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产业部将重点扶持部分有研发能力的企业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冯晓芳)为增加电子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信息产业部将在下半年重点扶持一批确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   信息产业部新闻发言人王立健6日介绍,从整体上提高电子信息产品档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是下半年信息产业的着力点。在此过程中,要着力推动企业重组,把增加供给与引导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利用外资和内资、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扩大增量和盘活存量的结合。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其重要特征是高收益。然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0%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而且还低于我国制造业平均水平,近年还有不断降低的趋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信息产业部的统计表明,在技术创新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尚未完善的条件下,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比重基本维持在5%,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足1/5。在技术引进之后,消化吸收的投入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重点扶持一批确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突破点。(完)

    半导体 电子信息产业

  • 8大专业今后抢手 电子信息人才供不应求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今后10年内,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变化。从技 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6大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这6大技术可形成9大高科技产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   从就业的角度看,目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势有这样一些特点:财经专业仍处“熊”市,就业依然不旺。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和社会需求的减少,外经贸专业火爆的景象已经时过境迁。师范生逐年看好。近年来,在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外语、电子类前景乐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与年骤增。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半导体 电子信息 新能源 信息技术 新材料

  • 美国Ramtron公司准备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华胄科技RAMTRON中国服务中心报道,美国RAMTRON国际公司销售总裁Michael Holladaugh于八月四日专程到中国对市场进行考察,通过拜访客户以及听取中国服务中心的工作汇报,Michael Holladaugh先生表示,“铁电存储器”在中国市场应用令人鼓舞,有巨大的商机。     RAMTRON国际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并且准备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使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加快新品推出速度,让优秀的“铁电存储器”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半导体 研发中心 BSP MICHAEL RAMTRON

  • 飞利浦中国开展集权运动 一年收入67亿美元

    在有112年历史的飞利浦呆了31年,欧德维给人的印象优雅而睿智。他导演下的飞利浦亚太区调整,完全可看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最新轨迹:从当初的投资生产过渡到投资研发,同时将总部的营运管理和关键职能逐步转到中国。   欧德维的飞利浦高速增长计划,把宝押在了中国业务的增长上。   亚太区的业务目前对飞利浦全球业务的贡献率是22%,“在五年内我们将把这个数字改写为33%”,7月25日,欧德维在上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这是才担任飞利浦亚太区总裁两个月的欧德维(Jan Oosterveld)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欧德维已经通过一次倾向性清晰的业务投入和管理结构调整向所有员工传达了这个强烈信号。   飞利浦近期对整个亚太区的业务结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而中国,是这次大调整的中心。   工厂移师中国   “我们将把飞利浦照明中的UHP光源全球制造中心移到上海。”飞利浦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飞利浦的照明业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位,但GE等对手在这一传统产品领域的争夺已经使成本成为实际上的第一要素,将生产中心转移到中国,飞利浦毫无疑问将可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   在飞利浦集团内部,公司按产品线被分为5大业务部门:消费电子、家庭小电器,照明、医疗系统和半导体。但每一个领域在过去的2年都遭受了冲击,从2001年开始,飞利浦曾出现了连续5个季度的亏损,这一局面直到今年第二季度才得以改变。而现在,飞利浦在全球正通过不同的投资力度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   飞利浦业务调整的原则是:投资将向赢利能力强的部门倾斜。欧德维说,小家电业务的利润目前正在逐步降低,照明业务目前虽然已经是排名全球第一位,但是这个市场的增长空间相当有限。而半导体业务目前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   也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飞利浦在中国加大了半导体业务的投资。2002第二季度,总投资额为10亿美元的飞利浦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同样是在去年,作为飞利浦全球四大芯片生产基地之一的飞利浦半导体(广东)有限公司,在去年增资3亿美元扩建了一座新的工厂。   而对于利润比较低的家电部门,飞利浦则开始了自己的调整步伐,“彩电生产要转移到苏州去”,欧德维说。这样,通过加大本地化的力度,飞利浦就可以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大规模采购,实现规模运营,从而降低成本。   2003年1月,飞利浦宣布将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的生产线从匈牙利搬迁中国,以削减成本。   在显示器方面,飞利浦一直有很强的优势一一全球前十大PC制造商中有一半来用飞利浦的显示器,全球三分之一的彩屏手机采用的是飞利浦的移 动彩色显示系统。   而它的音响业务,经过几次产业转移之后,目前已经在深圳建立了一个全球供应中心——飞利浦音响产品的70%出自深圳,2002年,该工厂出口的产品高达15亿欧元。   欧德维的思路是,在飞利浦总部全球整合资源,集中生产基地以降低成本的调整中,让中国业务跃上一个台阶以此支撑亚太区飞速发展目标。   研发迁移中国:确定未来   在跨国公司当中,投入制造业并进行生产基地整合是前20年的主流。大规模的工厂转移只是飞利浦对中国投资的“第一阶段”,飞利浦中国区总裁张玥认为,飞利浦对中国的投资目前已经进入了研发力量转移的“第二阶段”。   在张玥看来,固定资产的搬迁中国和整合资源背后,主线是研发力量在中国的集中。   按照他的“投资三段论”的观点:第一阶段,也就是中国扩大内需,GDP高速增长的阶段,外资更注重硬件和技术的投资,资金是首位的;在第二阶段,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飞利浦更看重研发力量的转移,而这也是欧德维正在做的。   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扮演越有影响力的角色的时候,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飞利浦就要着手运营管理和关键功能的转移。   飞利浦认为自己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一个标志是:2000年,飞利浦在上海建立了它的东亚研究实验室,这是飞利浦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研发中心。该研究实验室目前有60名研发人员,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光存储、数字电视以及无线通信等方面。   飞利浦认为,这意味着他们把未来放在了中国。   此前飞利浦的几个研究实验室主要集中在荷兰、美国等地。在飞利浦内部,分布在全球的6个研究实验室,拥有2500名员工,但是正是这些研究室创造了85000项专利和专用设计,“主要目的是对将来的产品做前瞻性的开发”,飞利浦东亚首席技术官范彦柏(Dr.Frans Van Empe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飞利浦内部,研发机构分为三个层面,最高的是飞利浦研究实验室,在这个层面上,飞利浦在全球约有2500名研究人员;而第二个层面是公司及部门层面的数字系统实验室,最下一层是产品事业部层面的产品开发研究团队。在第二、三个层面上,飞利浦在中国建立了13个研究室和技术中心。   飞利浦的研究机构目前在中国已经提出了132项专利。在范彦柏看来,由于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最具成长性的就是上海的研究试验室”。   范彦柏分析说,目前电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只有3%-4%,不进行研发投入,只是在市场上购买零部件进行组装虽然在短期内也可以挣钱,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模式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大规模的价格战,并不能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不注重研发正是国内众多家电巨头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所在。   在中国管理亚太   与生产和研发这些生产要素的转移相适应,飞利浦对亚太区各个业务块的管理职能也在向中国区总部倾斜。   1985年,飞利浦北京有限公司成立,这也直接拉开了飞利浦在中国市场大规模投资的步伐,目前飞利浦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为25亿美元。而今年下半年,飞利浦还将投巨资在内地新建一家工厂。   飞利浦在中国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1996年,飞利浦在中国营业额达到20亿美元,在此后的6年时间,它平均每年出口的增长幅度都达到了27%,2002年。飞利浦在中国实现营业额67亿美元,其中,出口超过了物亿美元。仅飞利浦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一家就实现了5.25亿美元的出口额。   在2001年连续5个季度的亏损中,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显然成为了飞利浦全球的主要亮点之一,“在组织架构上,飞利浦将亚太区一些决策中心转移到中国”,欧德维告诉记者。在飞利浦业务群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半导体主流电视芯片业务,目前它的亚太区业务决策中心就在上海。   而在公司内部,飞利浦在亚太区也对自己的人事结构进行了整合。“按业务群把所有人事业务整合到了一个部门”,并对公司的采购进行了统一的管理。   2002年4月,飞利浦决定将亚太区总部由新加坡迁至香港,以节省成本并方便开拓中国内地市场。飞利浦的这次总部迁移并非因税务优惠及任何特殊原因。飞利浦认为,在亚洲设两个地区总部纯属浪费成本,而作为亚洲最大市场的中国,其未来业务将有理想增长,公司将亚太区的总部迁往香港是为了更接近内地市场。   在此之前,飞利浦香港总部只负责东北亚地区业务,从去年8月份开始,飞利浦一直在加强驻香港的亚太区业务。   而飞利浦把决策中心转移到中国是在1996年,那年飞利浦将自己的中国集团总部从香港迁移到了上海。   作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飞利浦正在努力地实现各个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去年年中,公司总部提出了“迈向一个飞利浦”的策略。现在,飞利浦中国正着手落实这一战略。   当初,飞利浦在中国的发展不是采用通常的做法——即先在中国成立一个投资总部,由总部来推动各个部门的业务——而是一开始由各个产品部门各自在中国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发展,直到了1996年,当中国区总部搬到上海后,飞利浦总部才开始接手统筹。这种发展历史也决定了飞利浦中国总部的地位相对薄弱。   以前,各业务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人力资源,今年9、10月份这些职能将统一到飞利浦中国总部。此外,财务、法律等公共服务职能也将逐步归到总部,不过,飞利浦方面并未透露完成这些安排具体时间。飞利浦中国总部表示总部将负责与各个事业部共同制定飞利浦在中国的策略,同时加强各业务部门的协调,强调资源共享、强化品牌形象宣传。   虽然在法人架构上,飞利浦在中国的独资合资公司都属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但它们在业务结构上,又与飞利浦全球相关的业务部门有相互统属的关系。而现在,在“迈向一个飞利浦”策略的推动下,飞利浦中国总部也在逐渐增强。而更多的决策中心从亚太区转移到中国,显然将进一步加强飞利浦中国总部的权力。   在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时,飞利浦将亚太区的生产、研发和管理集中中国并不是最早的,但飞利浦内部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飞利浦正为在中国投资进入第三阶段做准备,“中国可能会成为飞利浦在某项事业或某个区域运作的本部”。飞利浦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半导体 飞利浦 显示器 照明 AN

  • 美国新GPS抗干扰能力提高500倍

    据美国《每日防务》近期报道,美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预计增加数十亿美元,用于加速实施新一代“全球定位系统—3”(GPS—3)计划,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以及光谱宇航公司正在积极竞争该项合同。   GPS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目前美国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互成120度角的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平面平均分布8颗卫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24颗GPS卫星己布设完成。GPS由三部分构成: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用户装置部分(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GPS卫星提供P码(精码)和C/A码(粗码)两种定位服务。P码为军方服务,定位精度达到3米;C/A码对社会开放,定位精度为14米。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美国先后实施了SA和AS政策。SA政策在C/A码中人为引入了误差,使定位精度下降到100米;AS则对P码实行加密。由于GPS对社会开放,因此各类接收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改变了传统的定位导航方式。   准备20年发射24颗GPS—3卫星   目前,美国使用的GPS系统为第一代,但由于卫星的信号功率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伊拉克战争中就发生了不少美军GPS制导的巡航导弹受到干扰偏离航向的事件,有的甚至落在土耳其境内。其实早在几年前,美国国防部就计划对当前使用的GPS卫星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加发射新的高功率点波束军用M码,在战时军方有权对某地区的其他信号进行干扰。但目前美军方认为这些改进仍无法满足未来的需要,因此这次推出了GPS—3计划。   据美军方介绍,GPS—3将改变旧的GPS体系结构,新研制的卫星分辨率比目前卫星高10倍,设计寿命为15—20年。GPS—3的抗干扰能力比现有GPS系统提高了100—500倍,并采用了最先进的加密技术。美军预计将用20年时间再发射24颗新型卫星,替代目前的24颗旧的GPS系统的卫星。另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宣布,它们为GPS—3研制出了新一代的G—STAR接收机,该机抗干扰能力强、可以设定自动反欺骗模式,对抗敌方的干扰活动,而且该接收机还可以安装在美军最先进的远程空对地巡航导弹上,引导导弹精确攻击目标。   争夺全球导航系统的制高点   世界主要大国都十分重视全球导航系统的建立。以俄罗斯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制定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计划,并于1995年开始实施,计划发射24颗在轨卫星构成完整的全球定位系统。但由于经济原因,该项计划搁置了5年,直到2001年12月1日俄再次发射3颗Glonass卫星,拉开了Glonass卫星更新计划的序幕。同时,俄预计2005年开始设计名为Glonass—K的第三代Glonass卫星。另外,西欧国家的“伽利略”计划也是一项庞大的欧洲版“全球导航系统”,目前也正在加紧实施。   目前,“全球导航系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和许多民用领域。以美国为例,海湾战争时,GPS接收机已成为美国陆军连排长的标准装备。阿富汗战争时,美军后方的司令部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时刻掌握在前线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的位置,队员如果遇到危险,可立刻进行支援。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中,80%是GPS制导的。美空军副司令彼得·提茨称,对赢得战争胜利而言,GPS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可以说,GPS是现代高技术武器的核心之一,为了抢夺这个制高点,美国才急切地发展更新一代的“GPS—3”。

    半导体 导航系统 抗干扰能力 GLONASS GPS抗干扰 GPS抗干扰

  • Infineon合资公司落户苏州 投10亿美元建厂

    德国芯片制造商Infineon(英飞凌)日前表示,将与中国合作伙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CSVC)建立一间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从事芯片的组装和测试。   按照协议规定,Infineon将持有该合资公司72.5%的股份,CSVC持有剩余的27.5%股份。    两家公司将在5年时间内投资3.33亿美元到新的合资公司中,而最大的投资额度有望超过10亿美元。据媒体报道称,Infineon将以股权形式投资2.414亿美元,而CSVC将投资9.160万美元。   作为该合资公司的实体业务,双方将在位于上海以西80公里处的苏州工业园区建造一芯片工厂,建成以后最大产能有望达到每年10亿块晶片。   芯片厂的工作即进行晶片后端部件的装配,也就意味着工人需要在硅晶片上将做好的芯片取下来进行封装和测试,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雇佣的工人会超过1000名。   Infineon总裁兼首席执行长Ulrich Schumacher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指出,这一合作将继续扩大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他表示,希望在未来5年内能够占到中国微电子产品市场的10%。   据了解,合资的芯片工厂将于今年10月份动工,并希望能在2004年年中建成,2005年年初的时候开始批量生产。   此外,Infineon公司在中国还有六家工厂,分别分布在无锡、西安、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等地。(曹增辉)

    半导体 晶片 MAC BSP INFINEON

  • 中芯国际海外上市刻不容缓 为何一拖再拖?

    台湾二张较力内地     台湾背景的中芯国际是内地首家实现8英寸硅晶圆片加工量产的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三年来的发展速度惊人,但中芯国际在海外上市一事却不急不慢。最近业内传闻公司又     将原定于在年底前在港美两地上市的计划推迟到明年年初。     有投资银行人士说,中芯国际将上市地点选在香港及纽约,已经确定了瑞士信贷旗下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及德意志银行作为IPO承销商,并将在贝尔斯登、花旗、摩根大通、美林及UBS中择一作为第三家承销商,预计将集资7.5-10亿美元。     中芯国际于2000年4月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总部在中国上海,是一家纯外资公司,董事长为台湾芯片巨子张汝京,主要股东有上海实业(香港)、高盛、华登国际、汉鼎亚泰、祥峰投资(新加坡)等。     作为台积电张忠谋的老对头,张汝京抢台积电之先在上海设立8英寸芯片厂,并采取与国际大芯片制造商联盟的形式,尽快吸收先进技术,在台积电上海工厂正式落成之前抢占内地芯片市场。如与世界前三大芯片加工厂之一的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及ChipPAC公司建立联盟;去年12月德国晶片厂商英飞凌将0.14微米的DRAM(标准存储器芯片)授权给中芯国际,今年3月双方进一步扩展合作,英飞凌将向中芯国际转移0.11微米的DRAM技术;此外还与欧洲领先的微电子技术独立研发中心IMEC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与富士通有限公司确立代工协定等。     在业内,中芯国际的管理严格是出了名的,并积极向国际化靠拢。上海一厂被评为“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这是由《半导体国际》(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杂志每年授予世界一流厂房的一项荣誉。中芯国际上海的一厂、二厂、三厂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9月通过英国标准协会(BSI)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公司进入一个稳定、规范化的发展平台。中芯国际总裁兼执行长张汝京曾任台湾第三大芯片代工厂世大积体总裁,他从台湾、美国的一流芯片企业召回100多位人才来到中芯国际,而占相当比重的外籍员工更增强了公司的国际化色彩。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汝京的梦想是铸造“中国芯”,他为公司取名为“中芯”,意为“中国”技术第一“芯”片代工厂。但我们从中芯国际的发展道路来看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到目前为止中芯国际仍然以代工为主。但我们不能否认其成功之道——国际化的资金来源、国际化的合作、国际化的管理使得中芯国际的海外上市显得八面玲珑。     资金的使用方向     此前,中芯国际计划今年年底前海外上市,融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开办新厂,并有可能就是12英寸芯片厂,以从另外一个产品市场击败台积电。但对于上市具体操作方案,中芯国际却讳莫如深。其公关部经理黄贵美称此事一直在运作之中,具体之处却一字不答。     据美林证券统计,光是上海,到2005年,就将有12家芯片厂落成使用,NEC、飞利浦、摩托罗拉、三星、英特尔等著名企业也将在上海落地生根。因此今后中芯国际的对手将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强,它迫切希望能尽快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这将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海外上市正助力于此。     据报道,到2005年,国内的芯片产量将达到200亿块,销售额达到600亿至800亿元,但是还只能满足国内市场30%的需求。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使大陆成为全球芯片厂商的乐土。但任何企业不管在国际市场上成绩如何,来到大陆都要从头开始。中芯国际选择了恰当的时机进驻大陆,并经过三年的超速发展,羽翼渐丰。市场权威研究公司IC Insights最新推出的IC公司资本支出排行表显示,中芯国际首次进入前十位。在记者的电话采访中,黄贵美女士提到公司正在北京亦庄建造一座12英寸晶圆厂,这在大陆是第一座。12英寸晶圆代表当今世界的领先水平。中芯国际无疑在这场大陆争夺战中已占得先机。     既然中芯国际的海外上市已经刻不容缓,但为何又一再推后呢?这是否与其这两年的业绩有关?记者提及公司去年的财务状况,黄贵美表示不便回答。据了解,去年中芯国际亏损达9000多万美元,主要原因是设备折旧所致。黄贵美认为由于芯片产业的特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因此出现此类状况也很正常。     谈到今年的销售情况,黄贵美表示上半年销售情况非常好。第一季和第二季销售收入都超出预期。目前中芯国际位于上海的三个8英寸芯片厂的总产能已增长到4万片每月,年底可望扩充到6万片每月。由此可见,由于公司去年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今年海外上市就显得过于匆忙。日前宣布的明年年初上市则是参考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并对今年下半年有较好的预期。这样明年上市则顺理成章,而选择年初又尽量地争取了时间。

    半导体 半导体 中芯国际 台积电 BSP

  • 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公布第二季业绩

     飞兆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是全球领先的多元终端市场高性能功率优化产品供应商,现已公布截至2003年6月29日为止的2003年第二季业绩报告。第二季销售额为3.471亿美元,比上季略有下降,比2002年第二季跌3.7%。     飞兆半导体公司报告,第二季净亏损为6,380万美元,或为每股0.54美元;而2002年第二季的净亏损为1,300万美元,或每股 0.12美元。2003年第二季业绩中包括用于重组、减值和债务再融资的税前支出为7,700万美元。     在形式预计基础上,除去摊销与收购相关的无形支出、重组和减值费用,以及其它项目支出外,飞兆半导体发布的第二季形式净收入为380万美元,或每稀释股0.03美元,而2002年第二季的形式净收入为750万美元,或每稀释股0.07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 飞兆半导体 BSP FAIRCHILD

  • 欧姆龙在中国加大集中采购力度

    ---- 欧姆龙中国集中采购中心在华成立   2003年7月23日,深圳 全球著名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欧姆龙公司今日宣布在深圳成立欧姆龙中国采购中心。这是继去年6月份欧姆龙在深圳成立了其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子部件厂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欧姆龙株式会社负责中国地区业务的专务董事立石忠雄先生、欧姆龙(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皆川泰平先生及欧姆龙公司在华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了开业典礼;深圳市王穗明副市长到会并表示祝贺。 欧姆龙中国采购中心将对欧姆龙在中国投资的五家工厂及其他机构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估、技术指导,并承担为供应商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工作。借助该采购中心,欧姆龙的工厂和公司总部实现数据互联,将中国市场和国际供货市场紧密连接起来,便于对供货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比较,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由于改变了分散采购的现状,扩大了采购规模,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与供应商的沟通和互动,这一切都将有助于提高欧姆龙公司的企业竞争力。 由于看好深圳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加之欧姆龙供应商多处于华南地区,欧姆龙选择了在深圳成立采购中心。这一决定的实施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多方面的支持。欧姆龙全球统一的采购标准和品质保证体系,将更快培养出高素质的本地供应商,为提升产业水平做出贡献,这无疑将创造出合作双赢的局面。 欧姆龙中国采购中心在2003年的采购规模预计将达到240亿日元(人民币16.5亿元)。随着欧姆龙中国战略部署的展开,预期在2005年即将达到440亿日元(人民币30亿元)。 欧姆龙专务董事立石忠雄先生在开业典礼上说,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欧姆龙始终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抱有充分的信心。中国是欧姆龙公司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也是欧姆龙十年长期事业规划中最重要的地区。通过在中国的事业开展,欧姆龙希望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谈到欧姆龙中国的发展战略,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皆川泰平先生说:“2002年4月,欧姆龙在中国成立了中国本部,立志在中国创建第二个欧姆龙。随着欧姆龙中国采购中心投入运作,欧姆龙中国的事业结构将更趋于完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方式,将使欧姆龙真正地参与、融入中国市场。欧姆龙中国采购中心的成立,是欧姆龙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中的重要一环,也将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于欧姆龙 欧姆龙公司创建于1933年,是日本一家以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为主的公司。经过70年的发展,截止到2003年4月20日,欧姆龙已成为大型跨国企业,产品品种达几十万种,拥有员工人数达到23,504人,其中海外子公司的雇员已达12,530人。全球营业额近5,400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其工业自动化设备、控制设备元器件、社会系统以及健康医疗产品已广泛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半导体 欧姆龙 工业自动化 元器件 BSP

  • Intel Dialogic狂降价 国产语音卡感受地震

    近期,一直低调、沉稳对外的语音板卡厂商Intel Dialogic突然一反常态,推出低价新品,该新品与其主流产品功能完全相同,而价格降幅则高达60%左右,出乎人预料。由于之前Intel Dialogic的产品线价格一般都维持在比国内同类厂商相应产品价格高一倍以上的水平,而在降价后两者的价格基本扯平。因此,有业内专家预测,Intel Dialogic此番调整产品价格策略,势必将对系统集成商、行业用户,特别是国内语音卡厂商这几大市场主体造成强烈的冲击,并很有可能挑起价格战,这对于站在行业制高点的Intel Dialogic本身以及语音卡市场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人们自然会问,语音卡市场到底怎么了?要Intel Dialogic也最终扣动价格扳机?   Intel Dialogic点起烽烟   尽管熟知内情的人知道Intel Dialogic此次降价主要针对证券市场,但相对于电信行业等主要语音卡应用市场,证券市场不过是"弹丸之地",因此,Intel Dialogic甘冒挫伤电信等主要行业用户及系统集成商的信赖和情感指数,而执意进入证券领域与国内厂商"浅水角逐",难免不使人不产生疑惑,当然,这其中不排除Intel Dialogic有"大小通吃"的胃口,但熟悉语音卡市场的人都知道,个中原因很有可能是Intel Dialogic感觉到了来自本土厂商的越来越明显的威胁,才如此步下险棋,企望出奇制胜,这方面的猜测,从我国语音卡市场格局这几年来的微妙变化就可以找到依据。自打成型以来,国内语音卡市场就一直形成这样的格局,Intel Dialogic居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内厂商在边缘市场"打游击"勉强维持业务,但随着语音卡产品技术壁垒也就是Intel Dialogic一直突出宣传的技术优势被国内厂商逐一攻克,以及电信泡沫蒸发导致Intel的针对通讯芯片厂商的几十宗并购案师出无名,并使Intel Dialogic丧失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的机会,因此,近年来Intel Dialogic的在华业绩出现了下滑,其今年的市场占有率更是从曾经的60%左右下降到48.7%左右。而一度在中国语音卡市场占有率上位居次席的NMS,2002年度的市场份额更是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仅为9.8%。国内语音卡厂商的迅速成长是近年来我国语音卡市场的一大亮点,由于未受电信市场崩盘的过多冲击(得益于在电信市场危机前没有冒然进入电信市场),同时一直致力于在技术上精耕细作并最终成功实现向Intel Dialogic的靠拢,一些厂商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规模并有了左右市场的能力。而这一切,正是Intel Dialogic调整主流产品价格的大背景。因此,Intel Dialogic此番降价很有可能是"釜底抽薪",向国内语音卡厂商正面宣战。   国内厂商不希望引发价格战   众所周知,语音卡市场竞争中,在实现技术上向国外厂商不断靠拢的同时,国内语音卡厂商一般都以价格优势取胜。同时由于拥有资源、成本、市场讯息以及与客户沟通等方面的诸多地缘优势,国内语音卡厂商迅速崛起。Intel Dialogic产品线价格一般都维持在比国内同类厂商相应产品价格高一倍的水平线上,而在技术及产品线上与国内厂商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两者所不同的只是先行后行及客户群体维护和开发的差异。因此就目前形势而言,Intel Dialogic的降价很有可能导致语音卡市场价格大战的爆发。与以往语音卡市场相对平稳的竞争环境相比较,由于此次Intel Dialogic的降价矛头直指本土语音卡厂商,而且降价幅度比较大,对本土语音卡厂商带来十分巨大的冲击,大多业内人士都不敢预测局势的进一步发展。据悉,一些国内语音卡厂商在得知Intel Dialogic的降价消息后,"十分震惊",他们表示,Dialogic拿自己最主流的板卡降价,将使他们拥有的价格优势受到削弱,今后他们面对市场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谈到可能会采取的措施,这些厂商表示,由于既有市场受到剧烈挤压,他们很可能会被迫应对;但是并不希望语音卡市场引发价格大战,这样肯定会降低语音卡的利润空间,给整个行业市场带来影响,引起语音卡市场的缩水。   从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上看,价格战至少应该能免则免,小厂商的低价策略不会影响产业的整体发展,但若是居行业主导地位的厂商也祭起价格战大旗,则势必带来大盘震动,形成多米诺效应,导致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深渊。至于目前语音卡市场已经燃起的烽烟,无论是因为行业自身出了问题,还是由于厂商的变相扩张所致,都希望早早过去--电信市场的复苏等着语音卡市场助力。

    半导体 电信 Intel 板卡 DIALOGIC

  • 风河入选SD Times 100行业排名

    美国风河系统公司(Wind River Systems, Inc. - Nasdaq: WIND)宣布,风河公司因其对嵌入式软件开发行业的重大影响而入选SD Times 100排名。首届SD Times 100年度行业排名将整个软件开发行业分为10个领域,旨在表彰该年度在各个软件开发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和创新精神的厂商。风河系统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其中的“嵌入式软件与移动设备”榜上有名,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公司的新产品和简单明了的定价策略为RTOS软件开发业制定了新的行业标准,由此为嵌入式软件开发行业创造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就在不久前,风河宣布该公司预先确定的销售目标——2004财年第一季度实现企业级开发平台销售1000个工位(Seat)的目标业已实现。如今,风河公司又获此殊荣,进一步证明了风河平台战略的价值,也有力地证明了面向特定行业的开发平台极具市场引力。     采用风河平台,软件开发商们可以在单一的平台上规范多个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因而可以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面向特定行业市场的集成化嵌入式风河平台集成了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接口软件和管理工具等模块以及硬件和服务器操作参考指南,为电子产品的软件开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引入风河平台技术同时也意味着软件开发商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费用管理模式——基于授权的单机定价策略。此价格策略可以帮助开发商控制开发成本,提高获利能力。     SD Times总编Alan Zeichick说“SD Times 100行业排名的目的在于积极发现在2002年度嵌入式软件开发市场业绩突出贡献的厂商。我们斟酌评选标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每个公司的业绩、市场声誉以及我们听到的关于该公司产品和技术的口碑。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我们相信其结果代表了该公司的行业地位和领先性。”

    半导体 软件开发 SD BSP TIMES

  • 中芯国际拟明年初港美上市 集资超7.5亿美元

    据市场消息透露,上实控股(0363)持有17%股权的半导体公司中芯国际有意于明年初在港美两地上市,集资额高达7.5亿至10亿美元(约59亿至78亿港元),上市保荐人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与德意志银行。中芯国际目前是内地唯一正在兴建12寸晶片厂的公司,而其上市计划无疑会引起广泛关注。   中芯国际方面对上述消息不予置评,但表示相信很快会公布上市准备工作进展。据财经网站《Finance Asia》报道,中芯国际现时的帐面值约为20亿美元,该公司希望以相当于帐面值3倍的价值上市。   一名欧资证券分析员指出,上述数字反映出中芯现值较上实投资时(即2001年底)已上涨1倍。如果按帐面值3倍发售新股的话,上实持有的股份市值便水涨船高,由目前的1.856亿美元上升至10.2亿美元,或由每股1.6元升至8.8元。

    半导体 半导体 中芯国际 INA ASIA

  • 飞利浦电子第2财季实现赢利 总销售有所下降

    新浪科技讯 美国东部时间7月15日(北京时间7月15日晚)消息,荷兰著名的家电制造商飞利浦电子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赢利4200万欧元(4730万美元),打破了当初市场做出的亏损预期。但该公司由于第二季度市场低迷的影响,总体销售与上一季度相比出现了下滑局面。   飞利浦同时宣布将调整今年后半年的销售计划,但没有发布后半年的市场销售预期。 飞利浦表示,目前市场的消费信心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该公司希望自己的芯片业务部门能够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今年第二季度飞利浦芯片业务部门的亏损额有所降低,降至1.39亿欧元。   目前飞利浦的芯片工厂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第二季度它的芯片工厂产能利用率只达到了66%,但比上个季度的61%有所提高。提高的部分主要来自于新建工厂的新型芯片加工量。飞利浦最大的家电产品业务部门由于受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第二季度的销售比上个季度下降了5%。该公司的总销售收入比上个季度下降了18%,为65.3亿欧元,这其中也有欧元兑美元汇率走高的影响。   飞利浦日前的股价上涨了1.66%,涨至每股19.95欧元。(明月编译)

    半导体 飞利浦 电子 芯片 编译

  • NEC电子完成上市计划 成为日本最大一笔融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消息,日本NEC公司旗下的NEC电子公司今天表示,该公司已经完成了股票上市计划,共募得12亿美元资金,这是今年日本数目最大的一笔股票融资计划。   NEC电子公司称,此次募股的股票发行价格最终定在了4200日元,公司总共发行了3400万股股票,均达到了融资计划的上限,预计公司股票将从7月24日起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 交易。   据报道,自NEC电子公司于今年6月16日恢复股票上市计划后,NEC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成为东证指数中表现最佳的三支股票之一。与之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日本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精工埃普生公司,该公司上月公开募股后,股价在一个月内暴涨了40%。分析人士认为,NEC电子公司此次募股上市相当成功,股票受到投资者的强烈追捧,预计公司优良的经营业绩将使该股继续获得良好表现。   NEC电子公司总部位于日本川崎,主要生产移 动电话芯片、数字家电产品和通讯设备。该公司此次募股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王 羽中)

    半导体 电子 打印机 信息系统 NEC

  • Infineon就Rambus诈欺案向美高等法院上诉

    Infineon技术公司指控内存设计公司Rambus在JECEC组织制定SDRAM标准时隐瞒申请专利而涉嫌诈欺一案,日前遭美国上诉法院驳回,但Infineon仍未放弃,11日透露已在上月向美国高等法院再度提起上诉。高等法院目前将考虑是否承审此案。   一位Infineon发言人表示,公司认为,“驳回对Rambus的有罪判决已明显的漠视上诉的程序。”因此吁请高等法院做出类似判决。   美国法院陪审团曾根据2001年维吉尼亚州联邦地方法院的审判,认定Rambus触犯诈欺罪,但今年1月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将此驳回。上诉法院表示,JEDEC对专利揭露的规定相当模糊并相互冲突,而且在制定SDRAM标准前,Rambus并无揭露专利之义务。   Infineon在新的诉状中要求高等法院理清,上诉法院是否有权驳回低级法院陪审团有关Infineon的SDRAM并未侵犯Rambus专利的裁定。   上诉法院先前扩大了Rambus的专利申请项目,并将侵权案送回维吉尼亚州地院重审。但在Infineon再度上诉后,高等法院将决定接手或由地院再行审理。(完)

    半导体 RAM INFINEON JEDEC SDRAM标准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