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Toq智能手表跳票 或“黑色星期五”前上市

    据科技博客AllThingsD报道,高通涉足智能手表领域令人意外,但进展有点缓慢。该公司9月发布Toq智能手表时称计划10月中旬出货首批产品,而现在已经过了那个日期,Toq迟迟没有现身市场。高通方面表示,它仍希望能够在假日到来之前及时推出该款设备。高通并没明确给出Toq的新推出日期,但要是它没能赶在“黑色星期五” 购物日之前上市,也就等同于没能如它的最新预期在那些假日之前推出。与此同时,索尼的SmartWatch 2和三星的Galaxy Gear(跟Toq同一天发布)已经开始出货,而Pebble也刚刚获得重大的软件升级。当然,高通希望Toq成为公司的热卖产品,但也同样希望透过它来诠释使用其Mirasol显示屏和其它高通技术的可能性。“我们打算生产上万块Toq,而不是数十万块。”高通高管罗伯 •钱德霍克(Rob Chandhok)在产品发布当天受访时表示,“对于我们来说,成功就是看到我们的合作伙伴纷纷采用我们的技术。高通并没计划转变成一家消费电子公司。”与其它的智能手表类似的是,Toq也是主要作为智能手机的伴侣设备,提供消息提醒和充当遥控器。Toq售价预计将约为300美元,兼容各款Android手机。它的一大差异化因素是Mirasol屏幕,该屏幕在拥有电子墨水E-ink的节电特性的同时,还支持彩屏显示。

    半导体 智能手表 SMART 遥控器

  • 外媒:高通将于明年初发布新一代骁龙芯片

    11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高通预计会在明年年初发布新一代的骁龙芯片以及Adreno 400图形芯片。高通一般都会选择在1月中旬的CES展上来发布自己的芯片产品,如果明年也是如此,那么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新一代骁龙芯片了。不过有关这款芯片的相关细节目前还并不多,至于Adreno 400,据称这款GPU没有计算部分,且不支持OpenGL。在2014年,高通在CPU和GPU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Nvidia的Tegra 5芯片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PowerVR的6系列GPU(被新款iPhone和iPad所使用)也是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而ARM也刚刚推出了自己的Mail 700GPU。但我们也别忘了,Adreno 400目前还仅仅是一条传言,也许已经实质化,也许还没有。无论如何,我们在明年的CES展上就能知道答案了。

    半导体 芯片 GPU 骁龙

  • 深度报道苹果供应商伟创力剥削劳工事件

    讯:1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彭博商业周刊》周四就苹果供应商伟创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在东南亚地区通过中介网络雇佣合同工的情况作了深入剖析——指出部分招聘人员在提供伟创力马来西亚加工厂工作机会的同时,还向工人抽取佣金,并扣留护照,以让其在工厂生产淡季被迫滞留,且没有食物和经济方面的保障。鉴于篇幅,以下只摘选了一段《彭博商业周刊》的精华概要:“公司雇佣了成千上万非正式,且基本不受监管的跨国网络招聘人员。这些人又再雇佣下线招聘人员,以出没于印尼、柬埔寨、缅甸和越南的农村及贫困地区,有时甚至到尼泊尔喜马拉雅山一带。填补(加工厂的)职位对一些人来说是令人垂涎的,因此中介们不是简单地提供职位,而是出售。中介向应聘者家庭抽取佣金,这笔费用通常相当于某个职位一年或者更长期的薪水。多数家庭会通过贷款来支付中介费用,而这笔贷款往往需要数年才能还清。”伟创力是苹果的供应商之一,主要负责生产iPhone5的摄像头组件。据报道指出,苹果曾因伟创力加工厂较高的坏品率而暂定订单。而在此期间,该加工厂所有的合同工都没有工作,也不会有工资,同时也不被提供任何食物和身份,只能被迫滞留于员工宿舍长达数月时间。如果没有马来西亚政府出面干涉,这些工人甚至不能返回家乡。《彭博商业周刊》在最后指出,伟创力和苹果最终承诺将报销员工为获得工作而支付的高昂费用,并将制定更严格的规则,以防止未来再出现类似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苹果仅仅是伟创力旗下多家客户中的一个——其他合作公司还包括了微软、福特汽车、联想、惠普以及思科等。每当提到工人工作环境问题时,人们都会首先指责苹果——这或许是欠公平的,毕竟苹果在全球供应链环节为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待遇上已做了相当多。不过,这里的指责实则更多是为了解决“剥削劳工”这一最终的问题。个人电子产品及相关全球供应链,至今仍是一个较新商业模式。要弄清楚如何以一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生产出一个商品,同时又让为生产该商品的工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这将是业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需要对这一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不是只看到“苹果”又出现在新闻头版头条上。 责任编辑:Mandy来源:网易科技 分享到:

    半导体 供应链 苹果 伟创力 MDASH

  • 英伟达第三财季净利1.187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

    英伟达今天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3年10月27日的201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达到10.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04亿美元下滑了12.5%,比上一财季的9.77亿美元增长了7.9%;净利润达到1.1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91亿美元下滑了43.2%,比上一财季的9640万美元增长了23.1%。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略高于市场分析师预计的10.5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每股摊薄利润也高出分析师预计的0.19美元。不过,英伟达第四财季业绩预期却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0.8亿美元。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达到10.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04亿美元下滑了12.5%,比上一财季的9.77亿美元增长了7.9%。英伟达第三财季毛利率为55.4%,去年同期为52.9%,上一财报为55.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准则计量的毛利率为55.7%,去年同期为53.1%,上一季度为56.3%。英伟达第三财季净利润达到1.1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91亿美元下滑了43.2%,比上一财季的9640万美元增长了23.1%;每股摊薄利润为0.20美元,去年同期为0.33美元,上一季度为0.16美元。英伟达第三季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1.5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455亿美元下滑了37.3%,比上一财季的1.333亿美元增长了15.3%;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每股摊薄利润为0.26美元,去年同期为0.39美元,上一财季为0.23美元。截至2013年10月27日,英伟达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兑换债券价值共计达到30.33亿美元,截至2013年1月27日约为37.28亿美元。业绩展望:英伟达预计2014财年第四财季营收约为10.5亿美元,上下浮动2%左右;预计利率和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利率将分别为54.2%和54.5%。股价表现:在周四的纳斯达克股市常规交易中,英伟达股价下跌0.35美元,报收于14.55美元,跌幅为2.38%,但在发布上述财报之后的盘后交易中(截至发稿之时),英伟达股价止跌上扬,上涨0.45美元,到15美元,涨幅为3.13%。在过去的52周,英伟达最低股价为11.15美元,最高股价为16.10美元。

    半导体 英伟达 纳斯达克

  • 联想智能机业务将在全球发力 进军20个新市场

    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联想集团周四表示,通过在被苹果认为是过于昂贵的发展中国家专注于智能手机业务的发展,该公司的目标是让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两倍。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亚洲国家已经看到了初步的成功。我们向新兴市场提供了可承受的产品,这一点非常重要。对这些市场而言,iPhone可能不是最畅销的产品,联想能够更具有竞争力。”杨元庆称,联想集团目前在10个市场销售智能手机。在未来的几个季度里,联想集团将开始在中东、非洲和拉美的至少20个新市场开始销售智能手机。在联想集团的智能手机业务向全球推进之前,该业务已经在印度尼西亚取得了成功。杨元庆表示,在过去的12个月中,联想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为13%,且在该市场实现的利润率要高于中国大陆市场。联想集团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帮助这家公司第二财季的利润超过了市场预期。在截至9月末的第二财季,联想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36%,达到2.197亿美元,好于市场分析师平均预计的2.027亿美元。联想集团第二财季的营收同比增长13%,达到97.7亿美元,同样也超过了94.1亿美元的市场预期。智能手机出货投资公司Wedge Partners的分析师张军(Jun Zhang)表示,“联想集团的智能手机出货要好于该公司此前的预期。随着联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的不断扩展,该业务的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应当能够改进。”联想集团股价周四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报收于8.60港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了2.1%。今年以来,联想集团股价累计涨幅已达到23%,表现略强于香港恒生指数同期22%的涨幅。杨元庆表示,移动设备向海外市场的扩张,在五年内能够让移动设备销售额所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从目前的20%提升至50%。他说,在公司制定计划有机发展移动业务的同时,联想集团还关注着通过收购来扩展该项业务。不过杨元庆并未透露特定的收购目标,对于联想是否曾考虑竞购黑莓的问题未予置评。收购只是工具杨元庆表示,“我们希望聪明的花股东的钱。除非存有能够给股东带来良好回报的机会,否则我想我们不会进行收购。收购不是目的,它仅仅是一种工具。”联想集团首席财务官黄伟明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并不是因为联想集团是一家中国公司的缘故,便有哪个政府告知联想集团不能收购该国的资产。加拿大《环球邮报》此前报道称,联想集团此前在积极的考虑竞购黑莓,但由于加拿大政府从中作梗,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黑莓不得接受联想集团的收购要约,导致该交易无法成行。在全球PC出货下滑之时,联想集团正在移动设备领域进行积极扩张,同苹果和三星电子进行竞争。市场调研公司IDC上月发布报告称,在全球PC出货下滑7.6%的第三季度,联想集团在五大PC制造商中的出货量增长最多。PC市场份额IDC的报告指出,联想集团第三季度占据了全球PC市场17.3%的份额,高于上年同期的15.7%,PC出货量则逆市同比增长了2.2%。联想集团周四表示,该公司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增长78%,达到1230万部。IDC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在今年5月发布了旗舰智能手机K900的联想集团,在第三季度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3.7%增至4.7%。汇丰控股分析师詹妮·赖(Jenny Lai)就此表示,“联想集团第三季度净利润的提升,部分的得益于智能手机业务的发展以及严控支出。”

    半导体 智能手机 联想 智能机 杨元庆

  • 联发科10月营收强强滚 达138.88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IC设计联发科(2454-TW)今(7)日公布10月营收,达到138.88亿元(约合28.75亿人民币),月增6.48%,年增32.29%,不畏中国大陆十一长假假期影响,再创下单月新高纪录,印证第 4 季营运淡季不淡的趋势,累计今年联发科前10月营收为1101.5亿元,年增32.67%。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日前在法说会上表示,第 4 季预期在包含手机与平板等新晶片出货带动下,营收走势持稳,可弥补其他产品线包含功能手机晶片与数位家庭等产品淡季下滑的影响。联发科预期第 4 季营收约落在371-390亿元之间, 较第 3 季下滑0-5%,其中智慧型手机晶片出货量与第 3 季持平,达6500万套,毛利率估达43-45%,走势也延续第 3 季的稳定。联发科今日公布10月营收,结果表现亮眼,不受中国十一长假影响,仍攀上138.8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以联发科10月营收来看,11、12月营收虽向下修正,但仍可望维持在高档水位。联发科将在11月20日发表八核心产品,谢清江指出,八核心产品对联发科而言是重要里程碑,除提供产品产品良好处理效能外,也能提高功率消耗的效率。而外资对联发科营运后市看法也乐观,看好联发科新产品持续出货,有助ASP(产品平均单价)与毛利率走势,明年联发科产品主轴将集中在LTE晶片与八核心上,获利动能有撑。

    半导体 晶片 联发科 LTE IC设计

  • ARM调查:全球75%企业高管关注物联网新机遇

    96%的企业预期在2016年前开始采用物联网技术。61%的企业高管认为,过晚引入物联网将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产业合作模式、技术开发与通用标准,将成为充分开发物联网商机的关键所在。ARM近日公布了一项全面性的调查报告,这项名为“物联网商业指数:一场正在加速的宁静变革(The Internet of Things Business Index: A quiet revolution gathers pace)”的调查是在ARM的赞助下,由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所进行。调查结果指出,75%的企业高管正在积极研究物联网所带来的相关机遇;并有30%的企业高管认为,物联网将创造出新的营收机会。此外,29%的受访者预期物联网将激发出全新的工作模式,而有23%的受访者认为,物联网最终将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该调查也表明,要让数百万个联网设备能够互相沟通,避免所谓的“孤岛式网络”现象(即徒有数据,却无法与其他服务商分享并进一步造福用户的现象),首要任务就是实施一个通用的标准。ARM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表示:“物联网以ARM技术为基础。通过连接全球300亿台移动设备,ARM生态系统得以改善城市管理、医疗服务、环境与教育系统,从而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而ARM技术为各类产品奠定了功能性发展的基石,包括汽车、心脏监测系统、洗衣机还有照明设备。其中,功耗效率及微型化则是这类产品的发展关键,以如发丝般粗细的ARM Cortex®-M0+处理器就是一个例子。这类的创新设计,结合多样化且充满活力的行业生态系统,我们将能够全面释放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商务利益。”这份调查报告也凸显了产业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企业必须学习“跨行业合作”,推进通用标准的普及,以避免“孤岛式网络”的出现。哪些行业已经走在了物联网发展的最前沿?在物联网相关研究与实施的规划方面,欧洲公司排名领先于其他地区。在接受调查的行业类别中,制造行业由于必须取得实时信息以优化生产力,目前在物联网发展上居于领先地位。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制造业企业已拥有物联网系统。而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则紧随其后。负责此次调查报告的经济学人智库编辑James Chambers表示:“虽然能根据冰箱内食物变化来自动进行网络采购(self-stocking)的智能冰箱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物联网的相关话题却明显地持续升温。目前,有五分之二的企业高管表示会定期讨论物联网的相关话题。我们虽然还不知道未来物联网是否会进步到连我们穿的衣服都能联网的程度,但目前我们还找不出能置身于物联网革命之外的行业。” 责任编辑:Flora来源:IC设计与制造 分享到:

    半导体 ARM 物联网 RS

  • SoC FPGA采用64位ARM核背后的玄机

    讯:FPGA两大业者Xilinx与Altera战火已经燃烧到了最先进制程领域。Altera在今年6月宣布将采用这一工艺生产下一代SoC FPGA产品Stratix 10以来,这款最新产品的技术细节一直备受关注。而今悬念终于揭晓,Altera透露了Stratix 10核心架构组成,其中CPU将采用四核64位ARM Cortex-A53。这不仅意味着SoC FPGA的胜利,背后的玄机还在于:ARM的竞争对手英特尔有能力针对ARM架构的处理器产品进行量产,而且还是采用自家制程。依照过去的相关纪录,英特尔从未有过针对ARM架构的产品进行量产,此一举动势必牵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各大龙头的策略布局。英特尔是求全还是自救?设计厂商基于ARM核的产品交由英特尔代工,与其服务器处理器进行厮杀,恐是市场未来走势的指标。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英特尔一直在排兵布阵,但被强劲的对手——ARM和其构建的生态系统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而今却又“左右手互博”——开始代工ARM核产品,是暂时性的求全还是权衡下的自救?先前英特尔新任CEO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英特尔并不排除代工非x86架构的芯片,但这种说法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空谈,毕竟跨入晶圆代工领域已经是相当罕见的作法,代工ARM架构处理器的策略对于英特尔来说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如今Altera已经公开宣布此一消息,只是佐证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此次Altera发布的Stratix 10采用了ARM最新的64 Cortex-A53内核,而ARM推出Cortex-A53/A57这一系列64位处理器的目标市场就是进入更高端的通信、数据中心领域。一方面,在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市场,英特尔一向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在移动终端市场大获全胜的ARM此次又剑指英特尔的优势市场,交战升级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如今英特尔已有能力针对ARM的64位架构处理器进行量产,这也意味着只要取得ARM在64位架构的处理器授权的IC设计厂商,英特尔都有机会成为其代工伙伴,这使得英特尔与ARM的关系更加微妙。这些设计厂商是否会将产品交由英特尔代工,然后在制造出芯片之后,在市场上与英特尔的服务器处理器进行厮杀,恐是市场未来走势的重要指标。英特尔近年来频向FPGA厂商投出橄榄枝,从此前的Archronix、Tabula到Altera,这一方面英特尔转向代工业务,需要找到量大面广的产品来成就其业绩,而FPGA无疑是一最佳选择;另一方面随着SoC FPGA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拓展,日后英特尔若将FPGA纳入自己的产品线也将是“手到擒来”的事。Altera嵌入式处理营销资深总监Chris Balough提到,目前Altera和英特尔的合作仅限于工艺生产,但IC业界的事是“一切皆有可能”。 12 责任编辑:Dav来源:中国电子报 分享到:

    半导体 FPGA 英特尔 ARM SoC

  • 郭台铭瞧不上比亚迪?看郭台铭与王传福的恩怨情仇

    讯:至今也无人知晓,王传福2002年末受邀去台湾拜访郭台铭时,怀揣着哪般心态。但当时的实情是:比亚迪只是一家做手机电池的小企业,而富士康已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订单的世界级代工航母。随后的情形让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仅用了几年时间,王传福迅速“克隆”出与自己近乎相同的手机代工产业链,并成为最难缠之敌。更让他恼怒的是,从2003年起,富士康400多名员工跳槽比亚迪,大量机密文件神秘摆在王传福案头。2006年,无法容忍的郭台铭,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将对方告上法庭。交锋至今3年,一场看似胜负鲜明的官司,除比亚迪几位员工入狱,最终定论无果。更为蹊跷的是,每到重要关头,比亚迪总能化险为夷,从容脱身,并于去年底对富士康展开了反击。资本市场开始怀疑官司背后有其他势力介入,诉讼是否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与此同时,斜刺里杀出的巴菲特又力挺比亚迪,更让郭台铭容颜大失,怒斥“股神”是非不分——富士康与比亚迪的江湖恩怨被再度拉回公众视线。“在与鸿海交集的行业领域中,比亚迪与我们差距太大。”郭台铭依然瞧不上比亚迪,但局面正在悄然改变——富士康过去的高速增长已经沦为记忆,比亚迪也非昔日的“吴下阿蒙”。前世界首富与台湾首富的第一次对话,竟是如此的不和谐。“巴菲特一直标榜只投资有诚信、长期经营的公司,为何要投资窃取商业机密的比亚迪?巴菲特敢不敢驾驶比亚迪汽车上下班?巴菲特是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的?”比亚迪的汽车还不曾出口美国,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月2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秀了一把。它应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沃伦·巴菲特之邀,在这里做了现场展示。造车人王传福的名字,也跟着在美国金融圈中流传开去。消息传到太平洋彼岸的台湾,富士康(消费电子加工制造业巨头)掌门人郭台铭大为光火,连珠炮般地把上面三大疑问丢给了巴菲特。他还不无挖苦地说:“世界没有什么股神,也请小股东们相信,不要听到巴菲特的名字,就吓呆了。”一直以来,热衷于投资的巴菲特和专注于实业的郭台铭井水不犯河水,但因为前者入股比亚迪,两人形同水火。此前,在4月16日的鸿海集团(旗下包括鸿海、富士康及群创等公司)股东大会上,郭台铭将枪口对准比亚迪。这是他连续两年在股东大会上炮轰对手,强烈谴责对方窃取了富士康1万多份机密文件,挖走了400多名员工,使公司蒙受数百亿元的损失。比亚迪作为一家靠手机电池起家的小公司,几年时间迅速崛起,业务覆盖了手机电池、液晶屏、键盘等除手机芯片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零部件。除了在计算机代工、汽车制造没有重叠外,比亚迪的业务跟富士康近乎相同。对此,郭台铭坚持认为,比亚迪手机业务发展如此快速,与其挖角和窃取自己大量商业秘密不无关系。 责任编辑:Mandy来源:IT时代周刊 分享到:

    半导体 富士康 比亚迪 郭台铭 王传福

  • 苹果新增代工厂 富士康会被取代吗

    “这一次新增的两家代工厂商都具备较强的实力,且已基本通过了苹果的审核,问题应该不大。未来同时生产iPhone与iPad的可能性不低。”苹果正在加速“去富士康”化近日,外媒报道称,为提高iPhone和iPad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苹果将新增纬创集团和华宝通信为代工厂商。其中,纬创集团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代工部分iPhone 5C的组装,华宝通信则将于明年代工部分iPad mini的组装。这被认为是苹果加快推行组装厂商多元化战略的信号,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DIGI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简佩萍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苹果确实想调整其与现有代工厂的关系,而且快的话,2014年初就会有新厂商开始出货,目前已在试产样品以利苹果审核。“不过,华宝通信代工的产品据说是iPad mini 2,不是第一代的iPad mini。”简佩萍说。iPhone 5S供货紧缺或许是苹果加快新增代工厂步伐的另一原因。iPhone 5S自上市以来,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市场调研机构CIRP对9月底购买了新款iPhone手机的消费者进行调研后发现,iPhone 5S的销量占据了iPhone总销量的64%,由此带动iPhone总体销量大幅上扬。调研公司Canalys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2%,市场份额约为6%,苹果由此超越中兴和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五大厂商。强劲的需求造成了苹果供应链的紧张,苹果不得不为此做出相应调整。早些时候,有消息称苹果将和硕、富士康今年第四季度iPhone 5C的订单分别削减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这一方面是应对iPhone 5C市场需求疲软所作出的决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集中产能生产iPhone 5S。此次苹果虽然新增两家代工厂,但iPhone 5S的订单仍将集中于富士康。富士康一位高管称,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苹果已经增加了鸿海精密本季度的iPhone 5S订单。提高产能需要时间,苹果短期内也无法找到其他代工厂商来立刻满足市场需求。此前,苹果产品的组装集中由富士康代工。而随着富士康人工管理、产品品质等问题频出,苹果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苹果找不到其他能满足产能需求的厂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过于分散的代工厂将不利于苹果新产品的保密。而且,即便只有富士康一家代工厂商,也难免会有泄密的情况发生。2009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正是因涉嫌iPhone泄密造成的。另外,iPhone 5的高返修率也引发了苹果与富士康之间的分歧,双方为谁应该支付维修费用争执不下。 12 责任编辑:Fgirl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半导体 富士康 苹果 NI IPAD

  • 浅谈Intel的移动基带:踏足移动市场关键所在

    讯:自从Bay Trail系列Atom发布之后,Intel布局移动市场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除了拥有强大的CPU、GPU、生态支持之外,企业还必须拥有整套先进的基带通信方案做支撑才能掌握主动权,这也是目前高通雄霸移动领域的关键优势。这几年Intel Atom处理器挤破了脑袋要打入移动领域,通信技术也在一直努力中。前阵子又正式发布了两款产品,一是基于自家最新基带的4G LTE WWAN上网卡,二是最新的整合射频收发器模块。■Intel收购英飞凌,踏足移动市场2010年,后知后觉的Intel终于下定决心以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无线业务,以踏足垂涎已久的手机市场。不过我们只是看到了Intel在移动CPU上的茁壮成长,却很少听闻Intel在公开场合表明对于自家基带产品描述和规划。事实上,英飞凌在被收购前的2G基带一直在诺基亚Asha系列里广泛采用,而收购后的XMM6260/6360 3G基带也用在了国际版的Galaxy S4里边;第一款多模LTE基带XMM7160发布已经半年,整合在了三星的Galaxy Tab 3 10.1之中。 123 责任编辑:Dav来源:pconline 分享到:

    半导体 英飞凌 移动 Intel 基带

  • 不怕三星:联想三步走也要当“PC 平板”全球老大

    11月7日下午,联想集团发布了2013-2014财年中报,业绩表现相当不错。发布会之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表示,联想短期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PC 平板电脑”市场的全球第一名。以下是现场采访录音整理,供大家参考。Q:联想第二个季度在PC市场取得第一名,第一对于你意味着什么?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我从1994年负责PC业务,20年了,从2万台到5000多万台,有爬山的愉悦。当然,登上了这个山还有更高的山,可能要先下山然后再上山。所以我们提出了PC ,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做好艰苦的准备,我们目标很清楚,要等上PC 的高峰,要把所有智能互联设备全部加在一起,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也是创新和业务模式的领导者,这个对于传统PC也是适用的。即使在传统PC领域,我们也是业务模式的领导者。Q:联想的PC 战略已经提出一年多了,如何看其进展?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如何?杨元庆:我对PC 战略相当满意,我们的份额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高,上个季度移动设备的销售已经超过了PC。去年我们平板电脑只卖了100万台,智能手机2000万台;今年我们预计平板电脑1000万台,智能手机5000万台。我们觉得平板电脑可以划分到大的PC的范畴当中,用于媒体娱乐的目的,也从高端产品走向了中低端,可以说把原来的上网本市场完全取代了,而且用户界面和使用方便度更好,成为一大分支。对于联想这样的传统PC厂商,无论是开发还是分销、品牌都能够借用,所以我认为我们会大有作为。当然智能手机不太一样,要依赖于跟运营商的合作,品牌和分销都在另外一个领域,我们庆幸我们在2006年就做了智能手机的开发,储备时间比传统PC厂商要早。下一步我们要在除了中国之外的更多新兴市场取得成功。我们陆续在东南亚、俄罗斯推出,在印尼已经达到了13%的市场份额,盈利比中国还好。我们会加快向中东、非洲、拉美的拓展,最后才是成熟的北美、西欧等市场。联想已经有了细致和完整的规划。我们对PC 战略非常满意。最近我们对智能电视也见到了更多的成果,未来我们会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在传统PC厂商中转型更彻底。Q:宏碁也发了财报出现了亏损,库存出了问题,联想如何避免?联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方面的收购策略?黄伟明(联想集团首席财务官):我们的库存预提很保守,没有对业绩有影响,我们在Q1和Q2都没有太多变化。对于收购方面,我们有两手准备,一个是积极的策略,你有没有财务的能力,你管理层有没有能力合并进来,还有价格,价格合理了我们会考虑收购。手机是我们很重要的点,但是收购是可遇不可求,对于有战略意义的业务都会考虑。 123 责任编辑:Flora来源:新浪 分享到:

    半导体 三星 联想 平板 PC

  • 北斗芯片民用化的探索

    2012年,大量的深圳企业自发成立了深圳北斗卫星应用产业联盟,这些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制造和销售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一个比较实际的案例是关于北斗芯片的规格,当时北斗芯片制造各个芯片企业的芯片大小都不一样,一个OEM模板,今天使用泰斗芯片,明天就不能使用北斗星通的,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当时对北斗芯片规模做了统一约定建议。凯立德从2012年年初开始研制北斗相关的产品,今天我们有了第一款便携式商品化导航仪,之所以说是商品化导航仪,不同于项目采购或者政府采购,可能在下星期或者下个月大家就能在京东、淘宝、天猫、亚马逊这些渠道上直接买到这样的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和很多上下游企业一起逐一优化了一些问题,包括合作伙伴泰斗,还有天线、板卡的合作伙伴,比如首次收星时间过长,比如失量惯性导航问题,比如进隧道的时候自然掉线,芯片再自动给出模拟信号,按照既定轨迹进行导航,一旦隧道里面发生岔路或者拐弯,真实的导航轨迹和给出的轨迹完全是两条轨迹,就出现了漂移,这是简单的参数设计,要提升最终用户对产品的感受,一定需要大量的实践。 责任编辑:Flora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半导体 芯片 导航仪 亚马逊 OEM

  • 评论:4G未来的资费只会低于3G

    11月6日,中国移动开始发售4G手机,这意味着用户不久之后便能使用4G网络。高兴之余,不少用户开始担忧,4G的理论下载速度为100MB/s,如果按现行价格计算,用它看一部电影,都够买N张电影票了,到时候咱们还用得起吗? 已试点城市 流量资费有点贵目前,中国移动4G(TD-LTE)网络已覆盖国内16个试点城市,整体流量资费比较昂贵。在广东,用户花50元、70元、100元可以每月包600M、1G、2G国内流量。在山东,用户花50元、80元、120元,每月可包2GB、4GB、8GB流量。浙江的流量套餐分得更细,有50/80/120/200/300/500元6档,包含2G/4G/8G/15G/30G/100G省内流量。从套餐费用看,4G网络比3G要便宜,但是随着前者稳定性增加、速度的提升,用户消耗的流量也越多,这会给用户带来多大的资费负担?以上海一组测试数据为例。今年8月份,中国移动在上海招募的1000余名测试者,该月共产生流量3804G,人均流量为3.13G,而上海3G用户每月人均流量仅为75M。费用上有什么变化?由于上海至今未推出4G资费套餐,若以广州资费计算,3.13G大概为170元(100元+70元套餐)。而75M的3G流量仅需10元多一点(上海移动10元包含70M流量)。4G网络提升 降价一定可能这还只是流量,加上通话、短信数额还会更多,有用户不由调侃“用4G看一部电影,都够买2张电影票了。”既然如此,4G能对用户产生多大实用价值?通信观察家项立刚通俗地解释,在2G时代,每座基站每秒能提供约2M流量,可能只够10个人用,速度很慢,稳定性还差;在3G时代,每座基站就能负载约50M流量,周围若仍然是10个人用,速度、稳定性就会强很多;而在4G时代,每座基站负载的流量大概有300M-400M,每个人就能分得30M/s,这体验就不一样了。 12 责任编辑:Fgirl来源: 分享到:

    半导体 中国移动 基站 4G 3G

  • 移动芯片大战在即:英特尔如何在高通联发科的市场下立足?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今消费者已变得越来越精通科技,并且对诸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越来越熟练,新技术的早期应用者往往非常关心其设备具体都有哪些企业的配件。苹果和三星在移动计算领域作为认知度极高的家居品牌占据统治地位,而高通尽管设计智能手机处理器,但依然不被普通消费者所周知。相比之下,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则是一家知名品牌。经过多年投资于创新营销市场,英特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其强大的品牌已成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消费者往往基于英特尔处理来购买PC,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PC制造商自己的品牌。尽管英特尔在移动处理器领域起步较晚,但其认知度更高的品牌优势或将有助于这家企业赢得同高通、联发科技和博通公司的移动芯片之战。高通品牌认知度低。尽管高通在4G LTE和移动芯片领域摇摇领先,但该公司的致命弱点仍是其品牌认知度较低。这家企业需要改变当前默默无闻的状态,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消费者品牌。否则其较低的品牌认知度很容易给竞争对手带来扩张市场份额的机会,并降低其定价高端产品的能力。移动芯片大战升温。在定义移动设备之战时,大部分观察人士通常会讨论苹果、三星和Android。归根结底还在于哪家企业的品牌认知度更高,而非设备本身所构建的集成系统芯片哪一个更佳。芯片系统是决定移动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成功设计性能极佳的芯片系统与赢得移动芯片之战同样重要。英特尔今年在LTE工程设计能力和知识产权方面进展极大。在2010年收购Infineon Wireless后,英特尔获得了实质性的专利保护。英特尔进来推出的Bay Trail平板电脑芯片系统大受欢迎。不过,受厂商青睐于能同时提供处理器芯片系统和基带调制解调器的影响,高通仍然继续主导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因此,能否成功交付4G LTE对于英特尔仍然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Flora来源:赛迪网 分享到:

    半导体 联发科 英特尔 移动芯片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