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法半导体拆分模拟和数字业务提议未获高管全力支持

    【导读】北京时间11月16日下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由于法国高管和意大利高管在拆分问题上的分歧,意法半导体可能会决定不拆分。 摘要: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下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由于法国高管和意大利高管在拆分问题上的分歧,意法半导体可能会决定不拆分。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拆分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下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由于法国高管和意大利高管在拆分问题上的分歧,意法半导体可能会决定不拆分。 该知情人士称,拆分模拟业务和数字业务的提议未获得该公司董事会的全力支持。董事长迪迪尔·隆巴德(DidierLombard)和首席运营官迪迪尔·拉姆赫(DidierLamouche)等法国高管未能说服意大利籍CEO卡罗·波佐蒂(CarloBozotti)支持这一计划。六月份离职的战略主管菲利普·拉比内特(PhilippeLambinet)曾是拆分的重要支持者。 由于管理层意见不统一,公司将难以说服持有其27.5%股份的意法两国政府批准公司的全面变革计划。 意法半导体昨天在声明中重申,公司没有拆分的计划。

    半导体 模拟 意法半导体 BSP CARLO

  • Vishay的两款产品分别荣获2012年度最佳产品奖和年度优秀产品奖

    【导读】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12 年 11 月19 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其45V TMBS® Trench MOS势垒肖特基整流器和VJ 系列无磁性 MLCC分别荣获EDN China 2012创新奖年度最佳产品奖和年度优秀产品奖,颁奖典礼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 摘要:  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12 年 11 月19 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其45V TMBS® Trench MOS势垒肖特基整流器和VJ 系列无磁性 MLCC分别荣获EDN China 2012创新奖年度最佳产品奖和年度优秀产品奖,颁奖典礼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 关键字:  Vishay,  肖特基整流器,   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12 年 11 月19 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其45V TMBS® Trench MOS势垒肖特基整流器和VJ 系列无磁性 MLCC分别荣获EDN China 2012创新奖年度最佳产品奖和年度优秀产品奖,颁奖典礼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 EDN China创新奖始于2005年,表彰中国市场上IC和相关产品在设计上的创新成就。今年共有71家公司的128款产品角逐9个技术门类的奖项。EDN China的在线读者投票选出入围产品,由技术专家组和EDN的高级编辑选出最后的获胜者。 Vishay的45V TMBS整流器包括双片V(B,F)T1045CBP、V(B,F)T2045CBP、V(B,F)T3045CBP和V(B,F)T6045CBP。每款器件均提供功率TO-220AB、ITO-220AB和TO-263AB封装。这些整流器的电流等级从10A至60A,在10A下具有0.33V的极低正向压降,非常适合在太阳能电池接线盒中用做保护旁路二极管。 所有45V整流器的最高工作结温为150℃,在没有反向偏置(t≤1小时)的直流正向电流情况下的最高结温小于200℃。TO-263AB封装的潮湿敏感度等级达到J-STD-020的1级,LF最高峰值达到245℃。TO-220AB和ITO-220AB封装的最高焊浴温度为275℃,持续10秒,符合per JESD 22-B106及IEC 61249-2-21的无卤素规定。

    半导体 Vishay 整流器 CHINA BSP

  • 第二届光伏会议将呈献Silicon Labs新型隔离器件

    【导读】太阳能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其发展一直受到重视。12月20日,由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第二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将在江苏苏州举行。届时,专业的IC代理商及经销商益登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其资深应用工程师郭立勋将为此次会议献上题为《Silicon Labs新型隔离器件在太阳能逆变器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 摘要:  太阳能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其发展一直受到重视。12月20日,由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第二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将在江苏苏州举行。届时,专业的IC代理商及经销商益登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其资深应用工程师郭立勋将为此次会议献上题为《Silicon Labs新型隔离器件在太阳能逆变器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关键字:  太阳能光伏,  关键元器件,  逆变器,  隔离器件 讯:太阳能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其发展一直受到重视。12月20日,由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第二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将在江苏苏州举行。届时,专业的IC代理商及经销商益登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其资深应用工程师郭立勋将为此次会议献上题为《Silicon Labs新型隔离器件在太阳能逆变器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 益登科技资深应用工程师郭立勋 据了解,郭立勋先生拥有多年嵌入式产品硬件及微控制器工作经验,目前主要负责Silicon Labs产品线的技术应用和支持工作。此次的演讲,他主要讲述几款非常适合应用在太阳能逆变器的新型隔离器件:Silicon Labs隔离器系列产品为隔离等级要求达到5kV的应用提供最高的通道数、性能和数据传输率,可完全满足系统高稳定度高安全性需求,非常适合应用在太阳能逆变器中。新推出的可直接替代光电耦合器的Si87xx数字隔离器基于主流CMOS工艺,并具有创新的发光二极管仿真输入。新型Si87xx数字隔离器提供完美的引脚配置和封装,兼容多种光电耦合器产品,并具备卓越的抗噪声能力、更高性能和可靠性,非常适合太阳能逆变器、开关模式电源、不间断电源、工业驱动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高压医疗设备以及其他使用光电耦合器的应用。 光伏会议以知名企业工程师演讲、听众与其互动交流,并通过现场展示区DEMO展示的形式,深入探讨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作为亚太区知名的资讯传播机构,资讯从事电子制造业资讯服务已达10余年,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最具专业性的技术交流和信息传递平台。目前,报名第二届光伏会议的人数已经达到150人。若有兴趣参与光伏研讨会,请尽快登录官方网进行报名:/hdbd/guangfu_2j/tzbm.html。诚邀您的参与! 关于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www.ic.big-bit.com )以应用设计解决方案为导向,以纵深方式解析半导体器件行业趋势、新品及设计方案在电子整机领域的应用。侧重于半导体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应用设计方案的介绍。网站设有热点文章、应用方案、行业趋势、LED驱动技术网、电路保护元件、专家博客、专场研讨会等;应用方案专区按品牌与应用领域二种方式为国内电子整机研发及应用工程师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各类应用设计方案;产品涉及微控制器、电源管理、LED驱动技术、模拟技术等各类产品方案;是目前亚太区唯一一家专注于电子应用方案领域的专业性网站。

    半导体 器件 Silicon ABS LAB

  • CSA集团收购Orb Optronix公司,为全球LED和照明产品制造商提供领先的测试和认证服务

    【导读】2012年11月19日,克利夫兰——全球领先的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机构CSA集团今天宣布收购Orb Optronix公司。这是一家业内领先的提供LED测试和测量及产品和工程服务的私有公司,位于华盛顿柯克兰,毗陵西雅图。 摘要:  2012年11月19日,克利夫兰——全球领先的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机构CSA集团今天宣布收购Orb Optronix公司。这是一家业内领先的提供LED测试和测量及产品和工程服务的私有公司,位于华盛顿柯克兰,毗陵西雅图。关键字:  CSA集团,  收购,  LED测试 2012年11月19日,克利夫兰——全球领先的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机构CSA集团今天宣布收购Orb Optronix公司。这是一家业内领先的提供LED测试和测量及产品和工程服务的私有公司,位于华盛顿柯克兰,毗陵西雅图。 CSA集团美国和墨西哥分部副总裁Richard Weiser表示:“此次收购Orb Optronix公司是CSA集团加速拓展在照明行业的业务及产品这一核心承诺的体现。目前,我们也在不断拓展北美和全球的照明业务,因此,此次收购也与组织的整体策略性增长计划一致。” 通过此次收购,CSA集团将获得先进的LED和照明测试能力,并有助于加速和提高CSA集团在全球的固态照明(SSL)测试能力。在此次收购之前,CSA集团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已设有面积达30,000平方英尺的测试实验室,可以根据超过75个不同标准对LED和照明产品进行测试认证,也可根据能源之星®、LED Lighting Facts®和Designlights Consortium等项目的要求提供第三方测试服务。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和加拿大的多伦多,CSA集团还可提供能效验证(EEV)服务。为了服务中国的照明产品制造商,CSA集团位于香港、广州和上海的实验室可提供LED照明测试和认证服务以及EEV服务。 Orb Optronix公司共同创始人David Bajorins表示:“CSA集团此次收购Orb Optronix公司代表着固态照明测试行业‘梦之队’的诞生。通过结合Orb Optronix公司对LED技术的深厚了解、行业领先的软件和先进的LED、灯泡和灯具测量方法以及CSA集团在SSL安全和性能方面的测试能力,将确保我们的客户获得最佳、最精确的LED和SSL产品测试,这使我们能提供所有客户一直翘首以盼的服务。” Orb Optronix公司通过其位于柯克兰的实验室提供范围广阔的LED测试和测量服务。它擅长于对分立LED、LED阵列、LED光引擎、LED替代灯和LED灯具进行表征分析、测量和测试,包括依据VESA标准进行IES LM-80-08 LED 光通维持率测试、IES LM-79-08照明测试以及平板显示器测试。该公司主要服务于LED、光学、电子显示、机器视觉、医疗、军事和固态照明市场,其客户范围覆盖需要新一代固态照明方案的各大LED制造公司及刚起步的照明设计项目。 Orb Optronix公司的工程服务团队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应对跨领域的光学和照明产品开发挑战,包括从元件和系统设计再到产品测试和测量。 此外,Orb Optronix公司还生产和销售LED测试和测量设备,用于描述和评估LED、LED灯以及照明产品,包括光测量系统、电-热-光 LED表征系统、分光辐射度计、分光计、实验室电源以及用于LED表征的高级软件。这些产品都因其高品质、卓越的价值、易于使用而备受好评。 Orb Optronix公司拥有17名员工,从事光学、电子、机械工程、热管理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工作。根据协议,CSA集团将继续聘用所有Orb Optronix公司现有的员工。

    半导体 LED 照明 NI BSP

  • 众多国际公司关键项目采用英飞凌全新凌捷掩膜安全控制器

    【导读】德国Sparkasse Verlag的银行卡、瑞士的Maestro借记卡和法国的Carte Bancaire卡都将配备英飞凌的全新凌捷掩膜安全控制器。随着产量的提高,这些安全控制器还将被用于其他欧洲国家、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项目中。 摘要:  德国Sparkasse Verlag的银行卡、瑞士的Maestro借记卡和法国的Carte Bancaire卡都将配备英飞凌的全新凌捷掩膜安全控制器。随着产量的提高,这些安全控制器还将被用于其他欧洲国家、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项目中。关键字:  银行卡,  英飞凌,  凌捷掩膜,  安全控制器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在顶级智能技术展会“2012年智能卡暨身份识别技术工业展”(Cartes 2012)上证实,其面向支付应用的新一代安全产品大获成功。基于凌捷掩膜™技术的安全控制器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众多关键项目。德国Sparkasse Verlag的银行卡、瑞士的Maestro借记卡和法国的Carte Bancaire卡都将配备英飞凌的全新凌捷掩膜安全控制器。随着产量的提高,这些安全控制器还将被用于其他欧洲国家、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项目中。 英飞凌凌捷掩膜安全控制器是基于最新的90nm EEPROM工艺的安全控制器,不仅可用于接触式支付应用,而且也具备出色的非接触式功能。较之于常规产品,基于凌捷掩膜的控制器在非接触式应用中可将速度提高最多40%。其可靠的高速处理,不仅让最终用户使用起来更加便捷,更促进了非接触式银行卡或多功能智能卡的普及。 以往,数据是保存在配备基于ROM和EEPROM存储器技术的安全控制器的芯片卡中。然而,常规掩膜ROM工艺已接近其极限。一方面芯片结构的微型化过分推高了掩膜成本,另一方面,掩膜ROM工艺再也不能满足最终产品在灵活性方面的要求。英飞凌的凌捷掩膜将更加灵活的EEPROM存储器技术与尖端的安全机制和最高可靠性结合在一起。 凌捷掩膜产品给整个价值链带来的益处 芯片卡制造商可从多方面受益于凌捷掩膜技术杰出的灵活性:较之于常规掩膜ROM工艺,从确定具体型号到最终交付的周期可缩短约一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快速检测并校正错误,能进一步节省时间和成本;利用凌捷掩膜技术,可以随客户需求的转变而即刻做出临时修改。这能帮助芯片卡制造商降低规划费用和库存成本,降低市场风险。 与此同时,凌捷掩膜产品还具备优于掩膜ROM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归功于安全掩膜迁移、安全下载和特殊锁闭机制,从制作原型到交付最终产品的整条价值链都实现了安全性,并与硬件一同通过了认证。安全锁闭机制可防止更改程序代码和用户个人资料。每一颗芯片还配备了一个随机密钥。英飞凌基于凌捷掩膜技术的安全控制器完全符合当今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它们已获得国际“通用标准”的最高级别EAL 6+(高)和EMVCo认证。 众多国际公司关键项目采用英飞凌全新凌捷掩膜安全控制器 市场趋势 作为提供面向支付应用的安全控制器的市场领袖,英飞凌在2011年拥有33%的市场份额(HIS公司旗下IMS于2012年7月发布的数据),其推出的凌捷掩膜安全产品,更是设立了新的行业标准。据市场调查公司IMS最新研究报告称(2012年7月《支付卡和银行卡全球市场——2012年版》),到2017年,面向支付应用的智能卡IC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15亿颗,增至36亿颗。 [#page#] 适用于支付卡的安全控制器可以存储运行信息和个人资料,以实现安全处理支付交易。在网络连接越来越紧密的环境中,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支付卡的功能不断扩充,对安全性的要求与日俱增。EC或信用卡正日益变身多功能卡,不仅能用于非接触式支付,而且可以充当非接触式公交卡。其他用途包括,政府当局在银行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如南非)开展的项目,在这类项目中,智能卡可用于支付救济金。 在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确保安全 立足于其在安全、非接触式通信和一体化微控制器解决方案(嵌入式控制)等领域的核心实力,英飞凌推出了一个全面的基于半导体的安全产品组合,以支持诸多芯片卡与安全应用。英飞凌发挥其在该领域的技术专长,在这个网络连接日益紧密的世界里确保诸如移动支付、系统安全和安全电子政务文件等应用的安全。25年来,英飞凌矢志不渝地开发基于芯片的创新安全解决方案,稳居全球市场领袖地位达15年之久。 关于英飞凌芯片卡与安全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chip-card-and-security 关于英飞凌 总部位于德国纽必堡的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领域——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2011财年(截止到9月30日),公司实现销售额40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26,000名雇员。英飞凌科技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苗必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和日本东京等地拥有分支机构。英飞凌公司目前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QX)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号:IFNNY)挂牌上市。 英飞凌在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自1996年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13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亚太乃至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半导体 英飞凌 芯片 控制器 BSP

  • SiTime获评为北美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

    【导读】模拟半导体公司SiTime Corporation宣佈,SiTime成为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并在2012年德勤(Deloitte)针对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级中排名第38位。 模拟半导体公司SiTime Corporation宣佈,SiTime成为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并在2012年德勤(Deloitte)针对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级中排名第38位。Deloitte 500强的排名是面向媒体,电信,生命科学和清洁等技术在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技术公司。获得此殊荣的标準是基于自2007至2011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百分比。在此期间,SiTime公司的收入增长了3853%。 SiTime的CEO,Rajesh Vashist,提到“SiTime的硅机电系统(Silicon MEMS)和类比创新技术正在对产业规模达60亿美金且已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时鐘产业,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产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并拥有最低的成本。这些引人注目的优点驱动大型电子企业迅速採用SiTime公司的解决方案,”他并且说:“很荣幸被评鉴为在北美地区增长最快速的半导体公司,并特别感谢我们的客户和员工,他们使SiTime公司获得这项大奖。” “我们很自豪地授予SiTime公司为2012年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之一,并由衷地讚美他们的显着增长,”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副会长和美国的技术,媒体和电信(TMT)的领导者,Eric Openshaw说 “这些突破性的公司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竞争对手和重塑今天我们做业务的模式。” “列于高成长500强名单是从一些已经表现出非凡的创新,创意和商业头脑的公司中所选出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和审计和企业风险服务(AERS)的国内TMT领导者,Bill Ribaudo说 “因此,这些公司已经成功并且继续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下,不断地开拓进取。我们讚赏SiTime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且印象深刻的成就。”

    半导体 半导体 TE RATIO SITIME

  • 天域半导体投1.8亿联合中科院研究碳化硅

    【导读】记者从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投资碳化硅(SiC)材料这一高科技领域,连续砸进1.8亿元,正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晶片研发及产业化”,是我国首家、全球第五家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外延片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摘要:  记者从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投资碳化硅(SiC)材料这一高科技领域,连续砸进1.8亿元,正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晶片研发及产业化”,是我国首家、全球第五家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外延片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关键字:  天域半导体,  碳化硅,  中科院,  外延晶片 记者从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投资碳化硅(SiC)材料这一高科技领域,连续砸进1.8亿元,正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晶片研发及产业化”,是我国首家、全球第五家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外延片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该公司董事长欧阳忠介绍说,2011年,天域半导体以中科院院士王占国为带头人、孙国胜研究员为骨干的科研团队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广东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获得省财政3000万元立项资助以及市政府1500万元的配套资助。这个团队共有七名成员,一名院士,三名研究员,一名副研究员和两名助理研究员,均为博士研究生。经过团队的研发,目前公司已实现年产超2万片3英寸、4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产业化能力。 目前碳化硅外延晶片的下游客户主要是在国外,天域半导体公司的产品也将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随着产品大量量产和销售渠道建立后,国内市场也将使用上中国企业自己产的碳化硅材料。

    半导体 半导体 碳化硅 中科院 BSP

  • 英特尔继任者将带动公司完成移动计算领域转型

    【导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CEO)欧德宁(Paul Otellini)将比预期更早退休,该公司称,可能首次从外部挑选继任者,以带动公司完成向移动计算领域的艰难转型。 摘要: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CEO)欧德宁(Paul Otellini)将比预期更早退休,该公司称,可能首次从外部挑选继任者,以带动公司完成向移动计算领域的艰难转型。关键字:  英特尔,  欧德宁,  移动计算,  转型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CEO)欧德宁(Paul Otellini)将比预期更早退休,该公司称,可能首次从外部挑选继任者,以带动公司完成向移动计算领域的艰难转型。 英特尔称,在预计长达六个月的过渡期内,将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挑选新任首席执行官。 欧德宁将于5月退休,比公司规定的CEO退休年龄65岁早三年。作为该公司第五任CEO,欧德宁在英特尔工作了近40年,于2005年出任CEO。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CEO)欧德宁(Paul Otellini) 董事长Andy Bryant周一接受Barron's采访时称,上周欧德宁告诉他计划退休时自己非常惊讶,并曾试图挽留。他表示考虑外部候选人有利于公司治理,不过同时表示五位内部高层也都是"不错的"领导人。 Bryant称:"在向平板电脑和电话市场转型中,我们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他已经做好准备让下一代打响这些战役。" 作为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龙头老大,英特尔在移动领域发展缓慢,苹果的iPad和iPhone及其它流行移动设备都采用英国ARM技术。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是英特尔对阵ARM的时代,所以新鲜血液和新视角或许是有好处的。"Evercore分析师Patrick Wang表示。 英特尔称,将提拔三名高管担任副总裁:Renee James负责软件,Brian Krzanich担任首席运营官并监督制造环节,Stacy Smith担任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策略主管。 Smith和Krzanich曾被视作CEO的热门人选。 "人们对Stacy(Smith)比较适应,"Williams金融分析师Cody Acree称,如果是他领导会更加连贯。 Krzanich在英特尔已有30年,以提高工厂效率闻名。他于去年3月被提拔为首席运营官,实际上已经具备竞选CEO的地位。 分析师称,James的工作重点在软件而非硬件,意味着她不太可能升为CEO。 Barron's称,Bryant指出Krzanich, Smith,James,以及英特尔资本主管Arvind Sodhani和负责推动向移动领域转型的Dadi Perlmutter,是对英特尔未来十分重要的领导人。

    半导体 英特尔 移动计算 AN BSP

  • 欧德宁将告别英特尔 继任事宜商议中

    【导读】北京时间11月19日晚间消息,英特尔今日宣布,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已决定在明年5月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休,届时将辞去公司管理职务和董事职位。 摘要:  北京时间11月19日晚间消息,英特尔今日宣布,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已决定在明年5月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休,届时将辞去公司管理职务和董事职位。 关键字:  英特尔,  CEO,  欧德宁,  退休 北京时间11月19日晚间消息,英特尔今日宣布,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已决定在明年5月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休,届时将辞去公司管理职务和董事职位。 欧德宁做出该决定后,英特尔董事会接下来将负责欧德宁的继任事宜,董事会将同时考虑内部和外部接班人选。 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晋升三位高管为执行副总裁,分别为软件业务主管雷内·詹姆斯(Renee James)、首席运营官兼全球制造业务主管布赖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和CFO兼企业战略主管斯塔西·史密斯(Stacy Smith)。 长期以来,通过与微软合作,即所谓的“Wintel”联盟,英特尔一直是PC市场的主宰。在保持高利润率的同时,赢得了全球PC处理器市场80%的份额。 但在高速发展的移动计算市场,英特尔却举步维艰。在智能手机市场,英特尔的份额还不到1%,位居高通、三星和ARM等厂商之后。这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怀疑英特尔的主导地位是否将从此结束。 欧德宁的决定意味着他将离开这家持续服务了近40年的公司,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英特尔将进行有序的管理层更迭。 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安迪·布莱恩特(Andy Bryant)称:“欧德宁是一位优秀的企业领袖,也是英特尔成立45年来的第五位CEO,他成功地带领公司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行业变迁的挑战。董事会对其为公司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过去8年作为CEO的出色表现表示感谢。” 欧德宁称:“很荣幸能够领导这家全球最伟大的公司,我在公司工作了近40年,其中担任CEO职位8年,现在是离开、并将管理权交给新一代领导人的时刻。在未来6个月的过渡期间,我将继续与布莱恩特、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团队合作,做好交接工作。离职后,我将转任公司管理层的顾问。” 欧德宁2005年第二季度出任英特尔CEO,直至2012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在这8年期间: 通过运营产生的现金为1070亿美元。 派息235亿美元。 季度派息从0.08美元增至0.225美元,涨幅181%。 除了财务上的表现,在欧德宁的率领下,英特尔在该期间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略成功: 调整了运营和成本结构,着眼于未来长期增长。 取得了巨大创新性突破,如高电介质金属栅极(High-K Metal Gate)、3D三栅极晶体管和能效节约等。 推出超极本(Ultrabook),为PC带来了革命。 拓展了业务合作,进行战略并购,英特尔现已涉足安全、软件和移动通信领域。 将英特尔芯片推广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 将英特尔产品推广到云网络上。 欧德宁简历: 保罗·欧德宁(Paul S. Otellini)现任英特尔总裁兼CEO。2005年5月18日,欧德宁接替克雷格·贝瑞特(Craig R. Barrett)出任英特尔第五任CEO。在此之前,自2002年起,欧德宁一直担任英特尔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就在2002年,欧德宁还进入英特尔董事会。 欧德宁1974年加盟英特尔,领导过英特尔多个业务部门,包括PC和服务器处理器部门、全球销售及营销部门。 1972年,欧德宁获得了旧金山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4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BA学位。此外,欧德宁还是谷歌董事会成员,美国总统的就业和竞争力委员会成员。

    半导体 英特尔 NI CE BSP

  • 欧盟对华光伏组合拳引光伏界爆发

    【导读】“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以上。欧盟此举涉及其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光伏产品,并制造了全球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 摘要:  “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以上。欧盟此举涉及其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光伏产品,并制造了全球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关键字:  欧盟,  光伏,  贸易摩擦 “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以上。欧盟此举涉及其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光伏产品,并制造了全球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 头一只靴子砸中多数光伏厂商 亦庄开发区文化园路上的那座中国石油加油站,是国内第一座全太阳能加油站,站内的所有供电都靠太阳能。中国石油还为这个加油站起了个特别的名字――亦庄新能源概念站。 “那些太阳能电池板用了快一年了,到现在,为防止恶劣天气无法实现太阳能发电所预备的备用电源,从来都没有用过。即使上两个周末北京遇到那样的雨雪阴天,这些太阳能电池板还是能照样发电。”亦庄新能源概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太阳能电池板用着方便,还特省心――“可靠极了,从来不出问题,都用不着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厂商上门维护。”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说。 生产这些太阳能电池板的国内厂商,现在大可不必为产品质量操心,他们现在忧心的,是这些质量可靠的太阳能电池板未来的市场。 为中国石油亦庄新能源概念站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的英利,总部设在河北保定,距北京不到两小时的车程。 这是在国内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产品和服务覆盖最广的光伏企业之一,在全球光伏产业中也是坐头几把交椅的。英利的太阳能电池板,除了在国内应用外,更多是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 几天前,光伏“双反”案的第一只“靴子”落地,英利和其他一些中国主要的光伏生产厂商一道,都被“砸”中了。 按照美国方面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的“双反”裁定,美国商务部将在本月底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正式要求海关对这些产品征收“双反”税。 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两税合计,英利及其他五十八家中国企业将面对30.66%的新税率;另一家中国的光伏“大户”尚德,税率被定在了约36%;即便是裁定最轻的天合光能,也将面临约23.75%新税率。与另外的一些中国光伏厂商相比,他们都算是“幸运”的,因为那些厂商即将面对的,是超过250%的税率。 目前,中国龙头光伏企业在美销售太阳能电池板,单位成本约为0.70美元到0.75美元,而美国市场现时的平均价格是0.95美元到1美元。业内人士分析,即便是按照这次美国光伏“双反”裁定最轻的关税23.75%计算,新的“双反”税实行后,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就已不再具备价格竞争力了。那些被裁定要缴纳更高税率的光伏厂商,实际上已经被隔离在了美国市场之外。 第二只靴子超千亿元生死攸关 好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就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做出不利裁决的第二天,欧盟委员会跟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立案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按照欧盟的相关政策,这次调查持续13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旦有充分证据证明上述补贴指控属实,欧盟可以在9个月内征收临时的反补贴关税。 此前,欧盟委员会已先期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 与美国的“双反”裁定相比,欧盟准备抛出的这第二只“靴子”,将触及不少中国光伏厂商的生死。原因很简单,中国光伏产品对欧盟市场的出口,数倍于对美市场的出口,许多中国光伏企业一年的生产,大部分取决于来自欧盟市场的订单。为亦庄加油站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的英利,一年出货量大约六成都是靠欧洲市场。 [#page#] 对于已经陷入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而言,一旦欧盟市场的大门关闭,等待不少企业的命运只有一条――停产倒闭。 欧盟先期公布的光伏反倾销调查中,被立案的中国企业总共有134家,已经被美国扔出的第一只“双反靴子”砸着的英利、尚德等中国光伏产业的“大户”,这次一样未能幸免,再次出现在了名单的显赫之处。 来自欧盟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主要部件,价值约为210亿欧元。也正是由于如此巨大的数额,业内预计,一旦欧盟认定其中的倾销与补贴切实存在,其开出的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税率,有可能还会高于美国。 “一旦欧盟裁决结果出来,并开出高税率,那么中国光伏就基本垮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立案,意味着将使至少六成的中国光伏企业被迫退出欧洲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在失去百亿级欧元的出口的同时,更有可能造成超过数千亿人民币的相关产值损失。 为此,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数天前已表示:“我们现在和欧盟就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正在进行协商。”陈德铭更阐明了立场――如果中国企业受到侵害,商务部必须保护他们。 扔靴子背后同样存在幕后推手 在德国,萨克森是东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州,这里过去曾因出产褐煤而出名,不过现在,这里有全欧洲最重要的光伏太阳能设备生产基地――德国的光伏厂商SolarWorld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就设在了萨克森。 如同美国对中国通信设备厂商中兴与华为展开调查背后,频频出现竞争对手思科的身影一样,每一场贸易战,都会有相关利益者充当推手。欧盟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这次光伏“双反”调查,同样有幕后推手。SolarWorld就是这个推手。 SolarWorld是一家在全球制造和销售光伏产品的企业,通过整合所有的太阳能产业链,从原料到模块产品,从太阳能电池板贸易、销售和建设配套,有人说,在欧洲SolarWorld控制了太阳能技术发展的各个层面。[!--empirenews.page--] 欧盟先期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正是源于SolarWorld联合其他数家欧洲太阳能板制造商一同向欧盟委员会提起的申诉。这一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刚刚启动的反补贴调查,则是由一个名为EUProSun的欧洲光伏产业联盟推动的。这个联盟是由25家光伏太阳能企业组成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家,依然是SolarWorld。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同样是由这家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推动发起的。 以SolarWorld为首的部分欧洲光伏厂商向欧盟委员会指控,中国以廉价信贷的形式向本国太阳能企业提供巨额补贴,从而使这些中国厂商在欧盟这个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光伏太阳能产品。 但不是所有欧洲厂商都认同SolarWorld并愿与其站在一起,负责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众多欧洲零售商,更青睐物美价廉的中国光伏太阳能产品。 欧盟光伏反补贴调查公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这些厂商组成的产业联盟当即发表声明:“人们不应忘记,整个太阳能行业,不论是中国还是欧盟,都受益于某种形式的公共支持。促成这些公共支持的,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目标。太阳能行业之所以能成为最具活力、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这些支持功不可没。”

    半导体 光伏 太阳能电池板 光伏企业 光伏产品

  • 探讨分布式光伏并网政策的成果与不足

    【导读】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意见》)。此次《意见》骤然出台的原因何在?力度如何?中国光伏产业是否会由此而加快内需启动的步伐?国内企业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公司的发展策略?《意见》又能否顺利落地执行? 摘要:  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意见》)。此次《意见》骤然出台的原因何在?力度如何?中国光伏产业是否会由此而加快内需启动的步伐?国内企业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公司的发展策略?《意见》又能否顺利落地执行? 关键字:  分布式,发电并网,发展策略,执行 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意见》)。此次《意见》骤然出台的原因何在?力度如何?中国光伏产业是否会由此而加快内需启动的步伐?国内企业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公司的发展策略?《意见》又能否顺利落地执行? 行业面临严重危机政策出台水到渠成 严大洲:光伏产业是我国“十二五”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政府主导产业,更是世界各国走出经济衰退、解决长期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不管是电网公司还是国家政府机构,对此均已形成共识。 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光伏装机容量仍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光伏生产大国,已连续5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受金融危机、欧债的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光伏补贴政策。美欧对中国光伏实施“双反”贸易调查与制裁,限制打压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光伏企业面临着库存积压、供大于求、减产、停产、破产的严峻局面。 在原料多晶硅市场上,美、韩、德等国企业在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支持下,一方面依靠向中国高价销售长单,享受着良好的利润,同时制衡我国下游企业生存;另一方面,乘机大幅低价倾销多晶硅,打击我国刚刚兴起的多晶硅产业,导致全行业亏损,整个光伏产业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政府领导、行业协会、专家、有识之士的广泛呼吁下,在国内推广应用光伏发电成为“利国、利民、利企、节能减排”的共识,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也适时出台发布《意见》,为促进分布式发电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见》的高效快速出台可谓水到渠成,为清洁能源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意义重大。 吕锦标:《意见》的出台是行业各方与主管部门充分准备、共同努力推动的结果,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准备。以协鑫做出的努力为例,集团所属的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主编或主要参编的《光伏电站施工规范》、《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光伏发电场设计规范》、《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等技术标准已获批成为国家标准,这为国内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同时,2009年以来,国内示范项目也得到大胆而成功的实践。2009年12月30日建成一次并网的徐州20MW电站项目是当时全国并网容量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由保利协鑫所属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由协鑫集团所属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设计承建,短短3个月时间一次并网成功,项目投资方(协鑫集团)、政策支持方(江苏省人民政府)、项目并网购电方(江苏省电力公司)做到了无缝对接,为国内大型地面电站的投资、建设、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9年12月31日建成一次并网的盐城3MW电站项目是当时全国并网容量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为江苏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设计和总承包承建。一期工程3MW,已于2009年12月31日顺利建成投产、并网发电,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工程采用高效多晶硅电池组件,利用江苏荣威塑胶有限公司厂房屋面进行安放。项目经江苏省能源局核准,国家电网公司同意并网,并通过了所有电力项目建设报批程序。 王世江: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遭遇严重困境,内面临产能阶段性失衡,外遭遇国外壁垒围堵。以2012年为例,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超过40GW,同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为32GW,仅我国产品产能就已远超全球市场需求。特别是,预计今年我国产量将达到23GW,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但国内新增装机需求仅为4.5GW,产品严重依赖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也于今年终裁,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欧盟的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也正在进行中,一些新兴国家如印度、澳大利亚等也在蠢蠢欲动,欲搭乘美欧光伏“双反”的便车,一旦成行,将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形成全面围堵。因此,如何规范产业、扩大国内市场、确保作为我国最具民族工业竞争力之一的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最为急迫的事情。国网公司能有此作为,显然是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危机形势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钱晶:国家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国家电网在积极整合电力设备企业,制定入网标准和检测途径。虽然放开审批权并不意味着其对经济利益的放弃,但这一举措对于我国光伏“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达成依然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袁全: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支持新能源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和重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虽然《意见》中还有许多关键问题及执行细则还有待理清,但这已表示分布式发电在国家电网眼中已确定不再是“电网不稳定因素”。 并网瓶颈突破为分布式发电推广夯实基础 孟宪淦:此前国家电网拟定的草稿中,对单个并网点装机容量上限的规定是10兆瓦,新稿中将这一容量缩减至6兆瓦,主要是为了减少分布式光伏发电对整个电网的冲击,不会影响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如果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6兆瓦,只要多设几个并网点即可。[!--empirenews.page--] [#page#] 《意见》的出台,将为分布式光伏项目业主节省大量费用,并网接入效率大幅提高,此前单系统接入方案一个项目就需支付十几万元。按照新规定,未来将以逆变器终端为界,界外费用由电网承担,界内费用由业主承担。按照国家电网制定的分布式光伏适用范围,未来所有的屋顶和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均可涵盖在内。 但目前我国居民电价较低,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不划算,而各地工商用电价格普遍超过1元,使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具备一定经济性,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可能将从工业园区、企业厂房、经济园区等集中示范区起步。 严大洲: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意见》对范围有明确界定,突破了此前对光伏发电企业的诸多限制,允许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自己选择上网模式,有规模、技术和完成上网时限要求,条款具体,对全国开发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就洛阳中硅来说,作为中国恩菲工程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拥有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将以优质多晶硅原料生产为基础,进一步开发节能、低成本、高纯多晶硅,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同时将利用中国恩菲工程公司的工程背景,开发出适合各种条件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适时推广。 本政策出台,有利于加快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开发,使中国制造的清洁能源在国内发挥作用,使中国由最大光伏制造国变为最大光伏应用国,有助于国内光伏市场的真正启动。 王世江:《意见》是对当前光伏境况的积极回应,明确了分布式发电的受理主体、并网程序、工作周期、并网费用等问题,这将为后续分布式发电的顺利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佘海峰:光伏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分布式发电的特点,积极探索电站投资应用的可能性。国内屋顶光伏发电具有较大的潜力,例如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利用公寓楼来做分布式发电——在新型公寓楼设计之初,就可以把光伏应用考虑进去。 吴承志:《意见》出台大大提振了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在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的当下,国网公司此举力度非凡。降低对分布式电站建设的要求,改善层层审批的繁琐机制,减免大量原有费用,大大推动了我国光伏发电市场的成长,并有可能吸引一些新的民营企业参与分布式发电的投资。 钱晶:对于分布式能否成为国内主流,从技术和新能源消纳难度上看,风电大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系统难度最小。所以一旦国家电网体制改革正式实施,新的投资主体进入运营商领域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分布式发展应该会成为新能源利用的主流,因为它在技术和理论上都是更经济、更高效的。 在未来6个月里,我们仍会将重心放在西北部的地面电站项目上,毕竟那里的需求目前看来还是比较旺盛的。同时,在《意见》的影响下,我们会加强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布式电站的发展,并对产品做出相应改进、调整,使之更系统化、模块化,安装更简易方便,以适应国内分布式发展的需要。国内光伏市场是否超预期,是否能消化过剩产能,关键在于补贴额度和方式,相信后续将出台补贴细节。 袁全:《意见》的颁布标志着困扰国内光伏产业的光伏发电并网瓶颈获突破。同时,也让饱受低迷市场困扰的国内光伏企业看到了解困的曙光。总的来看,国内光伏发电的建设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分布式光伏发展带来的变化绝不是电力系统接入了多少光伏发电容量,它带来的将是电力市场革命性的变化。 顺利实施需配套政策补贴资金最关键 严大洲:好的政策需要得到真正贯彻执行才会发生作用,政策实施需要一个过程,而上网过程中会有各种困难,甚至人为障碍,需要地方电网公司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 建议给各地方电网公司制定每年需要完成的光伏电站成功上网指标,与考核明确挂钩。国家也需要有配套政策,使电网公司在落实本政策过程中既有效益,也有积极性。 1.学习德国,鼓励用户侧上网,自发自用,多余上网。落实光伏电站全运营周期的合理上网电价,电价补贴及时到位。 2.鼓励利用公共建筑与公用工程建设光伏电站。 3.光伏电站建设与沙漠环境修复结合。光伏电站建设后,由于减少蒸发,有利于在光伏电站发电板下种植蔬菜、荆芥等植物,也可场内养殖鸡、羊等,有利于环境修复。 4.结合国家电动汽车发展,利用高速路边空置地,设置光伏充电站;规范汽车电池标准,电动汽车到站后,在高速路边充电站更换电池即可。 [#page#] 5.开发家庭式(2kW、3kW、5kW)等成套装置,采用家用电器销售模式,在农村及无电地区推广使用。 6.国内电动自行车整体销售已达到近1.5亿辆的规模,每年销售总量都超过2200万辆。开发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太阳能直流充电装置,利用存车时间充电,开辟新市场。 7.鼓励优先选择荒地建设光伏电站,鼓励电站建设与当地环境修复相结合,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荒漠电站的用地指标不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简化用地手续,减免土地税费等。 吕锦标:在并网问题解决之后,目前的关键是解决补贴资金问题。2009年协鑫建成的示范项目是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办[2009]85号文件《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的推动下完成的,文件对并网电价补贴标准和资金来源等重大问题给出了示范政策。 另外,推进光伏应用是一项涉及多部门、跨度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避免政出多门,企业和投资主体无所适从。 就保利协鑫而言,一直在坚持光伏产业链两端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多晶硅原料达到全球规模最大,成本最低;在终端应用方面,保持着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系统集成商和中国对外投资太阳能电厂最大的投资商。随着政策的出台,协鑫会进一步扩大对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 王世江:国家电网公司虽然迈出了非常有分量的一步,但市场的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项目投资问题,光伏电站作为投资项目,投资者关注的无非是电站收益和如何确保收益。对于前者,由于目前光伏发电尚未具备经济性,需国家进行补贴以拉动。那么如何对电站进行补贴,是初装投资补贴还是度(千瓦时)电补贴?是净电量补贴还是总电量补贴?补贴的额度有多少?补贴期限有多长?补贴如何发放?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empirenews.page--] 对于后者,主要是配套环境,甚至是一些制度性问题。虽然国网公司明确了并网的相关程序和费用问题,但如何确保并网以后电力均能顺利上网?如何确保电站能顺利运营25年?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如何细化、如何落实,都很值得期待。 其次是市场容量问题。国网公司的文件中模糊了光伏电站的并网容量问题,只是指明了单个项目的容量,如果区域电网中大规模上马光伏项目,电网如何并网消纳和送出?如何解决补贴资金来源问题?2011年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约为200亿元,但风电已占据近180亿元,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只能分享剩下的20亿元,补贴资金存在较大的缺口(今年光伏电站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至今未发,已给电站运营带来较大困难)。 最后是发展节拍问题。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救市还是为了提高光伏在能源系统中的分量?我想更多的还是前者,这就涉及发展节拍问题,即对产业规范和扩大市场的把握。当前我国光伏内需市场较小,光伏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在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启动市场已成为众望所归。 但也应注意到,当前国内光伏产业主要的问题在于产能阶段性失衡较为严重。由于国内产能过大,即使将年新增装机量提升至10GW,与40GW的产能相比,也仅能满足25%的需求。并且贸然向市场释放这个信号,可能使得部分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也会催生一批新生产能,不利于供需失衡问题的解决。因此若从产业平稳发展角度而言,市场的启动应与产业的规范相协调,与发展节拍相吻合,先规范市场,通过设置门槛淘汰部分落后产能,然后再通过扩大市场以切实达到救助产业的目的。 佘海峰:《意见》的出台,将极大带动终端用户的积极性。必须要让发电的用户有收益,才能拉动市场的发展,所以说补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国家财政没有这方面的资金或制度来补贴用户端,即使上网环节打通了,一样没有人参与。如果中国市场能够充分启动,我们就不会过渡依赖海外市场,商业模式更加平衡,企业的风险也会更小一些。 吴承志:《意见》出台后,浙江省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企业开始调研,拟在国家电网公司1元/千瓦时价格的基础上,对每千瓦时光伏发电给予不低于0.3元的政府补贴。随着各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的深刻解读和操作层面细则的出台,企业的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昱辉明年申报的分布式项目将可能达到100MW。 袁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小范围的光伏并网对于完全拯救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产业,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真正开启光伏内需,培育成熟市场,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当安装小光伏发电系统变得更加便捷时,我国光伏产业算是上正道了。

    半导体 光伏并网 光伏电站 光伏产业 分布式光伏

  • 英飞凌Q4营收9.82亿欧元 预计明年一季将下降

    【导读】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佈2012会计年度第四季财报(2012 年 7 – 9月)。2012会计年度第4季营收9.82亿欧元,部门收益1.16亿欧元。2013会计年度第1季展望:营收较2012会计年度第四季下降10 – 13 %,部门收益率为营收的4% – 6%。 摘要: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佈2012会计年度第四季财报(2012 年 7 – 9月)。2012会计年度第4季营收9.82亿欧元,部门收益1.16亿欧元。2013会计年度第1季展望:营收较2012会计年度第四季下降10 – 13 %,部门收益率为营收的4% – 6%。关键字:  英飞凌,  财报,  营收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佈2012会计年度第四季财报(2012 年 7 – 9月)。2012会计年度第4季营收9.82亿欧元,部门收益1.16亿欧元。2013会计年度第1季展望:营收较2012会计年度第四季下降10 – 13 %,部门收益率为营收的4% – 6%。 英飞凌执行长Dr. Reinhard Ploss 表示:「欧洲主权债信危机加上亚洲经济成长趋缓,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虽有上述经济阻力,英飞凌 2012 会计年度仍表现不俗,并已达成本公司目标」。 2012 会计年度集团获利 欧洲公部门庞大的债务规模为全球经济埋下诸多变数,使得客户在 2012 会计年度的採购意愿上,态度日趋谨慎。继 2010 会计年度营收成长 51%、2011 年接续成长 21% 之后,2012 会计年度集团营收下跌 2%,来到 39.04 亿欧元。 全球经济走缓,对于工业、运算与消费应用之功率半导体需求的影响最大:与前一会计年度相较,电源管理暨多元电子 (PMM) 事业处营收下跌 7%,工业电源控制 (IPC) 事业处则下滑 9%。相对地,汽车电子 (ATV)、晶片卡暨安全业务 (CCS) 事业处的营收皆成长 7%。整体而言,四个核心事业处的营收总额为 37.74 亿欧元,与前一会计年度几乎持平。对于公司已出脱的有线通讯部门与无线行动业务的製造服务逐步结束,是集团营收下滑的主要塬因。相关业务营收认列于其他营业部门 (OOS),跌幅为 42%,减少 9,100 万欧元,成为 1.25 亿欧元。 有鑑于能源效率、移动性与安全性等重点领域的长期成长前景持续乐观,英飞凌在经歷近乎两年的生产、研发与销售瓶颈后,相关领域的产能已获提升。透过这些投资佈局与準备,英飞凌将能够充分掌握任何经济復甦的机会,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然而,由于营收些微减少,生产、研发、销售与行政的支出皆增加,也造成2012 会计年度的部门收益的小幅下滑。 部门收益从前一会计年度的 7.86 亿欧元减少 2.59 亿欧元,成为 5.27 亿欧元。部门收益率从 19.7% 下滑至 13.5%。儘管如此,英飞凌仍达成前一年宣布部门收益率约为 10 – 15% 的预期目标。经济走缓导致营收微跌,下半年度尤为明显,所幸因美元升值而获得些许弥补。2012 会计年度欧元兑美元的平均匯率为 1.30,低于预期的 1.40。 两期的持续营业部门收益,从 7.44 亿欧元下滑至 4.32 亿欧元。 截至 2012 会计年底,英飞凌的流动资金部位极为稳健,总现金部位为 22.35 亿欧元,净现金部位为 19.40 亿欧元。2011 会计年度发放的股息达 1.3 亿欧元。买回即将于 2014 年到期的次顺位可转换公司债以及购回股份的金额分别为 6,200 万欧元与 2,000 万欧元。整体而言,英飞凌共将 2.12 亿欧元返还资本市场。 2012 会计年度之股息 董事会将向监事会以及股东在即将于 2013 年 2 月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提议,德国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2012 会计年度的每股股息应维持 0.12 欧元不变。能在盈余下降、需求前景趋缓之际仍维持一样股息,反映出董事会对英飞凌的长期前景深具信心,亦符合本公司的既定目标,即儘管在盈余持平或下降的时期,仍可致力于股息至少与前一年维持不变的配息政策。若经监事会与年度股东大会核准,股息总额将达 1.29 亿欧元。 2012 会计年度第四季集团盈余 第四季集团盈余总额为 9.82 亿欧元,略低于前季 9.90 亿欧元。 部门收益从第叁季的 1.26 亿欧元降至第四季的 1.16 亿欧元,导致本季部门收益率从前季的 12.7% 下滑至 11.8%。除营收下滑之外,部门收益也因生产与营运成本增加而受拖累。 2012 年第四季的持续营业部门收益从第叁季的 0.9 亿欧元增加至 1.29 亿欧元。对德国内外递延税项资产的重新评估,使第四季的所得税利益认列金额达 5,200 万欧元。第叁季的税务费用为 1,300 万欧元。 2012 会计年度第四季的持续营业部门每股基本盈余及稀释盈余,从前季的 0.08 欧元增加至 0.12 欧元。 [#page#] 第四季的停业部门收益为 900 万欧元,高于第叁季的负 800 万欧元。2012 会计年度最后两季期间,停业部门的基本与稀释每股盈余从 0.00 欧元增加至 0.01 欧元。 第四季净利从前一季的 8200 万欧元增加至 1.38 亿欧元。每股基本及稀释盈余从 0.08 欧元升至 0.13 欧元。 投资额(根据公司定义为购置不动产、厂房设备、无形资产及资本化研发资产的总金额)从 2012 会计年度第叁季的 1.58 亿欧元增加至第四季的 2.46 亿欧元。本季折旧摊还费用从第叁季的 1.13 亿欧元小幅增加至 1.15 亿欧元。 投资支出虽大幅增加,但第四季持续营业部门产生之自由现金流量由第叁季的负 2200 万欧元转为正 4700 万欧元。应付贸易帐款增加,塬因在于高度的投资支出。 截至 2012 年 9 月 30 日,总现金部位从第叁季底的 21.5 亿欧元上升至 22.35 亿欧元。截至 2012 会计年度终结,净现金部位从 3 个月前的 19.07 亿欧元小幅增加至 19.40 亿欧元。净现金部位增加,反映出第四季的自由现金流量为正值,另一方面,现金流出 1200 万欧元,用于购回 2014 年到期之面值 500 万欧元可转换公司债。 [!--empirenews.page--]2013 会计年度第一季展望 英飞凌预测,2013 会计年度第一季营收将比前一季减少 10-13%。预计所有部门的营收将因资本财需求疲弱而下滑,尤以工业电源控制 (IPC) 为最。营收下滑将使部门收益率落在 4% 到 6% 之间。 2013 会计年度展望 基于欧元兑美元匯率为 1.25 之假设,英飞凌预测营收将比前一会计年度减少 4% 到 9%。前述展望的基础为预期营收的下滑情况维持在本年度上半年同样水準,且将于下半年度大幅改善。依部门细分,预计汽车电子 (ATV)、电源管理暨多元市场 (PMM) 以及晶片卡与安全业务 (CCS) 部门的营收将优于集团平均水準,至于工业电源控制 (IPC) 部门则可能远远落后。公司之前出脱的有线通讯部门与无线行动业务,其相关已售产品与服务逐步煺场,将导致其他营业部门 (OOS) 营收再度大减。 英飞凌执行长 Dr. Reinhard Ploss 在最新的会计年度展望声明中表示:「总体经济阻力越演越烈,短期内难有转机。我们预测 2013 会计年度营收可能因而下滑。儘管如此,英飞凌仍将致力于能源效率、移动性与安全性的正确策略。」 有鑑于总体经济充满变数以及营收减少之预期,英飞凌决定施行数项收益稳定措施。例如,製造部门方面,英飞凌透过多项措施来调整生产成本,包括暂时关闭未获充分利用之设备、减少临时工作人员,以及选择性使用短期劳工。此外,2013 会计年度投资预算将自前一年规划的 5 亿欧元降至 4 亿欧元。研发、销售与行销方面,将延后或取消策略重要性较低的计画,以及降低外部服务厂商的相关成本。 此外,本公司已冻结人事,维持员工总数在 2012 会计年底的水準,并延后部份的加薪计画。期透过以长期收益率目标为导向的奖励机制,进一步降低成本。预计所有措施共可省下超过 1 亿欧元的成本。整体而言,考虑到已经决定的成本降低措施,英飞凌预测 2013 会计年度的部门收益率将佔营收比例的 4% 到 9%。 受季节性因素所影响,2012 会计年度第四季的 汽车电子(ATV) 部门营收,从第叁季的 4.28 亿欧元下滑至 4.16 亿欧元。因此部门收益与部门收益率亦略为减少,分别从前一季的 5400 万欧元和 12.6%,下降至 4700 万欧元、11.3%。 第四季工业电源控制(IPC) 部门营收自前一季的 1.77 亿欧元小幅上升至 1.81 亿欧元,IGBT 晶片与驱动程式的需求的增加,抵销了 IGBT 模组与中国经销商需求转弱。部门收益维持在 2600 万欧元不变,营收约达前一季的水準。第四季的部门收益率为 14.4%,低于前一季的 14.7%。 受到典型季节性因素所影响,电源管理暨多元电子(PMM) 部门营收成长 6%,从 2.33 亿欧元增加至 2.47 亿欧元,符合预期,反映出游戏机、智慧型手机与行动电话基础建设的需求稳健。受惠于整体营收增加,部门收益从 3300 万欧元增加至 3700 万欧元。第四季部门收益率改善至 15.0%,高于前一季的 14.2%。 接续前一季强劲的销售表现,第四季 晶片卡暨安全业务(CCS) 部门营收从 1.22 亿欧元再度成长至 1.26 亿欧元。付费电视相关产品的营收,因专案时程因素而下滑,符合预期。 然 SIM 卡与政府识别计画的需求强劲,抵消了这部分的减少。部门收益稳定维持在 1800 万欧元。受到产品组合变动及营运支出小幅增加所影响,部门收益率从 14.8% 微幅下滑至 14.3%。 一如预期,其他营业部门 (OOS) 营收从 2900 万欧元降至 1400 万欧元。此类营收主要与前一年已出脱的有线通讯部门与无线行动业务之相关已出售产品和服务有关,可能于 2013 会计年度持续下滑。

    半导体 英飞凌 OS IPC BSP

  • 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发展特点及趋势观察

    【导读】通过对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的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等技术的不断突破,LED对传统照明市场的替代效应极大激发了半导体照明市场的需求。 摘要:  通过对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的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等技术的不断突破,LED对传统照明市场的替代效应极大激发了半导体照明市场的需求。关键字:  半导体,  照明市场,  LED,  特点,  趋势 通过对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的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等技术的不断突破,LED对传统照明市场的替代效应极大激发了半导体照明市场的需求。2011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规模为211.4亿元,同比增长32.6%。半导体照明替代传统照明而产生的市场空间巨大,这使得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都将保持高速平稳的增长态势。 2008-2011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规模 2011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应用结构 1、2011年半导体照明市场发展特点 (1)国家新政助力半导体照明市场大规模启动 2011年,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占据中国国内通用照明市场30%以上份额,产值预期达到5000亿元,并积极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世界前三强。《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半导体照明列为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未来五年,将重点发展LED制备、光源系统集成、器件等自主关键技术,实现大型MOCVD设备及关键配套材料的国产化。 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提出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明确,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分为五个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过渡期,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为中期评估期,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2)高端应用市场仍由合资厂商主导,本土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 目前,在一些诸如LED汽车照明、LED通用照明等高端应用市场,仍由欧美日或者中国台湾厂商主导。本土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实力已得到了快速提升,这种竞争实力的提升一方面表现在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像史福特光电、勤上光电、华光照明、桑达电子等企业在国内LED路灯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山西光宇在半导体井下照明领域占据了先发优势,武汉迪源的大功率LED芯片已超过中国半导体照明芯片20%的市场份额,茂硕电源、明微电子、晶门科技在半导体照明驱动IC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经过多年的行业积累,这些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本土企业凭借着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在中端市场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3)业务发展模式与相关标准仍需完善 近几年,中国LED路灯开发进度远低于市场预期。中国LED道路照明市场主要靠政府示范性工程采购,政策依赖性很高,除了LED路灯本身性能和安装成本对其市场化的影响以外,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成熟的业务发展模式也成为市场能否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还不规范,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标准。 2010年年初,国家已经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半导体照明标准,但这些标准还远远不够。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需要出台更为全面的相应标准以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综合来看,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在外部环境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更应该保持冷静的思维,一方面选择适合的业务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保证市场繁荣不会昙花一现,最终实现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4)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整合并购快速壮大 2011年,借力半导体照明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LED企业进入了股改上市高峰期。年初,雷曼光电年初登陆创业板;5月,鸿利光电和奥拓电子分别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6月,深圳洲明科技在深圳成功上市。7月,深圳瑞丰光电成功上市。此外,联建光电和勤上光电已成功过会,即将上市;据了解,目前LED行业内正在准备股改上市的企业有木林森、聚飞、聚作、万润、丽晶等。 与此同时,为了抢占半导体照明市场先机,垂直打通产业链,完善横向配套,LED行业掀起了强强联合、收购兼并、内部整合的热潮。1月25日,真明丽公告称,以17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美国HCI公司;3月30日,雷士照明与科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照明应用开发、技术交流合作、推动市场发展三个方面。 此外,阳光照明也相继以1350万元的代价获得杭州汉光照明50%的股权,又以123.76万元获得日本LIREN公司30.188%的股权;中国电子(CEC)也在着手对下属振华晶体、开发晶、中电照明、中电熊猫、桑达电子、晶门科技等LED领域相关企业进行业务整合。 2、未来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趋势 [!--empirenews.page--] 2012-2014中国半导体照明市场规模预测 (1)降低灯具成本是半导体照明的发展重点 目前,阻碍半导体照明灯具普及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成本。现阶段,半导体照明灯具的成本是荧光灯器具和HID器具的3-5倍,导致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单位亮度的光源价格以及周边部件方面,白色LED价格要高出传统照明灯具。同时灯具产品还需要驱动电源、散热、透镜等周边部件。所以说,要降低产品成本不仅要降低光源成本,降低周边部件的成本同样也很重要。另外,室内照明十分重视色温和演色性,因此改善光质也是推动半导体照明灯具在室内照明应用的重点。 (2)产品向多元化应用领域拓展 半导体照明应用正逐渐从简单的装饰照明,逐渐转向大功率的城市景观照明、市政道路照明、汽车照明和工业照明为主的功能性照明产品发展,并逐步满足高速公路、隧道、地铁、机场、航运等对照明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市场需求。此外,在防爆灯、半导体制造照明、低温照明、紫外消毒、医用照明等特殊、特种领域的照明应用也在逐步使用更具优势的LED光源产品。 (3)功率型、表面贴装型LED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功能性照明市场的逐步启动,对于功率型和表面贴装型LED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此外,LED在汽车车灯产品中应用比例的不断提升也将带动对于功率型和表面贴装型LED产业的需求。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功率型和表面贴装型LED产品将成为企业的重点发展产品之一。 (4)半导体照明产品不断追求小型化和集成化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低功耗趋势已经势在必行,因此终端产品制造商们对各种元器件提出了小型化要求,LED也不例外。目前,随着单颗LED芯片功率与亮度等不断提升,在散热技术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半导体照明产品供应商都在积极开发更具体积优势的LED产品,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已成为发展方向。比如,以前采用8-12颗LED管芯的便携式照明产品,目前只采用1-3颗大功率LED管芯,便可以实现更佳的照明效果。

    半导体 中国半导体 半导体照明 照明市场 BSP

  • 奥迪握手恩智浦 合作领域涵盖汽车业务及汽车互联的新兴技术

    【导读】奥迪股份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纳斯达克代码:NXPI)在2012电子展上宣布他们之间已签署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 摘要:  奥迪股份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纳斯达克代码:NXPI)在2012电子展上宣布他们之间已签署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关键字:  奥迪,  恩智浦半导体,  战略合作,  新兴技术 中国上海,2012年11月19日 —— 奥迪股份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纳斯达克代码:NXPI)在2012电子展上宣布他们之间已签署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该合作伙伴关系侧重于在八个筛选出的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推动创新速度和上市时间,这些应用领域涵盖了恩智浦长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车载网络和车载娱乐等恩智浦汽车业务,也包括汽车互联的新兴技术。其中包括车对X通信、远程信息处理、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和电动汽车的高压控制器件。 奥迪电气/电子首席执行工程师Ricky Hudi表示:“该合作伙伴关系是我们渐进式半导体计划(PSCP)的另一个里程碑,进一步加强了两家公司多年来建立的互信。此外,恩智浦为汽车互联提供电子接口的战略非常明智,也为奥迪的未来计划指明了方向。” 据专家估计,汽车的所有创新中有90%由电子产品实现,其中半导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不断提高汽车与外界的连接水平则需要与之相关的NFC、无线接收、雷达和远程信息处理等业务和技术的支撑。奥迪和恩智浦的此次合作确认了半导体技术在汽车引入互联技术及其他全新功能时的重要性,通过引入这些技术来着重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度、节约成本并提高能效。 恩智浦汽车业务总经理Kurt Sievers表示:“非常荣幸能在高档车市场上成为奥迪的创新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业界对恩智浦杰出客户支持、最优质解决方案及持续创新力(这一点尤为重要)认可的有力证明。我们与奥迪的坚实合作巩固了恩智浦对汽车互联技术的侧重与行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奥迪握手恩智浦 合作领域涵盖汽车业务及汽车互联的新兴技术 恩智浦和奥迪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奥迪的渐进式半导体计划(PSCP)的组成部分,该综合性半导体战略旨在增强半导体公司在德国汽车制造商流程中的作用和参与度。其名称为“创新与速度楷模”,于2012年5月由奥迪的Ricky Hudi和恩智浦的Kurt Sievers签署。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 NXPI) 以其领先的射频、模拟、电源管理、接口、安全和数字处理方面的专长,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High Performance Mixed Signal)和标准产品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智慧识别、无线基础设施、照明、工业、移动、消费和计算等领域。公司在全球逾25个国家都设有业务执行机构,2011年公司营业额达到42亿美元。更多恩智浦相关信息,请登录公司官方网站www.nxp.com查询。

    半导体 汽车 恩智浦 奥迪 BSP

  • 中国光伏落后企业死撑不倒为哪般?

    【导读】最近看了阳光电源总经理曹仁贤的一篇专访,深有感触。整理一些个人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与各位共享、共勉。 摘要:  最近看了阳光电源总经理曹仁贤的一篇专访,深有感触。整理一些个人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与各位共享、共勉。关键字:  阳光电源,  曹仁贤,  光伏 最近看了阳光电源总经理曹仁贤的一篇专访,深有感触。整理一些个人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与各位共享、共勉。 1、国外朋友问我,为什么一直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光伏企业却还能不死呢? 其实,中国的企业死与不死不太好鉴定,不像国外有一道破产的法律程序,而中国有无数企业即使死了也没有去注销,从法律层面看还存在,但实际已经不在了。 2、由于中国的破产法律清算成本过高,很多光伏企业实际上已经倒闭了,但在外国人眼中却还活着。为什么活着? 这跟中国的面子文化和信用环境也有关系。现在甚至还出现了企业准破产的现象,以破产先赖掉债务不偿还,然后还在进行少量生产,这样的企业我不认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是完全已经没有存活能力了,可以视同已经死掉。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目前实际上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都已经破产了。 3、外国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亏本还要卖?其实,谁也不愿意做亏本买卖,可产能过剩,只能做亏本生意,市场大环境如此。 4、虽然我们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第二大了,但那只是产量,并不是产品性能和企业品牌。为什么一提到技术革命,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FirstSolar而不是尚德呢? 因为我们的品牌经营时间太短,现在又面临着刚站起来的几个有力量点的品牌,还没有站直就要倒下了。 5、国内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还没有形成差异化。京瓷、三洋、SunPower等公司的电池和高效组件价格为什么那么坚挺?FirstSolar的薄膜电池也比中国产的薄膜电池价格贵一倍以上,为什么? 6、产品同质化,且产能严重过剩。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低价卖掉不干了,现在在甩卖、清仓的多属于此类,因此造成市场上产品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第二类是确实还想发展,但又需要现金流保证生存,只好跟着低价销售。这两类企业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就是恶性竞争。 [#page#] 7、中国光伏企业是重资产运行,投入很大,又没法撤销投入,只好拼命生产,市场形势不好也抱着侥幸心理,实际上也停不下来,因为不但有折旧,有的设备停下来也就不能再用了。所以导致这个市场惯性非常大,几乎每年都在消耗上一年的库存,在旧的存量消耗掉的同时又在产生新的存量。 8、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受控的市场,没有安全感;第二,过度投资,造成巨大产能过剩;第三,没有创新,产品严重同质化。 9、“双反”只是一根导火线,只是提前引爆了行业的深层危机,使得危机更加严重而已。 10、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不会轻易直接掏钱出来救企业,更多的只是起一种牵线搭桥的引导作用。 11、在目前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由于银行也很难判断哪个企业可以活下来,所以只好“一刀切”来控制风险。可这些企业中也有一些好企业深受大环境拖累,他们有可能成为这个未来产业中的脊梁 12、我觉得成本降低的重担不能仅压在光伏电池、组件上。即使组件便宜到只剩玻璃的价格,也就是几乎每瓦零成本时,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是要好几毛钱。为什么呢?因为配套设备、土地、电缆、检测以及劳动、服务等成本仍然比较高。 13、西北的土地原本荒芜着,毫无价值可言,可现在一听说要装太阳能,就都来收钱,即使无偿划拨,也有这样那样的费用,甚至造成现在很多投资者一听到无偿划拨土地就害怕。 14、光伏业的发展需要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需要管理创新,需要通过一些变通的办法来降低系统成本和发展成本。比如,电站运行维护、EPC的技术创新;比如,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碳税抵扣等制度创新;比如,分布式电源放开安装,而不需要到财政部和国家能源部去申请,收电费的部门既收电费又发放电费并引入竞争,开放式经营的管理创新;等等。如此,就可以大大降低可再生能源在接入、使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15、我们不能再保护落后,需要打开变革的大门,需要从制度层面、从方方面面去降低系统成本和发展成本,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光伏发电尽早成为替代能源。

    半导体 光伏 光伏企业 阳光电源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