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泓格科技发布新产品--tM-AD4P2C2

    简介:tM-AD4P2C2是一个多功能模块,提供4个模拟量输入通道、2个数字量输入通道和2个数字量输出通道。tM-AD4P2C2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允许设定各自的输入范围,包括2个电压输入通道(±1 V,±2.5 V,±5 V,±10 V)和2个电流输入通道(±20 mA,0?20 mA和4?20 mA)。模拟量输入通道具有120 VDC过电压保护以及可调式取样频率功能。模块提供sink-type数字信号输出,可作为电压输入限制报警,并有短路保护功能。同时具备了source-type的数字信号输入,所有数字量输入通道都能够当作16位计数器。模块可设定开机值和安全值的数字量输出值。更具备4 kV ESD保护和2500 VDC的模块内部隔离功能。tM-AD4P2C2可通过软件设定选择DCON、Modbus RTU和Modbus ASCII通讯协议。特色:多功能模块 (4 AI, 2DI and 2DO)2通道电压输入和2通道电流输入数字量输入通道可作为16位计数器数字量输出通道可作为电压输入限制报警4 kV 静电和电子快速脉冲保护120 VDC 过电压保护可调式取样频率内建双看门狗功能2.5 kV模块内部隔离功能开机输出值设定功能安全输出值设定功能工作温度范围:-25 ? 75°C应用范围:工厂自动化工业机械建筑自动化系统食品和饮料系统半导体自动化制造控制系统关于泓格科技泓格科技(ICP DAS)成立于1993年,由台湾工研院资深研发工程师陈瑞煜先生创建,一直专注于自动化硬件和软件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建立有完整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泓格的产品线包括基于PC总线的模拟量I/O、开关量I/O、计数器/频率、运动控制等板卡;分布式I/O模块(M-7000、FR-2000、ET-6000、I-87K…等系列);微型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μPAC(I-7188/7186)系列;泛用型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iPAC-8000系列;基于Windows CE/Linux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WinPAC、LinPAC系列;信号调理模块-SG-3000系列等。泓格科技总部位于台湾新竹工业区,全球分公司位于美国洛杉矶、德国斯图加特以及上海。而研发中心则遍布于台北新店、台北板桥、新竹、台中以及高雄。泓格科技拥有研发工程师百余人之多,为目前台湾同行业里研发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泓格科技中国分公司--上海金泓格成立于2003年,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南京和哈尔滨均设有办事机构,为中国的用户提供市场运作、客户服务、维修维护、技术支持、产品培训、物流配送等。 TAG: tM-AD4P2C2 多功能模块

    半导体 AD PLUSMN 模拟 AC

  • 泓格科技iDCS-8000模拟IO模块及HART模块

    简介:由于iDCS-8000提供了强健及稳定的系统并能适用在广泛的应用场合中,因此使用者将可通过iDCS-8000建置一套值得信赖的控制系统,我们知道一个控制系统中的I/O不仅仅只有数字信号而且也需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一个在时域上的连续信号,可用来测量物理现象中的变化,像是压力或温度,而且也可以使用模拟信号量的大小来控制设备,因此模拟信号使控制系统能具备测量或控制物理量的能力。控制工程在各种控制系统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就像简易的家用洗衣机到高性能且复杂的航天飞机,这些控制系统都中拥有许多控制工程的技术,控制工程可通过输入、输出及各种不同的组件寻求解析控制系统的不同行为,也因此模拟量模块在控制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一个简单的负回授控制系统控制这个系统内部的温度,此系统测量系统温度并计算出一个模拟量输出值提供给冷凝器或加热器以达到温度控制。此外,iDCS-8000的I/O也包含了两片HART的模块,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协议使用了Bell 202的波频调变(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 )标准来将数字信号叠加在4~20mA的电流回路中,所以具备HART接口的现场设备可连接到HART模块,并通过电流回路来远程访问设备而不需要额外的通讯线路。特色:±0.05% FSR精准度快速的备援切换时间 (<100us)较佳的EMS保护所有模块皆与控制单元做隔离具备HART master接口新产品发布一览表类型型号描述通讯模块FCM-MTCPModbus/TCP,支持冗余功能电源模块FPM-D244024VDC 输入, 35W@5V, 120W@24V,支持冗余功能模拟量输入F-8017C18-ch, 4~20mA,隔离F-8017C216-ch, 4~20mA, 隔离F-8017CH8-ch, 4~20mA,支持 HART 兼容,隔离F-80158-ch, RTD传感器Pt100, Pt1000, JPt100, 隔离F-80198-ch, 单/双, 通用模拟量输入和热电偶(J, K, T, E, R, S, B, N, C, L, M), Isolated输出F-8028CV8-ch, 4~20mA, 0~20mA, 0~5V, 0~10V, +/-5V, +/-10V, 隔离F-8028CH8-ch, 4~20mA,支持 HART 兼容,隔离端子板类型型号描述模拟量普通[!--empirenews.page--]DN-AIO-M普通型端子板,适用于模拟量(电流/电压) I/O输入DN-AIH-08T端子板,适用于 HART 模拟量输入模块DN-RTD-MT端子板,适用于RTD 模块DN-TC-MT端子板,适用于热电偶模块关于泓格科技泓格科技(ICP DAS)成立于1993年,由台湾工研院资深研发工程师陈瑞煜先生创建,一直专注于自动化硬件和软件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建立有完整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泓格的产品线包括基于PC总线的模拟量I/O、开关量I/O、计数器/频率、运动控制等板卡;分布式I/O模块(M-7000、FR-2000、ET-6000、I-87K…等系列);微型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μPAC(I-7188/7186)系列;泛用型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iPAC-8000系列;基于Windows CE/Linux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WinPAC、LinPAC系列;信号调理模块-SG-3000系列等。泓格科技总部位于台湾新竹工业区,全球分公司位于美国洛杉矶、德国斯图加特以及上海。而研发中心则遍布于台北新店、台北板桥、新竹、台中以及高雄。泓格科技拥有研发工程师百余人之多,为目前台湾同行业里研发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泓格科技中国分公司--上海金泓格成立于2003年,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南京和哈尔滨均设有办事机构,为中国的用户提供市场运作、客户服务、维修维护、技术支持、产品培训、物流配送等。 TAG: iDCS-8000 泓格科技

    半导体 IDC DCS IO模块 模拟

  • 科洛理思JetBox 8152新支持WinCE 6.0!

    科洛理思Korenix(北尔电子集团) JetBox 8152工业嵌入式通讯计算机支持Windows CE 6.0作业系统! Windows CE系列是Microsoft专为嵌入式系统所开发的系统,例如工业控制器或个人电子用品,它的容量较小且支持许多适用嵌入式的功能。科洛理思JetBox 8152工业嵌入式通讯计算机支持一个CANbus口,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串行总线系统,在重机械控制工业中通常用来连接智能I/O设备、感应器等。坐拥高效率且易于开发的WinCE 6.0及常用于重机械的CANbus这两种特点,科洛理思JetBox 8152工业嵌入式通讯计算机为工业自动化及前端控制应用推荐最佳解决方案!WinCE 6.0的主要优势为:全新设计的虚拟记忆体架构,虚拟地址空间提高为每个程序2 GB的地址空间。全新的装置驱动程序架构,同时支持用户模式与内核模式两种驱动程序。突破只能执行32个工作元的限制,可以执行32768个工作元。每一工作元的的虚拟记忆体限制由32M增加到全系统总虚拟记忆体。Platform Builder的IDE整合到微软的Visual Studio2005。支持802.11i(WPA2)及802.11(QOS)等无线规格,及多重radio support。JetBox 8152工业嵌入式通讯计算机: 2 LAN, 1 串口, 1 CANbus, VGA, X86产品特点高性能多媒体处理器VIA Eden V4 1GHz, 128K 2级缓存多媒体处理器CX700MDDR2 1GB (200-pin SoDIMM)最高128MB图像缓存高分辨率音频精密的外壳适用苛刻的应用环境无风扇,铝合金机身提高散热性抗振动,抗冲击工业设计丰富的接口整合各种连接2个以太网口,1个COM口,1个CAN接口,2个USB接口1个CF卡Type II 插槽1个SATA插槽(2.5" HD 可选)2个音频接口(Mic/ Line-in & Line-out)即用型嵌入式Windows XP操作系统支持XPe CANbusLinux Fedora10操作系统支持VPN及Linux CANbus TAG: 科洛理思 工业 嵌入式 通讯 计算机

    半导体 WinCE 计算机 BOX CANBUS

  • 未来手机充电超乎想象 轻轻摩擦或可充电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目前正与诺基亚合作,希望共同研究利用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电压极不稳定的电流来为移动设备充电。这一爆炸性新闻的发布无疑昭示着手机充电的方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只要轻轻摩擦手机,对着手机大声说话,或者让手机晒晒太阳就能为手机补充能量,这或成为手机无线充电的新模式。 在智能移动设备日益强大和普及的今天,电池续航能力成为一个大问题,在这个课题尚无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案之前,随身携带充电器或移动电源就成为人们的基本保证。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目前正与诺基亚合作,希望共同研究利用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电压极不稳定的电流来为移动设备充电。这一爆炸性新闻的发布无疑昭示着手机充电的方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普遍利用电磁感应技术 当你聚精会神地“刷微博”,与朋友热火朝天地“聊微信”,又或是在地铁上看视频、玩游戏,手机电量会与时间一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逝,无奈的是我们并不能每时每刻就在身边找到电源插口以满足手机“充饥”的需要。此时,无线充电设备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只需要带上小巧的充电器便可随时随地为手机补充能量,同时避免手机充电接口的经常性磨损。 当然,所有的产品总是避免不了有一定的缺陷,在一般情况下,手机插上无线充电器的同时你就不能继续对手机进行相应的操作,这个局限也遭到了许多网友的诟病。果壳网上曾有网友针对无线与有线充电展开讨论,大部分网友在同意无线充电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网友“EdiTurn”认为:“无线的方式除了方便一点似乎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如果列一张单子的话估计还是缺点更多,比如电磁损耗之类的。”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无线充电成为各大手机制造商志在必夺的蛋糕。据统计,在年初诺基亚Lumia920,三星Galaxys系列、谷歌Nexus4、HTC8X等都已上市且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机。 MK-W101是明坤科技正在预售的手机无线充电设备,可供包括苹果、三星Galaxy系列、诺基亚等多款智能机型使用。明坤科技市场部负责人曾旸向笔者介绍:“我们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发电,这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工作过程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以及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的线圈连接有线电源所产生的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此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手机充电新招花样繁多 除了最普遍的电磁感应技术,手摇充电、声波充电、细菌生电、太阳能充电等方式都是近来被热议的充电新招。据深圳市英赛特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介绍,这么多种方案中,较为可行的是太阳能充电,“在未来,太阳能及其他充电完全有可能,只是像闪电、生物电这些方式可能没有那么快让人接受,不太可能立即普及。不过从能量守恒角度来看,太阳能是最有可能被应用的,并且目前已有成熟的方案。”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太阳能充电器产品,价格多在一百到两百元不等,充电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存储在蓄电池里面,调节电压从3.7伏到6伏,可以对MP3、MP4、PDA、数码相机和手机等产品充电。而专门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则是直接将太阳能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内置电池里,在需要对手机充电时,太阳能手机充电器里的蓄电池将电能输出,对手机进行充电。 尽管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最大,但科学家们总是不会轻易停止探索的脚步。据BBC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与西英格兰大学机器人实验室共同发明了一种用尿液作燃料的电池,他们首先在碳纤维电极上培养细菌,而后将碳纤维放进陶制圆筒中,当尿液通过圆筒时,细菌就会分解尿液中的化学物质而产生电子,电子积累成电荷再传到电容器中储存。当电荷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开始为手机充电。 曾旸表示,这些充电新招并不是不可能实现,但是实用性不大,比如手摇充电,这是最原始的发电方法之一,我们不可能一直重复手摇动作,即使生出电,对手机支持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至于太阳能,目前它的充电速度较为缓慢,而且一般手机也没有内置光伏板,广泛应用尚不现实。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张洪欣教授则认为,太阳能以及手摇充电很可行,尿液充电也可能实现,只是手摇充电和太阳能充电与目前的技术有关,现在还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即电量不好保证,不过不久会成为可能。而近来热议的利用闪电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目前不成熟。 无线充电还需继续探索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杨旭东教授曾经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研究了无线充电技术,该团队负责人表示,电磁感应是目前最普遍的充电方式,得到的电量也较为充裕,足够手机的使用,而目前正在进一步研发的是磁共振技术,当然还没有到成熟的阶段。不论是哪一种方式,最大的制约都在于无线充电技术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这个电磁波的辐射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这也是需要继续探索克服的问题。 无线充电 就手机利用电磁感应进行无线充电这一相对成熟的方式来说,目前尚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并且无线充电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尚待解决,比如充电效率偏低,充电距离非常短,研发资金的不足等。 “实话实说,作为本土创业团队,我们明白自己现在面临着不少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而且无线充电在大陆的接受度并不高,市场还没有被开拓,而我们又不希望做出只能以价格的差异化作为竞争优势的厂商,所以还需继续探索。第一款产品我们主打‘超薄’特色,将来还希望有其他的突破,例如设计一款在汽车内可以同时给几个包括手机在内的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曾旸说。[!--empirenews.page--]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半导体 诺基亚 手机充电 线圈 电磁感应

  • 青岛“星光基地”助力IC产业

    “绿树白云红瓦”的青岛,近年来提出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引擎,特别是围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搭台唱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两年前,中星微电子与青岛市政府合力打造“星光基地”,全面提升青岛市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两年来,“星光基地”相继研发出“星光青桥”系列芯片,助力青岛IC产业腾飞,特别是日前“星光青桥三号”成功量产,标志着青岛市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取得新突破。依托园区打造“基地”青岛市方面非常看重“星光青桥三号”的量产,在日前举行的“星光青桥三号”量产及产品技术推介会上,青岛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表示,“星光青桥三号”的问世,是青岛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产学研资深度合作创新”战略方针的又一重大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中星微电子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尚立群等出席了会议。依托园区打造“基地”,是青岛市和中星微共建“星光基地”的共识。2011年12月12日,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签约落户青岛市高新区,主要致力于嵌入式及通用CPU桥片的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工作,成为中星微集团国内嵌入式及通用CPU桥片及相应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及产业化的总部基地。据介绍,中星微的研发项目及芯片设计、测试平台建设得到青岛市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由此,青岛市和中星微联手打造的青岛“星光基地”驶入快车道。记者了解到,星光基地既能享受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和软硬件环境,又能受惠中星微“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技术成果和人才资源,发展“如虎添翼”。两年来,通过集团移植和本地招募,星光基地在青岛初步组建了研发团队,并在上海、深圳设立了研发分部,在香港设立了国际市场销售及运营分公司,快速组成了一支成熟的从技术研发、芯片设计到市场开发、运营管理的完整队伍。尚立群表示,2012年以来,青岛高新区按照蓝色、高端、新兴的要求,突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积极打造新型“1+3”产业发展体系(即紧盯高端产业链,发展软件服务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产业),为“蓝色经济”添砖加瓦。邓中翰强调,中星微电子集团承担的“星光中国芯工程”突破8大核心技术,到目前已申请了2500多项国内外专利,先后推出了“星光”系列芯片、“星光移动”系列芯片和“星光安防”系列芯片,形成了多项国际国内标准,产品全球累计销售数亿枚。提升青岛IC设计能力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亦农介绍说,星光青桥系列芯片的问世,全面提升青岛IC设计研发能力。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戴瑾说,此前发布的“星光青桥一号”产品,是世界上第一枚单晶片、高集成、低功耗,专门用于新一代嵌入式及通用CPU低功耗计算系统的信号拓展互联桥片,具有完整知识产权。据相关专家介绍,“星光青桥一号”扩展了x86及ARM等CPU应用范围,可用于包括需要多路多媒体音视频采集、处理及传输的电视、游戏、车载等诸多领域。目前全球市场尚无同类产品,因此已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确定选用这款芯片以提升其整机产品性能。记者了解到,继“星光青桥一号”和“星光青桥二号”后,此次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的全球第一颗连接1080P@60fps以上高端视频传感器芯片的高性能、宽动态、大容量、多接口的数字图像桥片“星光青桥三号”,是我国乃至全球首款全面支持安防监控SVAC国家标准的数字图像桥片,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在交通卡口、电子警察、公共安全及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认可度上,还是技术上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发展公共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半导体 CPU 微电子 系列芯片 IC产业

  • Gartner:LTE明年高通续独霸,联发科大陆份额不到5成

    手机晶片大厂联发科(2454)日前于法说上宣布,将于今年底推出首款LTE解决方案(包括AP+MODEM,预计将有四核及八核),至于LTE的系统单晶片(SoC),则预计于明年中推出。而关于后续全球4G LTE晶片竞争态势,顾能Gartner研究副总裁洪岑维指出,明年全球4G LTE晶片战局应仍是「一大四小」的局面,仍以高通(Qualcomm)稳坐领先地位,联发科居次,接着则是英特尔(Intel)、博通(Broadcom)以及Marvell。惟他认为,高通明年全球4G LTE晶片市占仍将高达8~9成,且联发科即使在中国大陆市场机会较佳,但在当地市占要达到5成「机会不大」。洪岑维表示,今年全球4G LTE晶片出货量约在1~2亿颗,明年可望成长至2~3亿颗,其中仍以北美为最大市场,中国大陆出货量则估在4~5千万。而今年的1~2亿颗之中,几乎全部订单都由高通吃下,明年高通的市占也可望撑在8~9成。而从目前中移动等标案开出的状况来看,明年在中国大陆4G晶片市场,无论出货量或出货总金额,估计称霸的仍是高通。他表示,相较于高通在北美市场的绝对宰制力,联发科若想攻这一块海外市场,需要通过电信运营商的验证,这部分至少需要6~9个月的时间,因此估计仍将以主攻中国大陆市场为策略。洪岑维指出,若从目前中移动开出的两轮标案来看,高通4G LTE晶片design-win的数量还是遥遥领先。不过他强调,联发科虽落后于高通,但相较于其他厂商布局4G LTE晶片的速度还是超前。比方博通目前也仅能推出双核心的版本,而目前市面上有计划推出的LTE晶片则多已升级到四核心。洪岑维表示,博通凭藉与三星的紧密关系,估计LTE晶片会有一定市场,不过要说其进度领先联发科并不恰当。他认为,博通的LTE晶片,初步以出货予三星的中阶智慧型手机机种(可能销往欧洲)机会较大。英特尔方面,他则指出,目前4G晶片也仅有推出MODEM版本的解决方案,且出货进度慢于联发科。至于Marvell虽与联发科一样推出四核心SoC的版本,不过现在应该还在送样阶段,nVidia(辉达)则更落后。

    半导体 联发科 LTE GARTNER

  • 创新电源管理技术 提高智能机节能效果

    【导读】智慧型手机系统耗电量可望显着下降。处理器、电源管理晶片(PMIC)与感测器业者正分头布局行动装置应用处理器和萤幕省电方案,包括新一代CPU/GPU协同运算和big.LITTLE大小核设计架构、面板自动刷新(PSR)、高整合度PMIC,以及主动调节背光源(PRISM)等节能技术,皆是相关业者今年的产品发展重点。 智慧型手机系统耗电量可望显着下降。处理器、电源管理晶片(PMIC)与感测器业者正分头布局行动装置应用处理器和萤幕省电方案,包括新一代CPU/GPU协同运算和big.LITTLE大小核设计架构、面板自动刷新(PSR)、高整合度PMIC,以及主动调节背光源(PRISM)等节能技术,皆是相关业者今年的产品发展重点。 除了节能技术以外,手机无线充电方案亦极具市场发展潜力,已吸引许多PMIC业者投入研发。智慧型手机萤幕和应用处理器功耗各占约30~60%系统耗电量,因此要延长续航力势必从这两方面着手。在处理器部分,高通(Qualcomm)、三星(Samsung)、联发科及安谋国际(ARM)正致力革新晶片设计,除共同推动中央处理器(CPU)、绘图处理器(GPU)协同运算的异质系统架构(HSA)标准,减轻CPU负担与耗电外,亦相继推出高效能CPU核心搭配低功耗核心的big.LITTLE方案,更进一步减少处理器漏电流与动态功耗。 随着处理器规格转变,PMIC业者亦紧锣密鼓研发新一代电源管理技术,除因应big.LITTLE大小核心切换需求,推升PMIC的电压、电流动态调整速度外,也将发展大电流输出方案,以满足HSA处理器同时驱动CPU、GPU等异质核心的供电需求。许汉州指出,随着行动装置系统功能益发复杂,对PMIC的规格要求不断攀高,已刺激戴乐格(Dialog)等PMIC商发展整合异质处理核心的下世代PMIC;并研拟加速制程演进脚步,让晶片体积缩小更容易进行异质整合。 至于萤幕节能方面,辉达(NVIDIA)已在最新行动处理器平台中导入第二代PRISM技术;该方案透过多核心GPU加高阶影像演算法,将画面切割成不同区块并侦测明暗变化,由处理器动态调整LED背光源亮度,进而省下40%显示器功耗。 目前,一线处理器大厂亦计划在下一代产品中,导入eDP 1.3版的PSR功能,让GPU在萤幕画面静止时休眠,直接由显示面板的时序控制器(TCON)执行资料更新,以节省面板传输介面的耗电量。 不仅处理器、PMIC业者竞推行动装置省电方案,感测器供应商也力推环境光(Ambient)加红外线近接(IR Proximity)光感测器模组,让手机萤幕亮度能动态调整,或在毋须开启画面的状态下自动关闭背光,进而延长装置续航力。 预计,行动装置电源管理IC的产值将从2012年的15亿美元,飙升至2016年的24亿美元;其中,尤以向应用处理器、基频处理器供电的PMIC成长率最高,近期联发科已积极补强自家PMIC技术,期抢占更多行动装置市场商机。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半导体 电源管理 GPU 智能机 PMIC

  • HGST:6TB氦气硬碟 满足云端储存巨量需求

    随着高速网路时代的演进,不仅加快了资料传递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大量资料储存的需求,面对持续不断扩张的惊人资料量,巨量资料(Big Data) 的储存、管理、处理、搜寻、分析等处理资料的能力,导致企业与资料中心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客户竞争力以及有效降低成本,HGST(昱科环球储存)发表首颗采用氦气封装的ULTRASTAR 6TB高密度硬碟,透过填充氦气技术,能够将硬碟安装磁片的数量从原先的5片一口气提升至7片,进一步满足企业与资料中心大规模储存环境的巨量需求。附图 : (图/HGST亚太区产品行销总监黄庆民)截至目前,市场几乎全数硬碟都是采用空气作为填充的介质,为了提供客户更好的硬碟储存解决方案,HGST亚太区产品行销总监黄庆民表示,HGST多年以来持续研究如何将氦气技术应用在硬碟,此次终将氦气技术实现在HE6氦气硬碟,并透过HeliSeal技术能够确保硬碟里的氦气完全密封。随着资料量储存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过去几年,硬碟的单位密度已经呈现停止状态,无法追上资料需求的脚步。黄庆民进一步解释,由于氦气的密度仅有空气的七分之一,再加上,阻力也远比空气来的小,除了能够减少磁片与磁片之间的间距,更能减少硬碟于高速转动所产生的震动状况以及降低硬碟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如此一来,就有更多的空间将原有的5片磁片增加至7片,进一步达到降低功耗以及硬碟运作的工作温度达4度左右。针对氦气硬碟的好处,黄庆民解释,与传统硬碟相比在功耗部分降低50%左右,而在效能方面同样维持7200转,并不会因为提高了储存空间而牺牲效能。资料中心如果使用氦气硬碟,对于环境空气的要求不再像传统硬碟如此严苛,主要是因为采用完全密封,因此无需担心空气渗入的风险。虽然SSD(固态硬碟)的使用量越来越高,但根据资料统计指出,目前仍有超过85%的资料储存于硬碟,预估即便到了2020年,SSD还是无法全面取代硬碟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来自资料中心的挑战相当多,黄庆民以资料中心为例,以往资料中心只需掌管几千个伺服器,但来到资讯爆炸的现今,资料中心所需掌管的伺服器数量大幅扩增到数十万~上百万伺服器,该如何去降低资料中心的功耗与冷却成本,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HE6氦气硬碟与以往硬碟容量相比将储存容量提升至6TB,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资料中心巨量储存的解决方案。此外,尺寸大小也与3.5硬碟相同,因此企业或资料中心无需更改硬碟机架,便能直接沿用,不管是从省电,散热,规格的角度来看都能为企业降低高额成本。

    半导体 低功耗 SSD ST ULTRA

  • 智能眼镜主战场:现场服务

    穿戴式装置的话题正热,目前有多款智慧手表已率先问世,接下来预期智慧眼镜(如Google Glass)也将很快报到。不过,Gartner的分析指出,智慧眼镜的采用速度将是缓慢的,因其所提供的效益极度仰赖专为智慧眼镜设计的App与服务。但未来三至五年内,此生态体系将出现更多利用智慧眼镜执行特定作业的App,届时IT部门或许会更广泛地配发给员工使用。附图 : Google Glass炒热智慧眼镜话题,但Gartner认为主要市场不在消费者端(图:Google Glass)对企业而言,智慧眼镜仍属新兴科技,在美国已开始使用智慧眼镜的企业仍不及1%,但在特定市场充满潜力。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Intyre表示:「智慧眼镜搭配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 AR)与头戴式相机(head-mounted cameras),可提高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现场服务、维修、医疗与制造等其他产业工作人员的效率。」现场服务帮助大对于拥有外勤人员(如现场服务人员与检验人员)的企业来说,智慧眼镜能够缩短问题诊断与修复的时间,以及不再需要另外派遣专家前往远端据点,这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及提升垂直市场工作人员效率。因此,Gartner预估智慧眼镜在在现场服务的使用率将于未来五年之内提升至10%,预期2017年可望藉由提升效率协助现场服务产业年省10亿美元。预期受智慧眼镜影响程度最大的应属重工业,如制造业及石油与天然气,因具备扩增实境功能的眼镜可用于如何修复设备及执行制造作业的员工在职训练。对混合产业的影响则为中等,如:零售、消费包装商品及医疗,其效益可能大部份系来自透过视觉化影像搜寻资讯。智慧眼镜对软性产业(weightless industry),如:保险、媒体及银行,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很小。然而,智慧眼镜仍有其潜在使用价值。例如,保险经纪人或许可利用智慧眼镜拍摄受损的资产,然后利用视觉化影像搜寻所鉴定物品的重置价值。金融机构和媒体产业亦可利用智慧眼镜专属的订阅服务提供警示讯息给需要掌握即时资讯的专业人员。Gartner认为,智慧眼镜的部分基本功能有助于企业提升效率。在智慧眼镜的萤幕上显示操作指令与说明图片,可让员工即使无法记住所有程序也能执行作业,而智慧眼镜内的虚拟助理亦可充当互动式免持操作手册。因此,几无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亦可胜任。不仅如此,对于有轻微记忆问题或认知障碍的员工,智慧眼镜或许是一项可以帮助他们回想工作步骤的实用工具。新手与专家的远距合作与远端专家透过视讯协作完成任务可加速修复工作,并省下专家飞往现场提供协助的开销。远端现场的员工可藉由通讯与即时视讯分享让有经验的员工提供问题诊断及修复的建议。这样的方式能让企业提升其外勤与远端作业的成本效益,提高新手(相对于有经验的老手或专家)的雇用比例,以节省劳动成本。视讯串流可视为某项工作正确完成或是检验流程正常的证据。此类影音记录对于遭到客诉的现场服务公司非常有用。不仅如此,影音记录对于其他产业亦同样重要,尤其是保险理算员、不动产估价师、施工勘验人员,以及让快递人员证明包裹已成功送达。Gartnert首席分析师Tuong Nguyen指出:「有了如此先进的科技,企业在职训练的目标或许不再是记住所有的程序和步骤,而是如何使用智慧眼镜及透过语音指令存取关键资讯。针对操作手册内容的课堂训练与测验可以减少,因为大部分的实务训练皆可在『实际工作当中』藉由智慧眼镜的协助完成。然而,安全训练永远不可少,而且员工仍必须随时知道如何操作日常作业设备。」对于医疗产业,智慧眼镜可协助身处不同地方的医师进行远距医疗与专家问诊,可当成一种医疗程序的操作手册。智慧眼镜亦可简化病患在医疗院所看诊的流程。病患可选择将自己的脸部辨识资料存入医师的资料库,往后只要一经脸部识别系统辨认,医师就能立即调出该名病患的电子病历。McIntyre表示:「IT部门已被要求提供在工作场合当中使用智慧眼镜的效益及风险之建议,以及策略和作法。现在正是IT部门重新检讨员工携带自有装置(BYOD)和智慧眼镜策略的最佳时机。尽管IT部门会配发智慧眼镜给工作上经常需要使用的员工,但IT所受到的冲击可能大多来自于在工作中穿戴自有智慧眼镜的员工。」

    半导体 智能眼镜 APP GOOGLE GARTNER

  • NIDays:Do Engineering让学生走向对的路

    NI一直非常重视学术市场。也致力于让艰涩的测试仪器,成为更友善容易上手的工具,来提供学术市场的使用。事实上,NI发现目前学术市场的问题在于,真正对于理工有兴趣,愿意投入的人才越来越少。这主要是由于大环境的改变,工程师已经不再像是过去科技新贵那样吸引人。反而成为非常辛苦又难走的一条路。附图 : NI资深销售副总Pete Zogas(中)、台湾区总经理孙基康(左)与行销经理郭皇志(右)都认为,Do Engineering的策略,能让具理工兴趣的学生,走向对的路。NI资深销售副总Pete Zogas指出,针对学术市场,NI目前强调『Do Engineering』,也就是在很短的学程之内,能实际做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出来。而NI透过图形化系统设计的概念,来降低学生进行工程实做的门槛,而且也能让这些学生做出来的作品,是实际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NI的Do Engineering理念所要传达的,就是让学生对于理工更有兴趣,且能更投入。进而让更多对于理工有潜力或有兴趣的同学们,能在学习的阶段就走上对的方向,这也是NI目前对于学术市场的主要策略。NI台湾区总经理孙基康则认为,对于学术市场来说,进行机器人实做,应该是效果最立即可见的,也能最快提升学生对于理工的兴趣与热诚。此外,推广学术市场,也是NI延展更多应用领域的最好方式。以目前每年虚拟仪控征文或GSD contest来看,最大宗都是来自学术领域,最多的应用也是来自学术界。也因此,透过NI这样的GSD平台,不只能提供学术界的老师与学生一个创新的机会,而这些应用也多能透过NI的平台来解决更多问题。目前NI针对学术市场,也推出了最新的myRIO平台,搭配LabVIEW的图形化控制平台,学生将很容易在一个学期之内,就透过myRIO完成系统设计,也能为未来的工程之路铺好基石。

    半导体 NI SD NIDAYS ENGINEERING

  • 逐渐商业化接轨的Arudino

    1995年笔者在撰写Microchip PIC系列微控制器的书籍时,曾与诸多PIC微控制器相关的台湾业者接触,包含线上模拟器(ICE)的代理公司、组译器(Assembler)软体的开发者等。附图 : 为抢物联网市场,Intel推Galileo电路板,强调与Arduino相容(图为Galileo包装盒)其中有一家线上模拟器公司有意引进以PIC微控制器为基础的BASIC Stamp(1992年Parallex公司发创)来台湾销售,并期望笔者能撰写这方面的中文书籍,以利业务推广,线上模拟器公司可先免费提供数套BASIC Stamp供撰写需求的研究,并在日后搭配销售情形购买中文书籍。可惜此一合作未能成,未成的部分考量在于:BASIC Stamp虽然在美国很受欢迎,但台湾可能没市场,特别是当时的学校市场(电子电机科系),多数仍以8051微控制器为主,少数学校可选修PIC微控制器,且均是从正规的组合语言下手,改用简易的BASIC培基语言(恐被视为旁门左道),对讲究保守正统的校园想都不敢想。经过了10数年时间,Arduino开始窜红,笔者稍微翻阅了一些Arduino的书籍后才得知,Arduino是2005年义大利人教师嫌BASIC Stamp太贵才发创出的,且广泛支援不同架构的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程式语言等。Arduino除了较BASIC Stamp开放低廉外,时代也逐渐改变,不仅电子电机工程人员需要学习电子控制,电子艺术应用也逐渐开展,艺术设计人员运用Arduino可以快速做出需要的电子声光效果,至于喜欢实作的电子迷更是不在话下。Arduino商业化的第一步:Open AccessoryArduino虽然流行,但以Arduino为基础所实现的作品,似乎都在自娱或展示层次,很少能商业化,不过情形也逐渐转变,2011年5月Google I/O盛会上,Google提出Android Open Accessory,期望广泛业者发展支援Android的配件,Google并提供开发套件ADK(Accessory Development Kit),该套件即是基于Arduino平台所构成。言下之意,习惯与熟悉Arduino的开发者可以开发出Android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的电子配件,可以是健身脚踏车、遥控玩具等,并与Android互通运作,若该电子配件的应用示范广被接受,甚可能商业化量产销售。进一步的,2013年6月Sony提出Open SmartWatch Project,而后在瑞典举办SmartWatch Arduino Hackathon活动,让Sony的SmartWatch可以换替其嵌入式作业系统(Sony SmartWatch官方原厂用的是Micrium公司的uC/OS-II嵌入式作业系统),简言之就是「刷ROM」。不仅Google、Sony看重Arduino,2013年9月IDF盛会期间,Intel推出新系列的处理器Quark(夸克),是比2008年Atom(原子)系列更小的处理器,发表当日Intel宣称Quark仅有Atom的20%电路面积与10%的功耗用电,Quark的目标市场是物联网(IoT)、穿戴式电子等应用。连Intel都推Arduino相容电路板Intel为了推行Quark选择与Arduino合作,用Quark处理器为基础开发出Galileo系统电路板,该电路板与Arduino相容,并执行Arduino的函式库及Sketch描述语言(Script Language)。更重要的是,Intel订制了5万片Galileo,并预计在18个月的时间内,将5万片Galileo发送给1,000所大专院校,期望有更多的电子应用的发创是以Quark处理器为基础来实现。归结而言,Google、Sony、Intel等大厂均拥抱Arduino,从某种角度看,Arduino正逐渐成为电子周边(Peripheral)、智慧型配件(Smart Accessory)的主流共通平台,除了非常细腻、即时的控制外,多数电子功效均可透过Arduino来实现。Arduino虽获得系统大厂肯定,但可能还需要一段路要努力,2011年5月至今已经过2年时间,似乎尚未看到Google在2012年、2013年的Google I/O盛会上,展示比较显著、知名的Android电子配件,而Sony与Intel的支持亦自2013年开始,仍需要时间酝酿,并让发创的应用点子更趋商业成熟性,及进行各项测试实证。

    半导体 Intel Arduino GOOGLE ARUDINO

  • Vivo Xplay 3S 将成为国内首款采用 3GB RAM 及 USB 3.0 的智能手机

    Vivo 看来不仅仅是将 Xplay 3S 打造成新的 Hi-Fi 旗舰机型,还欲将其塑造成配置上的怪兽。除了之前爆出的使用超高分辨率屏幕及高性能处理器之外,现在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其将采用 3GB 的 RAM,并会启用 USB 3.0 端口。这样一来它会成为国内首款采用 USB 3.0 端口的智能手机,会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理论上比 USB 2.0 传输数率的最大值高 10 倍;除此之外会有更快的充电速度,同等条件下,会比采用 USB 2.0 的快 50% 左右。当然,实际表现如何还有待验证。另外,Vivo Xplay3S 也会是国内首款配备 3GB RAM 的智能手机,这样就会具备比较多的手机运行内存,为多任务处理提供更好的运行空间,运行速度和流畅度会得到保证。接下去的问题就是,Xplay3S 还会配备什么样的「武器」,希望在 12 月份 Vivo 给我们答案。

    半导体 USB 智能手机 RAM VIVO

  • 芯片销售 海力士联发科 夺成长双强

    研究机构ICInsights预估,韩国海力士与台湾联发科,将成今(2013)年全球芯片销售的大赢家,销售成长幅度分别达44%和34%,为销售成长率排名的前两名。海力士销售金额甚至挤进前5大之列。ICInsights在更新的2013McClean报告指出,尽管海力士在中国最大的无锡存储器晶圆厂,发生火灾让其产能倒退,但仍然受惠今年DRAM价格大涨,让其2013年销售排名,从去年第8名,上升至第5名。报告预估,联发科智能型手机应用处理器出货量,将由去年1.08亿颗,成长约2倍至2亿颗,让其2013年销售排名,从去年第22名上升至第16名。报告指出,中国和其它亚太地区低阶智能型手机市场大幅成长,因此对联发科的手机芯片需求极强劲。但联发科仍远远落后手机芯片龙头高通。高通上周三公布迄9月29日止的2013会计年度财报,销售量年增21%至7.16亿颗芯片;营收年增30%至248.7亿美元;净利年增22%至79.1亿美元。高通财测谨慎,预估2014年度营收年增幅度不超过11%。但高通执行长雅各布(PaulJacobs)说,长期而言,公司未来5年,营收与每股获利将有2位数年增幅度。在ICInsights预估里,博通是另一赢家。虽然2013年销售成长率仅4%,但销售排名将达第10名,首度挤进前十大之列。美光因并购尔必达,2013年销售排名,将上升两级至第8名。在此同时,日本富士通、瑞萨和索尼,2013年销售排名全都下降而成大输家。富士通因出售芯片业务而下降五级,跌出前20名之列。虽然日圆兑美元汇率贬值,但预估瑞萨和索尼销售仍分别年跌16%和14%。瑞萨销售排名,将从去年第7名,下降至第11名。索尼从第12名,下降至第14名。

    半导体 联发科 芯片 海力士

  • 南车时代IGBT销售突破6万只

    截至10月23日,南车时代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功率IGBT产品已实现销售达到6万只规模,受惠于当前轨道交通新一轮市场回暖利好,目前公司的大功率IGBT封装生产线已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公司引领国内IGBT产业进入快车道。在国家产业政策及中国铁路总公司支持下,公司于2009年建成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工艺开发能力的IGBT封装线,该封装线主要生产技术要求等级最高的轨道交通领域用高压IGBT。自当年投产以来,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800A/3300V、1600A/1700V、1200A/3300V、1500A/3300VIGBT等多种型号的IGBT模块陆续在国内200余辆大功率电力机车、城市地铁车辆上批量装车、考核和应用,在苛刻的机车运营环境下,公司生产的IGBT产品性能稳定可靠,部分产品安全运营最高里程超过百万公里,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IGBT中文名称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功率变换装置的关键部件,也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船舶驱动、航空航天等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被业界誉为绿色经济的“核芯”。在轨道交通领域,IGBT被称作牵引变流器的“CPU”,直接决定机车功率等级与操控的灵活性,是实现现代机车车辆高速和重载十分重要的器件。作为我国最早开发大功率IGBT器件技术及产业化的企业,公司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2008年10月,公司首次跨出国门,成功收购了具备IGBT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加拿大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75%的股权,从而实现与国内已有功率半导体产业的互补,时隔一年之后,公司建成了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工艺能力的IGBT产品封装线,产品陆续投放轨道交通、高压输配电、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公司加快在IGBT技术体系中最为关键的芯片技术的研制。2010年,在英国成立功率半导体海外研发中心,联合早先成立的国内研发中心,组建了由丁荣军院士领衔的上百名全球性研发团队,专注新一代IGBT芯片技术、新一代高功率密度IGBT模块技术和下一代碳化硅功率器件技术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依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政策的支持,公司逐渐掌握了电压等级从1200伏到6500伏不等的IGBT芯片技术、模块封装及应用测试技术。2012年12月,公司自主研制的轨道交通用3300伏等级电压IGBT芯片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这是由中国企业研制并成功批量装车应用的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芯片,至此也让中国南车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自主掌握集IGBT芯片研发、模块封装、系统应用于一体的企业。目前,由中国南车投资15亿元,我国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项目也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入试运行,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2万片8英寸IGBT芯片,配套生产100万只IGBT模块的能力,该项目将完全打通芯片—模块—装置——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中国南车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的技术升级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满足并支撑我国轨道交通等产业领域对大功率IGBT产品的强大市场需求。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未来,电力电子器件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较大市场规模和空间。据IMSResearch的统计预测,201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和模块的总市场容量为187亿美元,预计每年维持8.3%的复合增长率,到2016年将达到262亿美元,其中大功率的分立器件和模块(包括IGBT)的市场将达到110亿美元。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轨道交通、输配电、新能源、工业变频等市场领域,对电力电子器件产品,尤其是大功率IGBT产品的需求空间巨大。来源:世纪新能源网

    半导体 封装 轨道交通 大功率 IGBT

  • 光伏业产能须消化 电站不能“只建不用”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光伏企业发现,近期的光伏市场暖风阵阵,不少企业重新开工,逐渐扭亏。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有10%的中小企业开始复产。企业迎来复苏希望,但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重。专家认为,企业加速建设光伏电站消化产能,而电站却不能“只建不用”,只有扩大应用市场,才能真正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政策扶持企业复产受电价补贴等扶持新政的推动,光伏业复苏的暖风阵阵吹。记者走访多家光伏企业发现,“饥饿”了好一阵的企业开始接到新订单,而不少停工企业也重整旗鼓,全面复工,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已有10%的中小企业重新开工。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告诉记者,最近市场明显回暖,近几个月,公司的订单很饱和,而众多小企业也纷纷复产,预计今年全国的装机量在7~8GW,甚至可能冲到10GW.光伏企业三季报也不断释放回暖信号。电池组件商海润光伏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04万元,单季扭亏;电站企业航天机电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此外,中环股份、隆基股份、向日葵前三季度净利润亦大幅增加,分别同比增长1962%、188.07%、123.83%。光伏企业近期的“优异”表现,让市场对光伏业的预期增值,但也有企业对当前的“繁荣”谨慎乐观。“光伏发电价格补贴政策让市场重拾信心。”陈刚表示,如今的复工潮主要还是受明年1月1日煤电上网价格下调的影响,企业赶在上网电价下调之前集中上马。据国家发改委的政策,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而全国燃煤机组的上网电价已从今年9月25日起集中下调,平均下调幅度达0.14元/千瓦时。来源:中国新闻网

    半导体 光伏 电站 光伏电站 光伏企业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