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为那些想要尝试Linux的用户所写,不过如果你已经是一名Linuxer,这里也有一些你应该知道并为之自豪的事实。全世界的开发人员用宝贵的时间和天才的头脑为你带来这一款“谁与争锋”的操作系统,它,就是Linux。讨厌长篇大论?直接跳到最后的部分 “所有内容的整理”。 为什么我离不开Linux?我坚持这样认为有我自己的原因。每隔几天或几个月,我重启机器的时候,Linux的启动过程都令我陶醉,而你也许会惊奇大多数操作系统并不是这样的。先想象一些场景:你的机器经常崩溃。它慢的令人发指。未经你允许,文件文件夹就自动建立/删除。机器莫名其妙的关闭。什么状况?真相只有一个!你中病毒了!而在Linux上,这样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 为什么/那又如何?再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有成百上千个人正在为Linux编写和检查代码,因此Linux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而几乎全世界任何开发者都可以看到“代码写的是什么?”,甚至指出是否哪里有缺陷。 1994年3月14日,Linux 1.0.0发布,那时它只有176250行代码。到了2013年,Linux 3.10发布时,它已经拥有15803499行代码。另外一件事,是Linux的设计方式。不像其它一些操作系统,在Linux上,几乎所有的复杂任务都需要root权限。例如在windows上,你进入某些系统文件夹,删除了一些东西(为什么你会这么做呢?恩,也可能是病毒干的 —— 它们确实会这么干。另外,我见过有些人为了释放内存也会这么做)。虽然当时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在你下一次启动时...(这里我不敢再往下描述了)。而在Linux上,任何时候当你试图对系统干点什么,它都会提示你需要root密码。那如果我就是root用户,而我又把系统搞砸了,怎么办?这是最坏的情况,但是仍然会有很多人指导你如何修复它。当你在街上摔倒的时候,一群热心的陌生人跑过来帮助你,你会有什么感觉?爱和支持是无价的,你会感受的到!稳定性 - Linux机器可以无休止地运行下去。而通过一个简单的“uptime”命令就可以让你知道机器已经运行了多久。你永远不需要关机,设备基本上都是热插拔的。当然其它有的操作系统也可以报告运行时间,但是正如之前所说,Linux机器很少崩溃、蓝屏、死机:D,除非你有意要搞砸它。老话说得好 “Linux是很坚强的,除非,面对的是熊孩子!”为了使机器远离病毒、木马,你需要做很多工作。一项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连接到网络之后,windows被入侵的平均时间是40分钟,而在Linux上 - 你就像老板一样什么都不用做,也就是说,在操作系统之外不需要安装任何东西(,黑客也无法入侵)。 123 责任编辑:Fgirl来源:LCTT翻译组 分享到:
讯:手机晶片大厂联发科11月1日召开法说,并释出关于Q4营收季减幅度将压缩在5%内,且智慧手机晶片Q4出货持平Q3、逾6500万套水准的乐观展望。关于几项新产品的规划,总经理谢清江表示,联发科将于今年底推首款LTE解决方案(包括AP+MODEM,预计将有四核及八核),且范围涵盖WCDMA、TD SCDMA等多种规格,预计明年上半年客户将陆续量产。至于LTE系统单晶片(SoC),则预计明年中推出。他也透露,明年联发科即有产品采用20奈米量产,等于间接印证,台积电(2330)的20奈米已吃到联发科订单。谢清江指出,联发科初步推出的LTE解决方案,将先推AP+MODEM的版本,SoC产品预计明年中才会推出。他指出,客户考量的无非就是价钱和产品到位与否的问题,因此他相信,即使联发科卖的是AP+MODEM的版本,也可以有市场竞争力。他也强调,固然SoC有技术难度,不过联发科做SoC有不错经验,因此明年底就可见到客户采用联发科LTE系统单晶片的产品在市面上出现,而这也应是合理的预估。关于目前LTE市况与成长性,谢清江认为,针对明年中移动喊出将采购4千万支LTE手机的数字,因其在取得LTE执照过程中所展现的绝佳执行力,他对这个数量是乐观其成的,也期待所采购机种能更往高阶方向走。不过由于明年是中国LTE市场开展的第一年,因此状况还要观察,而联发科在LTE解决方案的推展进度也还要努力提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联发科强推的真八核晶片MT 6592,则预计于今年Q4季底量产,系采28奈米HPM制程,为全球首款八核晶片。对此谢清江表示,该产品之所以采28奈米HPM制程量产,主要是无线通讯数据机和高阶AP可进行更理想整合,而往先进制程转移,绝对会是联发科要进行的方向。他也透露,明年联发科就会有产品采用20奈米量产,甚至下一世代的16奈米FinFET制程,联发科也在规划中。 责任编辑:Dav来源:精实新闻 分享到:
IC设计联发科(2454-TW)今(1)日召开法说会,针对新产品LTE晶片进度,总经理谢清江表示,第 4 季就会推出Modem产品,整合既有AP晶片一起出货,而针对单晶片(SOC)方案,进度与原先说法一致,预期明年第 2 季至第 3 季左右推出并送样,客户端的终端产品预计最快明年底前可在市面上看到。谢清江指出,联发科持续推出新产品,LTE晶片预计第 4 季底前就会推出Modem晶片,将整合既有AP晶片一起提供给客户,可支援包含TD、WCDMA与GSM等各种规格,预计明年上半年进入量产。而外资问到关于LTE单晶片(SOC)的发展进度,谢清江表示,预计明年年中约第 2 季至第 3 季产品就会推出,并送样至客户端,最快年底前可见到客户终端产品在市场上问世。谢清江指出,中移动过去在智慧型手机市场就展现强劲的执行力,也很快推动标准规格,看好在这趋势下LTE的市场发展,而联发科也掌握进度,期望能有好成绩。
每一次技术升级都是一次产业翻盘的契机。中国移动在2G时代接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在2009年以后由于3G启动被联通、电信逐步蚕食,乃至不久前不得不公布了其史上首个净利下滑的季报。对于中国通信市场来说,即将揭幕的4G,意味着另一次格局调整的因子。中国移动能否借此扳回一局?4G时代的大流量经营,对三大运营商又有着怎样的SWOT棋局。4G在中国的到来是挡不住的,因为推动4G的力量太强大了:比如关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和GDP增长的政府;比如希望更多生意蛋糕的系统设备商(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和手机终端厂商(华为、中兴、苹果、三星等)。当然,无论从动机还是实际动作来看,中国移动毫无疑问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这是因为,在3G时代郁郁不得志的中国移动,被普遍认为将是4G的受益者。有观点认为,中国移动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建成覆盖全国的4G网络,而电信联通则苦于资金有限无法大规模建设4G网络,因此中国移动将再次一骑绝尘,远远的甩开它的二位老对手。事实如此吗?我的观点是:4G并不能拯救深陷3G泥潭的中国移动,中国的电信市场格局也不会迅速发生变化。 4G制式不占优预计中国将在2013年下半年到2014上半年之间发放4G牌照,而中国移动也将名正言顺的发展其梦寐以求的4G业务,一旦拿到正式运营牌照,其营销推广力度将是空前的。对于移动七亿多用户来说,虽然4G的普及还有点远,但再过一段时间就能用上的“望梅止渴”效应,至少可以让欲倒戈联通电信的中国移动用户心安一些,从而使中国移动客户流失“止血”。中国的4G牌照虽然还未发放,但可以肯定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不可能三家都只拿LTE-TDD牌照,中国将会同时存在LTE-TDD和LTE-FDD两种网络制式的运营商,且毫无疑问中国移动将是最主要的LTE-TDD运营商。而运营LTE-TDD的中国移动相对于运营LTE-FDD的运营商处于明显的弱势。首先,全球LTE-TDD网络运营规模明显小于LTE-FDD网络。从网络最早商用时间、全球用户量、已部署网络数量等指标来看,LTE-TDD产业都远远落后于LTE-FDD,绝大多数LTE-TDD运营商都是所在国家的非主流运营商,运营规模较小。而全球主要国家的主流电信运营商的LTE网络都是采用LTE-FDD技术,如美国AT&T、verizon,日本docomo、KDDI,韩国SK等。 123 责任编辑:Fgirl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讯:全球蓝牙芯片龙头厂Nordic执行长Svenn Tore Larsen日前指出,低功耗蓝牙技术成熟,加计手机、平板周边市场进入成熟期,引领蓝牙芯片进入史无前历的爆发期,今年全球蓝牙芯片市场规模约1亿颗,预估7年后将可百倍速增加至130亿颗。全球智能型手机今年度出货量突破10亿支大关,智能型手机周边产品(包括穿戴式、玩具、耳机喇叭)需求也水涨船高,带动蓝牙芯片商机崛起。Larsen指出,从现在终端市场的需求来看,蓝牙芯片的发展过去从来没有如此令人感到兴奋!他说,新加入的竞争对手持续增加,但Nordic与生产伙伴台积电、日月光密切配合开发先进制程,并拥有多重专利门槛,预料未来几年该公司仍可在业内维持领导地位。Nordic来自欧洲挪威,其蓝牙核心技术来自诺基亚的原始技术Wibree,并在2009年抢先同业进入蓝牙4.0时代,随着低功耗高传输技术成熟,Nordic今年将拿下近5成的市占率,稳居蓝牙芯片龙头厂。Nordic昨日正式宣布推出第三代nRF51,该产品功耗较前一代再节省3成、运行效能提升5至10倍,并支持Google手机所需Android 4.3 Jelly Bean版本操作系统。Nordic表示,内载于手机、平板计算机内的蓝牙已经被集成进基频芯片之内,属于高通、联发科、博通的战场。Nordic强调,与手机、平板计算机联机的周边产品则是独立蓝牙芯片厂的战场,CSR、TI及台湾IC设计公司络达、创杰、笙科都要争抢此一大饼。Larsen表示,虽然新加入竞争者众,但客户范围亦不断扩大,包括各式手机周边的穿戴式产品之外、医疗级的血糖监视器、无线桌面和智能遥控器等,甚至在未来的智能电视皆已可期待透过低功耗蓝牙芯片进行Android兼容的新应用。 责任编辑:Dav来源:工商时报 分享到:
一向被全球称为印钞机的芯片产业,尽管中国政府十多年来出台系列政策扶持,但因政策不到位、与市场脱节等,原本八成依赖进口的芯片,在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下,进口和自产的“剪刀差”(price scissors)却日益扩大,增至目前的九成多。据专业机构预测,今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将突破2,000亿美元(约12,185亿元人民币),远超一年石油进口的金额。作为全国芯片需求最为强劲、消耗份额居全国近七成的珠三角,却无一家先进的芯片制造厂。在中国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际,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中国无芯之痛的深刻反思。芯片作为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大量重要产品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电脑、通讯、交通等众多重要产业中,一向广受发达地区的重视,欧美和台湾甚至控制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大陆。早在2000年,国务院发布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18号文件,2011年国务院又发布相关的4号文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内地芯片业落后中国由此涌现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上海华虹NEC电子等50多家芯片制造企业,十多年来中国芯片产能增长两倍。但是,中国芯片的制造技术为中低端,仅中芯国际拥有12英寸晶圆生产线。深圳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指出,与国外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相比,目前内地芯片产业要整整落后1至2代。现在台积电采用28纳米制造技术,而作为内地先进的中芯国际还只能做40纳米制造技术。而深圳方正微电子甚至目前仍是6英寸生产线。与制造领域的落后类似的,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尽管奋起直追,涌现出了展讯、华为海思等逾500家企业,但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大多只是中低端设计。去年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总销售额仅为226亿元人民币,而排名全球第一的高通公司营业额已达131.8亿美元(约80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头十大芯片企业总销售额的3.55倍。扶持政策不到位一方面是芯片生产和设计与国外同行差距在拉大;另一方面,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因而中国芯片生产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要求匿名的方正微电子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进口和自产芯片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芯片进口由十多年前的八成多上升至目前的九成多,中国需求占全球芯片市场近三成。有专业机构预计,2013年中国芯片进口将突破2,000亿美元,增幅达三成,除其中600亿美元芯片及相关产品出口外,其中贸易逆差突破1,40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最大进口量的石油1,200亿美元。不愿透露名称的深圳一微电子公司认为,由于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和与市场脱节,加上芯片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许多企业不愿涉足这一领域,因此发展芯片十多年来仍需如此巨大的进口量,不可谓不令人心痛。 责任编辑:janck来源: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
在中国移动4G手机全国首发仪式上,工作人员在展示一款4G手机。日前,工信部发放了国内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来自中兴通讯、华为、三星等4部TD—LTE手机获得了首批4G手机入网许可证。加上此前提出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的消息,4G实现商用、进入普通人生活只是时间的问题。4G和3G必然会共存一段时间,但4G的崛起,毫无疑问将再一次改变人们移动通信生活。 4G有多快——4G手机最高下载速度超过每秒100M,达到主流3G网络网速的10多倍视频通话、高清电视、互联网游戏、电影下载等对速度要求很高的服务将不再是困扰用户的难题4G其实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但简洁的表达,使它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时代的代名词。由于4G标准是面向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灵活接入、更高的服务质量保障等设计目标提出的,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和目前的3G移动互联网相比,4G时代网络速度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4G手机最高下载速度超过每秒100M,达到主流3G网络网速的10多倍。在4G网络环境下,下载一部2GB大小的高清电影,只需要短短几分钟。而且,使用时的用户延时小于0.05秒,大约是3G的1/4。即便在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高速行驶状态下,4G仍然能顺畅地提供服务。目前4G主要有中国的TD—LTE和国外的FDD—LTE两种主流标准,以中国移动已经在部分城市规模部署的TD—LTE试验网为例,实测到最大下行速率已超过每秒100M,接近理论峰值水平;小区平均吞吐率实测一般也在每秒20—30M。4G时代,视频通话、高清电视、互联网游戏、电影下载等对速度要求很高的服务将不再是困扰用户的难题。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有望进一步跃升,最终从人与人的互联到人与网络的互联,物与网的互联,4G将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网络覆盖。多久用上4G——明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有望实现4G网络覆盖消费者花在4G上的费用并不会比3G更多业内专家介绍说,4G大范围普及取决于牌照的发放、4G网络的部署和完善,以及移动终端的成熟和普及等因素。4G牌照的发放预计年内有望得以落实。同时,中国移动也正在进行规模超过20万个TD—LTE基站的招标采购,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主要城区,预计将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部署,届时全国主要城市都将实现4G网络覆盖。 12 责任编辑:Fgirl来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高通收购Arteris团队以及其FlexNoc片上技术。TI的芯片及大量产品如Kindle采用了这项技术。Arteris为高通提供了三年服务后,高通决定收购或部分收购这个技术团队。你能接受你的最大客户收购你的技术和开发团队吗?Arteris将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高通如此欣赏FlexNoc片上网络技术以至于决定收购-或部分收购它。高通公司未泄露收购FlexNoc的知识产权和43名在法国工作的工程师的资金数额。这家SoC制造商同意为FlexNoc更新提供“可商定的时间表和一定的工程支持,”高通发言人说。Arteris的总裁K.Charles Janac称将会为现有Arteris应用提供季度升级,并根据用户要求每三四年重大更新。公司目前有23人,其中包括约6个应用工程师。Arteris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现在为高通所拥有的FlexNoc专利,可以访问其源代码并有权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样一个奇特的商业模式使竞争对手疑惑。“我在五个初创公司呆过,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Janac在ARM技术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说。Archrival Sonics说,没有专门的工程团队,该公司将无法提供为SoC设计者提供任何需要的配置和支持。Janac说他不会透露为此工作的高通工程师提供充分准入的协议内容。“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确保这项业务是可行的,”Janac说,他已经做出规划有能力回应并支持客户的更改要求,“我想我们有机制能要做到这一点。”尽管这桩业务的处境并不寻常,但高通通过购买其验证技术,使Arteris保留了它在硅谷、中国、韩国及台湾的布局。Forward Concepts的市场观察员Will Strauss表示,“我认为Arteris会继续做的很好。”高通公司三年来一直是Arteris的客户,Janac称高通在“绝大多数芯片“中使用了FlexNoc技术。Arteris的有50多个客户在180多种芯片中使用这项技术,他说。今年五月Archrival Sonics将其片上网络技术的专利许可出售给ARM。当时两家表示,他们将合作Sonic的下一代产品。Arteris的网络处理器架构的设计始于Conenxant的巴黎设计团队。当这家芯片供应商在2001年低迷期遣散这个团队时,团队员工为技术权利与其谈判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TI(德州仪器)是他们的第一个客户,这之后的2003年衍生出FlexNoc技术。2008年TI在OMAP4使用这项互联技术还有接下来OMAP5中也有应用,之后这项技术开始在许多产品中迅速应用,包括亚马逊的Kindle。 责任编辑:janck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分享到:
讯:日元贬值、家电收入下降、亏损业务“瘦身”,促成了松下、夏普等几大日本电子企业2013财年第二季(今年7~9月)业绩好转。但是,它们向汽车电子、新能源等产业的转型,依然任重道远。松下2013上半财年扭亏为盈。从今年4月至9月,松下销售收入37063亿日元,同比增长102%;营业利润1466亿日元,同比增长168%;净利润达1693亿日元,同比实现扭亏,去年同期亏损6852亿日元。夏普上半财年也大幅减亏。2013年4~9月,夏普营业收入约13400万日元;运营利润338.15亿日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亏损1689亿日元;净利润亏损43.3亿日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875.8亿日元。索尼2013财年第二季(7~9月),收入同比增长一成,达17755亿日元(181亿美元);但利润出现波动,营业利润148亿日元,同比下降五成,净利润亏损193亿日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55亿日元。索尼第一财季扭亏为盈,获净利35亿日元,以此推算索尼2013财年上半年净亏损158亿日元。今年9月27日,松下已签署了松下健康医疗株式会社股权转让合同。从具体业务看,虽然电视、数码相机、手机等消费类产品营收有所减少,但是,日元汇率下降,以及住建事业、车载事业的盈利,带动公司整体利润增长。因此,松下上调2013财年(今年4月至明年3月底)业绩预测,计划全年销售金额从72000亿日元增至74000亿日元,税前利润从1400亿日元增至2100亿日元。夏普则表示,液晶电视在欧洲、美洲地区销售低迷,日本国内、中国及新兴国家市场销售提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空调、冰箱业务收入轻微上升。不过,夏普手机、数字家电的收入均下滑。幸好太阳能电池业务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八成;液晶面板业务扭亏为盈,由于强化中小液晶面板,加上大型液晶面板销售好转,收入同比增长46%。索尼的收入增长,主要因为汇率利好影响,加上智能手机销售增长。而净利润向下波动,则是因为彩电业务仍然亏损,而且影视业务的营业利润大幅下降。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向记者分析说,今年以来,日元贬值20%~30%,这使日本企业的成本下降20%~30%,让几大电子企业获得喘息之机。家电收入占比下降,是日企业绩好转的另一重要原因,像日立、东芝的家电收入占比已降至10%以下,松下的家电收入占比也降至三成左右。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为“止血”,砍掉一些亏损业务,如索尼卖掉了液晶面板业务,夏普也转让了十代线的一半产能。陈言认为,松下之所以业绩恢复较好,是因为积极向汽车电子产业转型。目前,松下汽车电子一年的收入约达10000亿日元。“汽车产业也在转型,现在电子部分可占整车成本的30%,而松下在混合动力、导航等领域有长处。”索尼已收购了奥林巴斯,希望在医疗电子领域有突破,但要迅速成为增长点有困难。陈言认为,索尼继续致力在液晶电视、照相机上推出更多好产品,由于不是颠覆性创新,电视要与韩国、中国企业竞争,相机要与佳能、尼康等竞争,要获得很好盈利,难度较大。在陈言看来,夏普想向新能源转型,但太阳能电池价格会出现波动,想成为赚钱产品并不易。而夏普虽然开发了不少新电视,但也没有革命性的变革,难以具备高盈利的特点。不过,中国电子商务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松下敢于砍掉亏损的项目,比如将停掉等离子面板和电视业务,但从家电领域来看,索尼、夏普可能更具长远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Mandy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网络电视的冲击下,机顶盒还能活多久?”在2日召开的数字家庭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给机顶盒生产商以及传统数字电视运营商敲响了倒计时的钟声。昨天,记者在数字家庭展区咨询多家智能电视生产商,发现不少新款智能电视已经告别了机顶盒。有业内人士形容说,这是一种“松绑”。半数智能电视不要机顶盒一块显示屏,一个遥控器——在数字家庭展区,告别了机顶盒的智能电视外形看起来同样简约,“告别”方式却各有不同。海信、TCL等品牌推出的“一体机”,其实是把机顶盒从外接变成了内置。海信电器市场经理王先生介绍,只要内置机顶盒获得广电授权,在电视机上插入一张数字电视卡就可以收看节目。一体机的显著好处在于,普通电视需要两个遥控器来操控,而它只需要一个遥控,特别适合爱丢三落四的消费者。“目前海信投放市场的新品有一半是一体机。”王经理透露,因为增加了内置机顶盒的成本,它的价格比普通电视机贵几百或上千元不等。创维等厂商则直接把一款多功能机顶盒的集成芯片植入了智能电视,这样一来,连数字电视卡也不需要了。想看电视节目,直接在机身端口插上广电网线;想上网,就插上宽带网线。唯一的麻烦之处是两者之间需要手动切换。如果说上述两种方式还不够彻底,熊猫电子新推出的“云电视”则是将机顶盒从硬件变成了软件。产品经理介绍,这台电视安装了两家视频网站的终端,这两家网站均获得了广电授权,点开屏幕上的图标,就能同步收看所有电视节目,这和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程序是一个道理。不过,“同步”并不是绝对的,因为通过网络打开电视节目需要大约半分钟来缓冲,网络繁忙的话时间则更长,恐怕不太适合性急的消费者。尽管外观减了负,上述几款智能电视的“内涵”却一点也不打折扣。不仅许多机顶盒生产厂商和广电网络服务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一体机,专门为之定制产品,几家获得授权的视频网站,也囊括了300多套电视节目。机顶盒暂时还扔不掉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视告别机顶盒,尚不能完全市场化,主要是智能电视的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大多数智能电视厂商还离不开我们提供的服务方案,无论内置机顶盒还是植入芯片,机顶盒实际上仍然存在,核心技术还在我们手上。”机顶盒制造商、朝歌数码营销经理赵玲光说。因此,他们还在不断更新机顶盒技术,此次展示的主打产品是一款“掌上”机顶盒。与常见的机顶盒比起来,它的体积比一个烟盒大不了多少;芯片却是四核的,观看视频远比普通机顶盒流畅。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智能电视技术无法超越机顶盒的功能。机顶盒生产商、武汉精伦电子市场经理李江解释说:“盒子里的内容是由很多家内容提供商集合而成的,比单纯的宽带网络资源丰富得多,并且进行了分类,使操作界面更加简洁方便。”他打开机顶盒演示,包括电视节目、电影、学习资料、购物等门类的丰富资源,体现在屏幕上变成了一个个颜色不同的小方块,选择起来非常便捷。此外,智能电视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比起频繁更换智能电视机,机顶盒的存在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昨天,市民杨先生在数字家庭展区比较了不少机顶盒,他说:“前两年,花将近1万元买了个大屏幕的高清电视,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时了,再换一个也不划算,干脆买个机顶盒装上,就变成智能电视了。”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话,应该都记得06年奇美电子创办人许文龙先生说过了一句很兴奋的话,他说:「面板业是百年来最好的产业。」但09年他又改口说:「这是一生最困难的选择。」后来他决定把奇美电嫁出去,由郭台铭的群创接手经营。这个许文龙口中的百年来最好的产业,未来很可能带给台湾空前灾难。中国挖角数百人才被视为台湾四大惨业之首的DRAM,在华亚科卖给美光之后,在台湾只留下一丝血脉,但台湾却缴出了上兆台币的设备投资支出,单是南亚科及华亚科在五年内就亏损2500亿的钜额亏损,加上茂德、力晶留下的数千亿银行贷款。台湾的DRAM产业可说是大败特败收场。最近面板双雄都公告了第三季季报,其中友达净利25.1亿元,EPS0.27元,友达今年前三季扭转亏损局面,净利达31.72亿元;有郭台铭团队入主的群创第三季净利6.83亿,前三季净利64.36亿;这是群创连续亏损4年后,首度出现赚钱的转机讯号。似乎预告台湾面板业脱离苦海,迈向复苏。不过事实却不是如此,友达在10月30日召开的法说会预告面板产业的冬天提前来临,友达的总经理彭双浪说第三季不旺,彷佛遭到台风吹袭,接着冬天提前到来。面板业乍暖还冷,最直接的困难仍然是来自中国面板厂的挑战。今年深圳的华星光电获得TCL加持入股3成,扩产银弹大增,最新的8.5代线产能全面开出,压缩了台厂空间。中国广大市场提供给面板业肥沃的养分,连过去被台湾面板两只老虎打得抬不起头来的京东方已连续5年获利,第三季净赚5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成长230%。更可怕的是中国大陆的面板厂全面向台厂展开挖角,这几年之间已有数百个技术人才被网罗到中国大陆发展。这个情况也引来友达董事长李焜耀的反弹,他参加南山人寿论坛时很有所感地说:凡是大陆政府所鼓吹的重点支持产业,往往是灾难产业的开端,中国全能扩产造成巨大的杀戮,台湾的太阳能,LED都尝到苦头,现在台湾的面板已距灾难不远。金融海啸后,台湾的面板业进入困难调整期,除了今年赚钱外,从09年到12年友达亏损1426.39亿元,奇美电背景的群创连4年亏损,今年的转亏为盈,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双虎负债逾6千亿更可怕的在后头,面板业留下了庞大的债务,友达总负债高达3472.9亿元,群创也达3320.36亿元,面板双虎总负债达6793.26亿元,但是两家公司股价已跌到面额附近,面板双虎股价市值加起来也不过是1996.8亿元,这已是标准资不抵债的现象,纵使群创有够实力的郭台铭鸿海集团背书,但今年奇力科技的倒债风波仍不可小觑。台湾的面板业若是起不来,最大的苦主恐怕会是联贷的银行,最后很可能是全民埋单。台湾的面板业向前无力抗衡南韩三星及LCD,两家小南韩面板厂AMOLED的市占率已高达98%。现在中国大陆的面板追兵又追上来,台湾的面板双虎前进无力,后面的追兵又追上来,几年之内,恐怕又会是全民埋单的「大惨业」。
【导读】目前,由资讯机构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半导体论坛承办,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协办的第一届安防监控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正紧张筹备中。 讯:目前,由资讯机构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半导体论坛承办,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协办的第一届安防监控关键元器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正紧张筹备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安防监控市场保持增长态势,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因此备受重视。此次的研讨会也受到了行内人士关注,对会议反响热烈。会议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开通报名以来,报名人数已达到100多人。众多知名企业也参与了其中,响石数码、中瀛鑫、华为技术、宏晟华业、联视电子、凯立信、锐视威、华普锐视、立方威视电子、五舟科技、捷顺科技等已报名参加本届技术研讨会。 此外,中国安防网、中安网、安防商盟网、安防知识网、安防世界、千家网、一卡通世界、中国一卡通网、元器件交易网、安防英才网等10多家媒体加入本次研讨会的宣传合作。而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也作为协办单位参与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将于11月29日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举办。届时,来自国内、外的多家品牌代表解决方案以及行业领头安防监控解决方案商将针对2013年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如智能视频分析、如何实现高清、安防监控电路保护、高清监控视频存储、HD-SDI解决方案、安防监控现状技术和未来趋势等带来高、精、尖、全的安防监控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及分析。 会议主办方表示,参会听众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只需提前报名即可参加当天的会议。活动报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即刻登录Meeting/anfang/tzbm.html进行网上报名!
10月30日消息,根据《路透社》报道,英特尔合作伙伴在星期二的ARM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他们将会从2014年开始生产64位ARM芯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条消息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吧。消息一出坊间认为苹果可能有兴趣将他们一部分的A系列芯片交给英特尔。此前曾有消息表示,苹果在6月份与TSMC达成合作协议,将部分芯片订单交给该生产商。在MacBook系列产品中,苹果已经使用了英特尔的Haswell处理器,新款MacPro上则使用了Xeon处理器。另外他们还整合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包括Thunderbolt等。虽然会在Mac设备上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但是苹果都是为iOS设备自主设计ARM芯片,目前三星是这些芯片的主要生产商。因为双方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以及接连不断的专利战,有消息表示苹果计划减小对三星的依赖,逐渐转移芯片订单。最近有消息称,三星从TSMC手中获得部分A8芯片的订单,因为这款先进的20纳米芯片给TSMC带来了不少生产问题。
专利IP风险系统识别方法风险管理的要义告诉我们,预测风险或分析风险事件,如专利投融资风险或侵权风险,一项基本任务就是以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其所有的归因因素,即风险因素。因此,所谓专利知识产权(IP)风险系统识别,实则指专利IP风险及其风险因素的系统识别。专利IP风险系统识别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战略性尽职调查引领专利IP风险识别、系统识别法、运用风险(因素)识别传统工具和循证实践等方法。(一)以战略性尽职调查引领专利风险识别专利IP风险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对专利权属瑕疵风险、地域性风险、时间性风险、侵权风险和诉讼或争议风险,从外国法(东道国法)、国际法(含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协定)和冲突法的角度,进行识别。为了防止专利IP风险管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收购方或受托之中介在专利IP风险识别阶段之初,就应从战略性尽职调查的高度,即从交易双方行业前景、市场结构、经营战略、管理团队、企业文化和股东支持等方面,查明目标企业专利与以下内容:1.收购方的产业相关度和战略相关性,以及可能形成的协同效应、叠加效应或其他效应;2.对收购方在战略、管理、技术和市场整合等方面取得(额外)回报的机会;3.对收购后的预期战略成效及企业价值增长的影响;4.收购后新的管理和技术团队运用这些专利实现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战略性尽职调查的技术要点是掌握收购的战略目标和商业目标,在专利等IP方面要达到的商业目的和未来的商业计划,弄清楚从此次交易中获得何种专利资产、对这些资产如何使用以及实现何种战略和商业目的。为此,应首先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专利IP风险识别,关注专利IP风险对实现并购战略目标可能的影响。这种以战略性尽职调查引领专利IP风险识别的方法,能使专利IP风险的识别更具有针对性,更“高屋建瓴”,从而保证专利IP风险管理更富有成效。(二)系统识别法系统识别法的核心要点是将认识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然后将这个系统按一定的标准和分类方法,以周延的逻辑分解为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几个方面或者几个子系统,再对每个方面或子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风险因素逐一识别。以此为基础,再从投资目标或商业目标的高度进行整体分析,识别各种风险和风险因素的性质和程度(级别)。海外收购专利资产该如何系统地识别专利IP风险和相关风险因素?本文认为,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系统识别:宏观上,以“七要素识别法”,即从国别、行业、收购方式、组织形式与上市地、主营业务、采购和销售行为发生地、企业管理行为七个方面,获得这类项目IP风险及相关风险因素的整体性、专业性认识;微观方面,从前文介绍的海外收购专利有关IP可能的八个风险(因素)源,针对收购的专利资产,逐一“扫描”,锁定每一项具体的专利资产可能的(重大)风险,进而识别其可能的(主要)风险因素。运用“七要素识别法”,需要并且可以帮助收购方掌握一些基础背景知识。例如,依国别—目标企业所在地识别。在专利转让方面,有的国家会限制敏感技术对国外的转让,这些限制性规定可以归结为权属限制转让。所以,一定要弄清楚目标地国有关专利IP权属限制转让的法律规定。依国别识别专利IP风险的另一层含义是,在执行力度弱的司法管辖区里,有关IP侵权的风险就高,反之亦然。这与其他大多数法律风险的规律相反。因此,到法治不健全的国家投资收购专利,要特别注意防范IP侵权风险。再如,依行业识别。不同行业有不同级别的法律监管和法律风险环境。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联合“全球律师”等机构于2004年在美国和欧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不仅涉及基本消费产品,一般监管非常严格,而且资本要求高,大量涉及IP风险,在法律风险因素行业排名中,高居第一。准确地说,“该行业的产品绝大多数被吸入或植入人体,参与人体代谢,因此,医药和生物行业的专利技术投资者,必须全面、准确地查清东道国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标准及其制定机制和程序。”又如,主营业务对专利等IP的依赖程度。“信息、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类企业,其主营业务严重依赖专利等IP及其研发,例如微软信息、辉瑞制药,相应的IP风险因素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的权属状况、保护程度、使用方式及其研发活动的性质与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都是重大风险因素。”在以上七要素中,企业管理行为对专利IP风险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专利方面的企业管理行为,涉及专利的价值管理、目标管理、权属管理和风险管理,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策略、方法和实际运作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七要素识别法”的分析框架下,从收购方或目标企业管理行为识别专利等IP风险,还可以设计一些亚层次的IP风险及其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框架,如从IP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奖(激)励机制、工作环境、团队因素、个人因素和任务因素等方面,设计分析框架,以利于进行更深入的专利风险和相关风险因素的系统识别。(三)运用风险(因素)识别传统工具和循证实践操作上,以上要素识别和风险(因素)源“扫描”的系统方法,可以与风险例举、清单和流程图、风险指数等识别工具,以及“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与关联公司的专利交易合同”,如专利使用许可合同等,结合起来进行审查,从而对目标企业的专利风险形成更准确的专业认识。在使用相关识别工具时,建议根据并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将IP风险和风险因素分为很高、高、中、低和很低五类。这种五分法是国际上风险管理常用的方法,较之国内“高、中、低”或者“核心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三分法的划分,对IP风险与风险因素识别更准确,更利于投资决策者就国别、行业、并购方式、组织形式与上市地、主营业务、采购和销售行为发生地、企业管理行为等所涉IP风险的控制采取应对措施。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专利IP风险的识别,专利IP风险因素的识别更为复杂,可能涉及到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管理、文化、人事、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等方面的因素。例如,在本文开头提及的上市甲公司收购乙公司“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生产技术”这一案例中,就受到激励型产业和IP政策的影响。又如,收购方的技术文化和技术管理水平,对收购后专利资产能否以及如何得到有效利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准确识别一个特定投资项目专利IP风险可能涉及的风险因素,应当在战略性尽职调查引领的系统识别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框架下,运用循证实践观察大量案例,总结成败因素。这可能是最佳途径。[!--empirenews.page--]方法上,以证据为基础的实践有三种途径:一是在国际层面对同类案例,尤其是相关司法案例进行系统回顾;二是运用统计(学)调查方法审查专利收购失败案例的归因因素;三是从技术、经济和商业目标的角度,直接观察、分析这个特定收购案例可能涉及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各种相关资料。这就需要依靠专业人士(团队)的专业积累。在专利IP风险方面,基于循证实践的专业积累包括:(1)建立类型化的专利IP风险,形成固有的风险因素联系,如按技术种类(如生物医药专利),分别从法律冲突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专利申请瑕疵因素或其他人为因素如第三人侵权等方面建立“风险类型”,形成技术种类化的IP风险及其相关风险因素;(2)经常性的专利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自由使用分析。针对拟收购专利技术的资产属性,中国企业根据自身技术领域的特点,经常做必要的宏观分析,尽可能早地发现对收购方不利的苗头,获取市场发展导向方面的提示,了解竞争对手的专利及其可能的风险因素,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同时确保自己的专利不受侵权,可以自由使用;(3)积累专利IP风险控制方法,如注意许可的范围和许可的类别,专利收购合同特别重视保证与赔偿条款等。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以战略性尽职调查为指引,以系统风险(因素)分析方法为依托,以风险(因素)识别工具为技术手段,结合循证实践,分析专利权属状况、交易状况和相关政策、法律文件,通过起草海外收购专利IP法律风险识别报告,完全可能系统识别海外收购专利IP法律风险和相关风险因素。鉴于法律属性对于专利财产是第一位的,对于专利收购的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及其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必须在海外收购专利IP法律风险识别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基本方法同样应当是采用上文这样一种“商业目标、系统方法、识别工具和循证实践”的系统识别方法,只不过技术风险识别主要应该交由专利工程师通过专利检索来识别,而经济风险(或商业风险)主要应该交由无形资产交易评估机构来识别;或者,最佳的径路,组织一个由法律、技术和财务专家构成的尽职调查团队。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海外专利收购中,IP风险取决于专利资产的存在、所有权和控制力、专利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侵犯他人专利的潜在责任和专利技术及其产品IP保护的周延性等风险因素。组建一个由法律、技术和财务专家构成的尽职调查团队,运用“商业目标、系统方法、识别工具和循证实践”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观察大量案例,对于防止识别目标(企业)专利IP风险出现重大遗漏,确保专利投资商业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极为必要的。[作者系留英博士、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脑库)特聘研究员]
文/王杰聪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份额相近导致格局未定、产品形态和软硬件结构都没有最后成形,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个人消费电子领域,平板电脑具备着最大的变数,也是众厂商的必争之地。IDC刚刚发布最新的Q3报告称,第三季度全球平板出货4760万台,同比增长36.7%。苹果、三星、华硕、联想、宏碁名列前五。变化不大的排名背后火药味不断,iPad份额的大幅度下滑和Android阵营的快速抬头让市场充斥着更多的可能性。在市场开始成熟时,细分市场的策略会继续分化iPad的统治地位,而iPad的专注也会继续保持自己的高利润。Android阵营给力 使用率却持续被嘲笑第三季度,苹果iPad出货1410万台,同比只有0.6%的增长,但由于三星出货同比增长123%,联想出货同比增长420%,宏碁同比增长346%,iPad份额下滑11个百分点。分析师预测,iPad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滑。虽然iPad Air和采用A7处理器的mini 11月上市,但iPad的高价依然保持了自己的购买人群。在销售出货的绝对数量上,iPad将缓慢增长。此消彼长,三星的份额冲到了20%,和苹果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华硕的Nexus冲进了7.4%,而联想则首次进入前5%。份额变化的背后依然绕不开的话题是使用数据,这也是苹果CEO库克最喜欢使用的。因为他每次都会提及,80%的平板电脑上的数据来自iPad,言下之意为,如果说iPad市场份额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那么有一大半的Android平板估计都是买回家就没人使用的。新品的泥泞9月的手机大战后,10月开始平板电脑众多新品争相亮相,但大部分却没有大的变化。如Kindle Fire和人们持续等待的Nexus新平板。最大的没变化是三星的Galaxy Note 10.1 2014版,完全成为了Note 3发布会的添头,而Note 3本身和上一代产品的变化除了最新的硬件配置外也微乎其微。另一家不变的产品是微软的Surface 2。几乎所有的变化都来自新的硬件提供商,比如intel的Haswel芯片才让待机加长。唯一变化较大的是键盘,而不变的是依然高额的价格。最大的变化来自iPad的内在和以联想Yoga平板为例的外在改变。最新的iPad中,由于A7的引入极大增加了产品的想象力,这成为第一款64位的平板电脑,而iPad Air其设计工艺则大大加深。联想的Yoga平板则是Android平板中难得的亮点。因为手持端的圆柱突起设计已经突破了“平板”两个字。而将突起部位设计为电池也大大增加了使用时间,设计创意和使用体验上结合较好。一般平板使用3000多毫安的电池,联想Yoga平板8英寸产品用着6000多毫安。细分市场赢者通吃虽然曾创立平板电脑市场,但如今的iPad已经无法依靠一款产品走天下,因为市场在成熟,也意味着细分市场将是平板电脑的未来趋势。iPad和Android阵营、高价位产品和超性价比的Nexus、定制化的Kindle Fire和开放式的Galaxy、大品牌的旗舰和山寨产品的突进。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平板电脑企业有新的突破点。1、从消费内容到生产内容。随着A7处理器的领先优势,iOS版本的影片、音乐编辑软件越来越成熟,iPad的高效生产将是变化的关键。2、性价比无法通吃Android市场。Nexus和Kindle Fire的成功和高性价分不开,但随着发展,性价比越来越不重要,因为更多的厂商有着更好的卖价。3、形态变化开始替代尺寸。三星平板的成功是要算入Note这款独特的平板电脑,因为它更准确得说是大尺寸的智能分支。在市场上6英寸大小的产品相对模糊的时候,尺寸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创新点。回到联想的Yoga平板,一种不容易形容,但一看便知的设计改动为平板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回到那个话题,平板电脑的最终使用形态并没有定形,依然有更多的变化。4、品牌成分加重。除了iPad的金字招牌外,三星的Galaxy平板实际上占了手机畅销的便宜,而华硕的成长离不开Google亲儿子的Nexus,Kindle Fire则是延续了Kindle的光辉。联想也开始用上了自己最好的一块消费类品牌“Y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