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利协鑫一季度多晶硅产量同比增1.8倍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保利协鑫”,3800.HK)公布2010年第一季度太阳能业务营运情况,称光伏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报告称,根据初步统计,集团多晶硅业务每月平均多晶硅产量继续稳定在千吨以上规模,2010年第一季度累计生产多晶硅3,112公吨,同比增长184.5%。集团预期,随着进一步的技术提升,2010年全年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6,500公吨左右的水平,是2009年产量的逾两倍。公司称,多晶硅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2010年3月已降至约每公斤34美元的水平,得益于此,多晶硅业务毛利率维持在约30%的水平。集团预期,随着技术改造的推进,多晶硅生产成本将会持续下降,预计2010年底将达到每公斤30美元左右的水平。保利协鑫认为,全球对高品质多晶硅的需求在2010年第二季度仍将保持强劲,有助多晶硅售价维持在现有水平。2010年保利协鑫推进由多晶硅业务向下游硅片业务的延伸。2010年1月底,徐州500MW硅片一期项目投产。2010年3月,集团完成对中国领先的、年产能300MW的硅片供应商高佳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收购。高佳太阳能2010年第一季度累计售出硅片约77.8MW,实现毛利率约23%。目前集团正推进高佳太阳能、徐州、常州等硅片项目产能的进一步扩充,预计2010年10月底集团的硅片年产能将可达到2GW,全年产量将达到约1.3GW。集团还积极介入硅片辅料的规模化生产,以期大幅降低相关的生产成本。

    半导体 多晶硅 硅片 太阳能 光伏

  • 德国将削减补贴光伏电站赶“末班车”加紧进货

    中国光伏企业满负荷生产“最近我们都在满负荷生产,二季度的产能可以从去年年底的1.1G瓦扩大到1.4G瓦。”生产光伏电池组件的无锡尚德(STP.NYSE)投资者关系总监罗毅说,现在的市场绝对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他谈到,3个月后德国全线下调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额是市场火爆的导火索,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商都希望赶在这之前早点拿到货。下游需求的旺盛,反而让中上游如多晶硅、硅片的销售商们惜售产品、提高价格,这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罕见现象。出货量大增4月22日,德国国会已同意德政府削减太阳能补贴额。7月份,该国屋顶太阳能、户外地面上网电价的补贴额将被削减16%和15%,为农场单独安装太阳能系统的投资商们更叫苦不迭,因为他们将拿不到政府的补贴。中电光伏市场分析经理刘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德国政府5月会出最终结果,但补贴额下降已是毋庸置疑的了。”因而,德国的电站投资者现在正拼命抢货,使中国组件厂、上游多晶硅和硅片厂都在近期满产满销。刘栋预测,上半年全球的光伏安装量约7G瓦左右,德国至少有4G瓦。调研机构iSuppli本周也将原预测数据做了修改,预计今年的光伏安装量是13.6G瓦(之前是8.3G瓦),去年全世界的安装量只有7G瓦。罗毅则表示,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比利时等国的光伏需求也在显著提升,“今年第一季度无锡尚德的出货量可能比去年第四季度环比增加5%到10%。而进入第二季度,出货量依然会很大。”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也表示,企业现在不敢接第三季度的订单,原因是产量还跟不上,“先把手头上的做好,再说下一步”。硅片及多晶硅提价如此兴奋的市场中,电池、硅片及多晶硅等中上游厂商也“牛”劲十足。多晶硅的现价约450元/公斤,环比去年年底涨了30~40元/公斤;而125型号的硅片、156型号的单晶硅片本月也提了3~3.5元/片,现价为28~30元/片。电池的市场价约为10.5元/瓦,环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了0.5元。“多晶硅、硅片的价格在去年一直都在跌,这次反涨也是因为需求太好所刺激的。”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指出。尽管有些组件厂也不愿意接受高价多晶硅,但其海外订单太多、货又急,也只能暂时“吃亏”高价拿货。“我们猜测,第三季度的组件价还会下降,整个市场的需求也会缓一缓。”刘栋说,德国补贴一旦减少,很多工程项目的回报率也会降低,投资商会对市场有一个重新的判断。

    半导体 光伏电站 4G 多晶硅 硅片

  • 学者与业者:台湾半导体一定要转型

    “今天不做,未来一定会后悔!”台大校长李嗣涔、交大校长吴重雨及台积电副董事长曾繁城等专家一致指出,台湾的半导体的发展已到了一个关键期,未来一定要积极转型,才能再创另一个半导体奇迹。  全球半导体产业已有50年历史,每年全球约有2500亿美元的产值,台湾地区目前仅次于美国及日本,正和韩国激烈竞争第三名;加上又有中国大陆、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的追赶,危机十足。  吴重雨认为,除了现有的IC设计等主轴外,半导体未来也应朝医学电子、绿能科技、车用电子及3C电子等领域发展。台湾并不缺人才,只是仍专注于单一专业,难以跨足其它专业,影响未来台湾半导体的发展。  他强调,培养跨领域人才,并不是要让目前就读电子信息科系的学生,再去念医学或其它领域的学位,而是培养他们具有多面向的视野,如此才能在研发医疗电子、绿能科技等新科技时,可以和这些领域的专家对话,不至于你讲你的,我说我的,出现鸡同鸭讲。  李嗣涔则提醒岛内产官学研各界,应更重视健康产业,并将半导体和健康产业结合在一起,创造更大利基。不过他强调,健康产业并非医学产业,因为前者面对的是所有的人,而后者才面对少数生病的人,两者的规模相差太多了。李嗣涔接着以自己为例指出,不少前他曾中风,太清楚血压计的重要性,但目前的血压测量仍不甚方便,今后如果能研发出全天24小时可随时监测血压的产品来,市场将无穷大。  同时拥有台湾、大陆及美国研究院院士荣衔的胡正明指出,学校往往是产业的先锋,1979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研发的油电混合车,直到2005年才被丰田汽车运用在Prius这款车,显见学校研发的重要性,只是时程长了些。  面对台湾半导体可能碰到的挑战,他认为产官学研各界都应全力找寻出路,“中研院”也不能置身事外。他坦言,目前“中研院”选自工业界、具有技术面的院士太少了,多少影响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及转型。

    半导体 半导体 医疗电子 主轴 IC设计

  • 产能变黄金 台系IC设计疯狂抢单

    面对2010年第2季晶圆代工产能吃紧,及供应商酝酿要调涨代工价格的利空,市场虽然对台系IC设计业者短期毛利率看法偏向保守,但台系IC设计公司却有莫名的兴奋,迎接「产能等同于黄金」的时刻。回顾历史,台系消费性IC设计业者于2000年及2007年晶圆代工最吃紧的时刻,拥有最多产能的人,就是赚最多钱的人。而拥有多余产能的人,就是接到最多新单的人。也因此,即使晶圆代工及封测产能连番吃紧,并不时放出要调涨代工价格的风向球,毛利率高达40%以上的台系IC设计业者都乐观其成,因此,产能吃紧的程度与公司获利及订单增长的速度,向来是呈现正比,而不是反比。台系类比IC设计业者也强调,在全球类比IC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刻,公司不仅市占率快速推进,连新产品设计完成(Design-in)的增幅,也是与日俱增。台系类比IC设计业者表示,由于各家类比IC供应商的芯片脚位(PIN)设计多有不同,因此,在这波类比IC缺货潮涌现下,除非与外商,或是立錡旗下类比IC PIN to PIN兼容,否则是很难立即讨到便宜。但是,以往受制于外商统包销售模式及类比IC单价偏低的影响,导致客户向新类比IC供应商采购意愿的低落情形,却在此刻立即翻盘,在产能协助下,公司已顺利把类比IC产品线全数导入一线大厂客户采购名单当中,而只要进得去,就是未来业绩成长的一大保证。台系IC设计业者表示,目前晶圆代工产能紧缺的情形,可由不少竞争同业把新产能争取目标,由台湾转向大陆、马来西亚、俄罗斯、以色列,及日本的情形,据了解,中芯位在天津的晶圆厂,近期清一色的新增客户都是台系IC设计业者,可见得市场需求的盛况。由于中芯及华虹也已正式调高代工价格到台湾市面上的一般水平后,晶圆代工产能至少吃紧到2010年第3季的假设,应该是相当合理的。也因为全球晶圆代工产能明显供不应求,导致产能就等于黄金,也等同于赚钱的保证后。台系IC设计业者已掀起新一波的产能争夺战,包括台系一线IC设计业者,如联发科、瑞昱、立錡,及联家军IC设计公司,如联阳、原相、盛群、联杰、联咏及智原,甚至是台积电近年来极力支持的类比IC供应商,如聚积、通嘉、类比科及致新,在产能相对扩增较易下,公司后续的营运成长爆发力仍被市场寄予厚望。台系IC设计业者表示,短期根本不会在乎毛利率被影响的程度,但会非常在意新客户、新产品、新订单的增长速度及幅度,因为,这才是未来业绩持续成长的最大保证,只求先卖进去,取代外商,其余价格、毛利率等议题,只要是跟外商比,就没什么好怕的;面对现阶段,只要有产能,烂价格也会变得好价格,没订单也会变得有订单的情形下,台系IC设计业者新一波的黄金成长期,似乎就在眼前。

    半导体 晶圆代工 IC设计 PI IC设计业

  • IDC:2009年全球半导体营收跌至2251亿美元

    市场研究机构IDC周二称,2009年全球半导体营收下降9%至2251亿美元。IDC报告显示,2009年初,随着经济衰退的深入,芯片行业销售急剧下降。不过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芯片行业出现反弹。Atheros Communications、Cavium Networks Inc.、Mediatek Inc.、NetLogic Microsystems Inc.、Synaptics Inc.以及Richtek TechnologyCorp.公司都实现两位数增长。在本轮经济危机中,仍有不少公司抓住机会获取了更大的市场份额。比如,全球最大的微处理器供应商英特尔2009年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至15.2%。

    半导体 半导体 ID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谷歌收Agnilux苹果购Intrinsity意在芯片

    苹果iPad引发的平板大战,从系统烧到芯片上。谷歌(Google)正在收购一家芯片厂商Agnilux,具体金额尚未披露。谷歌此番收购或许是希望搭乘iPad顺风车进军平板电脑。也有分析认为谷歌并非意欲把芯片商业化,而是降低运营成本。iPad推出后全球工程师都在拆解iPad芯片。日前,苹果公司收购了被用于手机和移动终端的芯片企业IntrinsityInc.,此次收购意在摆脱对三星芯片的依赖。谷歌进军芯片市场2008年4月,苹果公司出资2.78亿美元,收购了半导体设计公司PASemi.收购完成后,PASemi的很多高层员工对苹果给他们的股票期权定价不满,旋即离开PASemi,另行创立了Agnilux.谷歌现在收购的,正是这家超级神秘的初创公司。据外电报道,谷歌已经完成此次交易,Agnilux此前曾与思科、微软以及德州仪器等公司接触,讨论战略投资事宜。谷歌证实已收购Agnilux。作为PASemi的前朝元老,Agnilux的全明星团队熟知苹果iPad和即将推出的新款iPhone及其处理器的全盘计划。然而,谷歌似乎并不打算进军消费类硬件市场,他们甚至和戴尔签下合约,委托后者生产其搜索装置。另外,谷歌的Android也交由宏达电和摩托罗拉等厂商生产,Chrome操作系统设备很快也将由上述厂商代劳。而且,PASemi的工程师们很可能在跳槽前与苹果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虽然该协议在加州被视为无效,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另一种猜测是谷歌收购是为了满足谷歌庞大的数据中心业务之需。苹果借收购摆脱依赖苹果公司最近收购了少数人持股的芯片企业IntrinsityInc.,后者的芯片技术被用于提高手机及其他产品的性能。Intrinsity是一家小型的芯片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部分分析师认为,苹果公司最新平板电脑iPad中的A4处理器采用了Intrinsity的技术。分析指出,苹果此次收购的目的在于摆脱产品芯片对供应商的依赖。此前苹果的移动设备如iPhone等大都采用了三星的处理器,而三星既是苹果的合作伙伴,也是很大的竞争对手。苹果现在资金充裕,最新数据显示其现金流超过400亿美元,近期频繁传出苹果可能收购ARM.基于这一猜测,ARM的股价大涨至2002年以来的新高。ARM本身并不制造芯片,而是把设计蓝图授权给其他公司,如高通公司、德州仪器、英伟达以及苹果公司。这些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设计,每销售一个芯片,再支付收益的一小部分给ARM.这一模式完全不同于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芯片公司英特尔。英特尔自己设计并制造芯片,采取的是一条龙模式,并因此获得了高收入和良好的利润率。

    半导体 苹果 芯片 NI INTRINS

  • 三星一季度盈利4.4万亿韩币第二季前景乐观

    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上周五公布公司第一财季报告。公司1月-3月盈利4.4万亿韩币(折合39.5亿美元),超出汤姆森路透分析师预计的4.27万亿韩币的预期。公司对第二季度盈利状况表示乐观。三星半导体生产部门利润增长24%,LCD部门增长7%,通信部门增长12%,电子媒体部门涨幅为4%。分析人士预计,目前全球科技逐步回暖,作为世界第二大手机生产商的三星也有望在下一季度打破第一季度的记录。三星目前逐步加大对平板显示器以及芯片技术的投入。但是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劣势将会阻碍其利润增长。据悉,为了满足客户不断上升的需求,三星计划2011年前投入19.3万亿韩币到半导体生产中并开始接受订单。三星表示公司将会保持投资弹性,并且计划增加今年的生产投入。目前三星市值1070亿美元,股价为84万韩币,涨幅为1.8%。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与韩国股指KOSPI保持同步增长。

    半导体 半导体 三星 LCD SPI

  • 太阳能组件价格下降令西方制造商很受伤

    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下降的幅度足以使西方太阳能制造商“很受伤”,但是还没有低到让太阳能发电在电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太阳能流行是因为它是一种清洁并丰富的资源。它的问题在于发电成本高。根据国际能源署近日估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为200-600美元/兆瓦时,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安装效率和未来产出的贴现率。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算,美国陆上风电的成本大约为50-70美元/兆瓦时。在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征收排放税的情况下,化石能源发电的成本就更低了。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在阳光充沛的地区,未来几年内,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可能低于从电网上购电的成本。这是对未来的预期,但是就眼前来看,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太阳能在发电市场上仍缺乏竞争力。鉴于各国的补贴政策不同,有些国家的补贴很慷慨,地方市场就能够迅速成长。根据彭博社下属研究机构新能源财经估算,2010年全球对太阳能光伏的需求量将达到10.5吉瓦。而2006年的全球需求量仅为1.7兆瓦。德国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是这4年来太阳能行业繁荣的引擎,德国的政策保证在德国安装每块太阳能板都有利可图。当前,全球太阳能电池供求达到平衡。然而,去年太阳能电池价格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公司进入太阳能市场。200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推出了一个鼓励安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太阳能安装计划”,当时,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只占2%的份额,但是到2009第四季度,来自中国的组件比例已经占到46%。组件的价格越低,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看起来就越有吸引力。价格下降,德国的太阳能电池安装量大涨。德国2009年累计发电容量为9677兆瓦,这个数值几乎是全球21500兆瓦总发电容量的一半。因此,德国的上网电价补贴减少,并将在今年夏天继续减少。据德国最大太阳能电池厂商Q-Cells称,2009年公司的市价降低了一半。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利润率下降的程度更大。拥有良好品牌效应的公司还能维持一些高价,但毕竟太阳能电池还是商品,在资本为王的年代,太阳能制造业必然在成本低廉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生产,这也是很多公司把生产外包给中国的原因。根据世界最大太阳能设备制造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技术人员马克•平托的说法,现在全球一半的生产能力在中国。他还说:“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制造能力远远超出了应用材料公司的预计,全球2/3的新增生产能力来自中国。”太阳能板价格下降让人们对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更感兴趣。2007年,西班牙推出丰厚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引发了一轮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热潮。在西班牙政府出台安装总量上限之前就安装了2吉瓦。第一太阳能公司是当前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它主要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所需要的硅比晶硅太阳能电池量更少,甚至一点都不需要。但是,转换率低也是它的最大弱点。薄膜太阳能电池更适用于沙漠或者阳光充沛的郊区,而不适用于屋顶,毕竟屋顶的空间有限。第一太阳能公司的薄膜以碲化镉为原料,制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要比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很多。但是,很多人并不看好薄膜太阳能电池。他们的根据是,一旦普通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下降,薄膜就优势不再了。而且,薄膜这种生产工艺并没有显示出对传统生产工艺的破坏性,相反,一些大公司往往愿意投资到薄膜中来,因为他们想使自己的投资多样化。太阳能发电不光有成本高昂的劣势,还有使用率低的弊端。由于夜间、阴天、太阳能板面变脏等原因,一个太阳能发电站的使用率只能达到它最高发电量的1/5。尽管全球正处在经济衰退期,尽管太阳能行业正经历着充满不安的青春期,但是,全球太阳能产业在安装量、投资等方面都呈现着增长态势。

    半导体 太阳能发电 组件 薄膜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

  • FirstSolar2.85亿美元购并NextLight

    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薄膜太阳能龙头厂FirstSolar同意以2.85亿美元购并太阳能电厂专案开发商NextLightRenewablePower,此为FirstSolar为获取更多客户而拓展专案开发市场的最新行动。NextLight于美国西南区开发电厂级的太阳能专案,目前拥有建置量达1,100MW(百万瓦)的专案需求。购并NextLight后,FirstSolar将能拓展可望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的美国市场。FirstSolar执行长RobGillette表示,NextLight的专案项目和FirstSolar自有的专案相当互补,相当期待富有经验的NextLight团队加入FirstSolar。面对来自大陆太阳能厂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FirstSolar及SunPower等厂商均开始购并为发电厂及企业制造太阳能电厂的专案开发商,希望为太阳能面板产品提供可靠的下游市场。2009年FirstSolar以4亿美元的价值购并另一间专案开发商OptiSolar,OptiSolar于美国西南计划建造的太阳能电厂装置量达1,300MW,此外,还计划于加州兴建550MW的太阳能电厂。

    半导体 ST FIR SOLAR LIGHT

  • 光伏行业受德国因素回暖7月或为下降拐点

    光伏行业正面临全线回暖,而德国削减补贴带来的投机因素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年2-3月份这一趋势显现得特别明显,我接触的一些德国客户纷纷下订单希望赶在7月份的补贴削减之前完成项目”,晶澳太阳能销售部应何刚对本报记者表示。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光伏产业回暖,或将在今年7月出现拐点。“德国削减补贴是这股热潮的原因之一,中国企业要规避其后需求减退的风险,首先最重要的是新兴市场的开拓”,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分析认为。光伏回暖7月到期?“今年一季度,整个河北光伏产业出口增长了约245%”,日前,河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对本报表示。在河北最重要的两个企业为天威英利与晶龙集团。据了解,晶龙集团首季实现销售收入4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2%。而晶龙集团旗下中国排第三位的晶澳太阳能,一季度便实现250MW的产量,相当于2009年一半的销售量。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的寒冬之后到目前实现了大幅的转暖,“应该说去年二、三季度就开始慢慢恢复,有一个原因是海外金融机构因为金融危机而冻结的贷款又开始向光伏发电厂发放”,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魏启东分析认为。而体现在企业方是订单的剧增。亿晶光电销售部周伯珏对本报表示,目前订单已经全部排满了,这一趋势从去年三、四季度就已经开始显现,来自德国方面的订单有大幅增加。另外几家主要的光伏产品生产商也都是呈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而除去经济回暖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即德国对光伏上网电价补贴进行下调的因素。“德国去年装机总共3.8GW,但本属于淡季的12月单月装机就有1.5GW,之所以出现安装量一反常态的原因,是德国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将削减的消息在8到9月份的时候传出,这个原因使得德国安装量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持续暴增”,姜谦分析。在今年七月一日补贴下调之前装机上网的投资者,仍能享受到原有的补贴水平,而这一补贴水平将持续五到八年的时间,在日本是十年,姜谦解释道。多晶硅产业整合在即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光伏企业正在不断寻找新兴市场,然而大量的资金涌入光伏行业,行业里整合与淘汰或许成了唯一可以确定的事。“许多德国客户因为这一补贴削减,在中国疯狂地下订单购买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赶在七月一日前完成上网发电”,一位光伏公司人士表示。然而,德国光伏上网电价补贴下调而导致蜂拥而来的买家并不能成为中国光伏生产企业长期发展可依赖的伙伴,而有悲观的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七月一日后来自德国光伏市场的增长可能会停滞。虽然“德国有一些投资者一直会在产业里进行投资,所以也不会在7月份以后就完全停止采购行动”,上述光伏公司人士称。而且,包括咨询机构莫尼塔在内的研究机构认为,德国电价补贴下调后首先冲击的应该是其本土的光伏生产商,而中国光伏生产商则会因为成本低的原因而一定程度受益。为积极应对,一些光伏生产商已经开始在寻找更多的销售对象。“目前一些东南亚国家是我们开发的对象,如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都在推出相关的补贴政策,我们都有订单在进行商谈”,晶澳太阳能一位人士表示。寻找出路不失为对策之一,但是光伏产业最重要的上游材料多晶硅,其生产厂商却可能面临着一次大的整合浪潮。而业内人士估计,随着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的出台,国内小型多晶硅厂最终都将趋于消亡。

    半导体 光伏企业 光伏产业 多晶硅 光伏

  • iSuppli向上修正2010年半导体营业收入预测

    据iSuppli公司,摆脱2009年因市场衰退而导致的营业收入急剧下滑之后,形势改善有望让全球半导体市场受益,这促使iSuppli公司向上修正2010年半导体营业收入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增强,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半导体市场营业收入增长率自2006年以来将首次达到两位数。iSuppli公司把半导体营业收入增长率预测向上修正至23.2%,将从2009年时的2299亿美元上升到2833亿美元。2009年营业收入下降11.7%。iSuppli公司在2月时预测,2010年全球半导体营业收入将增长21.5%。最新预测反映出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2011-2014年增长率预测比较保守。到2014年,半导体营业收入预计达到35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2010年芯片营业收入增长将主要来自记忆体IC、分立元件和模拟集成电路(IC)的销售增长。该预测亦反映出终端设备市场恢复增长。图1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2009-2014年全球半导体营业收入的预测。对这种高速增长预期应该保持理性:2010年的预期营业收入2833亿美元,仅比市场下滑前在2007年达到的2745亿美元高3.2%。热门产品意味着热销 2月份美国消费者支出连续第五个月上升,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是好兆头。某些热门电子产品带动整体销售,消费者非常渴望购买这类产品,其中包括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和上网本。受经济衰退影响,部分消费者放弃每年的休假或外出就餐,但仍然在购买最新款科技产品。iSuppli公司相信,这种购买热门产品的趋势将持续到2010年,以及更长时间。为增长出力 为半导体营业收入增长作出贡献的具体领域包括PC市场恢复生机、手机销售强劲和DRAM需求回升。PC领域2009年情况好于预期,目前继续改善,尤其是2009年下滑的台式PC和服务器市场。幸运的是,笔记本电脑销售在2009年支撑了整体市场,预计2010年和未来几年仍将是增长最强劲的PC领域。同时,继2009年萎缩6%之后,凭借智能手机和消费者对数据的使用日益增加,手机市场2010年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在其后的四到五年保持强劲势头。但是,预计DRAM才是2010年的大赢家之一,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将帮助DRAM营业收入在2010年大增44%。总体来看,半导体市场看来迎来了一个好年景,正在努力弥补2008和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造成的营业收入损失。

    半导体 半导体 DRAM 半导体市场 ISUPPLI

  • Innovalight硅墨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下新纪录

    未公开上市的硅墨高效太阳能材料和技术营销商Innovalight,Inc.日前宣布,该公司硅墨工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创下了19%的纪录。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即电池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比例。德国FraunhoferInstituteforSolarEnergySystems(ISE)是一家独立的官方太阳能电池测试中心,对Innovalight生产的符合业界标准尺寸的太阳能电池结果进行了鉴定。Innovaligh的专有平台Cougar(TM)可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提供一项可轻松转换的工艺,使他们在已安装的生产线中添加一个简单程序,便可改善太阳能电池性能、降低成本和提高产能。这一机会非常重要--领先的太阳能业研究机构NavigantConsulting称,今年近40亿个晶圆将被加工成太阳能电池。Innovalight首席技术官HoMErAntoniadis表示:“我们正不断向我们的目标靠近,即为客户提供超过20%的转换效率。”他补充说:“我们已获专利的硅墨太阳能电池工艺非常简单,最适合与硅晶圆和被业界广泛采用的印刷工具一起使用。”Antoniadis博士将于5月5日至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的2010SNEC4thInternationalPhotovoltaicPowerGenerationEXhibitionandConference(SNEC第四届(2010)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上展示这些成果。目前,Innovalight正与数家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展开合作,并提高加州桑尼维尔的硅墨产量。2月,该公司的硅墨晶圆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USpatentandtrademarkoffice)授予的一项关键专利。Innovalight已经申请了60多项硅墨以及使用硅墨工艺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专利。

    半导体 太阳能电池 LIGHT ADIS NOVA

  • 2009年美国光伏产业吸引风险投资高达14亿美元

    虽然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综合全年来看,美国光伏产业还是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近日,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共有1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投入美国太阳能产业,太阳能技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高于其他环保技术的投资。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虽然到目前为止,美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市场规模还无法与德国、西班牙等国相比,但由于奥巴马在其能源战略中已经将光伏产业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且在过去的一年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因此,美国光伏产业能够吸引风险投资的大量关注也在情理之中。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则指出,2009年美国政府支持太阳能产业的政策包括,从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拨款4.67亿美元,用于促进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和使用;以及为帮助太阳能产业有关企业渡过难关,美国能源部为其提供5.3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等等,这些都是美国光伏市场稳步增长的重要保障。由此带动2009年美国太阳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7%,新安装太阳能发电能力481MW,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09年底美国太阳能产业雇员达到46,000个,新增了17000个就业岗位,促进了2008年以来太阳能光伏组件7%的生产增长率。另外,美国薄膜太阳能巨头FirstSolar,2009年的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到1.1GW,生产成本也进一步降至84美分/瓦,在这两方面可谓遥遥领先于其它厂商。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则显示,虽然年底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2008年美国太阳能产业仍增长约9%,在2008年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国家排名榜上,美国以超过350MW的容量排名全球第三。

    半导体 光伏市场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光伏 光伏产业

  • 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高速增长

    Gartner最近将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率调高至19.9%。尽管2010年下半年市场可能会因为库存修正出现回调,但未来几年半导体市场仍会稳定增长,2011-2014的增长率分别为6.9%、2.9%、3.5%和4.7%。从短期来看,201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主要推动力是宏观经济改善和整个供应链中较低的库存水平,从应用和器件领域来看,所有器件和应用领域都会恢复增长,而PC和DRAM更是2010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中长期看,智能手机、PC和液晶电视等三大市场仍将是未来半导体产业的主要推动力,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此外,根据SEMI最新版的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厂商预测报告显示,半导体厂2010年的支出预计将上升至300多亿美元,比2009年同比增长88%。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于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也表示乐观。

    半导体 器件 半导体市场 半导体产业 PC

  • 火山灰尚未影响到上游半导体生产链

    冰岛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云,使得航空货运受到影响,这会不会导致产业供料不足?对于台积电来说,尽管有欧洲客户,但是生产完成的晶圆,不是转交到欧洲IDM厂设于亚太地区的后段封测厂,就是送交岛内封测代工厂。因此欧洲航班大乱,并没有影响到台积电。对后段封测厂日月光、硅品等业者来说,基本上也没有受到冲击。封测业者指出,因为封测属于半导体生产链的后段,芯片完成封测后不是直接出货到ODM/OEM厂及EMS厂,就是交到客户销售体系再转进IC通路,由于近几年来,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子产品组装厂,出货也都集中在台湾及大陆,所以欧洲航班大乱,并不会影响到封测厂的出货。封测业者表示,欧洲IDM厂在亚洲晶圆厂生产、但原本要送回欧洲封测的晶圆,已有改下单到台湾封测厂的倾向,部份欧洲IDM厂已开始询问增加下单的可行性,及封测厂能否支持更多产能等,此一情况对晶圆测试厂较为有利。再者,IDM厂原本在欧洲完成的晶圆,会在自有欧洲或亚洲封测厂进行封测,但为了避免影响芯片出货,已有业者计划直接在欧洲完成晶圆测试后,转送到封测厂进行代工。欧陆航空系统因冰岛火山爆发而秩序大乱,已影响到下游电子产品往欧洲市场的出货,但是对上游半导体生产链来说,并没有受到影响。

    半导体 半导体 芯片 台积电 DM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