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IBM在未来一年当中的表现与发展态势一定非常关注。根据《华尔街日报》与路透社的报道,就在本周、这家技术巨头再次决定将出售芯片业务摆上议事日程,而此次牵头的首选候选买家则是Globalfoundries——一家新兴企业。Globalfoundries公司是由AMD与AdvancedTechnologyInvestment公司共同创建,最初诞生于2009年。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IBM也已经与其它公司就业务出售事宜进行了接洽,其中包括英特尔以及台积电等企业;不过《华尔街日报》指出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价格上,IBM为其芯片业务开出了20亿美元的价码。对于各位准买家来说,这样的数字恐怕有些太过巨大。作为一家久负盛名的技术厂商,IBM近年来一直忙着出售自己的家底——其目的在于摆脱利润率较低的业务、从而全力冲击云计算、软件以及服务等市场。今年一月,该公司宣布计划将自家X86服务器业务以23亿美元价格出售给联想。在此之前,联想已经完成了对IBM笔记本及PC业务的收购。这一系列举措加上当前正在进行的裁员,充分体现了IBM公司希望实现到2017年每股收益达到20美元的承诺。该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中每股收益数字为14.94美元。IBM公司发言人并没有对上述报道发表评论。
光伏组件制造商韩华QCELLS近日宣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超级基金污染场址(Superfundsite)首座公共事业级太阳能项目竣工。据QCELLS透露,这座名为“Maywood”的太阳能电站装机量10.86兆瓦,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市ReillyTar&Chemical超级基金污染场址,占地面积约为43英亩,主要基于2012印弟安纳波利斯电力与照明(IPL)上网电价政策或RateREP项目。美国政府推出的“超级基金”倡议由EPA监督,是联邦法律中的一部分,旨在清理污染场址处的有害物质与污染物。通过与合作伙伴(含EPA、VertellusSpecialties公司、印第安纳州环境管理部与IPL)的联手合作,在不借助额外联邦、州、地方或公司的补贴及不走传统太阳能项目融资方式的背景下,QCELLS完成了该项目。韩华QCELLS表示,Maywood太阳能发电场于2013年7月破工动土,并于2014年3月竣工,采用高效QCELLSQ.PROL多晶组件。此外,该项目运营期限将长达30年。“对于韩华QCELLS而言,Maywood超级基金项目的建成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为了完成这项非资助项目,韩华QCELLS克服了困扰太阳能项目开发商20年的难题。我们期待未来开发更多类似项目。”韩华QCELLS首席执行官查尔斯·金(CharlesKim)说道。韩华QCELLS指出,在平衡额外场址及环保要求的同时,公司建成该项目的成本低于市场水平。韩华QCELLS与EPA合作采用内部开发及适应性施工方案,保持与现有环保指导方针一致。“这类创新型太阳能项目表明超级基金污染场址具有被重新开发的潜力,可为当地社区、用户及企业带来经济利益。”EPA区域管理员苏珊·赫德曼(SusanHedman)说道,“美国EPA非常自豪能够为Maywood太阳能项目的建成贡献一份力量。”据韩华QCELLS透露,该项目有望每年削减超13000MT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2700辆汽车的年排放量或印第安纳州1800个住宅家庭的排放量。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4月5日报道,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负责能源事务的国务大臣格雷格·巴克5日指出,英国政府决定大力推动光伏太阳能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发电能力达到20千兆瓦。英国登上光伏发电列车的时间较晚,但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将有望赶上西班牙。巴克说:“六年内达到20千兆瓦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一切取决于行业降低成本的能力。目前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不会通过巨额补贴来实现这一目标,也不会允许太阳能板不受控制地遍布英国大地,像风力发电那样。”官方推动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恰逢风电行业连日来遭到大批保守党议员的猛烈抨击,他们正在向首相卡梅伦施压,要求他承诺推迟新建风电站项目,甚至拆除一些业已存在但居民抗议最强烈的发电站。巴克指出,光伏发电的发展空间是在屋顶,相信到2015年底,装有太阳能板的家庭数量将从目前的50万增加到100万。
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与节能创新团队”为主研发完成的“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研发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技术,建立了离子液体电解液规模化制备技术及成套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锂离子电池应用十分广泛,正急速渗透汽车、储能、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2012年产值达到了718亿元,预计2020年产值将达2300亿元,年均增长14.4%。电解液被喻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担负着充放电过程离子的输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均采用碳酸酯类有机溶剂,二十多年来主要成分基本没有变化,其存在低温易凝固、高温易挥发、易燃烧、稳定性差等缺点,难于满足新时期高性能电子产品对电池提出的新要求,更难以满足电动车、规模储能等领域对电池在容量、寿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开发新一代电解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国际科技界研究前沿和热点。过程工程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与节能创新团队”基于在离子液体基础及应用方面的积累,率先将离子液体应用于电解液。在国家“973”、“863”、先导专项、院地合作项目支持下,研发了以离子液体为添加剂、共溶剂的两类锂离子电池新型电解液。离子液体添加剂解决了传统添加剂热稳定性效果差、耐高压性能差和功能单一等缺点;离子液体共溶剂类电解液不仅仅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还大幅提高电池高温及循环性能;将两类离子液体电解液用于18650圆柱电池及软包装电池,展现了优异的性能;建立了新型离子液体电解液生产线。国内外相关企业如美国福特公司对本项目的研发成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展了项目合作,以进一步推进离子液体电解液的产业化应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雾霾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高科技产品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储能技术的关键。新一代离子液体电解液为高性能锂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为超级电容器、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升级换代开辟了新途径,将为推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报讯(记者冯欣楠 通讯员潘东晓)一根可以绵延5000公里的钢管,中间没有任何接头,石油在管线里“欢快”地奔跑。昨日,最新下线的一批连续油管用钢从武钢二热轧下线发往宝鸡。武钢证实,作为该品种钢材国内唯一制造商,武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世界第三家供应该钢材的企业。连续油管,是输油管线、钻井等领域重要作业装备,也是制约我国页岩气开采的关键装备,这种钢材要求柔韧度极佳,能折成万米长度不需要任何接头。武钢研究院孔君华博士介绍,长期以来,连续油管生产由美国公司垄断,其原材料用钢仅日本、法国的两家企业能够生产。中国无连续油管生产线,且材料制造与研究完全空白,纯粹依靠大量进口。我国年消耗量近1万吨,进口产品约1万美元/吨,按照目前普通螺纹钢3000多元的吨价测算,1吨连续油管用钢相当于20吨螺纹钢。2006年,我国将“连续管制造及检测评价技术”列入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武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承接新材料开发,并签署独家供货协议,2009年独立研制成功。2010年9月,宝鸡钢管公司采用武钢原料自主研制的连续油管在长庆油田成功下井,标志着国产连续油管由研制迈向推广应用阶段。一周前,武钢“高强度高塑性连续管用CT70/CT80钢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经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组织控制及变壁厚轧制控制技术”国际领先。这意味着,武钢5年的市场试行试用已经得到权威认定。目前,武钢连续油管用钢国内市场占有率100%,广泛应用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并出口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完全替代进口。(长江日报)编辑:宋亚芬
铵态氮(NH4+-N)是植物和微生物的重要氮源之一,也是环境中活性氮的主要氮输入形式之一。铵态氮15N自然丰度(δ15N)对于判断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以及大气沉降的氮源及其氮转化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测定铵态氮δ15N的方法在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如分析过程比较繁琐或者需要样品量较大等许多不足。传统的铵态氮δ15N的测定方法包括蒸馏法、扩散包法、次溴酸盐氧化结合叠氮酸还原法和次溴酸盐氧化结合反硝化细菌还原法。前两种方法的前期制备属于物理方法,原理是将水溶液样品中的NH4+分离出来转化成固体,然后采用元素分析仪(EA)或者高浓度的次溴酸盐转化成氮气(N2)并测定其同位素特征。此方法需要的样品量大(至少20 μg N),转化过程费时费力。次溴酸盐氧化结合叠氮酸法是近年来最新发展的方法,该方法以N2O作为最终的产物,测定时不受大气N2干扰,精度高,而且样品前期准备时间短,更适合铵态氮浓度低的样品,需要的样品量是低达0.2 μg N)。但该方法采用的叠氮酸醋酸缓冲液是易挥发、有毒试剂。次溴酸盐氧化结合反硝化细菌还原法避免了使用有毒的叠氮酸醋酸缓冲液,但很多实验室不具备反硝化细菌的培养条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组的博士研究生刘冬伟等在方运霆研究员指导下建立了测定铵态氮δ15N的新化学方法。该方法采用次溴酸盐(BrO-)氧化和羟胺(NH2OH)还原相结合,将NH4+ 转化成N2O,然后采用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PT-IRMS)测定其δ15N,进而计算出铵态氮δ15N。本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铵态氮无需从样品溶液中提取出来,较传统方法(蒸馏和扩散包法)相比,节省样品制备时间;2)使用范围广。该方法的试剂空白小(0.6 ~ 2 nmol),适用于小体积(小于4mL)铵态氮样品及较低浓度(μM级)的样品;3)安全实用。该方法无需使用有毒、挥发性还原剂叠氮酸或者反硝化细菌。该方法的报道文章Chemical Method for Nitrogen Isotopic Analysis of Ammonium at Natural Abundance 被分析化学领域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正式在线发表。(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次溴酸盐(BrO-)氧化和羟胺(NH2OH)还原相结合测定δ15N-NH4+方法流程简图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控的孔道大小和可修饰的孔表面,在吸附、分离、催化、荧光和质子传输等领域展现出了广泛应用前景。利用柔性的配体(形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可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对这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化学家定向设计与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杂化材料。然而,受到溶剂、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合成因素的影响,利用柔性配体靶向设计与合成功能性MOFs杂化材料一直是自组装研究的一个难点。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重要方向性课题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荣课题组在基于柔性配体构建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简称FL-MOFs)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近日,该研究小组受邀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撰写了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on flexible ligands (FL-MOFs):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 综述文章(Chem. Soc. Rev. 2014, doi: 10.1039/C3CS60483G),该综述系统阐述了FL-MOFs的结构多样性、FL-MOFs结构的设计策略、手性的FL-MOFs以及动态FL-MOFs材料;重点介绍了FL-MOFs化合物在吸附、催化和质子传输等方面的应用。该综述不仅较全面总结了该研究小组以及国内外同行在FL-MOFs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对FL-MOFs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探讨,有望加深国内外同行对FL-MOFs的认识,并对未来功能性FL-MOFs的设计合成等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前,该研究小组通过自组装条件的探索,实现了能量相近的构象在FL-MOFs中的完全分离,并在FL-MOFs结构中捕捉到不稳定构型的配体(Chem. Commun. 2004, 2104-2105; CrystEngComm 2009, 11, 2248-2250 (封面文章);CrystEngComm 2010, 12, 660-670 (Highlight))。此外,还设计合成一系列的柔性配体,成功制备了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能、铁电性能以及吸附分离性能的系列FL-MOFs材料(J. Am. Chem. Soc. 2009, 131, 6894-6895; Chem.-Eur. J. 2012, 18, 7896-7902; Chem. Commun. 2010, 46, 8439-8441; Chem. Commun. 2011, 47, 3766-3768; Inorg. Chem. 2011, 50, 2264-2271; Inorg. Chem. 2013, 52, 3127-3132等),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近年来,随着超短超强技术的发展,国际上许多著名实验室开始筹划建造10PW量级的激光器。同时,物理研究也从重点研究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相对论效应( 如电子加速等)到开始同时重视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俄国俄罗斯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美国俄亥俄大学合作,4月8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Radiation-reaction trapping of electrons in extreme laser fields,[Phys.Rev.Lett. 112, 145003(2014)]报道了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对电子的捕获,其物理机制辐射反作用是强激光等离子体中一种重要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该项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物理评论快报》审稿人指出:“文章确认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一种非常清晰的辐射反作用效应。这是物理学上很基础性的一项工作(of fundamental interest in physics)。文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可能打开产生超亮伽玛射线源的道路。”论文被PRL选为编辑推荐的文章(Editors' suggestion),放在网站首页。该项研究得到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效应或帕尔贴效应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换,包括热电制冷和热电发电两种应用形式。热电制冷器件具有结构紧凑、无噪声、无磨损、无泄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局部冷却或温度控制;热电发电器件可为无人区信号发射装置、深空探测器、植入式医疗器械等提供电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种实现余热能量回收、降低能源消耗的新型发电方式。对于热电转换技术的更大规模应用,目前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而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热电性能,其表征参数为无量纲ZT值。通过纳米化或复合是改善热电性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最近几年该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工作,主要通过材料组成设计以及制备理念创新,实现显微结构及电热输运调控,由此制备了一系列性能改善的热电材料。部分基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J. Mater. Chem. A, 2014, DOI: 10.1039/C4TA01554A; J. Mater. Chem. A, 2013, 1, 966;J. Mater. Chem. A, 2013, 1, 8844;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3, 5 (8), 3071;RSC Adv., 2013, 3 (15), 4951);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四项(ZL201010291236.7, ZL201010564073.5, ZL201010270811.5, ZL201110046031.7)。这些工作将为进一步改善热电性能提供有力帮助,并为热电转换应用奠定材料基础。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大力支持。一类复合热电材料(InGaSb)的典型微观结构碲化铋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参数
4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日前在东京发表演讲时透露,乔布斯曾想要收购索尼公司,但因为资金不足而放弃。4月9日,埃里森在东京发表演讲时透露,史蒂夫·乔布斯曾表示“打算收购索尼,但费用太高”。
[导读] 苹果公司(Apple)据传正与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公司洽谈收购旗下子公司──瑞力科技(Renesas SP Drivers)。瑞力是目前为苹果制造iPhone屏幕用液晶显示器(LCD)芯片的主要供货商。 关键词:苹果公司瑞萨电子LCD 苹果公司(Apple)据传正与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公司洽谈收购旗下子公司──瑞力科技(Renesas SP Drivers)。瑞力是目前为苹果制造iPhone屏幕用液晶显示器(LCD)芯片的主要供货商。根据《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在今月二月的报导,瑞萨电子公司决定出售其于瑞力约55%的股权,这同时也是该公司重组计划中完全退出LCD业务的一部份。瑞力是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 LCD 驱动器芯片供货商,包括独家供应给iPhone显示器屏幕的三家制造商。瑞萨电子日前也已经向《路透社》(Reuters)证实该公司正在洽谈出售瑞力股权事宜,但并未提供进一步的细节。同时,苹果公司也拒绝对此发表评论。瑞力科技则发出一项简短但并未加以否认的声明指出:最近有媒体报导有关瑞力的消息,这些报导并未根据瑞萨或瑞力的正式发布,不仅在目前未经证实也非事实。随着智能手机变得更加拥挤,苹果对于收购瑞力的兴趣,将进一步强化对于其供应链的质量与成本进行控制。苹果通常采用多家供应来源,但在其iPhone LCD驱动器芯片则受限于唯一一家供货商。《日经亚洲评论》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苹果公司此项交易的动机是为了避免失去对此供货商的控制?避免其唯一供应来源落入竞争对手?还是为了改善iPhone显示器质量而想掌握制造制程?LCD驱动器芯片是决定一款显示器质量与能效的关键组成;一般来说,显示器大约占到10%的总能源用量。根据《日经亚洲评论》,苹果将砸4.79亿美元取得瑞萨在瑞力约55%的持股;据估计瑞力年营收约5.77亿美元,获利达10%。
[导读] 美国加州、MILPITAS--- 2014年4月11日 —创新电源管理与精密模拟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Intersil公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ISIL)今天宣布,推出ISL8270M/71M系列数字电源模块,帮助客户显著降低设计复杂性和加快产品上市速度。ISL8270M/71M产品系列是基于Intersil的第四代数字电源控制器技术为25/33A应用而设计的,它显示了Intersil在先进数字电源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和专业知识。 关键词:数字电源Intersil ISL8270M/71M数字电源模块系列满足云计算和有线及无线基础设施市场上的25/33A大电流应用的电源需求美国加州、MILPITAS--- 2014年4月11日 —创新电源管理与精密模拟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Intersil公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ISIL)今天宣布,推出ISL8270M/71M系列数字电源模块,帮助客户显著降低设计复杂性和加快产品上市速度。ISL8270M/71M产品系列是基于Intersil的第四代数字电源控制器技术为25/33A应用而设计的,它显示了Intersil在先进数字电源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和专业知识。据专家估计,在数据中心硬件上每花一美元,就要在这些系统的供电和冷却用电上再花0.66美元。先进的电源管理会显著影响这些成本,帮助增加功率密度和降低功率耗散,以实现效率提升。此外,设备制造商在设计分立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时有需要用到昂贵的散热器和风扇的先例,在占用宝贵的电路板空间的同时,还会增加系统面临的风险。新的ISL8270M/71M数字电源模块采用专利技术使客户能够快速设计高性能、高效和低高度的电源管理系统。基于Intersil的创新和专有ChargeMode™ Control调制技术,ISL8270M/71M数字电源模块可帮助实现的潜在电源效率优势。这种内建的无补偿架构能够帮助实现非常迅速的瞬态响应和减小输出电容值,由此产生的动态性能能够最小化输出电压的变化。如同Intersil的领先小电流产品一样,新的25/33 A电源模块也通过提供实时系统监测和配置功能而优于模拟电源模块。具体而言,它们提供有关电源的重要信息(如任意时刻的功耗多少)并能相应地进行优化。Intersil的新数字电源模块还通过高度集成和创新的封装来帮助降低复杂性、占位面积和解决方案成本。这些模块的快速瞬态响应方便了设计,因为这时只需要大容量的输入和输出电容器即可构建完整的全数字开关电源方案,避免了对复杂电路设计的需要。ISL8270M/71M 数字电源模块的应用还避免了对额外散热器或内置风扇的需求,使它们非常适用于电路板空间有限的应用。同时,功率耗散也因为这些模块使用了耐热增强的、紧凑的(17mm x 19 mm)和低高度(3.5mm)的全封闭HDA封装而得到减小。Intersil最新发布的PowerNavigator™图形用户界面支持这些新的数字电源模块,这使设计工程师无需编写一行代码就能使用这些数字电源产品。这个易于使用的拖放式界面是一种可免费下载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它提供了设计工程师快速设计和控制任何电源架构所需的灵活性。PowerNavigator的“无硬件”模式允许用户在硬件开发之前选择元件而不会带来设计风险。PowerNavigator 5.1 GUI提供对所有命令和设置配置的访问,包括加载针对常见应用的预定义配置的能力。在与Intersil的数字电源模块解决方案结合使用时,这能帮助实现前所未有的易用性。“ISL8270M/71M产品系列以一个简单的模块提供数字电源的灵活性和智能性”Intersil公司基础设施与工业电源产品高级副总裁Mark Downing表示,“Intersil一直引领数字电源创新,我们了解全球数据中心和网络中部署的高端设备的系统要求。我们的新ISL8270M/71M产品系列是以这些应用为目标而设计的,它们提供了高效和易于使用的智能数字电源管理和转换解决方案。”主要特性和规格· 集成控制器、驱动器、功率MOSFET和电感器以及支持元件的全集成式模块。· 基于Intersil的ZL8800双输出或双相数字DC/DC控制器(集成电荷模式控制 [ChargeMode Control] 技术)· 符合PMBUS规范的监测和配置,支持可编程输出电压、余量微调(margining)、UV/OV、输出电流限制、软启动/软关断、时序控制和外同步。·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按需回读(On demand readback)。· HDA封装使用标准表面贴装设备并支持自动组装,有助于降低组装成本。供货ISL8270M和ISL8271M数字电源模块将于2014年6月通过Intersil的全球配销链供货。欲知有关ISL8270M/71M系列数字电源模块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intersil.com/ISL8270-1M关于IntersilIntersil 公司是创新电源管理与精密模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作为构块用于日益智能化、移动化和高耗电的电子设备,帮助实现电源管理领域的进步,以提升效率和延长电池续航时间。由于拥有雄厚的知识产权组合和丰富的设计与工艺创新历史,Intersil是工业与基础设施、移动计算、汽车和航空航天等一些全球最大市场上的领先公司深为信赖的合作伙伴。欲知有关Intersil公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intersil.com/cn。
[导读] 不能说的秘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时代传统小家电企业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如何互联网化? 关键词:嵌入式WIFI庆科路由器 导读:不能说的秘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时代传统小家电企业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如何互联网化?[互联网思维须知*商业模式庆科篇 ※上]不能说的秘密!先给周董做个广告,如下:言归正传,传统小家电企业如何转型?这个要从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说起,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独孤九剑”是华山派剑宗风清扬的武林绝学,强调“无招胜有招”,重在剑意,与互联网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将像“独孤九剑”破解天下各派武功一样,去重塑及颠覆各类传统行业。拿具体产品来说事儿--先提一下豆浆机和咖啡机企业的互联网思维:首先,我说一下国内的九阳,九阳最出名的莫过于豆浆机,豆浆机的利润也是传统小家电的一般利润。九阳如何互联网思维?首先,谈一下Onecup这款经典豆浆机!九阳提供给消费者口味丰富(山药紫薯、红枣、抹茶等)的豆浆粉胶囊,除了一次性将Onecup豆浆机卖给消费者,还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豆浆粉胶囊上面赚取利润,胶囊就是一种消耗品,食品的利润会不会比豆浆机低呢?显然不会,我们来算另一笔帐:Onecup价值799RMB,一盒豆粉胶囊为149RMB,一盒有36杯,一家三口早上每人一杯12天即可喝完,如果一年365天都喝的话,要买30包,花费为4500RMB/每年!我们再来算一笔帐:即使一个中国电信宽带客户每个月用100RMB花费,一年交给中国电信也就1200元!家里的路由器还是中国电信送的呢!!好,我们再说一说咖啡机:对于传统做咖啡机的企业而言应该怎样转型呢?笔者的理解是,特别是胶囊咖啡机,作为制造企业,他们仅仅是赚取机器本身的利润,但是互联网思维化之后呢?企业可以先卖咖啡机给消费者,再与咖啡粉公司合作卖咖啡粉分成、分利润,类似于海尔的wifi酒柜,先卖酒柜再与酒厂合作卖高端红酒进行分成!侬以为阿拉是为了卖家电而卖家电?商业模式上的一切该如何实现?如何操作?下面会提到。先插一段话,说说雀巢,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他们是从别的企业ODM咖啡机(因为做咖啡机耗精力、时间不说,还不赚钱,没必要自己做),而咖啡粉才是高利润、源源不断可持续消费的产品,雀巢的咖啡机可以认为是成本价卖给消费者,部分商用咖啡机是送给商家的,他就卖咖啡粉,就盯着咖啡粉的生意。比如消费者一次性买1000RMB的咖啡粉,咖啡机就直接免费送给你!我们来算算咖啡机企业互联网化之后的帐吧: Nespresso胶囊咖啡机,一盒咖啡胶囊89RMB,共16颗!如果一个家庭一个人每天喝两杯,一个星期即可消耗掉,如果一年买50盒,也就一年要消费4600RMB左右!同理,你可以算算你一个月用多少话费,一年交多少钱给移动、联通、电信。一算便很清楚,传统咖啡机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后,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运营商”!他借运营硬件设备来运营他的客户,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客户量是企业估值和价值的唯一标杆!诚然! 我们说的以上两个案列都很特别,特别的是九阳和雀巢都是自己卖豆浆粉、咖啡粉!大部分的咖啡机研发、制造企业都是靠不断的创新、密集劳动来赚钱! 对于这种传统的咖啡机公司来说,互联网思维化后的意义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来赚钱。看官你可能要问了一般的小家电公司互联网思维化战略该如何实施呢?请看下篇分解。看完以上内容先回味和思考一下。
[导读] 2014年4月-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 NI)近期发发布了《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2014》,重点阐述了该公司对最新测试和测量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将会影响许多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工程师和经理们可借助该报告,利用最新的策略和最佳实践来优化测试机构。 关键词:NI自动化测试 NI总结了数十年的经验,归纳出影响电子相关行业发展的趋势新闻发布 - 2014年4月-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 NI)近期发发布了《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2014》,重点阐述了该公司对最新测试和测量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将会影响许多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工程师和经理们可借助该报告,利用最新的策略和最佳实践来优化测试机构。《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2014》包含了以下内容:商业战略:组织能力随着人才供应不断减少,测试经理必须通过更高效的招聘、更完善的入职培训和更有针对性的投资来提升组织能力,确保测试组织具有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架构:管理测试系统新技术为测试设备提供了更出色的功能,帮助测试经理们监测测试系统的健康、降低测试成本以及最大化正常运行时间。计算:用于测试的云计算传统测试框架由于无法提供理想的性价比或无法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扩展而限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IT行业相似,将云计算应用于自动化测试可解决这些日益严峻的测试问题。软件:可扩展的测试软件架构面对着以更少的资源更快速地开发测试系统的压力,测试经理淘汰了原来基于僵化、不灵活解决方案的软件策略,转为采用基于软件的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测试系统在产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设计中的使用寿命和可扩展性。I/O:重新定义传感器的概念随着产品中传感器的数量大幅增加,测试经理在跟上新技术的步伐并适应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测试经理亟需灵活的测试解决方案来应对集成式传感器日新月异的变化。NI通过院校和工业调研、用户论坛和调查以及结合商业智能和客户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得出了《自动化测试趋势展望2014》。关于NI从1976年开始,美国国家仪器 (www.ni.com) 就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加速生产、创新和探索。NI的图形化系统设计方法为工程界提供了一个将软硬件结合在一起的平台,有助于加速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公司的长期愿景和通过技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理念为客户、员工、供应商和股东的成功提供支持。NI中国自1998年成立以来,不断致力于以跨国公司的实力为本地用户提供创新、高效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辐射全国的销售、技术人员及系统联盟商网络则以为本地市场提过优质服务为己任,倾力满足客户要求。NI中国在线商城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NI的服务体系,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买体验,即刻浏览:china.ni.com/howtobuy。
[导读] 近年来,基于特异材料传输线的小型化天线,由于特异材料传输线所具有的独特色散特性,使该类天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零阶谐振负介电常数天线 1 引言近年来,基于特异材料传输线的小型化天线,由于特异材料传输线所具有的独特色散特性,使该类天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当该类天线在处于零阶谐振工作模式时,其工作频率与天线的物理尺寸无关。由于该谐振模式的优越特性,使得天线的零阶谐振频率可以下降到非常低,从而达到小型化的目的。现阶段发展的特异材料传输线零阶谐振天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复合左右手传输线零阶谐振天线, 负磁导率零阶谐振天线和负介电常数零阶谐振天线。对于以上不同形式的天线的性能优越性要求主要涉及到以下三方面,也即:辐射增益、工作带宽和小型化程度。鉴于此,介绍了在地面上腐蚀等边形的槽,以利于谐振器在零阶谐振模式储存较少的电磁能量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该类天线的增益;另一方面, 对于如何展宽它们的工作带宽,也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方法。但是,如何设计小型化程度更为优越的特异材料传输线零阶谐振天线还未见相关系统地报道。基于特异材料传输线零阶谐振天线的工作频点,虽然与天线的物理电尺寸无关,但是由于天线本身是由传输线单元构成,致使其谐振频率与天线的具体物理结构密切相关。可见,如何设计小型化程度与增益、带宽相互折衷的零阶谐振天线,对以后在该类天线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加载曲折线和寄生贴片的方式,成功设计出一种基于传统的特异材料传输线的新型小型化负介电常数零阶谐振天线。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寄生贴片的尺寸,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天线的零阶谐振模式频率。该工作对于将来设计在一定的空间尺寸要求下的特异材料传输线天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小型化负介电常数零阶谐振天线设计本文设计出了一种小型化的负介电常数零阶谐振天线,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a)中,由于该天线的辐射阻抗相对于馈线的特性阻抗50Ω高得多, 天线采用耦合馈电的形式使天线的辐射贴片部分与馈线部分达到良好匹配。天线的辐射贴片部分是由基于负介电常数传输线的一个单元组成。这种基于特异材料传输线单元,除了兼有传统右手传输线寄生的分布参量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部分,还具有由于贴片与地连接的接地通孔而产生的并联电感部分。具体的结构参数为:L=16.08mm,W=16.08mm,L1=5.49mm,W1=2.18mm,g1=0.11mm,L2=10.48mm,W2=3mm,D=0.8mm, g2=0.1mm,W3=0.1mm,W4=0.2mm;其中的介质板介电常数εr=3.38,厚度h=0.8mm为了实现该天线的小型化,我们提出在辐射贴片的附近加载寄生单元,产生附加的电容与电感,以期在相同的天线总体尺寸下降低天线的零阶谐振工作频率,示于图1(a)虚线区域。一方面,我们加载了一定尺寸的寄生贴片,从而产生耦合电容。通过该方式产生的电容在中被称为虚拟地电容。另一方面,在辐射贴片和寄生贴片之间加载曲折线,从而进一步产生曲折线电感。图2给出了其等效电路模型。其中C0表示辐射贴片和馈线间的耦合电容;虚线所围区域为该天线对应的传输线模型:LR和CR分别表示普通传输线所固有的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LLV表示接地通孔所提供的电感;LLg表示曲折线提供的电感;Cg表示虚拟地电容;R表示辐射电阻。 12下一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