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圈里,罗永浩是出了名的“罗大嘴”,他的口才和各种微博吐槽早已名声在外。殊不知,这位罗老师除了能说会道之外,还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上月底,罗永浩在微博上调侃一加手机称:“4月23日随便做点什么就能让你们的发布会被汪峰。”殊不知,这个看似玩笑的话却在今天应验了,只不过主角并非锤子,而是小米和华为。两家公司先后传出消息,会在下周发布新品,而小米更是选择跟一加同天PK,足见对后者的重视。虽说老罗当初只是戏谑之言,但不代表锤子以及别的厂商没有动过这个心思,毕竟一加最近无论人气还是呼声都比较高。而且,今天发生的事儿也确实应了老罗当初的“预言”。上午早些时候,小米方面突然传来消息,将召开新品沟通会,而时间正好就定在了4月23日,跟一加发布会是同一天。简单分析一下就不难猜到,这样的设计绝非无的放矢。早在3月下旬,一加就已经公布了发布会的时间为4月23日,小米却要晚公布了近一个月,最终结果是同一天,未免太过巧合。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内部一直都对一加十分重视,今年年初的一加品牌发布会上,就曾有小米人员现身。由此来看,小米此举确实有点同台竞技的味道。华为官方微博截图然而,就在小米放出消息的一个多小时之后,@华为荣耀手机 发布微博称,将在4月22日(下周二)发布新品。华为此举完全没有巧合可言,而出招的目的也跟小米相同,之所以选择将时间提前到4月22日,更多是出于“抢占先机”的考虑。另外,从荣耀的定位来看,它与一加和小米都颇为相似,小米算是一个老对手,而一加这个“后起之秀”更是不容忽视。再加上之前网友关注4月23日这个时间,更多是被一加所吸引,选择在此时出手,多少也有点“围剿”的意味。刘作虎的新浪微博面对来势汹汹的小米和华为,一加方面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就在刚刚,一加创始人--刘作虎针对小米新品沟通会发表微博称:“恰巧恰巧,我们当天也有新品新品发布。凑个热闹,4月23号下午两点,北京五棵松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没有那种大战将至和锋芒毕露的感觉,在平和当中,不难看出一加和刘作虎本人的自信。其实,被强大的对手关注、重视确实应该自信,这也证明自身做得足够出色。下周的新品大战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4月17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宣布截至2014年3月31日止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1-3月,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19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5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长222.57%,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兴通讯预计,2014年上半年由于集团持续加强合同盈利管理,国际合同毛利率改善、国内4G系统项目营业收入占比上升,总体毛利率和毛利总额均有较大提升,同时公司预计201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至1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58.06% - 222.57%。中兴通讯公告指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电信行业设备投资保持缓慢增长,行业热点仍然聚焦无线、宽带及与之配套的传输,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推动智能终端销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国内市场方面,国内4G网络及配套设备设施的规模建设,为电信行业带来新一轮投资浪潮,本集团紧密跟进运营商的设备投资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国际市场方面,本集团聚焦人口大国及全球主流运营商战略,围绕客户需求和价值创新,加强项目管理和商务管控,巩固市场地位。下一季,中兴通讯的重点是以3G/4G为主的无线宽带,以及配套传输网络的升级与扩容。中兴通讯确立"创新突破与集约化"的核心经营思路,将对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特别是技术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实现盈利模式突破,同时通过创新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效益。
虽说 PlayStation 4 销量一片大好,但索尼的财政状况还是十分堪忧。其近几次的季度财报总能与亏损扯上关系,而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他们抛售资产(比如说过去的总部大楼、VAIO PC 业务等)的消息了。最近的一次,就是抛售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股份。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索尼已于日前卖出了手中所持的 8.25%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股份。他们预期能从这笔交易中收回 48 亿日元,当然,这和全年 11 亿美元的预计亏损总额相比还是只能算杯水车薪啊。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是否代表着索尼对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资金援助会就此终结,但各位玩家应该不用太担心,毕竟后者长久以来还是很忠于 PlayStation 平台的呢。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仍处于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谷歌Android借助上述厂商的猛烈攻势对苹果施加了巨大压力,再加上微软也在通过削减移动操作系统的授权费来提升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所以苹果在今年必须有所回应,才能让自己的iPhone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市面上关于iPhone 6的传闻五花八门,小编盘点了10条可信度比较高的iPhone 6传闻。更大屏幕尺寸的iPhone6这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传闻了,几乎所有的分析师和下游供应商都认为iPhone 6将会配备大小为4.7英寸的屏幕,略小于HTC One M8的5英寸和三星Galaxy S5的5.1英寸。同时也有传闻称iPhone 6将会有4.7英寸和5.5英寸两个版本。采用A8处理器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苹果将会在iPhone 6中抛弃A7处理器,进而采用运行速度更快的A8处理器,不过消息称iPhone 6的运行内存只有1GB,低于目前主流Android旗舰机型的2GB或3GB内存。重新设计的外观下游供应商泄漏的图像显示,苹果将会对iPhone 6的外观进行重新设计,除了更大的屏幕之外,最有可能的是其屏幕边框将会变得更窄,机身也会变得更加轻薄。5.5寸的手机平板设备如前所言,除了4.7英寸的iPhone 6之外,苹果还计划推出一款屏幕达到5.5英寸的手机平板设备,目前关于这款设备的命名尚不得而知,不过大部分分析师和消息人士认为,苹果的手机平板设备也有望在今年上市,与三星的Galaxy Note 3展开竞争。不会改变的售价一直以来,苹果都不愿意修改iPhone产品线的售价,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iPhone 6的售价将会与iPhone 5s保持一致,两年合约的起售价仍为200美元。当然,5.5英寸的超大屏iPhone的售价应该会比iPhone 6要贵上一些。加入NFC几年前就有传闻称苹果将会让iPhone支持NFC近场通信技术,但也一直未成现实,而凯基证券的分析师郭明池(Ming-Chi Kuo)最近表示苹果将会在iPhone 6中加入对NFC技术的支持,由于郭明池向来对于苹果产品的预言都非常准,所以我们有望看到一款支持NFC技术的iPhone 6。加入Healthbook健康应用近期泄露的iOS 8系统截图显示,苹果在该版本的系统中加入了Healthbook健康应用,同时还有报道指出iPhone 6将会内置健康追踪传感器,所以健身和健康跟踪将会成为iPhone 6的重要功能之一。此外,三星已经在Galaxy S5中融入了不少健身健康元素,这也可能会被苹果所效仿。运行iOS8 提升底层功能报道称iPhone 将会运行最新的iOS 8操作系统,而该系统在外观界面上较iOS 7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艾维(Jony Ive)希望能将重点放在iOS 8的底层设计上,提升系统的整体质量,比如改进地图应用和语音助手Siri等的功能。更多蓝宝石元素其实在过去的几年中,苹果已经在iPhone中加入了不少蓝宝石元素,比如背面的相机镜头和iPhone 5s的TouchID指纹传感器上所覆盖的都是蓝宝石玻璃。有传闻称苹果将会在iPhone 6上使用蓝宝石玻璃材质的屏幕,由于蓝宝石玻璃要比康宁的第三代“大猩猩”玻璃还要结实很多,所以几乎不可能发生破裂的现象。两款iPhone将分开发布有分析师认为,苹果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iPhone 6,但届时苹果不会同期发布5.5英寸的超大屏iPhone,这款iPhone预计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
市场传出LGD的可挠式AMOLED面板试产不顺,iWatch上市恐将延后到Q4,连带影响相关供应链。AMOLED和传统非晶矽TFT面板比较苹果iWatch备受瞩目,不过近期市场传出LGD的可挠式AMOLED面板试产不顺,不仅上市时间可能延后到第4季,今年出货数量也可能下修到200万支。相关供应链包括触控面板供应商F-TPK宸鸿、组装厂广达等,都将受到影响。苹果iWatch近期开始试产,供应链都动了起来,iWatch外观是弧形设计,因此搭配可挠式AMOLED面板。但是近期传出LGD的可挠式AMOLED面板生产良率偏低,上市时间恐将延后到第4季,而且出货目标也从先前千万只的规模下修到200万支。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总经理谢勤益表示,可挠式AMOLED是第一次量产的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初期供货量可能不大。此外,iWatch价格定位在高档产品,所以出货量预估大概是几百万支。iWatch组装厂是广达、触控面板供应商是宸鸿,如今iWatch出货目标下修,相关供应链都将受到影响。至于新款的4.7寸iPhone将沿用in cell内嵌式触控技术,供应链传出,上周苹果针对明年将推出的5.5寸iPhone也正式定案,会继续采用in cell内嵌式触控,而供应商则是目前的LGD、JDI,而宸鸿重新回到iPhone触控面板供应链的希望落空。宸鸿今年新订单的不确定性提高,昨日股价震荡,终场小跌0.22%做收,收盘价226.5元。对于宸鸿今明两年的状况,外资看法相当分歧,先前巴克莱看好,还一举调高目标价到400元。不过大和、小摩昨日发表报告,看法相对保守。报告强调宸鸿奈米银触控技术还没接获大型客户订单受益程度仍待观察,至于iPhone订单今年也没有拿到,能否重返iPhone供应链还要再观察。至于iPad方面,苹果新款12.9寸iPad上市时点可能延后到2015年上半年,而且12.9寸iPad可能采用薄膜触控技术,宸鸿可能只提供贴合服务。而且iPad订单从长期来看,也会面临LGD和三星垂直整合,以及鸿海旗下触控面板厂英特盛的竞争。
4月18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周五表示,公司已将最新的芯片制造技术授权给美国制造商GlobalFoundries。此举旨在帮助后者改善生产力,以提高其在面对像苹果这样的大订单时与台积电的竞争力。GlobalFoundries是全球第二大合同芯片制造商。而根据周五公布的声明,该公司如今已从三星获得了3D芯片制造工艺的授权,或称为FinFET。三星已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展开14纳米工艺的FinFET量产。公司希望不断提高产能,以满足当前日趋增加的市场需求。3D晶体管比传统平面晶体管的体积要小很多,同时功耗和性能表现方面也分别有35%和20%的改进。三星在芯片制造业上最大竞争对手为台积电。后者目前仍主要采用28纳米制造工艺,并在今年3月开始了20纳米工艺的生产。此外,也有消息指出台积电正在研发有关16纳米FinFET芯片的量产。台积电本周四公布了好于预期的财报——公司利润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增长。同时因移动设备的需求增长,台积电的利润率也开始稳步提升。
市场调查机构集邦表示,在中国大陆力推4G、新兴市场需求上升带动下,首季智慧型手机全球出货量近2.67亿支、逆势微幅上升超过1%,而受到中国智慧型手机洗牌、大品牌受惠出现明显成长,第1季前10大智慧型手机品牌中,中国大陆品牌就占6个席次、合计占有率亦已超过25%,第2季全球出货量则可望上看2.84亿支。虽然根据中国工信部资料显示,过去曾经高速成长的中国智慧型手机市场,首季销售量为8,911万支、比去年同期降低9.8%,但集邦表示,拜新兴市场与中国大陆市场之赐,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逼近2.67亿支,较去年第4季微幅成长1.13%、也就是增加约300万支,优于预期。集邦表示,中国大陆手机品牌业者全力提升4G智慧型手机出货量,是带动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优过预期的关键,而以工信部资料显示,今年第1季中国大陆4G手机出货量为974万支来说,中国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4G需求,的确功不可没。面对第2季,集邦表示,在持续增温的需求带动下,预估第2季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将上看2.84亿支,比首季成长6.7%,由于主要品牌都会抢在新一代iPhone上市前推出旗舰产品,高阶产品的出货量、平均销售单价都可望有亮丽表现,带动智慧型手机品牌厂的获利。由于中国大陆电信业者加大4G补贴力道,加上五一促销季带动,集邦也预期,第2季中国大陆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将较第1季大幅成长13.76%、超过全球平均值。而就各品牌市占率来说,集邦表示,三星靠着中低阶手机出货放量,以超过3成的占有率蝉连冠军,亚军的苹果则因新机发表与出货动能皆集中在下半年,第1季出货量呈现明显衰退。相较之下,中国大陆手机市场洗牌、淘汰不具规模的小品牌后,大型手机品牌反而因此受惠,其中,华为、联想、小米首季出货量皆有超过两成的季成长,而酷派为中国大陆品牌中最早推出FDD-LTE手机,可望带动今年出货量逐季上升。
4月17日晚间消息,SMG、WPP今日联合宣布旗下百视通新媒体(BesTV,SH.600637)与第十大道集团(tenthavenue)在上海共同注资成立“好十传媒”(Bestenth),进军数字户外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广告市场。第十大道是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之一的WPP集团旗下专注数字户外和移动互联网广告集团,旗下四家子公司分别进行全球机上娱乐服务、户外媒体广告、手机创意营销、数字出版发行等传播服务。根据InteractiveAdvertisingBureau4月刚刚公布的最新报告,美国2013年互联网广告总营收达到了428亿美元,相比较2012年增长了17%,其中移动(46.9, 0.23, 0.49%)终端广告总营收为71亿美元,相比较去年的34亿美元增长了11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传统电视广告总营收为401亿美元,这也是美国互联网广告收入首次跨越传统电视广告。在中国,户外广告的模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早已突破了形式单一的店招式广告牌设计,出现了更多的新型户外媒体类型。有行业报告指出,得益于机场媒体、地铁媒体、公交车身和候车厅等公共交通类户外媒体广告花费的较快增长,2013年户外广告媒体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其广告花费增幅达17.5%,据专家预测,中国数字户外与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未来数年内整体将达千亿元规模。百视通总裁陶鸣成表示,百视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PTV运营商。如今,百视通正立足家庭客厅娱乐战略,分别于去年和今年初与微软(40.01,-0.39,-0.97%)和迪斯尼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开展XBOX游戏和视频收费等业务。这次与WPP开展户外和移动广告业务,是公司家庭娱乐战略向户外和移动互联网的有效延伸。”据悉,百视通“好十传媒”近期已对上海市中心区域1500块公交车站电视屏进行改建,由原先的32吋单向屏改为55吋高清LED互动大屏。好十传媒CEO李峰说表示,好十通过IP地址码定位编组技术,可针对每天上千万人群流量的商圈、核心区域内的定向时段精准广告投放。(爱文)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飞象网讯(章芳/文)4月18日消息,根据工信部最新统计,2014年一季度,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908.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电信业务总量4179.8亿元,同比增长15.2%。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净增669.5万户,达到1.96亿户,移动用户净增1931.2万户,达12.48亿户。电话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移动宽带用户占比快速提高。一季度,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603.1万户,总数达到15.1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规模继续萎缩,占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降至17.4%。移动电话用户在3G业务带动下持续增长,总数达到12.48亿户。2G用户连续16个月负增长,3G/4G替代趋势更加突出。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累计净增4620万户,总数达到4.48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35.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TD-SCDMA用户净增3330.5万户,同比增长96.8%,总数达到2.24亿户,占3G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50.4%。宽带提速效果明显,4M以上用户占比突破80%。一季度,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669.5万户,达到1.96亿户。高速率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提高明显,4M以上、8M以上和2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到80.8%、25.7%、5.2%。光纤入户工作稳步推进,FTTH/0用户达到4810万户,每月均净增约200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由上年末的21.6%提升至23.5%。宽带接入用户以家庭客户为主,一季度家庭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55.5万户,达到1.6亿户,占宽带用户比重达到81.6%。移动通信投资大幅增长,移动网络、光纤宽带基础设施能力显著提升。4G许可证发放后,各企业投资重点开始转向移动通信、传输等领域,移动通信网络和光纤宽带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一季度,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0.6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移动通信投资完成212.7亿元,同比增长38.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1.5%提升到41.7%。一季度,移动电话基站新建30.3万个,总数达到271.2万个,其中3G基站数达到112.7万个。光缆线路长度新增72.4万公里,达到1817.5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新增951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0端口新增882.7万个,总数达到1.24亿个,占宽带接入端口总数的比重达到33.5%。移动通信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与固定通信收入增速差距缩小。一季度,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2145.3亿元,同比增长7%,比上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其中,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579.5亿元,同比增长46%,但移动话音业务收入下降了0.8%。固定通信业务实现收入763.1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从去年同期的14.6%提高至20.5%。其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392.8亿元,同比增长6.9%,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3.5%。从业务收入增长贡献上看,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79.5%,仍是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移动数据流量保持高速增长,对移动话音和短信业务量替代性加强。在智能终端普及的推动下,移动用户逐步形成使用移动互联网习惯,继续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完成40652.1万G,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66.1M,同比增长45.4%。移动流量业务对话音业务的替代性显著,一季度,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7084.1亿分钟,同比增长2.1%,仅为上年同期增速的三分之一。移动短信业务量连续两个月下滑速度超过两位数,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0.4%。从收入看,移动本地话音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移动长途和漫游收入仅同比增长1.1%和5.6%,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3.9%。其中漫游收入增幅较去年下降了8.3个百分点,是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不断大幅下调国际漫游业务资费的结果。电话普及率达到111.1部/百人,四分之一省市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截止3月底,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11.1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9.4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1.7部/百人。东部地区的电话普及率首次突破110部/百人,达到110.4部/百人,但东部省份间差距明显,北京市移动电话普及率高达168.8部/百人,是河北省电话普及率的2.1倍。全国共有8省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分别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内蒙古、江苏、辽宁,其中前5省移动电话普及率均突破110部/百人。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亚马逊手机”成了近来业界热议的一大话题,而鉴于亚马逊的Kindle Fire已经成功打下了安卓平板电脑市场的半壁江山,亚马逊推出智能手机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亚马逊真的推出智能手机,相信没人会怀疑它将和Kindle Fire一样力推Kindle电子书和Amazon Prime视频等媒体内容,但是除此之外,这款手机还有什么特色呢?我们在此对现有的相关传言进行了全面汇总。1. 谍照大揭秘从最近曝光的谍照来看,疑似“亚马逊手机”原型机配备了4.7英寸720p显示屏以及5个前置摄像头——多出来的4个摄像头可能与此前传闻的3D头部追踪和姿势控制有关。“亚马逊手机”据说将采用高通骁龙处理器但具体动力不详,内存为2GB,旗舰机型代号“Duke”(公爵),此外也会推出更便宜的版本。在软件方面,“亚马逊手机”可能会像Kindle Fire一样采用深度定制、改头换面的安卓系统。2. 走廉价路线,2014年发布根据最新传闻,“亚马逊手机”可能会走廉价路线,并且将在2014年发布。目前来看,亚马逊要想赶在年内发布手机,时间还算比较充裕。此外,便宜未必没好货——亚马逊的Kindle Fire就以很高的性价比着称。3. HTC会否代工亚马逊手机?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家台湾智能手机厂商会否帮助亚马逊制造手机呢?HTC在过去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比如为Facebook定制的HTC First——虽然这款手机未能取得成功,但是与亚马逊联手的话胜算就大了不少。4. 亚马逊会推出免费手机吗?不会!最近有传闻称,亚马逊会推出免费手机以促使消费者订阅Amazon Prime会员服务。鉴于亚马逊有推出白菜价硬件的先例,免费手机似乎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但是,亚马逊已经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否认了“免费手机”传闻,声称公司没有在年内推出手机的计划,还表示公司即便真的推出手机那也“不会是免费的”。5. 亚马逊在开发两款手机,其中一款有3D功能最新传闻称,亚马逊正在开发不止一款手机,而其中一款将具备3D投影功能。这项技术在任天堂3DS游戏机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用在LG Optimus 3D和HTC Evo 3D上却没什么人买账。我们很好奇亚马逊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6. Evi会否成为“亚马逊手机”的“Siri”?今年1月,亚马逊收购了一家研发自然语音搜索引擎的初创企业。现在有消息称,“亚马逊手机”将会引入类似苹果Siri的语音助理应用,它的名字可能叫“Evi”。这则传闻似乎比较靠谱——现在苹果、谷歌、微软都推出了语音助理,亚马逊需要引入这项技术以提高竞争力。而且,语音助理也同样适用于Kindle设备。7. 亚马逊聘用Windows Phone 7主管亚马逊已经聘用了前微软Windows Phone总经理查理·金德尔(Charlie Kindel),而他的工作经验无疑有助于帮助亚马逊进军手机市场。“我正在组建一支新团队,我们将为亚马逊开拓全新领域。我正在招募云计算和移动领域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金德尔履新之后的这段评论引发了众多猜测。
日本面板厂JDI瞄准大陆一年逾5亿支的智能型手机市场,积极布局大陆,并与联发科携手力拱大陆手机厂朝向中高端智能机市场发展。JDI昨(16)日宣布,预计今年推出最新PixelEyes(采内嵌式触控)面板,并且已经取得联发科公板认证,目前也已开始送样给大陆手机客户,预计今年下半年放量出货。据了解,JDI最快将会在今年5月份开始供应给大陆手机品牌四大天王(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其PixelEyes系列面板,换句话说,大陆手机品牌厂,也将因此有机会与美国手机大厂苹果一样,可以推出搭载内嵌式触控屏幕的智能手机。JDI是由日本政府出面主导,由索尼、日立、东芝旗下的中小尺寸面板事业部所合并而成的面板厂,具备技术领先的面板及触控面板产品。不过,由苹果所拥有专利的In-Cell内嵌式触控面板规格为FullHD(1920×1080),JDI则推出更符合大陆智能手机厂需求的新版PixelEyes面板,其尺寸别为5至6寸,分辨率规格为HD720(1280×720),该规格产品符合大陆智能手机今年普遍将中高端机种主流规格,提升至HD720的趋势,且取得联发科公板认证,亦证实其高性价比特色。由此不难看出,JDI为抢攻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推出的PixelEyes系列面板可说是专为大陆客户所量身制造,并将由旗下台湾子公司TDI负责销售。
我国OLED领先企业维信诺日前发布了可实现570PPI高分辨率的OLED像素排布技术。这标志着中国AMOLED在高分辨率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大规模量产和大范围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多年来,维信诺一直专注于以产业化为目标的OLED关键核心技术研发,2013年启动AMOLED量产线,预计于今年建成量产。维信诺自主开发的570PPI像素排布技术已在4.3英寸AMOLED显示屏上完成验证,目前正在进行产品化技术导入,并已在国内外申请了发明专利。
iWatch示意图转自台湾工商时报的消息,市场传出LGD的可挠式AMOLED面板试产不顺,iWatch上市恐将延后到Q4,连带影响相关供应链。AMOLED和传统非晶矽TFT面板比较苹果iWatch备受瞩目,不过近期市场传出LGD的可挠式AMOLED面板试产不顺,不仅上市时间可能延后到第4季,今年出货数量也可能下修到200万支。相关供应链包括触控面板供应商F-TPK宸鸿、组装厂广达等,都将受到影响。苹果iWatch近期开始试产,供应链都动了起来,iWatch外观是弧形设计,因此搭配可挠式AMOLED面板。但是近期传出LGD的可挠式AMOLED面板生产良率偏低,上市时间恐将延后到第4季,而且出货目标也从先前千万只的规模下修到200万支。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总经理谢勤益表示,可挠式AMOLED是第一次量产的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初期供货量可能不大。此外,iWatch价格定位在高档产品,所以出货量预估大概是几百万支。iWatch组装厂是广达、触控面板供应商是宸鸿,如今iWatch出货目标下修,相关供应链都将受到影响。至于新款的4.7寸iPhone将沿用in cell内嵌式触控技术,供应链传出,上周苹果针对明年将推出的5.5寸iPhone也正式定案,会继续采用in cell内嵌式触控,而供应商则是目前的LGD、JDI,而宸鸿重新回到iPhone触控面板供应链的希望落空。宸鸿今年新订单的不确定性提高,昨日股价震荡,终场小跌0.22%做收,收盘价226.5元。对于宸鸿今明两年的状况,外资看法相当分歧,先前巴克莱看好,还一举调高目标价到400元。不过大和、小摩昨日发表报告,看法相对保守。报告强调宸鸿纳米银触控技术还没接获大型客户订单受益程度仍待观察,至于iPhone订单今年也没有拿到,能否重返iPhone供应链还要再观察。至于iPad方面,苹果新款12.9寸iPad上市时点可能延后到2015年上半年,而且12.9寸iPad可能采用薄膜触控技术,宸鸿可能只提供贴合服务。而且iPad订单从长期来看,也会面临LGD和三星垂直整合,以及鸿海旗下触控面板厂英特盛的竞争。
市场调查机构集邦表示,在中国大陆力推4G、新兴市场需求上升带动下,首季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近2.67亿支、逆势微幅上升超过1%,而受到中国智能手机洗牌、大品牌受惠出现明显成长,第1季前10大智能手机品牌中,中国大陆品牌就占6个席次、合计占有率亦已超过25%,第2季全球出货量则可望上看2.84亿支。虽然根据中国工信部资料显示,过去曾经高速成长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季销售量为8,911万支、比去年同期降低9.8%,但集邦表示,拜新兴市场与中国大陆市场之赐,第1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逼近2.67亿支,较去年第4季微幅成长1.13%、也就是增加约300万支,优于预期。集邦表示,中国大陆手机品牌业者全力提升4G智能手机出货量,是带动第1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优过预期的关键,而以工信部资料显示,今年第1季中国大陆4G手机出货量为974万支来说,中国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4G需求,的确功不可没。面对第2季,集邦表示,在持续增温的需求带动下,预估第2季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上看2.84亿支,比首季成长6.7%,由于主要品牌都会抢在新一代iPhone上市前推出旗舰产品,高端产品的出货量、平均销售单价都可望有亮丽表现,带动智能手机品牌厂的获利。由于中国大陆电信业者加大4G补贴力道,加上五一促销季带动,集邦也预期,第2季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较第1季大幅成长13.76%、超过全球平均值。而就各品牌市场占有率来说,集邦表示,三星靠着中低端手机出货放量,以超过3成的占有率蝉连冠军,亚军的苹果则因新机发表与出货动能皆集中在下半年,第1季出货量呈现明显衰退。相较之下,中国大陆手机市场洗牌、淘汰不具规模的小品牌后,大型手机品牌反而因此受惠,其中,华为、联想、小米首季出货量皆有超过两成的季成长,而酷派为中国大陆品牌中最早推出FDD-LTE手机,可望带动今年出货量逐季上升。
纽约州康宁,2014年4月15日-康宁公司今天宣布其USB 3.Optical光缆实现供货,该光缆能够在长度达到30米的情况下以每秒5吉比特速度传输数据。USB 3.Optical光缆兼容大多数USB 3.0和USB 2.0设备,能够快速且轻松地超越同等铜芯电缆在传输数据时的3米限制。这种康宁光缆于2013年1月问世,目前已经面向部分客户和电子零售商渠道进行销售。通过康宁Clear Curve 多膜光纤,康宁的USB 3.Optical光缆比同等铜芯电缆细50%,轻80%,从而使传输更加便捷。该电缆实现了“零度弯折”半径,能够在承受弯折、挤压和缠结时不损失功能,从而成为在拥挤的工作间等严峻的环境中进行布线的理想选择。“康宁USB 3.Optical光缆更长、更细且更轻,使用户获得最大的数据连接速度,从而实现令人愉悦的创造性工作程序,”康宁光通信部光学连接解决方案产品线管理部副总裁Bernhard Deutsch表示,“想像一下,电脑在你的工作间内,而嗡嗡作响的备份硬盘、打印机以及其它发出噪音的外围设备放在另一个房间中,同时还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传输速度。”康宁USB 3.Optical光缆是连接当前USB 3.0和USB 2.0设备的理想选择,包括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存储器、零售场所的数字标牌和销售点系统、终端客户计算技术、教育机构使用的智能显示板、以及医疗和工业自动化行业的远程控制台等。“我们的光缆并不仅仅针对创作行业,”Deutsch表示,“很多商业应用都能获益于康宁USB 3.Optical光缆提高的长度、强度和灵活度。”“例如,饭店可以将点餐应用连接到吧台和厨房区域的USB打印机上。随后该系统可以筛分订单,在厨房内打印食物小票,在吧台打印酒水单,从而实现更快的服务,令顾客更加满意。”康宁USB 3.Optical光缆目前推出长度为10米的产品,带有“A型公口-A型公口”,拥有最大的设备连接灵活度 ,能够连接各种USB接口,例如适配器更短的Micro B型公口或B型公口。现在Accu-Tech和亚马逊已经开始在线销售该产品,最低价格为129美元。今年我们还将推出长度为15米和30米的产品。*该款光缆能够兼容采用USB 3.0和2.0接口的设备,但是目前USB-IF还没有适用于光纤传输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