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第四季度,受益于全球成熟市场的强劲需求,中国的白牌平板电脑厂商实现了连续第四个季度的增长。此外,新兴市场的需求也从2013年12月下旬开始增长。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的最新市场研究数据,今年全球白牌平板电脑市场增长强劲,而下半年出货的白牌平板电脑将有超过半数可以打电话——在这波“电话平板”热潮中,联发科(MediaTek)将是最大的受益者。2014年第一季度,平板电脑市场的价格战依然激烈,而基于Wi-Fi的白牌平板电脑几乎没有利润可言,于是越来越多的白牌厂商开始为平板电脑添加电话功能——该做法有望让此类设备从一个比较小众的平板电脑类别进入主流市场,并且有望让平板电脑在新兴市场得到更深入的普及。很多配备电话功能的平板电脑都使用了台湾芯片厂商联发科的整合方案,它们的型号数量和总出货量自今年第一季度初以来增长迅猛,从而帮助联发科快速追赶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志(Allwinners)和瑞芯微(Rockchip)等竞争对手。Digitimes Research认为,今年下半年将有超过一半的白牌平板电脑(出货量)配备电话功能。随着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进步,单核与双核白牌平板电脑之间的价格差距已经缩小到了1美元以内。Digitimes Research预计,到2014年上半年结束时,双核将完全取代单核从而成为入门级白牌平板电脑的主流配置。在2013年第四季度,全志由于未能及时从单核向双核转型而在平板电脑芯片市场失去了优势——该公司虽然在今年1月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至今仍未重拾优势,第一季度的Wi-Fi平板电脑芯片出货量已经被瑞芯微超过。与此同时,联发科已经开始力推能让平板电脑配备电话功能的解决方案。早在2012年就已经有很多白牌厂商开始利用联发科的智能手机芯片设计能打电话的平板电脑,但是联发科在推出平板电脑芯片解决方案之后,也开始监控客户对智能手机芯片的使用情况。由于价格便宜、供应充足,联发科的入门级智能手机芯片如 MT6572、MT6575和MT6577依然很受白牌平板电脑厂商欢迎,被用在了很多能打电话的平板电脑上。中国的大多数独立设计工作室(IDH)都通过非官方渠道购买智能手机芯片解决方案,以避免向联发科支付授权费。随着双核处理器在白牌平板电脑市场成为主流,联发科的高度集成式处理器(把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放在一起)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预计能达到800万,而下半年将会冲击1200万的季度出货量。Digitimes Research认为,由于联发科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应用处理器(AP)的高度集成,以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成熟,白牌厂商开发配备手机功能的平板电脑所需的时间能够大大缩短,这将吸引更多厂商选择联发科芯片。2014年,联发科的应用处理器预计将在白牌平板电脑市场占据25%的份额。
由亿邦动力网联合河南省商务厅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暨2014中国(河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峰会”于2014年4月3—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华强电子网、中国安防网、电子发烧友三箭齐发,分别获得“2013年度中国B2B行业网站影响力奖”、“最具创新发展奖”、“最佳模式创新奖”等殊荣。年度“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已成功举办8届,由我国影响力最大的电子商务专业媒体亿邦动力网主办。该活动对中国行业网站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获奖企业将会成为B2B行业网站的新标杆和希望。据大会组委会表示,“每年获奖名单的变化能大概看出行业网站经营好坏的变动”。华强电子网是第9次获此殊荣,自2005—2011,已连续七年获得“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2012年获评“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垂直电子商务网站10强”,2013年荣获“2012年度中国可信B2B行业网站50强”,今年更是携旗下两平台强势出击,将3大奖项一并收入囊中。荣耀背后,是华强电子网多年来的默默耕耘,在B2B无人喝彩时起步,在电子商务困顿时坚守,经过十多年的运营,华强电子网已成为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功能强大、服务完善的网络交易平台,赢得了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万企业用户的信任。 中国安防网和电子发烧友是华强电子网旗下主力网站。中国安防网专注于为安防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灵活的营销推广和全面、多样的企业品牌推广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是安防行业专业、权威、全面的门户网站,赢得90%以上安防企业用户长久信赖。电子发烧友是专业的电子行业门户网站,提供最新电子行业动态和产品信息,分享电子工程师设计经验及技术应用,构建电子行业最专业的互动交流、学习探讨、经验分享平台。
近期,第五届物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汽车物联网概念,以此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步伐加速,而解决现代化必须突破农业农村、城市化、交通、能源、环境等几大瓶颈问题。纵观这些发展瓶颈,似乎交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焦点和抓手。在交通问题中,汽车公路交通由于具有国省市主干网和县乡镇的齐备性和大运力有成为关键。汽车物联网车联网 智能交通新概念据交通部门数据显示,在2000年~2010年这十年中,公路交通远远超过了水运、民航、铁路等。而公路交通安全又攸关广大人民性命。在上一个是十年中,有近100万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显然解决安全问题刻不容缓。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目前已经突破了1.37亿辆,建设汽车移动物联网,是贯彻党中央安全发展战略,建设安全中国的重大举措。建设汽车物联网有希望实现交通零伤亡,即减少90%的交通事故。此外,交通是否畅通也考验着政府管理水平。例如北京针对道路拥堵前后曾出现过不同方案。车牌尾号单双号限行、摇号限购、工作日尾号轮换限行等等,在既保障市民私家车出行权利的同时,也缓解城市交通道路拥堵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善一下北京的空气质量。然而,我国重特大城市都已经进入大规模交通拥堵阶段,其余660个城市,2/3以上也出现了高峰拥堵,并将逐步进入全面拥堵。车联网实现“科技治堵”从改善空气环境来看,交通畅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据全球多国统计,交通拥堵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约占GDP的 1%,而且,到2020年,若不采取任何措施,这一损失将会翻倍。而拥堵增加能量损耗和废气排放,是非拥堵或自由巡航情况的两倍。拥堵造成的室温气体排放约占与道路运输相关的室温气体排放的17%。显然这一切矛头都指向了交通拥堵。为了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专家指出,应该以科技治堵代替行政治堵管理政策。建设汽车移动物联网,有望实现交通零堵塞,即在不新增地面道路的情况下,减少90%的交通堵塞现象。另外,提高道路交通极限通行能力,以科技治堵代替当前限行、限号及限购等行政治堵管理策略。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一旦开放汽车购买,汽车物联网实施是否真的能够奏效呢?
智能手机面板解析度发展迅速,而在其中又以两种解析度HD与FHD快速跃升为主流。由于4GLTE的逐渐普及、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的发展以及面板成本的下降加上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逐渐成熟并供给扩大,今年将是高清(HD,720×1280)和全高清(FHD,1080×1920)智能手机发展最快的一年。但是,驱动IC可能会成为限制手机高解析度面板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已经有许多驱动IC厂商针对手机高解析度面板加紧研发进度并加大产能。可以显示,720p的手机面板出货在2014年将达4亿片,而可以显示1080p的手机面板出货在2014年将达3.4亿片,两者合计达7.4亿片,这包含了目前引起许多讨论与预测的苹果iPhone6手机将会分别采取可支持720p与1080解析度的面板,同时7亿4千万片占了所有手机面板在2014年出货的37%。
台湾经济部昨日发布最新统计,中国大陆2013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达3070亿美元,其中自台湾进口838亿美元,年增37.6%,占比27.3%居首位。其余占比依序为韩国18.7%、东协六国18.7%、日本7.7%及美国5.4%。比较台湾与韩国电子产品在大陆进口市占变化,自2008年以来台、韩产品市占率皆持续上升,台湾自20%上升至27.3%,进口市占排名则徘徊在第1、2名间。韩国电子产品在大陆进口市占则是从2008年的15.2%,2013年上升至18.7%,排名更是一口气从第4名跃居第2,显然已成为台厂主要竞争对手。观察2013年中国大陆自台湾进口前3大电子产品,经济部发现,以集成电路占86.1%居首,LED与太阳能等半导体零件占6.7%次之,印刷电路占3.7%再次之,三者合占电子产品高达96.5%。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经济部数据显示,2013年台湾集成电路在大陆进口市场市占率为31.1%居首位,且与第2位差距由2012年3.1个百分点扩大至10.6个百分点,金额年增率为44.1%。经济部认为,其余竞争对手国以韩国占比20.5%、年增20.6%最具威胁性,成长率则以美国年增103.4%最高。LED、太阳能等半导体零件部分,台湾经济部指出,2013年台湾在大陆进口市场金额年增24%,市占达19.2%,排名高居第一,超越日本,其余竞争对手国年增率以美国38.6%最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台湾印刷电路在大陆进口市场金额年减3%,尽管市占率小升至22.8%,但却被韩国以24.7%超越,落居第2位。
4月3日,大唐电信集团在京举办了“LTE-Hi标准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并在研讨会期间进行了业界首个3.5GHz频段、基于面向商用的小型化基站的LTE-Hi综合业务演示,包括动态TDD、U/C分离等技术特性以及基于LTE-Hi的高清视频会议等特色业务。随着全球移动市场的发展、用户规模的扩大,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而室内和热点场景在总移动业务中占有高达70-80%的比例,考虑到室内的特点,使用宏蜂窝设备覆盖的话,成本会很高,然而,网络运营商急需在室内环境下低成本提供高速数据业务,而LTE-Hi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LTE-Hi(LTE Hotspot/indoor)是采用LTE小基站满足热点及室内覆盖需求的技术,由国际标准组织3GPP在2012年的Release 12(R12)标准化工作中提出。总体而言,LTE-Hi就是为了满足热点覆盖场景需求而生,是LTE的演进技术,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成本、更高频率效率、客观可控等特点。目前,包括运营商、设备厂商在内的产业界各方正在为推动LTE-Hi的应用而积极努力。当讨论这个推动TD-LTE后续发展的技术之前,回首一下TD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从TD-SCDMA到TD-LTE,中国的TD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今年2月底,中国移动客户总数超过7.7亿户,其中,TD-SCDMA用户突破2亿户,占据全国3G用户的半壁江山。虽然,TD-LTE牌照仅发放了几个月,不过,中国移动截至2月底已经发展4G用户134万,今年目标是发展5000万用户。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球LTE FDD基站累计出货量超过45万个,TD-LTE基站累计出货量达到38万个,基站数方面TDD:FDD超过4:5,差距明显收窄。在今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WiMAX论坛和TD-LTE全球发展倡议Global TD-LTE Initiative(GTI)宣布达成合作关系。两个组织将共同确保WiMAX Advanced与TD-LTE完全兼容,最终WiMAX2.1标准决定采用TD-LTE作为其后续演进的实质标准,从而确保WiMAX运营商能够分享到TD-LTE的规模经济效益,并可提供宽带无线接入(BWA)或LTE服务。以美国Sprint/Clearwire为代表的全球大部分WiMAX运营商已宣布向TD-LTE升级,WiMAX阵营转向TD-LTE,必将进一步繁荣TD-LTE产业生态。标准化专利亦步亦趋原本处于竞争层面的WiMAX阵营最终和TDD LTE实现了殊途同归,而这样的结果和TDD产业链不断强大不无关系。TD联盟提供的TD-LTE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在三大运营商大力发展TD-LTE网络的带动下,预计到2014年底,TD-LTE基站将占到全球4G基站的45%左右,TD-LTE用户将占到全球4G用户的30%左右。正是这样的发展态势,使得运营商对室内以及热点地区的TD-LTE覆盖尤为重视。所以,在2010年,以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的我国企业率先提出来基于LTE热点增强需求和技术。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所长王志勤介绍,2011年初-2012年初,国内开展了LTE-Hi技术研究,对基于LTE的热点增强技术形成了共识,同步开展基于3.5GHz频谱共存研究和测试。2012年初,在国内开展技术研究的同时,我国利用CJK、3GPP、workshop等多种平台与国外运营商、设备商进行沟通,获得了“开展LTE热点增强技术”研究的共识。2012年6月,3GPP RAN全会确定R12针对室内及热点进行增强,首先开展需求研究。“室内和室外热点是3GPP R12重点研究场景,LTE-Hi在3GPP R12阶段包含多个课题,并将长期演进。”王志勤说。“我国主要负责两个课题,一个是小小区增强,一个是动态TDD,分别由华为和大唐电信承担。”据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陈山枝介绍,在LTE-Hi技术标准方面,大唐电信作为3GPP R12标准化的核心承担单位,牵头承担动态TDD特性的标准研究,并深度参与和推动U/C分离、小区快速开关和快速发现、256QAM等关键技术特性的研究和标准化,并在高密度组网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具备了规模组网试验条件。“在推动产业化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大唐电信集团已经具备提供LTE-Hi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成功开发了支持3.5GHz频段、大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小型化LTE-Hi基站工程样机,并且基于自主研发的TD-LTE芯片开发了LTE-Hi终端样机,目前已经具备了支持LTE-Hi前期技术试验和业务演示的能力。”按照3GPP的规划,今年9月R12的标准化工作将冻结。“LTE-Hi是由我国提出的,在R12方面,可以说国内是完全走在前面的,大唐电信集团在标准化前就做了很多工作,上百篇专利已经在申请了。目前,大唐电信集团已经获得了16000多件专利,整个集团的专利只集中在无线移动通信(TDD)和集成电路两个领域。”大唐电信集团总工程师王映民说。3.5GHz有潜力成为全球统一的TDD频谱LTE-Hi结合密集部署场景的需求,通过256QAM、动态开关及小区发展、空中同步增强等合力保证了LTE-Hi的高效运营。据与会专家介绍,小基站室内稀疏部署时,256QAM在30%的覆盖区域提升小区平均频谱效率16%,有效增强了频谱效率。在动态小区开关和小区发现方面,LTE-Hi降低了干扰和能耗,提升频谱效率10%以上;多跳空口同步增强满足3us要求,有效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网络部署可靠性和灵活度;同时可动态时隙配比,可提升系统整体效率30%。正是这样的一项技术可为TDD LTE后续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而LTE-Hi基于3.5GHz频段的研究也可谓颇具匠心。在全球已经发发放的TDD牌照中,基于3.5GHz频段的超过50%。3.5GHz可提供多达400MHz频谱,ITU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多达880MHz频谱的缺口,而3.5GHz是满足这个需求的最佳频谱,随着WRC-15的进一步推动,甚至能够释放出另外的400MHz频谱(3800-4200)。“3.5GHz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统一划分的TDD频段。”王志勤说。“目前,欧洲推荐TDD,也可用于FDD,未明确可以作为全下行方式使用;日本确定为TDD方式,将于年内进行分配;美国3.5GHz频段尚在军方手中,以LSA方式使用;而我国已经开展和完成3.5GHz频谱IMT和FSS共存评估和测试,基于现在测试结果,将在CCSA制定3.5GHz设备射频指标要求,而促进我国3.5GHz试验频段的发放,将有望带动全球3.5GHz TD-LTE的发展。”无线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在频谱资源的分配上尤为突出,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兼频谱工程处处长黄标在当天表示:“3400-3600MHz频段国内尚未规划,是IMT重点潜在频段。通过理论分析、实际测试论证该频段可行性,支撑箱根频率规划。规划建议,3400-3600MHz可规划为TDD系统。干扰问题通过协调解决,明确LTE系统要规避对卫星的固定干扰。”[!--empirenews.page--]按照3GPP R12的规划,LTE-Hi将于2017年进入预商用阶段。除了产业化的问题外,这项与WIFI存在竞争关系的技术,除了是电信级的安全保障、可管可控的优势外,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资费。这无疑也给运营商提出了不小的挑战。“LTE-Hi还面临多运营商间同步的挑战。LTE-Hi需要多运营商间协商,使用相同的TDD时隙配比,避免干扰;同时也需要完备的同步检测方案,包括失步检测和干扰类型的检测等等。加快LTE-Hi产业链成熟并吸引FDD运营商使用LTE-Hi也是后续工作中需要推进的。”与会专家说。
今年2月曾高调宣布首创光伏电站众筹模式的联合光伏,日前因去年业绩亏损扩大至23.06亿港元(约合18.5亿元人民币),以及高达17.4亿港元的流动负债,股价在3个交易日累计暴跌超三成。面对这一窘境,联合光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称,公司去年6月才完成借壳,此后又收购多个光伏电站,财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状况,另外待银行贷款下放,高额的流动负债将转成长期负债,届时不会有资金压力。4月2日,李原对外表示,大股东认为目前公司股价偏低,未能反映真实价值,短期内将增持公司股份。受此消息影响,联合光伏股价昨日(4月3日)大涨21.54%,报收0.79港元。“(大股东)马上就会增持,我们去年6月才借壳,此后收购了多个光伏电站,今年中报就会很漂亮。”李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开资料显示,联合光伏前身为金保利新能源,原本系在港上市的一家光伏电池生产企业,2013年通过换股吸收的形式注入了招商新能源,成为了招商局旗下的太阳能发电平台。为进一步展示信心,联合光伏决定将定期公布电站季度业务数据,今年一季度数据也已公布。数据显示,联合光伏旗下13个光伏电站今年首季度实现总发电量约96651兆瓦时,总装机容量为531.7兆瓦。而对于此前力推的光伏电站众筹模式,李原表示不会受业绩不佳的影响,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待互联网监管政策出台后便可启动。对于公司在业界首创的光伏电站众筹模式,联合光伏于今年2月19日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与国电光伏和网信金融(众筹网)等联手,通过互联网众筹模式在深圳前海联合开发1兆瓦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项目。彼时李原表示,根据公司规划,在4月首个项目达成之后,这一模式将于5~7月在上海复制,8月起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李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市场关于公司的不利传闻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精心打造的光伏电站众筹模式,“光伏电站众筹模式未来具体如何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
美国专利商标局日前公布了一项苹果公司申请的专利,该专利描述的是一套集成电容式触控和红外线感应的全新触控技术。这项技术可让用户无需依靠复杂的物理硬件就能准确地在一个触摸表面传达压力,使用户界面导航和交互形式达到一种全新的维度。该系统在触摸屏下方部署了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器,可在特定角度向触屏玻璃盖发射红外光线。这些角度的选定可以让玻璃盖顶部和底部表面之间以及周围空气和手指所发出反射光线获得 100% 反射。当玻璃盖内的光线获得反射之后,发射的红外线将会触发一个可以计算全部内反射总数量的接收器,这个接收器根据反射光线是否来自周围空气或者用户的手指来显示不同的输出读数。苹果的这项发明并没有要求一个精准的传送限制,而只需要内部反射能够获得区分即可。进一步说,它对内部反射的要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需要触摸界面可以区分用户手指的存在即可。重要的是,它利用对衰减反射的测量来确定从玻璃盖表面发出的红外线反射手否被手指吸收或者被周围环境空气反射。通过这种方式,该系统可以测量时间触动从而判断外力。此外,该专利还提出了其他多项应用实例,包括使用 OLED 层在红外波长中输出一种“四分点颜色”,通过利用超声波和其它声信号来进行红外光谱测量。目前还不清楚苹果是否会计划将上述的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在其未来的 iOS 设备上,但是外力感应元件的增加将可以让苹果超越现有的静态手势触控操作,升级到一个全新的交互水平。苹果这项全新专利于 2012 年提交,由 Martin P. Grunthaner、Peter W. Richards、Romain A. Teil 和 Steven P. Hotelling 联名申请。
美国科技公司爱特梅尔(Atmel)和玻璃制造商康宁(Corning)共同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下一代超薄电容触摸屏。此次合作将同时结合爱特梅尔开发的 XSense 柔性触控元件,以及康宁研发的 0.44 毫米大猩猩玻璃。此外,双方还会尝试曲面电容触摸屏。由爱特梅尔开发的 XSense 电路设计可以让屏幕边框变得更窄,这将会实现更加宽阔的屏幕显示面积。双方研发的同时结合爱特梅尔 XSense 触控传感器以及康宁 0.4 毫米大猩猩玻璃的原型产品,预计将在今年 7 月台北 Computex 展览上展出,成品的投产时间目前还不清楚。
同方国芯发布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92.90%。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0.7亿元,同比增长12.95%。其中,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5.14%;实现净利润2.6亿元。石英晶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4.53%,实现净利润1448.64万元。同方国芯表示,公司蓝宝石衬底材料晶片加工生产线的试生产已完成,2、4LED用衬底片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0蓝宝石单晶生产技术和配套设备的引进及安装调试已初步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已获得国家级科技合作项目扶持。
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2014)在深圳4月2日召开,这也是时隔八年之后,IDF首次回到深圳。英特尔新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的出场也表达了对于此次峰会的重视。科再奇在主题演讲中,详细阐述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PC、移动以及物联网等市场的战略。科再奇还演示了一些最新的产品,并宣布了新的在华投资计划。英特尔在移动芯片市场上也有很大的进展。科再奇透露,英特尔通过一年时间研发的首款3G系统芯片已经面世,并且已经内置到真正的产品之中。同时,科再奇透露,英特尔研发的代号为7260的五模移动芯片也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货。这款芯片支持4G LTE功能,最高下载速度可达到300M,支持全球网络。科再奇表示,目前英特尔正与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测试这款芯片,未来也会有多家合作伙伴推出采用这款芯片的硬件产品。据他透露,英特尔的2014 LTE平台英特尔XMM 7260,符合当前中国移动五模十频(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的要求。XMM 7260科再奇还在现场公开使用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现场呼叫,而他接通的对象则是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按照英特尔的时间表,XMM 7260系列最快将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根据相关介绍,XMM 7260系列首次支持LTE Cat.6、(最高40MHz),理论下行速率可达300Mbps,并支持超过30个3GPP频段,还整合了SMARTi 45收发器已减少零部件,实现了单芯片方案。作为英特尔的“痛点”,智能终端芯片无疑成为了此次峰会的焦点,而LTE则成为了英特尔能否翻身的绝佳机会。显然,英特尔不但不会放弃,而且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将赢得LTE芯片组市场更多份额。”科再奇表示。
此次TDK集团携旗下爱普科斯(EPCOS)以及TDK-Lambda共同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为大家展出了TDK应用于各电子和电器行业的创新产品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包括磁性元件、电容器、电子保护器件、传感器以及高性能电源模块等众多产品。磁性相关材料及产品保持一贯的高水准TDK以磁性材料起家,其在磁性产品上的造诣自然不用多说。材料方面TDK此次展出了不含稀土元素Dy的NEOREC磁铁,这也进一步明确了其未来向零稀土磁性材料挑战的方向。超薄的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组件,接收线圈厚度实现0.48mm,并满足WPC Qi要求。基于霍尔效应的位置传感器,具备优秀的耐环境性,在水中、油中、噪音环境下皆可使用,能够检测旋转物体的角度以及移动物体的距离。 TDK不含稀土元素Dy的NEOREC磁铁展示TDK位置传感器产品展示医疗用IC内置基板(SESUB),实现超小型化设计TDK的IC内置基板技术,实现了电源管理单元(PMU)、蓝牙模块等的超小型化。同时IC芯片在基板内连接,降低了噪声放射,保证了高EMI效果;元件内置化率高,实现了小型化,整个基板厚度可薄型化到300微米,能很好的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保健品、可穿戴设备小型化薄型化设计的要求。IC内置基板(SESUB)横向结构图
此次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凌力尔特展示了丰富的产品系列。各种性能优异的运放、ADC/DAC转换器、电源管理模块自然不用多说;解决射频端严苛设计挑战的混频器、检波器等产品也有展出;超低功耗的无线传感网络与能量收集模块的组合,完美摆脱了电源的限制,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当然,精彩内容肯定得详细道来。数字电源系统管理,多种组合灵活可选凌力尔特的数字电源系统管理(PSM)产品实现了电源的软件控制和数据记录。基于I2C /PMBus数字接口协议,用户可以在PC上使用凌力尔特提供的LTpowerPlay软件进行电源控制,包括功率用量、电压、排序以及裕度等的调节,同时也可以对故障数据记录进行控制和监视。凌力尔特数字电源系统管理产品系列凌力尔特PSM产品也为客户提供了多种组合,包括只带PSM功能的芯片(如LTC2977、LTC2974、LTM2987),具有PSM功能的DC/DC控制器(如LTC3880、LTC3882、LTC3883),集成PSM、DC/DC控制器、功率器件及电感的微型模组μModule(如LTM4676),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ADI作为从运放起家的半导体企业,它的线性产品线(LPG)被很多工程师所熟知。到目前为止,ADI已经拥有了800多种放大器型号,在工业仪器仪表、医疗仪器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等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尽管丰富的器件规格可以满足工程师在不同场合的参数要求,但对价格的敏感仍是中国工程师选择ADI产品的一大阻碍。在芯片厂商纷纷试水电商分销的时节,ADI也加快了脚步,精心挑选出86款极具性价比的新款线性产品登陆e络盟,以千片的价格满足设计人员的小批量需求。此次优惠中的86款放大器全部是ADI近几年发布的新款系列,其中不乏一些明星级产品的身影,例如很多工程师都熟知的ADA4940、ADA4891等。适合中国市场的高性价比放大器ADI线性产品部应用工程师郭剑表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产品价格是左右部分客户选型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国内用户对ADI产品的评价都是性能至优但不够亲民,而我们今年的推广活动就是为了打破和转变大家的这种印象。“ADA4891就是一款高性价比的放大器,各方面性能足够好,非常适合对成本要求极高的中国市场。”郭剑介绍到。据了解,ADA4891发布于2010年,是一款低成本、可以实现轨对轨输出的高速CMOS运算放大器,带宽可以达到240兆赫兹,非常适用于有源滤波器和时钟缓冲器的设计以及以及汽车影像等应用。而在低成本驱动的应用市场中,每千片0.5美金的ADA4891又可以称之为一颗通用的芯片。ADA4891放大器ADA4077是ADI在2012年底推出的专用于前端放大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系列,适用于过程控制、化学及环境监控、电机控制、电子测试和仪器仪表应用。实际上,ADA4077的前身是很多PLC工程师都非常熟悉的OP1177放大器,它是ADI在20年前设计的一个系列。在所有采用表面贴装封装的高精度放大器中,OPx177系列具有最宽的额定温度范围(−40°C至125°C),适合要求最严苛的工作环境,所以20年来在电力行业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ADA4077作为OP1177的下一代产品,性能指标上可完全替代OP1177。从下图的两款芯片的参数中可以看出,ADA4077与OP1177的功耗都是500 μA,但带宽从上一代的1.3兆提升到了4兆。也就是说,ADA4077在同样的芯片功耗下可以做到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压摆率,这源于ADI对工艺的改进。同样,ADI去年发布的AD8422,也源自于20年前的经典设计-当时被喻为业界标准的工业仪表放大器AD620。历经了前两代的改进,第三代产品AD8422更加受益于工艺的改进,在功耗和带宽上实现了明显的提升。郭剑补充到,ADI线性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高,我们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ADI希望通过洞悉国内客户的需求,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具体产品。
当大多数芯片厂商还在拼命吆喝自己的产品如何低功耗、高集成、价格实惠、广受客户好评的时候,一些聪明的厂商开始改变策略,将一个个已投入量产的终端产品搬上展台,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产品在客户中的价值。当然,如英特尔可以砸大笔广告费让“Intel Inside”到处开花反客为主的例子还在少数,大多数芯片厂商要这样做,需要先克服客户授权这道门槛,遇到如苹果这类霸气的客户,芯片厂商虽有意宣扬,但因授权问题无奈消息来源只能打转在“坊间流传”,如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这样芯片厂商想抢足风头的地方,却不能把这个被咬了一口的活招牌摆在明面上为自己造势。ROHM(罗姆)是较早开始将这种终端产品展示作为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的重点的厂商之一,相信这也是展会3天时间内,ROHM(罗姆)展台始终人气不减的原因之一,芯片、开发板的展示还比较平面,而可操作的实际产品就立体多了。 201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ROHM(罗姆)展台ROHM(罗姆)展示的汽车电子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到北京爱普新思电子公司采用ROHM(罗姆)模拟音频处理器和存储器产品的汽车音响方案,以及采用ROHM(罗姆)电源管理IC和逻辑IC产品的S1汽车导航仪方案ROHM(罗姆)的家电解决方案展示,包括来自海信集团的LED电视,采用了ROHM(罗姆)搭载DSP的D类音频功放,海尔集团的空调,采用ROHM(罗姆) LED驱动器和晶体管产品,海尔集团的洗衣机,采用ROHM(罗姆)媒体解码器、D类功放、电源管理开关、线性稳压器和E2PROM存储器产品ROHM(罗姆)消费类和工业类解决方案展示,我们看到有小米通讯的第三代手机,采用了ROHM(罗姆)的复合晶体管、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数字晶体管、钽电容、电流检测用电阻和贴片电阻产品;宁波三星电气供货给陕西电力局的单相表,采用ROHM(罗姆)的晶体管、微控制器、语音芯片、LCD段码驱动器、存储器EEPROM、DC/DC开关稳压器以及二极管产品ROHM(罗姆)展示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来自国内最大视频监控设备商海康威视的100万像素枪型网络摄像机,采用ROHM(罗姆)的线性稳压器、镜头驱动和二极管产品ROHM(罗姆)展示的使用了通用/专用标准产品的其他解决方案。包括上海Ruking电子的家用空调控制器,采用ROHM(罗姆)的晶体管和EEPROM存储器;电子科技集团21所的空调产品,采用ROHM(罗姆)三相无刷风扇电机驱动器;常州红光无线电的120W电动工具以及昆山丘钛微电子采用ROHM(罗姆)公司驱动IC的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模块大热的可穿戴设备,ROHM(罗姆)也有涉及。这里展示的是卡西欧的G-SHOCK手表,采用了ROHM(罗姆)集团旗下LAPIS Semiconductor的低功耗蓝牙LSI产品ROHM(罗姆)集团旗下LAPIS Semiconductor的低功耗蓝牙LSI产品的另一款结合APP进行智能调光的解决方案通过ROHM(罗姆)公司符合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HD-PLCinside的基带IC产品实现的智能家庭解决方案以及基于ROHM(罗姆)公司无线充电收发控制IC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在采访中遇到很多厂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项新技术、一款新产品,如何让客户了解并且真正纳入系统产品的设计中,甚至开发出一些创新性的产品。一般厂商会选择两条腿走路,和第三方方案商合作,推出一些参考设计和应用方案介绍给客户,同时靠原有的客户积累,直接推出一些产品作为市场引导。如ROHM(罗姆)这种展会上的方案秀、产品秀也不失为一种叫好又叫座的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