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无忌 11月18日编译中国手机应用商店运营商斯凯网络(纳斯达克证券代码:MOBI)周一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2014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财报显示,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1.166亿元(约合1910万美元),同比下滑16.6%;运营亏损为人民币230万元(约合40万美元),好于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人民币1530万元;净亏损为人民币440万元(约合70万美元),好于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1170万元。第二财季主要业绩:--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1.166亿元(约合191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398亿元下滑16.6%。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来自于智能手机的营收占据了总营收的33.6%。--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毛利率为23.3%,低于上年同期的24.6%。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毛利率为23.5%,低于上年同期的25.3%。--斯凯网络第二财季运营亏损为人民币230万元(约合44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人民币1530万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运营利润为人民币70万元(约合10万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人民币730万元。--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440万元(约合7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1170万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150万元(约合20万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360万元。--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普通股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2元(约合0.00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普通股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0元(约合0.00美元)。--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3元(约合0.02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3元(约合0.01美元)。第二财季业绩分析: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1.166亿元(约合191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398亿元下滑16.6%。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来自运营商渠道的营收为人民币6780万(约合1110万美元),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58.2%,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940万元下滑31.7%。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智能手机应用商店用户访问量为7.005亿次,下载总量为1.295亿次,分别高于上年同期的690万次和1020万次。冒泡应用商店第二财季营收大约为2890万元(约合500万美元),占据了公司运营商渠道营收的42.5%。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来自第三方渠道的营收为人民币3250万元(约合5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1.7%,占据了公司当季总营收的27.9%。冒泡社区第二财季的活跃用户为510万人,登录次数为4.14亿次,分别低于上年同期的1500万人和7.784亿次。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其它营收为人民币1620万元(约合270万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60万元。斯凯网络第二财季营收成本为人民币894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55亿元下滑了15.2%。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营收成本为人民币8920万元(约合1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45亿元下滑14.7%。斯凯网络第二财季的总运营支出为人民币2940万元(约合48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970万元下滑40.7%。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的总运营支出为人民币2670万元(约合44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260万元下滑37.2%。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440万元(约合7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1170万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150万元(约合20万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360万元。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普通股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2元(约合0.00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普通股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0元(约合0.00美元)。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3元(约合0.02美元)。不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斯凯网络第二财季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3元(约合0.01美元)。业绩展望:斯凯网络预计,公司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2013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将在人民币9000万元至人民币1.00亿元。以上代表了斯凯网络当前和初步的预测,未来有可能变动。
黄远 王心馨“马雪征在联想赴港IPO项目中有过谈判沟通的经验,即使回避,也可能利好三方沟通。”尽管未能如预期在年内上演,但有关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集团”)IPO的任何消息依然牵动资本市场。此次猜想来自一项任命:11月15日起,马雪征获任香港证监会非执行董事一职,任期两年。多位密切关注阿里集团IPO的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可以视作阿里IPO的一项利好消息。其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该委任被认为是继香港交易所(16.8, 0.76, 4.74%)总裁李小加后,另一位内地背景人士出任香港金融监管机构要职;而马雪征此前在内地丰富的任职经历,便于搭建起阿里集团与港交所的沟通桥梁。目前,马雪征兼任私募股权基金博裕资本主席、联想集团(00992.HK)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其中博裕资本主席的身份备受关注。2012年第三季度,为协助阿里集团回购雅虎(34.98, -0.49, -1.40%)持有股份,中投联合中信资本、国开金融、博裕资本投资阿里集团,投资总额达20亿美元。因此,博裕资本持有阿里巴巴少数股权。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包括博裕的合组财团,购入了5.6%阿里巴巴股份。但也有评论人士指出,此举与阿里巴巴上市的关联并不大,香港特区政府主要是看中马雪征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经验,符合香港向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转型的发展方向。IBM(184.47, 1.28, 0.70%)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向本报记者直言,香港金融机构有较为完善的回避制度,谨防过度解读对阿里巴巴IPO的利好。昨日,阿里集团官方向本报记者重申一贯立场:对于有关阿里上市消息不做任何评价或猜测。事实上,在过去的半年多,阿里集团对香港上市一直很用心;但其与香港监管层、港交所在“合伙人制度”上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目前,香港市场施行“同股同权”制度;阿里则希望以“合伙人制度”在港上市——“合伙人制度”将保证包括马云在内的合伙人在上市后提名半数以上的董事,以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在初次博弈之后,种种迹象表明:阿里集团正在控制其上市节奏。一位接近阿里IPO项目的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香港一直都是阿里最心仪的上市地点,“A计划”从来未变。此前,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坦言,对于与香港方面的沟通,“以往太自以为是,以为上市事宜不太复杂,不需亲自谈判,更以为很了解香港,今后将会吸收教训。”与之呼应,香港资本市场对于阿里上市的讨论也有微妙变化。李小加继9月25日发文《投资者保障》,强调上市规则程序、投资者保障之后,10月24日晚再度以个人名义发表《梦谈之后 路在何方——股权结构八问八答》的文章,此文中李小加以“八问八答”的形式,直言香港资本市场已站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应该认真考虑对符合创新型公司的申请者修改上市规则,给予创始人股东一定的“特殊权。就在几天前,港交所官方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1月12日,李小加在出席内地公司徽商银行以及博雅互动的上市仪式时表示,有关香港上市企业多重股权结构的咨询工作正在推进。另一位接近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两者此前存在一些分歧,甚至因为某些原因陷入谈判僵局;但是阿里集团的示好、港交所的态度调整,已经给阿里IPO的“A计划”带来转机。“马雪征在联想赴港IPO项目中有过谈判沟通的经验,即使回避,也可能利好三方沟通。”但是,对于最终阿里巴巴能否赴港上市,李小加称:“该做的正在做,该说的亦说了,属于香港的走不掉,不是香港的也无谓去竞争。”王祺则向本报记者表示,即便是香港市场松动,也只是适度的调整,阿里巴巴面临一系列配套的制衡。
新浪科技讯 11月19日消息,在出席深圳高交会期间,中兴通讯全球政企网方案总经理徐明表示,虽然也有不少人质疑智慧城市是概念,但实际上智慧城市已有土壤,已经起步,并在摸索中成长。他也同时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不可一蹴而就,量力而行、持续优化和升级是关键。智慧城市并非乌托邦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完成交易,医疗检测设备在家庭随处可见,高速WiFi覆盖城市每个角落……近年来,一股“智慧城市”之风在我国刮起,种种构想在很多场合上被提及。“或许不少市民还在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TD-LTE这些概念弄得云里雾里,质疑智慧城市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丽假想,但其实智能生活已触手可及,”谈及智慧城市,中兴通讯全球政企网方案总经理徐明日前在深圳第十五届高交会如此说。他举例说,在近两年的北京除夕夜,已经悄然有所不同。当北京市民欣赏着夜空绽放绚丽烟花,与家人在燃放爆竹中迎接新年时,是政府早已在后台组建了这样一张政务物联数据专网:这张政务物联数据专网覆盖北京四环以内区域。在对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综合管理中,为了能让北京相关医疗、交通、能源等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到燃爆情况,以保障市民安全,北京一共安装了362个摄像头,55个音箱,对烟花爆竹销售点及烟花流向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北京市民更加安全可控地欢乐祥和地过春节。再比如在宁波,市民无需再驾着车到处找停车位,他们只需要在“宁波通”智慧交通平台上一键预约即可。“宁波通”平台全面整合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交通信息,打造公众出行一体化服务体系,而管理部门则可以实现交通整体调控,交通运行指挥与应急处置等应用。全国选取了193个智慧城市做试点“上述都是中兴通讯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智慧城市项目,而这些还只是中兴承建的智慧城市项目的一小部分。”徐明透露。根据IDC预测,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由于智慧城市涉及到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的关键数据,因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本土龙头企业在其中能有更多发展空间。住建部智慧城市中心总工万碧玉层透露,目前中国有近两千个市镇提出打造智慧城市,而住建部从中选取了193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容量达到10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8.5%。庞大的市场吸引众多企业加入。从投融资角度来看,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80到100亿元。徐明也表示,在这块大蛋糕前,中兴也对政企网寄予了很大期待。徐明介绍称,目前中兴政企网业务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去年,政企网的营收已经占到20%。公司希望未来3-5年内,政企网能承担公司30%的营收任务,实现与终端业务、运营商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一味求大求全对于具体如何实施指挥城市,徐明认为:“大中小型城市的智慧化方案侧重点应该是有差异的。”比如,像北上广本身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城市信息化体系,打造智慧城市的战略重点就应该是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交通拥堵和资源紧张等问题,提升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在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本身具有特色资源的中型城市,智慧城市则要打造特色产业,比如打造桂林、黄山的智慧旅游,大同、焦作的智慧矿山等;而在一些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的小型城市,智慧城市的着力点更多应放在范围更小、主题性更强的特色园区,比如苏州苏州太仓高科技园区等等。与此同时,中兴通讯业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继与几大主要运营商、中国安防(CSST)、东方道迩、Honeywell的合作之后,中兴通讯又于上月与航天科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IBM(184.47, 1.28, 0.70%)、软通动力(5.02, -0.02, -0.40%)、神州数码、绿地、万科、海南生态软件园等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徐明透露,中兴通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108个城市成功商用,近期与洛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洛阳,计划总投资为35亿元。未来三年在洛阳建立智慧产业基地,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标准的智慧城市样板,建成一个涵盖智慧城市核心技术和关键软件、硬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智慧产业园,同时还将培养出一批适应未来智慧产业发展需要的全领域人才队伍。“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一味求大求全,追求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势必造成规划脱离城市发展实际,难以实现,最终智慧城市也可能沦为大而空的政绩工程”,徐明最后如此说。(康钊)
新浪科技讯 11月18日下午消息,彭博新闻社对阿里巴巴新任CEO陆兆禧进行专访,谈及其早期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挫折、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以及他和马云如何分担管理职责,以下为彭博新闻社采访全文:陆兆禧的第一份工作并非他先前的理想。因为高考时忘了做考卷最后一页上的题,他未能如愿进入建筑系,而是学了酒店管理专业,结果,毕业后他成了广州一家假日酒店的接待员。这位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讲起了表现其克服困难能力的往事,还谈及他如何在短短15年时间从一名小小了酒店接待员成为了被亿万富豪马云相中来执掌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的人选。现年43岁的陆兆禧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公司完成规模可能高达上千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与此同时击败来自腾讯(426, 6.40, 1.52%, 实时行情)等强大对手的竞争,并实现公司业务向移动计算领域的转移。“我在面临挫折时会变得非常兴奋,这会激发我的潜能,”陆兆禧说。陆兆禧在公司扮演的是马云的另一个自我。身为阿里巴巴创始人和梦想家的马云向来直言不讳,并每每因此而成为新闻头条的主角。他曾毫不留情地大骂易趣等竞争对手,上周又猛烈抨击中国的环境污染,说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水不能饮、粮不可食的地步。名气没那么大而又言辞温和的陆兆禧则主要待在幕后,默默操持着公司的业务。“我们互补得非常好,”陆兆禧说。“他跳出条条框框向前看,我则专注眼前。”IPO阿里巴巴正在着手准备IPO。据分析师们预计,一旦上市,阿里巴巴可能将成为紧随谷歌(1031.55, -2.01, -0.19%)之后的全球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或于明年进行的IPO,规模将超过Facebook(45.83, -3.18, -6.49%) Inc.最初的810亿美元,最高或可达到1,900亿美元,较亚马逊(366.18, -2.99, -0.81%)当前的市值高出约12%。值此时刻,陆兆禧需要拿出所有的毅力来将马云的梦想付诸实施。他所要做的是在一个信用卡使用并不普遍、交通拥堵动辄导致送货时间延误数天的国度发展一项相当于集eBay、亚马逊以及贝宝于一身的庞大业务。“压力很大,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做,”一次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接受采访时陆兆禧如是说。“电子商务领域的战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因为这块蛋糕太大了。”虽然未上市的阿里巴巴未公布详细的财务报表,但持有该公司部分股份的雅虎(34.98, -0.49, -1.40%)则披露了一些基本数据。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营收猛增60%至17.3亿美元,净利润增长逾一倍至7.07亿美元。这样的营收和Facebook旗鼓相当,而利润却是后者的两倍以上。意外收获陆兆禧上学时是一名好学生,他想象着中学毕业后的大好前途,想着以后或许可以当一名建筑师。但是事与愿违,如前文所述,阴差阳错他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假日酒店落了脚。然而,他的人生这一步日后却被证明是通向一条更加光明前途的跳板。他在这家酒店工作了六年后,一位外国客人在广州创立了一家网络传真公司,请他去当客服经理。一年后,陆兆禧成了阿里巴巴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的华南区销售主管。马云来的时候,陆兆禧就开车带他去拜访客户,在广东各地演讲。长时间的驾车过程中,陆兆禧会提出他在如何微调销售激励措施以及其他政策方面的想法,马云则会勾勒他对公司大局层面的未来设想。升迁路线图“那段时间,我们才真正开始相互了解对方,”陆兆禧说。“他说我听,他睡觉我开车。”陆兆禧因此成为了执行马云关于构建互联网巨头方面想法的关键人物之一。2004年,陆兆禧负责领导“支付宝”的开发团队,这种支付系统可以在确保无信用卡网上交易的安全。“陆兆禧非常低调,不喜欢推销自己,”医药网站丁香园的首席技术官、曾在支付宝为陆兆禧工作的冯大辉说。“但看得出来,他行事很果断。”2008年,陆兆禧被提升为淘宝网CEO。这是一家和eBay类似的个人对个人(C2C)交易网站。在他担任此职期间,淘宝网的交易量猛增了七倍有余。2011年,马云再次找陆兆禧执掌当时独立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在该公司一项内部调查发现两千多名用户进行虚假销售之后,前任CEO辞职。陆兆禧一上任就采取措施迅速对网站进行了整顿。沃尔玛(79.22, 0.00, 0.00%)和宝洁(84.57, -0.27, -0.32%)等公司也通过该网站来寻找中国供货商。确定方向“他确定方向,然后就真能放手让大家去做需要做的事情,”天使投资人、曾在阿里巴巴为陆兆禧工作过的Brian Wong说。2012年,马云买断了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网络的股份,重新将这家子公司融入了母公司。陆兆禧随后出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数据官,负责开发阿里巴巴移动操作系统AMOS,直到马云选他来当集团CEO。马云是今年2月在上海外滩半岛酒店一起喝茶时提出让陆兆禧出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约陆兆禧出去让他接手一项新工作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会在一起吃饭、一起喝茶或者是一起做足底按摩的时候把事情搞定。“差不多90%的时间都是他在说,”陆兆禧侧着头笑着说。“然后我说好。”致员工信马云在3月份致信所有员工宣布陆兆禧出任CEO的消息时说,陆兆禧“对新事物的欣赏和学习能力,对关键问题的判断和决断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令人印象深刻。”阿里巴巴拒绝安排马云为本文接受采访。今年早些时候刚刚结婚的陆兆禧说,他随时准备在需要的时候扮演更高调的角色。“我们的想法是马云不需要经常出面,”陆兆禧说。“我会更多地面对公众,不过这需要时间,我也需要完善自己。”虽然阿里巴巴尚未正式宣布何时上市,但有知情人士上个月透露,该集团可能会在明年上市。两位知情人士9月份曾经表示,在与香港交易所(16.8, 0.76, 4.74%)的谈判破裂后,阿里巴巴或许会在纽约挂牌。1900亿美元根据六位分析师10月份作出的平均估算,阿里巴巴价值约为1200亿美元。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师Carlos Kirjner上个月将他对阿里巴巴的估值预期提高了一倍至1,900亿美元。Kirjner的估值基于这样一个预期,即阿里巴巴的净利润将从今年的26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61亿美元,营收将从66亿美元增至135亿美元。他说,这一市值相当于2015年预期利润的30倍,和腾讯的估值水平一致。[!--empirenews.page--]陆兆禧对此却丝毫不敢马虎。他近来关注最密切的竞争对手就是腾讯。总部设在深圳的腾讯已从游戏转战网络服务、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腾讯有着巨大的客户基础,拥有9.9亿注册即时通讯用户,而且日益为他们提供买卖产品的机会,这方面很像阿里巴巴。腾讯自己甚至也有类似于支付宝的服务,名叫“财付通”。在业务战略方面,陆兆禧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阿里巴巴做好向移动计算领域转型的准备。该集团正在开发一个名叫“来往”的即时通讯应用,和腾讯的微信竞争。公司还在开发更好的应用,让消费者和企业通过手机平台来进行交易。所有这些可能只是IPO之前的热身,届时投资者和银行家们将审视陆兆禧和他的副手们,以此判断阿里巴巴的IPO是否值得与Facebook相提并论。“你必须相信自己,”他说。“成功与失败的区别往往只在于是否能够坚持到底。”
明修4G LTE 暗度固网宽带IT时报记者 郝俊慧随着4G发牌日益接近,中国移动将同时获得固网运营牌照,极有可能成为现实。在北京、青岛、广州等城市大张旗鼓推广4G试商用的同时,中国移动已经悄悄在固网市场开始布局。然而,此项政策变动能否达到监管层面的预期效果,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不可测”。市场竞争激烈“家庭宽带10M,年付只要810元。”11月13日在上海一家移动营业厅门前的广告牌上,大大的“810”被用红色的笔标出,下面一行说明,“赠送50-400元购物卡。”进入2013年,上海移动在宽带市场上的市场攻势明显加快,通过低价撬动市场。但同时,由于不直接拥有固网牌照,上海移动只能通过与上海铁通联建共享、与东方有线联手合作的方式,发展宽带用户,网络质量难以保证,由此引发的宽带质量和网速的投诉,在网络上也大幅上升。然而,这一短板很有可能正在被补上。多名采访对象向《IT时报》记者证实,上海移动已经在很多小区利用自有管道或者租用物业信息井等方式,直接进行光纤网络的建设,“现在移动还没有开始在这些小区里直接推广宣传,但一旦正式获得固网牌照,移动应该可以很快就在市场上推出自有宽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开报道显示,自2012年2月开始,中国移动就已经试点并建设全球最大规模100G网络,布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主干线,总投资超过30亿元。2013年,中国移动集团的总开支约为2300亿元,其中传输网投资为589.6亿元,同比增长65.3%。移动OTT或将影响IPTV除了在网络建设和市场竞争上“抢跑”外,一则并不起眼的消息,暗示了移动的另一个野心。10月下旬四川移动正式公布互联网电视牌照提供方项目中标结果,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旗下的子公司未来电视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双双中标。随着招标结果的公布,四川移动互联网电视(OTT)业务也宣布将在2014年1月正式运营。“单单卖宽带是卖不动的,视频是家庭宽带的一个好卖点。”一位接近未来电视的人士王峰(化名)告诉记者,中移动(53.87, 0.39, 0.73%)全国的宽带覆盖数应在千万以上,此前没有太多IPTV运营经验的移动,这次将宝押在了OTT身上。但他并不愿透露双方具体的合作方式,而据记者从其它渠道获悉,中标方承诺的服务内容中包括直播,而这在目前互联网电视的监管政策中,是严令禁止的。流媒体CEO张彦翔认为,加上直播服务之后的OTT,将对现有的IPTV、互动电视构成极大的冲击。而IPTV,是中国电信(53.7, 1.32, 2.52%)最主推的宽带增值服务。但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认为,目前四川移动的OTT业务还很难倒推其宽带发展,“现在获取视频内容的通道很多,单靠这项业务还很难刺激用户的消费欲望,除非移动可以连续推出更有创新价值的宽带业务,才可能形成用户换网的动力。”剑指网间结算“686号文到期”“中国移动将获得固网牌照”的传言,已经流传了两年,而这次,随着4G牌照的发放,几乎已成定局。“拿到牌照后,中移动将很可能进行更低的价格战,并以此牵制竞争者。”通信专家尚晓蒲判断,移动目前全国宽带占有率不超过7%,应该不会大规模全国上马宽带。工银瑞信TMT研究员刘天任认为,中移动的宽带可能更多投向政企市场,并和4G相配合,在全业务上和另两家对手竞争,但总体投资量不会很大,4G仍然是重点。不过,另一位证券分析师刘明(化名)则认为,移动很可能在主干网上投入更多资金,从而在和电信、联通关于宽带网间结算费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比如彼此免费。”此前消息称,中移动每年网间结算净支出达到200亿元,其中数据网间结算为主要构成部分。同时,有消息称三家运营商之间的移动网间结算也将下调,“你可以把它当成事实。”这位分析师很确定地说。4问后固网时代的中国移动Q:第四次电信重组后,铁通并入移动集团,但又独立经营,如果移动有了“亲儿子”,铁通怎么办?刘明:铁通的定位应该会重新变化,比如退出前端网络建设和运营,成为专业的后端运维公司,这样起码能真正进入中国移动集团体系中。Q:固网投资不是个小数目,会不会和4G投资有冲突?刘明:中国移动固网投资前期已经很多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但应该不会影响4G投资。尚晓蒲:宽带建设就是个赔钱的生意,尤其是西部地区,建设成本非常高,移动恐怕不会愿意投资。Q:三大运营商会不会因竞争激烈而出现集体利润下滑?刘明:政策要做的是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弱平衡”,通过彼此降低固网网间结算和移动网间结算,使三方都向对方打开缺口。当然各有利弊,能否真正见效,使三家实力趋于平均,取决于三个企业的执行力和市场策略,现在无法评估。Q:是否会有第五次电信重组,广电会被移动控股吗?刘明:三年内不可能有电信重组,383方案目前不用讨论。王峰:不可能,十几年前,广电网络几乎确定要交给移动,但因各部委之间的利益,尤其是广电系反对而失败。现在,大部制并没有根本改变格局,投资或许会有,控股不可能。
上周有传闻称,著名第三方ROM团队CyanogenMod(即CM)与OPPO达成合作意向,力图打造一款软件硬件均极为强大的手机。除了软件部分由CM团队负责以外,本周,这款手机硬件强大的原因也付出了水面。据称这款手机将搭载高通最强的骁龙800四核处理器,型号并非是MSM8974AB,而是MSM8974AC,主频为2.5GHz,同时GPU的主频也会有所提升。同时另有传闻称,原OPPO副总经理刘作虎将操刀这款手机的生产设计,不过消息具体情况还未得到正式。而关于这款最强芯片,不久前金立的总裁卢伟冰已经表明,E7会率先搭载MSM8974AC处理器。届时我们也将真正体验到这款芯片的强劲之处。
腾讯科技 林靖东 11月19日编译高通发布了一款名为Toq的智能手表,它希望凭借该产品在方兴未艾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上分一杯羹。这款智能手表的售价为350美元,将于12月2日上市销售。Toq智能手表配备了某些有趣的功能,包括高通自主研发的低功耗显示屏技术Mirasol,这种显示屏技术可以提高设备在直射阳光环境下的可读性。高通在设计Toq时考虑到在更小显示屏上支持Android通知功能。与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相比,Toq更有吸引力一些。这款智能手表只能与Android设备相连,它运行的是一款定制的OS系统。现在的智能手表市场与当年iPod一统天下之前的MP3播放器市场很相似。几乎每一家消费电子产品厂商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但是消费者们还没有作出自己的选择,因为智能手表这个概念本身还不太完善。三星的Galaxy Gear基本上还是一款蹩脚的智能手机,索尼的智能手表完全是围绕着通知功能来设计的,Pebble则也低价作为竞争的手段,它的智能手表只提供了某些最基本的功能。智能手表市场需要一款伟大的产品来开拓市场,那款产品应该能够向消费者说明为什么他们需要一款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市场需要一款象当年的iPod一样的产品来领袖群伦,高通的Toq显然不是那样的产品,在这个问题上,高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高通自己也承认Toq不会是一款领街产品,而只是一款概念产品。高通即将发售的这款智能手表本身就是一款受限版产品,只由高通自己出售。高通没有消费电子产品经销渠道,因此很难参与零售市场的竞争。这并非高通首次尝试进入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它之前曾推出过一款FLO TV的设备和服务,设备的售价为350美元,对应的服务价格为每月8.99美元。不幸的是,FLO TV没能在市场上生存下来。高通最终向FLO TV的用户退还了购机款,并将相应的频谱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AT&T。高通可能也会Toq制定了类似的计划。如果高通的这款智能手表能够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它可能会将这款智能手表的关键技术比如Mirasol或定制的OS系统授权或出售给其他厂商。高通并不想深入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可能这是它的另一项自知之明吧。
据彭博社报道,谷歌公司推出谷歌眼镜后,各家消费电子大厂就盯上了可穿戴设备。Iriver公司正在寻求耳朵上的可穿戴设备。根据研究公司WinterGreen的报告,2016年单单有关耳朵的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8.4亿美元。上个月,Iriver公司在美国发布了一款耳机和一个井字型的传感器,通过照进耳朵的光线来跟踪用户的心脏速率、移动速率以及燃烧的卡路里。初创公司Looxcie则开发了一款耳式摄像头,同样英特尔和三星公司也注册了有关耳朵设备的专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Iriver公司副总裁表示,使用耳朵可能会比眼睛和手腕更有优势,特别是对于健身和保健应用,因为耳内血管可以进行更准确的生物测量。WinterGreen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表示:“语音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所以基于耳朵的可穿戴设备拥有强劲增长的基础。耳朵的可穿戴设备自然能够接收语音信息,并有可能将音乐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一部分。”随着谷歌和苹果公司这样的大公司加入,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并融入日常生活。三星电子公司也推出了Galaxy Gear智能手表。据IHS环球透视的估计,2018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成长超过三倍达到约300亿美元。
新浪科技讯 11月18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将于一个月后的12月18日正式推出全业务品牌,将全面揭晓这个名为“和”的4G时代中国移动主品牌的全面目,目前,中国移动的新业务主品牌Logo已在网上曝光,根据曝光信息来看,中国移动将全新的业务品牌中文名称为“和”,品牌Logo为英文“and”加上一个感叹号,再加上中文汉字“和”。颜色选用草绿色和桃红色组合,意为显示出十足的青春与活力。据悉,新业务主品牌“和”将取代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成为中移动(53.87, 0.39, 0.73%)4G业务的推广核心。事实上,中国移动在4G时代确实需要新的业务品牌,因为4G用户群已不像2G和3G时代那样可以明显区隔。而中国移动已在一些地方开始4G放号,也需要品牌的支持。例如北京移动已正式开售4G手机,共推出两款支持TD-LTE网络的智能手机,分别是三星N7108D以及索尼(18.72, 0.22, 1.19%)M35t,分别售价4999元及2999元。用户目前可到十家北京移动营业厅购买合约机或裸机,并可享受免费换卡服务。北京移动还将推出4G上网终端MIFI,已经启动了MIFI的终端套餐预约,计划于本月20日正式向用户开放4G上网业务。(康钊)
外资大和证券看好,手机晶片厂联发科明年智慧手机晶片出货量可望达3亿套,将抢下中国大陆市场49%市占率。大和证预期,中国大陆明年电视出货量将成长约7%,个人电脑出货量将增加5%,智慧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可望维持高成长。其中,智慧手机出货量可望年增43%,将达6.15亿套规模;平板电脑出货量也将较今年成长42%。大和证看好,随着联想、小米科技及TCL等手机厂出货持续成长,中国大陆智慧手机制造厂可望抢下全球智慧手机市场45%市占率。大和证预估,明年中国大陆智慧手机市场4核心应用处理器比重将达40%,8核心应用处理器比重将约30%。大和证预期,联发科今年智慧手机晶片出货量可望达2.15亿套,将抢下中国大陆智慧手机市场5成市占率;明年联发科智慧手机晶片出货量将进一步达3亿套,市占率将约49%。
一个是国内手机黑马厂商的卓普,一个是国内第三方ROM的领军代表的MIUI,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产生呢?这段时间,关于卓普即将于11月21日在深圳发布首款搭载真八核移动CPU芯片MT6592的消息在网络媒体和业界穿的沸沸扬扬,其中前段时间在网络泄露谍照显示的据称可自定义的拍照键,以及卓普官方论坛举行了ROM大投票和颇为引人关注。在列举出的多款知名第三方ROM中投票选出网友们最希望卓普新品搭载哪款操作系统,最终结果是MIUI排名榜首。卓普小黑2新机此前泄露谍照日前,卓普手机官方微博卓普又发布一条颇具暧昧意味的信息,分别一一@了几乎所有国内外知名的ROM厂商,并表示11月21日要在一起。结合这些,令人不禁认为它们俩是否真的要在一起。其中,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转载并评论:支持众多ROM,你觉得这种功能对自己有没有吸引力?网友评论表示,不是吸引力,而是无法抗拒,只要不是简单移植就好了。而摩托罗拉亚太区PR@司轩军则表示没有米油(MIUI)雷总不舒服。由此看来,卓普强力打造的全新小黑2或搭载小米MIUI等多方ROM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此外,业内分析人士@寒彻先生转载并直言卓普新品小黑2甚至或将搭载国际上最顶级的第三方ROM--CMROM,本土化最杰出的代表MIUI就是建立在CMROM的基础上的。一个不成文的道理是,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用感到过于惊讶。不管怎么说,编者认为卓普小黑2搭载MIUI的可能性最大。MIUI是小米公司旗下的ROM品本地上传牌,也是其第一款产品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其它大部分核心产品的基础。在开放兼容的态势下,对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如三星Galaxy系列、Note系列、OPPO、vivo和魅族等顶级旗舰机型进行官方适配。所以,这一次MIUI团队若真的对卓普小黑2进行官方适配的话,对于卓普品牌和小黑产品目前取得卓越成绩来说,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肯定。我们知道每一款ROM的存在都有它自身的道理,都拥有一些自身独特的使用体验。如果官方提供这么多的ROM供选择,那是广大用户和玩机发烧友的巨大福利,可以在同一款手机上放心地享受这么多不同手机才有的绝佳体验。所以,如果卓普小黑2真的可以这样实现一款手机当多款手机用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性价比最高,也是最发烧的手机!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1月18日讯,三中全会决议涉及国家安全领域内容,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无论去“IOE”还是国产化,其核心在于基础芯片领域自主可控。目前,在芯片国产化领域,市场趋势、政策导向已经可以看到明显倾斜。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此前公开表示,国家在支持芯片领域将有大手笔,力度将超过“18号文”(《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0年、《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加大力度支持首先就应该集中在研发资金支持方面,目前863、核高基、专项支持等每年资金支持约在百亿元规模,而芯片巨头Intel2012年研发总投入达到101.48亿美元。据其预测,如果相关扶持政策出台,资金领域支持或进一步增长至千亿规模。政策方面呼之欲出,而市场早已先期行动。涉及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个股今日表现不俗。同方国芯涨幅超过7%,上海贝岭涨幅超过6%,长电科技涨幅超过5%。资本市场及并购方面也已经显示出巨头领衔国产化趋势。清华大学旗下紫光集团在以17.8亿美元收购本土晶圆设计企业展讯后,又报价每股18.5美元意图收购另一家手机晶圆厂商锐迪科。一位接近芯片销售渠道的人士表示,紫光连续收购很大程度上希望整合研发、生产力量在芯片领域发力,未来或将谋求上市。目前,主营电容屏触控芯片的汇顶科技正在排队登陆A股。澜起科技收购杭州摩托罗拉科技有限公司芯片设计部后于2013年九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TCL集团旗下TCL创投投资的墩泰科技也在台湾上市,IPO承销价达到250新台币。已上市公司中,同方国芯也于2012年8月以定增的方式实现对深圳国微电子的合并。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多家涉及芯片领域的国内公司谋求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增长动力,将有力解决在研发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国产芯片研发及应用,未来预计将有更多涉及IC芯片领域的公司谋求在资本市场获得助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报说明(全文)]深度解析:半导体新政有望年内定稿 重点扶持自主IC设计目前国家已经确定将出台政策扶持集成电路芯片行业,该计划由工信部主导,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四季度方案有望定稿,并送交高层审批,正式发布时间可能稍晚......[详情]芯片行业政策扶持酝酿大手笔 力度远超18号文件随着紫光集团近期斥资近27亿美元相继收购两行业翘楚,一场集成电路产业的资本运作大戏正在酝酿......[详情]半导体行业点评报告:更大力度扶植政策正在酝酿目前国家已经确定将出台政策扶持集成电路芯片行业,该计划由工信部主导,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四季度方案有望定稿,并送交高层审批,正式发布时间可能稍晚......[详情]
面板业者指出,台湾面板技术与产能目前仍比大陆占有优势,且创新速度够快,大陆则擅长品牌,并拥有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双方互补,若台湾能由政府出面,与大陆协商,妥善、合理安排两岸的面板产能问题,可创造双赢。业者分析,台湾面板业目前缺乏的是资金,但技术、人才与研发能量仍在,若能引入大陆资金,不仅在大陆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都能与日、韩一较长短,如何让陆资入股,也是政府与面板厂可以一起努力的方向。面板市调机构NPD DisplaySearch预估,2013年友达出货至大陆的电视面板,占该公司整体电视面板35%比重,以大陆为出货主力的群创,占比更是高达38%,可见得大陆市场对台湾面板的重要性。友达总经理彭双浪曾指出,虽然受到大陆面板业的威胁,但台湾面板业反而更专注研发,技术不断前进。
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宣布透过自行研发的 Seagate Kinetic Open Storage 平台重新定义云端储存架构。 Seagate Kinetic Open Storage 平台可简化资料管理,改善效能和扩充性,并节省一般云端基础设备总拥有成本(TCO)近一半之多,乃扩充式(scale-out)储存架构技术非常重要的进展。希捷科技全球行销业务执行副总裁暨首席长Rocky Pimentel表示:「透过 Seagate Kinetic Open Storage 平台,希捷研发团队开发出首创的独特储存架构,能实现成本更低、扩充性更高的可扩充物件化储存解决方案,IT人员无须投资不需要的软硬体,即可提供最创新的储存技术。这项技术将新一代云端储存系统解决方案达到最佳化,并大幅降低整体成本。」Seagate Kinetic Open Storage 平台使应用程式可直接与储存装置连结,进而可免除传统资料中心架构的储存伺服器层级,并降低采购、部署和支援超大规模储存基础设备的成本。企业可透过降低电力和冷却成本,将储存密度极大化,并可望大幅节省资料中心增建费用,以节省更多成本。该平台运用希捷于软硬体储存系统的专业技术,将全新采用开放原始码的 key / value 应用程式介面(API)和连结希捷硬碟技术的乙太网路整合。专为在所有云端软体堆叠(stack)中快速建置与部署而设计,可部署于多种储存装置,协助系统整合和软体开发业者设计全新解决方案,满足各种云端资料中心用户的需求。此平台能使云端服务业者和独立软体业者透过既简单有效的方式,让扩展式档案和物件储存最佳化,进而提升软硬体效能。透过Kinetic Open Storage 平台,应用程式可管理特定功能和效能,并快速部署于任何云端储存软体堆叠之上。此技术亦能突破瓶颈,最佳化丛集管理、资料复制、搬移和主动式归档效能,提升资料处理效率。
LSI公司宣布整合LSI Nytro XD应用加速储存解决方案对VMware虚拟化软体的支援。 这款具备VMware支援的Nytro XD解决方案是由PCIe 快闪记忆卡和专为各种虚拟环境设计智慧型主机式快取软体组成。虚拟化技术已广为企业采用,但由于硬碟存取速度慢造成了储存I/O瓶颈,故限制了IT部门可部署的虚拟机器(VM)数量。 Nytro XD 解决方案在对现有架构造成最少影响的情况下,透过大幅提升IOPS 效能和增加虚拟机器数量,协助IT人员解决各种虚拟环境的储存瓶颈与挑战。Nytro XD 解决方案透过智慧型快取功能将最常被存取的「热」资料储存在低延迟的PCIe 快闪储存记忆体中,可加速各种在虚拟机器里执行的应用程式之IOPS 效能。 Nytro XD 解决方案可藉由快速和简易的方法与VMware vSphere 、 vCenter 和vMotion 进行整合,让系统管理人员透过原生的VMware 管理功能对整合的情形一目了然。Nytro XD解决方案提供以下优点:?透过自动和智慧型快取功能将热资料快速存取到PCIe 快闪记忆体,为现有的SAN 、 DAS 和NAS (仅限VMware )储存提供具成本效益的加速功能。?提供多达三倍的虚拟机器数量,可实现伺服器整合、减少机架空间的需求??,并可降低功耗、散热和软体授权的成本。? 提升CPU 资源使用率,可让闲置的CPU 支援更多商业应用程式。?将经常被读取的I/O 从网路储存中移除以减轻网路储存的负载,并释出更多储存空间以增加写入作业的IOPS 。?由于不需在每个Guest OS 安装任何agent 或驱动程式,因而对IT作业没有丝毫影响。LSI公司资料中心解决方案事业群资深行销总监Robin Wagner表示:「只要对PCIe 快闪记忆体储存挹注相对的小投资, Nytro XD 解决方案即可为你带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为现有的储存架构提升应用程式效能和增加虚拟机器的数量。对资料中心和虚拟桌面等主要应用而言,透过自动化和智慧化功能将热资料快速存取到低延迟率的PCIe 快闪记忆体储存的方法,可加速资料存取,并可达到更快的启动时间和更高的商业生产力。」目前拥有400GB和800GB快闪记忆体容量的Nytro XD 解决方案用户可免费下载VMware 支援软体,而这项功能也将支援全新1.6TB容量的型号。LSI拥有完整的Nytro 系列PCIe 快闪记忆体配接卡产品阵容,而LSI Nytro XD 解决方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另外还包括Nytro WarpDrive 和Nytro MegaRAID 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透过指定的LSI设备制造商伙伴、LSI全球经销商、系统整合商及加值服务经销业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