其市场需求预期,称2014年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并预计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9GW。福思第一太阳能和SunPower等公司总部位于亚洲之外的主流组件制造商计划在2014年缩减产能,亚洲企业将有望进一步扩张其市场份额。尽管中东及北非(MENA)地区发展潜力巨大,包括沙特阿拉伯宣布在2030年前实现约5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计划等,但在其打造一条从多晶硅到组件,再到下游光伏项目的全面集成生产供应链的同时,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亚洲产业上游领域的主导地位都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欧洲,光伏组件制造商在近几年经历了一系列的整合与妥协,目前仅有SolarWorld还依旧持有一定的产能。近期其对博世太阳能旗下光伏业务的收购,以及从卡塔尔获得的投资及债务重组意味着SolarWorld未来有望在欧洲市场大展拳脚。然而,相较于促进SolarWorld恢复其在欧洲市场中的地位,卡塔尔介入SolarWorld业务这一事实对于MENA地区打造生产基地来说更像是一剂催化剂。随着中国光伏市场需求在2013年增长至12GW,并预计在2014年将取得安装量14GW的目标,中国组件制造商具有极大的优势来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日本的安装量预计将延续2013年的强劲增长趋势,日本制造商可借此巩固其市场地位。

    半导体 夏普 光伏产业 PD SOLAR

  • 汉能李河君:光伏分布式发电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1895年,利用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建成。发电站可以将电流传输到距离发电站35公里的法布罗市。直流电和交流电技术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奏,对交流电技术的应用则开启了地面电站从无到有的历史。当下,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沿,光伏革命对地面电站的影响将更进一步。投身清洁能源行业二十余年的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光伏革命对地面电站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电站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电站;另一方面,由于太阳能具有广泛和分散的特点,因此未来的电站将由集中走向分散。光伏电站的总体发展方向是由集中式光伏发电逐渐向分布式光伏发电过渡。基于这一判断,李河君认为,未来的世界将以分布式发电为主,大规模集中发电只是补充。不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初,大规模集中发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新能源革命的主力军和开路先锋的光伏发电,在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2010年,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额高达544亿美元,超过德国的412亿美元、美国的34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一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6%。高盛公司等研究机构认为,虽然过去几年欧洲光伏市场占全球的70%,但今后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相关数据显示,过去10年,国际光伏发电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0%,此前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够拥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其中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绝对功不可没。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评价说,中国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对世界光伏的发展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中国企业下大力气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光伏组件成本和价格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光伏发电与常规电源的竞争力,赋予了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在光伏领域,薄膜化、柔性化是全球太阳能发展的未来和总趋势。为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规划与部署,把薄膜太阳能先进技术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纳入“十三五”重大专项,通过以项目为依托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能源经济发展方式。去年末,李河君的首部作品《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出版发行,他在书中提到,若中国抢先进入光伏时代,我们就可以与300年来的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告别,我们会建立起以更高效、更快速发展、共享为特点的全新的工业方式和工业体系—光伏工业体系。当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太阳能利用,而太阳能利用的核心又将是光伏革命,光伏革命的战略方向是薄膜化、柔性化。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光伏技术、光伏企业、国家战略都已经领先世界。

    半导体 太阳能 光伏 光伏发电 分布式发电

  • 专家为智能光伏电站建设“把脉”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省发改委主办,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能光伏电站现场交流会在格尔木召开。交流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省发改委能源局局长于小明及美国、欧洲、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就国家光伏最新政策、欧洲光伏站建设与运维经验、美国光伏电站行业趋势、光伏电站技术发展趋势、光伏电站投资关注因素、智能光伏电站实际理念与趋势等涉及光伏电站长远发展问题进行了会议交流。通过交流,与会人员对国家光伏最新政策、美国、欧洲光伏电站运行的成功经验及智能光伏电站建设产生了新的认识,对格尔木今后发展光伏电站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交流会期间,美国、欧洲、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还前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300兆瓦光伏电站参观考察。对格尔木在新能源建设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认为格尔木光伏电站建设,对加快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并指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增长新的支柱产业,对于发展地区绿色经济,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格尔木市进一步提升光伏发电建设的技术含量,扩大新能源应用领域,按照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的要求,着力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半导体 新能源 光伏发电 光伏电站 智能光伏

  • 集成电路发展三大突破口(附厂商解析)

    综合报道:沿着“摩尔定律”,集成电路技术走过了50余年的历程。如今的生产技术已接近达到22nm,如果继续沿着按比例缩小之路走下去,根据2011年ITRS的预测,DRAM的最小加工线宽在2024年有可能达到8nm,进入量子物理和介观物理的范畴,这时将面对两大限制。一、微观尺度限制由于介观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无法仅仅用薛定谔方程求解,同时,其粒子数又没有多到可以忽略统计涨落的程度(根据传统测量方法得到的硅原子半径为110pm,通过计算方法得到的硅原子半径111pm),这就使得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遇到很多物理障碍,如费米钉扎、库伦阻塞、量子隧穿、杂质涨落、自旋输运等,需用介观物理和基于量子化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二、功耗限制英特尔认为他们Pentium系列芯片的功率密度已与电炉相当。由于高温对集成电路的高频性能、漏电和可靠性劣化产生巨大影响,如任其发展,则集成电路的发热要向着核反应堆、火箭喷嘴乃至太阳表面的功率密度发展,显然,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事实。对于不断增长的热耗散,要么采用水冷装置来解决散热问题,但这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移动化的发展方向相悖;要么必须开发低功耗乃至甚低功耗的集成电路来解决集成电路功耗不断上升的问题。如何突破集成电路的上述限制并满足节能社会的需求,目前在进行的有三条技术途径:一是继续摩尔定律,也就是继续走比例缩小之路,将与数字有关的内容集成在单一芯片上,成为芯片系统,但16/14nm之后的大生产工艺尚不明朗,还正在摸索之中;二是超越摩尔,即采取系统封装的方法将非数字的内容,如模拟电路、射频电路、高压和功率电路、传感器乃至生物芯片全部集成在一起,形成功能更全、性能更优、价值更高的电子系统;三是采取新原理,即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或采用新的材料创建新的器件结构,如量子器件(单电子器件、自旋器件、磁通量器件等)和基于自组装的原子和分子器件(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线等),也有可能随着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新发现和技术突破,另辟蹊径,建立新形态的信息科学技术及其产业。预计集成电路技术在21世纪30年代,上述技术途径在相互碰撞的火花中会产生革命性的突破。附概念股解析通富微电公司收到了国家“集成电路”科技重大专项2013年国拨经费1127.34万元。该项资金用于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芯片圆片级及铜线封装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评论:1.WLCSP技术在完成前端制程的晶圆上直接进行封装工艺,使产品可以实现与芯片尺寸近似相同的封装体积。此外由于布线缩短,导线面积增加,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频宽和稳定性,更符合移动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和高性能、可携带、环境复杂的特性需求。2.2013年全球智能移动终端维持高增速。IDC预计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2.3亿台,同比增长约79%,2013-201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6%;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1亿台,同比增长约41%,2013-201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4%。移动智能终端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芯片下游需求旺盛。3.中国移动智能产品的IC设计企业成长迅速。2012年华为海思、展讯的4核40nmCPU已经大规模销售,其4核28nmCPU将于年底推出,华为海思的8核CPU正在研制;新岸线也已经于2012年推出双核40nmCPU,年底计划推出4核28nmCPU;晶晨4核28nmCPU也上市临近。中国移动智能终端IC设计企业在28nm制程已出现你追我赶到火爆局面。2012年国内IC设计业销售收入达到621.7亿元,同比2011年的526.4亿元,增长了18.1%,远高于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6%的增速,其中华为海思、展讯已可进入全球IC设计企业前20名。中国移动智能IC设计企业的成长为公司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1234567

    半导体 集成电路 CPU 量子 MCP

  • FHD屏八核32GB内存999元 神舟X50将开卖

    前不久我们曝光了国内手机厂商神舟即将加入八核机价格战的消息,近日神舟手机再次通过微博放出猛料,称此前曝光的神舟X50即将正式开卖,并且将产品的详细配置逐一公布。神舟手机微博截图与目前各个厂商推出的千元八核产品相同,神舟X50分为高配版和标准版两个版本。其中高配版售价999元,搭载主频为1.7GHz的MTK6592八核处理器,5英寸1080p全贴合屏幕,2GB RAM+32GB ROM的存储组合,3000mAh电池容量,500万+1300万摄像头。标准版售价799元,除了搭载8GB ROM和720p屏幕之外,其他配置与高配版保持一致。神舟X50真机谍照与之前笔者所预测的一样,神舟X50的售价果然维持在了千元以内,而在硬件配置方面可谓是秒杀了目前众多厂商推出的千元八核产品。目前,官方还没有透露具体的发售日期,我们也会在后期对该机进行持续关注。

    半导体 内存 GB HD

  • 拒走CRT老路:显示行业探路OLED

    CRT是什么?就是阴极射线管的意思,以这种技术为主的显示产品,曾经雄霸整个显示领域,包括电视和显示器,以及曾经的“三枪”投影机,都是CRT技术的代表作,其特点就是体积较大,画面的颜色表现良好,也没有视角的问题,由于这些优点,加上CRT设备的价格也比较的优惠,所以CRT设备一度很受欢迎,但是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崛起,CRT也不得不成为时代的背影了。说起来CRT退出时代的舞台,好像是一帆风顺,其实具体的过程还非常的复杂,由于液晶技术的崛起,是有以日韩为主的厂商推动的,他们率先认识到了液晶的威力,而CRT当时的市场还很大,于是为了逐步的过渡,很多CRT的设备都开始供应中国的市场,也滋生了很多本土的电视以及显示器品牌, 其最初的利润是不错的,但是却存在很大的风险。果然在液晶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价格成本逐渐降了下来,加上液晶超薄的效果,其开始快速蚕食CRT设备的市场,从一线城市开始,逐渐延伸到各大的城市,直到如今CRT设备只能偶尔才可以看到,液晶厂商是赚足了钱,但是内地的厂商由于前期的技术积累不够,加上CRT设备的拖累,直到最近才缓过劲来,开始跟进液晶设备的研发,但是如今已经到了OLED显示技术来临的时间。跟不上节奏的局面不会重演OLED显示技术是新近崛起的一种无须背光的显示介质,其不像液晶一样,需要LED背光才可以显示画面,其本身就可以发光;类似等离子显示技术,因此天生就没有视角的问题,由于是自然光,颜色的优化上也更有潜力,最大的优势是其相比于等离子,体积轻薄,可以比液晶更加纤细,加上没有灼屏的问题,已经被普遍人为下一代的显示技术。如今内地的液晶产业发展迅速,面板生产线持续的扩张,由于内地的市场庞大,可以说目前的液晶显示市场还没有饱和,但是价格战的猛烈程度,已经令这一市场开始出现红海的迹象,日韩的厂商如今已经开始布局OLED市场,虽然不能说目前内地的液晶市场,是日韩故意让位出来的,但是如果内地厂商一心扑在液晶显示技术之上,也很可能重蹈CRT时代的覆辙。不错最近创维已经推出了内地第一款量产OLED电视,说明内地的显示厂商,也意识到OLED的威力,其不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液晶的研发和推广之上,也是双腿走路,在OLED市场的布局上,也是有着自己的节奏。曾经CRT向液晶更替的时代,内地显示行业吃了一个大亏,知道最近才缓过劲来,如今OLED也开始了更替液晶显示技术的脚步,内地显示企业却大大增加对液晶的投入,不得不让人担心内地显示器重走老路,直到首批量产的55吋天赐OLED电视E980系列出现,才让人们看到,还是有厂商在关注新的显示技术的,相信CRT时代的局面,不会再一次的重演。

    半导体 显示技术 显示器 OLED 液晶显示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