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工程教育发展,开辟嵌入式教学创新未来——2012年德州仪器中国嵌入式教育者会议圆满举行

    【导读】德州仪器中国嵌入式教育者会议近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本次教育者会议聚焦高校DSP和MSP430单片机教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位投身于嵌入式领域教学,与TI有着良好合作的一线优秀教师会聚一堂,满怀热情地分享了嵌入式教学的教学心得和经验,探讨了嵌入式技术的最新发展。 摘要:  德州仪器中国嵌入式教育者会议近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本次教育者会议聚焦高校DSP和MSP430单片机教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位投身于嵌入式领域教学,与TI有着良好合作的一线优秀教师会聚一堂,满怀热情地分享了嵌入式教学的教学心得和经验,探讨了嵌入式技术的最新发展。 关键字:  德州仪器,  嵌入式教育者会议,  DSP 德州仪器中国嵌入式教育者会议近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本次教育者会议聚焦高校DSP和MSP430单片机教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位投身于嵌入式领域教学,与TI有着良好合作的一线优秀教师会聚一堂,满怀热情地分享了嵌入式教学的教学心得和经验,探讨了嵌入式技术的最新发展。 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参会 本次大会得到了教育部的亲切关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实验处处长李平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辞,充分肯定了TI大学计划在践行专业综合改革、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对高校人才培养所做的突出贡献。以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为代表的学校和学院领导也出席了大会,祝贺TI在2012年在大学实验室建设和升级、学生竞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并期待与TI进一步深化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方面的合作。 TI 第三方合作伙伴展示的MSP430F6638 EVM板 DSP今年迎来了30岁生日。TI首席科学家方进(Gene Frantz)先生讲述了他与DSP技术共同成长的历程,回顾了30年来DSP 技术的发展,并展望DSP将为智能汽车、视频监控、工业控制和智能机器人都将获益于信号处理技术带来更强大的处理能力。他说,“TI的DSP技术正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安全、环保、智能,也更有乐趣。而且就DSP技术为世界带来的改变来看,我们现在还仅仅是享受到了皮毛而已。” TI亚洲区大学计划总监沈洁女士对年度大学计划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对未来的大学计划工作的展望。沈洁女士特别感谢了前来参会的全国各个高校的老师。老师们是TI大学计划最宝贵的财富,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TI中国大学计划才能结出今天丰硕的果实。她表示,“TI大学计划离不开新老教师的大力支持。每一项大学计划具体项目的实施,教材的出版、科研项目的实施和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都是在老师们不计回报的辛勤工作下完成的。” TI中国大学计划在2012年的辛勤耕耘也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充分肯定。TI全球副总裁林坤山博士、TI全球大学计划经理Brad Ruzicka先生、TI嵌入式处理器业务发展部总监程晓伟先生分别介绍了TI大学计划在全球的发展,以及嵌入式处理产品的应用以及业务的现状。 老师们参加了MSP430、C2000、Cortex-M和C66x多核培训 交流与分享 教学经验分享是大会的核心环节,老师们教学创意的火花点燃了会场,也给予TI在探索未来大学计划支持方面极大的灵感。老师们一致认为,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内容、教材和设备的更新目前都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仍有欠缺。如何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老师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石光明教授分享了西电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建立的过程以及示范中心在教材、实验和学生培养方面的改革措施。他介绍了示范中心在整合校内各个学院资源、调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编排、与科研项目结合的实际操作经验,并盛赞西电-TI MSP430联合实验室和模拟联合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大学刘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方向忠教授、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分别分享了在MSP430和DSP教学方面的最新尝试。 更多老师分享的详细资料,欢迎前往TI大学计划官方网站下载。 TI强大的第三方资源也为大学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艾睿合众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泰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余家技术力量雄厚的合作伙伴展示了基于TI嵌入式技术的开发工具和教育实验平台,来自科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还展示了出版的基于TI技术的丰富的教材,体现了大学计划在项目支持上的力度和多样性。来自厦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TI联合实验室的老师们还将实验板卡以及自制的教学实验箱带到了大会现场,同与会老师讨论实验教学的经验。 为了让老师们能够迅速熟悉并掌握最新的开发板和开发工具并快速用于教学,大会期间还组织安排老师进行了技术培训。为期半天的培训针对 MSP430、C2000、Cortex-M和C66多核教学,内容充实,以动手实验为主,加深了老师们对TI产品的理解。培训的授课老师包括TI合作院校从事多年教学经验的专家级老师,而TI的高级技术专家们也亲自前来指导老师们的实践并解答问题,体现了TI对本次教育者会议的重视。[!--empirenews.page--] 大会举行了答谢晚宴以表彰部分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领域表现突出的老师们。通过晚宴和团队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拉近了距离,许多老师找到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共同话题,并约好了下一次再见面交流。 德州仪器教育者会议是德州仪器大学计划举办的每年一届的会议,德州仪器希望会议能为TI联合实验室的教师或其他相关教师提供一个关于半导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应用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平台,会议至今已连续举办了 12 届。

    半导体 嵌入式 BSP

  • 理性看待日本光伏市场 警惕再遭“双反”

    【导读】企业多是逐利的,日本本土企业在选择产品时,多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中韩光伏组件,价格远比本土企业便宜,甚至低于日本70%的价格。虽然欧美对我国发起了"双反"调查,但是日本方面,仍然默许中国的低价竞争模式。即使这样,我国也要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日本方面突然变脸。 摘要:  企业多是逐利的,日本本土企业在选择产品时,多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中韩光伏组件,价格远比本土企业便宜,甚至低于日本70%的价格。虽然欧美对我国发起了"双反"调查,但是日本方面,仍然默许中国的低价竞争模式。即使这样,我国也要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日本方面突然变脸。关键字:  日本,  光伏组件,  双反 受日本七月份实行的每度电42日元(约合3.27元人民币)回购的补贴政策影响,日本当地企业纷纷参与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三季度日本太阳能电池板销量达0.63吉瓦,比去年增长80%。其中进口组件增长幅度较大,从去年的19%增长到今年的32%。 企业多是逐利的,日本本土企业在选择产品时,多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中韩光伏组件,价格远比本土企业便宜,甚至低于日本70%的价格。虽然欧美对我国发起了"双反"调查,但是日本方面,仍然默许中国的低价竞争模式。即使这样,我国也要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日本方面突然变脸。 理性看待日本光伏市场 警惕再遭“双反” 日本本土企业在价格战严峻的劣势之下,纷纷缩减了光伏业务。据悉,夏普有意关闭英国和美国的光伏工厂,大幅缩减其光伏业务的规模。 日本光伏:美杜莎的"诱惑" 日本是由数千个岛屿组成,数千个岛屿排列呈弧形。日本南北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气候,本土地区属温带气候,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气候。琉球群岛范围属亚热带气候,由于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更适合太阳能光伏的发展。 日本太阳能发电协会(JPEA)指出,到2020年日本太阳能光伏安装量将达到34吉瓦,2030年更将达到100吉瓦。这些数字预示着日本光伏市场的前景是巨大的。今年日本太阳能光伏装机量是去年的二倍,有望达到3.2吉瓦。虽然相比我国今年的太阳能光伏安装量4.5吉瓦,仍有三分之一的差距,但是日本市场仍是我们值得觊觎的。因为全球太阳能光伏安装量也不过区区32个吉瓦,中日的安装量占比就占了四分之一的份额。 在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前十位排名中,夏普和京瓷占了两个席位。其本土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就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可见,日本本土企业在太阳能发展规模和实力上还是相对有话语权的。 日本大地震和核事故带给了日本人民惨痛的代价和教训,日本政府积极改变能源战略,支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的利用,对待外国光伏企业也相对宽松。日本的光伏新政,不仅刺激了本土市场,更加激活了中国企业的兴趣。使其成为全球瞩目的光伏"焦点"。 在全球太阳能电池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日本购进太阳能组件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对于日本本土市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快速布局太阳能光伏能源的好时机。对于受困于欧美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机遇。 日本光伏: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机遇很好,但是进入日本市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晶澳太阳能的有关人士表示,日本的光伏市场是由当地企业垄断的,比如夏普、京瓷等本地的光伏巨头。所以,晶澳太阳能多会选择与本地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参与日本光伏市场。 日本企业也有自己的"国标"(JET认证和JPEC认证),我国通过JET认证和JPEC认证的中国企业有:阿特斯、天合、尚德电力、英利、赛维等等。说明我国光伏企业把日本光伏市场放在了较高的战略地位,为更好的介入日本市场,打好了基础。 我们依稀可以看清中国光伏企业过去几年中的布局。2006年,无锡尚德收购了日本本土企业MSK公司,就准备好进入日本市场;2010年,天合光能日本设立子公司,今年开始开展发电业务。 日本会对华光伏"双反"吗? 虽然日本政府给了较高的补贴价格,但是对于成本低廉的海外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这就导致了,日本本土企业在价格上无法与海外企业相比,进而补贴政策不会实实在在的为本土光伏企业带来利润。这导致了,日本政府将在明年,也就是2013年3月将下调上网补贴电价价格。这将必然导致海外企业进入日本市场造成屏障。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日本的夏普、京瓷等公司会不会像SolarWorld一样,联合本土光伏企业要求本地政府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显而易见,这是非常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国光伏企业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能进能退,不要再盲目上规模做产量,最终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理性看待日本光伏市场 我国光伏企业应理性看待日本光伏市场的发展,从夏普、京瓷等企业关闭海外工厂来看,日本本土光伏企业,有意收缩海外市场布局,重点开发本土市场的迹象。这有点类似于我国当前挖掘国内内需的方式,异曲同工。但是又与我国遇到的情形不同,日本光伏企业是主动发掘内需,而我国是被动发展国内光伏产业。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像是投资需求,拯救光伏产业顺带拉动经济发展,缺少后续的持续性。而日本更像是消费需求,本土能源替代呼声较高,太阳能光伏发电需求较大,从而不得不去发展这个产业。 无论日本光伏市场是多么大的一块馅饼,我们都要当心脚下是否暗藏陷阱机关,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左右。更不要用产量和低价逼着日本政府对华发起"双反"调查。其实我们应该管好自己的口袋,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随便投,不是什么钱都可以随便赚。对于我国光伏企业来说,最关键的不是未来能赚多少多少钱,而是在当前的状况下让自己能够活下来。[!--empirenews.page--] 我国的光伏企业目前面临的对手很多,欧美也好、日韩也好,都是促进我们前进的原动力。

    半导体 夏普 光伏市场 光伏企业 BSP

  • 强大根基为赛灵思20nm技术产品继续领先一代注入强心剂

    【导读】11月5日,在赛灵思媒体见面会上,赛灵思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执行总裁汤立人分享了Xilinx 继续领先一代的20nm 产品战略,“此外,下一代FPGA及第二代SoC和3D IC将与Vivado设计套件‘协同优化’,为行业提供最具吸引力的ASIC和ASSP可编程替代方案。” 摘要:  11月5日,在赛灵思媒体见面会上,赛灵思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执行总裁汤立人分享了Xilinx 继续领先一代的20nm 产品战略,“此外,下一代FPGA及第二代SoC和3D IC将与Vivado设计套件‘协同优化’,为行业提供最具吸引力的ASIC和ASSP可编程替代方案。”关键字:  赛灵思,  20nm,  FPGA,  IC “熟悉FPGA行业和对赛灵思有一定了解的业界人士都知道,赛灵思在28nm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其产品组合处于整整领先一代。基于28nm技术突破之上的20nm产品系列,必将为创造更高的客户价值提供了巨大的机会!”11月5日,在赛灵思媒体见面会上,赛灵思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执行总裁汤立人分享了Xilinx 继续领先一代的20nm产品战略,“此外,下一代FPGA及第二代SoC和3D IC将与Vivado设计套件‘协同优化’,为行业提供最具吸引力的ASIC和ASSP可编程替代方案。” 强大根基为赛灵思20nm技术产品继续领先一代注入强心剂? 赛灵思在28nm 7系列FPGA的创新,把工艺技术上的创新(与台积电(TSMC)共同开发的高性能低功耗(HPL)技术)与针对最小化静态和动态功耗、最大化主要构建模块性能的众多优化完美结合,让赛灵思能够提供超越节点的性能/瓦价值优势。“其20nm产品系列发展战略,包括下一代8系列All Programmable FPGA以及第二代3D IC和SoC。 20nm产品系列建立在业经验证的28nm技术突破之上,在系统性能、功耗和可编程系统集成方面领先竞争企业整整一代。”汤立人强调,“赛灵思在 28nm 节点上推出的多种新技术为客户带来了重大的超前价值,并使赛灵思领先竞争对手整整一代。赛灵思并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 FPGA 架构迁移到新的技术节点上,而是力求引领多种 FPGA 创新,并率先推出了 All Programmable 3D IC 和 SoC。” 如何扩大下一代的竞争优势? 从28nm 7系列FPGA的创新为到20nm8系列FPGA为赛灵思在20nm继续保持领先一代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这些器件将利用与台积电的28nm HPL工艺性能/瓦特征相似的20nm SoC工艺。将系统级性能提升2倍,内存带宽扩大2倍,总功耗降低50%,逻辑功能集成和关键系统建模加速1.5倍多。汤立人表示,“所有应用都将受益于赛灵思的下一代路由体系结构,可以轻松地扩展超过90%的资源利用率,实现更高的结果质量及更快的设计收敛。” 怎样发现并满足20nm节点市场需求? 汤立人强调,“半导体行业的领导者正在逐步发现20nm的价值,而且一些设计已经正在进行中。”赛灵思公司看到了这个工艺节点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因此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方式,致力于通过28nm已经建立且在20nm将继续扩展的创新技术持续发掘这些潜在的价值。 庞大的20nm市场需求体现在各大热门应用领域,它包括Nx100G有线网络、嵌入式视觉、多通道无线射频、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及交换机应用等。赛灵思为满足市场对20nm技术产品的需求,再次领先一步,进行全面且具前瞻性的市场战略部署。 [#page#] 20nm FPGA性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汤立人指出,“在20nm,赛灵思目前正在开发其第二代SoC和3D IC技术,以及下一代的FPGA技术。相比于竞争对手,赛灵思拥有多年前率先创新的先发优势。其中包括FPGA性能/瓦的突破,与客户一起更好微调的更成熟的SoC和3D IC技术,与其下一代Vivado设计套件“协同优化”的器件。”赛灵思在系统中重新定义了高性能收发器的设计和优化。这让赛灵思能够更有效地把20nm的附加价值引入领先的和业经证明的28nm技术之中,让客户的创新继续保持领先一代。 第一代到第二代All ProgrammableSoC 为在20nm继续居于领先一代的地位,赛灵思将借助一个新的异构处理系统,有效地提供更高的系统性能。这个嵌入式系统将被用超过 2倍的互连带宽耦合到下一代FPGA架构中。在芯片上的模拟混合信号性能将翻一番,同时可编程I/O将随着下一代DDR4和PCI Express接口而升级。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All Programmable 3D IC 和一个纯粹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所可能达到的结果相比,汤立人表示赛灵思28nm同构和异构Virtex® 3D IC把设计容量、系统级性能和系统集成的水平均整整翻了一番,提供了领先一代的价值优势。 为在20nm继续领先一代,赛灵思将利用一个两级接口扩大其3D IC的架构,让同构和异构裸片的集成均能基于开放的行业标准实现。从而把逻辑容量扩展1.5倍或增加30-40M ASIC等效门的设计。 [!--empirenews.page--] 对于如何应对支持最高级别、最高性能和简便设计的问题,汤立人表示,“为达成该高级别设计要求,可编程互联的带宽要增加5倍以上。因此,赛灵思正在着手开发第二代 All Programmable 3D IC技术,致力于实现最高层次的可编程系统集成。”

    半导体 SoC 节点 赛灵思 BSP

  • 爱特梅尔maXTouch S系列触摸屏控制器荣获《电子设计技术》杂志2012年度创新奖

    【导读】微控制器及触摸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爱特梅尔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maXTouch® S系列触摸屏控制器获得《电子设计技术》(EDN China) 杂志2012年度创新奖之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类别奖项,爱特梅尔于11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颁奖典礼上,获颁这项声名卓著的奖项。 摘要:  微控制器及触摸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爱特梅尔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maXTouch® S系列触摸屏控制器获得《电子设计技术》(EDN China) 杂志2012年度创新奖之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类别奖项,爱特梅尔于11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颁奖典礼上,获颁这项声名卓著的奖项。关键字:  爱特梅尔,  创新奖,  触摸屏控制器 微控制器及触摸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爱特梅尔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maXTouch® S系列触摸屏控制器获得《电子设计技术》(EDN China) 杂志2012年度创新奖之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类别奖项,爱特梅尔于11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颁奖典礼上,获颁这项声名卓著的奖项。 《电子设计技术》2012年度创新奖获奖产品是通过该杂志读者在线投票系统评选出来的,在评选之后,一个由专家和《电子设计技术》高级编辑组成的小组根据技术创新、市场影响力和相关产品服务三项标准来评审提名产品。自2005年以来,《电子设计技术》创新奖一直稳步成长,成为中国电子设计业界最受尊敬的奖项,其获奖产品在本地市场赢得了广泛认可。 爱特梅尔亚太区与日本销售副总裁林伟仪表示:“我们为获得《电子设计技术》创新奖而感到自豪,尤其令我们高兴的是,该奖顶是以嵌入式工程技术社群的投票为基础来评选的,这个设计社群认识到触摸屏设计存在着诸多挑战,以及爱特梅尔maXTouch S系列控制器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克服这些挑战。触摸技术正在快速进步,爱特梅尔推动着大部分创新工作,为设计人员提供突破性触摸技术,帮助他们创建高度差异化产品。” maXTouch® S系列触摸屏控制器是爱特梅尔的下一代触摸屏控制器产品,适用于设计用于最大17英寸触摸屏的创新性直观界面,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级本和电子书阅读器(e-reader)等应用。 爱特梅尔还有两款产品获评选为《电子设计技术》杂志2012年创新奖之最终入围产品,包括嵌入式系统-系统开发类别的板级支持包(BSP),以及通信和网络-前端IC类别的AT86RF232收发器IC。获奖的BSP在包含爱特梅尔基于SAM9G45和 SAM9M10 ARM9™的微控制器产品的SAM9M10-G45-EK电路板上运行Android OS,用于消费、工业和计算市场。AT86RF232收发器支持大批量消费市场的2.4GHz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无线应用。

    半导体 爱特梅尔 触摸屏控制器 电子设计 创新奖

  • 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Q4排行 高通增速惊人

    【导读】据半导体分析机构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数据预测,2012年第四季度半导体市场将下降0.5%,比较而言,2011年全年下降2.5%。该公司还针对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进行了第四季度的排行。 摘要:  据半导体分析机构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数据预测,2012年第四季度半导体市场将下降0.5%,比较而言,2011年全年下降2.5%。该公司还针对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进行了第四季度的排行。关键字:  半导体,  排行,  德州仪器,  英飞凌,  高通 据半导体分析机构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数据预测,2012年第四季度半导体市场将下降0.5%,比较而言,2011年全年下降2.5%。该公司还针对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进行了第四季度的排行。 该排行榜的一大亮点是,德州仪器和英飞凌以两位数领跌,而高通则以20%的增长速度傲视群雄。 上表为与2012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各厂商利润收益对比一览。来源: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据估计分析,PC市场仍然走弱,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需求持续高涨,这些为影响半导体原厂利润收益最主要因素。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还根据年度预测数据预测了全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见下表。 全球国家或地区年度GDP增长及预测 来源: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及IMF 综合考量全球诸多复杂因素,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预测,2013年全球电子市场将增长9%。

    半导体 半导体 SEMICONDUCTOR BSP

  • 离网光伏项目或是中国企业入澳突破口

    【导读】长期以来,“并网”难题一直是束缚光伏企业开展投资的顾虑所在。因此,离网光伏发电作为解决并网难的出路之一被众多光伏企业重视。同时,由于澳洲地广人稀的地理条件所限,离网发电是光伏企业在澳投资的最优选择。 摘要:  长期以来,“并网”难题一直是束缚光伏企业开展投资的顾虑所在。因此,离网光伏发电作为解决并网难的出路之一被众多光伏企业重视。同时,由于澳洲地广人稀的地理条件所限,离网发电是光伏企业在澳投资的最优选择。 关键字:  并网,光伏,离网光伏发电,投资 由于海外多国双反及行业本身缺陷,中国光伏面临多重困境,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过剩产能无处消化。传统的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大门渐关,而国内光伏发电的推广受到并网难、发电成本高的现实压力。开辟新兴市场引起光伏业界的高度重视。 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亚市场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领先的研发实力,或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海外投资的阵地。 投资环境良好产业空白为中国企业带来机遇 澳大利亚是为数不多的光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每年有大约5800万皮焦耳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整个国家年能源消费量的1万倍,每平米的太阳辐射率超过80%。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践行其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减排行动,澳大利亚政府将其可再生能源目标调整为:至2020年,20%的澳大利亚电力供应需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时,2050年之前澳大利亚将在2000年排放水平上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78%的电产能来源于煤炭,15%来源于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所占比重只有1%。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投资专员王恒岩表示,为了扩大太阳能的应用范围,澳政府在大学校区、工业园区等地方划分出了太阳能区域,要求区域内用电必须来全部来源于光伏发电。 政府资金支持方面,去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清洁能源金融公司,由政府注资100亿澳元,主要投资于清洁能源技术开发。今年,澳政府成立了可再生能源机构,并注资32亿澳元作为基金,用于支持清洁能源项目。 虽然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给予了包括向光伏研发机构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但澳光伏产业空白。 “由于澳洲光伏生产企业极少,因此,中国企业不会面临与澳本土企业的竞争,不会产生类似欧美‘双反’的贸易摩擦。同时,由于澳大利亚在光伏产业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研发技术及机构,中国企业可与其合作研发项目。”王恒岩表示。 并网难、局部产能过剩形成入澳羁绊 王恒岩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在本土遭遇的“并网难”问题,在澳大利亚也同样存在。 [#page#] 从技术层面上讲,光伏发电的电能质量不高。电网公司对电力供应相对稳定性要求高,而光伏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的可预测性低,可靠性不足。相对来说,传统电力技术成熟,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光伏企业在并网上不具优势。 另外,澳州主要的大中城市电力供应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据悉,2009~2010年,澳洲政府为了鼓励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对安装屋顶太阳能的住户给予6000澳元的补贴。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末,新南威尔士州屋顶太阳能产能已占到装机总容量的39%,昆士兰州占24%。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传统发电造成了冲击,还直接溢出了大量光伏发电产能。 除此以外,目前澳洲很多清洁能源项目停滞不前,症结在于没有和电网公司就电价达成一致。澳洲电网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发电企业议价权少,光伏电力生产企业很难获得利润。王恒岩表示。 “澳洲电价复杂,每秒钟都在变化;澳洲电网公司要求电力企业以竞标方式并网,电力企业很难与电网公司达成固定电价。”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区域经理邓娟说道。 离网光伏项目或为中企入澳突破口 长期以来,“并网”难题一直是束缚光伏企业开展投资的顾虑所在。因此,离网光伏发电作为解决并网难的出路之一被众多光伏企业重视。 “离网光伏发电,是一个即绕开了并网难,又充分发挥光伏优势的好办法。在发电的移动性、独立性上,光伏发电具有的优势,是所有传统能源发电所不具备的。”卓创资讯光伏分析师王敏表示。 同时,由于澳洲地广人稀的地理条件所限,离网发电是光伏企业在澳投资的最优选择。 “澳洲城市分布比较分散,除了几个较大的城市人口较为集中,其他地区由于人口稀少,传输电力所造成的耗损十分不经济,因此西澳大利亚和北领地没有和国家电力市场连接,只能采用柴油或者天然气发电。”王恒岩说道,“但是现在澳洲政府规定20%的发电量必须是清洁能源,而风能发电对地理环境要求较高,很多地方无法实现,所以光伏太阳能有很大潜力。因此,中国光伏企业可以考虑澳洲中部地区的项目。” 王敏表示,较并网发电而言,离网发电投资小、见效快,其组成部件较为简单,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三部分组成,因此时间建设较快,从安装到投入使用的时间视其工程量,少则一天多则二个月。 邓娟认为,离网发电技术含量不高,与并网差不多,无技术瓶颈。

    半导体 电网 光伏 清洁能源 光伏企业

  • 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双管齐下扩内需

    【导读】由国家能源局和科技部先后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计划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并扩大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规模。 摘要:  由国家能源局和科技部先后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计划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并扩大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规模。关键字:  十二五,  太阳能发电,  光伏电站,  分布式 从19日举行的2012光伏发展新思路论坛中了解到,在欧美相继打出“双反”牌之后,快速打开内需市场,成为国内光伏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业内专家分析,我国国内光伏市场潜力巨大,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思路应朝着光伏电站建设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发展,在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需要政策措施进一步跟进落实。 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接连遭到美欧市场的重创后,中国光伏企业的国外市场几近关闭,内需成为国内光伏行业的最后一丝希望。业内专家表示,欧美一直是我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市场,而如今在配套政策的落实和国内光伏应用终端企业的不断发展下,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将释放更大的潜力。 国家能源局网站数据显示,我国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全国可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屋面面积约180亿平方米,粗略测算,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可达2亿千瓦以上。 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分别于9月和10月发布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大力推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在城市的应用,加快在居民住宅和政府公用建筑物、商业设施等的普及,实行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免费并网、电网调剂,形成千家万户开发应用新能源的局面。 除了政策支持外,国内的光伏应用终端企业也对太阳能光伏中端产品需求较大,例如太阳能电池板。深圳市均益安联光伏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民一表示,在地下停车场的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50%从国外进口,价格比国内高一倍;但是因为国内的电池板生产商把质优的电池板低价出口欧美,将次质的留作内销,所以国内企业只能选择国外价高的产品。 “如果国内的电池板生产商能够把质优产品转销国内,像我们这样的光伏终端应用企业得益而大力发展,内需会因此而扩大1-2倍,这既降低了我们的成本,也让屡受国外双反困扰的电池板生产商拓展了内销路径,何乐而不为。”周民一说。 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双管齐下扩内需 面对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在就急、救势、救命的当前形势下,路径选择成为如何开拓内销市场的最重要问题。 由国家能源局和科技部先后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计划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并扩大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规模。 不少企业在出口受阻后,开始转变思路,建设光伏电站以拓展国内市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未来的太阳能企业和产业要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建立新的技术能力和商务模式,在电力供给不足、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建立太阳能光伏电站。天合已经在西藏建立了4座太阳能电站,这不仅解决西部偏远地区的无电问题,也扩大了企业的国内市场。

    半导体 光伏发电 光伏电站 分布式光伏 BSP

  • 科士达:研讨会让我了解光伏最先进理念

    【导读】摘要: 研讨会前,专访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胡伟国。 摘要:  摘要: 研讨会前,专访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胡伟国。 关键字:  ,  光伏逆变器,  控制器,   科士达:研讨会可以让我了解光伏现在最先进的理念 ——第二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会前专访 研讨会前,专访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胡伟国。 2012年12月20日,由资讯机构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第二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详情可登陆/hdbd/guangfu_2j/about.html)将在江苏苏州胥城大厦隆重举办。 此次研讨会为国内唯一专注于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和控制器技术探讨的盛会,会议围绕光伏逆变器和控制器中有关生产工艺、性能的稳定性、成本控制、可靠性、功率转率效能、光伏并网接入技术、光伏并网发电逆变技术、光伏系统的设计、检测认证,以及光伏并网发电标准、关健元器件等热点话题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和交流,特别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解析。 主办方有针对性力邀ST、Infineon、iSuppli、君耀电子、益登科技、南京新康达等多家国内外、港台顶尖的太阳能逆变器的解决方案商和行业专家带来最新、最全的太阳能光伏解决方案,以不同性价比的方式展现给参会工程师听众作全面参考与选择。 此外会议还会结合会议主题,为大家提供一个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关键元器件参考和选型的最佳平台,其中君耀电子、世强电讯、南京新康达将在现场进行新产品DEMO展示! 此次会议预计有300多位太阳能逆变器、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光伏应用产品、方案商、器件等行业的公司管理层、工程、研发、设计等专业人士参会,让大家一次性的与同行业以及IC技术方案等高工针对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交流。 研讨会前,记者采访了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胡伟国。 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电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是专注于电力电子及新能源领域,产品涵盖UPS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机房一体化设备、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在工作忙碌之余,胡伟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下个月就是太阳能光伏研讨会了,他要开始安排后面工作,为参加研讨会腾出时间,不能错过此次精彩的盛会。 当问到这次参会主要会关注哪些热点话题时,胡伟国说:“我主要关注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方面的话题,我们比较看重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问题,对这类话题自然会更加关注一些。” 胡伟国指出,科士达新能源公司有专门的部门从事测试认证工作,他说科士达新能源的产品该做的测试认证都做齐全了。但谈及对研讨会中的测试认证有没有兴趣,他表示,参加研讨会可以学习一下演讲嘉宾提供的测试认证方案,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双反”“价格下跌”纷纷来袭,太阳能光伏行业几经波折,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想必大家对这个行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看法。胡伟国说:“根据目前国家出来的政策、举措,对明年的光伏行业比较有利,对国内的发展也有一点帮助,至少原来大家悬着的心可以放下来了,总体上,我还是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当记者问及对资讯的印象时,胡伟国表示,的会前服务不错,各方面都挺好。会前联系的方式很周到,不但有邮件,还有短消息。 而此次参会,胡伟国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借此机会了解现在最先进的理念、信息资料以及行业动态。他说:“我觉得这次研讨会对我们应该会有所帮助的,起码可以更多地了解演讲嘉宾分享的技术方案。而且只要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我们都会汲取。” 关于第二届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一.本次研讨会围绕光伏逆变器和控制器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具体涉及的方案及相关热点话题如下: 1、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的供求情况及价格走势 2、太阳能逆变电源设计与实现 3、功率器件技术在高效率逆变器应用 4、紧凑型多功能逆变器设计方案 5、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 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 7、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设计 8、太阳能光伏关键元器件设计方案 9、太阳能光伏关键器件检测标准 10、太阳能光伏金太阳认证介绍 二.所有听众均可参与抽奖活动: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hdbd/guangfu_2j/index.html 除了线下在苏州的光伏研讨会,线上我们资讯的论坛也会开放,如果您的问题在研讨会上没能很好解决或者因为时间仓促没能向演讲嘉宾提问,那么会议后,您可以登录我们的论坛:http://bbsic.big-bit.com/,在相关板块提出您的问题,我们会请演讲嘉宾替您答疑解惑。当然只要您参与或提出您的问题,就有机会获得线上研讨会延续的活动奖品,如果您等不急了,也可以参加目前我们正在举办的两个有奖活动: 活动一:http://bbsic.big-bit.com/showtopic-147193.aspx 活动二:http://bbsic.big-bit.com/showtopic-147518.aspx

    半导体 研讨会 光伏 新能源 BSP

  • LED驱动IC市场需求及技术趋势

    【导读】为了及时掌握LED驱动IC的发展,本刊于近日采访了全球LED驱动IC领域的领导厂商——Power Integrations公司(简称PI)的高级产品营销经理Andrew Smith,请他来谈谈目前LED驱动IC在市场需求、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主流趋势,以及PI在产品开发上的最新动向。 摘要:  为了及时掌握LED驱动IC的发展,本刊于近日采访了全球LED驱动IC领域的领导厂商——Power Integrations公司(简称PI)的高级产品营销经理Andrew Smith,请他来谈谈目前LED驱动IC在市场需求、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主流趋势,以及PI在产品开发上的最新动向。关键字:  LED,  IC,  PI,  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全球LED商业照明市场的兴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LED制造厂商纷纷将LED商业照明产品放在了市场开发的重要位置上。特别是由于近期日本、欧美等主要市场对LED照明产品提出了高效率、长寿命、高功率因数、灵活扩展、可调光等方面的要求,使得LED驱动IC及电源行业面临着一次新的变革。 为了及时掌握LED驱动IC的发展,本刊于近日采访了全球LED驱动IC领域的领导厂商——Power Integrations公司(简称PI)的高级产品营销经理Andrew Smith,请他来谈谈目前LED驱动IC在市场需求、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主流趋势,以及PI在产品开发上的最新动向。 单级PFC与CC控制,降低系统成本 在以往的LED驱动方案中,大多数厂商采用的是反激式转换器进行初次级隔离的单级或两级解决方案,但为了满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输出功率的要求,目前LED设计师们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降压和降压-升压式单级拓扑结构的非隔离式驱动器。 Andrew Smith表示:“集成式单级转换器拓扑结构可提高转换效率并降低系统复杂度,省去高压大容量电解电容,从而大幅延长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即使是在高环境温度下寿命也能得以延长。精确的初级侧控制可使驱动器获得真正严格的恒流性能,在不同负载下、更宽温度范围内和制造差异下的恒流调整率要优于+/-5%,因此能获得更严格的设计裕量并降低系统成本。” 以PI最近推出的LYTSwitch IC为例,其主要特色之一就是采用单级拓扑架构,并将PFC和恒流(CC)集成到单个开关级中,这样能将典型应用中的效率提高到90%以上,使功率因数大于0.95,并轻松满足EN61000-3-2C对总谐波失真(THD)的要求,设计经优化后THD可低于10%。 Andrew Smith进一步指出,精确的恒流(CC)输出对于降低过度的设计成本也有一定的帮助,例如LYTSwitch器件的电流公差范围为±5%,可适用于更小的较低功率LED应用,所需的散热片可更小,同时协助降低机体温度(通常可省去灌封材料)以及降低元件的应力。此外,LYTSwitch IC采用132 kHz高开关频率,可在空间受限的灯泡应用中使用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的磁芯,同时频率抖动还可确保降低EMI滤波器的设计要求。 据介绍,LYTSwitch IC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包括消费类灯泡、商用照明和T8灯管、工业照明、高棚灯以及户外照明等,可确保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精确恒流性能,简化设计,降低系统成本,并确保照明灯提供均匀一致的光输出。

    半导体 PI SMITH LED驱动IC BSP

  • CREE为市场提供系列照明解决方案

    【导读】科锐CREE为LED芯片、封装与LED照明解决方案为一体的LED企业厂商。科锐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先后在中国建立了芯片工厂和封装工厂, 作为全球 LED 知名制造商,科锐始终致力于推动LED照明变革,推广绿色节能环保LED照明,淘汰低能效照明光源。 科锐CREE为$LED芯片、封装与LED照明解决方案为一体的LED企业厂商。科锐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先后在中国建立了芯片工厂和封装工厂, 作为全球 LED 知名制造商,科锐始终致力于推动LED照明变革,推广绿色节能环保LED照明,淘汰低能效照明光源。那么科锐对于公司未来的技术及产品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与看法?科锐又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并快速实现照明市场开展?2012年LEDforum Taipei期间,科锐元件事业处产品应用工程部副总裁Mark McClear 先生接受了采访,与大家分享科锐的发展之道。 科锐在2007年及2011年分别收购LED Lighting Fixtures Inc. (LLF)与Ruud Lighting,展开照明产品技术发展。借由购买二家照明市场,不仅可以获得照明产品的专利,更拥有品牌知名度与渠道力。尤其在照明市场发展上,专利与品牌力不可或缺,若是从头建立,相当耗时耗力。这两家照明公司,扩大了Cree在照明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了垂直一体化整合。科锐对于终端照明领域的跨足也有利于其更深入的了解终端照明厂商需求,从而与其终端客户进行更好的配合,提供更适合终端市场的产品。科锐在下游照明市场的发展方向更加偏向在内部做出更高效更先进的灯具,并释放给客户及市场,以此来推动促进照明市场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商业照明在北美市场销售状况来看,皆有相当不错的发展。 元件事业发展来看,未来科锐将继续致力于新技术在照明产品中的应用,除了不断提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如今年提出的XB-D、XT-E、XP-G2外,也持续发展新世代的产品平台,并将于2013年在各地成立设计中心,提供照明厂商设计解决方案。 对于亚洲元件厂商看好美国市场发展,纷纷投入LM80的认证,科锐认为在良性竞争下,美国照明厂商对于转用LED光源会更为积极,北美照明市场可望更快速提升,同时也相当肯定自身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技术发展力,不论是性价比与散热管理,或是产品信赖性来看,科锐在指向性与非指向性产品都拥有相当优势。 从最近的第三季财报观察到,科锐毛利率回升至36.8%,其中LED元件产品的毛利率更高达40.2%,而LED照明产品的毛利率达31.6%,就可看出科锐除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外,对于自身的成本管理更是相当严谨。并且科锐对于明年市场展望表示乐观,2012年照明市场受惠到更多主要大厂增加LED照明产品,2013年的趋势仍然不变,尤其商业照明的发展,在LED照明产品供应增加下,在高电价市场下,更容易被接受。未来,科锐将以更精确的产品与服务精神为照明厂商提供LED照明解决方案,不断坚持突破和创新,扩大市场需求,帮助所有的客户以及使用者省电、省钱。

    半导体 照明解决方案 科锐 LED照明 CREE

  • MIPS收购案尘埃落定 将影响处理器的发展路径

    【导读】MIPS科技公司收购案尘埃落定,虽然这次并购的金额似乎并不大,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可能远超过去几年中的一些几十亿美元规模的并购。它不仅将影响到未来处理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更让不同架构处理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也许还将影响到未来处理器的发展路径。 摘要:  MIPS科技公司收购案尘埃落定,虽然这次并购的金额似乎并不大,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可能远超过去几年中的一些几十亿美元规模的并购。它不仅将影响到未来处理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更让不同架构处理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也许还将影响到未来处理器的发展路径。关键字:  MIPS,  收购案,  处理器,  竞争格局,  发展路径 11月6日,MIPS科技公司(以下简称MIPS)收购案尘埃落定:Imagination科技公司(以下简称IMG)将以6000万美元接手MIPS的经营业务、现有的客户和160位工程师,以及82项核心专利;而Bridge Crossing投资联盟将以3.5亿美元获得MIPS其他498项专利。同时,两个收购方还将进行交叉授权,IMG将获得Bridge Crossing所获得的498项专利的永久免费授权,而Bridge Crossing则将获得82项核心专利的限制性授权。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Bridge Crossing的成员,MIPS的最大竞争对手英国ARM公司(以下简称ARM)在本次收购中出资1.675亿美元,是出资最高的单一企业。 虽然这次并购的金额似乎并不大,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可能远超过去几年中的一些几十亿美元规模的并购。它不仅将影响到未来处理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更让不同架构处理器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也许还将影响到未来处理器的发展路径。 一场皆大欢喜的收购 近几年IT业界的每次收购,收购方、被收购方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人会有吃亏的酸涩感,唯独这次收购,却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对MIPS来说,公司主体虽然消失了,但其整体得以完全保留在IMG内,MIPS架构的实力反而加强了。在之前与ARM的争夺中,虽然MIPS竭尽全力在安卓生态系统中立住脚跟,但在移动市场所获甚微,而在机顶盒、网络设备等根据地的势力却遭到不断的侵蚀,甚至一些主要的合作伙伴也开始偏向ARM阵营。 但是,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IMG占据了移动GPU IP授权市场的46.5%之多,而ARM的Mali GPU占有率仅有12.9%。ARM的Cortex加上IMG的PowerVR这一组合可称是当前移动芯片市场现在的黄金组合,iPhone 5所采用的A6处理器所采用的就是这一组合。与IMG合并后,MIPS架构的生态系统有望扩展到IMG现有客户中,前景反而更好了。 对IMG来说,这笔交易是非常划算的。虽然只出了6000万美元,但IMG接手了MIPS公司的全部业务、研发人员和每季度约1500万美元的现有营收。同时,IMG虽然仅获得82项专利,但对其余498项专利,IMG也将获得使用权和Licence权利——从商业角度看几乎相当于全部权利。 有趣的是,ARM在此次收购中也获益匪浅。虽然获得的498项专利几乎相当于和IMG共享,且获得的82项核心专利的授权还是受限的,但这意味着ARM将得以弥补之前在多线程和64位方面的不足,这对试图进军服务器领域的ARM来说意义重大。 四国关系错综复杂 因计算设备融合而爆发的ARM与英特尔之争,是今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IMG收购MIPS和AMD宣布将研发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英特尔、AMD、ARM、IMB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page#] 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IMG会很快站到ARM的对立面么?目前看来还不会。虽然看似两者实力相当,但是,计算市场的生态环境更大程度上是受CPU厂商的影响。目前,ARM和英特尔在CPU设计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是各自领域内生态环境的主导者。因而,IMG若想凭借MIPS与ARM断交,恐怕反而会对自己的GPU业务造成影响。MIPS架构核心的授权与PowerVR捆绑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ARM在Mali未成气候前,也不会与IMG割席绝交,如何合纵连横与英特尔对垒才是ARM目前考虑的问题。 不久前,AMD的加入为ARM阵营带来了强援。然而,英特尔也有自己的布局。在2006年、2008年和2009年,英特尔曾三次购入IMG的股票。2009年增持之后,英特尔已经持有IMG 16%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耐人寻味的是,英特尔在提交给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声明中表示:“英特尔将会继续考虑保持与Imagination公司的持股关系,但可以确定现在(current)不打算向后者提出收购要求。”这个“现在”说明,英特尔实际上已经在考虑收购IMG的可能性。同时,英特尔也在Atom产品线中部分采用了PowerVR技术。 IMG和ARM是IP授权商业模式最成功的两家英国企业,其中IMG的GPU较强而ARM的CPU较强;AMD和英特尔则是处理器生产和销售领域颇有建树的两家美国企业,其中AMD的GPU较强而英特尔的CPU较强。ARM与AMD的联手和英特尔与IMG的持股关系,使得四家企业在无形中隐约地成为两大阵营,两大阵营在CPU、GPU上有独特的优势。 更引人遐想的是,两大阵营成型后,都将同时拥有CISC、RISC和SIMD(GPU常用架构)的核心技术,这或许将在更遥远的将来影响到计算芯片的体系架构。实际上,三种架构的设计一直在相互影响。ARM中国区总裁吴雄昂就曾表示Cortex核心中有借鉴SIMD架构的部分技术;RISC的指令集也已经达到数百条,运行周期不再固定,这些都是早期RISC与CISC之间的鸿沟;而x86处理器中,也将部分不常用的复杂指令从内核中精简掉而交由译码电路完成。未来,CISC、RISC和SIMD架构之间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这值得期待。 链接 ARM为何看重MIPS 近两年,在ARM和MIPS的角力中,ARM似乎占据了很大优势。那么,ARM为何还如此看重MIPS呢? 实际上,ARM和MIPS最初所走的路线就有不同。MIPS被SGI收购前就已经研发出了64位商用微处理器。1998年从SGI再度独立出来时,重点放在高性能嵌入式市场,其64位技术非常成熟,并曾被用在追求性能的PS系列游戏机、思科的路由器等设备中。另外,它拥有的多线程技术也是ARM所不具备的。[!--empirenews.page--] 反观ARM,ARM早期专注于低功耗的应用领域。手机制造业的爆发,使得ARM规模猛增。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助推了ARM向高性能领域发展。从Cortex系列内核开始,ARM才开始真正在高性能领域立稳脚跟。 现在,ARM的扩张领域已经延伸到了服务器领域。在这一领域,MIPS在64位方面的优势和多线程技术对ARM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即使只能获得有限授权,ARM也甘愿投入重金。

    半导体 MIPS 英特尔 处理器 BSP

  • 英飞凌TriCore微控制器出货量逾亿 市占率极高

    【导读】英飞凌科技的TriCore微控制器出货量已逾1亿组。全球有五十个以上的品牌车厂採用英飞凌TriCore微控制器,换言之,几乎目前生产的每两辆汽车当中就有一辆採用TriCore微控制器,维持最佳的油耗及最低的废气排放量。 摘要:  英飞凌科技的TriCore微控制器出货量已逾1亿组。全球有五十个以上的品牌车厂採用英飞凌TriCore微控制器,换言之,几乎目前生产的每两辆汽车当中就有一辆採用TriCore微控制器,维持最佳的油耗及最低的废气排放量。关键字:  英飞凌,  TriCore,  微控制器 英飞凌科技的TriCore微控制器出货量已逾1亿组。全球有五十个以上的品牌车厂採用英飞凌TriCore微控制器,换言之,几乎目前生产的每两辆汽车当中就有一辆採用TriCore微控制器,维持最佳的油耗及最低的废气排放量。 TriCore 微控制器用于内燃引擎及齿轮箱的中央控制器,控制喷射、点火或废气再循环 (EGR),也逐渐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其他应用包括电子转向、煞车和底盘控制,以及车身控制等。TriCore 同时也用于汽车产业以外的领域,例如系统控制、太阳能逆变器,以及控制电子转向马达。 英飞凌微控制器部门副总裁暨总经理 Peter Schäfer 表示:“我们内嵌快闪记忆体的 TriCore 微控制器自 2005 年起便针对引擎控制单元开始量产,现今的汽车要是少了这些微控制器,就无法拥有如此高的效率、环保能力或安全性。我们很荣幸能对汽车产业有所贡献。我们专为汽车动力系统和底盘应用所设计的 TriCore 32 位元微控制器,拥有优异的资料处理速率和即时功能,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产品。” TriCore 由英飞凌所开发,为英飞凌 32 位元微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 ,也就是微控制器的核心,等同于电脑内的 CPU。微控制器几乎像一台完整的电脑,单一半导体内包含了程式和工作记忆体、介面及硬碟,但与电脑不同的是,微控制器必须要能提供 10 年以上的稳定服务,耐受 -40°C 至 170°C 不等的环境条件,以及强烈的震动和加速。 TriCore 是 32 位元微控制器架构,专为嵌入式即时系统最佳化,结合了即时功能、讯号处理功能,还有高效率的应用程式专用介面功能。核心具备超纯量处理器,可同时执行多个不同指令。指令集包含特殊的数学函式,能够有效计算复杂的演算法。TriCore 微控制器拥有高资料传输速率和即时功能,运作温度範围从 -40 °C 至 170 °C,因此适用于汽车应用。 除了管理及变速器控制系统,英飞凌的晶片也用于安全气囊、驾驶辅助系统、电子动力转向辅助、ABS、电子稳定程式 (ESP)、行人保护及胎压控制、电动车窗、照明控制、暖气、通风和空调系统、座椅调整和无钥匙车门开关。 2011 年,全球的汽车总产量达到 7500 万辆,欧洲就占了其中的 2000 万辆。每辆汽车内所含的晶片价值平均为 300 美元。英飞凌在这个市场的市佔率为 10%,是全球最主要的汽车电子晶片製造商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市佔率 15%)。2011 年全球汽车晶片市场规模约为 230 亿美元(资料来源:市调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2011 年 4 月)。英飞凌应用于引擎管理及变速器控制单元的微控制器在全球市佔率高达 30%。

    半导体 英飞凌 微控制器 TRICORE BSP

  • 英飞凌倡导开放标准,力促NFC大规模部署;快速、安全的通信接口得到业界主要厂商的采用

    【导读】2012年11月21日,德国纽必堡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其面向近场通信(NFC)应用的高性能通信接口得到业界广泛认可,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英飞凌推出的数字非接触式桥(DCLB)接口可在嵌入式安全元件与NFC调制解调器之间实现快速、安全的连接。作为免费提供、全球适用的开放式解决方案,DCLB已被NFC调制解调器和安全元件 摘要:  2012年11月21日,德国纽必堡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其面向近场通信(NFC)应用的高性能通信接口得到业界广泛认可,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英飞凌推出的数字非接触式桥(DCLB)接口可在嵌入式安全元件与NFC调制解调器之间实现快速、安全的连接。作为免费提供、全球适用的开放式解决方案,DCLB已被NFC调制解调器和安全元件制造商广泛采用,以最终用于手机之中。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德州仪器、Inside Secure、MicroPross、MtekVision和KEOLABS在内的10家制造商获得了英飞凌DCLB接口许可。关键字:  英飞凌,  高性能通信接口,  数字非接触式桥 2012年11月21日,德国纽必堡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其面向近场通信(NFC)应用的高性能通信接口得到业界广泛认可,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英飞凌推出的数字非接触式桥(DCLB)接口可在嵌入式安全元件与NFC调制解调器之间实现快速、安全的连接。作为免费提供、全球适用的开放式解决方案,DCLB已被NFC调制解调器和安全元件制造商广泛采用,以最终用于手机之中。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德州仪器、Inside Secure、MicroPross、MtekVision和KEOLABS在内的10家制造商获得了英飞凌DCLB接口许可。 英飞凌芯片卡与安全业务部副总裁兼平台安全业务总经理Juergen Spaenkuch表示:“我们鼎力支持像DCLB接口这样的开放式解决方案,因为它们能加快新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与单个供应商提供的专有解决方案不同的是,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提高了多种不同终端之间的兼容性,允许系统集成商从众多器件中自由选择。” 满足最高安全标准的NFC通信接口 英飞凌推出的DCLB接口可为要求快速响应的安全NFC应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比如移动支付、门禁或公交票务系统。通过支持高达848千比特/秒(kB/s)的尖峰数据速率,它改善了NFC调制解调器与安全元件之间的连接性能——部分交易通过该连接执行。较之于其他接口,数据量几近8倍。此外,英飞凌的安全控制器是首个获得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BSI)最高安全认证(通用标准EAL 6+(high))的嵌入式安全元件。 日前被IHS收购的IMS Research的金融与ID技术资深研究经理Alex Green指出:“要让NFC迅速实现广阔的市场覆盖,就必须让消费者放心,其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并且这项技术使用起来非常便捷。通过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和适用于NFC应用的产品,英飞凌为将NFC推向大众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包括移动支付和公交票务系统在内的多种不同的NFC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到2016年,具备NFC功能的手机的全球出货量有望从2012年的7,900万部,增至9亿部,占所有手机的44%。到2016年,适用于这种手机或PC的NFC安全元件的出货量有望从2012年的1.2亿颗增至13亿颗。(2012年1月HIS旗下公司IMS Research发布的《NFC全球市场——2012年版》)

    半导体 英飞凌 NFC 通信接口 DC

  • 高交会完美展示FPD行业全产业链

    【导读】以“显示创造未来,触控无处不在”为主题的第十四届高交会光电平板显示展在深圳会展中心3号馆顺利拉开帷幕。汇集了两百余家参展商重点展示LCD/TP/OLED/LED产业链上各层次最新技术产品。 摘要:  以“显示创造未来,触控无处不在”为主题的第十四届高交会光电平板显示展在深圳会展中心3号馆顺利拉开帷幕。汇集了两百余家参展商重点展示LCD/TP/OLED/LED产业链上各层次最新技术产品。关键字:  高交会,  光电平板显示展,  LED,  FPD 以“显示创造未来,触控无处不在”为主题的第十四届高交会光电平板显示展在深圳会展中心3号馆顺利拉开帷幕。汇集了两百余家参展商重点展示LCD/TP/OLED/LED产业链上各层次最新技术产品。 新型触控技术增光添彩 该展以其专业性和国际性成为高交会独具特色的展示板块,同时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电平板显示第一展。 来自大陆及港台地区200余家展商,将在7500平方米的展馆内集中展示当今全球最前沿的LCD/TP/OLED/LED等产业链关联产品。华星光电、江门亿都、韩国世一、宇顺、盛波、清溢等知名企业纷纷高调亮相。 本届展会的最大看点在于完美展示FPD行业全产业链,涵括材料、设备、面板模组等个层面各环节产品技术。众所周知,触摸屏行业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正在引发全球“人机交互”技术革命。此次高交会光电平板显示展理所当然也吸引了众多触摸屏企业积极参展。莱宝高科、南玻集团、国显科技、宇顺电子、合力泰微电子、航泰光电等触控面板行业龙头企业将集体亮相,为业内外人士展示最新的投射电容触控技术及尖端电容式触摸屏产品。 全球最大3D高清液晶显示屏空降3号馆 作为第十四届高交会光电平板显示展的重点展商之一,华星光电将携其自主研发的110寸全球最大四倍3D全高清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精彩亮相。“中华之星”是我国目前技术最为先进的超大尺寸显示屏,可为消费者带来完全不同于传统电视的全新临场体验,结合云电视、三屏合一功能,为消费者构建多画面共享,即家庭成员可同时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且每部分内容都可达到高清解析度。 “中华之星”具备4倍全高清分辨率4K*2K、2488万画素、多点触控技术、主动式3D及智能动态背光技术、超高亮度1000nits、超高色域NTSC92%,一系列规格参数都达到或领先当前国际最高水准。“中华之星”所实现的高端曝光制程工艺技术、超大尺寸偏贴技术及先进背光源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平板显示领域向前迈出了历史性标志性一步。 CIDC2012再聚业内光芒 除现场展览外,高交会光电平板显示展还将秉承并发扬过往八年所开创积累的多元化办展风格,举行一系列高质量、前瞻性高端论坛。11月17日,数十位来自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天马、中电熊猫、信利半导体、华星光电、京东方、江苏和成、丰宜科技、旭硝子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资深业界精英与众业内人士探讨FPD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11月18日举办的“触控屏专题峰会”上,宸鸿集团(TPK)、爱发科豪威光电、宇顺电子、三海光电、长信等企业与观众分享投射式电容触控技术的过去与未来、电容屏最新技术与设备及在移动终端的最新应用。

    半导体 电平 平板显示 PD BSP

  • X-FAB持MFI51%股份 注重生产服务与技术

    【导读】X-FAB Silicon Foundries日前宣布其已增持德国MEMS Foundry Itzehoe GmbH (MFI) 的股份,从25.5%提高到51%,成为其大股东,同时将MFI更名为X-FAB MEMS Foundry Itzehoe。 摘要:  X-FAB Silicon Foundries日前宣布其已增持德国MEMS Foundry Itzehoe GmbH (MFI) 的股份,从25.5%提高到51%,成为其大股东,同时将MFI更名为X-FAB MEMS Foundry Itzehoe。关键字:  X-FAB,  MFI,  生产服务,  技术 X-FAB Silicon Foundries日前宣布其已增持德国MEMS Foundry Itzehoe GmbH (MFI) 的股份,从25.5%提高到51%,成为其大股东,同时将MFI更名为X-FAB MEMS Foundry Itzehoe。 此举表明X-FAB注重于MEMS生产服务与技术。Itzehoe工厂补充了最近公布的埃尔福特X-FAB MEMS晶圆厂的MEMS的生产能力及资源,添加了微感应器、制动器、微光学结构与密封晶片级封装工艺的相关技术。 X-FAB MEMS Foundry Itzehoe将会继续其与Fraunhofer ISIT MEMS Group的长期合作,加快与摸索汽车和其他市场的现有及新兴技术、应用和知识产权的商品化。 X-FAB Group市场部高级副总裁Thomas Hartung说:“我们的客户将会从更广的MEMS技术类型中获益,可以直接使用X-FAB的生产工厂进行CMOS兼容型MEMS的生产。X-FAB MEMS Foundry Itzehoe将会在我们的MEMS战略实施中扮演重要角色,让我们跻身三大纯MEMS晶圆厂供应商的目标更快实现。” “基于Itzehoe的MEMS晶圆厂的多用型MEMS特定技术种类的丰富组合,以及Fraunhofer ISIT的开发专业性,大大扩展了X-FAB技术产品的功能,” X-FAB MEMS Foundry Itzehoe常务董事Peter Merz博士说。“我们很高兴能提供全面的MEMS技术,包括真空与光学晶片级封装,或由X-FAB现有的可靠晶圆厂服务支持的TSV。这种技术组合让X-FAB的客户拥有全套技术可用,加快惯性感应器、微镜和压电式换能器等微型设备的产品开发与生产周期”

    半导体 晶圆厂 FAB FOUNDRY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