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C预计2009年全球芯片业收入将下降22%

    据国外媒体报道, 市场调查公司IDC周四发表报告称,由于关键市场出货量可能出现2位数下降、设备利用率低和价格下跌影响,2009年全球芯片市场收入将下滑22%。  IDC表示,2007年底开始的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消费者支出和IT预算,2008年芯片市场收入已经下降了2%,今年预计将进一步下降22%。该机构称,宏观经济将在年底触底,但复苏要等到2010年,美国会率先复苏,DRAM和NAND市场预计在下半年趋于稳定。  不过IDC认为芯片设备市场在上半年依然会不稳定,设备利用率将在年中达到最低点;今年的资本性支出将下降45%以上;供应商今后2年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一些重要的技术,如网络连接性、无线宽带、多核处理器和NAND芯片。  IDC半导体研究的副总裁马里奥·莫拉雷斯(Mario Morales)表示,今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拖累芯片行业,可见需求低、设备利用率难以提高和供应商存货上升,这些都使芯片行业无法在2010年第二季度前恢复增长。  IDC世界半导体市场预测的研究经理布莱安妮·罗夫特(Brianne Lovett)认为,与GDP密切相关的芯片市场,在GDP上升和消费者支出反弹前,不会出现反转;芯片市场将在年底开始趋于稳定,并在2010年开始恢复增长,不过只有到2011年后才能恢复到2007和2008年的水平。

    半导体 全球芯片 IDC 芯片市场 NAND

  • 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为2009年定调 2008企业榜单出炉

    作为一年一度中国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市场活动,“2009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于2月25日-26日在上海如期举行。本次年会是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SICA)共同主办,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承办。以“聚焦市场变幻、把脉发展‘危’‘机’”为主题,围绕“宏观经济变化与半导体市场波动”、“半导体产业走势与企业发展策略”、“半导体创新应用与新兴市场商机”和“市场分销渠道与‘硅’产业投资机会”等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何应对产业危机,当仁不让地成为本次年会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官方、协会、企业代表的演讲,都毫无例外地以此为中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俞忠钰理事长作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应对举措》的报告,准确而鲜明地总结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并对2009年的发展趋势定了调。俞忠钰表示,虽然200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走势还不明朗,各大机构对2009年增长率的预测数据各不一致,最高为负增长5.6%,最低为负增长30%。但是,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战略地实施以及汇率逐渐平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2009年还会处于增长态势。他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今年有若干发展机遇。首先,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各类政策,有望拉动内需市场,为大陆半导体企业提供广阔的回旋空间,大陆市场规模毕竟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3。其次,新技术与新市场的开拓带来市场增长基础。最切实的拉动内需政策,在于家电下乡、3G启动、移动电视以及交通等领域的芯片应用。俞忠钰强调,设计、生产企业应加快研发创新,争取在需求上来时,真正量产。第三,而更宏观的产业政策——《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下称“规划”)也已经出台。涉及半导体产业的内容,占据不少比例。规划中的产业整合信号,他认为也是企业转危为安的重要措施。目前,台湾地区、日本、欧美都在朝这方面走,大陆“也应当提到日程上来”。第四,投资依然是趋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他透露,英特尔大连厂、中芯深圳厂、华润无锡厂、909升级工程都在进行中,而各地也正在规划新项目。未来三年,对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将逐年增加。对于这场影响巨大的产业危机产生的原因,俞忠钰认为,这次衰退特点主要是宏观经济导致,并不像前几次是产业本身出了问题所造成的。这一点也可从全球半导体市场表现得到印证。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球增速为5.4%,而下半年则跌去50%以上。其中,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增速分别下滑了10.5%、6.6%、0.7%、8.1%。而全球排名前10位的巨头均面临运营困难、价格大幅缩水局面。即使是三星、英特尔,去年第四季度也出现了亏损,它们认为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更不乐观。俞忠钰表示,中国大陆市场之所以深度衰退,与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有关。此外,由于美元贬值,在美国等地上市的本土企业,也遭遇了汇率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出口以美元计算,但是大陆的报表以人民币计算,许多在美国赢利的业务,最终却以亏损体现。虽然2008年行业处于调整期,但是业内厂商的表现仍然不乏亮点,本次大会根据业内厂商在不同产品领域的表现评选出了诸多产品领域市场的年度成功企业,最终,亚德诺半导体、珠海炬力、RFMD、MTK、欧比特、天津中环、瑞萨科技和上海华虹分别荣获电源管理芯片、PMP芯片、无线芯片、手机芯片、SoC、MCU和智能卡芯片市场年度成功企业称号另外,本次年会还例行发布了一些评选结果,他们分别是“2008年十大设计企业”、“ 2008年十大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制造企业”、“ 2008年十大封装测试企业”,详细的名单见附表。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中国集成电路 中国半导体 集成电路产业

  • 第2波大陆急单接棒 台IC设计报喜

    据报道,台系IC设计业者继1月传出急单效应,近期大陆业者明显回补库存动作推助,2月可望持续发酵,订单规模甚至超过1月,除类比IC设计业者2月营收可望有30~40%增幅,原预告2月营收可能会较1月衰退的联发科,亦传出2月营收将续扬的好消息,至于其它PC相关IC设计业者亦预期,2月营收可望成长15~20%,急单效应确实在2月持续发酵。原预估2009年第1季营收将较2008年第4季衰退8~16%的联发科,在2月中旬元宵节过后,大陆手机代工厂返回工作岗位,确定农历年销售成绩颇佳,加上大陆推出新的家电下乡政策,让大陆品牌手机业者积极增加库存。据了解,联发科2月手机芯片出货量仍可较1月增加10~15%,这让原预估2月营收将较1月下滑的联发科,转而乐观看待2月营收将持平、甚至略增。由于2月手机芯片出货量不差,带动联发科营收表现超出预期,加上3月除手机芯片产品线,其它如DVD播放器、光储存及TV芯片产品线,亦开始接棒出现急单效应,联发科2009年第1季初估将较2008年第4季下滑8~16%,单季营收约介于173亿~190亿元,可望达成相对高标水平,甚至会较原预期目标再好一些。至于瑞昱及联阳等PC相关IC设计业者,亦受惠于主机板(MB)2月出货量持续较1月走高,2月营收表现均可较1月再成长10~15%,虽然全球MB市场渐被视为夕阳产品,不过,由于2008年包括华硕、技嘉、微星及精英4大厂订单刹车踩得早,2009年第1季回补库存力道明显超出预期,更带动相关IC设计公司1、2月营收表现远比市场预期为佳。另外,包括类比IC及LCD驱动IC供应商,亦同样表达2月营收明显升温,3月订单能见度看来持续好转,除立錡、类比科2月营收成长40%起跳,聚积、致新及富鼎则至少成长30%,联咏、矽创、旭曜2月LCD驱动IC出货量亦将显著成长,整个产业供应链重新回复活动力,让台系IC设计业者确认第1季应是2009年营运谷底。IC设计业者表示,自1月开始的急单效应,在中国农历年过后,大陆工厂重新恢复生产线运作,并确定再次加单后,急单效应已确定在2月持续延烧,反应在台系IC设计公司2月营收数字上,将是向上冲走势,虽然总体经济持续传出坏消息,加上急单效应仍局限在一些产品、市场及客户身上,并未达到全面性,但随著产业链库存水平更健康,以及客户仍愿意加单,仍让业者欣喜不已。

    半导体 联发科 手机芯片 IC设计 IC设计业

  • Gartner:09年全球半导体业营收将下滑24%

    据国外媒体报道,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周三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半导体业营收将降至1945亿美元,同比下降24.1%,接近历史最高降幅。   Gartner上次于12月中旬发布的半导体行业预期曾预计2009年全球半导体业营收降幅为16%。此后半导体行业状况恶化。   Gartner表示,全球半导体业2010年至2012年将恢复增长,预计2010年增长7.5%。不过即使半导体业从2010年开始保持连续三年增长,2012年营收仍回不到2008年水平。预计全球半导体业2012年营收将回升至2534亿美元,低于2008年的2564亿美元。   Gartner调研副总裁布莱恩·刘易斯(Bryan Lewis)说:“2001年全球半导体业销售曾触及创纪录降幅32.5%,此后四年时间半导体业销售才回升至2000年水平。”他还表示,“此次半导体业从衰退中复苏的轨迹将类似于2001年,即在经历最差的一年后将维持三年温和增长,不过第四年的情况可能稍有不同。因为2011年和2012年的显著投资,预计半导体业2013年还将面临产能过剩,特别是在DRAM部门。”   2007年至2008年,DRAM供应商亏损130亿美元以上。一些DRAM公司破产,其它一些处于领先地位的DRAM公司大幅减产。供应量下降将促使DRAM价格于今年下半年大幅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业营收至少将下降17%,并且降幅还很可能扩大。如果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半导体市场依然下滑,那么2009年全年半导体业营收降幅可能创纪录新高。   刘易斯称:“半导体供应商应做好2009年全行业营收可能下降33%的准备”,“有必要紧密控制支出,供应商还应重新考虑下调总体研发预算。外包和合作能够对半导体供应商产生帮助。”   Gartner将太阳能电池营收从半导体业营收中剔除,因为太阳能电池不是传统半导体设备,太阳能电池营收的高增长扭曲了半导体业营收的真实增长率。Gartner将发布关于太阳能电池的单独报告。

    半导体 DRAM BSP GARTNER

  •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3G促技术升级扩内需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振兴该产业具有深远意义。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该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大投入实施集成电路、平板制造、3G、数字电视、计算机及下一代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服务等六大工程。  其中,3G关乎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系统集成服务商、芯片厂商等一个长产业链中的多个分支行业,因此被列为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由此可能从中受益的企业更是不可胜数。业内人士也认为,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将为中国3G产业的发展更清晰地指明道路,同时将刺激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3G行业,进一步促进3G行业的加速发展。  振兴规划出台,电子信息产业挖潜力  在世界金融危机延续、全球产业深度调整的状况下,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在感受“寒意”的时候,期盼已久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终于尘埃落定。这对于行业和市场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的甘霖,挖掘着“雨后春笋”的潜力。  实实在在的六项工程及其他政策几乎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重要领域,更为产业新一轮发展注入一针兴奋剂。这六大工程具体包括:集成电路升级、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由此可推测,重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可能对国产产品采取更支持的态度。  在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有望提前走出低迷。海外现金流的充足投资和科技巨头将因“蛋糕”的吸引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加速进入中国IT资本市场。而依靠大型IT企业生存的中小型增值业务、信息支撑等IT企业也将因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提振而受益,投资机会升温。  从更长远来看,振兴规划将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本土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从而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向好,带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积极改善。  由此可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提出,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水平指明了方向。  3G或将最受益  值得一提,在振兴规划中提到,将加强政策扶持,加大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从振兴规划中还可以看出,自主创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产品预计将最为受益。  业内往往正是依据政策的细微变动按图索骥,来探寻相关产业链以及具体企业的变动趋势。毋庸置疑,3G领域投入将加大,3G行业的发展将提速。  振兴规划是继3G牌照发放后,给包括通信设备行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带来较大的实质性利好。专家分析指出,在2009年至2011年将加大对“三网融合”的建设,将要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以弥补金融危机给通信设备产品带来的出口影响。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建宙也在近日表示,中国3G投资将直接推动电信制造业的发展,而3G手机和3G应用还将带动消费并帮助企业走出财务危机的困境。  振兴规划还可以说是3G产业链新一轮总动员的起点,有利于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拉动内需。目前,3G建设已进入快速建网时期,网络总投资预计在6000亿元,通过3G建设重大项目也可带动相关设备商的发展:3G丰富的数据业务将使3G具有互联网经济的特征,增值业务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拉动运营商业务,也将促进上下游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新媒体乃至电子商务的发展。  力挺自主创新以技术升级促内需  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对海外市场依赖过大,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希望能通过技术升级来启动国内市场需求。  因此,此次会议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而要完成上述任务,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落实内需带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相关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政策扶持,包括所得税、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信息业长远发展须企业自练内功。相关企业务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惟有如此,整个振兴规划所预想的带动效应才能真正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才能走出低迷,3G才能更好发展。

    半导体 通信设备 软件 电子信息产业 3G

  • Vishay第三代TrenchFET功率MOSFET SiR440DP获《今日电子》杂志的年度产品奖

     该公司的第三代20V N通道TrenchFET®功率MOSFET SiR440DP荣获《今日电子》杂志的2008年度产品奖。  《今日电子》的编辑根据设计的创新性、技术或应用的显著进步,以及性价比显著提高三个方面,从2008年发布的数百款产品当中精挑细选出年度产品。Vishay的SiR440DP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选为功率MOSFET类的获奖产品。  《今日电子》的2008年度产品奖公布在2009年2月期上,每个产品均配有简介。完整的获奖产品名单公布在 /awards2009.htm。  在同档电压等级、采用PowerPAK® SO-8封装的同类产品中,Vishay的SiR440DP具有业内最低的导通电阻及导通电阻与栅极电荷乘积,导通电阻与栅极电荷乘积是DC-DC转换器应用中MOSFET的关键优值(FOM)。该MOSFET在 4.5V 栅极驱动时最大导通电阻为 2.0 mΩ,在10V栅极驱动时最大导通电阻为1.55 mΩ,导通电阻与栅极电荷乘积在4.5V时为87。

    半导体 电子 Vishay 功率MOSFET TRENCHFET

  • 俞忠钰:本土半导体业20年来首度负增长

      喜欢拿数据说话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昨天在赛迪顾问主办的“2009年半导体行业年会”上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他身边的两个大屏幕,显示着大陆这一产业2008年的发展数据:上半年,整体产业增速达10.4%,但第三季度开始,急速放缓,第四季度则深度下滑。全年数据显示,产业平均增速为-0.4%。  “这是大陆半导体产业近20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他说。  自由落体  俞忠钰用“自由落体”一词形容了这一尴尬局面。他说,增长放缓是正常的,但这么快的衰退、程度之重,出乎意料。  在上下游三大环节中,仅芯片设计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增速为4.2%,制造与封装测试则分别下跌1.3%、1.4%;按季度看,上半年增速10.4%,第三季度成了1.1%,而第四季度则变成-20%,“等于一季下滑21个百分点,前高后低,少有的负增长。”  俞忠钰认为,与2001年网络泡沫比,这次衰退特点主要是宏观经济导致,这一点也可从全球半导体市场表现得到印证。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球增速为5.4%,而下半年则跌去50%以上。其中,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增速分别下滑了10.5%、6.6%、0.7%、8.1%。  而全球排名前10位的巨头均面临运营困难、价格大幅缩水局面。即使是三星、英特尔,去年第四季度也出现了亏损,它们认为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更不乐观。  俞忠钰表示,大陆市场之所以深度衰退,与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有关。此外,由于美元贬值,在美国等地上市的本土企业,也遭遇了汇率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出口以美元计算,但是大陆的报表以人民币计算,许多在美国赢利的业务,最终却以亏损体现。    危机意识淡漠  但是大陆企业似乎太大意了,俞忠钰表示,产业衰退“来得比较突然,企业都没怎么准备”。  这显然不是虚话。以生产项目为例,2008年上半年,多家半导体企业不但情绪高涨,而且一出手就是重大高额投资项目。其中影响最大的,分别是苏州中新创投与日本尔必达在苏州及山东浪潮在济南投资设立的两座12英寸工厂。  全球第三大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的布局,同样疯狂。一年多来,它再次延续了以往思路,在全国建立工厂。2007年底,上海12英寸厂宣布投产后不到两个月,它又在深圳宣布上马8英寸生产线,之后将上马12英寸生产线,总投资达15.8亿美元;9月,投资100亿元的武汉厂投产。  更为疯狂的则是重庆市。在引来茂德后,去年初,该市相关部门说,将再引三条12英寸生产线,打造“西部硅谷”。按一条15亿美元计算,重庆至少要投45亿美元。《2008年重庆工业技改投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显示,仅马来西亚Silterra项目的规划投资,就达145亿元人民币。  而这些项目的大部分结局不言而喻。重庆、苏州的都“黄”了,济南的还没真正运营,中芯武汉厂基本停产。  即使是表现稍好的芯片设计业,去年也是惨淡一片。许多企业发生裁员,凯明等公司甚至都以倒闭收场。  转“危”为“机”?  尽管如此,俞忠钰仍对大陆半导体行业今年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危机时期,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各类政策,有望拉动内需市场,为大陆半导体企业提供广阔的回旋空间,大陆市场规模毕竟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3。  最切实的拉动内需政策,在于家电下乡、3G启动、移动电视以及交通等领域的芯片应用。俞忠钰强调,设计、生产企业应加快研发创新,争取在需求上来时,真正量产。  而更宏观的产业政策——《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下称“规划”)也已经出台。涉及半导体产业的内容,占据不少比例。规划中的产业整合信号,他认为也是企业转危为安的重要措施。目前,台湾地区、日本、欧美都在朝这方面走,大陆“也应当提到日程上来”。  他透露,英特尔大连厂、中芯深圳厂、华润无锡厂、909升级工程都在进行中,而各地也正在规划新项目,投资驱动力仍在。  “有人说,2009年大陆半导体不行了,但我有信心,一定是增长。”他说。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行业 BSP

  •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已连续5年增幅下降

    记者从正在上海召开的“2009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获悉,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速出现连续5年下降。随着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占全球比重不断提高,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逐渐趋于平缓。  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5973.3亿元,市场增速大幅放缓,增速仅为6.2%,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而且已经连续5年保持增速下降。  在连续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之后,中国的整机产量增速已经开始饱和,除了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产品依然在2008年实现高增长以外,大多数产品的增速都已经趋于平稳或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整机产量增速的下降将直接反映到上游的集成电路市场上。  2008年计算机类、消费类、网络通信类三大领域占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87.8%,其中计算机类份额仍然最大,其对集成电路的需求主要来自PC、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电子信息产品。  近几年来,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缓慢,而中国也由于产能转移趋缓、行业不景气和整机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集成电路发展也逐年减缓。据预测,市场暂时无法走出低迷发展的态势,2009年市场的发展速度可能进一步下降,预计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在2010年复苏,发展速度重新回到10%左右。  为期两天的“2009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是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SICA)共同主办,今年大会围绕“宏观经济变化与半导体市场波动”“半导体产业走势与企业发展策略”等主要议题进行讨论。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计算机 中国集成电路 中国半导体

  • 上海半导体产业度过艰难一月

    2月24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的工业企业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电子信息产品的下降幅度高达27.6%。来自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消息称,1月份,上海半导体产业的运行情况继续下行。这一产业,前年曾为上海贡献了389.5亿元,而该协会的数据显示,整个2008年,增长幅度可以忽略不计。  以中芯国际为例,总裁张汝京之前表示,公司1月份订单数量已比去年12月有所增长。记者获悉,该公司最近获得了社保卡订单,但其工厂产能利用率却大幅下降至30%,显示出“无米下炊”局面。去年第四季财报显示,其净亏损已扩大至1.245亿美元。  其他代工企业同样难受。今年1月,全球第二大代工企业伟创力、笔记本代工巨头广达、和硕联合(原华硕代工业务)等公司的人力明显缩减。背后原因同样是去年第三季度以来,订单锐减。1月份虽是旺季,它们仍表示,困难局面还在持续。而广达一直是上海市工业出口的冠军。  和硕联合相关人士表示,全球经济危机仍在持续,相比去年第四季度,1月份已经算好些了,有“急单”进来,公司前段时间也在招人。但是,2008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成本压力上升,在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形势下,短期不可能得以缓解。  尽管英特尔不透露浦东封装测试厂的1月份具体运营数据,但巨头的日子显然不好过。自去年以来,由于下游终端消费不力,订单拉动不再明显。本月,它已经决定,将在一年内关闭该厂。  目前2008年上海信息产业总产值尚未公布。不过,2007年总规模已达7417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约5914.8亿元,连续4年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  不过,报告也表示,春节因素影响也是1月份表现不佳的原因。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监陈苏桥表示,1月份,上海产销比同比上升,是市场转好的一个信号。

    半导体 中芯国际 电子信息 半导体产业 伟创力

  • 十大措施力挺电子信息产业规划 酝酿6000亿投资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在上周获批,投资者越发关注《规划》的细节究竟如何。上海证券报昨日获得的《规划》初稿显示,涉及该行业的利好政策多达10条。  《规划》显示,十大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出台和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完善融资体系、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扩大国内需求、建立产业安全和损害预警机制。  在扩大内需一项中,《规划》明确提及,要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带动国内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方面,《规划》从提振出口和扩大国内消费着手,主要包括提高行业出口退税率、降低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关税、加快拨付重大项目发展资金、加大销售补贴、减免企业所得税、提供专项发展资金、促进银行向相关企业发放贷款等措施。   对于《规划》的细则,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是相关的财税扶持政策。  《规划》明确提及,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国家新增资金投入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以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政府采购、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结合六大工程的实施,设立产业化专项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及结构调整,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大国有资本预算支持国有大型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上海证券分析师陈启书指出,平板电视和软件行业无疑是最受益《规划》的行业。  《规划》提出,力争3到5年内,以平板彩电整机技术改造为龙头,以建设LCD高代生产线、PDP生产线等显示器件为突破口,初步形成平板显示产业工业配套链,国内彩电出货量超过1亿台,继续保持全球彩电市场50%以上的份额,国内自主品牌彩电厂商出货量5000万台。  《规划》对于软件行业也将形成重大利好。《规划》初稿提及,未来将实施政府国产软件替代计划。支持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和辐射国外的软件外包服务平台,完善软件产业基地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工程。

    半导体 LCD 软件 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 俄罗斯是否正在跌出合同制造业?

    据iSuppli公司,俄罗斯曾经被视为全球电子合同制造业增长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但现在面临新投资停滞、现有设施关门和新厂建设推迟的窘境。2008年初,俄罗斯被视为新兴的合同制造地区,是快速崛起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一。iSuppli公司在OEM、电子制造服务(EMS)、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元件供应商和金融领域中的客户,对俄罗斯的电子制造业市场机会抱有强烈兴趣。但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兴趣已经消失殆尽。而且,在俄罗斯开展业务的电子制造商过去曾遇到许多问题。最近的EMS活动突显俄罗斯存在的问题快速回顾一下主要EMS提供商的战略与战术行动,可以发现目前在俄罗斯开展业务可能不是最好的主意。考虑以下迹象:• 作为较早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厂商之一,Elcoteq自从2004年启动其圣彼得堡工厂以来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由于Elcoteq的企业与地区战略有缺陷,这家圣彼得堡工厂从未被看作是成功之举。在其短短的历史中,该工厂曾两次被挂牌出售。1月15日,Elcoteq管理层宣布将关闭该工厂,纳入其重组计划。• 有几次,伟创力曾公开暗示将向俄罗斯扩张业务。2008年初,伟创力与Elcoteq签署了收购其圣彼得堡工厂的协议。但是,后来伟创力决定放弃收购计划,并向Elcoteq支付了大约100万美元以取消原来的合同。iSuppli公司认为,液晶电视元件及系统的进出口关税促使伟创力做出了停止向俄罗斯扩张的决定。• 富士康和惠普在2007年8月宣布,双方将在圣彼得堡建立一家投资5000万美元的合资企业,生产个人电脑。当初预计该工厂每月将生产40000台电脑。尽管富士康在2008年4月开始兴建这家工厂,但投产计划被推迟。现在,该工厂计划将在今年稍晚的时候投产。经济,贸易政策,分销与政府障碍iSuppli公司的专家与业内人士指出,有几个因素打击了厂商对于俄罗斯的兴趣。其中一个妨碍因素是俄罗斯经济所固有的问题。该市场不稳定,存在诸多社会与政治问题,而且面临原油价格下跌。俄罗斯经济未来强劲成长的希望似乎不大。 从运营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关税和增值税也对俄罗斯内部及出口的总体登陆成本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些问题和其它问题上,俄罗斯政府经常改变政策和法律,导致商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我们和其它公司来说,俄罗斯市场存在一些挑战,”一家领先的北美半导体供应商销售主管表示,“把元件运进这个地区非常麻烦,关税和海关造成的延误多达四周。政府政策变化不定。”在半导体、模块和组件进入俄罗斯之后,该国也缺乏有效率的配送运输系统。因此,有些Elcoteq供应商把部件运到芬兰,而不是圣彼得堡,以简化这一过程。而且,在俄罗斯取得商业成功主要靠关系,而不是靠竞争力。“在后普京时代,黑手党情况没有变化,但在某种程度上,该地区做生意仍然需要认识适当的人,”iSuppli公司的首席开发官Greg Sheppard表示。缺乏半导体制造业另一个妨碍俄罗斯合同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是缺乏国内半导体供应,而国内供应可能有助于改进和优化该地区合同制造商的效用。“目前俄罗斯只有为数不多的半导体制造,除了Mikron之类政府补贴的项目,该项目面向国防,”iSuppli公司的半导体制造首席分析师Len Jelinek表示。假冒产品,犯罪与安全在俄罗斯面临的另一个挑战,类似于在巴西,是电子供应链中假冒产品的冲击。就消费电子来说,以前有报道称俄罗斯有高达80%的DVD是来自黑市。最后iSuppli公司了解到,猖獗的犯罪与安全问题让人对在俄罗斯做生意望而却步。考虑到上述因素,近期外界对于俄罗斯合同制造商市场的兴趣不太可能上升。

    半导体 伟创力 TE BSP ISUPPLI

  • 未来机器人或取代人类智能

    未来机器人或取代人类智能?  在大西洋(12.67,-0.08,-0.63%)的一座岛屿上,有一家制造和生产生物机器人的洛苏姆万能机器人公司。大量机器人从这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渗透到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机器人的大量出现,导致人口停止增长,有人预言人类将有灭绝之灾.....。  文 / Maggie Yu  在大西洋的岛屿上,洛苏姆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出的机器人渗透到世界各地。于是有人预言人类将有灭绝之灾。然而洛苏姆公司的负责人一意孤行,不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还不断改进机器人,使它们具有思想。结果机器人拥有了反抗意识,越来越不听命令,甚至发动了暴乱。面对危机,工程师毅然烧毁了所有制造机器人的资料,但这样一来,人类也失去了对抗机器人的王牌。这场战争最后两败俱伤, 除了这位掌握机器人秘密的工程师以外,其他人全被杀死;无法生育的机器人也在不断老化,数量逐渐减少。故事的结尾,是工程师听到世界上最后两个机器人的笑声,他们已经获得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甚至有了性别之分——他们成了新的亚当和夏娃。  这是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的科幻戏剧——《洛苏姆万能机器人公司》中的情节,也是机器人一词的初次登场亮相。恰佩克根据robota(捷克文:“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工人”)创造出了robot,用来称呼剧中的机器人。后来这个单词被各语种吸收采纳,成为世界性词汇,并为科幻文学发扬光大。如今,机器人研究制造水平的发展早已不仅仅停留在科幻戏剧中,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独具功能性的机器人,一些国际性赛事也定期举办。  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于12月5日在广东中山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数百支参赛队伍在这里颠峰对决。RoboCup公开赛是国际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全球五大赛事之一,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机器人科技赛和学术大会,自1997年开始举办以来每年一度的机器人世界杯赛。本次大赛的比赛项目将分为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舞蹈机器人赛、水中机器人赛、空中机器人赛、机器人救援赛、机器人仿真赛等,其中最受关注和最精彩的当属机器人足球赛和机器人武术擂台赛。  本次赛事中除了各种机器人比赛以外,最引人关注的是可以为家庭提供服务的机器人。目前,已经有机器人进入家庭,市场价格在5万元左右,5年后家庭机器人价格有望降到2万元左右,一般家庭可以普及。在家庭组现场,上海交通大学的机器人交龙正在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交龙,身高120厘米,体重20公斤,我会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做完自我介绍,机器人随后跟在缓慢行走的“主人”身后,在“厨房”和“客厅”穿梭,在机器人背后的屏幕上,清晰地打出“主人”的影像。此时,一位陌生人故意与机器人的主人交错,机器人能够继续跟着自己的“主人”,并没有跟丢,让现场观众十分惊讶。除了跟随主人之外,家庭组比赛项目主要还包括:自我介绍、自定位与导航、操纵物体、特定人识别、遗失与寻找以及技术挑战赛等七个方面。研究者对这类机器人做了缜密的计算与设计,使其在一个特定的陌生的环境里,由人引导走一次,机器人就会知道怎样走了,这是运用了机器人的自定位与导航技术。这一项技术以后可以运用到超市的导购,以及街上的机器人带路。不仅仅在中国,世界各国的机器人研发技术更是层出不穷。  日本科学家制造机器人替身代自己上班  公务缠身,每一个上班族都不得不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常感身心疲惫。如果能舒舒服服待在家里,遥控机器人代替自己上班,那该多好!西罗思-石黑浩就是这么一位忙忙碌碌的人,他有两份工作,有无数的会议和演示,紧凑的时间表把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清闲。为了让自己得到片刻休闲,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位机器真人,代替自己去现场工作,甚至让它代自己到大学去上课,而他只需在家中遥控就可以远程与学生交流,从而免去赶路的辛苦。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兼智能机器人安定主任的西罗思-石黑浩向公众展示了他的“机器替身”——“杰米诺德HI-1”号。其相貌、神态、动作、声音都酷似石黑浩本人,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一个真人,就像它的制造者。  这个名叫“杰米诺德HI-1”号的机器人是由石黑浩领导的ATR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研制的。“杰米诺德”是“好似双胞胎”的意思,HI则是石黑浩英文名字的首写字母。为力求逼真,石黑浩的分身是由按他自己的身体量身定制的。研究小组先制作了石黑浩的面部模型,并以核磁共振技术获取了他头骨的形状数据。制成的机器人和石黑浩一样身高1.75米,它的骨骼是钢和铝,皮肤是硅树脂,前半部的头发则是石黑浩本人的真发。  这个机器替身用压缩空气和小型传动器驱动,全身有46处可以自由运动。机器替身的内部程序也是根据石黑浩的个人习惯设计的,不论是眨眼还是转动眼球的方式,都与石黑浩本人如出一辙。当它坐在椅子上时,像真人似地扫视房间,它还会像正常人一样“眨眼睛”, 做出一幅坐立不安的样子,不安地上下摆动它的脚,或挪动它的屁股。当它呼吸时,还可稍稍地耸一下肩膀。这些细微动作令人叹服,使人很难相信它是一个机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戴着橡皮面具的人。当这个机器替身和石黑浩坐在一起时,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他们是一对双胞胎,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英国机器人酷似人类 面部表情丰富能够对话  英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款极为人性化的机器人“朱尔斯”,它可以像人类一样表达面部表情、蠕动嘴唇,看起来十分逼真自然。这款由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设计发明的机器人没有躯体,只有头部,而且它的脸看上去既像男人也像女人,皮肤手感逼真富有弹性,头部内置视频摄像仪和34个微型电子发动机,使它可以自动模拟人类的多种表情,露齿微笑、扮出各种鬼脸,随之变化的或深或浅的额头皱纹很是逼真,也能进行简单的会话。朱尔斯的眼睛是一架视频摄影仪,看到人的表情后,将视频图像转化成数字指令,然后通过其相应的系统和微型电子发动机形成表情运动。每秒25帧的速度使机器人表情模拟即时发生。  该机器人实验室是由英格兰西部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共同创建,试验室机器人工程师克里斯 梅尔赫什、奥尼尔 坎贝尔和彼得 杰克尔三人历时三年半的时间才研发出这种新型机器人,实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互动完美地模拟人类的面部表情,能模拟出人类十余种面部表情,如快乐、悲伤、担忧等。克里斯 梅尔赫什说:“朱尔斯的表情富于变化,当他的表情动起来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自然,就像人的表情一样。”  彼得 杰克尔在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里负责机器人面部表情的研究工作,他说:“栩栩如生的机器人表情对进行面对面的人机交互是最为重要的。 有一天,机器人可以成为宇航员的好帮手、老年人的伙伴,在保健和教育领域为人类提供帮助。这要求机器人外表和行为要相匹配以满足人们的期望,才能最终实现机器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我们对这款机器人的研究重点放在了面部表情的逼真程度上,这不同于以往的机器人研究,它可以说是面部表情最像人的一款机器人了。”对此,来自赫里福郡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专家科尔斯廷也对太过逼真的机器人表示担忧,表情、动作、手感都太过像真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会让人难以辨分真假、人机混淆。  韩科学家在数月内赋予机器人性欲  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能够行走、讲话甚至奔跑的机器人,但一位来自韩国的科学家决定要将机器人的研究更向前推进一大步——赋予机器人性欲!这位科学家名叫金正勋,来自韩国ITRC职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他已经发明了一系列的人造染色体。据称这些人造染色体可以让机器人“好色”,并最终能够“生育”,实现自我繁殖。在未来的几个月中,这些染色体将被安装到一个机器人身上,而这个机器人将能够拥有感知、逻辑推理和欲望等人类才拥有的能力。虽然金正勋承认他的想法有些疯狂,但他并不是一个怪人。在20世纪90年代,金教授发起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现在这项赛事已经成为最受机器人研究者欢迎的检测机器人进步状况的盛大赛事。  未来机器人或取代人类智能?  在科幻小说中,robot除了指钢铁机器人(mechanical men)以外,还包括所谓的“生物机器人”,甚至早期的“克隆人”。广义地说,一切非生育的“人”都属于robot。而在现实世界中,机器人也并非真要具有人的外形,为了能够更有效率地工作,它们的长相往往千奇百怪。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下,robot不过是“自动智能机”的代称而已。  涉及机器人的早期科幻故事,大都表现出一种对科技进步的担忧:人类创造了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往往会自食恶果,被机器人取而代之。为了扭转这种技术悲观论调,1940年年底,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和科幻编辑约翰·坎贝尔,共同为机器人制定出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是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二、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三、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从1941年的短篇科幻小说《推理》开始,阿西莫夫就在“三定律”的框架下创作了一系列短篇机器人科幻小说。他熟练运用“三定律”,在机器人有可能违背规则的前提下逐渐展开故事。  在阿西莫夫的一篇优秀作品《二百岁人》(1976)中,他的这一思想表露得淋漓尽致。  《二百岁人》讲述了一个机器人版的匹诺曹奇遇记。这个机器人刚被制造出来,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它的才能为它带来了巨额财富,而它则用这些钱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它不断地打官司,试图通过法律来认可身份;它将身上的零件逐渐换成生物器官,直到完全变成生理意义上的人;最后,为了让社会彻底承认自己是人,它主动放弃了永生。在弥留之际,法庭的宣判终于到来——“他”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了一名真正的、有尊严的人。  科学幻想一直是人类展示梦想的舞台,伴随着科幻小说和电影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未来:机器人将与人类和平共处,帮助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甚至替代我们去探索和开发未知的领地。有了这样的共识,再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梦想正在走出科幻,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但是也有这样一种说法,从短期来看,当机器人和我们相比还没有足够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对他们做出命令,指手画脚,这时候是不对我们构成任何威胁的。但是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万一有一天它们的智慧超过了人类,你再对它们说,我这个地方输错了,我再给你改一下,或者说我们成为朋友吧,这时候它们根本不会把人类放在眼里,会把我们看成蚊子一样随时拍死.....。在21世纪末,如果说还会有世界大战的话,那个时候能够伤害人类的就不一定是军事能力,很有可能是一种生物技术、生物武器,所以说机器人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半导体 大赛 机器人 ROBOT ROBOCUP

  • 半导体材料业:市场低迷正是创新好时机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电子产品的需求急剧萎缩,对整个半导体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半导体材料行业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最上游,也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今年半导体材料行业将很有可能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是,“危机”也意味着“危”中藏“机”,一方面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来说,使其产品更具有价格和本地化优势;另一方面,危机也给企业提供了抓紧时间,修炼内功的良机。谁能够抓紧创新,推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谁就能在危机后的经济繁荣中抢占先机,进而赢得市场。        需求萎缩半导体材料将出现负增长        “半导体产业今年可能会出现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整个半导体产业有可能整体下滑10%。”河北普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秉克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半导体产业的下滑直接拖累了半导体材料企业。“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半导体材料价格急剧走低,呈‘雪崩’式下滑,硅材料恐慌性抛售有增无减,危机已蔓延到国内。”万象硅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青云表示。此次危机使得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受到重大冲击,许多企业的开工率大幅下降。        宁波华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龙表示,今年半导体材料行业的产能可能不到金融危机前的一半。据悉,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硅材料市场急剧恶化,不仅是半导体厂商,太阳能光伏电池厂商也出现了需求下降,其中半导体厂商需求下滑更加严重。“2009年,半导体级硅片将出现负增长,太阳能级也将出现负增长,同时由于多晶硅价格的迅速回落,硅片价格也将出现比较大的降幅。”赛迪顾问分析师徐鹏表示。据赛迪顾问预测,2009年半导体硅材料销售量预计达5.8亿平方英寸,同比下滑4.5%;销售额预计达59亿元,同比下滑7.3%,这是近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危”中藏“机”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半导体行业资金周转困难、产能利用率降低、库存增加、增长减速,企业也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渡过难关。“目前公司努力强化财务管理、节约经营成本,同时加强了对现金流的管理,把有效资源集中在主营业务上。”宁波立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必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危机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蕴藏着有利的因素。“一些经济状况不佳、产品相对单一、竞争力不足的厂商将被淘汰,一直困扰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可能得到改善。”陈秉克表示。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整个产业都在想方设法削减费用降低成本,半导体企业对硅材料的成本自然也更加敏感。“同进口产品比较,国内企业的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和本地化服务,更具有竞争力,对国内企业来说,这是赶超国外企业的一个大好时机。”大连保税区科利德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同时,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半导体材料需求急剧萎缩,因而企业有更多的时间韬光养晦,修炼内功,加快产品创新和研发的步伐,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期待在市场回暖时能够拿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抢得先机。陈秉克表示,公司目前正抓紧时间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为下轮经济繁荣做好准备。“创新始终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自主创新能力,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的观点是越是危机越应该自主创新。”赵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国外一些企业减员、削减研发经费、经济不景气,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合作开发、引进人才,用较低的成本创造更高的价值。我们坚信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企业才会具有竞争的资本。”

    半导体 中国电子 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材料 BSP

  • JSR与IBM就共同开发32/22nm节点半导体新材料达成协议

    从事电子相关材料业务等的JSR子公司——美国JSR Micro与美国IBM就共同开发32nm工艺和22nm工艺半导体技术的新材料和工艺达成了合作协议。   此次缔结协议的目的是,双方将把低介电率层间绝缘膜(low-k)材料和光阻材料(Photoresist)等JSR此前开发并实现商用生产的材料群改进为新一代产品。两公司目前正致力于共同开发新CVD low-k材料、可制作新图形的low-k绝缘材料、以及介电率小于2的超low-k绝缘材料等的相关技术。在平板印刷领域,两公司此前已共同开发出尖端的ArF光阻材料等。新的共同开发项目的目标是,解决将来在技术节点方面使用的图形二次曝光(Double Patterning)相关技术和其它平板印刷材料的有关课题。  

    半导体 半导体 IBM 节点 新材料

  • 监管部门裁定瑞信偿付意法半导体4.06亿美元

    2月17日消息,意法半导体向该公司出售未经授权“标售利率证券”提出的仲裁请求,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仲裁委员会已做出终局性裁决,裁定瑞信证券偿付意法半导体包括财务损失、利息、律师费和间接损失,共计4.06亿美元。   此外,意法半导体有权保留已被偿付的大约2500万美元利息。   意法半导体在2008年3月备案的20-F报表中即指出,瑞信未按照公司的委托要求购买公司指定的联邦助学贷款证券,而未经公司准许购买了其他债券。就此意法半导体向金融业监管局提出了对瑞信的仲裁请求。   据意法半导体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信用市场向负面发展,公司就此计提一次性资产减值准备金累计高达1.73 亿美元。   按照FINRA的仲裁裁决,瑞信将支付的金额可进一步改进意法半导体的财务状况,使流动资产提高大约4.06亿美元,同时非流动资产降低2.42亿美元。在收到偿付金后,意法半导体将把非授权的“标售利率证券”的所有权转交给瑞信,意法半导体将有1.63亿美元的税前收益入账,以冲回在上期利润报表中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  

    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