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讯航天技术被正式用于电脑、移动办公上。6月17日,三款高可靠固态硬盘产品上市。这三款固态硬盘由航天高科技企业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宇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创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据披
6月17日,三款高可靠固态硬盘产品上市。这是航天高科技企业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宇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创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产品,是利用航天高可靠技术进军民用和工业领域,使“中国航天”固
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小编就已经拥有了拆电脑的半好人属性,虽然当时拆下来的东西总有一些装不回去,但是启蒙教育来说可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如果你现在手头有一个DVD或者蓝光光
【导读】固态硬盘,节省的电能,国家的需求 从2008年到2013年,固态硬盘(SSD)可以为全球的数据中心累计节省166,643兆瓦时(MWH)的电力,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统计,略高于2006年冈比亚全国的一年发电量。
【导读】全球第一大独立内存模组制造商——金士顿,今日公布2009年全球营收达到41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1亿美元。金士顿2009年营收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平均销售价格的提高、企业用户和消费者需求愈趋健康以及正式进入固态
受到第一季淡季效应的冲击,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出货呈现衰退,影响到相关NAND Flash产品出货量,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内存储存事业处DRAMeXchange研究协理杨文得表示,整体而言2014年第一
May 30, 2014---受到第一季淡季效应的冲击,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出货呈现衰退,影响到相关NAND Flash产品出货量,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内存储存事业处DRAMeXchange研究协理杨文得表示,整体
5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使用最新存储技术加大了新的1TB固态硬盘的存储能力。该固态硬盘主要面向高端个人电脑,采用三星第二代V-NAND技术。这项技术使得储存芯片可以垂直叠放。三星同时发布了128GB, 256GB
2013年8月,三星电子宣布批量投产全球第一个采用3D垂直设计的NAND闪存“V-NAND”。今天,三星又公布了第二代,堆叠的闪存竟然达到了32层,比第一代的24层又增加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三星还推出了一系列基于这种新闪
随着越来越多高端消费电子巨头们对SSD的青睐,SSD (固态硬盘)终于有希望走出“叫好不好座”的尴尬。从08年开始,不少固态硬盘的投资者们就开始鼓吹,固态硬盘将
机械硬盘的速度虽然没法和固态硬盘相提并论,但从容量上来看暂时还是无敌的,固态盘想要在容量以及成本上和机械硬盘看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年对于机械硬盘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包括西数以及希捷旗下的
固态硬盘产业虽然风生水起,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短期内还无法取代机械硬盘,而最新研究给出的结论是固态硬盘将永无出头之日。《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上最近发表
固态硬盘(SSD)是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存储介质,并被认为将是未来取代机械硬盘,成为主流的存储介质。对于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来说,固态硬盘存储容量偏小一直是影响其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日,作为业
人们常说SSD固态硬盘容量过小,这次美国闪迪(SanDisk)打破该传言。本周闪迪公司正式发布旗下第一款4TB企业级SSD产品,具体型号为Optimus MAX,基于19nmMLC闪存制程工艺,采用常见的2.5寸尺寸设计。 同
摘要:支持同时连接8台不同的设备,普通用户可将其作为小型的家庭数据中心。 虽然我们已经开始逐渐使用了无纸化办公,但是对于实现“无线化”办公的努力仍然在不断继续。现在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W
创见(Transcend)为 MacBook Air 和 Retina MacBook Pro 产品线发布了全新 JetDrive 固态硬盘升级套装。JetDrive 最高容量为960GB,套装内包含安装工具和指导说明。创见表示套装还赠送全铝 USB 3.0硬盘盒,
存储一直是智能手机中的一个弱势环节,尤其是外置存储卡,而受制于目前的技术,能做的其实并不多,主要是改进接口标准、存储性能两方面。今天,东芝骄傲地宣布推出全球速度最快的microSD存储卡,在同类
存储一直是智能手机中的一个弱势环节,尤其是外置存储卡,而受制于目前的技术,能做的其实并不多,主要是改进接口标准、存储性能两方面。今天,东芝骄傲地宣布推出全球速度最快的microSD存储卡,在同类产品
谈到硬件市场,英特尔一手发展处理器、核显芯片,一手抓SSD固态硬盘。反观其竞争对手,AMD一直低调研发处理器技术,并未涉足SSD市场。但很快将打破,AMD即将进军固态硬盘市场,身后还有东芝、OCZ等熟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导电子行业宏观分析历史城镇化率提高很快,但结构矛盾阻碍了进一步城镇化。未来以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为指导思想,设置合理发展目标。城市化布局以中部地区为主导,优化东部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