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光伏新政 大比特第三届光伏会议报名启动

    【导读】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份让业界翘足企首多时的文件一出炉,就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探讨,而其中的焦点则聚集在发展目标、转换效率、后续细则等问题上。 讯: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份让业界翘足企首多时的文件一出炉,就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探讨,而其中的焦点则聚集在发展目标、转换效率、后续细则等问题上。 《意见》中的发展目标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这已是第4次对该目标进行上调,且增长幅度相比上一次的21GW达到了66%。为此,业内有观点认为,如此大幅的提高装机目标,或许只是应对欧洲贸易战的政治决策,有可能受到与欧方谈判结果的影响,如果12月份欧盟最终决定不实施“双反”,那么国内光伏应用的发展速度可能又会缓下来。然而,行内专家表示,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针对目前国内的具体情况,TrendForce绿能事业处分析到,以初步的规划来看,可以将35GW的目标分解到今年的6GW、2014年的10GW和2015年的12GW来完成,在具体政策的支持下,压力是有,但不算太大。 而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将分担任务的大量份额。《意见》中明确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部电量将作为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指标,同时计入地方政府节能量。在《意见》下达前后,各省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已经先行或酝酿出台。 此外,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抑制光伏产能盲目扩张,《意见》提出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如此之高的转换效率限制“雷倒”了很多业内人士。然而,这样高的转换率有助于提高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更有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光伏新政的出台或将带领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寒冬,迈向暖春。为更好地关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于12月19日在苏州举办第三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届时,主办方将邀请多家国内外、港台顶尖的太阳能逆变器的解决方案商针对太阳能光伏逆变器设计、微型逆变器设计、光电转化效率、光伏并网发电技术、高效率电池与长效组件技术、集中型光伏逆变器、光伏控制新方案、防雷保护技术、逆变电源长寿命解决方案、逆变器测试技术等热门话题带来精彩演讲。 第二届太阳能光伏研讨会回顾 本届研讨会由资讯机构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现场听众报名已全面启动,即刻登陆Meeting/guangfu_3j/bm.html进行报名,赢取精美礼品! 更多活动详情,敬请登陆会议官网:www.ic.big-bit.com。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半导体 光伏 光伏产业 光伏电池 太阳能光伏

  • 雷军:小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作者:涤烦)本文系雷军10月30日于2013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雷军重点分享了:小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做了哪些创新,有哪些新的想法。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大概卖了1万台手机,被大家骂期货,骂饥饿营销。我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的是,通过24个月的努力,这个月我们销售已超过200多万台手机,雷军估计到12月,单月超过300万台。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巨大的变化和不同。借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一下,小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做了哪些创新,有哪些新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些结果。我想从这几方面介绍一下小米。“老年人”创业有优势我们是3年半前创办的,就在北四环保福寺桥的银谷大厦。我们主要是这8个人创办,很多人不了解小米为什么这么快,如果看了这8个人的简历大家可能就了解了。除了我之外,林斌我们当时创建小米的时候,他是谷歌研究院的院长,周光平博士参与了moto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的创办,1995年就在美国加入了moto,开始做数字手机。洪锋呢,谷歌一个很著名的产品是StreetView(街景),是他在业余时间开发的。KK(黄江吉)来自于微软,大概在微软待了14年,在香港。黎万强是在金山跟我干了14年,王川创办的雷石,在卡拉OK系统里面在国内是排名第一的。刘德也是在国外学设计出来的。这么一组人的平均年龄43岁,可以算老年人创业。7月,我在美国,跟扎克伯格(脸谱创始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其实我心里压力很大,感觉特别特别不适应,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巨头CEO人长得看起来就像个高中生,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老了。作为老年创业者,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呢?在于我们都有接近20年的经验,整个小米团队在中关村算是超好的配置,基本上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一起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原因。我刚从美国回来,这一趟我在美国见到非常非常多的世界老大,感觉这趟去和7月份去明显不一样,因为Hugo Barra加入了小米。我和Hugo Barra认识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感觉到Hugo Barra在硅谷有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小米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1234 责任编辑:Mandy来源:坐井 分享到:

    半导体 小米 雷军 UG GO

  • 4G SIM卡实测:中移动4G到底值不值得换!

    4G LTE已经来了,在北京街头可以看到许多中国移动的4G广告牌。身边不少朋友也说4G网速超快,没体验过4G网络的笔者也按耐不住想体验一把。于是,最近笔者去中国移动办理了4G SIM卡,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目前4G网络覆盖以及套餐资费与4G终端设备的购买问题,最终告诉您目前4G到底不值得换!●携身份证、4G手机去指定营业厅办理首先,4G卡并不是市面所有机型都可以使用!如果您想体验4G网络,那么需要购买一台支持4G网络的手机才可以。这也抬高了我们体验4G网络的门槛,下面一些看看中国移动官方都支持那些4G手机吧。其实,4G手机远远不止表格上的8款,但目前北京移动营业厅只认准这8款设备,其中还有5款是没有上市的!若用户执意使用其它机型办理4G业务,出现信号不稳情况需要用户自己承担。4G手机我们可以通过各大电商、淘宝以及各种实体店购买,您也可以通过上面表格的直接跳转到我们为您推荐的电商购买。4G SIM卡就必须要到当地指定营业厅才可以办理,由于全国各地政策不同,中国移动会先后开启4G SIM的办理业务,当然套餐也不同哦!▲全国部分城市已经开通4G业务●换卡免费、不更换号码其实办理4G业务非常简单,如果没有中国移动号码带着身份证和4G手机到指定营业厅办理即可,营业厅也有4G手机卖,不过那里比较贵。如果已经有中国移动任意号码(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携身份证和4G手机到指定营业厅办理实名制即可更改为4G业务,记得是不换号码的!更换4G卡营业厅不收取任何费用并赠送首月500MB流量(北京营业厅赠送流量,不同区域与10086解释为主)▲携带身份证以及4G手机即可免费办理▲带有卡托的Micro SIM卡 12345 责任编辑:Flora来源:IT168 分享到:

    半导体 移动 4G SIM卡 4G手机

  • 李开复:台IT企业连番错过革命浪潮

    (作者:王珏磊)曾经红极一时的台湾电子产业或正面临全面衰退。宏碁、HTC相继陷入亏损泥潭,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不得不复出重新掌舵。华硕公司虽未巨额亏损,但也日渐式微,影响力明显下滑。只有仍坚持代工老本行的鸿海集团仍然坚挺。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近日一席话振聋发聩:在硬件的黄金时代之后,台湾的IT企业却连番错过了软件革命、网络革命、移动革命。在美国谈HP、DELL等硬件公司的时候,台湾在谈鸿海、台积电,在美国进入Google、Facebook时代,台湾还是在谈那几家公司。台湾创业创新跟他一样,“病了”。台湾科技创新,是否已遭遇殇折,还是仍有复原机会?【典型案例】宏碁的“错”:踩错点押错宝从高峰滑至低谷,宏碁只用了两年。在PC的好年景,宏碁一度爬至全球第二大PC厂商的位置,但,随着移动终端浪潮掀起,PC市场受到冲击,宏碁首当其冲。2011年,宏碁全年亏损66亿元新台币(约合2.23亿美元)。2012年,宏碁严格控制成本,在前三个季度里都实现了盈利,但随后第四季度提列无形资产损失,让扭亏最终功亏一篑。2013年Q1,宏碁实现盈利,但Q2亏损3.4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0.7亿元),第三季度更是大幅亏损新台币131亿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此等惨状,让现任掌舵者王振堂不得不引咎辞职,将于明年1月、6月分别卸任CEO、董事长职位,创始人施振荣将复出,重掌大局。宏碁由盛转衰,其实只犯了一宗“错”,即踩错了点,押错了宝,没能跟上PC转型的节拍。而这一宗“错”却是致命的。押错宝从2009年开始。那一年,宏碁借助上网本,战胜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巨头。其时,王振堂已预测到了移动终端的潜力,并进行布局,2008年收购了台湾倚天手机,但他并未全力发展手机业务,而是把宝仍押在上网本身上。上网本却好景不长。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ad,平板电脑迅速崛起,上网本业务极速降至冰点。2011年第一季度,宏碁净利润同比下降10%,王振堂开始复兴计划,想在平板电脑市场分得一杯羹。然而,此时,智能手机市场日渐兴旺。宏碁再度看走眼,其间虽尝试手机业务,但始终没有将其作为业务重点,再一次错过机会。 1234 责任编辑:Mandy来源:IT时报 分享到:

    半导体 移动终端 平板电脑 硬件 创始人

  • 技术宅男”王传福:比亚迪随时“翻版”特斯拉

    讯:“如果把中国沙漠面积的1%拿来做太阳能发电,请注意,只要1%,那中国所有的发电站都可以关门了。”在不久前比亚迪召开的“世界级技术发布会”上,坐在深圳某酒店会议厅主席台上的王传福正在向台下的数百家媒体,还有对王传福本人慕名而来的“迪粉”(钟情比亚迪产品和技术的粉丝)代表,侃侃而谈他的电动未来。当天,比亚迪对外发布了三项技术:绿混(以技术创新提升能量转换效率等手段让汽车更节能环保)、绿净(车内空气快速净化)和TID动力总成(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DCT双离合变速器)。笔者注意到,在说出这番令四座惊诧的话时,王传福刻意放慢了语速,语调上也保持了他作为工程师一贯的谦逊,甚至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经过他缜密的逻辑思维演算后得出的相对保守的推论。不过,在字里行间,听众能隐约感受到王传福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像数周前他以同样平静的语调抛出“分分钟造出特斯拉”论断一样。尽管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眼下风头远超自身,但王传福对它却一直有些嗤之以鼻,有人曾当着王的面把比亚迪与特斯拉作比较,王有些瞧不上的说,“比亚迪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这并不是王传福盲目自大,其实王传福一直坚信,其领导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完全有超越特斯拉的技术造诣。不过,王传福并不想将这种技术用于造一些类似特斯拉这样的有钱人玩物,他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真正颠覆整个传统汽车产业。“布道者”王传福作为中国当下最耀眼的创新公司的掌门人,王传福和他执掌的比亚迪一直在追寻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电动车技术改写现有汽车竞争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居简出的王传福甚至不愿在镁光灯前抛头露面,即便如此,他怀揣的电动未来的雄心,还是引起国际资本和汽车巨头的侧目——三年前,巴菲特购买了比亚迪股票,到现在仍然持有;德国大众甚至一度考虑采购比亚迪电池,用于制造成本更低的纯电动汽车,而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则干脆与比亚迪“搭伙”,联合开发纯电动汽车“腾势”。当下,习惯于在镁光灯前侃侃而谈的王传福,更像一个电动车技术的“布道者”——让更多人坚信,在从传统汽车通向电动汽车未来的马拉松长跑中,比亚迪会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一个。考虑到比亚迪现在推出的80%产品是传统燃油车,后者在销量贡献上占99%,王传福需要指引比亚迪跨越梦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而这样的时间并不容易预测。为了让市场逐步认可比亚迪的技术,王传福决定拿出更多的耐心,而搭载了比亚迪双擎双模技术的“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除了已经上市的纯电动车e6,即将在12月份上市的比亚迪·秦,将更进一步展示比亚迪的实力。这由比亚迪汽车自主研发的DMⅡ代(可在纯电动EV和混动HEV两种模式间进行切换)家用轿车用一些简单的数字就说明了自身的强大。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达到113Km,最大扭矩达到240Nm。而得益于电动机的强劲低扭与1.5TID黄金动力的配合,秦最高时速可达185Km/h,混合动力模式下完成0到100Km/h加速时间仅需5.9秒,其百公里油耗仅1.6L,约合百公里使用成本仅13元。至于续航方面,“秦”在纯电状态下可续驶70公里,满足日常代步需求,汽油机只在需要在更大动力或电力不足时作用。“秦”所展示的只是比亚迪技术储备的一小部分。特斯拉定位于高端跑车市场,现有产品均为纯电动车,只有Tesla Roadster, MODEL S两款产品。而相比之下,比亚迪则拥有完整的能源体系,从自然吸气、TID、绿混,到双擎双模、纯电动,均有上市量产车型。在产品战斗力方面,比亚迪有骄傲的资本,这也是王传福之所以敢公然叫板特斯拉的原因。王传福的“蔑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不甘。作为同样起步于2003年的两家公司,比亚迪和特斯拉不论是在代表性、实力、技术创新上都有颇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了无数传统与常规,对于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但是,火起来的却只有特斯拉。两条道路作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和特斯拉均颠覆了无数传统与常规,对于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两者也有颇多相似之处。比如,特斯拉的CEO马斯克被称之为“疯狂的CEO”,他是一位挚爱科技的技术控,坊间传言是钢铁侠的现实中原型。而王传福也是一个痴爱技术“疯子”,他的想法是不仅把电池技术用在车上,更要将一个动态储电系统渗透到社区用电去,电能来源包括风能、化学能等。在推崇技术创新的理念上,两者颇为相似。从历史上看,比亚迪在2003年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制造公司,才得以正式进军汽车行业,至今不过十年。而特斯拉同样诞生于2003年,并且于今年一季度才首度盈利,唯一一款产品Model S年交付量不过2万台出头。在新能源车发展上,两人可以说是并肩的“小伙伴”。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空白的领域上两个“小伙伴”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来自硅谷的马斯克用IT的理念造车,集众家之技术链,打造时尚豪跑,其消费对象主小众市场,消费群体是对时尚、环保拥有巨大热情的富人。而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梦是针对普通大众的。由于在高端电动车上,已有与戴姆勒合资的腾势品牌,比亚迪的眼光主要聚焦在低端市场,它更关心的是对燃油车的替代和自身在新能源车制造成本控制上的优势。比亚迪渴望的是,从下而上掀起汽车革命,通过对公共交通和个人消费市场的逐步开拓,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容量。道路选择的不同让两者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不同。瞄准“高大上”人群的特斯拉现有Tesla Roadster, MODEL S两款产品,均为纯电动车,其开发方式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并不强调有自主技术。因而,在产业链上,特斯拉的产品零部件也差不多是来自全球各地,供应商包括了横滨轮胎、松下电器、瞻博网络、博格华纳、伟世通等厂家,这些供应商涵盖了包括轮胎、锂电池、软件开发和汽车变速器供应等多项领域。但比亚迪面对的是最普通的消费者。与高端用户不同,普通用户要求是最多的,比如车贵了不行,充电不方便不行,可靠性要求高,而且,普通人还会用电动车来干粗活,要跑烂路。也正是如此,在研发、产业布局、产业链的要求上,比亚迪面临的要求更高。比如研发制造,完全要以消费者使用需求出发,立足于整车安全、造出消费者买得起、用得方便的新能源汽车。这使得比亚迪拥有特斯拉没有的垂直整合产业链——比亚迪的双擎双模六大核心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电池(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动力总成);电控(驱动电机控制器);ECU(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DCT ( 双离合变速器);TCU (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此外,车身、空调系统、内外饰系统也由比亚迪自主研发,整车90%以上的零部件为比亚迪自主生产。在产品上,比亚迪也拥有最完整的能源体系,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两方面布局,在自然吸气、TID、绿混,到双擎双模、纯电动,均有上市量产车型。[!--empirenews.page--]比亚迪的优势但王传福最骄傲的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核心技术——独立开发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电池是电动车的动力源和心脏,整车电池散热性能对于电池的冷却系统要求严苛。目前,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提供的18650型小电池,这种钴酸锂电池主要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是目前公认的应用到量产纯电动汽车上热稳定性最差的动力电池,后续发展有待市场验证。出身电池工程师的王传福一开始就因热稳定性缺陷而避开钴酸锂电池路线,选择了磷酸铁锂电池。现在,比亚迪电动车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虽然比钴酸锂电池能量密度稍低,但稳定性更高,更加安全可靠。实际上,比亚迪已经证明了自己电池的可靠性。比亚迪在全球及国内公共领域投放运营的新能源车辆中,深圳电动出租车已经行驶超过3年,单车的行驶里程近40万公里,这个数据已超过普通私家车13年的行驶里程。而铁电池也实现循环充电1万次,电池寿命大于整车寿命。在电机上,特斯拉采用的是异步电机,比亚迪采用的是同步电机。异步电动机的优点是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运行可靠,经久耐用,缺点是耗电量较大,转子容易发热,整体效率较低。同步电动机的优点是运行可靠,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缺点是需要使用稀土材料,造价成本较高。从电控技术来看,特斯拉采用的控制技术仅针对电机进行驱动,相对比较单一;电机采用后驱模式,功率大,动力性方面有明显优势,百公里加速最快可达到3.7秒。而比亚迪双模混合动力车采用自主研发的电机控制系统,低速时采用电机驱动,节约能耗,高速时采用发动机驱动,效率较高,提高了燃油经济性;百公里加速时,电机与发动机共同驱动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百公里加速可达到5.9秒以内。此外,两者的车型应用平台也不一样。比亚迪秦、纯电动车e6均为比亚迪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特斯拉在最初车体设计方面借鉴了莲花Elise跑车的设计理念,作为开发的基础。在核心技术方面,比亚迪无疑拥有优势。实际上,电动车从技术上看,特斯拉和以前的电动车比并没有技术非常高不可攀的地方。要比较成熟程度,有e6在深圳全天候当出租车出苦力的比亚迪要更高一些。说高速,东京大学的8轮锂电池试验车有接近10年的历史了,布局和特斯拉如出一辙。但是,火起来的是特斯拉,而不是其它,原因何在?此前业内有一句简单的话,“马斯克制造火星概念迷倒消费者,王传福喝下电池电解液搞定芒格。”特斯拉赢在了品牌和成功的营销,而比亚迪这个“技术宅男”却是有货倒不出,但却得到了战略投资家的青睐。 责任编辑:Tinxu来源:经济观察网 分享到:

    半导体 比亚迪 特斯拉 王传福 MDASH

  • 专访柳传志:海外并购不是有钱就买

    今年10月,联想参与竞购黑莓的传言,再次将这个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推上风口浪尖。尽管黑莓最终出人意料地中止出售计划,令所有竞购者扫兴而归。但加拿大政府此前强硬放话对联想收购黑莓说不,还是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的一些政治阻碍。对可能因“政治原因”而流产的正常并购,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此前在巴黎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也表示:“国外企业在中国的一些正常的并购行为,有时也没有被允许,可能政治因素会对并购有一定的影响。”而民营企业自身也需增加透明度,以免“使得对方怀疑你有什么其他企图”,柳传志说,“如果没有这些的情况下,一般民营企业进入一个领域不应该被人家拒绝”。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今年一度组团访问欧洲,其中比利时、法国之行的主题是,契约精神与新商业文明;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全程带队参加。此时,缓慢走出欧债危机的欧洲大陆,正显露出复苏迹象,40多位中国知名企业家、学者,希望从微观层面找到对口的投资机会。在访问法国期间,柳传志在巴黎接受本报专访,就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理念和实践讲述了自己的看法。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已有多起跨境并购案例,涉及机械制造、医药和物业投资等多个领域。柳传志对海外并购表现出极为审慎的态度。他对本报表示,海外并购不是有钱就买,而是找到互补之处,将并购资产与中国市场结合。若是像1980年代日本大举并购美国资产、最后和日本的经济泡沫一起破灭,那是“很危险”的事。在并购整合方面,柳传志更看重商业价值观、契约精神,“好企业”按规矩办事;而整合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小于好企业和不好企业之间的差异”。对“好企业”之间并购所可能存在的“互相看不起”和试图改变对方的企业文化,则需非常小心地处理。并购哲学:有钱就买就真要出事记者:去年中企俱乐部访问英国,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弘毅和君联很快会到英国去,现在有项目落地吗?柳传志:弘毅和君联(今年6月为止)还没有具体的项目(在英国)落地。弘毅把自身业务更细分了一下,着重还是在医疗医药领域、消费类领域、现代服务领域、从弘毅的角度对这三个领域看得更重。君联希望把农业食品领域也一起考虑进去。这比较符合当前跟欧洲合作的情况。 1234 责任编辑:Mandy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半导体 黑莓 柳传志 联想 投资机会

  • 使用 NI myRIO,学生可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复杂的系统设计

    2013 年 11月 ——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近日发布了最新的教育型产品NI myRIO,扩大其在工程教育上的投入。NI myRIO与使用广泛的NI CompactRIO平台基于同样强大的技术,相比行业内其它对手来说体积更小,更适合学生使用。NI myRIO包括最新的Xilinx Zynq可编程系统级芯片(SoC)技术,其包含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与带有28,000个逻辑单元的FPGA。借助NI 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学生可对FPGA进行编程,并实时改进他们的系统,为原型化和快速迭代设计提供了灵活性。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员Nick Morozovsky表示:“NI myRIO体积紧凑,且结合了板载FPGA的性能与灵活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嵌入式机器人应用控制器。”NI myRIO还包括10个模拟输入、6个模拟输出、音频I/O通道和多达40条数字I/O线,以及板载WiFi、一个三轴加速度计和多个可编程的LED,共同集成在一个耐用、封闭的架构中。佛罗里达大学工程学讲师Dan Dickrell III表示:“如果一个便携式的I/O设备涵盖了我所需的一切功能,那它看起来就和NI myRIO差不多了”,“这小小的一个单元简直是工程界的一项奇迹。”在myRIO加入并成为LabVIEW可重编程I/O (RIO)架构家族中的新成员之后,NI可为各个阶段的人士提供嵌入式开发工具,包括从学习核心工程概念的学生,到设计世界上最强大系统的工程师。 NI myRIO可免费下载课件,兼容所有NI miniSystems,连接众多第三方传感器与激励器,确保可在教室和实验室中使用。 除了适用于NI myRIO的广泛的硬件生态系统,该设备可在多种环境中进行编程,包括LabVIEW和C/ C++,帮助教育工作者将其纳入其现有的控制、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和嵌入式系统课程。“学生现在就能接触到在毕业后会使用到的技术,对此我们充满热情。”NI院校市场总监Dave Wilson说道。 “我们想要确保学生和他们未来的雇主在合作伊始就能开始创新。”关于NI从1976年开始,美国国家仪器(www.ni.com)就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加速生产、创新和探索。NI的图形化系统设计方法为工程界提供了一个将软硬件结合在一起的平台,有助于加速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公司的长期愿景和通过技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理念为客户、员工、供应商和股东的成功提供支持。NI中国自1998年成立以来,不断致力于以跨国公司的实力为本地用户提供创新、高效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辐射全国的销售、技术人员及系统联盟商网络则以为本地市场提过优质服务为己任,倾力满足客户要求。NI中国在线商城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NI的服务体系,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买体验,即刻浏览:china.ni.com/howtobuy。 TAG: 使用 NI myRIO,学生可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复杂的系统设计

    半导体 系统设计 NI I/O MYRIO

  • 微软超越苹果成为标普最有影响力股票

    微软今年不出意外将替代苹果公司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最有影响力公司。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截至目前上涨了约24%,上涨346点。每家公司贡献约0.69点,公司的整体贡献基于其财务表现。今年,微软贡献9.23点,为所有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市公司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是谷歌公司贡献9.17点。苹果公司今年贡献1.59点,对标准普尔500指数产生负效应,股价下跌2%,但苹果公司股票权重大约是3%。苹果公司是2009年到2012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正面影响力冠军,股价一度突破700美元大关。去年,苹果公司贡献了约13点,而其余的500家公司贡献了169点。2009年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1100点,苹果贡献了44点。

    半导体 微软 苹果 苹果公司

  • 加拿大1369MW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启动,将建设100MW光伏电站

    加拿大光伏发电系统厂商CanadianSolar宣布,已通过其子公司CanadianSolarSolutions拿到了加拿大最大规模的、输出为100MW的光伏电站的EPC(设计、采购及施工)服务订单。此次的百万瓦(MW)级光伏电站是加拿大“大型可再生光伏项目”(GrandRenewableSolarProject)中的一环,预定建在安大略省哈迪曼郡。发电运营商为三星可再生能源公司(SamsungRenewableEnergy),建设资金由ConnorClark&LunnInfrastructureStructure公司提供。该项目共将建设总输出为1369MW的光伏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总投资额约为50亿美元。作为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将建设100MW的光伏电站和150MW的风力电站。其中的100MW光伏电站预定于2015年开始发电。计划年发电量为16.5万MWh,这相当于加拿大1万3750户家庭的电力需求(按照平均水平)。该发电站将设置约44万块CanadianSolar的太阳能电池板。根据与三星可再生能源签订的合作伙伴协议,CanadianSolar将在安大略省伦敦市建设工厂,在此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还计划通过该工厂向三星可再生能源在安大略省推进的其他项目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另外,ABB公司也宣布将为该100MW光伏电站提供光伏逆变器等,订单额为8000万美元,已计入该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除了逆变器以外,ABB还提供接线盒、变压器和监控系统等综合系统,并负责光伏电站整体的性能试验等。另外,ABB还在致力于包括EPC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全球已拿到了55个以上的MW级光伏电站整体解决方案订单。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光伏电站 ADI SOLAR

  • 高通AP拟整合Rx芯片 共同做大“无线充电”美味蛋糕

    德州仪器(TI)无线充电晶片霸主地位正遭受应用处理器厂商(AP)威胁。随着高通(Qualcomm)先后宣布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与电力事业联盟(PMA)后,该公司将无线充电接收器(Rx)整合至处理器的企图心已愈来愈明显,一旦相关产品推出,势将对德州仪器在无线充电晶片的市占率造成不小冲击。Kitty点评:这厢是德州仪器、飞思卡尔、IDT等无线充电芯片厂商,那厢是高通、MTK等手机应用处理器厂商,果真要博弈起来,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接收端芯片若被整合进AP处理器,无疑将加速无线充电的普及速度,这大概是所有无线充电业者更希望看到的。接收端的普及才能带动发射端更大的市场。目前,无线充电标准之争仍然存在,由最初的两大阵营(即国际无线充电联盟WPC和由三星与高通创立的无线充电联盟A4WP)增至三大阵营(电力事业联盟PMA),电磁感应、磁共振等无线充电技术各执一方。采用哪种标准,同为三家联盟会员的高通,也许还在掂量。目前来看,WPC的Qi标准较为通用,PMA风头正劲,A4WP则一直未有产品推出。不防先以Qi标准开始,同为A4WP牵头企业的三星目前亦采用Qi标准,一旦处理器整合无线充电的技术成熟,未来也可能支持多模,标准是否统一将不再是整合的关键。无线充电的发展步伐已经越来越快,呈现多样化,以手机为例,除了制作不同的无线充电手机外壳以适配不同型号的手机,或者将接收端内嵌于手机背盖上等做法之外,类似Dongle这样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也走向市场。只要将钥匙扣大小的接收器插入手机充电口即可。无论是芯片端争市场,还是市场端争产品,这股无线充电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势必促成无线充电成本的下降,以更利于无线充电向好发展,其成为手机标配应是大势所趋。谁也不可能一家独大,越来越多的参与方将共同做大这块美味的蛋糕。

    半导体 芯片 无线充电 QI标准

  • 芯片解密为中国模拟IC锦上添花

    【导读】芯片解密是一种单片机攻击手段,它能借助专用设备或者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达到从芯片中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机内程序的目的。 据行业媒体报道,2012年中国模拟IC设计企业已从原来的146家减少到68家。这么大幅的产业没落,实在是与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背道而驰。我们不禁要问“在国外的增长率达12.6%的形势下,为何国内模拟IC业如此“受伤”?追根朔源,这还是要提到我国在关键元器件及工艺技术领域存在的欠缺。如何快速弥补这一缺陷?行业专家一致认为,芯片解密的反向研究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积累技术实力有很大的帮助,中国模拟IC“日渐冷落”的窘境正急需高超的芯片解密技术来解救。 中国模拟IC何以“受伤” 中国模拟IC企业之所以“黯然离别”,缺的不是人力物力,而是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的结合。在中国专业的模拟Foundry非常少,而模拟的工艺和技术大多数集中在国外IDM公司中,所以国内模拟设计公司缺少代工厂的支持,缺少工艺等方面的支持;另外,模拟IC不是标准工艺,设计门槛相对较高,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尤其是经验方面的要求很高,而国内人才欠缺,还需要多年的模拟芯片解密技术积累。 芯片解密提升技术实力 芯片解密是一种单片机攻击手段,它能借助专用设备或者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达到从芯片中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机内程序的目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模拟IC解密来解决上述技术工艺及设计门槛难题,不仅掌握了芯片制造工艺,而且还可在原芯片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开发,进行功能改进或加密算法重置。正向设计加反向研究双管齐下的手段正成为我国提升芯片技术实力的重要助力。 作为专业芯片解密、IC解密、FPGA解密、DSP解密、ARM解密等技术提供者,芯谷科技在行业内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在MCU/CPLD/SPLD/PLD芯片解密技术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并率先突破业内数以万计的单片机解密难题。在模拟IC解密领域,芯谷科技也开拓了广阔的疆土,能提供几乎所有的TI、ADI、美信等国外模拟芯片解密。 如今芯片解密已不再是“单打独斗”就能胜出的时代,整合方案时代已悄然来临。芯谷科技紧跟最新时代潮流,除在模拟IC解密创新设计方面打造更高性价比,更具中国特色的解密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从芯片解密到芯片设计再到物料代采购及晶圆代工等的一站式整合服务。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半导体 芯片 单片机 解密 模拟IC

  • GlobalFoundries纽约工厂将为苹果代工A系列芯片

    今年早些时候,有报告称苹果正在试图与芯片厂商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苹果希望GlobalFoundries能为苹果代工iOS设备中使用的A系列处理器。当时,两家公司的协议并不清楚,CNET网站的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的合作谈判只是刚刚开始。现在,联合时报称GlobalFoundries确实将会为苹果代工芯片,GlobalFoundries位于纽约Malta,奥尔巴尼以北的Fab8工厂将为苹果代工芯片。根据奥尔巴尼报业公司的内部人士,三星将会帮助GlobalFoundries设立工厂,不过还不清楚苹果、三星和GlobalFoundries三家公司的合作协议。来自三星的小型团队将到达Fab8,他们带着苹果芯片的代工工艺技术。三星将帮助GlobalFoundries在Fab8打造完整的芯片代工生产线。目前还不清楚GlobalFoundries是与三星合作共同为苹果代工芯片,又或是苹果是公司的直接顾客,三星只是帮助建设生产线。多年以来,三星一直是苹果A系列芯片的唯一供应商,但苹果一直在尝试减少对三星的依赖,两家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因为专利的问题在多个国家互相起诉。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称苹果与台积电TSMC达成合作协议,后者将帮助苹果生产A系列芯片,不过三星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GlobalFoundries开始帮助苹果代工A系列芯片后,三星竟然派出团队帮助,可见苹果和三星之间未来还要纠缠很久。

    半导体 三星 苹果 系列芯片 GLOBALFOUNDRIES

  • 2014年电子元件产业发展平稳 消费电子、4G网络拉动内需

    【导读】2014年电子元件行业还会比较平稳地发展——宽带中国的发展、4G牌照的发放将会拉动内需,带动光纤光缆和光器件行业发展;此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市场发展迅猛,微型元件市场的需求也将大增。 2013年11月16日,高交会电子展系列活动之一——由创意时代主办的第八届国际被动元件与市场发展论坛PCF2013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村田、东电化、爱普科斯、三星电机、泰科、君耀电子、顺络电子等国内外一线被动元件企业,全面分享了其最新产品、技术及在IT、通信、手机、汽车、NFC等领域的应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温学礼、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郭远东、电子行业知名博主爱因迪生、方正科技工艺经理黄勇、赛盛技术副总经理蒋万良等专家也先后登台,分别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业发展、电子元器件选型经验、电磁兼容、电路保护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享。 2014电子元件产业发展平稳,汽车电子行业受关注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元件行业的第一生产大国。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测算,2012年中国电子元件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8.7%。我国本土企业在全球电子元件总产值中所占比大约为全球总产值的1/3。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温学礼表示,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推进深化改革,2014年电子元件行业还会比较平稳地发展——宽带中国的发展、4G牌照的发放将会拉动内需,带动光纤光缆和光器件行业发展;此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市场发展迅猛,微型元件市场的需求也将大增。 除消费类电子市场以外,医疗、工业以及汽车等电子行业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村田作为综合电子元器件的领先制造商,在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村田在汽车、工业以及医疗领域的MEMS传感器应用。针对汽车电子领域,村田隆重介绍了通过主动方式感知环境,从而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的传感器!在村田的解决方案中,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能够独立的控制每个轮子的刹车,从而改善汽车的操控性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TDK则介绍了一款针对汽车电子市场的新型爱普科斯(EPCOS)轴向引线型铝电解电容器。该组件具有极高的波纹电流负荷与耐振性,其波纹电流负荷与标准轴向引线型电容器相比增加了50%。如此一来,只需要较少的并联电容器就可以满足最高的需求,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增强了可靠性。该系列轴向引线电容器可与单端电容器达到相同的波纹电流负荷同时体积比其小60%。 电磁兼容面临三大挑战 近年来,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消费电子产品正朝着便携式、多功能的方向大步迈进。这些电子产品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EMC提出了更多挑战。在下午的另一场分论坛“电磁兼容”的专题讨论中,来自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质量安全检测中心、TDK、爱普科斯、顺络电子、赛盛的专家就相应的解决方案发表了精彩演讲。 目前电磁兼容面临的挑战包括:1、产品功能众多,各模块间实现“兼容”;2、产品处理速度越来越快,频率提升的同时,发射强度成倍提升;3、产品趋于小型化、轻薄便于携带。对PCB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些挑战,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郭远东提出了电磁兼容设计思路与方法,并表示,未来芯片将拥有更高集成度、更小贴装面积,以及更低功耗。对于SoC IC,国际上已经有机构开展对IC的扫描和分析工作,正在和主流芯片厂商一起改善芯片的EMC指标。在不远的将来,芯片EMC设计专家库即将形成。 深圳市赛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万良以“产品电磁兼容(EMC)设计与分析”为题,重点讲述典型产品在进行电磁兼容(EMC)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点,主要包含系统电源电路、时钟电路、接口电路、其他关键电路,产品结构设计,针对要点进行EMC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进行举例设计举例说明。 此外,顺络电子产品经理许斌介绍了该公司通过独立芯片、手机SIM卡、智能SD卡三种载体实现不同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方案,并展示了顺络电子开发FS系列铁氧体磁性片,NFC FPC柔性天线,SLFA铁氧体片式天线等产品。 打造更高安全性产品,电路保护技术升级 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离不开电路保护设计,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日趋复杂,电路保护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本次论坛中,以“电路保护”为主题开设了专题讨论,邀请了泰科、君耀电子、三星电机、方正科技等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泰科在本次论坛中介绍了其低电阻带状产品系列, PPTC 低电阻贴片产品可有效保护电池免于过充和过流故障损坏;极小的封装尺寸使得可使用回流焊工艺安装保护器件在PCM板上,满足空间尺寸要求较高电池芯的需求,并支持回流焊工艺。 静电放电现象广泛存在于电子产品中,它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失效或存在隐患,甚至使电子产品完全损坏。传统表面安装的分立元器件(电涌抑制器)仅能对电子产品提供3%的保护,已经不能满足电子产品对静电保护的要求。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工艺经理黄勇介绍了嵌入静电保护电路板的制造技术——主要工艺是将静电保护特殊材料嵌入到电路板内部,从而可以在整体系统上对电子产品进行静电保护。实验证明,嵌入静电保护电路板可以对电子产品提供90%以上的静电保护。 在演讲之外,君耀电子还在同期的高交会电子展上展出了GDT 领域最小型化的电子保护零件--- B32 系列陶瓷气放电管,尺寸大小为1206 封装形态,它具有nS 级的快速响应速度及极低的电容值(C≤0.5pF),适用于ITU-TK.21 浪涌测试标准 10/700uS 4KV ,IEC61000-4-5 浪涌测试标准8/20uS 500A 的浪涌电流,符合于欧盟RoHS 标准;它广泛的应用在高速数据线路上进行保护如10M/100M/1000M 以太网口、T1/E1 端口、SLIC、xDSL 产品 、天线产品、RS485 通迅接口等产品上进行浪涌保护。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半导体 电子元件 消费电子 静电保护 4G网络

  • Intel将在2014下半年迎接8核心处理器

    Intel 最近将“Haswell”硬件平台带到多款笔记本电脑上,现在一份泄漏图表上揭示他们未来的计划蓝图。图中显示,Intel 预计在 2014 下半年推出针对硬件发烧友的 Haswell-E 系列平台。将舍弃 4 核心产品,全由实体 6 或 8 核心处理器上阵,并搭载 20MB L3 快取。同时间对应的 Wellsburg 芯片组, 可支持四通道最高 2,133MHz DDR4 内存。超频玩家则可以从不锁倍频与更多超频选项中获得更多乐趣,一切只需要准备更好的散热武器了!

    半导体 Intel 超频 HASWELL 核心处理器

  • 联发科与高通争霸2014年4G LTE芯片市场

    【导读】台湾4G标案落幕,对于4G效益,到目前为止都还陆续有大老板放炮质疑,不过全球发展4G已是可预见事实,随基地台基础建设陆续展开,明年可以说是全球 4G起飞元年,且随终端装置搭载4G规格将逐渐成为主流,各家芯片厂商无不摩拳擦掌,准备透过4G大翻身。 研调机构Gartner研究副总裁洪岑维分析,明年4G LTE芯片战局应仍是“一大四小”局面,高通将稳作龙头地位,但联发科等“四小”厂商紧追在后。 联发科年底将推出首款LTE解决方案,LTE系统单芯片则预计于明年中推出。面对全球4G LTE芯片竞争态势,洪岑维指出,明年全球4G LTE芯片市场,高通(Qualcomm)仍稳坐领先地位,联发科居次,接着则是英特尔、博通以及Marvell 。 他预估,高通明年全球4G LTE芯片市占仍将高达8-9成,联发科即使在中国市场有较佳战略地位,但在当地市占要达到5成“机会不大”。 洪岑维预估,今年全球4G LTE芯片出货量约在1-2亿颗,明年可望成长至2-3亿颗,其中北美为最大市场,中国市场刚起步,出货量估在4000万颗到5000万颗。且从中移动等标案开出状况来看,明年中国4G芯片市场出货量或金额,仍应会由高通称霸。 不过他分析,联发科虽落后高通,但仍是其他布局4G芯片厂商中进度较快公司。 至于4G发展后市,洪岑维指出,目前LTE基础建设布建最为完整的为美国和韩国,但若以成长率评估,从无到有的中国成长曲线最陡。另外,他也直言,4G未来可能遭遇到的挑战,就属电信运营商与通讯服务业者(CSP)投资与回收恐不成正比。 根据Gartner资料,到2015年止,CSP将投入总资本支出的34%用于4G LTE基础设施上,但到时全球可能仅7%使用者采4G LTE规格;甚至到2016年,行动通讯资料流量将有7成年复合成长,但估2017年全球35亿支智慧手机中,仍有约4成使用者停留在3G。此外,美国、韩国4G用户收费均出现下降趋势,未来收费甚至可能降至与3G相当。 而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讨论热烈的“5G”规格,洪岑维笑说,现在根本看不到,是“遥远的事”,至少还要再3-5年才可能有标准诞生。虽说科技产业变化莫测,但4G刚起步,就有人喊出要抢先卡位5G,也凸显,官方、业者急欲摆脱困境,所抛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虚拟”议题。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半导体 联发科 芯片市场 LTE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