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标签:固定偏压 动态范围压缩如果谈资论辈,似乎再也没有像“动态范围压缩”这样堂而皇之地人为制造失真,反而受到好评的例子了!当然,除非你是狂热的音响“发烧友”,对声音质量绝不妥协。更多

标签:固定偏压  动态范围压缩

如果谈资论辈,似乎再也没有像“动态范围压缩”这样堂而皇之地人为制造失真,反而受到好评的例子了!当然,除非你是狂热的音响“发烧友”,对声音质量绝不妥协。

更多的时候,你会权衡面积、器件成本、设计成本等因素,转而对动态范围压缩抛出橄榄枝。而TI首款具有动态范围压缩功能的立体声D类放大器的推出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平常我们所说的动态范围是最强声音与最弱声音的强度差,单位用“db” 表示(即20Log10(P/Po))。一般语言的动态范围为20—40db,歌曲与音乐的动态范围为40—60db,交响乐的动态范围为70—120db。音频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必须大于语言、音乐的动态范围。

“想唱就唱,唱的响亮”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也点燃了便携式市场。便携设备同样要求放大器能够“唱的响亮”,但这受到了喇叭和电源电压的限制,功率越大、失真会越大、声音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同时更小的外形尺寸、更低的功耗也是便携式产品也是业界所追求的。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在整个电池使用寿命内均要提供高输出音量。仅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其电压在3.0V—4.2V之间转换,如果直接供电,新电池的声音会很响亮,当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声音会逐渐变小。此外,还许限制最高功耗。不同音源(如手机里MP3、FM收音机等来源)信号输入幅度是不等的,这就需要灵活控制输出外设,像耳机、喇叭等,甚至两个喇叭的灵敏度也不一样。同时,还需在保证良好信噪比情况下将声音响度最大化。

面对这些设计挑战,当电池电压变化时,要保持足够大声音输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供升压电路,TI此前提供了两款产品TPA2014D1、TPA2013D1,通过这种方法提供全电压之内恒定的最大输出功率。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20年前就已经广为人知的动态范围压缩。

何为动态范围压缩?

顾名思义,动态范围压缩就是人为地压缩了动态范围,即将小信号根据需求放大若干倍、大信号不放大。普通CD典型动态范围是96 db,实际上经过人耳处理,噪声已经淹没了最小信号,所以在小型便携设备中真正能听到的动态范围是60 db(人说话的动态范围只有20—40db),这样额外的动态范围没有任何用,反而白白浪费系统功耗、精度,而且使得用户无法听清。而通过动态压缩,人为地控制信号,如将小信号放大10倍、大信号不放大,动态范围从1:1000db到1:100db,这样做虽然牺牲了动态范围,但当信号是小信号时,相对信号强度并没有变小。TI中国区高性能模拟产品业务开发经理张洪为以弦乐和交响乐为例,如果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1比100db(10万),而弦乐的动态范围远远小于这个范围,因此没有任何失真。当播放摇滚音乐时,会将猛烈的鼓点增益变成小音乐,而人而对敲鼓的失真并不敏感,因而能够保证用户对音乐的欣赏原汁原味。

这种动态范围压缩技术主要用于音乐欣赏、电话会议。“如果用手机、MP4学习英语,声音开的太轻有一些细节往往分辨不出来,声音开大就可以分辨出,但又会影响别人,这时候就需要动态范围压缩,”张洪为举了一个例子。

TI是较早接触立体声放大器的厂商之一,已经占据了D类放大器约40%的市场份额。IMS Research研究称未来几年,D类放大器市场将稳步增长。“因为全球现在主要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主流供应商都已经采用了D类放大器,因此市场份额不会出现大范围的突变,”张洪为说。在功能上,随着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的发展,数字音源会越来越多,逐步会有一些纯数字放大器进入市场,但目前两、三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他预测。

述说A、B、AB、D类

TI今日推出的首款具有动态范围压缩功能的立体声D类放大器,与传统的A、B类放大器究竟有何区别?这样的命名规则背后又是怎样的秘密?

一般,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是由三极管组成,而三极管是由几组N-P、N-P结构成,该结构没有外加电压时是截止的,只有在外加一个偏置电压并高于其门限电压(硅管是0.6V,锗管0.2V)时,这个N-P结才会导通、有电流通过,三极管才开始工作。

A类功放就是把正向偏置定在最大输出功率的一半处,使功放在没有信号输入时也处于满负载工作状态,这样在整个信号周期内功放都导通且有电流输出。A类功放使三极管始终工作于线性区,因此A类功放几乎无失真,听感上质感特别好,尤其是小信号时,整个声音平衡,润滑,谐波丰富。 但A类功放效率低,一般不大于25%,而且A类功放由于工作电流高,在同样输出功率时其工作电压要低很多,因此其输出峰值电压就受到限制,同时其输入电压也受到输出电压的放大器放大系数的限制。因此音乐的大动态表现就受影响。

B类放大器就是不外加固定偏置电压,通过信号电压打开,因此当信号电压小于0.6V时(硅管为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为零。只有当信号电压大于等于0.6V时三极管才导通,放大器开始工作、输出端有信号输出。这样小信号在输出波形图上是与X轴重合的直线,即产生失真,而且输入信号中小信号越多,失真越严重。在听感上,就会出现音乐细节丧失,小信号变得模糊、微弱,整个乐曲变得不连贯。 而且B类功率放大级必须用两只晶体管组成推挽电路,一只管子工作于信号电压的正半周,另一只则工作于信号电压的负半周,这种电路中当一只管子导通工作时,另一只就处于截止状态,当信号电压的另外半周来到时二只管子的工作状态正好交换,这时交越失真自然是免不了。但是B类功放的效率很高,可达到75%以上,因此可以使用较小的功率管输出较大功率,另外推挽电路对抑制偶次谐波有作用,以减低非线性失真。

针对B类功放存在的缺点设计人员就在三极管的输入端上加上一个预置的固定的略小于门限电压的偏置电压,就使得三极管在静态时输出级电流稍大于零,使得很小的信号电压时三极管也能导通,有电流输出,使得晶体管有大于信号半个周期的时间处于导通,交越失真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AB类,AB类功放既克服了B类功放存在的问题,而电效率也大大高于A类功放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微波电子学里的一部分,是高频设计中的一个常用概念,主要用于传输线上,来达至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传至负载点的目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信号源内阻与所...

关键字: 电流 阻抗

同步整流和非同步整流是开关电源中两种不同的整流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续流回路中使用的元器件及其控制方式。

关键字: 电流 开关电源

电阻,这个看似简单的物理概念,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向大家阐述电阻的作用,以及它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 电阻 电流

在电子系统中,电源如同人体的心脏,为各个元器件提供持续稳定的能量。而电源系统电流的合理分配,更是决定了整个系统能否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电流分配,可能导致某些元器件供电不足,无法正常工作;也可能使部分器件电流...

关键字: 电源系统 器件 电流

谐波,作为一种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现象,指的是电压或电流波形偏离正弦波的畸形部分。其产生源于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荷的存在,这些负荷在运行过程中会引发电流或电压波形的畸变。谐波的特性包括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正负序性以及幅值与...

关键字: 电流 谐波

放大电路的核心在于三极管,因此对三极管的基本了解至关重要。三极管可构成多种放大电路,此处我们仅聚焦于几种常见类型进行解析。图1所示即为一例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对于放大电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内容包含:深入剖析电路中各元件的...

关键字: 三极管 放大电路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特性和电场效应。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当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时,发射结的正向偏置导致基极电流的形成。这个基极电流进而影响集电极电流,实现电流的放大作用。具体...

关键字: 三极管 稳压器

谐波的产生电网谐波主要源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发电电源质量不佳引发的谐波;其次,输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谐波;最后,用电设备如变频器、整流器等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谐波,成为谐波产生的主要源头。

关键字: 电流 谐波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通常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构成,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结构。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控制或电压控制机制。对于双极性晶体管(BJT),基极电流决定了集电极电流;而对于场效应晶体管(FET),栅极电压则调节漏...

关键字: 三极管 电流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原理是基于PNP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在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加上一个外部电压,使其处于放大状态。当发射区的电压变化时,导致发射区电流的变化,从而控制集电区电流的变化。这就实现了电路信号的放大。

关键字: 三极管 元器件
关闭