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新品牌即将迎来一轮新的厮杀:下周开始,包括中兴红牛、Nubia、华为荣耀及一加等手机厂商将扎堆发布一系列产品。业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目前市场上新品牌的数量严重冗余,这一轮竞争将加快电商手机品牌的淘汰速度。据悉,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迎来第二次品牌高峰期,上一次国产智能手机品牌爆发以小辣椒、大可乐等创业团队为主,但新一轮的市场参与者多为知名品牌的子品牌,如IUNI、大神、尼比鲁、荣耀、Nubia等,股权角度上仅有一加和锤子是全新公司。因为上述大多数品牌拥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后台,所以目前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实际上市场早已经进入了供过于求的状态。据腾讯科技了解,第一批跟随小米崛起的手机品牌大可乐、小辣椒、sugar等早已淡出主流市场。这与这批公司背后资金实力不够雄厚有直接关系,但更大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下滑。据中国工信部最新出炉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行业运行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手机出货量为1亿部,同比下降24.7%,成为连续七个季度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出现了9.8%的下滑。这份报告的另一个数字是:一季度国内品牌出货为6686万部,同比下降34.9%;而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出货3395万部,同比逆势增长9.2%。这意味着在国产手机厂商越来越活跃的热闹氛围下,反而是海外品牌的销量真正实现了增长。据腾讯科技了解,目前新品牌中有两种模式,尚未上市的锤子和一加售价高于2000元外,主攻中高端市场,其他新品牌发布的产品大多数定价均在1000元或1500元以下,走性价比路线。优质优价和性价比两种模式之间将会出现一场碰撞,从下周开始到暑假期间,这些不同模式新品牌之间将迎来一场贴身血战。有业内高管向腾讯科技透露,目前大多数国产手机新品牌的策略都是低定价求高销量,但往往越是低定价,越难让消费者下定决心,尽管在电商平台上看着热闹,动不动售罄,但背后的实际购买者往往并非真实的消费者,而是相关品牌的其他渠道。他表示,如果单纯追求性价比,没有背后的老品牌支撑,大部分新品牌很难活过今年,毕竟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牌同质化严重,定位定价高度趋同,反而是锤子和一加等在产品上投入较多的品牌更值得期待。
EMS行业权威实时通讯--制造业市场内幕(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简称MMI),公布了全球年度50大EMS供应商最新名单。2013年,前50大供应商的总销售额达到2,543亿美元新高。基于全球市场去年增长不如预期,加上贴牌生产(OEM)厂商之间的谨慎,前50大供应商总销售额去年仅增加了1.9%,结果不让人感到惊讶。2013年EMS(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要挤上榜比前一年更为困难,需有至少2.39亿美元的销售额才有资格上榜(前一年为2.1亿美元)。MMI的前50大排名是依据2013年的销售额(美元)计算的。前十大排名依序为鸿海、和硕、伟创力(Flextronics)、捷普(Jabil)、新金宝集团、新美亚(Sanmina)、天弘(Celestica)、Benchmark Electronics、深圳长城开发科技和环旭电子。前十大的营收需有至少23亿美元(2012年为21.1亿美元)。按一下这里获取MMI排名的进一步资讯。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中国 北京,2014年4月18日 –广播视频测试、监测及分析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厂商---泰克公司在2014美国广播电视及设备展览会上演示了其最新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广播业者应对有关确保节目图像及声音质量的持续挑战。随着新的内容观看方式的出现,将错误引入内容的新途径也随之出现。广播业者需要确保其内容的质量,这贯穿内容制作、后期制作及传输给观众的整个过程。为帮助内容创建者和广播业者制作高质量内容,以适应新技术、服务和观看平台的涌现,泰克在展会上展出其众多解决方案,展览主题为“自始至终确保内容质量”(ensuring content quality from start to finish)。展出亮点包括用于基于云的质量控制(QC)、自适应码率(ABR)内容的视频质量监测、深度HEVC/H.265分析的解决方案,以及具有物理层测量功能的便捷式波形监测仪的最新技术。NAB参加者能够看到这些和其他泰克产品的演示,并与泰克专家讨论其质量需求。通过QCloud进行基于云的QC泰克通过其QCloud基于云的质量控制(QC)软件订用平台来满足在云基础设施上运行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的组织的QC需求。QCloud是首个基于云的QC解决方案,可满足在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和其他云平台上运行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的制作、后期制作、广播及在线视频服务市场的需求。通过QC软件处理内容是参与节目制作及分发的所有公司的标准做法,但QC处理属于计算密集型任务,需要高成本的解决方案。QCloud克服了这个问题,使客户能够以基于使用量的运营费用替代前期资本支出。无论规模大小,QCloud用户都能调整系统规模及其拥有成本,来满足预算和QC要求。用Sentry ABR确保OTT服务的质量Sentry ABR独特地使广播业者与内容创建者能够确保其所有OTT视频资产完整无缺并可应观众的要求立即用于播送。广播业者和内容创建者为了能够利用多屏TV Everywhere(电视无处不在)服务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日益采用OTT传输。OTT传输的关键是使用ABR连续播送来适应消费者用来接收OTT内容的有线和电信网络固有的带宽波动。可通过包含两步骤组成的过程来确保OTT服务的质量。第一步是使用Sentry数字内容监测仪来识别节目中的体验质量(QoE)错误,这里的节目是采用适合ABR内容的译码H.264格式。如果源内容为非压缩格式,则可以使用泰克波形监测仪来确保所摄取内容的质量。对于点播内容,泰克基于文件的QC工具Cerify用于证实点播内容没有错误并已正确准备用于打包。下一步是使用Sentry ABR来确认所有OTT节目内容已正确打包并且为订购传输了正确的内容。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传输错误的内容会严重损害用户体验。例如,如果在网络状况只支持500KB带宽时而错误地发送了需要1MB带宽的内容,则节目将无法播放或者中断。用于安装及维护应用的便捷式WFM2300波形监测仪作为获奖的泰克波形监测仪产品线的成员之一,便捷式WFM2300由于其特性、功能和出色的便捷性而非常适用于安装和维护应用。其特性包括增强的眼图和抖动测量功能以及电缆模拟器余量测试。电缆模拟和余量测试功能是泰克波形监测仪独有的,可帮助有线运营商确定其网络的同轴电缆余量,以确保它们不会达到“数字悬崖”,亦即传输错误率显著增加和内容质量受到显著影响的现象。用户可利用WFM2300的诸多特性和功能——包括3G-SDI格式支持、ANC数据分析、带有SFP(小型可插拔式)模块的光接口、Dolby E元数据监测和响度计——来按照其特定需求对之进行进一步定制。ECO8000和ECO8020帮助确保强大的设施定时和同步性能泰克ECO8000和ECO8020自动切换器协同一对SPG8000主控同步和主控时钟参考发生器来构成用于现代广播、移动转播车和后期制作设施的高可靠同步发生器系统。ECO8000和ECO8020可热更换冗余双电源可最小化电源故障引起的同步丢失风险。另外,ECO8000和ECO8020的可伸缩性还允许客户对其同步发生器系统进行配置,以满足特定应用需要,而无需为不必要的ECO通道增加花费。用MTS4000 MPEG测试和分析系统分析HEVC (H.265) 码流MTS4000 MPEG测试和分析系统的HEVC(高效率视频解码)深入基本码流分析功能可帮助设备制造商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和优化其用于移动视频、OTT视频和4K/ Ultra HD(超高清)应用的下一代编码器的编码效率。内容提供商和分发商可用MTS4000来评估其HEVC设备的性能和互操作性,以确保高图像质量。MTS4000新增几个HEVC相关的特性,包含了解码和显示分辨率高达4K的HEVC码流,在解码图像上叠加编码单元(CU)、预测单元(PU)、变换单元(TU)、宏块(macroblock)、条(slice)、瓦块(tile)以及运动矢量。所有这些功能也可作为独立软件产品(带有选项HEVC的MTS4EAV7)提供。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导读】在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当中有网关、节点、芯片等,还有根据不同应用所选择的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整体移动传感器等。 作为上游的供应商,日本村田制作所(下称“村田”,6981.TOKYO)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能够提前感知各类新兴市场的“温度”。村田(中国)执行副总裁孙崑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4G产业链会有较大发展外,智能生活也将在今年迎来一个“拐点”。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应用层面的重要组成,其发展速度取决于大众能否接受,但是在技术层面上不存在问题。” 孙崑泉这样告诉记者,截至去年9月,村田创下了同期销售最高纪录,因此全年的销售计划从7900亿日元上调到了8200亿日元(注:其一个财年为当年4月至次年3月),其中包括智能家居等新领域的新产品销售高达40%。 传感器奠定智能家居基础 “村田顽童”和“村田少女”是村田制作所最为人熟知的产品。 “村田顽童”诞生于2005年的京都,其发布后,很快被《时代周刊》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发明之一”。它可以骑车过S型平衡木、上坡、倒车入库;而 妹妹“村田少女”的技术更高一筹,是独轮车机器人,有时甚至还会“害羞”脸红。它们的骑车技能甚至超过了人类;骑在与车轮同样大小宽度的平衡木坡道上,能够在即使停止的情况下不会倒下。 孙崑泉称,“村田顽童”并不是用于销售,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村田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背后,是一系列传感器技术的集中体现。 比如:顽童的“停而不倒”是由陀螺仪传感器来检测车身倾斜度,通过胸前的圆盘迅速转动产生反作用力,使车身保持平衡,这样的检测1秒钟高达2000次。当初数码相机都开发防抖功能,其实就是由陀螺仪传感器来实现的;振动传感器可以监测外界对车体的冲击度;蓝牙模块用以传送和接收命令;眼部摄像机使用的是可以用于镜头的新材料透光性陶瓷;眼部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从右眼发出超声波左眼捕捉从障碍物返回的反射波,通过时间差来计算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以及厚度仅为1毫米的薄型平面扬声器。 而智能家居整体的解决方案为例,从传感器的不同节点出发,检测、采集温度信息、震动、人体移动、二氧化碳等各种信息,继而将这些信息传送到网关;此时,网关即可适时控制空调、风扇、灯、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甚至在窗帘上装上装置,也可以控制窗帘。而网关正是使用iPad、智能手机等进行操作。 他解释称,在整体解决方案当中有网关、节点、芯片等,还有根据不同应用所选择的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整体移动传感器等。 可穿戴时机业已成熟 当Google、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已经做好大量前瞻和框架工作后,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在市场涌现。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总监卜君全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制约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瓶颈有三点:“传输、电池、功耗”。 在孙崑泉看来,可穿戴产品大致可分为时尚潮流型和实用型两类。前者包括运动类,比如:能够测试运动过程中心跳的智能手环等;后者则是智能医疗的一部分,比如:监护病人心率、血压等。 “与其他元器件相比,作为可穿戴的元器件,大致要求是外型小,功耗低,且需要具备无线通讯技术。” 孙崑泉称,怎样解决供电,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村田正在研发能量采集器件,从而解决供电问题;而在小型化方面,村田已经利用纳米材料,开发出超小型元器件,目前已开发出0.25×0.125mm的电容电感元件。 而在信息传送方面,孙崑泉透露,村田很早就准备好4G解决方案,并提供各种无线模块以及NFC天线产品,“4G和WIFI频段的共存是一个难点,因为存在干扰,而村田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帮助LTE和WIFI的共存。另外村田还有多频段的功率放大器,叫做MMMB,可以支持2G/3G/TDLTE/FDDLTE所有制式。” 不仅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成长,消费者对设备的功能以及外观有更多的期待,促使整机厂商不断创新,而这些性能都需要无数个最小单元的元器件来支持。 “可穿戴式设备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这就像光生产轮胎没有意义,只有和汽车整体以及交通路况等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在艾媒CEO张毅看来,健康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未来智能医疗领域可能较早爆发。 以检测心脏健康状况为例,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心电图;但村田的BCG心脏冲击扫描解决方案,则可以省去在人的身体上加电极,而能够检测到心脏工作时人体的微小机械运动,这样的传感器精度和分辨率非常高。 高精度意味着其收集到的信息也是非常多,包括人体本身的运动以及外部干扰等等,因此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分离以及处理是关键,这也是村田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有效数据的长期检测,起到早期冠心病的预防和睡眠质量检测的作用。 本文由收集整理
如果说1.0时代的智能电视主要解决“上网的便利和内容应用”的话,2.0时代智能电视则在于推出更高层级的“聚合和社交”,也就是说,智能电视越来越不像传统电视。昨日,海信集团举行新一款智能电视产品VIDAA2发布会,在会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预言,智能电视产业将由1.0时代迈向2.0时代。在上一代VIDAA智能电视操作简单特色的基础上,VIDAA2对上一代VIDAA产品进行了革新,主要新增了聚合和社交两类功能。前者表现在基于目前爱奇艺等11家国内主流视频网站内容的聚合应用“聚好看”,也就是说,通过VIDAA2可以收看到目前国内所有主流视频网站的节目,海信的内容聚合平台也可以针对用户体验基于大数据向用户推荐在某个视频网站平台收看某个节目。“这不仅丰富了智能电视的互联网视频内容,也增加了电视用户对免内容消费的便捷,缩短了电视机这张大屏在方便程度的体验上与PC的差距。”周厚健表示。智能电视2.0时代的“社交功能”主要表现在海信推出了主攻家人之间的亲情交流工具“聚享家”,它将类似手机微信的社交工具搬到了以电视为主的智能终端上,尤其针对电视屏幕开发了新的界面和功能,扩展了智能电视的社交功能,打通了移动端与电视端点到点的通信交互,从而能丰富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交生活,使电视成为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周厚健也由此提出海信电视产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为幸福而聚”。周厚健表示,电视机正处于“强化”与“取代”的交错期。“强化”是指业界仍然相信电视机会继续成为家庭成员娱乐与社交的“中心”,但需要电视厂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的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捍卫电视机家庭娱乐中心的传统地位;“取代”是说传统电视机面临被多样化的视频终端所取代,导致从根本上退化“电视机”家庭娱乐中心的地位。
2014年3月由于工作天数恢复,加上各大通路的库存调节也已告一段落,台湾上市上柜LED厂商营收普遍呈现上升态势,三月营收总额成长24.1%至117.33亿元。其中台湾LED芯片厂商营收达新台币45.7亿元 ,月成长20.9%;而台湾LED封装厂商营收也达到新台币71.6亿元,月成长达到26.2%。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LEDinside观察指出,LED第一季台厂合并营收普遍呈现成长态势,仅光磊与华兴呈现小幅衰退,而第二季开始平均订单能见度已超过1.5个月,产线稼动率也陆续开出,加上电视与手机背光应用两大推升动力,与LED照明产品普及率的提升,LED供过于求现象逐渐获得缓解。相较以往第一季为传统淡季,2014年第一季LED营收可说是淡季不淡,而第二季又将进入LED传统旺季,LED厂商均乐观预期。研究副理郭志豪表示,LED照明需求在产品跌价与政府政策利多的推动下将进入快速成长期,目前新兴市场与中国市场汰换LED灯具需求强劲,但中国市场在本土LED厂商低价竞争下,台系LED厂商优势不再,纷纷转进开发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至于在LED背光部分,由于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逐渐迈入产品成熟期,LED规格变化不大,出货成长幅度渐趋缓;而电视背光则受到中国补助政策到期与渗透率接近100%冲击,通路历经两季的时间去化库存,到今年一月才重启备货,也带动了第一季LED背光营收。
汽车电子发展如日中天,全球汽车厂商掀起了智慧汽车的浪潮,这吸引半导体大厂全力扩展车用元件阵容;其中,由中国大陆北斗和欧洲伽利略(Galileo)商转营运所引发的新商机,更刺激多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需求快速增温,促使晶片商纷纷扩展相关产品阵容。意法半导体(ST)大中华暨南亚区汽车产品事业群(APG)市场及应用部总监莫尔立(EdoardoMerli)表示,GNSS定位晶片搭上联网汽车设计风潮,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出货量正快速激增,已成为车用电子半导体厂重要的营收成长动能。随着中国大陆北斗卫星在2013年底商用,而欧盟伽利略卫星也计划于2014~2015年扩大商转,车厂亦已开始寻求可支援新型卫星系统的解决方案,可望再掀起一波GNSS晶片采购商机。事实上,既有的GNSS晶片大多仅支援北美全球卫星定位(GPS)和俄罗斯GLONASS,而此两大卫星系统对欧洲和亚太区的讯号覆盖率不足,遂影响在地汽车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准度。也因此,欧洲和中国大陆自有卫星启用对当地车厂、甚至电信商而言意义重大,将有助相关业者改善导航使用体验,并可望引进更多机器对机器(M2M)应用和适地性服务(LBS),开创崭新商机。看好多卫星GNSS市场发展潜力,博通(Broadcom)已于2013年底率先发表兼容中国大陆北斗、北美全球卫星定位(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GLONASS和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的GNSS接收器单晶片。不让博通专美于前,意法半导体亦于2014年初跟进推出新款多卫星GNSS晶片--TeseoIII,积极展开卡位。莫尔立强调,该晶片除可同时追踪各国卫星讯号外,并结合独家汽车航位推算(DeadReckoning)和感测器技术,可在GNSS收讯不佳时提供辅助式导航解决方案,将系统定位精准度推升至更高层级。意法半导体APG汽车音响与车载资通讯处理器行销经理FabriceGuerrier补充,TeseoIII已分别通过欧洲太空总署和中国大陆官方单位的实地测试,并已开始送样;其整合射频(RF)、数位控制器和快闪记忆体,大幅提高周边元件整合度的优势,将有助车厂和一级(Tier1)供应商缩减系统物料清单(BOM)成本,同时兼顾效能。除博通和意法半导体外,包括高通(Qualcomm)、联发科、英商剑桥无线半导体(CSR)和中国大陆IC设计业者也正积极策动多卫星GNSS晶片设计案,可望在今年陆续揭橥新产品雏形。
苹果(Apple)iPhone6虽然预计第三季上市,但已先行点燃投资市场的热度,由于iPhone6尺寸放大规划推出5.5寸产品,市场传出苹果有意调涨价格,每台售价增100美元以反应尺寸放大与规格再进化。由于苹果对蓝宝石材料固桩动作频频,若iPhone6顺利采用蓝宝石面板,将对蓝宝石产业带来爆发成长动能。业界直言,苹果采用蓝宝石面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苹果正着手测试。蓝宝石厂表示,苹果已着手测试蓝宝石面板抛光加工,试样约1~2万支。厂商指出,由于苹果玻璃面板供应链为蓝斯科技与伯恩光若苹果iPhone6推出采用蓝宝石面板的高阶机种,势必会因料源不足于市场上采购,蓝宝石厂表示,台厂极可能于市场上销售间接打入供应链。据了解,苹果有意推出限量1000万支蓝宝石面板高阶机种,估算每月材料需求高达150~180万片(约当2寸产能)。
三星智能手机Galaxy S5于4月11日起在全球125个国家开卖,其配备的指纹识别技术可支持PayPal支付,然而不到一周,三星Galaxy S5指纹传感器即遭破解,重蹈了去年iPhone5S的覆辙。目前国内移动终端指纹识别产业链公司,尚处于观望阶段,未来发展还面临指纹数据库健全和银行认证等问题。便利性先于安全性三星Galaxy S5上市尚未满一周,德国柏林Security Research Labs (安全研究实验室,以下简称SRL)研究员就上传了指纹破解视频,演示了如何利用可拍照手机和橡胶膜制作了一副“假指纹”,骗过了Galaxy S5指纹传感器,并获得该手机的主页面访问权以及在线支付PayPal应用的访问权。而PayPal是首批支持通过指纹识别实现移动支付转账的运营商。“去年9月,我用同样的方式破解了苹果iPhone 5S的指纹识别Touch ID。”SRL项目主管Ben Schlabs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三星指纹识别风险比苹果的更大,因为允许破解者多次尝试,而苹果的Touch ID在三次识别尝试失败后会要求使用其他密码方式访问手机。对此,三星发表声明称这种“人工试验”技术含量高,需要特制的器材、材料和条件结合,而三星将继续采取措施提升产品安全。“如果被盗,我们会取消被盗手机的支付权限,用户可以再建立新账户。”PayPal表示,万一被盗取,用户可以得到PayPal支付保护政策保护。Ben Schlabs称,虽然指纹识别被破解,受害者仅限于个人层面,但是未来健全指纹数据库,一旦破解势必造成影响。据分析,作为指纹识别技术应用,Touch ID对苹果的意义不仅仅是解锁手机,或者局限于支付方面,而是有望搭建整个苹果系统的身份验证堡垒。而曾经破解过苹果指纹识别技术的Starbug黑客组织指出,“Touch ID只是增加了便利性而不是安全性”。智能手机安全公司Lookout的安全专家Marc Rogers认为虽然指纹技术可被破解,但是与记住密码相比,指纹识别更具备便利性,“虽然生物识别安全并不完美,但本就没有完美的安全”。国内产业链观望国信证券研报认为,虽然安全性和技术成熟性或阻碍指纹识别进一步发展,但是该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终端标配,预期2013年~2015年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和iPad市场容量分别达到28亿元、110亿元、236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0%。“现有基于密码的支付认证,用户记起来太难,商家安全难保障,整个生态系统也无法做到把控测量。” 全球着名的人机接口解决方案供货商Synaptics公司首席技术传播负责人 Sebastien Taveau表示,指纹识别等生物认证是未来网上支付的趋势。相比苹果、三星等巨头在指纹识别上的积极推动,国内应用于移动支付领域的指纹识别产业尚在观望。据了解,A股市场上,航天信息[0.10% 资金 研报]、恒生电子[-1.39% 资金 研报]、上海普天[-0.79% 资金 研报]、上海贝岭[-0.74% 资金 研报]等公司涉及指纹识别或生物识别领域,但目前国内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公安、军队、金融银行、食药监管等政府和行业领域,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市场,多数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对此,航天信息证券事务代表朱凯昨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层面,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技术,与应用于公安等部门的技术相通。“未来指纹认证应用于移动终端支付还需要解决指纹数据库建立和银行认证的问题,而我国公安部在采取自然更换健全全国指纹数据库,预计到2015年之后才完成。”朱凯说。此外,还需要解决不同生物认证技术之间的认证关系,以及健全整个信息安全系统,来支持支付领域的指纹识别认证。恒生电子董秘童晨辉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参股的子公司维尔科技主营指纹识别,该公司曾对媒体表示在考虑与相关手机厂商展开合作。此外,分析机构IHS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贝岭在指纹识别技术方面拥有芯片解决方案,子公司中正科技已切入指纹识别领域。中正科技负责人此前对媒体表示,公司主要掌握指纹的核心算法技术,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中的配套应用,最终实现指纹的比对、采集、认证。“在三星、苹果这些巨头推动下,未来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移动支付有望成为趋势之一,市场也可形成预期。”朱凯称。
随着小米平板的消息甚嚣尘上,魅族这边也传出了要推平板的消息。@科技全球汇在微博上爆料称,刚刚得到消息:魅族将推超强平板,命名魅族MAX。该平板边框3毫米左右,号称全球最窄边框,屏幕分辨率高达2560x1600像素,前置300万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由于魅族方面没有任何要推平板的迹象,所以该消息的可信度不会太高,而且MAX的命名早在一年前就有网友在概念视频里用过,即便魅族要发平板,应该也不会再用这个名字。不过,在魅族论坛,魅族出平板的呼声很高,不少魅友都发帖,要求魅族考虑出平板的建议。早先,J.Wong曾表示,90%以上的平板和电脑都将被手机代替,硬件而言平板比手机更容易做,但自己不做不光是无爱,而且因为它不够价值吸引自己投入精力。不过,现在的形势不必以往了,J.Wong也不再是原来那个J.Wong。以前坚持“一年一机”的魅族也表示今年要推5款新品全线迎战小米。如果小米出平板,魅族能放任自流吗?早先曝光的魅族MAX概念平板
转自台湾经济日报的消息,市场昨(17)日传出,全球第三大DRAM厂韩国SK海力士无锡厂机台发生问题,导致对OEM厂商DRAM供货可能大减,昨天晚间DRAM现货价最高涨幅逾7%,24小时内涨逾9%,有助南科、华亚科等业者营运。SK海力士无锡厂机台出状况的相关消息尚未获得公司证实,业界评估相关传闻可能性低,但坦言近期DRAM供给确实出现吃紧,相关消息使得原本担心拿不到货的通路进场扫货,造成昨日晚间DRAM现货报价大涨。受市场供应吃紧影响,DRAM现货价格近期呈现盘坚格局,前天晚间约涨约2%,昨天受到SK海力士相关传闻影响,现货价格出现暴涨。根据集邦科技昨天晚间最新报价,DDR3 2Gb颗粒现货均价在最后一盘大涨4.84%至7.11%,价格为2.1美元至2.275美元,而DDR3 4Gb颗粒现货均价则上涨1.48%,来到3.762美元。换句话说,现货价一天内最高涨幅超过9%。市场昨日于盘中传出,SK海力士因二台曝光机台设定参数有问题,近期对OEM客户出货可能减半供应,模块商有意因此调涨报价。法人分析,本周起DRAM现货价格呈现上涨,主要是受惠于大陆五一拉货潮,加上SK海力士传闻在短时间难以查证,导致昨日价格波动较大。尽管相关传言尚未获得证实,但昨已在台股DRAM族群掀起旋风,华亚科爆出近11万张大量,攻上涨停板26.2元收市;南科、华邦电也都涨逾3%。这三家台厂将于下周举行法说,法人聚焦财报之余,也会关切市况。
据国外媒体EETasia 4月17日报道,小米公司加入智能手机行业短短三年,却已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有了一席之地。目前按照裸机销售数量,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排第五位。这家中国制造商2013年以187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如今小米计划提升其供应链,将销售目标从2014年最初的4000万台提升到6000万台,2015年目标出货1亿台。通过将其品牌手机的制造外包,以及保持对其硬件非常低的利润率,小米能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它大部分的收入来自网上的数字内容,包括应用程序、游戏、手机壁纸和主题和电子书。小米智能手机的产品组合是有限的,但它旨在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它在每一个价格点都提供出色的产品规格。小米3可以和市场上最好的智能手机媲美(比如苹果iPhone 5S和三星Galaxy S4),但价格却只有他们的一半或者更低。所以,这类手机已被证实非常受制造商国内市场喜欢,入门级的机型红米吸引了745万个订单预订,而且第一批10万台手机在86秒内即售罄。小米开始是一个软件和服务公司,后来进入了移动设备和消费电子市场,其策略和亚马逊进入平板电脑市场和成为视频游戏制造商一样:提供非常便宜的硬件,通过软件和服务来盈利。它每月通过软件服务带来的收益超过了49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96万)。小米的定制界面如UI、MIUI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有3000万用户,这些界面不仅可供小米的智能手机下载,安卓手机也可以下载。生产商的一个主要关注点以及其核心优势,便是通过用户交换和反馈与消费者的密切关系的发展。小米在多达21个国家有用户论坛,这些论坛密切关注着客户的反馈,甚至还允许客户们为任何争论投票。比如,UI或手机上的特定功能如便捷键。然后,综合用户的建议,每周更新软件,或每周五通过个人电脑发布在云端。小米刚开始只在中国销售其智能手机,后来在2013年的4月,将市场扩展到了香港、台湾,售价仍不变,在2014年1月,小米与香港电讯盈科达成协议,将通过运营商出售合约红米手机。在台湾,小米开始通过第三大运营商远传电信,销售合约版小米2S。报道指出,已经有迹象表明小米的这些扩张取得了成功,在香港,不到一分钟,第一批一万台红米手机就以135美元(约人民币837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在台湾售价为132美元(约815元),一万台红米手机也是不到一分钟就卖完。一些消费者向小米抱怨没有抢购到手机,这又增加了新一轮的需求量。在2013年8月,小米聘请了谷歌安卓主管Hugo Barra作为其全球扩张计划的领导人。小米现在还没完全揭示全球扩张计划的路线图,但是已经宣布了其下一个国外市场:新加坡。小米还没正式宣布对这一市场的正式启动日期,但预计是在2014年的上半年。
4月17日消息,在手机圈里,罗永浩是出了名的“罗大嘴”,他的口才和各种微博吐槽早已名声在外。殊不知,这位罗老师除了能说会道之外,还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上月底,罗永浩在微博上调侃一加手机称:“4月23日随便做点什么就能让你们的发布会被汪峰。”殊不知,这个看似玩笑的话却在今天应验了,只不过主角并非锤子,而是小米和华为。两家公司先后传出消息,会在下周发布新品,而小米更是选择跟一加同天PK,足见对后者的重视。罗永浩微博截图虽说老罗当初只是戏谑之言,但不代表锤子以及别的厂商没有动过这个心思,毕竟一加最近无论人气还是呼声都比较高。而且,今天发生的事儿也确实应了老罗当初的“预言”。上午早些时候,小米方面突然传来消息,将召开新品沟通会,而时间正好就定在了4月23日,跟一加发布会是同一天。简单分析一下就不难猜到,这样的设计绝非无的放矢。早在3月下旬,一加就已经公布了发布会的时间为4月23日,小米却要晚公布了近一个月,最终结果是同一天,未免太过巧合。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内部一直都对一加十分重视,今年年初的一加品牌发布会上,就曾有小米人员现身。由此来看,小米此举确实有点同台竞技的味道。华为官方微博截图然而,就在小米放出消息的一个多小时之后,@华为荣耀手机 发布微博称,将在4月22日(下周二)发布新品。华为此举完全没有巧合可言,而出招的目的也跟小米相同,之所以选择将时间提前到4月22日,更多是出于“抢占先机”的考虑。另外,从荣耀的定位来看,它与一加和小米都颇为相似,小米算是一个老对手,而一加这个“后起之秀”更是不容忽视。再加上之前网友关注4月23日这个时间,更多是被一加所吸引,选择在此时出手,多少也有点“围剿”的意味。刘作虎微博截图面对来势汹汹的小米和华为,一加方面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就在刚刚,一加创始人--刘作虎针对小米新品沟通会发表微博称:“恰巧恰巧,我们当天也有新品新品发布。凑个热闹,4月23号下午两点,北京五棵松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没有那种大战将至和锋芒毕露的感觉,在平和当中,不难看出一加和刘作虎本人的自信。其实,被强大的对手关注、重视确实应该自信,这也证明自身做得足够出色。下周的新品大战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The MIT Media Lab)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可穿戴设备,使用合成发音朗读打印文本,帮助有视力障碍的人不必借助盲文即可阅读书籍。该设备名为FingerReader,是有种装有摄像头的环形装置,摄像头用来扫描文本。但该设备朗读文本的电子音频听起来很生硬,磕磕碰碰,有些词语发音不够精准。但研究小组的网站中指出,目前该设备只是“一个研究样机”,当向大众市场推出时,发音上的缺陷将得到改进。为了帮助视障人士更高效地阅读文本,该设备会发出指示信号或提供“触觉反馈”,用来帮助盲人读者的手指保持直线移动,以防扫描文本时出错。当手指偏离正在阅读的文本字行,或者手指到达每行的开端或结尾时,设备都会发出振动信号。该设备无法读取细字印刷的合同文本,但可以读取12点像素打印的文本,这种打印方式十分常见。研究员罗伊?史克罗特(Roy Shilkrot)表示,研究小组希望该设备不仅将帮助视障人士,也将成为“残疾人和正常人”的有用工具,并指出该设备还可用于翻译其他语言。研究团队的未来方向是将这一可穿戴设备设计得更轻便,并研发与PC或智能手机相关联等功能。
问:CPU频率越高,手机速度就越快吗?1.7GHz处理器的手机肯定比1.2GHz处理的手机运行速度快吗?答: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越高,手机的运行速度就越快。实际上,这正是受到了手机厂商宣传的误导。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的高低对于CPU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台智能手机来说,影响它响应速度快慢的包含了多种因素,除了CPU之外,缓存与架构对于手机的响应速度也至关重要。所谓“缓存”,就像是你手边书桌的抽屉,日常使用的书本文具,你都会放在抽屉里,而平时很难使用到的东西,你可能就会放在书柜里,和其他许许多多用不上的书本堆在一起。而CPU则可以想象成你的工作速度,即使你的工作速度再高,可是如果没有在最短时间内没有在抽屉里找到计算使用的笔和本,而需要去书柜里一个一个寻找,那么实际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到哪去。至于“架构”,则考验的是系统开发的功力。众所周知,Windows Phone 8系统在早期搭载的通常是单核处理器,但是其手机速度的表现却往往比搭载双核处理器的Android机型还要迅捷,这就是好的架构所带来的优势。Android在相应操作时往往要调取大量的资源,无形的拖慢了手机的反应速度。就好比两个人赛跑,速度快的人在迷宫中前进,而速度慢的人则直线冲刺,个体的绝对速度就不是达到终点的根本影响因素了。话说回来,虽然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又是至关重要的。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当你在战场上遇见敌人,CPU高的处理器代表了冲锋枪,CPU低的处理器代表了手枪,冲锋枪虽然不能保证消灭更多的敌人,但是它为消灭更多敌人提供了基础。那么,如果CPU单核能跑到4GHz,为什么还要开发出双核与四核,甚至是八核的处理器呢?这与处理器的功耗息息相关。单核CPU只能通过提高电压增加功耗来提高频率,在移动为王的今天,手机的待机时间是每一家制造厂商所追求的重要指标。依稀还记得HTC曾经生产过一台旗舰机型,待机时间只能达到4个小时。另外的角度来说,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多线程,多进程的环境,如果你又在杀毒,有在上网,又在游戏,假如每个应用都是单线程的,那么多核可以把运算力均分到不同的CPU核心,而单核因为总运算力有限,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卡顿。因此,用主频来衡量一款手机的速度是否够快,这本身就是一个错位的考量,因为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谁决定谁”这样简单明了的关系。相反,在Android手机厂商大搞军备竞赛的今天,CPU的性能往往过剩,许多标示了四核处理器的手机在大多数时间可能只是单核或是双核工作,四核同时工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对于处理器多少GHz与多少核上的宣传,大多是厂商出于制造噱头而对消费者所做出的错误导向。如果你想购买一款手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抛弃这些宣传数字,走进实体店上手试试,直观感受所带给你的回馈要比数字有参考价值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