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创公司SnapWatch发表了一款腕戴式显示器产品原型,将不锈钢休闲腕带与软性显示器做了成功的结合。这款产品采用瑞典业者Acreo开发的双稳态电致变色显示器(bistable electrochromic display),期望能搭上智能手表热潮。根据 SnapWatch 在官网上的介绍,这款产品原型集合了手表、音乐播放器以及消息显示器于一体;从所揭露的力学原理看来,该显示器的两个控制按钮并排在不锈钢腕带的末端,内含密封的电子组件。SnapWatch 并没有提到这款腕戴式设备支持的链接技术,或是能否与其他设备互连,不过其创新性却有申请专利的价值;该公司首席执行官Vincent Douglas指出,这款产品以相当低的成本将双稳态软性显示器与不锈钢腕带结合,而且将控制组件整合在腕带中。英国新创公司SnapWatch开发的低成本智能腕带SnapWatch已经在英国、美国、中国与欧洲为其产品申请数个专利,并正在寻找开发新应用构想、可透过技术授权或IP采购方式合作的伙伴。有些人可能会认为SnapWatch这种设备无法与目前的智能手表──通常配备高分辨率全彩触控屏幕、Bluetooth Smart无线功能──直接竞争,但由于结合了NFC这种技术,能让可穿戴式柔性显示器藉由如此低成本、低功耗的腕戴式设备找到有趣的应用。例 如针对特定节庆活动与展会所制作的票券、识别证,并提供时间显示、行程表等功能;此这种腕带也可以做为新潮的手表,或是添加一些健身、医疗应用功能(结合 MEMS传感器)。做为手表,其软性显示器与休闲时尚的外型也绝对能与市面上类似的产品竞争,例如色彩鲜艳、能轻松更换表面的弹簧手圈式硅胶手表Slap Watch。而如果这种腕带式设备的显示器与驱动电路能以印刷方式制作,其成本将可再进一步降低;为此SnapWatch正在与一家由剑桥大学所独立的公司Plastic Logic寻求合作可能性。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截至2014年1月底的可再生能源设备装机情况。非住宅领域的光伏设备(输出功率在10千瓦以上)认证在从2013年12月底算起的1个月内为51416件,输出功率增加了2650兆瓦。投入使用的设备为9864件,输出功率增加了483兆。2012年7月启动固定价格收购制度以后,非住宅领域的认证总数为306331件,其中投入使用的设备为101331件。这其中,百万瓦级光伏电站(1000千瓦以上)的认证为3772件,投入使用的为909件。按输出功率换算,已认证完毕的非住宅领域的总容量为28774兆瓦,已投入使用的为5312兆瓦。其中百万瓦级光伏电站的认证达到16037兆瓦,但已投入使用的仅1633兆瓦,依然只是约1成。而住宅领域(10千瓦以下)的认证总数为544793件,其中投入使用的为460858件。按输出功率换算,通过认证的为2369兆瓦,投入使用的达到了2102兆瓦。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昨(22)日公布2014年2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订单出货比(Book-to-BillRatio,B/B值)为1.06,连续6个月维持在代表半导体市场景气扩张的1以上,也来到去年11月以来的4个月新高。SEMI公布2014年3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达1.06,且订单及出货金额均维持在12~13亿美元的高档。由于订单金额已经连续5个月大于12亿美元,SEMI总裁暨执行长DennyMcGuirk表示,由过去几个月的B/B值表现来看,半导体市场景气持续复苏,也会密切注意未来几个月订单是否出现转折。在半导体设备订单表现部分,2月份的3个月平均订单金额则为12.804亿美元,较1月份修正后的12.954亿美元订单金额微幅衰退1.2%,但与2013年同期的11.033亿美元则成长16.1%,显示半导体厂的采购需求续强。在半导体设备出货表现部分,3月份的3个月平均出货金额为12.121亿美元,较2月修正后的12.886亿美元衰退5.9%,与2013年同期9.910亿美元相较则成长22.3%,年变化率已连续6个月转为正成长。今年半导体市场景气热络,除了DRAM及NANDFlash厂重启投资,晶圆代工厂也全面抢进3D电晶体制程市场,所以维持高额的资本支出。以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来说,第2座20奈米晶圆厂即将在下半年进入量产,明年16奈米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也将开出新产能,而三星及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也决定针对14奈米FinFET制程进行合作,并进行制程升级与微缩的新生产线投资。
2013年瑞萨(Renesas)凭借在微型元件(microcomponent)与逻辑IC优势,在车用半导体(automotivesemiconductor)市场依旧站稳领先地位。据IHSTechnology指出,2013年瑞萨在车用半导体营收达29亿美元,市占率达11%,领先居次英飞凌(Infineon)的24亿美元及9%的市占率,让瑞萨继2012年后再度独占鳌头。分析师表示,瑞萨在主要产品销售上位居领先地位,帮助其在车用半导体继续保持优势,例如2012年,瑞萨是微型元件与逻辑IC全球最大供应商,占有率分别为37%与13%,且在车用资讯娱乐(infotainment)领域市占率也达11%。其微型元件领先优势主要来自于关键汽车微控制器(automotivemicrocontroller),在2013年市占率高达40%,大幅领先排名第二的飞思卡尔(FreescaleSemiconductor)22%。整体车用半导体市场在2013年成长了5%,市场规模从2012年254亿美元,隔年已成长到267亿美元。至于在变速器(powertrain)半导体部门具有领先优势的英飞凌,则在车用半导体市场屈居第二。其生产变速器芯片众多,包括模拟电源管理IC以及离散半导体(discretesemiconductor)。英飞凌在2013年,也是汽车底盘与安全,及车体与便利性半导体第二大供应商,第三名则是获利19.8亿美元,市占率为7.4%的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除此之外,德州仪器(TI)、博世(RobertBosch)与恩智浦半导体(NXPSemiconductors)等公司在2013年也表现不俗。首先,排名第七的德仪,在2013年是前十大厂商成长幅度最大的公司,成长率达21%,其中主要是受内嵌处理器(embeddedprocessor)高需求带动。排名第六的Bosch,成长幅度为19%在前十大厂商中居次,其在汽车传感器(automotivesensor)则占据领先地位,更是底盘与安全性半导体佼佼者。排名第五的恩智浦半导体,成长幅度也有15%,主要来自于底盘与安全性、车体与变速器,该公司在车用资讯娱乐领域表现则一枝独秀,贡献营收占41%。综观车用半导体2013年前十大公司排名与2012年几乎没有变化。分析师指出,从排名可反映出过去数十年各家公司为满足车厂与原厂零件制造商的特殊需求所做出的投资。因此,从过往这种良性互动经验结果来看,未来各车厂与半导体供应商所建立的优良互动关系,仍会长期持续下去。
LED上游晶粒制造大厂CREE于22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公布2014第1季(1-3月)财报:营收年增16%至4.053亿美元;本业毛利率自一年前同期的38.8%降至37.8%;本业营益率自12.9%升至13.2%;本业每股稀释盈余年增15%至0.39美元。展望本季(4-6月),CREE预期营收将达4.30-4.60亿美元(中间值为4.45亿美元,相当于季增9.8%),本业毛利率约37.5%,本业每股盈余预估将达0.38-0.44美元(中间值为0.41美元)。CREE上个月发表“SmartCast技术”,与传统萤光灯具相比节能幅度超过70%。newsoberver.com22日报导,LED照明产品原本就可较传统灯具减少50%的耗电量,SmartCast可让企业用户再节省40%的能源消耗量。例如,当户外太阳光光线自窗户穿透照射进入室内,SmartCast会立即调降灯光亮度。CREE执行长ChuckSwoboda22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随着产业进入整并期,未来24个月内潜在并购标的可能会浮现。CREE上次并购是在2011年8月、当时以5.25亿美元收购RuudLighting。截至2014年3月30日为止,CREE帐上现金、约当现金以及短期投资金额合计达12.2亿美元。费城半导体指数成分股CREE22日在正常盘上涨0.85%,收58.05美元、创4月1日以来收盘新高;盘后大跌7.32%至53.80美元。年初迄今(截至4月22日收盘为止)CREE股价跌幅达7.15%。
1.TCL第三期面板项目落户武汉总投资160亿;2.工信部:液晶面板产量2088万平米,全行业实现满产满销;3.IC缺很大,面板一路涨到6月;4.移动显示器今年将取代液晶电视成为面板应用主力;5.2013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运行情况;6.出货延滞!中小面板龙头JDI砍财测更多消息微信关注“jiweinet”,发送“面板”更多手机资讯关注手机中国联盟微信平台:zengshouji1.TCL第三期面板项目落户武汉总投资160亿;周芳“华星光电第6代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项目并非TCL集团的内配项目,其量产的高端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器的解析度都在350甚至400以上,三星、苹果、联想在内的终端制造商均是公司潜在的目标客户群。”28日,TCL集团(000100.SZ)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CEO薄连明在武汉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上述消息。当天,华星光电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签约,双方各出资35亿元成立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华星光电项目”),项目总投资160亿元。据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介绍,除注册资本金外的90亿元将由华星光电筹措,TCL将为其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而由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代表的武汉市政府出资部分,华星光电亦在双方协议里作了未来回购的相关承诺。武汉华星光电项目的核心是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亦是华星光电三期项目(下称“T3项目”)。早在2009年11月, TCL集团决定在深圳启动投资达245亿元的第8.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即华星光电一期),一期项目达产当年即实现盈利。2013年4月,华星光电决定投资244亿元建设第二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即华星光电二期),生产高端大尺寸TV面板,预计2015年中量产。目前,华星光电已经是海峡两岸单线产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领军企业。2013年华星光电保持满产满销,销售面板及模组2162万片,实现销售收入155.3亿元,净利22.6亿元,全球TV面板市场份额9%。落户武汉的华星光电T3项目则是华星光电强势进军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举措。据薄连明介绍,当前,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市场总量已经超过大尺寸的电视,成为显示领域中最大的细分市场。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携带型移动终端的数量还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显示面板是移动终端中价值最高的部件,同时TCL集团内部也有手机面板和显示模组的巨大需求。“过去一年,我们先后调研考察了包括深圳、惠州、合肥、西安及武汉在内的多个城市,最终T3项目敲定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薄连明说。T3项目一期设计产能为3万片/月,玻璃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产品定位为高端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器,生产手机用3~7英寸显示模组和平板用6~12英寸显示模组。项目建设周期为26个月,2014年第四季度动工,2016年底量产。达产后每年生产显示面板或模组约8800万片,实现产值超百亿元。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示面板、晶片产品消耗国,但70%的显示面板、80%的晶片都依赖进口。薄连明表示,截至2013年末,国内显示面板自给率仅为37%,与七八成的市场使用率比较仍有较大差距。李东生还对本报透露,目前,国内多条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生产线基本集中在非晶硅技术上,并不能满足智能手机的需求;而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生产线国内目前仅2条(天马4.5代和京东方5代),如果打桩建设等顺利的话,华星光电T3项目将是国内首条生产第6代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的生产线。李东生说,TCL集团亦不排除参与华星光电T3项目配套项目的投资。第一财经日报2.工信部:液晶面板产量2088万平米,全行业实现满产满销;工信部近期发布2013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运行情况报告,我国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44.6%,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4%。液晶面板产量208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7%,销售量2085万平方米,全行业实现满产满销。报告称,预计2014-2016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的增长将趋于平缓,由于全球平板显示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我国的产业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液晶面板自给率还将稳步提升。在政策方面,了解,去年12月份,财政部发布《2014 年关税实施方案》, 6代及以下的液晶玻璃基板的暂定关税由2013年的4%上调为6%,6 代以上(不含6代)的液晶玻璃基板的暂定关税仍保持为4%。业内人士预计将对我国玻璃基板生产企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据本社整理,2013年国内面板龙头企业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京东方A(000725.SZ)2013年全年营业收入达337.74亿元,同比增长3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53亿元,同比增长811.69%;深天马A(000050.SZ)2013年全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5.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3.79%。阿思达克 3.IC缺很大,面板一路涨到6月; 面板驱动IC、时序控制IC(T-Con)第2季喊缺,将影响面板供货量,特别是高解析度4K2K面板以及NB面板。市场预期面板相关半导体零组件缺货将持续到6月,第3季才可望纾解,也由于面板供货受限,面板价格涨势有机会一路延续到6月。市调机构NPD DisplaySearch指出,虽然T-con、驱动IC等等并非高单价的零组件,但却是控制显示器驱动序列的关键零组件。把驱动IC比喻为交响乐团,那么T-con就像是乐团指挥一般,供货量直接受半导体产能影响。由于面板相关IC的利润较差,加上智慧手机等行动装置对IC的需求强劲,台积电、联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选择把产能拿去生产指纹感应器、触控IC、CPU,或者是高阶面板的IC。在产能排挤效应之下,造成近期T-con、驱动IC供应商传出缺货情况。因应T-con、驱动IC等零组件供应短缺,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表示,晶圆代工厂把产能挪去做其他利润较佳的产品,面板厂亦然。其中,笔电面板因为目前利润最差,所以供应数量受到冲击最大。至于4K2K面板因为生产良率的问题,供货也相对比较吃紧。预期这一波IC缺货潮将持续到6月,第3季供货情况才可望改善。(新闻来源:工商时报─记者袁颢庭/台北报导)4.移动显示器今年将取代液晶电视成为面板应用主力;自 2006年以来,液晶电视面板一直占领着平面显示器(FPD)产业销售额的最大比例;但市场研究机构 NPD DisplaySearch 预期,行动显示应用将在 2014年取代液晶电视的地位。[!--empirenews.page--]根据NPD DisplaySearch 最新公布的全球 FPD 出货量和预测最新季报(Quarterly Worldwide FPD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预测, 2014年行动电脑和智慧型手机的显示器销售额将占据全球FPD面板销售额的42%,第一次超越液晶电视,液晶电视显示器销售额预计占37%。由于尺寸增大和价格上扬, 2006年以来FPD销售额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液晶电视面板;但NPD DisplaySearch指出,过去三年智慧型手持装置市场扩张迅速。随着智慧型手持行动装置面板解析度越来越高、外形越来越轻薄、视角越来越宽广、功耗越来越低、以及 LTPS 和 OLED 显示器的出现,在平均价格扬升之下,行动设备销售额飞快成长。NPD DisplaySearch副总裁谢勤益表示:「随着平板电脑、高阶笔记型电脑和智慧型手机、特别是高解析度和广视角手机的快速发展,智慧行动装置开始引领FPD产业成长;我们预测智慧型手持与行动装置面板销售额将超越液晶电视,到2016年占据全球FPD总销售额的一半。」2010~2016年各类型平面显示器销售额及预测(来源:NPD DisplaySearch)NPD DisplaySearch 预测2014年全球FPD销售额将达1,310亿美元,比去年高出1%;其中手机、行动电脑、汽车监视器、公共显示器和OLED电视显示器的销售额将有所成长,而液晶电视、电浆(PDP)电视、数位相机和娱乐设备的显示面板销售额将有所下降。而随着40寸及以上液晶电视的价格下跌,液晶电视显示器销售额下降幅度最大。虽然数量与面积持续在成长,液晶电视面板销售额预计将从2013年的530亿美元跌至2014年的490亿美元。而同时,行动电脑显示面板的销售额将从203亿美元增至212亿美元,手机显示面板销售额将从289亿美元增至336亿美元。谢勤益补充:「FPD产业正逐渐被智慧手持与行动装置所引导,产业供应链需要利用行动显示热潮,战略性地调配资源,同时开发新技术。」随着产业逐步转型为以智慧手持装置与行动装置主导,FPD厂商现在把重点转向中小尺寸面板。而这种情形在中国尤为明显,当地厂商正在新建越来越多的LTPS和OLED工厂;除此之外,中国面板厂商也开始利用八代厂和其他大型工厂生产更多中小型手持装置面板。谢勤益表示:「虽然在智慧手持与行动装置面板技术方面,中国厂商跟其他地区厂商尚有技术上与品质上的差距,但是他们仍然会逐渐把发展重点从液晶电视转向智慧手持与行动装置面板,并采取各种方法以提升其技术。」eettaiwan5.2013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运行情况;2013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一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44.6%,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4%。液晶面板产量208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7%,销售量2085万平方米,全行业实现满产满销。二是企业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骨干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41.6%,利润总额达到43.8亿元。三是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液晶面板进口495.8亿美元,出口358.6亿美元,贸易逆差137.2亿美元。在2012年已大幅下降20.6%的基础上,同比下降2.4%。四是新技术导入和应用提速。厦门5.5代低温多晶硅生产线、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相继投产;骨干企业开发出高分辨率、低功耗和窄边框等新产品并实现量产。五是本地化配套能力逐渐形成。已建高世代线满产运行,本土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超过35%。国内骨干面板企业采购本地材料、设备超150亿元,带动近百家上游厂商。预计2014-2016年,全球平板显示市场的增长将趋于平缓,由于全球平板显示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我国的产业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液晶面板自给率还将稳步提升。中华液晶网6.出货延滞!中小面板龙头JDI砍财测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厂Japan Display Inc(以下简称JDI)28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因中阶智慧手机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下滑、导致价格协商难产、部分产品出货遭到延滞,近而冲击营收表现,故2013年度(2013年4月-2014年3月)合并营收目标自原先预估的6,234亿日圆下修至6,142亿日圆,合并营益目标自304亿日圆下修至272亿日圆,经常利益(本业获利+业外获利)自226亿日圆下修至193亿日圆。JDI为合并Sony、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的中小尺寸面板事业于2012年4月成立的公司,之后并于今年(2014年)3月19日于东证一部挂牌上市。JDI下砍2013年度财测,也拖累股价狂泻。根据嘉实XQ全球赢家系统报价,截至28日8点34分(GMT+8)为止,JDI狂泻11.14%,报710日圆,稍早最低跌至692日圆(狂泻13.39%)、创挂牌来新低水准。JDI为苹果(Apple)的面板供应商之ㄧ。日经新闻于3月28日报导指出,苹果(Apple)次代智慧手机产品「iPhone 6」将在9月份于全球开卖,且其面板将由夏普、Japan Display Inc(JDI)及LG Display供应。Thomson Reuters 4月1日报导,根据供应链传出的消息显示,Japan Display将抢先于5月份利用茂原工厂量产iPhone 6面板,夏普、LGD则会待6月才进行量产,且3家面板厂量产的对象将以4.7寸产品为主,5.5寸产品预估将晚数个月时间才会进行量产。精实新闻
随着全球“禁白”效应带来的LED照明市场潜在需求大幅增长,加之产品价格下跌,LED照明迈向普及化的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需求旺盛或引新一轮竞争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将继续保持全球LED市场份额的25.6%,为LED照明第一大市场,北美以占据全球LED23.1%的市场份额位列次席。不过,正因欧盟与日本均走在光源替代的市场前沿,其节能市场的开拓步伐都相应早于北美市场,因此在2014年1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全面“禁白”后,北美市场目前正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增长热点。权威市场调查机构调研显示,目前部分前期专注于出口日、欧的企业已开始转战北美市场。而据了解,2013年美国市场上市新品中LED照明仅占约10%,2014年却有望达到25%,2015年则更将达到50%。由此,2014至2015年美国LED照明市场的复合增速将保持在268%的水平,相关年交易金额也将高达117亿美元。记者从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及广东省新兴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4季度广东省LED产业运行监测报告》中了解到,2013年,广东省LED产业总产值为2811.03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故广东LED产业的出口情况对于全国LED产业而言极具代表性。据悉,2013年,广东全年完成出口6364.0亿美元,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受此大环境影响,2013年,广东LED产业外贸出口势头强劲。《2013年4季度广东省LED产业运行监测报告》中显示,2013年1-4季度,全省出口LED相关产品共计688.04亿元。尽管欧美国家不断提高LED准入门槛,但广东LED主要产品出口依然逆势增长,出口规模再攀新高,说明广东省LED产品的质量在标杆体系的引领下已初显成效,经受住了欧美等国有关LED新标准的质量考验。从LED重点领域产品出口目的地分布情况来看,2013年,广东LED重点领域产品主要出口地仍是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其中销往北美洲的出口额是205.43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9.86%。由此,从上述广东LED重点领域出口情况来看,北美极有可能是接下来整个LED产业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市场。“新兴产业战略智库”分析师亦表示,在全球照明市场整体稳定的格局下,美国市场正在显示出强大的增长动能,并将快速传递到全球LED市场。举步维艰“北美大会”应运而生由此,毋庸置疑,北美市场将成为LED照明企业群雄逐鹿之地。那么,面对需求巨大但竞争激烈的北美市场,多数中国LED企业如无头苍蝇一般,在纷繁复杂的北美市场环境中难以把控真正的市场需求,可谓举步维艰。智者当借力而行,LED企业如何才能快速在北美市场中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暗渡还是强攻?须过几关斩几将?……据悉,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GSC)及广东省新兴产业战略发展研究院(筹)将联合国家商务部,广东省商务厅,DOE(美国能源部),ES(能源之星),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NEMA(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国内外优秀照明渠道分销商、贸易商、工程商以及国内优秀照明出口企业等机构精英,于2014年5月24日在深圳东方银座美爵酒店共探北美照明市场渠道开拓之路。由此,“北美照明市场分析及渠道战略大会”(http://bmdh.gscled.com)可谓应运而生,有望一解LED企业燃眉之急。据了解,该大会呈现以下几个亮点:1)权威:国家商务部、广东省商务厅、DOE、ES、UL、NEMA、GES等国内外权威机构解读国际出口政策及北美照明市场形势;2)专业:大量一手北美照明市场数据报告及实地调研双向解读;3)实用:优秀照明出口企业实战经验分享;北美优秀照明渠道商和供货商解读供需链及渠道开拓之路;4)高端:首次集聚国内外优秀照明渠道商、照明出口型企业、政府、研究人员等负责人,参与人群定位精准、高端;5)创新:国内首个针对北美照明市场渠道的专业大会;据该大会负责人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战略研究部部长李文玉博士透露,为帮助中国LED企业充分了解北美市场贸易壁垒及分销格局,更好更快速地开拓北美市场,大会将以“北美LED出口市场环境分析及趋势预测”和“北美LED市场格局与出口渠道创新”两大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寄望能助中国LED企业一臂之力。
1.Q2新机出笼刺激大陆手机出货可破亿支;2.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重大进展 可实时识别上百物体;
网易科技讯 4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前诺基亚CEO、现微软新设备部门主管,史蒂芬·埃洛普表示,他认为微软的智能手机没有使用诺基亚品牌的必要。埃洛普在其博客的问答部分表示说,“诺基亚品牌不会长期用于智能手机,现在正在研究新的智能手机品牌。”不过他表示,他还没有准备好分享新品牌创建计划的细节。埃洛普还表示,“基于Windows Phone的诺基亚Lumia 1020 AT&T LTE网络版,这种名称太长了!根本不顺口。”上周五微软完成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之后,埃洛普坚定的表示,“现在我们都属于一个微软。”随着交易完成,埃洛普正式回到他的老雇主旗下,成为其设备业务的负责人。这笔交易的完成标志着诺基亚历史一个重要章节的结束。而微软将有一个新的开始。但诺基亚品牌仍会存在于其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地图服务和先进技术组。埃洛普还回应了一些有关他的严厉批评,其中包括特洛伊木马阴谋论,舆论表示他是一个微软送到诺基亚的“木马”。但是埃洛普表示,“我在诺基亚工作时,只代表诺基亚股东的利益。”同样地,他有名的“燃烧的平台”备忘录向诺基亚灌输了紧迫感,使其快速移动到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平台。在回答关于埃洛普杀死Symbian平台和新一代的Meego平台的问题时,他表示这是一个合理的决定,塞班无法与iPhone竞争,而Meego的开发进度过慢,没有广泛的产品组合与之匹配。“我知道周围有很多感慨,但我们必须作出艰难的决定。”埃洛普对设备部门在微软旗下的未来表示乐观,并指出他们会开发出作为独立各体所不能产生的共同创新。两家公司有互补优势,诺基亚在新兴市场比微软更有力量,而微软在发达国家更强。他还承诺将为微软带来更多的色彩,因为微软产品历来造型比较保守。色彩元素已经在交易之后非常明显。埃洛普表示,“我保证你会看到诺基亚丰富多彩的特点被注入到微软。”而关于他在微软设备部门的角色,埃洛普表示他希望“做市场”,促使其他厂商开发他们自己的Windows Phone设备,并表示鼓励其他厂商参与生态系统对微软公司十分有利。(秉翰)
晨报讯(记者 颜斐)摩托罗拉公司员工孟女士,认为自己怀孕后被单方面通知待岗并下调工资,将公司告上劳动仲裁委。而摩托罗拉不服补发万余元工资的裁决,又状告孟女士。朝阳法院昨日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摩托罗拉公司指出,公司因经营严重亏损而裁员,让怀孕女员工待岗停工并下调工资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孟女士自2010年与摩托罗拉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担任研发部门软件工程师。据摩托罗拉公司称,公司严重亏损,加上公司受全球战略调整计划影响, 自2013年2月开始裁员。同年4月,孟女士所属部门及岗位全被裁撤,孟女士因怀孕而维持劳动合同,但处于停工停业状态。公司因此下调其工资并告知她待岗。去年8月,市劳动仲裁委裁定,公司补发孟女士7月的工资差额1万余元。对此,原告认为,该裁决忽视被告待岗停工的事实,故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支持无需补发工资差额。庭审中,孟女士否认原告存在亏损,并称其所在部门未全部裁员,其中有被告能担任的工作如IT管理等,但公司未给予她机会,是对孕妇的歧视。根据相关规定,怀孕职工不得因为怀孕降低工资待遇,但她怀孕期间,原告无任何合理依据就扣发工资。孟女士说,根据本市规定,单位停工停业可安排待岗,但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显示为停工停业状态。她说,她所在小组中有4人调往美国工作,承担的工作与她的工作差不多,“因怀孕,暂时不方便为全球计划调到美国总部提供服务,才被要求待岗。”摩托罗拉公司否认孟女士的说法,称孟女士的4位同事在与中国公司解约后前往美国,且非原告派往。原告停业后留下的人都是非经营型部门人员,有20至30个员工,其他怀孕女职工都处于待岗状态。被告所处部门进行裁撤,公司没有类似岗位安排。公司相关裁员程序已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备,按北京市工资支付相关规定对被告待岗,并按相关支付限额发放工资,其行为合法。昨天法庭未当庭宣判。
京华时报讯(记者顾梦琳)昨天,金山软件发布公告,称已提交赴美IPO申请的猎豹移动公司(原金山网络)已与百度、金山、小米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三家公司将以首次公开发行价,最多认购5000万美元的猎豹股票。其中,金山软件将最高认购1000万美元的股份,百度将最高认购2000万美元的股份,小米旗下投资公司 XiaomiVentures将最高认购2000万美元股份。有意思的是,此次认购完成,猎豹的股东中将集合腾讯、百度、小米等网络巨头。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几家抱团合作旨在移动安全领域进行资源互补。
网易科技讯 4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周一表示,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测试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已完成70万英里的驾驶测试,其中不仅包括了无交通灯的高速公路驾驶测试,还包括了大量地面情况更为复杂的郊区街道驾驶测试。“我们仍然有大量问题尚待解决,譬如让自动驾驶汽车在山景城(谷歌总部大楼所在地)完成更多的街区驾驶后,再前往另外一个城市进行下一阶段的测试。不过两年前严重困扰我们的大量街区驾驶路况问题,自动驾驶汽车现在已经能自行处理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项目开发总监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表示。谷歌今日还放出一段YouTube视频来展示公司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进展成效。目前这项技术已能够自动识别如下的路面情况:骑自行车者给出的要穿越交通的信号、铁路交叉口的警示信号、停靠车辆的一部分突出并阻挡部分行驶道、多个行人和骑自行车者进入某个十字路口、用橙色交通锥标示的施工区域等等。“在市区里行驶一英里路程要远比在高速公路上更为复杂,因为前者在一个小的区域中会因为规则的不同存在数百种不同的路面情况。”厄姆森指出,“我们改进了我们的软件,因此它现在可以实时的区别上百个不同物体——如行人、公共汽车、由协管员手握的停车标志,或者是骑自行车者给出的要通过马路的手势信号等。自动驾驶汽车通常能以人类做不到的方式同时注意到上述所有路面状况,而且它永远也不会分心或者感觉到累。”截至目前,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完成了近70万英里的测试行程。一直以来,谷歌都承受着大量宣传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社会负担。公司希望能说服公众、监管机构以及保险公司——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在安全和便利性等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尽管目前仍不清楚谷歌将最终如何从该项技术中赚取利润,但自动驾驶汽车解放了驾驶者的双手,这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驾驶过程中实现观看视频、查收邮件、更新社交网状态,或是进行任何互联网操作——谷歌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这或是其最直接的好处之一。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重大进展 可实时识别上百物体尽管有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但也有部分人不愿意轻易放弃对汽车的掌控权,甚至不相信技术的可靠性,另外也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为新的技术支付额外的费用。不过谷歌及其自动驾驶技术会最终赢得市场。以调查机构IHS给出的数据,2025年全球大约有23万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但到了2035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1180万辆。而到了2050年,全球所有的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将趋于零的水平,虽然其他车辆有可能会撞上自动驾驶汽车,但随着后者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比例不断升高,总事故率也将会稳步下滑。交通阻塞和空气污染的情况也会因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而好转,因为它们能被编程,以最高效节能的模式行驶。”IHS分析师埃吉尔·尤利乌松(Egil Juliussen)表示。谷歌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上是一个先锋,但若现在就说要开始销售相关产品,这仍有相当遥远的距离。日产、通用汽车以及德国大陆集团均预期自动驾驶汽车要到2020年才会正式出现在公路上。美国福特公司如今也拿出了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原型产品。特斯拉则表示希望在2016年之前,让其生产的汽车能自动处理90%的驾驶工作。事实上,自动驾驶汽车走向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还有许多非技术领域的。譬如,如果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造成了交通事故,最终将由谁来承担责任——车主还是生产商?而保险公司又将怎么处理赔偿?这些问题也是如今的自动驾驶汽车原型总还会搭载一个人类副驾驶的原因。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于上周曾指出,其并不相信无人驾驶汽车将适用当今的法律机制。“美国法律框架有一个牢固的产品责任法,尽管不完美,但相信会在未来几年里,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不断涌现而针对相关的法律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布鲁金斯学会指出。(卢鑫)
腾讯科技讯(梅天一)4月28日腾讯科技从魅族内部员工处了解到,魅族即将在5月上旬开售 NFC 标签。综合小米NFC“碰碰贴”的价格,腾讯科技预计魅族6枚标签一组的价格约为60元左右。今年1月份,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曾在知乎上贴出标签谍照,同时,魅族专卖官方微博也在4月27日发出微博称NFC标签到店,随后即刻删除。按照NFC标签到店时间判断,魅族或将配合MX3降价,在五一假期高峰搭售MX3和NFC标签,以获取更多销量。从李楠所发谍照上看,魅族 NFC 标签分6种。从图标来看功能分别为睡眠、会议、WI-FI、联系人与驾驶模式。其中蓝色或为自定义模式,供用户来选择其功能。目前开售 NFC 的标签厂商有小米、OPPO、索尼等。这是继零售商户后,中国银联、运营商主导的NFC支付阵营对行业成员的再次扩展。名词解释 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3.9英寸)内交换数据。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MC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NFC手机支持三种应用模式:卡模式、NFC模式或者点对点模式、读卡器模式,可用于刷门卡、接触支付和传输数据等。
纪佳鹏近期,4部美剧在搜狐(54.1, -3.90, -6.72%)、优酷、腾讯(508.5, -15.00, -2.87%, 实时行情)等视频网站下架,引发了诸多网民的关注。这次被下架的美剧中,不乏美剧观众耳熟能详的科学类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该剧由搜狐视频独播,自周五晚起第一至第七季全部下架;《傲骨贤妻》版权则分属搜狐视频、优酷土豆(22.82, -1.32, -5.47%)、腾讯视频等网站。多家视频网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架这四部美剧是由于4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的通知,但下架的具体原因并不知情。许多媒体报道,此番美剧下架与今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有关,该通知要求强化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审核,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实行先审后播管理制度。“因为国外对国内视频行业或许不够了解,上述通知下达之后,《好莱坞报道者》等外媒解读为此举将会给近来在中国十分热门的美剧带来重大打击。”一视频网站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通知是重申了有关部门对网络剧、微电影的管理,网络剧主要是UGC内容和视频网站的自制剧,跟美剧是两个概念。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4月1日,搜狐视频美剧剧目总数为76部,其中获得艾美奖的剧目为14部,位居第一名;优酷以58部位居第二;腾讯视频为36部,排位第三名。4月28日,搜狐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在财报沟通会议上,搜狐CEO张朝阳表示,《生活大爆炸》等美剧下架对业务影响不大,张朝阳认为,被下架的美剧仅仅是个案,不代表总局对美剧在中国总体策略的变化。张朝阳同时坦言,《生活大爆炸》等美剧广告销售情况不错,但由于美剧毕竟是小众精英人群,流量比起国内电视剧来说相对较低,所以目前对搜狐业务影响不大。从2010年2月搜狐视频首次引入美剧《迷失》之后,为了寻求内容的丰富与差异化,近几年视频网站间的竞争激烈,但是相较于各网站对国产剧的疯狂争夺,美剧只能算是版权库中作为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广电专家、易目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包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根据一般的行业观察猜测,这次下架或许只是这些剧目涉及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比如引进剧目的行政程序是否完整,或者在版权方面的问题。“如果是这些问题,处理起来并不难。”上述视频网站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级部门对引进剧的管理一直都很严格,许多剧目都已经经过严格审核的,因此在导向性上不会有太大问题。包冉认为,市场对引进剧总投入可能就占国产剧版权费用的1/4上下,目前国产剧受众较广,版权价格要比引进剧贵很多,引进剧带来的流量跟视频网站的投入成正比。“从这个角度讲,购买引进剧价格相对低廉并且可以丰富平台的内容,对引进剧的投入趋势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包冉说。(编辑 卢爱芳)
重耳/文奥维咨询(AVC)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内销零售总量为1090万台,同比下降10.5%;销额366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液晶电视销量1068万台,同比下降7.5%;销额357亿元,同比下降9.8%。大部分分析者认为其中原因是,2013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进入低位运行,抑制了部分刚需的释放,受外销出货提升的影响,Q1上游缺货比较严重,也影响了企业在终端的布局。但另外两个数字,却是正向增长:第一,2014年第一季度,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为55%,较2013年第一季度38%的渗透率提高了17%;第二,线上销量111万台,同比增长53.3%(线下销量979万台,同比下降10.5%)。基于这些数据,很容易得出判断:市场瞄准了智能电视,加大了线上线下融合性渠道的铺设力度。这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因此必然有简单且同质化的跟随,而对背后真正的内在逻辑视而不见。智能电视是什么?有操作系统、应用商店、搞一个视频网站对接,就是智能电视了吗?智能电视的使命,是改变过去工业时代由工厂确定产品功能的次序,而由市场和消费者决定。苹果都只能被消费者牵着鼻子转,比如Pad尺寸的变小、iPhone尺寸的变大。正如智能手机一样,智能电视提供的是产品体验(硬件),以及千人千机的个性化内容。它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做到极致,这并不容易。纵观当下电视市场,依然是概念漫天飞,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的不多。而且在互联网企业参与电视制造销售的今天,很多做法倒置。互联网企业做电视,喜欢宣传自己的硬件设备。比如,乐视超级电视X50 Air的CPU、GPU都采用4核,一再强调的4K资源也是承载在这个配置之上;联想S9智能电视,则被人揭发玩了数字游戏——前期宣传的所谓“200核”大部分是GPU里面的流处理器(SP),实际上该产品只是双核而已。那些真正做了一辈子电视,在电视市场仍占据销量头排的电视厂家,反而对此保持低调,比如创维,比如拥有21.31%的智能电视销售额占有率和60%活跃率的海信,等等。相反,电视机厂家偏向于张扬自己的软件内容多么丰富。海信官方称,其电视应用(APP)总量达到了2.6万款,月均下载量超过200万次。联想则只有3618款智能电视软件,乐视只有3000余款应用。视频方面,海信还表示,联合了爱奇艺、搜狐,乐视等11家国内最主流视频商的所有视频内容,视频总量有80多万部,据说相当于单个视频网站的一倍以上。联想只是说联合百事通提供40万小时的视频资源,乐视则宣称有国内70%以上4K片源。互联网企业与电视厂家的倒置式营销,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很奇怪,厂家卖力的宣传,并没有把人们拉回客厅。人们究竟为了什么而选择智能电视?大多数电视厂家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至今,几乎没有一款智能电视能让消费者爱不释手,如iPhone一样的交互性、简单的操作。智能电视必然要拯救电视业,实质就是,回归产品本质。但是,拯救智能电视者是谁?一个杀手级应用,还是一个杀手级显示硬件?单一的软件或硬件,都无法成为杀手。因为杀手级应用可以用平板电脑或手机实现,而超酷的电视硬件如果没有极致的应用进行表现,也不过是一件客厅的摆设,更逃不掉万恶的房地产周期。智能电视,不能想当然。但我们确实应该重新想象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