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LED的电流已经由几毫安升级到安培;在某些情况下,LED的功率已经从几毫瓦跳跃到10W以上;而LED所产生的热量——好吧,可以肯定地讲,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过去,发光二极管的功率是如此低,所以
标签:固定偏压 动态范围压缩如果谈资论辈,似乎再也没有像“动态范围压缩”这样堂而皇之地人为制造失真,反而受到好评的例子了!当然,除非你是狂热的音响“发烧友”,对声音质量绝不妥协。更多
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 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第三,在现场如何
电路中R2+RP+R1支路电阻值的大小决定了电流I的大小,此电流应大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流,约为I=1mA。它又决定于输出电压最低值UAmin。故在调节到最高输出电压值时电流I也应相应地变大。电阻R1取值应使低输出电压下R1
图中电阻R1和R2的选择要满足R2》5·R1的条件。例如R1=0.2欧,R2=1欧。实际中视电流要求R1取在0.1~2欧之间,并由Ube=Ud有UR1=UR2关系,故I2约小于I3 5倍,总电流I1=I2+I3≈I4,忽略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则I
普通充电器一般为恒流或恒压单一功能。用恒流充电以时间来控制通、断电,易造成充不足或过充电;而用恒压充电,当开始充电时,由于电池电压比较低,充电电流过大会对电池有害。此恒流-恒压充电器对两者取长补短,开始
许多充电器都采用串联充电方式,这类充电器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必须保证各节电池的放电状态一致,即保证各节电池的残留电量相当,否则会出现有些电池还未充满,有些电池已过充的现象。由此,这是一简洁的并联自动充
在多层板中,由于不止一个地平面,我们一定要仔细考虑返回地电流从哪里回流问题。图5.2举例说明了返回电流流向的基本原则:高带返回信号电流沿着最小的电感路径前进。如果我们设想图5.2中的地平面多于一个,对于哪个
用来驱动白光LED 的 LED 驱动器集成电路约占总 LED 驱动器市场的 50%,白光 LED常用来为很多电池供电型手持式便携产品的小型显示屏提供背光照明。不过,这类照明应用已经成熟,未来 5 年不会有很高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电能源的使用中,照明用电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我们现在常用的日光灯、节能灯等灯具,较之早先的普通白炽灯,在发光效率上有了很大提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LED(发光二极管)也被广泛
最近,硅谷有一定著名的公司,我们称之为NEWCO公司,曾经制造了他们的第一台调整处理机的巨大原型机。他们决定使用点对点布线,以避免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费用和时间。原型机是在16IN/20IN的电路板上通过导线绕接技术而
标签:LED 彩色背光设计背景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年轻消费群体,为了取悦消费者,工程人员总是需要想各种方法让产品功能变得更加完善,外表更加绚丽。在产品成本高透明度,以及研发周期短的情况下,如何提升产
1个X2Y电容是一种平衡的MLCC解决方案,其内部有三条不同的电信号通道,有四个外部连接端口(图5)。 G1和G2端口内部连接到器件内一个共用参考(屏蔽)电极,并且A&B板由此参考电极隔离。根据静电学理论,三个电节点
当线圈1中通入电流i1时,在线圈1中产生磁通(magneticflux),同时,有部分磁通穿过临近线圈2。当i1为时变电流时,磁通也将随时间变化,从而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压。u11称为自感电压,u21称为互感电压。 同理,当
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是什么?美国《财富》杂志预测的是家用医疗器械。美国著名的巴特尔研究中心对今后十年市场的热门预测中,排名第一的也是居民能消费得起的家用医疗器械。对此,南京好乐医疗总经理陈亮陈述了
半导体光电器件是把光和电这两种物理量联系起来,使光和电互相转化的新型半导体器件。光电器件主要有,利用半导体光敏特性工作的光电导器件,利用半导体光伏打效应工作的光电池和半导体发光器件等。这一节中简略地向大家
在视频信号处理中,同步信号分离电路要保证正确地重现发送端的图像,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扫描点(像素)在时间和屏幕上一对应很重要。因此,若要正确显示所接收到的信号,就必须准确分离出各种同步信号,并确保各种信号的
伴随着燃料革命的开始,我们将逐渐减少对汽油的依赖,但目前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在汽车行驶中进行充电?研究小组负责人Takashi Ohir位于图片中间,这是研究小组成员合影周五,研究小组在日本普
目前各国都在制订自己的USB接口充电规格,这导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一国制造的USB接口充电设备在另一国家使用时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充电器,这对用户或制造商而言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好在USB-IF国际组织制订的最新版(V
在很多开车的紧急关头,司机往往大脑已经反应过来需要停车,但是无奈肢体上的反应比大脑要慢得多,一时之间无法协调,这也是很多车祸发生的原因之一。那我们就可以假设,如果将来有一种新产品可以在行车途中出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