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硬体运动源自于Linux的开放源始码的概念,希望能透过极为低廉的硬体成本,再搭配不同的模组,再利用自已的创意,写成程式码后烧录进系统,以让自已的创意能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来让自已的创意发挥到极限。甚至进一步能让自已的创意商业化,以形成一个正向的商业循环。而在国内一般的报章杂志或是产业媒体,其实不难发现这类的报导相对较少。主要的理由在于台湾的主流媒体仍然以财经相关的面向报导居多。如果简单看一下这些投入开放硬体的业者们,大多都是MCU业者居多,微处理器业者反而较少,相对知名的,国内以威盛较为积极,国外则以是博通为其代表。再深入一点来看,其实也发现绝大多数的晶片业者是属于ARM阵营,从ARM过去一直以来就在强调「生态系统」与「开放」的市场策略来看,也不难推敲出,在开放硬体运动这波风潮之中,ARM在某程度上已经抢占市场先机。而我们再看看英特尔本身,撇开行动装置不谈,英特尔在PC领域的确可以呼风唤雨,但综观来看,全球PC市场早已是积弱不振,在供应链的部份也已经陷入杀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尽管英特尔仍然能维持一定的获利能力,但为了追求企业成长,行动运算装置这种拥有庞大市场的产业,绝对是英特尔的首选目标。但英特尔是否也会投入开放硬体运动?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的,原因在于这个运动,目前在台湾并没有形成一股大家争相投入的风潮,依照台湾的IT产业的状况,英特尔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质影响力来看,台湾大多的业者思维,还是偏重:「量大的市场」但开放硬体运动,则是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市场来寻求市场差异化,以获得极大利润,量虽少,但毛利率相对较高,这也不失为另一种市场策略。另一方面,英特尔的思维,一向是以卖方市场为主,断不可能用极低的价格来提供参考设计板来来满足一般工程师的设计创意。然而,英特尔没有创意思维吗?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英特尔曾经就与NI有合作过,透过英特尔的处理器与NI的LabVIEW软体与硬体模组,来设计出一个智慧型的乒乓球打击系统,在当时也有公开展示让许多人参观。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解读:开放硬体运动可以说是产业界的自发性行为,虽然也有营利的成份在里面,这也包含了工程师的「自我实现」的思想。但对英特尔而言,该公司虽然也投入了不少资源在学术研究领域,但毕竟开放硬体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太广,英特尔当然无法全部通吃。反观ARM阵营,不仅拥有许多晶片业者的支持,加上晶片价格如此的低廉,又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设计弹性,当然会受到许多工程师们的青睐。但长期来说,英特尔会加入吗?也许,等到开放硬体运动真的成为全球不可避免的浪潮后,英特尔才会下定决心投入吧?
【导读】7月3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补贴等政策实施办法。 摘要: 7月3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补贴等政策实施办法。 统一度电补贴 鼓励规模化示范区 《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可向所在地电网企业提出申请,经同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经营范围内的项目,由其下属省 (区、市)电力公司汇总,并经省级财政、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报送项目组织审核,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补助目录予以公告。 《通知》并没有公布补贴标准,只表示,补贴标准综合考虑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发电成本和销售电价等情况确定,并适时调整。具体补贴标准待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后再另行发文明确。 《通知》称,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给予补贴,补贴资金通过电网企业转付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申请补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按照程序完成备案。具体备案办法由国家能源局另行制定;项目建成投产,符合并网相关条件,并完成并网验收等电网接入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享受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的项目不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范围。光伏电站执行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不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范围。 据记者了解,虽然国家发改委还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不过,从业内人士了解到,0.42元/度应该已是定局。这也符合之前国家能源局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的精神:示范区项目申报的财政补贴资金需求不超过0.45元/度。 《通知》表示,电网企业按用户抄表周期对列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目录内的项目发电量、上网电量和自发自用电量等进行抄表计量,作为计算补贴的依据。 有业内人士质疑,对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类型的项目执行统一的补贴标准是否合适。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表示,“如果分地区,要设定好多种电价,操作上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因为市场容量有限制,补贴的资金也不充沛,目前政策导向是鼓励规模化示范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按照规定 ,自发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享受统一补贴。不过自发自用电量是在用电电价的基础上享受0.42元/度,而上网电量是在脱硫燃煤标杆电价的基础上加0.42元/度。还是自发自用划算。” 孟宪淦说。 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要求各省份能源局在7月10日前将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汇总至国家能源局,获批示范区需在7月底前启动项目建设。不过,至今示范区名单还没有对外公布。 资金监管不应松懈 期待主管部门后续动作 对资金拨付方式,《通知》也做出了规定。中央财政根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发电量,按季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地方独立电网企业所在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补贴资金。电网企业根据项目发电量和国家确定的补贴标准,按电费结算周期及时支付补贴资金。具体支付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地方独立电网企业制定。 此外,对光伏电站、大型风力发电、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资金拨付程序进行了简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范围内的并网发电项目和接网工程,补贴资金不再通过省级财政部门拨付,中央财政直接拨付给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央财政已拨付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各地财政部门应于8月底全额拨付给电网企业。 “这是个可喜的变化。不过,资金的监管还有待解决,下一步主要看两大电网。国家电网之前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但南网还没什么动作。下面就看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什么具体办法,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精神。”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电子签名、指纹扫描、以及机器人触感皮肤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得益于一套能将氧化锌纳米线阵列转化成微型LED的新系统,这三种技术或将很快被推进。每根"线"会用发亮的方式来响应外部施加的机械压力,通过分析微小的"光点马赛克",计算机就能够产生一个表面压力的高分辨率图像。自2009年以来,压电LED技术("piezo-phototronicLED")就一直在发展。该团队是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的王中林(音译)教授带领的。纳米线来自一层氮化镓(galliumnitride)薄膜,而光线则产自其与底部基片的接触。当这些"线"遇到任何的应力变化时(如手写笔或指纹脊的压力),就会产生电荷——应力越大、电荷越多、亮度也会越高。电致发光信号会经过处理,然后就能确定形状和压力两种梯度了。据介绍,这种压电式LED阵列可以在几毫秒内感应到压力,然后又会在几毫秒内恢复。目前该技术的分辨率高达每英寸6300个点,不过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制作更小的"线"来提升精度。
尽管第二季度营收额出现下降,第一太阳已经和GE公司达成协议,并在薄膜技术的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优势。同时,公司还从ElementPower收购了位于美国和墨西哥太阳能储备项目。在一项重要的伙伴协议中,通用电器将购买近2%FirstSolar公司股份,同时还将于该公司在薄膜领域结成技术和商业伙伴。作为周二宣布交易的一部分,第一太阳能公司购买了GE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技术,而GE公司则获得近2%的股权。GE收到175万股第一太阳能公司股票,而通用公司则将其全球碲化镉(CdTe)的技术部门划入FirstSolar公司,与GE同意至少持股三年。根据公司目前的股价计算,GE的第一太阳能公司的股权价值估计为8200万美元。该协议将大大推动FirstSolar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技术的进步。GE公司目前持有一项19.6%的太阳能电池能效纪录。第一太阳能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休斯在周二在一个电话会议。"GE目前持有10细胞研究的细胞为19.6%,黯然失色近期创纪录的18.7%第一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记录。"休斯表示:"GE高效率电池采用的技术和FirstSolar开发的太阳能技术是不同的,但该技术与我公司的制造平台是相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高兴在此交易中能购买他们的知识产权的原因。"GE公司的薄膜技术和研发资源将拓宽公司的研究路线。同时,也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GE的光伏薄膜技术和研发资源,除了将推进我们的技术路线图,同时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实现成本的降低。"预计GE高科技和第一太阳能公司的制造能力的结合,以加快组件电池的测试开发。建立完整的生产规模效率显著改善。休斯表示:GE全球研发和第一太阳能的研究团队将对未来的技术发展合作进行协调,来进一步推进碲化镉太阳能技术。
【导读】如何让未来的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乃至卫星通讯的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功耗更小?这一切都离不开集成电路芯片的核心作用。小小芯片可以搏动整个电子行业的“大动脉”。 摘要: 如何让未来的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乃至卫星通讯的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功耗更小?这一切都离不开集成电路芯片的核心作用。小小芯片可以搏动整个电子行业的“大动脉”。 8月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中国科学家的半浮栅晶体管(SFGT)研发成果引起世界关注,因为它有望让电子芯片的性能实现突破性提升。这篇由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课题组发表的最新科研论文,也是我国在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首篇微电子器件领域原创性成果。 半导体加工面临物理极限,半浮栅晶体管提速节能,或突破瓶颈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是目前集成电路中最基本的器件,工艺的进步让MOSFET的尺寸不断缩小,其功率密度也一直在升高。低功率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FET)被认为是该器件发展的一大未来技术走向。而我们常用的U盘等闪存芯片则采用了另一种称为浮栅晶体管的器件,它在写入和擦除时需要较高的操作电压(接近20伏)和较长的时间(微秒级)。据专家介绍,随着器件尺寸越来越接近其物理极限,基于新结构和新原理的晶体管成为当前业界急需。 张卫科研团队的科学家们尝试把一个TFET和浮栅器件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半浮栅”结构的器件,称为半浮栅晶体管,它具有结构巧、性能高的特点,为芯片低功耗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硅基TFET使用了硅体内的量子隧穿效应,而传统的浮栅晶体管的擦写操作则是使电子隧穿过绝缘介质。”论文第一作者王鹏飞教授解释说。“隧穿”是量子世界的常见现象,可以“魔术般”地通过固体,好像拥有穿墙术。“隧穿”势垒越低,相当于“墙”就越薄,器件隧穿所需电压也就越低。把TFET和浮栅相结合,TFET为浮栅充放电、完成“数据擦写”的操作,“半浮栅”则实现“数据存放和读出”的功能。张卫介绍说,传统浮栅晶体管是将电子隧穿过高势垒(禁带宽度接近8.9eV)的二氧化硅绝缘介质,而半浮栅晶体管的隧穿发生在禁带宽度仅1.1eV的硅材料内,隧穿势垒大为降低。这可以让半浮栅晶体管的数据擦写更加容易、迅速,整个过程都可以在低电压条件下完成,为实现芯片低功耗运行创造了条件。 作为一种新型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可应用于不同的集成电路。它可以取代一部分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提高高速处理器性能;也可以应用于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领域,提高计算机内存功能。由半浮栅晶体管构成的SRAM密度相比传统SRAM大约可提高10倍;它构成的DRAM无需电容器便可实现传统DRAM全部功能,不但成本大幅降低,且集成度更高,读写速度更快。 半浮栅晶体管还可以应用于主动式图像传感器芯片(APS),所构成的新型图像传感器单元在面积上能缩小20%以上,且感光单元密度提高,使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提升。 与现有制造工艺兼容度高,更快产业化还需政府支持 张卫领导的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集成电路工艺和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研发。团队研究骨干为了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目标,从世界各地陆续加入复旦大学。该团队近5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及本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上,获得中国及美国专利授权30余项。 张卫介绍说,目前DRAM、SRAM和图像传感器技术的核心专利基本上都是被美光、三星、英特尔、索尼等国外公司控制。“在这些领域,中国大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可应用的产品几乎没有。”据预估,半浮栅晶体管作为一种基础电子器件,在存储和图像传感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市场规模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不同于实验室研究的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晶体管,半浮栅晶体管是一种基于标准硅CMOS工艺的微电子器件,兼容现有主流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基础。张卫教授表示,半浮栅晶体管并不需要对现有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进行很大的改动。不过,新型器件还需要大量工作才能逐步实现产业化。 张卫表示,我国在集成电路技术上跟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不小距离,产业界主要依靠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技术,而缺乏核心技术。国外集成电路厂商常会以高价将落后一到两代的技术淘汰给中国企业。半浮栅晶体管的发明及产业化推广,实际上是通过新型基础器件的技术优势来弥补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差距。如果将新器件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可以在某些应用领域大幅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并形成具有极强竞争力的自主核心技术。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另外,实现半浮栅晶体管技术的产业化推广,也需要加强产学研的紧密合作。 拥有核心专利并不等于拥有未来的广阔市场。尽管半浮栅晶体管应用市场广阔,但前提是核心专利的优化布局。“我们的布局要做得更快一点,避免被国外的大公司很快地赶超。”张卫不无担忧。他们未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器件性能的优化和进一步提升等。
【导读】中国,北京,2013年8月8日讯——Littelfuse公司是全球电路保护领域的领先企业,现宣布公司荣获由Celestica颁发的2012年“拥有总成本(TCOO™)供应商奖”。 摘要: 中国,北京,2013年8月8日讯——Littelfuse公司是全球电路保护领域的领先企业,现宣布公司荣获由Celestica颁发的2012年“拥有总成本(TCOO™)供应商奖”。 Celestica是全球领先的端到端产品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供应商。 Celestica的奖励计划旨在表彰支持Celestica的TCOO策略,并在质量、交付、技术、服务、价格和灵活性等方面表现卓越的供应商。 Littelfuse(力特)公司全球分销总监Cathy Whittaker(中)接受颁奖 Littelfuse电子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Deepak Nayar对此表示:“能获得Celestica的认可,Littelfuse深感荣幸。该奖项突显了我们为客户带来的价值,以及公司全体员工在提供卓越客户服务方面的杰出贡献。” Celestica的“TCOO供应商奖”计划已连续实施七年,该计划旨在评估和褒奖全球超过3,000家Celestica供应商中表现最佳的供应商。 Celestica的TCOO系统侧重于衡量超出供应商发票价格的生产、交付和支持产品及服务的总成本,以此来评估供应商绩效。 “我们很高兴为Littelfuse授予2012年TCOO最高得分奖。”Celestica首席采购官Paul Blom表示。 “Littelfuse在2012年全年均保持了较高的TCOO得分,并为我们力求提升供应链速度与灵活性的战略提供了大力支持。”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美国能源部(DOE)近日再次修改了“LPrize”竞赛计划中有关PAR38LED灯具竞赛的规则。据了解,规则修订后,参赛灯具的波束图形要求被调的更宽,制造商面对的压力相对得以减轻。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DOE)还宣布将通过“小型企业创新研究(SBIR)”及“小型企业技术转移(STTR)”这两项计划为OLED技术提供新型固态照明(SSL)研究资金支持。PAR38“LPrize”竞赛于2008年开始启动,飞利浦在2011年的比赛中赢得了60WA类灯具的冠军。PAR38竞赛的真正意义在于逐步用LED灯具取代卤素白炽灯。目前,美国能源部已将A类灯具及PAR38视为最广泛使用的灯具,因此现在“LPrize”竞赛的重点也有部分是在帮助LED实现最大节能效率的相应插座上。2011年的“LPrize”竞赛继飞利浦之后,通用照明(GE)及美国佛罗里达州照明科学集团(LightingScienceGroup)纷纷宣布将参与A类灯具竞赛,但PAR38竞赛仍在开放登记。美国能源部(DOE)于2011年中暂时中止了这项竞赛,随后又在2012年3月重新启动。重新启动之后于之前的参赛规则产生了一些变化,现在制造商需提交参与竞赛所需的样品数。据竞赛规则显示,PAR38“LPrize”获胜厂商将可获得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及来自美国政府对获胜灯具的采购订单。之前飞利浦在A类灯具竞赛中赢得了1000万美元资金支持,但其在相关研发领域的投入可能远不只这个数,不过飞利浦在经过这些努力后终于挤入了LED改造灯技术领域的领先位置。修订后的规则介绍据美国能源部(DOE)介绍,最新修订是根据市场情况所的调整,发光强度分布规格的最大容许光束图形已从先前的12°调整为15°。第二个变化是在于合适性的要求。此前主办方要求LED产品必须在美国境内使用,修订后主办方要求参赛灯具的最终组装是在美国进行,且参赛者必须在美国设有业务单位。对灯具第一个生产年的要求也作出了调整,美国能源部(DOE)将不再要求参赛者承诺在赢得LPrize奖后于第一年生产出250,000只灯具。OLED资金支持计划美国能源部(DOE)还公布了包括OLED在内的新FY2014SBIR及STTR资金支持计划。并透露正式的招标声明将于今年8月12日出台,意向书提交截止日期为2013年9月3日,申请截止日期为2013年10月15日。
【导读】8月12日,信息产业周新闻发布会在广东外商大酒店举办。记者在会上获悉,本届展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C区14.1、15.1以及15.2馆举办。 摘要: 8月12日,信息产业周新闻发布会在广东外商大酒店举办。记者在会上获悉,本届展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C区14.1、15.1以及15.2馆举办。 讯:2013中国(广州)国际信息产业周将于8月15日开幕。8月12日,广州信息产业周新闻发布会在广东外商大酒店举办。记者在会上获悉,本届展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C区14.1、15.1以及15.2馆举办。 2013(中国)广州国际信息产业周新闻发布会现场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信息消费”是本届展会的主题。届时,各参展企业将围绕消费电子、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应用暨智能城市以及物联网技术、平板显示、数据中心运营、视听数码等家电领域展示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应用。为给所有与会者提供一个信息通信领域的交流互动平台,展会将设置“前沿科技主题馆”、“台湾3C科技馆”、“中国广州创新馆”、“中国手机及配件馆”、“信息应用一条街”五大主题专馆。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单位提前展示部分的产品,3D打印机其中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3D打印人像不在是难事。 “智能制造”是今年信息产业周的主线之一。在前沿科技馆、台湾3C馆、广州创新馆等专区,各种创新的应用将会展出。其中包括今年最火红的3D打印机、结合APP的酒精测试仪以及国际大奖Computex Best Choice Award数十件获奖产品。“信息消费”是本届会议的另一条主线。来自台湾、大陆、岭南产业的电商街将会在信息应用一条街上展现三地电商不同的风貌。 此外,本届信息产业周还将举办“中国创新创业秀”以及“2013中国通讯发展暨创新营销峰会”等系列活动和论坛。届时,各企业高管、专家等将相互交流并分享各种解决方案。
【导读】下面来听听LED市场下半年必读的7个事件。 摘要: 下面来听听LED市场下半年必读的7个事件。 No.01跑路:定时炸弹 2013年,中国LED行业,注定是一个终端爆发兼充满危机的一年。在宏观政策的促进下,LED产业快速发展,由于价格、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突破,终端市场已经慢慢打开。 不过同时,众多传统企业转投LED产业或者众多大型LED企业继续扩充产能,给市场造成更大的挤压,产能过剩的状况仍未改变。在经历渠道建设热、降价铺货潮之后,LED行业正在步入微利时代。 甚至有业内专家表示,行业短期或将面临寒潮,洗牌在所难免。而未来两到三年,中国LED下游会有超过40%以上的工厂会倒闭或转型。低端LED灯具企业的倒闭是行业正常现象,但低端LED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给LED行业未来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7月在华南地区又有多家LED厂宣告倒闭。主要是受到中国整顿影子银行的政策波及,包括LED和太阳能都被列为在限制放款的“六大闲置产能”产业,使得大陆的LED厂短期周转出现问题,近期在中山、佛山、深圳等地区LED厂倒闭频传,保守估计,今年以来至少有逾百家大陆的LED中小企业倒闭。 在LED行业里,企业倒闭已很难引起同情,更多担心的是市场上流通的劣质LED灯具对行业的危害。此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对室内照明LED灯具的抽查结果中,超过七成不合格。 一些厂家走传统照明产品的老路,为抢占市场份额唯有降低产品价格,如此企业利润少了,产品质量下降,又需要额外资金去补货、售后等,形成恶性循环。 No.02降价:只能继续 “下半年价格肯定还会往下,全年预计平均同比下降20%是正常的。”木林森照明副总经理林纪良说道。而从进入6、7月以来不少LED企业所开的经销商订货会上,记者也发现,新品尤其是流通类光源产品价格均环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单国内品牌如此,跨国品牌降价幅度也不遑多让。7月15日,飞利浦在台湾宣布推出新一代LED灯泡系列,其入门款7瓦LED灯泡仅82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的入门款降价约20%,部分产品降幅更是高达33%。 为挑战目前便利商店里主流规格8瓦LED灯泡,飞利浦最新8瓦定价降幅高达33.39%,和亿光的价差只是50元台币。可以看出,飞利浦积极挺进LED照明行业,已从商业、建筑照明跨入一般照明领域。 即使一直冠以高价值的LED路灯价格也持续走低。据GLII调研显示,今年上半年LED路灯出厂平均价格已经降至13-15元左右/瓦。 LED路灯价格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芯片及封装器件等原料价格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LED路灯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No.03渠道:持续火热 2013年被称为“LED终端元年”,指的是LED产品应用的元年,特别是LED照明产品的市场应用。市场需求也进入蓄势井喷的关键时期,于是各企业的市场渠道战打响。渠道者的天下”。 国内的欧普、雷士、三雄极光等企业也不断通过整合的方式扩大自己的规模,强化渠道网点数量和质量。可以想见,今年下半年,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中国国内的LED照明市场,竞争都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而国际巨头对大陆渠道布局也格外重视。今年6月,飞利浦便强调,加快实现从照明产品部件生产商,向整合照明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打造更贴近本地市场的LED业务模式。 无独有偶,7月8日,西门子正式分拆旗下子公司欧司朗(OSRAM)在德国上市。预计欧司朗将加大对中国市场LED照明市场拓展的力度。实际上,欧司朗也正在大力布局中国市场。欧司朗在无锡的LED封装厂计划今年10月投产;在深圳还设立了LED研发中心;佛山工厂的LED照明终端产品的产量也在上来。 由此可见,未来几大国际照明巨头的竞争,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中国本土的LED照明产业链企业的压力会增大。 而目前,传统照明企业和新兴LED照明企业对传统经销商渠道的过度依赖。 LED照明企业缺乏一套以经销商、专卖店以及电商平台等多元化渠道体系的支撑。 大多企业都希望能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渠道体系,相信下半年是中国LED照明渠道建设的分水岭,更多创新和有效的渠道模式将会被探索出来。 [#page#] No.04细分:蔚然成风 在今年光亚展上,LED室内细分领域得到最大的诠释,甚至部分企业如昭信集团推出了一系列端砚工艺品专业照明的LED产品。 LED照明时代对行业造成了颠覆式的影响,其中一大机遇即为所有品牌都将回归到产品竞争的原点。今年这种趋势和意向尤其明显。此时,很多中小企业抓住机遇,自知虽然规模不能与大企业相比,但可以在专业上争夺先锋,先定位好自己的细分市场,并狠抓品牌建设、打造有竞争力的LED新品、打宽销售通路,赢得市场话语权。 从2013年的光亚展上可以看到一批较有特点的专业厂商展露锋芒,比如走专业定位市场,讲究控光的VF、茂域;讲究个性、灯具设计感的新特丽;尝试智能化控制,走超前市场的和惠、鸿雁、锐高等。相对往年,室内照明产品更加丰富、目标清晰、定位专业。 不少企业意识到,商业照明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光学设计、照明设计和迎合功能环境要求的有机融合,虽然大企业的销售平台和服务能力是获取用户信任的最大优势;但商业照明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只要企业在技术和产品特点上有优势,对于生存和发展是能够把握到机会的。 因此,做专业高端和适当个性化特点的中小企业反而会形成小众的专业品牌优势,在照明技术专业圈子内形成一定的良好效应。倘若中小企业对技术上足够专注的话,其实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并不多,仍然能够有价值地活出自我的姿态和较体面的尊严。” No.05扩产:马不停蹄 面对上半年的产业回暖,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刺激,许多以LED照明应用为主的国内外众多企业为抢占照明市场,开始在增资扩产上下功夫。尤其是去年便在国内市场推出系列推广活动,布局全国经销商网络的企业。[!--empirenews.page--] 上半年的回暖,更是让众多LED企业纷纷按捺不住早已谋划许久的扩产梦。一时间,从蓝宝石衬底、外延芯片到封装再至下游的照明应用,整个LED产业链仿佛一夜间回到了2008年疯狂扩张的时期。 5月底刚刚公布了定增33亿元预案用于芜湖(二期)项目扩建产能的三安光电,日前又公布将耗资2.8亿元再扩张产能,其中政府出资1亿元。 瑞丰光电也拟1.83亿扩产SMDLED项目。该扩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LED封装行业的整体实力,巩固和突出公司在中大尺寸LCD背光源LED、照明LED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晶电董事长李秉杰则表示,以并购方式扩大芯片产能规模是晶电的既定策略,也是晶电出于行业整合的需要。而下游应用企业则在产品线的丰富和产能规模的提升上持续投入。例如木林森照明不单封装设备更新换代,成品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其灯管产能每月能达到600万,预计2014年下半年产能达到每月2000万,价格也会LED大众化进程而进一步下调。 政府引导也促使了LED企业增资扩产步伐不断向前。在LED投资已经趋向过剩的当下,相比深圳,其他地方政府在LED产业方面的热度依然不减。像来自湖北省襄阳高新区的招商团就向许多LED企业发出了邀请。在此之前,全国已经形成了厦门、上海、大连、南昌、深圳、扬州和石家庄等15个产业化基地。 No.06整合:已成潮流 日前,瑞丰光电公告透露,TCL集团、瑞丰光电与台湾“璨圆光电”的全资子公司“裕星企业”将共同斥资2亿元,在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合资的LED公司。 璨圆光电是台湾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商之一,瑞丰光电是国内知名的LED封装企业,而彩电巨头TCL则握有下游的渠道和产品资源。此次无疑成为行业上中下游不同企业深度合作的标志。 从年中各大企业的动态分析,下半年LED全产业链整合正在暗潮涌动,一部分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正在寻找投资并购标的,通过整合来提升产、品质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一部分缺乏技术核心的也正在寻找具有调光技术、无线控制技术等企业来增加LED照明产品附加值。 还有部分企业希望通过整合以强强联合开拓国内外市场,如三安光电收购美国流明。为了更好的发展,整合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成为未来发展重要趋势。 LED产业链特别是下游照明市场的竞争格局十分散乱,良莠不齐的大小企业充斥市场。而相对来说上游较为强势,内部整合已经基本结束。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是必然趋势,从上游芯片往下游产品延伸是企业并购整合的首选。 No.07卖场:抢客潮涌 当一个产业快速发展后,随之而来的流通渠道也会出现。在家居建材业蓬勃发展并走向成熟阶段,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月星家居等卖场超市也相继诞生,反过来也促进了家居建材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从三五万平方米到三五十万平方米,专业灯饰照明卖场的体量正在从量变转向质变。灯饰照明市场也将会逐步从“棚户区”搬进“高楼大厦”。 6月8日,专营LED照明产品的九州城LED照明展贸博览城A馆开业,虽然四万平方米的展馆并未“填满”,但也开启了产业基地专业照明卖场抢客序幕,毕竟后续还有36万平方米古镇星光联盟、100万平方米江门光博汇、而建设中的还有40万平方米华艺灯饰城、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的世界灯博中心利和广场项目等等。 而目前古镇及周边已建以及在建的成品专业卖场面积就超过150万平方米,而这还没算上十多个两万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卖场。 而其他照明产业基地的卖场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也如火如荼,如光园,这是深圳华南城倾力打造的中国首个以LED光环境、光文化、光智慧、光艺术为主的LED产业旅游观光基地,也是集产品展示、交易、旅游为一体的LED产业平台,项目规划总面积150万平方米。 规模宏大的广州光谷一直因为客流量低而为业内诟病,而今年开始也想方设法以论坛加展会的方式拉动人气。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导读】2013年8月8日,北京讯——全球整合式芯片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纳斯达克代码:MRVL)于今日宣布,其屡获殊荣的ARMADA® 1500 系列SoC平台 (88DE3100)将全面应用于联想最新款60寸智能电视旗舰产品——K82和K72。Marvell与联想再度携手合作,推出智能体验领先于业界的高性能智能电视,为用户带来高级语音搜索功能和尖端游戏体验。 摘要: 2013年8月8日,北京讯——全球整合式芯片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纳斯达克代码:MRVL)于今日宣布,其屡获殊荣的ARMADA® 1500 系列SoC平台 (88DE3100)将全面应用于联想最新款60寸智能电视旗舰产品——K82和K72。Marvell与联想再度携手合作,推出智能体验领先于业界的高性能智能电视,为用户带来高级语音搜索功能和尖端游戏体验。 Marvell与联想再度扩大合作,推出智能体验领先于业界的高性能智能电视,为用户带来高级语音搜索功能和尖端游戏体验。 “我很高兴看到联想全新的智能电视旗舰产品面世。Marvell领先的创新技术以及与谷歌和全球OEM合作伙伴的紧密协同,为我们的客厅大屏幕带来突破性的智能互动体验,我相信这将开启大众对智能电视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就如几年前Android智能电话获得全球用户的认可一样。”Marvell总裁及联合创始人戴伟立女士说道,“2013年是智能电视非凡的一年,对于联想和Marvell全球工程师的激情投入和贡献,我深表感激。Marvell非常自豪能够成为推动‘美满互联的生活’的领导者,为全世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 借助Marvell的行业领先产品 ARMADA 1500系列SoC平台,联想智能电视旗舰产品K82和K72采用了超窄边框的高清屏幕设计,提供了稳定的web浏览体验,内置丰富的定制化智能电视应用软件,支持1080p视频点播、断点续传、语音识别搜索功能,并附带尖端游戏控制器,这些无一不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包括Marvell ARMADA 1500-mini(“助力Chromecast改写智能电视游戏规则,Marvell 发布全新ARMADA 1500-mini解决方案”)在内的Marvell ARMADA 1500系列家族,不但功能强大,同时兼具低功耗特性,为联想K系列60英寸智能电视K82和K72带来了巨大优势。为更好地提升产品的设计和表现,Marvell特别采用了ARM架构双核CPU,支持Flash播放,并以PC级的处理能力呈现高品质的网络浏览效果。这一架构还提供了一流的多制式视频解码技术支持、方便快速启动和快速加载的对称多处理技术支持、以及强大的媒体应用性能。与此同时,这一平台还运行了屡获殊荣的Marvell Qdeo 视频处理技术,通过有效缩放、降噪、逐行扫描、网络视频增强和FRC等功能,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高清和3D视频体验。 “联想很高兴再次与Marvell合作,并将新一代的K系列智能电视推向中国市场。”联想集团数字家庭事业部总经理熊文表示,“与Marvell的合作让我们进一步优化了K82和K72,使产品性能提升至新的高度,并通过领先的智能体验解决方案和Marvell强大的双核处理器的支持,为消费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数字客厅体验。全新的K系列产品意味着我们的用户可以享受到比以往更加优越的智能电视用户体验,我们希望与Marvell继续密切合作,在未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电视产品。” 联想最新的高端智能电视目前已在中国市场开始销售。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导读】NAND Flash大厂海力士积极建立芯片设计团队,继买下美系NAND Flash设计公司LAMD后,近期更出手买下USB 3.0设计厂银灿旗下内嵌式存储器(eMMC)部门,将成立新公司落脚台元科技园区,创下国际存储器大厂在台成立IC设计公司首例,但由于海力士未来恐会收回多数控制芯片对外采购权,引发业界震撼。 摘要: NAND Flash大厂海力士积极建立芯片设计团队,继买下美系NAND Flash设计公司LAMD后,近期更出手买下USB 3.0设计厂银灿旗下内嵌式存储器(eMMC)部门,将成立新公司落脚台元科技园区,创下国际存储器大厂在台成立IC设计公司首例,但由于海力士未来恐会收回多数控制芯片对外采购权,引发业界震撼。 NAND Flash大厂海力士积极建立芯片设计团队,继买下美系NAND Flash设计公司LAMD后,近期更出手买下USB 3.0设计厂银灿旗下内嵌式存储器(eMMC)部门,将成立新公司落脚台元科技园区,创下国际存储器大厂在台成立IC设计公司首例,但由于海力士未来恐会收回多数控制芯片对外采购权,引发业界震撼。 目前美光和海力士仍采用台厂eMMC控制芯片,但美光频频释出有意建立自己的IC设计团队讯消息,而海力士布局动作更明显,2012年底以2亿美元买下美系NAND Flash设计公司LAMD,近期又买下台系USB 3.0设计公司银灿旗下eMMC部门。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于当地时间2013年8月5日发布的报告(英文发布资料)显示,2013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248.8亿美元(3个月的移动平均值),环比增加0.8%,同比增加2.1%。 2013年上半年(1~6月)的销售额为1451亿美元,超过了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最近预测的1441亿美元,较2012年上半年增加了1.5%。 全球及各地区的单月半导体销售额(3个月移动平均值)走势(数据提供:SIA及WSTS,制图:Tech-On!) 单月的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个月移动平均值)同比走势。 SIA和WSTS的数据。 另外,2013年第二季度(4~6月)的销售额为746.5亿美元,比第一季度的704.5亿美元增加6%。据SIA介绍,6%是过去3年中最大的环比增长率。 0
【导读】国家几次支持光伏行业整合后,整合已悄然启动。但产业整合的效果却不会立刻体现:尽管部分资金状况好的企业开始盈利,上市企业上半年七成盈利;但也有部分企业在破产边缘挣扎,一不小心就跌入“落后产能”的行列。 摘要: 国家几次支持光伏行业整合后,整合已悄然启动。但产业整合的效果却不会立刻体现:尽管部分资金状况好的企业开始盈利,上市企业上半年七成盈利;但也有部分企业在破产边缘挣扎,一不小心就跌入“落后产能”的行列。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称,光伏是一个技术依赖性很强的行业,技术和工艺更新换代快,因此并不看好光伏行业的整合前景,落后产能最好的结局就是自己破产。 行业好转 国内上市光伏企业的半年报日前陆续公布。30家发布中报以及业绩预告的公司中,22家上半年业绩预期盈利,占总数的七成。 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国内市场,以及光伏企业进入下游电站开发运营,冲抵制造业务的亏损。还有企业陆续进入光伏行业。 事实上,近期光伏行业的利好政策不断。财政部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按发电量给予补贴。 此外,光伏电站项目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还会出台。光伏电站运营企业目前的增值税为17%,如国增值税下调8.5个百分点,相当于上网电价增加,电站回报率将因此上升,直接利好光伏电站运营企业。 中欧光伏双反的对峙,也以“价格承诺”机制方式达成协议。国内市场启动正在加速,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需求,光伏行业开始扭转亏损的趋势。然而,行业好转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的日子都好过。 8月7日,江苏省光伏专业委员会统计,7月份全球有6家光伏企业申请破产,其中中国企业有两家,分别是恒基光伏和综艺股份下属公司。 孟宪淦分析,行业有好转是真,但总体供需失衡的情况没有变化,目前正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同时“择优扶优”扶持优秀企业。 据孟宪淦的观察,目前上市公司报表中反映的是扭转亏损开始盈利,负债严重并没有因此改变,消化债务可能还需要多则2~3年的时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七成光伏企业负债严重。 上述上市光伏企业人士甚至称,财务报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趋势,同时也有很多变通的空间,单从财报不能说明行业总体回暖的情况,也反映不出产业整合的趋势。 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均认同光伏行业开始好转的判断,但何时走出困境,消化债务则观点不一。 产业整合刚刚开始 一位上市光伏企业人士认为,由于市场供需失衡,光伏企业财务困难不算什么新闻,建议政府站在宏观角度做产业引导,拉高门槛,同时产业整合政策应进一步明晰。 政策不明晰,是指下发通知中称“国家鼓励企业通过自身行为进行产业整合”。 不过在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看来,政策很明确,就是通过信贷推动产业整合,减少政府干预,避开行政力量推动的整合。 按照孟宪淦的说法,光伏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光伏技术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周期快,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整合的路子基本不可行。一般的生产线就2~3年的周期,破产企业除了最新的生产线基本没有其他有价值的资产。 这客观上导致行业向大型、技术和管理先进的企业集中,孟宪淦举例说,以多晶硅产业为例,上半年71%的产量都由保利协鑫贡献。 但孟宪淦也认为,中国的光伏企业还是数量太多,而且多数跟地方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不容易破产,资产却已无价值,随着产业整合,集中度会更高,最终剩下几家大企业。 而此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公开表示,光伏行业整合到五六家企业就够了。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导读】这几年手机芯片市场作为整个芯片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方向,好多公司进进出出,城头变幻大王旗,每年都有新公司进来,还有很多老公司退出。最近几年竞争激烈,每年几乎一家大厂退出这个领域,从一开始的ADI, TI,到今年的STE, Renesas等等。 摘要: 这几年手机芯片市场作为整个芯片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方向,好多公司进进出出,城头变幻大王旗,每年都有新公司进来,还有很多老公司退出。最近几年竞争激烈,每年几乎一家大厂退出这个领域,从一开始的ADI, TI,到今年的STE, Renesas等等。 这几年手机芯片市场作为整个芯片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方向,好多公司进进出出,城头变幻大王旗,每年都有新公司进来,还有很多老公司退出。最近几年竞争激烈,每年几乎一家大厂退出这个领域,从一开始的ADI, TI,到今年的STE, Renesas等等。 还在江湖上混的就只有QCOM高通, BRCM博通, INTC英特尔, MTK联发科, NVDA英伟达, MRVL美满, SPRD展讯, RDA锐迪科、联芯,VIA等厂商太小不算,全志,瑞芯微等不在手机市场上(pad). 今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手机开始变成commodity, 并且出货量增长速度变慢, 1.高端手机没有新的突破,iphone, galaxy 4的销量没有那么火爆。 2.中国的中高端手机开始占领大量市场,中华酷联米 5家公司出货量显著增加。 3.低端智能手机开始代替功能机大量出货,很多运营商开始打低价贴牌手机代替功能机。比如中移动,中联通推出500元左右的智能机。这个导致整个智能手机的平均ASP往下降。 4.手机/pad之间界限模糊,很多7寸带通讯功能的pad今后会大卖 以上几个因素会大大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以下是我个人理解的排名: 1.QCOM:凭借高端AP, 强大BP, 唯一的LTE, 在去年和今年得到大量出货量。 但是随着今年开始ASP下降,QCOM收得license fee会慢慢下降。高端手机芯片里面,只能**P给apple, 三星美国以外市场也没用QCOM AP. 中低端市场,MTK越战越勇,抢了无数单子,QCOM QRD整体成本跟support还是不能跟MTK TurnKey较量。 MTK推出8核进入高端市场会更加威胁QCOM高端SoC销量。 LTE今年开始会有别的公司进入, 明年几乎所有公司都会进入,QCOM的壁垒一点一点被攻破。 2.MTK: 不用说了看出货量吧,这已经是座2望1的态势了。 今年MTK正式进入pad领域, 一下子抢了30%的白板市场(抢了全志和瑞新),比高通还猛。 3.MRVL:这是一匹黑马,前几年一直犯错,产品roadmap太差导致好不容易打开的TD局面被别人(SPRD)超过。不过从今年开始,MRVL会出来一系列的好芯片跟MTK抢市场,尤其是1088,这个由老中team定义,老中team实现的芯片, 切合中国市场,专打1000元4核智能机,性价比超高,而且还支持5摸10频。 这款芯片是MRVL的能够翻身并且大卖的产品。 MRVL的优势是BP很强,是第二个LTE能够做到商用的厂商,比MTK早半年,比BRCM早1年 。在5摸10频上,比QCOM还快一点。 加上988/986,1920等芯片,基本上市场从低端到中端都能用,跟联发科头碰头抢市场。今年MRVL在 pad phone市场(7寸带BP)抢了很多单子,最显著的是Samsung Tab 3. 我在costco 看到7寸版本 (wifi only). 下半年会出带BP的Tab3. 4.BRCM: wifi 很强, 但是BP一直被收购来的阿三team忽悠,导致LTE做了2年还们做出来。整个高层的Strategy出问题,对中国team投入不够,整个研发重心在印度一直想作为QCOM的back up.依赖Samsung出货。这个报大腿策略很容易失败,尤其是Samsung这样的公司(当年Skyworks在2G时代也这样抱三星,后来三星吧单子去掉以后整个部门都砍了,几乎一夜之间的事情)。要命的是,BRCM wifi领域的优势慢慢被QCOM Atheros追上,一些二线高端产品, 比如三星的Galaxy Mini, wifi combo的单子被QCOM抢走。 BRCM 的一半收入来自于wireless group, 包括wifi combo 和 mobile chips. mobile chips出货量不大,所以大部分都是wifi combo。这是brcm 的cash cow..。qcom基本动了brcm赖以生存的奶酪,而brcm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 所以这次ER以后,股价暴跌。。。 不过BRCM的网络和宽带组很强,要是能把BP这个烧钱的部门砍掉,股价会上涨不少。 5.INTC: 收购了INFN后几乎毁了这个公司,低端的2G产品单子都被SPRD抢走, 高端3G单子没抢到多少。LTE 还是sampling..sampling...整个德国的BP组人都快跑光了。 仗着财大气粗,在QCOM家门口开分公司挖人重建BP team... 打算用14nm高一级的工艺跟QCOM抢市场。不过我不是很看好INTC做BP,基本没有任何sucesss story. INTC强项还是在AP,跟工艺上,以后INTC还是会跟MSFT一起做各种变形本。。。 6.SPRD: 不说了,国企啊!!!!! 7.RDA: 一个能推出6$功能机方案公司(包括屏幕,键盘,电池,不需要DDR!!!)... 谁能比得过啊。 低端2G,市场跟SPRD抢吧,我很看好这个公司,SPRD私有化以后,下一个就是这个公司了,买点屯着吧,总有一天会有人收购的。 8.NVDA: Tegra 4产品我个人以为是惨败,拿着Tegra 4的板子,那个烫啊。。。 另外IP严重缺乏,只有收购来英国的LTEteam,没有任何2/3G的IP core.导致Tegra只能在Pad市场混。但是今年开始QCOM/MTKL大量进入pad 高端白板 市场,全智,瑞科的手机芯片低端市场又进不了(Tegra价格3倍于瑞科4核产品)。除非NVDA能够收购一家BP厂商,比如RDA,不然很危险。 本文由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中欧光伏贸易的最新进展显示,欧盟委员会意欲将中国公司通过建设海外基地规避欧盟制裁的行为纳入监管。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文件信息,将生产设施转移到中国大陆地区外的中国制造商也将接受欧盟委员会监管。欧盟将要求这样的公司说明转移生产的目的,公司需证明自己转移生产有足够的贸易利益动因。反之,如果公司转移生产的行为明显只是为了规避向欧盟出口的价格承诺等限制,那公司的上述行为将被认为是违反价格承诺协议。该文件同时预计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将在7GW配额的分配中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超过7GW配额后出口到欧盟的中国光伏产品将被征收平均47.6%的反倾销关税。机电商会将监督价格承诺的执行情况,并每季度将欧委会提交报告。记者还从其他途径了解到机电商会已经开发出了在线平台,供生产商提交其价格执行情况。协议的全部细节将最早在10月18日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向成员国提供。记者还了解到,如果市场情况较今年5至6月份出现变化,中方需执行的最低价格和出口配额都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浮动。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如果现货价格变化超过5%,欧盟就会对最低价格承诺进行调整;如果市场需求变化10%以上,欧盟会调整年度出口配额上限。而以上谈到的这些调整作出后可能会需要6到9个月的时间正式生效。需要注意的是,价格和配额的调整可能均为可升可降。此外,记者还获知所谓的价格承诺指成本、保险(放心保)费加运费(CIF)价格。记者还了解到,中国制造商的欧洲分公司在转销其进口的中国组件时,还将被征收额外“经营”费用。即在最低每瓦0.56欧元的基础上,中国公司的欧洲分公司的分销价格将被征收5%的“经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