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类人才告急:资深电子工程师需求大

      上周,国内三大人力资源网站——中华英才、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分别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市场才情报告。报告显示,电子工程师、条码技术人才、环保高级管理人才、研发类工程师以及咨询顾问人才等受到市场人才储备不足的限制,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虚位等待合适人才应聘的局面。为此记者采访了三大人力资源网站请他们对才市行情进行预测。   资深电子类工程师特别吃香   在中华英才网上,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Mobile联想移动公司、LG电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在大量以优厚待遇招聘员工。他们对电子类工程师需求量大,尤其对拥有5年及其以上工作经验、英语流利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求。尤其是摩托罗拉,对电子类软硬件工程师、检测师、分析师、HR人员都有相当需求。这些公司对熟悉手机市场的高级销售人员有一定需求。沃尔玛中国物流部在天津招收CET-6或以上水平英语、经贸、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员工。   建筑地产公关期盼精英   中华英才网的数据显示,建筑、房地产、商业中心行业10月指数为809.84,比9月的827.89下降了18.05,比8月的1016.52下降了206.68,下滑趋势明显,而且速度快。各房地产企业对项目投资部项目经理、高级市场研究员、高级销售人员、相关高级工程人员、高级物管人员、高级策划、高级公关人员比较看重。如对公关经理的职位要求为:本科以上学历,市场、新闻、公关、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优秀的沟通能力;出色的市场敏感性、公关能力和谈判技巧,良好的策划组织及协调能力,有独立组织及执行大型公关活动的经验;良好的媒体、政府合作关系。此外,许多企业还特别提出了要求求职者性格外向、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条码技术人才国内奇缺   前程无忧职业顾问分析,随着条码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大力推广,条码已经在工商、出版、医疗卫生、物流、金融保险以及服务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中国申请使用商品条码的企业逾10万家,采用条码标识的商品超过100万种,系统成员发展速度世界第一,成员数量仅次于美国、日本,为世界第三位。据21世纪中国电子商务网校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今后3~5年内,条码系统成员企业数量将达到15万家以上,按新条例规定每家企业要有1~2人懂得条码知识,全国将是30万人的需求。随着条码技术在商业、物流业、生产制造业,以及电子商务中的广泛应用,各类企业和条码技术公司的人才需求估计在300万人以上。然而用人方却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无疑,条码人才是未来较抢手的职业之一。   环保高管人才难觅难求   前程无忧职业顾问分析,在前程无忧网站上,有关环保人才的需求一直很大。而环保类管理人才的要求就更苛刻,除了有本领域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还要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且从事过技术性工作和管理工作。除了有相关专业技术背景,还希望通晓环境经济,具有企业管理、财务知识、国际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不少企业在高薪招聘环保工程师的招聘广告上标明: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免谈。至于环评专家更是需要有过正规设计院或科研所工作经验,有高工职称证书。   该人士分析,目前国内并不缺乏掌握一定环保理论的人员,但缺乏对该领域有独特想法的环保咨询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参与综合决策能力和企业经营实际经验、并为用户了解环保产业整体水平和市场发展动向提供咨询的人才。   研发类工程师仍然走俏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医药、机械和电子类工程师的需求总数从今年7月的33072名、8月份的35008名、9月份的35504名增加到了10月份的37824名,其中研发技术人员的需求占到了总量的4%左右。智联招聘网的职位信息显示,目前急需研发人才的行业跨越医药、IT、电信、机械甚至食品等各个领域,职位有软件开发工程师、IVR开发工程师、智能卡产品研发工程师、市场研发部产品规划师、新材料研究人员、药物制剂研发人员、彩信平台研发工程师、射频研发工程师、电力系统部研发工程师、音响主机研发经理、语音语言处理研发工程师、无线传感网络研发工程师和家庭网络研发工程师等。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表示,尽管研发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不错,但是由于对研发人员的学历、经验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造成了不少职位虚位以待的情况。以制药行业为例,由于本土医药企业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使得医药研发人才需求增长,但要求很专。   顾问类人才多行业急需   从智联招聘网上的职位特点上看,顾问类人员是咨询、管理产业、法律、财会行业急需的主要人才、如研究顾问、家庭理财顾问,高级寿险顾问、培训顾问、高级咨询顾问、拓展培训顾问、财务策划顾问等。   从智联招聘的顾问类职位特点上看,性格外向、善于与人沟通、具有销售经验、有行业背景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是顾问类人才的需求特点。相反,对于寿险类顾问,经验不再是拦路虎,如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招聘寿险理财规划师的广告明确说明“无寿险从业经验”。其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心理压力大于体力压力的职业,其销售的是一种概念和关怀,善解人意、善于沟通、百挫不折的性格特征对于事业成功的作用远远大于经验。另一方面,这一职业的经验门槛虽然降低了,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急于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性格和个性是进入该职业的关键。

    半导体 电子工程师 开发工程师 MOBILE

  • 东芝和NEC联合开发45nm CMOS加工工艺

    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的日益复杂、耗时的增加以及价格的益加昂贵,Thoshiba公司和NEC电子公司今天宣布他们将要联合进行45nm的CMOS的逻辑加工工艺,共同负担成本预算并加速发展,同时提升LSI系统的性能和质量。而全球很多公司也首次加入此次这种性质的合作。        联合发展协议制定之后,两家公司的工程师将要在横滨的toshiba的微电子发展中心合作进行CMOS加工工艺的开发。此工艺将可以在两家公司的制造工厂进行运用。公司申明他们将分别讨论如何操作增值和区别加工技术的开发。      在LSI系统商业的前缘,加工工艺正向完成高速、低耗的数字消费产品和模拟通信设备LSI应用系统方向缩减。其结果是,90nm工艺的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        NEC和Toshiba声称,随着45nm的LSI系统要求比以往更加先进的环境,为了在性能和能耗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65nm和45nm的加工工艺目前正变得先进,各个LSI系统世界公司正在促进合作以达到更有效的发展。        此协议定也标志着公司在此之前处理方式的改变-----成为紧密的R&D伙伴关系的两个公司力量的杠杆作用。通过这种合作关系,Toshiba和NEC改变以前那种单独研发的方式而改变成整体的加工工艺,清除以前的方式分享最新研发的工艺。        公司已经申明他们将要开始讨论全面的联合研发,例如设计环境和产品开发,以及在联合完成制造时更有效地安排使用资金总额并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        另外,Toshiba和NEC申明他们预期此次联合会成功地减少开发预算,缩减更高级LSI系统的循环时间。Toshiba说它看到大多数的LSI高级系统的生产设备的利用率都得到提高的美好将来。        最后,随着此次为了45nm的LSI系统加工工艺的联合开发的开始,两个公司说他们已经开始讨论通过此次开发和LSI系统产品大规模生产而进行全面的联合。 

    半导体 东芝 CMOS NEC 5NM

  • 华强电子世界要进上海 开拓华东市场

    11月22日,全国电子展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在展会上,华强电子世界携华强电子世界网将大规模参与,该公司高层表示,这是该公司正式进军华东的重要标志。 华强电子世界董事长王永强表示:“华强电子世界进军长三角,是为了推进中国电子渠道业态的更加和谐。推进电子商圈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的群聚也将在各类渠道业态的共同推动里达成。” 华强电子世界成立于1998年,位于深圳华强北,和赛格遥相呼应,有极强的行业知名度,当前,该实体交易市场已经汇聚了3000多家电子厂商,每天有7-8万人在次进行交易,有不落幕的电子展览会的美称。 不过,与华强一街之隔的赛格电子市场早已在广州,上海开了分店,北京的赛格也一直在筹备之中,而华强几年来却一直扎根深圳。这一次高调参加全国电子展,看来该公司也确实准备走出广东,在未来繁华的长三角地区争取一块地盘。 据华强电子世界内部人士表示,最迟明年,华强将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卖场,现在正在进行勘址考察。该人士个人表示比较看好科技京城,不过以华强在深圳的卖场的规模,科技京城几层楼可能放不下,难道华强会采取收购的吞并方式?当然,这一切都是猜测, 一切均有可能。

    半导体 中国电子 电子 可持续发展 华强

  • 中芯国际获8500万欧元贷款 仍期待美国贷款

      中芯国际日前表示,该公司已从欧洲银行获得8500万欧元的贷款担保,这笔费用将用来购置新设备。与此同时,中芯国际仍在等待美国进出口银行的7.7亿美元贷款。        据香港媒体报道,中芯国际财务主管龚志伟(Gareth Kung)称:“这笔贷款将主要用于从欧洲购买设备。公司明年的资本支出已经满足,目前拥有5.50亿美元现金和超过7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今年3月份,在美国芯片厂商的重压之下,美国进出口银行暂时搁浅了7.7亿美元的贷款担保。但龚志伟表示:“我们仍希望美国进出口银行能够改变决定。”    据龚志伟透露,中芯国际明年的开销将与今年基本持平,预计在10-12亿美元之间。这些开销将主要被用于12英寸制造工厂。据中芯国际投资关系经理Calvin Lau预计:“到明年年底,中芯国际北京工厂的产能将增加到月处理2万个12英寸硅晶片。”  

    半导体 中芯国际 晶片 芯片厂商 BSP

  • 韩研制出2纳米金属线 半导体新工艺

      【赛迪网讯】11月17日消息,本周四,韩国科技部正式表示,本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全球最薄的金属线,而这一成功也被视为足以震惊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english.yna.co.kr报道,此次研制出的金属线宽度仅仅为2纳米,由韩国首都首尔的Yonsei大学原子线研发中心所开发。    分析家指出,随着这种超薄金属线技术的面世,未来半导体产品将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速度。据此次研究小组的12位科学家透露,通过此项技术,未来内存芯片的尺寸将会极大程度上被降低,而半导体篆刻工艺也将进入全新的2纳米时代。    目前为止,韩国三星旗下最为先进的16G内存仍然使用着50纳米设计标准。而业界目前所制定的目标,也只不过是成功过渡到25纳米技术而已。此项研究始于2003年,由韩国科技部所赞助,总耗费资金达到了214万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 金属 BSP ENGLISH

  • 中星微流血上市 开盘就下跌16.40%

      本报讯 (记者 邹山) 昨日,中星微电子在纳斯达克市场正式上市交易。中星微股价以8.36美元开盘,较发行价下跌16.40%.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股价上涨0.02美元,报收于8.38美元。   中星微在纳斯达克市场首次公开发行869.7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10美元,股票代码为VIMC,全部融资额8700万美元。   中星微此次成功IPO,是国内IC设计公司首次进入美国股市。本次上市发行包括由中星微电子发行的675万股美国存托股票以及由现有股东卖出的194.7万张美国存托股票。   1999年成立的中星微电子是面向PC外设和手机的摄像多媒体处理器供应商,客户包括罗技(Logitech)和许多中国品牌厂商及设计公司,由多位硅谷博士企业家在北京中关村成立。

    半导体 微电子 纳斯达克 IC设计 BSP

  • 中国泛网论坛助澜数字家庭新风潮

    作为泛网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家庭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士的密切关注与追踪。但是,由于标准不统一、产品不兼容等现实问题的制约,迄今为止,数字家庭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尽人意。为打破现阶段数字家庭发展的尴尬局面,并结合“泛网理念”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1月16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在北京专门召开了以数字家庭为主题的“2005中国泛网论坛”(Ubiquitous Forum China 2005)。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诸如整体基础网络建设不健全、行业标准发展不成熟等瓶颈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的独到见解与精彩演讲将本次论坛推向了高潮。 本次论坛云集了数字家庭产业链的各方代表:标准组织、家电厂商、网络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电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等一批业界精英。会上,针对目前标准不统一的产业现状,数字家庭产业中最著名的两个标准组织——闪联和AVS分别从互联及音视频角度阐述了2005年中的工作进展情况。其中,闪联明确指出:当前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正在迅速成长,只有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积极有效的融合才能有力推动中国数字家庭的发展。闪联还表示未来要加强与日本及韩国在数字家庭标准方面的合作,以及全面展开在内容版权保护、安全连接等方面的合作工作。 目前,数字家庭产业链中的产品正日益丰富,全球领先的芯片产品供应商——株式会社瑞萨科技就从芯片解决方案角度诠释了对数字家庭的理解和未来产品研发方向的把握,并将其在数码家电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做了详尽的演示。亚洲领先的半导体零件分销商及系统集成商世平集团也展示了相关的数字家庭产品。同时,数字家庭产业链中的整机厂商,如联想、长虹、海信等厂商也在会上纷纷发言。 面向数字家庭的增值服务也是业界关注的核心话题。与会专家认为:目前面向数字家庭的内容服务还比较缺乏,这也是制约数字家庭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与会人士分别从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北京北广传媒则从如何更好打造未来数字家庭的内容服务平台方面发表了相关看法。 本次论坛主办方CCID的相关资深人士向记者指出,继2004年首届中国泛网论坛召开,为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以及业内专家和企业建立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众多国际知名厂商通过该平台获得了与中国企业进一步商谈的机会,加强了彼此间的深入合作,也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例如,瑞萨科技就已经与国内的软件厂商、家电厂商、汽车厂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5中国泛网论坛的召开则更加强化了该平台的行业优势,并将重点在数码家电领域积极促进产业链上游厂商间的强强联手。最终,上游厂商间的密切合作也将加速中国数字家庭市场的发展。 论坛上记者还获悉,为了促进泛网概念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CCID在召开泛网论坛的同时,还同步推出了相关的季刊、网站,以及定期举办小型研讨会等,通过这些行之有力的措施为会员之间的技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关于泛网 所谓泛网(Ubiquitous),指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能够以任何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便捷沟通与交流。在泛网时代,人们可以更自由地对网络资源加以利用,家电、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可以相互关联,通过人机之间的互动,创造出更具人性化的电子产品。  

    半导体 数字家庭 数码 UI BSP

  • 中星微登陆美国纳市 融资8700万美元

    中星微(Nasdaq:VIMC)本周二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开盘价为10.01美元,这也是当日的最高价。中星微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1.64美元,报收于8.36美元,跌幅达16.40%。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中星微股价上涨0.02美元,报收于8.38美元。   中星微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共发售87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每股发行价为10美元,低于11美元到13美元的指导范围。中星微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是2006年每股预期收益的13.7倍。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中星微首次公开招股共融资8700万美元,其中6800万美元属于中星微公司,其余部分则属于献售股东。   此次IPO的主承销商为摩根斯坦利,在纳斯达克交易代号为“VIMC”。   中星微由多位硅谷博士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主要开发数字多媒体技术,其“星光系列”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电脑、宽带、移动通讯、信息家电等技术领域。中星微总部在北京,在硅谷、上海、深圳和香港设有分部。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为邓中翰博士。

    半导体 纳斯达克 NAS LOGIC VIM

  • 永威投资称IC业找不到杀手级应用

      能否出现杀手级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永威继续投资IC产业的力度   本刊记者|陶俊杰   谢忠高最近一直忙碌并且快乐着。他是永威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几天前,谢忠高刚刚赴上海与一贯难缠的欧洲基金经理们谈妥了永威投资第四轮基金的合作,立刻又有一份关于某个新项目的投资协议草案摆上他的案头。正在这时,传来的另一个消息让他原本已经极度疲惫的神经再度兴奋起来。原来,永威在硅谷投资的一家企业已经确定要被另一家美国公司收购了。这种Venture Backed M&A(VC通过并购实现的一种退出方式)自然意味着他又能从中赚上一笔。   谢忠高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算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在这个行业近年来召开的每一场高级别会议上,经常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谢忠高说:“永威投资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寻找好项目的机会。”长时间的奔波下来,谢忠高所在的永威投资在半导体业内赢得了“天使”的美誉。而在创投界,“天使”本是用来形容那些专门投资尚处在“概念”阶段或者创业早期的企业的投资者的。   投资中芯国际成永威的名片   很多中国内地的公司最早听说永威投资可能是在2001年。而永威投资早在1995年就已经在中国台湾成立了,当时他们在中国台北和美国硅谷两地都设有办事处。中国内地是他们着手开辟的第三块市场。   2001年永威投资进入中国内地,可谓机缘巧合。当时,中国台湾半导体业发生了“地震”。台积电的张忠谋与时任中国台湾世大半导体总经理的张汝京斗法,张汝京落败之后辗转来到内地。永威投资也借此东风,随着张汝京的中芯国际一起西进中国内地。   中芯国际是永威投资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第一个公司。中芯国际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永威投资获取的财务回报并不算丰厚,“中芯国际刚一上市,永威投资就抛掉了所持有股份的三分之一,收回了它在这个项目上的全部投入。剩下的三分之二,只等股价高的时候就可以抛出套现。”   但是这个项目后来成为永威投资的名片。谢忠高介绍说,这个项目给永威投资带来的更大收获其实在财务收入之外。由于中芯国际当前在国内半导体业的地位,使得创业企业通过这张名片认识了原本只活跃在中国台湾和硅谷的永威投资,一贯追捧好项目的永威投资开始受到急需资金的内地中小IC公司的追捧。为了更好地开拓大陆的半导体投资市场,永威投资继2001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之后,2004年又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据谢忠高介绍,从2001年进入大陆到现在,永威投资在中国内地总计投资金额超过了一亿七千万美金,基本上都投向了半导体,“一共投资了十多个半导体项目。”“最近,永威在深圳投资了一家做手机IC的公司。我们觉得手机是未来应用的热门,不光可以做MP3,将来还会有手机电视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投资了一家这样的公司。”他说。   不过从永威的投资策略来看,中芯国际却可以说是一个特例。“我们对张汝京很熟悉。当年,他在中国台北做中国台湾世大半导体的时候,我们就是他的投资者;后来世大卖给台积电,我们跟着赚了钱。然后张先生希望到中国内地去做中芯国际,我们依旧看好他,所以在其创建早期很快抓住机会就投了。”   然而一贯而言,永威投资几乎只对处于中期的项目感兴趣。   稳健的中期投资者   谢忠高和永威投资的知名似乎仅限于半导体业内,行业之外极少有人提及。当向他询问永威投资多年来的投资案例和数据时,谢忠高表现得十分低调,“台湾人有句话叫做,安安静静地赶快把三碗饭吃掉。所以人家在讲话的时候,我们在吃饭;人家讲完了,人家没饭吃,可能我已经吃饱了。虽然我们有这样的数据,但是从来不准备对外界公布。我们比较谨慎。”   不过谢忠高还是“不小心”透漏了一些情况。他说:“永威投资已经做到了第四只基金,我们将会把其中80%的资金,也就是大约2个多亿美金,投向中国内地。这四个盘子加起来,我们一共管理着大约10亿美金的资本。”在永威投资10亿美元的盘子里,首期1.5亿美金,第二个盘子大概2亿美金,第三个有3亿美金,第四个盘子也是3亿美金。   盘子不小,但是永威投资委员会6名成员加上8个投资经理,一共才14个人管理10亿美金,并且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把资金投出,如果都投资早期项目的话必然十分吃力。正因为如此,永威投资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中期投资者”。“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我们不可能像IDGVC搜地毯那样做早期投资。而且,我们的盘子比较大,一出手一般就是上千万美金。这么大数额的资金刚成立的小公司也无法消化。”谢忠高解释道。   “对于投资的项目,我们的策略是要求必须十分稳健。10个案子8个失败的几率在我们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的投资经理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人。他们都是年龄在40岁上下,曾经单独创过业,真正懂得创业期企业需求的人。就目前来看,在10个项目里面我们获得成功的大概能有6、7个。不然那些LP(Limited Parter, 创投基金的主要投资人)也不会重复投资我们。”谢忠高说。据了解,在为永威投资第四个盘子注资的LP中,有将近60%是上几个盘子的投资人。   虽然稳健很多时候能够让他们规避风险,但与稳健相伴相生的保守,有时候也会让他们断送一些令人兴奋的机会。百度便是一例。早先,永威投资董事会曾多次开会讨论百度的情况,但是由于过度谨慎而最终决定放弃了。而同样作为中早期投资者的德丰杰(DFJ)则在这个项目上赚了接近50倍的回报(按2005年10月26日收盘价计算)。谢忠高不无遗憾地说:“百度的案子就是让我们再看十遍,我们也还是不敢投。我们还没‘聪明’到敢投百度的地步。”   看空半导体业投资   作为IC领域的重量级投资者,永威反而率先看空这个行业,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惊诧,毕竟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新进来的VC巨头在这个领域还是十分活跃的。   不过,永威投资的判断好像的确如此。谢忠高透露,近几年来他们投资半导体企业的数目正在逐年下降。虽然诸如中星微、珠海炬力等国内多家规模较大的IC设计公司都正在积极酝酿上市,这种势头似乎正意味着IC行业即将掀起另一次发展高潮,但谢忠高看到的景象却完全不同。在他看来,大规模上市对风投介入该行业的意义并不明显。如果一个产业出现大规模的公司上市热潮,其实往往并不意味着投资高潮,却说明哺育期结束、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这时候往往也是风投该退出的时候了。“看半导体对我们来讲就像吃家常便饭一样。但是这方面的投资,我们还是越来越谨慎了。”他说。   谢忠高的记忆里,存有一件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通过这件事,他知道了彼时半导体的价值。那时候,他还在硅谷从事有关半导体的工作。有一次,他刚刚用手捧着一张硅片,立刻有英特尔的工程师走过来告诉他说:“小心!别弄坏了,这值几辆奔驰车呢。”   但是现在,按照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的说法,这个行业已经到了依靠称重对芯片进行估值的阶段。“如果从现在来看,估计那块硅片最多只配用来垫桌子。”谢忠高笑谈。在他眼里,世界范围内的半导体业正面临窘境,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看不到IC行业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会在哪里。做了很久半导体,一般来说,这个行业的趋势我们会看得很明显。比如从过去的286到386,存储容量从100M到1个G,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确定它一定会发生,然后就顺着这个趋势,找一家最厉害的公司投进去,肯定可以赚到钱。但是现在,我真的看不到(下一个杀手级应用)会在哪里。”他强调。   没有‘杀手级应用’,自然无法给IC设计公司带来订单。当应用前景不明朗的时候,IC设计公司们剩下能做的就是拼命打价格战了。毫无疑问,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行业里每个人会活得很辛苦。   当IC投资前途看起来不再明朗之时,永威的投资经理们开始考虑涉足其他领域。为此,他们重新调整了投资航向,最终确定了四大领域。谢忠高说:“这四个领域听起来好像很集中,但是真正讲出来还是很宽泛。第一个行业当然还是半导体;第二个可以概括为“IT”,涵盖软件、硬件、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第三个行业是显示屏,但是不一定只做屏,可能是做屏里面的玻璃,也可能是做屏里面的IC或者其他细分领域;第四个是成熟的消费品产业,这是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对我们而言反而有点像高科技。”   中国台湾“血统”   虽然人手不足对永威投资来讲确实是一大挑战。但是由于它在半导体行业里的名气很大,所以投资经理们甚至“不需要出门寻找案源”,内地送上门的半导体企业已经足够他们挑选。   但是对于永威设在中国台北的办事处而言,工作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在那里,永威投资的投资经理们不仅要常常出去寻找案子,而且还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方法来投资:中国台北的投资经理们有时候需要自己分析出某个比较有前景领域,然后出面网罗甚至挖一批人过来,给投资让他们来运作。   “这是中国台湾创投和大多数内地创投的区别之一。”谢忠高说。在他看来,永威投资已经不能算做纯粹的中国台湾VC,“我们80%的新案子投资分布在中国内地,我们的投资资金95%来源于欧美投资者。而且,我认为一两年之后,我们在上海的办事处会比中国台北的还要大。”   不过,如果抛弃这些表面数据带来的地理特征,从深层次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经验来看,永威投资还是典型的中国台湾创投。“在过去十年中间,我们有着总共带领40多家公司上市的经验,主要是在中国台北和美国上市,有一小部分在中国香港上市。在国内的创投里面,估计很少有人做到。”谢忠告说,“当然国内股市不是我们爱玩的。中国台湾的股票市场非常好,而且中国台北和硅谷也是已经被证明了创业投资非常成功的两个地方。”   在谢忠高的眼里,除了一些有着中国台湾血统的VC比如汉鼎亚太、中经合等之外,能有这两个地方投资经验的创投其实并不多。而把他们的经验介绍到国内来是这些中国台湾VC拥有的一大优势。   和绝大多数VC一样,永威投资的投资经理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格外看重创业团队的重要性。谢忠高说:“我们不光要求创业团队里面CEO很强,还要求他的团队很强。”   其实从他们以往的投资经历来看,两类创业者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类就是由中国台湾转移过来的团队,这些人紧紧抓住了产业由中国台湾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再加上有丰富的业内经验从而成为他们的投资宠儿。譬如他们在大陆的成名作—中芯国际即属此类。“虽然大陆现在号称世界工厂。但是,你看看在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真正制造业工厂的很多管理团队都是台湾人在做或者由台湾人带起来的。所以我们比较偏好中国台湾团队。大陆本土成长起来的团队,我们也在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合作过。”谢忠高总结说。   另一类是从国外回来创业的“海龟”。“我们讲的‘海龟’,不是说有点海外色彩、只喝过几年洋墨水就回来的人,而是在国外工作五年以上,懂得国外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谢强调。 

    半导体 中芯国际 IC BSP

  • 台积电和联电10月净收入均创月纪录新高

      台积电10月份的净销售额达到了262.2亿新台币(7.947亿美元),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联电10月份销售额为90.3亿美元(2.73亿美元)。两个公司的净收入都创下月纪录新高。    台积电10月份将收入与9月份比增长4%,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4.2%。联电10月份净收入与9月份比增长6.29%,但与去年同期比则下降10.2%。台积电10月份业绩达到了该公司262.3亿新台币(7.948亿美元)这个销售额目标,使得该公司今年头10个月实现总销售额2096亿新台币(63亿美元),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4.2%。联电今年头10个月实现总销售额为723亿新台币(2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7%。    台积电副总裁兼CFO Mora Ho把10月份好的业绩归功于消费需求的持续好转。该公司90nm制程服务订单是实现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基于该制程的服务本季度会把该公司的总销售额提高17%-19%,而联电的这个数字将达到20%。台积电两个300mm晶圆工厂提高的产量和其200mm工厂的产能,也是该公司10月份好业绩的贡献者。位于台南科学园区的台积电300mm晶圆厂,本季度发货量将提高至56000片晶圆片,而上个季度为46000片晶圆片。该晶圆厂本季度还将开始提供90nm制程服务。    台积电董事会最近通过了一项计划,安排7.065亿美元预算来扩展其65nm、0.15微米和0.18微米制程产能,这将使得该公司本年度资本总支出增加到25亿美元。该公司最初打算本年度资本支出为25-27亿美元,而在头三个季度该公司的资本支出已经达到18.2亿美元。据台积电高层官员称,这些支出最初的目的是提高该公司65nm制程在竞争对手面前的优势。到目前为止,该公司的65nm制程服务已经吸引了来自7家用户的订单。

    半导体 联电 台积电 BSP 65NM

  • 中国半导体产业镀金时代应拒绝浮躁

      近日,两则有关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新闻特别惹眼。一是《上海日报》等媒体报道华虹NEC将投资20亿美元在上海建设300mm晶圆厂;二是一家名为中联国际(天津)电子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举行了奠基仪式,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建设8英寸(200mm)、12英寸(300mm)芯片生产厂,砷化镓集成电路生产厂及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中心,总投资额将超过25亿美元。300mm晶圆厂的建设热潮,加上中星微电子和珠海炬力等一批中国IC设计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半导体产业黄金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成立于1997年的中外合资企业华虹NEC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代工生产线,能够处理0.35微米-0.18微米工艺,具备多年稳定的量产经验。目前,该公司月产8英寸硅片4万片,能并正在上海张江加紧建设第二座工厂。应该说,华虹NEC具备扩充的基础。另外,报导称,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将对该项目提供资助。此前,上海华虹集团宣布聘请王宁国博士担任华虹集团CEO。王宁国加入华虹前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应用材料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由于先进晶圆厂的建设离不开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厂商的支持,王宁国的加入对于华虹NEC建设300mm晶圆厂意义重大。由此看来,华虹NEC建设300mm晶圆厂谋划已久,是自身发展需要的结果。    另一则关于中联国际的新闻则有些让人看不懂,虽然它与中芯国际(SMIC)只有一字之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TEDA)表示,中联国际是天津开发区与森邦集团(Schaumbond Group)合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与研发中心,“中联国际的外方由坐落于美国旧金山硅谷的几家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与研发的公司组成”。    几经周折找到了天津有关部门的一位人士,他表示,奠基仪式只是一个形式,该项目的具体推进计划还有待合作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且还需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这位人士也不肯透露具体所涉及的是美国硅谷哪些半导体公司。    森邦集团的网站(www.schaumbond.com)上介绍说:“森邦集团总部设在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森邦集团在芝加哥,休斯敦等美国主要城市和北京,香港都设有分公司,并在加拿大和欧洲设立了委托代理机构。森邦集团主要从事半导体,金融,酒店及房地产等业务。近几年来,森邦集团将其主要投资转移至半导体领域,尤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开发研究和代工服务,直接和间接投资于UST、USI(通用半导体公司,Universal Semiconductor Inc)和GCS。”不过,森邦集团投资的UST、USI和GCS这些公司似乎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另外,森邦集团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包括专注于MISC体系CPU开发研制的北京多思公司,有意思的是,多思集团和其董事长刘大力一直颇受业界争议。    对于中联国际将在天津巨资建设晶圆厂一事,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小田先生表示并不知情,并告诫对这种消息“不可轻信,不可炒作。”他指出,近年来,有很多这样的8英寸和12英寸项目最后都黄了。徐小田强调:“这么大的项目,非得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批准才能够算数”,南方某城市有几个8英寸的项目甚至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但到现在还是没有结果。他还表示,中国已经不再是没有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的时代,晶圆厂的建设完全是企业行为,来自于产业需求,没有任何所谓的政治意义。    对于中联国际幕后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和舰科技等中国晶圆代工厂商的“一夜崛起”,以及大唐微电子、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电子等中国IC设计公司的成功,使中国大陆被认为是60年代遍地黄金的硅谷,成为“各类冒险家们”的乐园。    以冒险家队伍中的风险投资家为例,200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吸引了4.2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占据流向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总额的1/3,预计未来还将迅速增长。以IC设计领域为例,2004年,大约3.5亿美元的投资流向30家中国IC设计公司,而2003年仅有4,200万美元流向6家中国IC设计公司。    然而,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离成功、离黄金时代尚且遥远。以IC设计产业为例,Cadence亚太区总裁居龙最近表示,业界对于中国大陆IC设计产业的规模和实力普遍存在误解,居龙指出,2004年按销售额排名第10位的美国IC设计公司Conexant销售收入为9.1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04年大约是9.8亿美元的中国IC设计产业的总体销售额。而这9.8亿美元背后是400多家嗷嗷待哺的中国IC设计公司——平均下来,每家的销售额不足250万美元。    则在芯片制造领域,2004年中芯国际的销售额为10亿美元左右,离它的竞争对手台积电76亿美元和联电39亿美元的销售额还有较大距离。而且,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仍面临着缺少产能竞赛所需的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口受限制,以及先进工艺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等挑战。事实上,因为这些原因,中芯国际向90纳米工艺和宏力半导体向130纳米工艺迁移的时间都较原来的预期有所推后。与IC设计领域注重人才比较,IC制造在资金上要求更大。除此之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是,资金和人才都容易流动,而无法获得关键设备和材料是中国芯片制造商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2005年初,《国际电子商情》姊妹刊物《电子工程专辑》的执行主编陈路先生对中国IC设计产业的定位“中国IC设计业已走出创业期,步入成长期”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同。对此,我们的解读是,一部分中国IC设计企业已经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他们正朝向吃得更饱、穿得更暖,以及吃得更有营养和穿着得体努力。对于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这个定位仍然适用。    如果说目前谈论“中国半导体产业黄金时代”仍显奢侈的话,我们更愿意用“中国半导体产业镀金时代”来形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在把薄薄的“镀金”转变成十足的“真金”这个漫长阶段,我们需要拒绝任何的浮躁。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 华虹 中国半导体 BSP

  • 飞利浦否认将出售半导体业务

      “尽管有些跨国公司出售了自己的半导体事业部,但飞利浦不会。”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全球CEO柯慈雷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而英国《金融时报》前日报道引述柯慈雷谈话称,如果旗下半导体部门表现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飞利浦可能出售此业务。并称,该公司计划明年下半年对整个半导体部门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估。   飞利浦三大核心业务是,医疗系统、时尚生活以及核心技术,其中半导体部门一直作为飞利浦核心的事业部存在。“我们每年在核心事业部的投资要超过3亿欧元。”柯慈雷说,“飞利浦当然也有自己的创新退出机制,如果我们做得不好,我们会考虑直接关掉,如果这种技术或部门在国外已经失去市场,但又对飞利浦有益,将会采取移回本部的手段;如果这一部门或技术虽然成功,但是对于飞利浦自身无法带来实际利润,我们会考虑剥离或出售。但是,半导体事业部还不是我们累赘。”   而全球调查机构isuppli数据预测称,飞利浦半导体部门今年全年营运毛利率约为2%,远低于公司所定的最低目标5%。事实上,在这种压力下,西门子、惠普、摩托罗拉等产业巨头早已纷纷剥离掉半导体事业部。   而柯慈雷坦陈,医疗系统产品正成为飞利浦整个集团的核心业务。“目前这一业务已占据全部业务收入的20%。到2008年,我们的目标是占据到三分之一。”他说。   记者获悉,飞利浦已几次出售它在台积电中的股份,近期它开始出售它与LG合资面板厂的股份,转投资于医疗等其他高成长领域。    

    半导体 半导体 飞利浦 BSP

  • 三星未来五年投449亿美元搞研发 欲称霸全球

      天极网 11月9日消息(他山石 编译)据外电报道,本周二韩国最大的联合企业三星集团称,未来五年内它将投资47万亿韩元(合449亿美元)用于研究与开发。   三星集团的投资将主要用于半导体、显示器和移动通信等核心业务部门的研究与开发。这些投资也将用于高附加值部门——能源、高端造船和储存设备。公司预期这些投资能够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   在一年一度的科技展会上三星集团公布了这个投资计划。这个展会大约有200名三星集团的官员出席,其中包括三星电子公司副主席 Yun Jong-yong。三星集团称,在未来五年内将新增加3万名研究人员。通过研发投资,在集团领先产品范围内提高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三星集团技术总监Lee Yoon-woo说:“二十一世纪企业生存的关键是通过科技革新创造新的市场。为了实现我们成为全球头号企业的目标,未来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提高我们的研发能力”。三星集团预期这些投资将增加更多的销售,在投资完成后希望销售收入能够扩大到270万亿韩元。   三星集团表示,另外还单独投资5.2万亿韩元用于刺激和大专院校联合进行的研究与开发,为了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为它们加入公司提供支持。早些时候三星集团的王牌——三星电子公司宣布了一个计划,它正在寻求到2010年之前销售收入将增长一倍,成为全球最高的三个电子公司之一。   三星集团称,宣布的这个投资计划是公司在未来科技市场的中长期研发计划。(完)  

    半导体 半导体 三星 三星电子 BSP

  • IPTV中国标准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式出台

      继电信、网通相继试点推广之后,11月7日,电信研究院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IPTV中国标准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式出台,但其中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部分内容目前仍在讨论中。    此前的10月13日到14日,由信产部旗下的通信科技委牵头组织,来自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华为、中兴的六方代表共聚北京怀柔,召开了一次IPTV专家研讨会。   尽管与会人士再三向记者强调,此次会议的性质为专家研讨,并非信产部层面的政策发布,但在IPTV热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撩动设备商和运营商敏感的心弦。   七项标准年内出台   电信研究院人士透露,怀柔会议探讨的内容包括IPTV的内涵、业务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和政策四大方面。   其中最为业界瞩目的首推IPTV中国标准。该人士告诉记者,标准制定是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委托,目前相关方案正在起草中,按照计划将在年内出台。据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是一家在通信技术领域实施标准化活动的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其主要任务是把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研究单位、大学等关心标准的企事业单位组织起来制定标准推荐给政府。    该人士称,此次制定的标准涉及七个方面,分别为业务需求、总体框架、机顶盒、业务平台接口、运营平台接口、接入设备的支持,以及视频编解码研究。不过,视频编解码研究在怀柔会议上并未归入正式标准,只是提出了一个研究报告。    记者从业界了解到,IPTV的核心技术包括网络承载、平台接口、视频编解码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关方面在上海组织的两次测试中也并未就互通进行完全测试,几家厂商各行其是,甚至出现了某厂商中标后与文广方面对接不上的尴尬局面。   业内人士介绍,在所有技术标准中,难度最高是编解码标准,该项国际标准的专利几乎全部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这正是此项标准在怀柔会议上难产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主流标准是MPEG4。记者了解到,电信和网通已经开展的IPTV试点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的MPEG4标准,在上海电信进行的两次测试中,MPEG4也占据了统治地位。   在MPEG4之外,H.264标准也正在日渐兴起。该标准对带宽要求低,理论上带宽可比MPEG4节省60%到70%,运营商对此很感兴趣。   在上海电信9月底结束的第二轮测试中,H.264被增加为测试内容,华为、中兴、UT斯达康、西门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微软六家厂商都测试了该项内容,有消息称西门子在该项测试中表现突出。   但也有设备厂商指出,该标准在2003年才被提出,在兼容度等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虽然所有厂商都称支持H.264,但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厂商仅能做到将文广提供的片源解出而已,满足不了商用要求。   遗憾的是,无论是MPEG4还是H.264都要面对专利费用问题,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标准,则“还在积极评估中”。    上述电信研究院人士告诉记者,编解码标准的核心专利掌握国外厂商手中,专门有国际性标准组织的相关部门负责为其收取IPR(知识产权)费用。   按照以往惯例,IPR费用由设备商向拥有专利的厂商缴纳,而在MPEG4、H.264相关方案中,运营商每播放一个节目也要承担一部分专利使用费。具体操作则是按播出时间,即每播出一分钟,运营商就要交纳若干专利费用。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担心该方案能否被运营商接受。    该电信研究院人士也指出,方案年内出台的时间表只是“按计划”。言外之意是,该方案在起草过程中仍会征询各方意见,而运营商则“始终在积极参与配合中,甚至牵头制定部分标准”。   UT斯达康为何缺席?   值得注意的是,怀柔会议上,西门子、UT斯达康、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三家主流IPTV厂商均告缺席。谈及缺席原因,相关人士皆讳莫如深。而业内传言则是外资企业被政策规定排除在外。    10月17日,西门子通信中国总裁韦思德曾向记者证实,西门子确实未能参与此次IPTV会议,但他强调,西门子会继续保持与中国权威部门、标准化组织的联系,并密切关注事态进展。   另有消息称,UT斯达康之所以被排除在外,除了外资背景之外,还可能因其与上海文广的战略合作,此举被认为是向广电方面靠拢。但该说法并未得到相关各方证实。   不过UT斯达康与上海文广的确过从甚密。   记者从UT斯达康了解到,在几次IPTV招标中,其终端设备均由上海文广买单,即运营商如果采用文广和UT斯达康的打包方案,便不用承担终端费用,“这对运营商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如网通在哈尔滨的IPTV测试中就采用了上述模式及UT斯达康全线设备,该试点也被UT斯达康方面作为成功案例。此后,UT斯达康与中国电信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合作则拷贝了哈尔滨模式。   电信与广电在IPTV的发言权问题上一直泾渭分明,虽然最近屡屡有关于三网合一的消息传出,甚至有消息称《电信法》中会涉及相关内容,但事实上,IPTV的准生证——牌照,一直牢牢捏在广电手中。    至今为止,只有上海文广一家持有IPTV牌照,这也是电信、网通以及UT斯达康争相与文广牵手的根本原因。   在怀柔会议上,有关政策层面的内容始终秘而不宣,上述电信研究院人士表示,除了标准制定,其他内容则“不清楚”,也“不便谈”。对于“是否可能增发几张IPTV牌照”的问题,他也以“只关心标准制定问题”作答。 

    半导体 IP TV BSP MPEG4

  • 全球电子买家群雄逐鹿全国电子展

    近日,将有来自世界各地众多著名企业采购团到沪,主要是为参加将于11月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2005中国国际电子采购大会,本届会议与第66届全国电子展同期举行。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全球采购的最新理念,主办方推出了极具水准的电子采购论坛,届时,众多的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和电子企业的高级采购经理将畅谈全球采购战略、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的优化等一系列热点话题,为众多的企业指点迷津,答疑解惑。从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显示,前来参会的人士包括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张今强、法国电信全球采购高级经理、西班牙电信亚洲区采购总监、西门子家电亚洲采购中心代表、摩托罗拉亚洲资源开发总监及来自海尔、海信、长虹、康佳、TCL、华为、波导、创维、新科、大唐电信、华旗资讯、沈阳LG等众多企业的知名代表。其中荣列第19届电子百强第八位的熊猫集团公司本次将以南京熊猫电视机有限公司采购部长挂帅,就彩电所需的元器件等采购系列做详细讲解。 本次采购大会由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与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联手打造,旨在为供应商与采购商提供一个开放式的专业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终端客户,拓宽供应渠道,扩大产品出口。大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1月22日下午的电子采购论坛和11月23、24日的采购专场。 为保证各参展企业能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电子采购专场将邀请国内国际知名电子企业采购经理现场介绍本公司的产品需求并与相关的供应商进行现场洽谈。目前已有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消费类电子用元器件采购)、康佳电子集团(手机及消费电子用元器件采购)、摩托罗拉电子集团(手机用元器件采购)、西门子(家电部元器件采购),海信集团(消费类电子用元器件采购)将分别举办采购专场。 组委会日前还透露,南京熊猫、四川长虹将应邀出席第66届全国电子展,并在展会首次设立的采购专场上就全线采购产品及如何成为其合格的供应商做详细的介绍。曾经蝉联三年电子百强首席宝座的四川长虹,近期市场出现亏损,如何进行市场革新、完善供货商渠道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届展会将由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长挂帅,针对同行业前十位的供应商,就如下产品系列进行采购:所有电阻(包括SMT)、所有电容(包括SMT)、分立器件、二三极管、频率器件、晶振、光藕、发光管、红外接收头等。此外,青岛海信将采购如下产品:光藕、发光管、红外热敏头、温控器、印制板等产品。 本次电子采购大会将借助第66届全国电子产品展览会,让国际、国内的电子元器件用户,采购商或分销商接触众多的国内中小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同时也让这些中小企业了解用户的需求,特别是了解用户对供应商的管理与合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系统与供应链系统,以便加入用户的采购系统并最终成为他们的战略伙伴。

    半导体 中国电子 电子 海信 长虹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