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芯片大厂F-敦泰昨(7)日董事会通过,将以1:4.8的换股比例并购国内驱动IC厂旭曜。以两公司昨日收盘价计算,收购溢价幅度高达8.4%,并购价值相当于87.92亿元。旭曜总经理廖明政表示,未来双方将以取得全球行动装置市场三分之一市占率为初步目标。稍早市场陆续传出大陆面板厂京东方及美商触控IC新思(Synaptics)都有意并购旭曜,不过最终由F-敦泰出线,双方并购完成后将由旭曜继续上市,F-敦泰于股份转换完成后将下市,换股比率为以每一股F-敦泰普通股换发旭曜4.8股普通股,并购及股份转换基准日暂定为2015年1月2日,未来新公司股本将达40.5亿元。整并后新公司董事长将由原F-敦泰董事长胡正大担任,旭曜原董座黄洲杰将不会担任新敦泰董事任何席次,成为敦泰的单纯股权投资者,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双方合并后市值将约为234亿元,并购价值相当于87.92亿元。旭曜受惠于业绩看好的激励,昨日股价上涨1.8元,收在57.8元,F-敦泰则是上涨1.5元,收在301元,以两家公司昨日收盘价计算,F-敦泰相当以溢价8.4%并购旭曜。F-敦泰表示,双方将于6月底召开股东会,未来旭曜的主要股东凌阳将成为单纯的股权投资者,不会占有「新敦泰」(指合并后的旭曜)的董事会席次,凌阳持股「新敦泰」为11%,是「新敦泰」单一最大股东,原敦泰的董事会成员会进入「新敦泰」,管理的控制权都会由敦泰接手,股票代号还是旭曜的「3545」,但在合并基准日后,会选择适当时间,让旭曜更名为敦泰。胡正大表示,显示与触控两大产业整合的趋势明确,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上游零组件整合也是指日可待,F-敦泰与旭曜在人才、技术与产品上高度互补,合并后也不会有裁员的考量,透过双方整合,将结合各自的竞争优势,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导入。廖明政则指出,F-敦泰与旭曜目前分别在触控芯片及驱动芯片全球的市占率都约25%,其中在大陆更是过半,将会进行相关整合技术的开发,力拼在未来全球行动装置市场中取得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占率。
供应链透露,苹果iWatch主要的战略目标是要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与三星、索尼稍早推出的智能手表大走运动风相比,iWatch此次将导入陶瓷表带、18K金等创新元素,并将推出男用与女用两种款式,藉由种种巧思与设计,建立与其它品牌产品的市场区隔性,吸引市场买气。
业界传出,苹果首款穿戴式产品iWatch将于第3季发表,今年出货目标挑战6,500万支,近期供应链名单敲定,广达独家拿下组装订单,立錡是台湾IC设计业唯一入列的厂商,F-TPK订单单价在台系供应链当中最高。供应链近期流出iWatch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该清单显示,iWatch最关键也是利润最高的处理器芯片,仍由苹果自行研发,交由三星代工。为因应第3季上市需求,苹果已要求供应链8月起陆续交货。台湾厂商主要以提供组装、触控相关应用、部分IC与印刷电路板等次要零组件为主。组装方面,先前包括鸿海、英业达、广达等三大厂都全力争取,最后由广达独家取得订单,使得iWatch成为苹果近年来少数不是由鸿海代工的产品。iWatch此次新导入血液检验、心跳侦测、血压测量等功能,需要至少六颗感测相关芯片支持,立錡突破重围,取得其中一颗芯片独家供应权,与德仪等国外大厂分庭抗礼之余,更是台湾IC设计业者当中,唯一入列iWatch供应链的厂商。立錡因应苹果、三星等品牌大厂需求,本季在台积电投片量大增三成,透露整体市场拉货潮强劲。iWatch此次也将导入蓝宝石屏幕,回头找上触控贴合龙头厂F-TPK宸鸿,外传F-TPK宸鸿此次接单平均单价高达10美元(约新台币300元),成为台湾供应链中,平均接单单价最高的业者。
【导读】跑过西部地面电站的朋友都知道,地面电站重在选址,离并网点要近,电价区域要好,最好限电情况也不严重,当然阳光也要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扎堆去抢某些地方的根本原因。 由于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天生受限,好地方就那么多,抢完了就没有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可以说,好的西部电站是个稀缺资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收益尚存风险,但大佬们,尤其是上市公司大佬们都死死的盯着呢。一旦政策微调解决了某个问题,海量资金瞬间就会挤爆分布式市场。因为分布式的市场太大了,虽然对电价和选址也有着其特定的要求,但毕竟和西部电站比起来,可选择的空间太大了,夸张地说简直是个无限市场。 坦率的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西部地面电站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对于容量的追求,事实上,分布式项目在于精,而地面电站在于量,算过IRR的同学们你们都懂的。所以,分布式在国内并没有受央企大佬们的眷顾,而相反是一些之前很难挤进西部盛宴的但确实有实力的民企走在了前面,当然还有航禹太阳能这种在梁志鹏副司长口中所说的“专业分布式能源服务商”的雏形企业,我把它们统称为“分布式先行者们”。 当然,专业分布式能源服务商可以利用雏形市场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为将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但目前来讲,主要的分布式市场还是在于工商业或高端民用住宅屋顶业主的自投EPC工程,并不是由光伏属性的资金主导的大规模可复制市场。而光伏属性的资金在哪里呢?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始大展宏图呢? 资本是逐利和盲目的,要资本不流入某个领域只能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有更有“利”的地方吸收资本;二是有进入壁垒。目前来看,这两点都恰恰挡住了光伏属性资金进入分布式市场。更有“利”就不用说了,我国的资本更愿意投入高投入高回报的虚拟经济赚取所谓“easy money”,实体经济本来就不受待见。另外自发自用为主的分布式项目的收益稳定性也是银行及其他资金进入市场的拦路虎。所以目前为止,光伏属性资金只看好西部地面电站,对于其非常期待的分布式市场只做关注,只待磨刀霍霍向猪羊后的突然爆发。 至于何时爆发我们不做预测,但我想摆出以下几点逻辑供大家参考: 1、 2014年的8GW分布式在哪里? - 大型央企可能有500MW~1GW,金太阳剩余部分大概有500MW~1GW,大型光伏企业可能有1~2GW,分布式示范区1GW,满打满算仅仅只有5GW; - 即便假设以上项目全部做完,那么离8GW的目标还有3GW的巨大差距; 2、 如果部分分布式项目实现采取分布式标杆上网电价方式全部上网,会增加多少财政负担? - 如果采用分布式标杆上网电价的方式将分布式光伏电力全部上网,即解决了自发自用在业主协调、收取电费以及对屋顶要求过于苛刻等问题,但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增加了中央财政的补贴负担,不过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到底增加了多少; - 如果采取1元/kwh的上网电价,按照0.45元/kwh的脱硫煤标杆上网电价计算,政府需要支付补贴0.55元/kwh,高于0.42元/kwh的分布式度电补贴约0.13元/kwh; - 如果只有50%的分布式项目采取此类方式补贴,4GW项目年均将增加补贴负担约6亿元,大概只占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总量的1~2%左右,压力不大; - 随着每年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分布式上网电价也将逐步下调和脱硫煤电价的逐渐走高,总的来说,财政压力是越来越小的,直到实现平价上网取消补贴。 3、 随着投资占GDP比重的下降,资本重回实体经济,光伏电站的超稳定现金流将成为资金的宠儿 - 当然,我在前面多次提到过,相比于贷款利率,贷款年限是尤为重要的,以目前的光伏发电成本和网购电价水平,起码需要10年期的贷款才能满足正常的还贷需求; - 不光是国开行,其他商业银行在政策微调后也会看到分布式光伏电站资产的收益确定性而放开脚步,那时就是光伏属性资金大量涌入分布式市场的大时代了; - 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想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就目前的补贴政策来说,它是要支持最有前景、收益最高的项目,并且鼓励自发自用、就地使用,我认为,在高电价高负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布式市场将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我大胆的预测,没准儿就在年底…… 说点儿题外话,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个特别讨巧的东西,它又有固定资产属性,又有金融属性,所以城镇化、众筹、资产证券化、电商等等,什么时髦的概念跟它都是合拍的,只是看做它的人是否看懂了它,是否真的想去跨界多赢,而不只是借题发挥,借机炒作罢了。 另外,清洁能源的利用从萌芽到普及要经历成本由高到低的产业化过程,最开始成本高的时候必然要通过全社会分摊来补贴其实现产业化,迅速降低成本。所以作为光伏人,我们更有责任拿有限的补贴干出最好的事情,享受补贴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们能够做到且行且珍惜,不要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最后我无节操的问一句,如果把同样是全社会分摊收取的三峡基金用作补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作严格的监管使用,我们的世界会不会更加的明亮? 本文由收集整理
淫雨霏霏的深圳,Intel (春季)IDF 2014于今天正式开始。这是IDF 在时隔八年后,再次选择在深圳召开。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去年秋季IDF、今年的CES、MWC上,Intel展示了很多新技术、产品,比如无线充电碗、Edison 智能硬件芯片、Jarvis 语音助理耳机等等,而且今年IDF现场科再奇 CEO还宣布在深圳成立了智能硬件创新中心,那这次IDF 会有什么新奇酷炫产品呢?来跟着小编的视线吧。Edison 修订版今年CES 上,Intel推出了基于夸克(Quark)平台的Edison 智能硬件芯片。这款处理器可以嵌入SD卡大小的微型计算机中,并内建无线连接,是Intel 在物联网上的最新产品。大家对Kincet、Leap Motion应该听得比较多,它们都可以实现体感操作的人机交互方式,比较可惜的是价格都比较贵。在会场上官方演示的是一套mini模型,大家可以看到,在上图有两个网关,一个基于凌动平台(右中)、一个基于夸克平台(左中),另外凌动网关旁边还有一个伽利略主板。“TBS 爪子”和游戏厅中的“投硬币,抓玩偶”机器差不多,只是操作方式上有区分,它有一个摄像头专门观测手的动作,手在外边怎么动,里面爪子也同步复制,趣味性比游戏厅那种强多了。科再奇 CEO介绍,这个小玩意是在Intel 感知计算挑战赛中,由一个三人小组在三天的时间开发出来的。以上是Intel (春季)IDF 第一天上午的有趣玩意儿,我们接下来将在会场、展台、技术讲堂、问道处等多个地方活动,并在Intel 物联网、移动通信、中国研究院等几个部门有采访活动,雷锋网的读者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留言说明哦。
高通昨日公布了两款移动处理器Snapdragon 810与808,这两款产品均采用64位架构,在行业内首次支持60MHz的CAT 6 LTE Advanced/Carrier Aggregation规范,这意味着芯片将带来300Mbps以上的无线数据传输能力。810与808均采用20nm制程,810为八核Cortex-A57/A53 CPU架构,内置Adreno 430 GPU可带来30%的性能提升与减少20%的能耗,可配备VIVE 2-stream 802.11ac MIMO天线与LPDDR4内存与蓝牙4.1,达到更高的设备表现,和除此之外还兼容原生4K超高清内容(30fps,1080p模式下为120fps),并内置相机稳定与3D噪音消除特性。808型号同样是一款兼容LTE-Advanced和Wi-Fi连接的产品,不同之处在于采用6核芯片,但同样是A57/A53(2+4)架构,仅支持2K视频,最大分辨率为2560x1600,内置12位图像信号处理器,支持LPDDR3内存。这两款处理器都将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样,2015年上半年开始出货。
据外媒Reuters报道,为了与亚洲的竞争对手抗衡,提高产品毛利率,奥地利照明大厂奥德堡照明计划裁减600个职位,约占全公司职位数量的8%。公司希望通过此举能帮助2016至2017年的利润增加一倍。同时,为了减少开支,奥德堡照明的CEOUlrichSchumacher在4月2号的一个投资者介绍会上表示:“公司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不关闭美国生产线,要不寻求新的合作伙伴。”UlrichSchumache表示,裁员计划将会在未来几个季度中通过合并工厂和销售部门逐步实施。据他介绍,该架构调整计划有望提高EBIT(息税前利润),从2014年度的4%增至2015年的5-6%,而2016-2017则有望增至8-10%。包括欧司朗,飞利浦和奥德堡在内的欧洲照明生产商,近期纷纷陷入了与亚洲竞争对手的肉搏战中。与三星电子和丰田合成等亚洲生产商不同,他们正经历着从传统灯具业务过渡到新型LED照明阵痛。
在刚过去的2013年,全球的光伏产业经历了严峻的寒冬,在内需不足和外需受欧美反倾销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光伏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压缩,纷纷面对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务院于2013年7月发表了促进光伏市场发展的征求意见稿,大幅提升我国未来几年的光伏安装目标至共35GW。在政策的刺激下,全国随即掀起一股光伏发电的热潮,大家都忙于报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底,计划项目的规模已达120GW,是国家规划的近四倍。假如要完成这些项目,资金的需求总量将近8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十二五期间国家每年投入建设高铁系统的资金规模,而在法规和金融解决方案未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资金的瓶颈,使光伏发电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共同面对的课题。在当期的情况下,银行的态度保守,一般都要求项目母公司的100%担保,这不单只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无法分割项目,同时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每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使得光伏发电成为少数大企业的玩物,失去了全民参与新能源建设的社会意义。外国的经验说明,光伏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具备以项目现金流为基础的独立融资,并与母公司实现风险的分割。这就需要政策、法规、保险和银行的配合。在本文,我们将参考我们在国外的经验,为解决我国光伏建设的融资瓶颈展开讨论。外国的经验与教训过去的十年,光伏发电在全球掀起了热潮,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光伏政策。有以长期固定电价为基础的补贴制度(Fit-In-Tariff),有以再生能源券为基础的补贴制度,除此之外,有针对初装补贴的制度也有针对长期收益的制度。在计量上,有采用净电表法的制度(NetMetering),也有采用全电表发的制度(GrossMetering)。不同的补贴制度在拉动光伏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也产生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由外国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我国的光伏应用政策和金融解决方案。德国德国是光伏发电的老大哥,曾高占全球市场的60%,而推动德国市场发展的法案,为光伏发电提供20年的固定补贴价格,并以全电表法(GrossMetering)量度光伏发电量,为业主提供发电收款的依据。在这个制度下,政府设立的新能源机构向系统的业主提供20年的固定收购价格,由于太阳的年日照量稳定,发电量也稳定,银行便可以以发电的预测现金流为贷款依据,做出长期融资安排。在解决了融资瓶颈后,德国的光伏市场规模跃居全球首位。在德国的补贴运作中,补贴的费用会平摊到每一度电中,由国民负担。因此,当安装量大幅上升后,电费中的新能源补贴征费便大幅增加,使得没有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人们不单只享受不了补助,还要承担更大的电费压力,造成社会的矛盾。德国光伏政策的原本设计动机是为业主提供略高于国债收益的投资机会。但市场真正的起步是当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达到6%以上时。2009-2012年间的光伏组件和系统价格急跌,在补贴电价未能及时调整的情形下,造成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一度上升至13%,引来市场的井喷式增长。这种市场的无序增长所造成的供求失衡,促成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量扩产,间接引发2012-2013年的光伏寒冬。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固定的电力收购价格结合20年的长期购电法案,为银行融资提供了基础条件,是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不设上限的安装量和由政府制定价格的滞后性,使得市场在成本快速下降时造成亢奋,使得安装量暴增,最终又因为补贴的大幅下降而冷却,造成光伏市场和产业的大波动。而超出预期的增长,也使电力消费者的补贴征费上升,造成社会矛盾。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发展光伏的方式因省而异,可以说是大杂烩。既有类似德国的补贴电价,也有以现金或再生能源券为基础的初装补贴。政策在不断的修改,最后简化为初装时以再生能源券为基础的补贴制度。然而,初装补贴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实践都证明是失败的,仅起到示范作用。由于补贴基本足以覆盖安装成本,业主对系统的质量要求不高,风险意识不足,造成许多劣质产品和系统充积市场,反而为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澳大利亚的初装新能源券的操作概念大致是政府向光伏系统的业主按规模一次性发出再生能源券STC,业主可通过市场将再生能源券出售并回收部分或全部的系统投资。STC的供应量由安装量决定,是纯市场行为。而STC的需求则由政府法规决定,由能源供应商等机构按一定的规则承担,每年的需求基本固定。而政府更进一步通过不同规模系统的STC数目,去引导市场安装特定规模的光伏系统。例如,澳大利亚的主流市场曾被1.5KW的小型系统占据,而政策的目标是光伏发电以满足居民日间的用电为目标,不对电网造成输出的压力。然而,澳大利亚的这种创新也造成市场的大波动,在STC'供应市场制'但'需求计划制'的情形下,STC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一度由法律上限的65澳元下跌到15澳元,使依靠STC作为收入的安装公司大量倒闭,也使市场由亢奋变为沉寂。而STC的大幅波动,也不能作为安装公司融资的依据,投资者也无法做出计划。澳大利亚的经验说明,不管以现金或能源券作为出装补贴,都不利于建立高质量的发电系统。而以'需求计划制'结合'供应市场制'的STC政策,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大幅波动的价格及价格的不确定性使澳洲的银行拒绝参与到光伏应用中,造成资金的异常紧张。澳洲的安装商主要依靠中国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进行安装,并换取STC及出售STC去支付账款。STC价格的大波动使得澳洲的安装商无法向中国企业支付账款,最终导致中信保为澳洲的光伏建设付账,为我国带来损失。[1] [2] [3] 下一页
最新发现与创新新华社华盛顿4月4日电 (记者林小春)提到可穿戴设备,人们或许会联想到智能手环、智能腰带、智能耳环……但这些都有可能很快成为过去时,因为电子皮肤类产品即将闪亮登场。中美科学家4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最新成果,也许会加速这一进程。这项成果便是一种由传感器、电路及无线电装置构成的微流体器件,这种器件使微型健康监测仪成为可能。研究负责人之一、美国西北大学的黄永刚教授告诉新华社记者,该器件“像皮肤一样柔软,而且能自然地与皮肤进行无缝贴合”。具体而言,它“可以扭转、折叠,而且可双向拉伸至初始长度的2倍左右”,因而不用担心它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至于这个器件的工作方式和功能,黄永刚说,它通过无线电磁感应进行供电,可同时检测皮肤的电生理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和眼电图)、表皮温度等,并将信号无线实时传输至附近的电脑中。他说:“传统医用设备比较笨重,必须在医院或户外实现健康监测。而我们开发的器件尺寸很小,可与皮肤进行无缝的贴合,因而便于随身携带,进行长时间、连续的医学信号监测。同时,器件还具备无线供电、无线数据传输的功能,因此该技术打开了通向‘微型移动健康监测仪’的大门。”黄永刚说,该研究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首先是电子器件的微流体封装,以用于实现电导线的自由变形;其次是电导线的可逆折纸设计,即初始制备成折叠状态,因而在拉伸后可以降低材料应变,这也同时使得微型商用芯片与皮肤的柔性集成成为可能。对这一器件的商业化前景,黄永刚说:“该成果距实际应用应该不是很远,目前的主要限制与障碍在于器件的疲劳可靠性方面。”除西北大学外,中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这个器件研发,其中清华大学张一慧博士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原标题:中美科学家开发出像皮肤一样的微型健康监测仪 科技日报)
【导读】4月25日 公司将在广东中山国贸大酒店举办“第十届LED通用照明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 4月25日 公司将在广东中山国贸大酒店举办“第十届LED通用照明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将有行业内知名企业晶丰明源、君耀电子、杰华特微电子、美芯晟科技、芯源系统(MPS)Power Integrations(PI)、稳先微电子、辉芒微电子、艾华集团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演讲,演讲主题涉及LED照明驱动解决方案、高性能LED照明驱动解决方案、铝电解电容器在LED驱动中的应用等众多行业人士重点关注的话题。 会议进行过程中,还将进行多轮抽奖活动,参会听众均可在签到时提供名片,以抽取名片的方式参与。奖品有iPad air、 iPad mini 、移动电源和品牌旅行背包。 由于现场会议的时间限制与听众人数较多,很多参会工程师与演讲企业的交流互动时间也有限,甚至可能未能及时提问。同时,为了让未能参会的工程师朋友不错过会议的精彩。所以论坛将在会后推出“在线会后探讨”有奖活动,为现场错失互动机会的听众及未能参会的朋友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本次“在线会后探讨”将邀请中山LED研讨会的演讲企业工程师进驻论坛,针对他们提出的方案与广大工程师朋友一起交流互动。 更多活动详情,欢迎登陆论坛(http://)进行了解,或是关注“研讨会”公众微信。我们将会在活动开始的第一时间给您发出活动提醒!
LED光源特性表现佳,可以利用晶粒或萤光粉填料差异制作多种光色,搭配控制电路也能模拟传统光源的可调光特性,但实际上LED的光输出会随著时间、环境温度增加而出现飘移现象,若未能在整体调光系统增设传感器、回馈调整机制,LED的调光设置表现就会受到影响。LED光源特殊,可创造出传统光源所不能达到的应用方式,不仅元件小巧、易于组构,搭配驱动器还可营造不同调光表现,但实际上LED的多彩化表现与可以调光的特殊设计,会随著晶粒长时间运行产生的高热而受到影响,因为高热将会导致驱动电流飘移、不稳定,连带影响了原本缺省调整的光色、亮度表现组态,影响了LED调色的精准度与实用性。照明用白光LED大多由多色LED混光或是蓝光LED搭配不同萤光粉变更其发光特性制成,在演色性方面会与真白光略有差异。多色LED晶粒集成白光光源元件,可在单一元件取出接近真实白光的演色效果。LED演色性表现影响使用体验或许对于一般居家情境用的照明调光或是明亮度调整,稍稍有点偏差影响并不大,但若对于光色与调光精准度要求高的场合,可调光的LED就必需针对需求进一步进行产品优化。归纳调光/色LED会产生色偏或是亮度漂移的问题,主要就是LED的光输出会因为晶粒本身的运行温度改变而产生对应飘移,因此,只要LED可以透过一感测与回馈机制与LED驱动器搭配,透过精准的监测、及时反馈、调整控制补偿输出,不仅可提升驱动能源的使用效率,也能让调光/色表现更趋精准。
【导读】物联网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照明技术备受瞩目。随着LED驱动、Zigbee传输、WiFi网关等智能照明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未来智能照明市场产值将持续提升,预计2014-2015年LED智能照明将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业内专家表示,照明行业未来产业规模将由5000亿元下调至4500亿元,拟培育龙头企业的数量也由之前的20~30家减少到了10~15家。此时,市场似乎陷入了瓶颈之期。 照明市场领先企业Marvell公司技术市场经理关振源指出,受成本、行业标准暂未统一等因素的影响,智能照明市场暂未迎来爆发期。但由于LED相对于传统照明的巨大优势,以及正在加快的全球性城镇化趋势,其成长潜力仍十分巨大。 关振源表示,目前整个照明产业中,各种解决方案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很多客户无法分辨其优劣,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信任。与此同时,行业尚无标准、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政策也是导致智能照明产品良莠不齐的关键原因。由于智能照明系统相对复杂,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出问题的机率随之增高,售后服务不到位亦会严重影响客户对智能照明产品的满意度。 尽管市场遭遇各种瓶颈,尚未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但得益于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等优势,智能照明在家居、办公等领域前景可期,取代传统灯具将是大势所趋。关振源进一步表示,推动智能照明市场爆发的关键是价格成本与客户体验度。 应对成本挑战,高度集成的芯片方案可以减少外围器件,缩减物料成本和节省体积,同时提高产品的性能。Marvell在配合智能调光的LED驱动芯片上,留有数字信号接口,可直接接受来自无线遥控的数字信号,易于控制的同时进一步精简接口线路。关振源透露,Marvell计划今年推出把LED驱动和3.3V供电集成的单芯片,进一步简化外围线路,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智能照明的普及和推广,客户体验亦尤为重要。Marvell利用通讯领域的领先优势,将网关ODM、云端软件服务商联合到一起配合做灯具的ODM厂商,将决定产品性能的底层通信技术基础与影响用户体验的上层应用打通,构建智能照明生态系统,为品牌客户提供全套方案,帮助LED灯ODM/OEM达到最佳的客户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Philips已推出的照明产品Hue,Marvell “ZigBee +WIFI”方案解决了射频距离及灵活性的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 关振源强调,从整个市场来看,成本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再过一两年,不光海外市场会发展起来,国内的市场也会迅速扩大。台湾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的报道指出,大中华地区LED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111亿美元。分析机构亦预测,2020年全球LED照明产值将达到658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智能照明大有可为! 本文由收集整理
尽管听起来有些科幻,但是夜视隐形眼镜或许很快就能到来了。因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电气工程师们,已经找到了使用两个碳原子厚度的夹层(俗称石墨烯/graphene),感知红外线的方法。与此前的方法不同,该物质无需冷却到极低的温度,并且设备的体型可以做到相当轻薄。
在 2013 年的 WWDC 大会上,苹果发布了全新设计的 Mac Pro,这一款经过彻头彻尾改装的工作站一出场就赢得了场下观众的热烈掌声。迎得 掌声的除了全新的工业设计之外,还有 Mac Pro 的新生产线。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在会上表示,全新 Mac Pro 将是一款完全 “美国制造”的苹果电脑。
根据韩国媒体的最新报导,当地一家厂商正在与苹果合作测试 65 英寸的屏幕面板,这一种面板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未来苹果智能电视产品(iTV)所配。报导称,苹果本次测试是在为明年的大规模生产做准备。换言之,韩国媒体认为苹果智能电视将会在 2015 年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