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了解,为了全方位服务于高、中、低端LED照明市场,为照明厂商提供最多样化、最具性价比的方案选择,Solomon-systech、PI、NS、Maxictech、Mblock、Chroma、Bpsemi、MPS、Murata、Infineon、SILAN、Lecroy等十几家以美资、台资以及国内知名LED驱动方案企业参与演讲,从而打造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驱动技术研讨会,届时众多国内外顶尖的LED驱动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浪潮在全世界风起云涌,而被称之为第三代照明革命的LED,因其绿色节能的特性备受追捧。然而LED是低电压驱动,驱动电源的品质是LED长寿高效的关键保障之一,从目前来看,它严重制约着LED产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国内LED通用照明技术的交流、推动LED市场的繁荣,资讯将举办“第二届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会议将于2010年10月21-22日在深圳召开。据了解,为了全方位服务于高、中、低端LED照明市场,为照明厂商提供最多样化、最具性价比的方案选择,Solomon-systech、PI、NS、Maxictech、Mblock、Chroma、Bpsemi、MPS、Murata、Infineon、SILAN、Lecroy等十几家以美资、台资以及国内知名LED驱动方案企业参与演讲,从而打造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驱动技术研讨会,届时众多国内外顶尖的LED驱动方案企业专家,将会为与会听众奉上高、精、尖的LED驱动技术方案。 在2009年圆满举办的“第一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会议受到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欧司朗、欧普照明、雷士、勤上光电、九佛电气、东松三雄、真明丽、茂硕电源、雪莱特等500多名照明企业工程代表热情参与,是亚太区最具规模、最具专业性和最具影响力的研讨会。”主办方表示,“第二届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是顺应市场变化迫切需要而举办的行业技术交流会议。 展望LED的未来前景,除背光、景观设计以及路灯等市场日渐火爆之外,LED家用照明也有大量需求。据估计,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0%,带动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中国将进入全球LED照明市场前三强。 如需进一步了解本次会议,请登活动官方网——LED驱动技术网。
【导读】随着2010年世界经济逐步好转,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而中国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带动国内消费,值此大好形势,资讯机构将于8月18日在顺德隆重主办“第二届数字家电产品设计与管理技术研讨会——家电IC创新技术与节能管理研讨会”。 2009年,首届“数字家电产品设计与管理技术研讨会”在顺德成举办,会议受到了康佳、创维、美的、格力、康宝、步步高等知名家电厂商的一致肯定。随着2010年世界经济逐步好转,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而中国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带动国内消费,值此大好形势,资讯机构将于8月18日在顺德隆重主办“第二届数字家电产品设计与管理技术研讨会——家电IC创新技术与节能管理研讨会”。 第二届数字家电技术研讨会受到了业界的热切关注,据数字家电产品设计与管理技术研讨会组委会透露,截止目前,海信科龙、步步高、美的、格兰仕、金羚、万和、康佳、创维、中格威、长虹电器和新宝电器等众多大、小家电企业和工程师纷纷报名参与会议,泰昂能源、爱派科、和而泰和朗科等许多知名电源企业和工程师也热情报名参会。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将分为二个环节,上午主要针对节能管理技术进行演讲介绍,代表企业有PI公司等;下午主要针对小家电MCU与触控技术介绍。他们将为听众分享业界最优秀的家电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此次会议将包括以下内容: 1、高能效家电电源管理技术应对低碳时代挑战; 2、高效节能技术应对更严格电源能效规范要求; 3、超低功耗微处理器在家电中应用; 4、大尺寸LCD TV电源整体解决方案; 5、变频技术引导家电市场; 6、MCU技术加速家电智能化进程; 7、高清电视主控芯片技术方案; 8、触控技术在大、小家电的应用; 9、HDMI切换器技术; 10、LED背光驱动技术在家电中应用; 11、3D家电带来的市场机遇; 12、成本优化; 13、国际知名数据分析机构就家电行业市场; 希望,通过本届会议,会有更多新技术、新功能的家电产品快速涌入市场,从而促使家电市场更加景气。
【导读】由于消费产品需求回升,iSuppli公司把2010年纯晶圆代工厂商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预测上调了2.8个百分点。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前三个季度晶圆代工厂商将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面临压力。 由于消费产品需求回升,iSuppli公司把2010年纯晶圆代工厂商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预测上调了2.8个百分点。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前三个季度晶圆代工厂商将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面临压力。这种压力正在推动营业收入增长。继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全年急剧下滑之后,消费者支出已经在强力回升。因此,iSuppli公司已把2010年总体营业收入预测调高到298亿美元,比2009年的221亿美元增长42.3%。iSuppli公司先前预测今年营业收入增长39.5%。到2014年,总体纯晶圆代工产业的营业收入将从2008年的268亿美元上升到459亿美元,复合年度增长率为9.4%。 图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2008-2014年全球纯晶圆代工营业收入的预测 资本支出预测未变 尽管做出了上述调整,但iSuppli公司没有改变对于2010年晶圆代工领域资本支出的预测。iSuppli公司仍然认为,2010年晶圆代工业的资本设备支出将比2009年增长123%。其中多数支出将用于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因此,2010年成熟制程节点将继续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希望提高老式技术生产率的集成设备制造商(IDM)今年难以找到可用产能。 中国困境 在产业低迷时期,中国大陆未能在技术方面实现差异化或者扩张产能,因此,中国制造商发现,只在价格方面进行竞争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支持国内代工产业的未来发展。原来无晶圆厂(fabless)供应商看上中国大陆的低成本制造,并希望以此为杠杆从其它代工厂商拿到较低的价格。这个时代可能走向终结。由于中国大陆在过去两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制造能力扩张,而且预计今年产能也不会大量增加,这种预测可能很快成真。 另外,在中国大陆,政府出资支持下的扩张已经因为产业低迷而放慢速度,因此iSuppli公司认为,这些设施中的半导体前端扩张机会将非常小。任何前端扩张都将通过市政府进行。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前扩张所采用的金融模式未达到投资期望。
【导读】位于珠三角的广东惠州市正积极打造国家级LED产业基地。如今,美国科锐、欧司朗等全球四大LED制造企业都先后落户惠州,令该市LED产业链日趋完善。 惠州布局国家LED产业基地,拥有照明企业超过300家 在今年5月广东省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中,半导体照明(LED)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广东省近期重点主抓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惠州的LED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位于珠三角的广东惠州市正积极打造国家级LED产业基地。如今,美国科锐、欧司朗等全球四大LED制造企业都先后落户惠州,令该市LED产业链日趋完善。 芯片利润占整个LED产业链利润的70% 据了解,目前珠三角LED生产和研发企业已超过1000家,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和世界的50%,是中国LED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透露,目前中国国内做LED芯片的企业不在武汉、也不在北京和深圳,而是在惠州,全球四大半导体光源巨头之一、唯一一家做LED芯片的美国科锐光电已经在惠州设厂,主要生产芯片和进行封装。此外,科锐、欧司朗等全球四大LED制造企业都在惠州,韩国LG集团旗下LED项目也于今年7月落户该市仲恺高新区。目前仅该区的LED企业就已过百家。 杨鹏飞分析,惠州发展LED产业有很多优势。虽然惠州相关企业数量不多,但在芯片、封装、显示屏等产业链条上都相当有实力。目前广东LED照明产业规模虽大,但基本上集中在封装和应用的中下游产业,而封装和应用等属于中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只占整个LED产业链的15%,而芯片却占70%。 惠州市对LED需求的数量巨大 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惠州LED产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LED照明产业形成了从封装、光电节能系统解决方案、照明产品研发,到LED照明终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条。 在惠州,进入LED行业的企业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惠州全市LED产值为50亿元,2009年则已达到70亿元。该市拥有照明企业超过300家,拥有惠州科锐、雷士、TCL照明、元晖照明、比亚迪、伟志电子、西顿照明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该市的目标是:打造珠三角最完整的LED产业链。 更为重要的是,惠州市是全球第三的电视机生产基地和全国主要的手机生产基地,对LED需求的数量巨大,为有效地推动惠州LED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 另外,一批LED行业领军企业正进驻惠州。全球光电行业LED光源的最大生产厂家之一——伟志光电,投入5亿元在惠州博罗设立照明研发生产基地,并计划将LED封装生产线引入惠州。今年6月,国内一线品牌深圳雷曼光电也与仲恺高新区签约,准备进驻。 企业“抱团”补齐“短板” 在寻求发展的同时,惠州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 惠州LED产业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但却是以中、下游产业链为主,如封装和各种LED照明应用等。LED衬底、外延、芯片环节都比较薄弱,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产品附加值偏低。 目前,惠州大多数LED企业都以生产、加工为主,技术支撑不够,研发投入较少。专利申请以实用型居多,发明以二次开发为主,原创性发明比重不高,核心技术专利受制于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存在专利风险。 为此,惠州也在制定相关政策扶持LED产业发展,比如鼓励对LED产业进行投资,在财政、税收、用地等方面都给予优惠政策;通过自身的城市改造,来帮助LED产业发展;年初,实施科技部提出的“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制定“惠州市LED灯节能应用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对朝京门等主要景点安装LED景观灯…… 在惠州官方推动LED产业发展之时,民营企业也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做强做大。“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长处。”惠州鸿晟光电董事长周培民透露,面对LED市场蓬勃形势,目前惠州已有七八家LED企业“抱团”,建立产业联盟,通过知识产权等各方优势的整合,将研发、生产、工程等企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到国外市场搏杀。截至目前,鸿晟光电等企业联盟的LED产品已出口日本、欧美、南非、巴西、西班牙等地,此前还获得了越南电力总公司60万美元的采购订单。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这批LED灯具。
【导读】江苏扬州将投入10亿元资金扶持LED产业升级,企业每购买一台外延片专用生产设备MOCVD,财政就将补贴1000万元。 7月23日消息,据报道,江苏扬州将投入10亿元资金扶持LED产业升级,企业每购买一台外延片专用生产设备MOCVD,财政就将补贴1000万元。 目前,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已享受这项大额补贴。 据了解,外延片生产是LED产业的一道坎。在LED产业链中,外延片和芯片占70%的利润。为了在上游关键技术上实现大突破,扬州市、区两级财政将拿出10亿元扶持基金,对MOCVD进行专项补贴,力争到年底MOCVD拥有量达到50台,最迟到明年形成100台的规模,通过此举大大增强外延片的生产能力。
【导读】中国市场相对偏低的电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政府缺少推进LED产业的动力。 “快乐并痛苦着。”坐在记者对面,张玉生如此评价LED这个目前中国市场上堪称火爆的新兴产业现状。 张是国内大型LED照明企业华烨集团常务副总裁,而LED路灯产品正是华烨的主营业务之一,“市场初期,我们曾经认为LED路灯会成为LED照明市场的突破口”。而现在他无力地摊开双手,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无奈。 但“快乐并痛苦着”却一直伴随着华烨这样的中国LED产业的探路者。“快乐是因为产业有前景,国家政策支持;痛苦,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没有产生盈利。”张玉生对记者坦言,华烨于2006年进入LED照明产业,“一直到现在没有赚到钱,是亏损的”。 来自isuppli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LED照明市场,超过50%集中在路灯项目。产业的尴尬由此显现——在LED照明市场初期,受制于高企的成本,以政府项目为依托的LED路灯业务,一度被寄予厚望。 而华烨的遭遇,在业界绝非个案。多位LED路灯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从事LED路灯的企业,90%都是亏损的。” “90%企业亏损”溯源 “做LED路灯亏是正常的,不亏是不正常的。”张玉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LED产业属于新兴节能产业,相当一部分项目以“示范工程”的形式进行。 “示范工程的实质是企业先垫付资金,待政府检测节电率和照明效果之后,再付款。”多位参与LED路灯示范工程的企业负责人直言:“该模式对企业资金占用压力较大,应收账款太高。” 但在市场推广初期,“示范工程”项目成了企业在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一种被动的接受。 2007年12月,由华烨安装的深圳红棉路LED替换项目,是深圳第一条LED路灯示范工程。“经过检测合格后都没有问题,但至今没有收到回款。”张玉生告诉记者,仅在深圳一地,华烨就参与了超过七条样板路的LED路灯改造工程,但均无回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LED路灯企业负责人分析,尽管国家层面在大的政策方向上,支持LED节能产业,但具体到地方政府的执行层面,就会大打折扣。 不止于此,上述业内人士还认为,中国市场相对偏低的电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政府缺少推进LED产业的动力。张玉生直言:“政府配合的速度不理想。” 这还不是LED路灯行业亏损现状的全部。记者采访了解到,LED路灯市场之初,参与企业良莠不齐,导致一开始就陷入低利润的价格搏杀。 “由于市政工程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新的供应商,因此首轮中标的争夺很重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的恶性竞争。 国内最大的LED路灯企业勤上光电董秘李春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勤上光电在参与的部分招标项目中,遇到不少“低价”竞争者,“很多企业都是亏损报价”。 政府关系型行业? 李春勇分析,相对于商用市场,路灯照明工程的耗电量更大,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再加上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引导,一时间从其他行业转入的新进入者纷纷把LED路灯市场,当做是进入LED市场的突破口。 “不少转入LED路灯行业的公司,事实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政府关系。”深圳易特照明董事长冯俊直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业内把LED路灯当作是一个“政府关系型”的行业,“认为只要搞定了采购方,项目就拿下了”。 在此背景下,从事塑胶、五金、数码产品等与照明行业无关的从业者纷纷涌入。“这类新进入者只看到前景,但缺少技术储备。”冯俊直言。 “事实上,外围因素仅是LED路灯企业亏损的表象。真实的原因是大量企业LED路灯技术性能尚不稳定。”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告诉记者。 “由于路灯所使用的外部环境,远比室内照明要复杂。因此,LED路灯对技术性能的要求更高。”李春勇也表示。 而据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国内的LED路灯产品,在光效、照明均匀度、显色性、使用寿命等均存在技术不稳定。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光衰过于严重。 “部分LED路灯产品,不到半年时间,光衰就达到一半。”张玉生分析,目前国内在LED路灯的电路控制技术尚不成熟。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地方的LED路灯“示范工程”,由于验收不合格,而处于搁置状态。 2009年初,为了扩大内需,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该计划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21个国内发达城市。但据记者了解,受困于目前LED路灯技术尚不稳定,不少试点城市工作进展缓慢。 坚守还是逃离 LED路灯的产业盈利能力匮乏的产业现状,让不少LED照明企业重新审视产业机会。 “在短期内,我们不会进入LED路灯市场。”易特照明董事长冯俊明确告诉记者,易特将把目光转向行业应用市场。 6月26日,易特照明与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进入紧急救援行业的特种LED照明市场。 “尽管放弃LED路灯市场的大蛋糕,但LED在细分行业的商用也是刚刚起步,市场的延展性很强。”冯俊告诉记者,相对于路灯室外照明,室内照明等行业应用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性能相对成熟。 类似的转型还有华烨集团。张玉生告诉记者,在LED路灯产业不成熟的当下,华烨将加大商用市场的投入力度。据悉,目前华烨的室内LED照明产品开始在酒店等市场应用。[!--empirenews.page--] “面对LED路灯产业的困境,不少企业选择逃离,其实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让LED路灯市场向少数几家大厂商集中,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春勇透露,2009年全国LED路灯安装量不到30万盏,其中勤上光电一家就超过10万盏。 “LED路灯性能不成熟的客观因素确实存在,但这个行业需要以市场的应用来带动产业的发展。”张玉生表示,这其中政府的扶持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对LED产业的帮扶要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照明行业数万家企业争夺,没有一家占有率突破1%一样,国内LED照明企业数量也超过3000家,规模都很小,而且LED芯片、外延片等产业链上游部件都必须从日本丰田合成、日亚、美国科锐等厂商处购买。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使关键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实现国产化,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达到3-5家。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半导体行业协会(ESIA)日前宣布,5月份全球芯片销售额为256.5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4.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6%。这一数字超过了业内分析师的预期,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创新高。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半导体行业协会(ESIA)日前宣布,5月份全球芯片销售额为256.5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4.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6%。这一数字超过了业内分析师的预期,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创新高。 ESIA报告的这一数字是由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编撰,为三个月平均的实际销售额。 5月份,美洲地区和中国市场的芯片销售最为强劲,美洲市场的芯片销售达到了创纪录的42.6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8.2%,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2.9%,中国市场的芯片销售达到了53.3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8%,较去年同期也增长了8%。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5月份,亚太市场的芯片销售达到了135.1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1%。5月份,日本的芯片销售为37.2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1.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7%,欧洲市场的芯片销售为31.5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1.7%,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8%。
【导读】从国内多家led企业获悉,包括佛山托维、清华同方等企业已开始酝酿上游投资的计划,部分领域甚至已实现突破。 从国内多家led企业获悉,包括佛山托维、清华同方等企业已开始酝酿上游投资的计划,部分领域甚至已实现突破。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国内的LED照明企业数量剧增,数量达到3000~4000家,稍有规模的知名度企业有50余家。 中国港丰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启称,现在国内LED产业已经发展到“品牌”意识觉醒的阶段。梁启鹏主打的LED品牌“托维”正在借力世博展示“优质制造商”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在广州举办的国际照明展上,LED企业倾巢而出,成为整个展会最大的亮点,美的、TCL、佛山照明,无不希望快速切入市场、树立专业照明品牌形象。 来自中国照明协会的数据显示,在LED产业链中,外延片和芯片占70%的利润,而LED封装和应用则只占30%左右的利润。这也就是说如果不实现上游的突破,国产企业只能在30%的利润当中分得一小杯羹。 “如果LED芯片实现国产化,成本将降低30%”,梁启鹏说,不仅民用LED照明会进入大规模的普及阶段,本土LED企业受制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专利的情况也将大为改观。 可喜的是,国产企业LED照明投资的“上游化”冲动已经越来越明显。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良海透露,同方未来三年在LED光电产业的投资规模将高达30亿元,主要集中在芯片领域,力争成为全国最大、全球前三的芯片供应商。 另据了解,今年1月,三安光电豪掷120亿元建立了LED基地;士兰微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项目的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导读】世界性的LED专业企业-首尔半导体(株)(法人代表:李贞勋,www.seoulsemicon.com)称,与世健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营销协议,协议涉及了从迷你型高效LED产品到世界首创的交流LED–Acriche的经营权等内容。 世界性的LED专业企业-首尔半导体(株)(法人代表:李贞勋,www.seoulsemicon.com)称,与世健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营销协议,协议涉及了从迷你型高效LED产品到世界首创的交流LED–Acriche的经营权等内容。世健科技有限公司是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提供优质的元器件、工程设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总部位于新加坡,于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拥有营销网络。凭借此次协议的签署,世健将正式获得在东盟国家、中国和印度的首尔半导体产品的营销权,成为首尔半导体在东盟及中国市场战略上的重要合作伙伴。 首尔半导体营业总部李相旼副总说:“世健公司广阔的营销网络、坚实的业务基础、超卓的研发能力和致力创新的政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针对LED照明环保系统的发展计划和营销策略是赢得我们营销权的最主要原因。” 世健公司的集团主席及首席执行官AlbertPhuay就此次成功获得首尔半导体营销权表示:“首尔半导体拥有的技术力量、市场地位,以及包括Acriche(交流LED)在内的优秀产品系列非常符合世健今后的照明用半导体光源事业的发展蓝图。我们承诺会致力让这条产品线取得到成功!。” 首尔半导体希望通过世健公司既深且广的营销网络,增加本公司LED产品在东盟及中国市场的手机、TVBLU等电子产品方面的利用率。此外,两家公司希望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提高自身在LED照明生产领域的竞争优势,并能够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参考1.世健科技有限公司(ExcelpointTechnologyLtd(www.excelpoint.com.cn) 世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亚洲电子厂商包括原设备生产商(OEM)、原设计生产商(ODM)和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EMS)提供优质的元器件、工程设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拥有三个研发中心,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创造崭新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提高成本效益及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世健研发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参考设计方案可应用于工控、无线通信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在亚太区超过二十个城市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遍及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韩国、印度、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国家。 参考2.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www.seoulsemicon.com) 首尔半导体被英国光电子专业市场调查机构IMS调查公司评选为世界第四大LED专业企业,拥有5,000多个专利。首尔半导体拥有生产固有独有技术Acrich、DeepUVLED、Non-PolarLED的世界性技术力,在全世界拥有包括3个本地法人在内的33个海外办事处及150个代理商网点。
【导读】据iSuppli公司,尽管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增长乏力,但主要电子元件分销商的2009年销售额仍保持快速增长。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在快速增长的市场取得成功、较好的客户资源、丰富的产品线和健康的库存水平。 据iSuppli公司,尽管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增长乏力,但主要电子元件分销商的2009年销售额仍保持快速增长。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在快速增长的市场取得成功、较好的客户资源、丰富的产品线和健康的库存水平。 iSuppli公司估计,2009年中国的半导体销售额中,有52%是通过分销渠道实现的,相当于257亿美元。2009年分销商销售额比2008年增长7.6%,而原厂直销额则下降了4.6%,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主要采取直销方式的领先供应商在2009年销售额下降。但在未来五年,半导体原厂在中国将提高直销比例。 图5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2010-2014年中国市场的渠道半导体销售额预测。 虽然中国半导体市场在2010年再度迅速增长,但分销商遇到了许多挑战,包括货源短缺、交货期延长、产品成本上涨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分销商正在改善其预测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更好的发挥供应链“蓄水池“的作用,以得到原厂和客户的更多信任。 由于部分器件陷入短缺局面,半导体供应链从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处于失衡状态。更糟的是,有些通用元件将在2010年下半年继续短缺。 供应链的上、下游都在加强合作并实施了一些重要策略,以促使半导体供应链恢复平衡。半导体原厂正在实行灵活的策略促使分销商提高渠道库存水平。 图6所示为针对半导体原厂使用的三种策略的分析。 在第一种策略中,原厂提供价格保护和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各类分销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提高库存水平。 在第二种策略中,拥有广泛产品线的原厂可以在某一个或几个产品市场中执行总代理的管理体系。虽然总代理不一定创造非常大的总体销售额,但可能在其各自的产品领域中充当领跑者,并建立健康的渠道库存。 在第三种策略适合大型原厂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原厂通过灵活的应收账款策略来和代理商伙伴共同建立库存。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的财务状况都比较健康,特别是要有好的现金流。这种策略还可以加强原厂和大型分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 另外,大型分销商将继续推行并购策略,随着本土分销商的快速成长,它们正在成为收购目标。 本土分销商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之后,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策略并确立了竞争优势,在一些市场中,它们成为原厂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导读】为更好地推动国内LED通用照明市场的繁荣与技术交流,资讯将举办第二届“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会议将于2010年10月21-22日在深圳召开,届时将广邀LED通用照明企业研发技术人员与行业专家到场听会,众多国内外顶尖的LED驱动IC厂商将在会上为听众展示高、精、尖的LED驱动技术方案。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浪潮在全世界风起云涌,而被称之为第三代照明革命的LED,因其绿色节能的特性备受追捧。然而LED是低电压驱动,驱动电源的品质是LED长寿高效的关键保障之一,从目前来看,它严重制约着LED产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国内LED通用照明市场的繁荣与技术交流,资讯将举办第二届“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会议将于2010年10月21-22日在深圳召开,届时将广邀LED通用照明企业研发技术人员与行业专家到场听会,众多国内外顶尖的LED驱动IC厂商将在会上为听众展示高、精、尖的LED驱动技术方案。 在2009年圆满举办的“第一届‘LED驱动技术研讨会’,会议受到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欧司朗、欧普照明、雷士、勤上光电、九佛电气、东松三雄、真明丽、茂硕电源、雪莱特等500多名照明企业工程代表热情参与,是亚太区最具规模、最具专业性和最具影响力的研讨会。”主办方表示,第二届“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是顺应市场变化迫切需要而举办的行业技术交流会议。 展望LED的未来前景,除背光、景观设计以及路灯等市场日渐火爆之外,LED家用照明也有大量需求。据估计,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0%,带动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中国将进入全球LED照明市场前三强。 如需进一步了解本次会议,请登活动官方网——LED驱动技术网。
【导读】据了解,ABI 最新调查表示,今年全球手机相关半导体营收可望比去年增加4%,同时,在手机出货量增加与智能手机出货量高速增长的刺激下,手机基频芯片与应用程式处理器今年营业额将分别增长3%与8%。 据了解,ABI 最新调查表示,今年全球手机相关半导体营收可望比去年增加4%,同时,在手机出货量增加与智能手机出货量高速增长的刺激下,手机基频芯片与应用程式处理器今年营业额将分别增长3%与8%。 ABI Research表示,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增长10%,智能机今年出货量有机会比去年大幅增加4成,并预期今年全球手机相关半导体营业额将比去年增长4%。而合计贡献全球手机半导体60%营收的基频芯片组与应用程序处理器,ABI Research也估计今年营业额分别将增长3%与8%。 ABI指出,随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必须采用应用程序处理器,目前许多厂商都选用现在的1GHz的处理器,德仪、高通都已经发表双核的应用程序处理器,这也是应用程序营业额增长率远高于基频芯片组的主要原因。
【导读】发光二极管(LED)在中国十分火热。据iSuppli公司,虽然中国LED市场仍然非常年轻,但中国政府正在向该技术投入巨资。 发光二极管(LED)在中国十分火热。据iSuppli公司,虽然中国LED市场仍然非常年轻,但中国政府正在向该技术投入巨资。 与美国和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LED厂商在技术能力方面比较落后,而且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工程师。中国大陆也缺乏核心及上游环节的知识产权(IP),如MOCVD设备和LED晶圆。但是,中国LED厂商可以从政府获得充足的资金,这个优势让它们近期能够抓住中国巨大的LED最终需求。 为了鼓励企业投资LED市场,中国的地方政府平均为每台MOCVD设备采购至少提供70%或150万美元的补贴。此外,地方政府还提供税收和水电费优惠。 iSuppli公司的乐观预测显示,从2010到2012年,每年的LED相关投资将达到35亿美元,预示中国LED供应链将在2015年以后对全球产业构成威胁。 另外,凭借政府的支持和LED日益进入液晶电视及普通照明等新的应用领域,iSuppli公司预测,2014年中国LED营业收入将达到71亿美元,而2009年是34亿美元,其间的复合年度增长率为12.8%。超高亮度(UHB)LED的增长速度更快,到2014年销售额将从2010年的6.86亿美元上升到18亿美元,复合年度增长率为26.9%。 下图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2009-2014年中国LED市场的预测,按类型细分。 iSuppli公司对2009-2014年中国LED市场的预测,按类型细分。 LED市场分散 中国LED市场覆盖众多应用领域,包括LED显示器、街灯、普通照明、交通信号、手机键盘和数码相机闪光灯,以及大尺寸液晶电视、笔记本和其它显示器的背光。合计来看,中国液晶背光市场将强劲增长,2014年销售额将从2010年的4.68亿美元上升到12亿美元,复合年度增长率为25.7%。 除了LED的多种应用以外,普通照明将是其中长期新的需求驱动因素。鉴于全球减排趋势,普通照明市场对LED的需求也会增长。LED功耗低且有利于环境。iSuppli公司估计,2010年普通照明市场的LED出货量将占总体LED市场的18.4%。 iSuppli近期将发表一份关于中国LED普通照明市场的专题报告,敬请期待。
【导读】ARM和微软公司今天宣布双方签署了一份全新的ARM®架构授权协议。该协议扩展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自1997年以来,微软和ARM一直在嵌入式、消费类和移动领域的软件和设备上携手合作,使得许多公司能够推出以ARM为核心的多样化产品。 ARM同微软深化合作 帮助微软更好地获得ARM IP ARM和微软公司今天宣布双方签署了一份全新的ARM®架构授权协议。该协议扩展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自1997年以来,微软和ARM一直在嵌入式、消费类和移动领域的软件和设备上携手合作,使得许多公司能够推出以ARM为核心的多样化产品。 ARM公司首席技术官Mike Muller表示:“微软多年来一直是ARM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此次的架构授权,微软在ARM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上将处于最前沿,这也与其关注于多个应用领域的业务相符。” 微软总经理KD Hallman表示:“ARM是微软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开发了多个基于ARM架构的操作系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Windows Embedded 以及Windows Phone。在能够更好地获得ARM技术之后,我们将能够提升基于ARM产品的研发活动。” ARM以灵活的授权模式授权其处理器IP,为广泛的移动设备、家用电子产品和工业类产品应用提供了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ARM的客户能够通过授权获得ARM架构或特定的处理器实施方案。 此次协议的细节将不对外公布。
【导读】触摸及微控制器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爱特梅尔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其10.1英寸maXTouch™触摸屏设备支持超过10个多点触摸,成功取得“Windows 7兼容”标识。 获发Windows 7兼容标识进一步证实爱特梅尔在电容式多点触摸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触摸及微控制器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爱特梅尔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其10.1英寸maXTouch™触摸屏设备支持超过10个多点触摸,成功取得“Windows 7兼容”标识。爱特梅尔maXTouch技术在微软的Windows硬件质量实验室(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s, WHQL)进行了测试,并通过该认证计划的严苛考核。Windows 7 兼容标识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授予“Windows 7兼容”标识,为消费者提供产品通过微软设计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可靠性测试的相关信息,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这个认证计划现在包括新的Windows Touch检定标准。 Windows® Touch是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一项全新功能,可让用户使用多点触摸输入来控制Windows操作系统和其应用程序。所有供应商必须通过相关认证步骤,方能获得“Windows 7兼容”标识。MaXTouch技术通过了这些认证步骤,成功支持超过10个多点触摸,完全符合这一标识的要求。 为了协助合作伙伴准备Windows Touch测试,微软成立了Windows 触摸测试实验室(Windows Touch Test Lab, WTTL),又通常称作Windows硬件质量实验室(WHQL)测试。该设施能够帮助合作伙伴验证其多点触摸数字转换器是否符合Windows Touch要求,同时还提供了多点触摸设备(例如Atmel maXTouch解决方案) 取得“Windows 7兼容”标识认证所需的测试服务。 爱特梅尔公司触摸技术资深产品经理Binay Bajaj称:“爱特梅尔作为触摸技术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为客户的触摸应用提供最高的可靠性和强大功能。爱特梅尔通过提供超过10个以上的多点触摸的技术,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平台,便于开发出新颖的触摸应用。其中,运用抑制无意触摸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包括手机的脸部检测,以及在移动互联网设备和上网本屏幕上防止手握和掌压触摸。” 微软公司Windows产品管理部高级总监Mark Relph称:“微软公司祝贺爱特梅尔的maXTouch成功获得‘Windows 7兼容’标识。这突显了爱特梅尔致力于为其客户提供更直观、更具互动性,并且与Windows 7兼容的产品。” 爱特梅尔maXTouch解决方案具有出色的性能和低功耗特性,使用maXTouch设备能够支持无限点触摸和手写笔输入,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并改变了用户与电子产品互动的方式。这些解决方案经优化,能够用于从小型到大型 (最大15英寸) 的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